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3日至26日,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举办第8届“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工作坊,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选派本科生、研究生30人全程参与工作坊各场公开讲座,同与会嘉宾以及传理学院师生对话交流。 开幕式:新闻人与新闻理想共聚一堂 10月23日下午,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第8届“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工作坊开幕,八位受邀普利策奖得主、浸会大学教务长Clayton MACKENZIE教授、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院长黄煜教授、传理学院高级讲师李文、传理学院助理教授闾丘露薇出席开幕式。 主持人宣读了受邀参与此次工作坊的普利策奖得主名单,并对他们的获奖新闻作品进行了简短介绍。香港浸会大学教务长Clayton MACKENZIE教授发表欢迎致辞,传理学院院长黄煜教授为八位受邀嘉宾颁发了受邀奖杯,并邀请他们与参会师生共同合影留念。 开幕式后,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高级讲师李文和助理教授闾丘露薇共同主持了题为“寻求真相:调查报道和公共责任”的公共论坛,八位普利策奖得主就“新闻报道的信息核查”、“调查记者生存及发展现状”、“何为真相、如何寻求真相”和“怎样与调查报道对象建立信任关系”等问题做专题演讲,并回答了现场师生的提问。 乔纳森•考夫曼 (Jonathan Kaufman):新闻调查是永不满足 24日上午,1984年普利策地方调查专业报道奖得主、2015年普利策解释性新闻奖得主、美国东北大学新闻系总监乔纳森·考夫曼教授做了题为“做好本份:在舆论权化时代进行调查报道”的公开讲座。 “调查记者需要获得社会的承认与尊重,这是能否做好这份职业的前提,而获得承认与尊重的关键是严格的职业操守以及永不满足的调查精神。”考夫曼教授强调,调查记者应当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客观报道以及对真相永不满足的调查追踪来引导公众舆论和社会发展。 由于社交媒体的发展,受众越来越习惯于接收具有同样价值观和相同社会背景的“朋友圈的观点”,不同群体的受众越来越难以听到和接受不同的声音。新闻制造的“气泡”限制了受众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调查记者不仅要揭示真相,更要戳穿“气泡”,引导公众多角度思考问题。“一个合格的调查记者需要具有聆听不同意见的勇气和收集各种信息的能力,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通过多次对话明确真相,这是调查记者最可贵的职业素养。” 茱莉亚•莫斯金 (Julia Moskin)&吉姆•西弗森 (Kim Severson) :新闻记者如何表达“me too” 24日上午,2018年普利策公共服务奖团队成员茱莉亚•莫斯金和吉姆•西弗森做了题为“优秀特写新闻写作的细节和要诀”的公开讲座。她们两人均为《纽约时报》记者,负责报道美国饮食文化,因为出色报道工作场所性骚扰问题而获得2018年普利策公共服务奖。 茱莉亚认为,要成为一个好的特写作家,就要学习化繁为简的技巧,从简单的新闻事实中寻找最有力的切入点。“新闻特写不等于消息写作,强调的是现场感。面对新闻事实,如何运用文学笔法进行描写,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是新闻特写能否成功的关键”。吉姆则强调了新闻特写的真实性,“特写不是夸大,更不能带入报道者的主观情绪。要把特写写得真实,就要摒弃记者的主观好恶,对采访对象或事件做到详尽了解。” 24日下午,茱莉亚和吉姆继续以双边对谈的形式做了题为“聆听的艺术:如何与受害者谈话”的讲座。她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合作的重要性,用简单风趣的例子阐述了新闻采访中询问与聆听的技巧。吉姆认为,记者的最佳状态就是以客观视角与口吻阐述新闻事实,要保持这一状态比较困难。如何避免带有主观判断与情绪卷入的提问、如何在聆听中筛选出客观事实并加以呈现,就成为决定报道成功与否的关键。 茱莉亚回答了有关建立信任关系的问题,介绍了常用的“暖场”小技巧。她说,记者有必要通过见面时的寒暄,必要的回应,亲切的身体语言等来调节气氛,使采访对象感受到记者对他/她的尊重,由此产生信任,使采访对象“保持对话”,从而得到更多的故事。吉姆则用具体的例子讲述了人性化采访的艺术,提倡通过问题的转换与变通使询问更有效率与温度。 斯蒂芬•麦克鲁门 (Stephanie McCrummen):新闻记者与公民都不会迷信权威 24日下午,《华盛顿邮报》记者、2018年普利策调查报道奖得主斯蒂芬妮•麦克鲁门以获奖报道的调查过程为例,讲授了“新时代下的旧新闻写法”,重点阐释了实地调查与细节关注的重要性。作为《华盛顿邮报》全国企业事务记者,在采访阿拉巴马州参议院候选人Roy Moore支持者的过程中,发现其性骚扰未成年少女的往事,她的调查报道因而改变了阿拉巴马州参议员选举的结果。 “用开放的胸怀发现新鲜的故事,用质疑的精神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斯蒂芬妮说这是发现新闻线索的关键所在,正因为如此,她才能从Roy的邻居处得知其喜欢未成年少女的传闻。为探求真相,她深入采访了传闻中的女生。