面试官对她的学历、经验并不关心
只是安静地听她说故事
“当天的开场白是这样的,我要讲的是一个‘哑巴’学唱歌的故事”。
人物档案:倪青青,44岁,美国《洛杉矶时报》常驻中国记者,1997年因采访纽约长岛空难获普利策新闻奖,是首位获此奖项的华人。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郭晓燕
6月4日晚上8时,汕头大学崭新的图书馆报告厅里,身穿黑色紧身连衣裙的倪青青面对着阶梯教室里上百名学生,准备开始她的演讲。她不仅是美国《洛杉矶时报》常驻中国记者,还是获普利策新闻奖的首位华人,但对于这份荣耀她不愿意多提。“这个奖是用200多人的生命换来的,太沉重了。”
其实,倪青青的个人经历本身就是一个鲜活的普利策特稿题材。如果要为这篇特稿起个名字,这个44岁的女人说,那就叫“哑巴学唱歌”吧。
汕头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范东升则这样评价倪青青的家族史,“这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国共关系史、中美关系史和华人移民史的结合。”
倪青青的故事从1979年开始,倪妈妈带着11岁的她和妹妹从北京飞往美国旧金山。倪青青一家是中国大陆第一代赴美移民的家庭之一。
对美国旧金山而言,倪青青一家是从天而降的外星人;对她们而言,从踏入美国境内开始,母女三人便彻底成了“哑巴”:即不会说也不会听。
刘姥姥进城
中国人踏上美国领土的历史最早能追溯到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少量中国人因贸易原因前往美国,用瓷器、丝绸等运抵美国换取墨西哥白银。1849年美国西部发现现“金山”后,开始有大量的中国人侨居旧金山淘金。其后,美国开发西部修筑中央太平洋铁路,华工又成为筑路的主力。
但真正称得上移民则要到1965年以后。美国颁布新的移民政策,给予各国包括中国每年2万个移民配额,1979年中美建交后美国华侨华人数量大增。倪青青一家就是在移民潮最汹涌的1979年到了美国旧金山。
到19世纪七八十年代,全美已有华侨10万之众,其中绝大多数来自广东。倪青青的讲述证实了这段历史,现在的旧金山,全国各种方言都能听到,但1979年,除了少数英语外,随处可见操着一口流利粤语的广东人,唐人街电影院里播放的也大多是粤语功夫片,甚至学校也专门开设了粤语班。“像我们这样的家庭,简直就是从天而降的外星人。”
在倪青青的记忆中,那是她第一次坐飞机,在此之前,这个11岁的女孩连汽车都没有坐过。妈妈带着她和妹妹在北京一个军用机场登机,先飞到日本,要呆上一能再飞往旧金山。日本的朋友好心,带她们出去玩,可是一路晕车,迫不得已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停下,朋友拿出一个洗车的红桶刚往地下一放,三人就迫不及待地冲上去抱着大桶狂吐。
倪青青把这次丢脸的经历评价为“刘姥姥进城”。她记得,当年外公外婆留美归国时,与她们现在的状态完全不一样,外婆穿着华丽的洋装,外公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十分洋气。
让这个年幼的女孩更始料不及的是,从走下飞机的那一刻,母女三人就彻底成了“聋哑人”:不会说也不会听。
逃离红灯区
倪青青的母亲原是中央音乐学院的钢琴家,但“文革”时被下放到农场,7年没有碰过钢琴。说起这段经历时,倪青青的声音特别大,“母亲用她那双弹钢琴的手每天给公社里两百多人和面。决定移民美国,就是为了找回失去的青春。”
到了旧金山后不久,倪妈妈就考进了一所女子学校继续学习音乐,并成为学校里第一个中国女学生。
倪青青和妹妹则被送往外公外婆家照顾,上了一所全黑人的小学。学校里,上个洗手间都必须举手报告,为此,姐妹俩在学校从来不敢去洗手间。
妹妹被吓得整整一年没说过一句话。一年后,倪青青发现,妹妹“爆发”了,不仅能用流利的英语和黑人小朋友吵架,当年所有的流行英文歌她都会唱。最终妹妹倪顺子成为了一名职业歌手,成名作《回家》,至今为很多人所熟悉。
倪青青的“聋哑”则一直持续到高中。虽然如此,但她却很快在美国“独立”了。
小学六年级时,倪青青开始打工,帮着照看一个5岁的小女孩,不仅包吃住,还能赚微薄的薪水,“我觉得自己独立了,这在当时的美国非常难得。”在倪青青的叙述中,这个家庭是由两个很棒的中国音乐家组成,但在美国,二人只能在电影院里放电影。
但让倪青青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个一闪一闪的世界。每天放学回家,都会经过著名的红灯区,硕大的灯箱牌上,一个赤身裸体的女人,胸前挂着两个巨大的红灯,一闪一闪。这个土生土长的北京女孩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学好英语,离开这个一闪一闪的世界。”
用破烂的英文“呐喊”
倪青青的努力没有白费,高中她考上一所私立的贵族学校。那里的同学家里都非常有钱,父母都开着奔驰宝马来接孩子放学。倪青青的妈妈开着一辆非常破的二手车。为了不让同学看到,她每次都会骗妈妈说,正门坏了,让妈妈把车开到山上的后门。一下车,她就会连滚带爬地从山坡往学校冲。
倪青青说,那时她特别自卑,不敢说话,觉得自己来自封闭的唐人街,只希望能快点毕业,到一个全新的地方,永远没人知道她曾经在一闪一闪的红灯区生活过。事实却是,“在美国最重要的是你会不会讲自己的故事,你知不知道自己的价值。”这被倪青青视为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真理。
但真正让她张开嘴的是欧伯林大学里的一场反种族歧视游行。
在一个挤了上千人的礼堂里,不断有同学上台控诉受到的压迫。倪青青回忆道,起初都是黑人同学,突然一对亚裔的小姑娘手牵着手上去了。“她们比我还矮小,英语说得比我还破烂,但她们一边讲一边哭,台下的人包括我也是一边听一边哭。突然我觉得这两个女孩变得越来越大,我希望有朝一日也能站在舞台上讲出我的故事。”
倪青青把这次重大的改变称为她人生的“呐喊阶段”。她参加了学校的“反动”报纸,用很烂的英文控诉不公的待遇。神奇的事发生了,从前没有人认识倪青青,但在这之后,人人见了她都躲。“毛主席说得好,枪杆子里出政权,太爽了,这就是我的英文,不管对错,这就是我的声音。”倪青青笑着说。
但她并没有因此得到想要的沟通和尊重,值得庆幸的是这段时间很短。“呐喊阶段”随着她的毕业迅速结束了。
一段大量采访的家族史
毕业后不久倪青青了解到了这样一段家族历史。100年前,一位和她们家族有着极大渊源的名人和她曾是校友。这位名人就是国民党的财阀孔祥熙。
倪青青说,这是她经过大量采访才能说完整的故事。她的爷爷就是在美国生活了17年的冀朝鼎,他孔祥熙的亲信。“爷爷是共产党派去潜伏在国民党身边的卧底,负责搞乱国民党的经济”。由于认识的中文不多,说出这句话时,她费了好大的功夫。
关于爷爷的故事,倪青青还听过这样惊险的一幕:“小冀,有人说你是共产党”,“孔伯伯,您觉得我是共产党吗?”孔祥熙拔枪,黑洞洞的枪眼指着冀朝鼎的头,“我不太相信这一幕。”倪青青继续说,“我的二爷冀朝铸则是尼克松访华的全程翻译。有一张著名的照片,尼克松身边站了一个戴着眼镜的高个男人,那个就是我二爷爷。”
知道自己的家族史后,倪青青决定回中国“修补”中文。1990年的上海被她形容为“还不如现在的汕头发达。”
在上海求学期间,她把自己在美国的经历自编自导了一部沙龙话剧,由于形式新鲜,大受欢迎,这让倪青青一度想“赖在中国不走了。”尽管那时她已经收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幸好一个普通的上海老师救了我,她对我说,Are
you crazy?要不然我就真的留在中国写小话剧了。”倪青青回忆。
哥伦比亚大学的国际关系专业当时给倪青青的是全额的奖学金,但她并不喜欢这个专业。偷偷跑去听了一节新闻采访课,一见钟情。从此背下了被她形容为“人生最值得背的一笔债。”她借了3.5万美元报读新闻学院。
哪怕明天是最后一天
你今天的任务是把稿写好
1994年毕业倪青青赶上了美国报业最后的辉煌时代。她说,那时的她已经知道了故事的力量。她的家族史让她谋得了一份梦想的工作:进入了美国的新闻中心纽约曼哈顿的《新闻日报》工作。一周后,报社倒闭了,她仅仅发了一篇文章。
“那个场面非常恐怖”,倪青青说,至今回忆起那一幕她仍然会觉得浑身颤抖,她用了这样一段形容“感觉自己就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那天的曼哈顿非常热,她的一个任务是写一篇关于天气有多热的稿子。但辛苦了一天回到报社后,“整个报社好像在举行一场葬礼”。所有出去采访的记者,休产假的记者都回来了,大家又哭又闹,一片混乱。她呆呆地走向一个子很高的编辑问:“what
about my story?(我的新闻怎么办?)”倪青青以为他会说,“foegrt
it,(让它见鬼吧!)。”但那个编辑很冷静地说,“send the story(发你的稿)。”
倪青青很震惊,“从那天开始,我知道,记者的使命就是写稿、发稿,哪怕明天是最后一天,你今天的任务还是把你的稿写好。”
《新闻日报》倒闭后,很多资深记者都选择离开新闻行业。倪青青则因此被吸纳回总部。但总部位于纽约州偏远的长岛。她说自己“很勉强”地去了。就是这个“勉强”的决定,真正开启了她的新闻之路。
大约一年左右,一架737飞机从天上掉下来了,跌落在倪青青报社旁边的大海里,她记得,那一天,报社里所有的人都出动了,“几乎找到了所有遇难者的家属”,这个悲剧最终让倪青青获得了普利策奖。
“但代价太大了,它是用200多人的生命换来的。”这个44岁的女人皱着眉头说。
但最终让倪青青获得洛杉矶时报记者职位的不是普利策奖的荣耀。倪青青记得那天的面试持续了整整1个小时,面试官对她的学历、经验并不关心,只是安静的听她说故事,“当天的开场白是这样的,我要讲的是一个‘哑巴’学唱歌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