由于性骚扰涉及个人隐私,要让受访女孩主动阐释曾经的经历并非易事,斯蒂芬妮同她住了好几个星期。为了验证传闻的真实性,她前后花了两周半的时间进行追踪调查。 斯蒂芬妮着重讲述了对信息来源真实性的验证过程。尊重与信任受访者是实现采访目的的重要前提,但是为确认信息来源的真实性,记者必须对细节进行不断验证,这才是负责任的采访行为。在回答现场同学提问时,斯蒂芬妮说她并不觉得调查一个权威人士有何特殊之处,不迷信权威是任何一个新闻记者都需要做到的重要一点。 乔什•哈纳 (Josh Haner):灾难之后,意志让人性更可贵 乔什•哈纳是《纽约时报》的摄影记者。2014年,他报道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受害者康复过程的图片报道获得了“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25号上午,乔什做了一场题为“以影像讲故事”的讲座,分享了他的创作故事和报道感悟。 乔什•哈纳认为,数字化和可视化的新闻报道已成为新闻和传播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熟练地掌握数字化和可视化的呈现方式,媒体才能更高效地传递信息。”新闻报道尤其是摄影记者的报道,更需要体现人性温暖和社会关怀。在新闻报道之前,每个记者都要想清楚“这一篇报道会产生什么影响、怎样产生影响”。当然,每一个新闻记者和学生都要放下偏见,用开放的心胸思考问题。“只有开放和包容,才能生产出好的新闻。” 弗雷迪瑞克•欧巴麦尔( Frederik Obermaier):相信真相 25日上午,2017年普利策解释性新闻奖得主弗雷德瑞克做了题为“数字时代如何保护消息来源”的讲座。作为《南德意志报》调查小组成员,弗雷迪瑞克·欧巴麦尔曾从匿名人员手中拿到巴拿马文件,对如何保护消息来源经验丰富。 弗雷迪瑞克关注政治类调查报道,在讲座中列举了诸多因泄露信息而遭遇安全威胁的匿名人员案例,例如几年前因泄露美国棱镜计划而流亡俄罗斯的斯诺登。弗雷迪瑞克介绍了保护信息来源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并以图表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不同社交平台上各类信息来源的安全系数。“在撰写报道之前更重要的是保护信息来源”,记者不仅要在调查的每一个环节都保持谨慎,更要有意识地‘抹掉所有调查足迹’,甚至破坏所有相关信息储存设备。不仅要保护重要信息的提供者,在调查报道过程中学会严守秘密也是非常必要的一项技能。” (弗雷迪瑞克·欧巴麦尔讲座现场) 马特•卡罗尔 (Matt Carroll):神圣之下也有暗影需要探寻 美国东北大学新闻系教授马特•卡罗尔曾是波士顿环球报“焦点调查”报道团队的成员,2003年该团队对天主教神父性侵丑闻的调查报道赢得了当年的“普利策公共服务奖”,而这一报道也成为2016年奥斯卡获奖电影《焦点追击》的拍摄题材。 25日晚,在题为“《焦点追踪》里的‘ 焦点团队’:隐匿的揭露以及奥斯卡获奖电影诞生”的讲座中,卡罗尔教授讲述了这个报道被改编成电影并最终成为奥斯卡获奖作品的过程。“电影中的许多细节还原了当时的场景,从中可以看到求真过程的艰难,调查报道的过程也是漫长的,但是为了寻求真相是值得的。”他同时也告诉同学们,“如果想赚钱,调查记者不会是一个正确的职业选择。” 关于调查报道如何深入推进的问题,卡罗尔教授认为,“在不加入个人预判的前提下无所畏惧,持续求证,寻找真相,只要事实”,应该是调查记者对待问题与事件的第一反应。 卡罗尔认为,人工智能给调查记者带来积极影响。数字技术对于数据采集、资料阅读与信息搜索提供了更加便捷、专业的工作形态,例如在查找文件要点并辅助人工阅读和编辑方面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是“共享”,过去编辑的文件资料都储存在房间里,只限于少部分人使用,不能为更多人分享。在新技术下,新闻更加透明,记者将作为基于公共利益的信息公开者而存在。 (卡罗尔教授讲座现场) 茱莉亚•莫斯金 (Julia Moskin)&吉姆•西弗森 (Kim Severson) :匿名信源的好处与坏处 26日上午,2018年普利策公共服务奖团队成员茱莉亚•莫斯金和吉姆•西弗森做了题为“匿名信源的利弊”的讲座。作为《纽约时报》的专栏记者,茱莉亚•莫斯金与吉姆•西弗森经常会接触到信源匿名的请求,因为信息来源会提供有损报道对象形象和名誉的信息,这可能会招致“或大或小的”威胁与报复。 对于匿名信息来源的利弊,两位记者认为,在经过审慎的考量之后“保护信源安全”是首要选择,“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要比报道新闻真相更为重要”。茱莉亚•莫斯金进一步解释说,匿名信源带来的新闻线索往往更有新闻价值,这让新闻报道更有社会效应。匿名的信源也能让记者和信源保持长期合作,“而不至于因为身份暴露被迫中止合作”。但是,匿名信源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公众对新闻真实性的质疑。两位记者强调,“是否要使用匿名信源,需要记者做出详实考察和深入调查,谨慎选择,不能让记者名誉受损”。 马特•卡罗尔 (Matt Carroll):数据及数据可视化有助于读者的理解 26日上午,美国东北大学新闻系教授卡罗尔做了“数据新闻:数据及数据可视化有助于读者理解”的讲座。卡罗尔教授强调,数据化和可视化新闻将极大帮助读者获取新闻信息,“这是未来新闻的发展方向”。通过一系列图表,他详尽分析了当前世界上主要新闻报道机构的数据新闻、可视化新闻的发展历程,并指出《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传统报纸和英国广播电视公司等传媒机构已经成为行业先锋。可视化新闻和受众信息接受程度成正相关,新闻越明确,受众的接受程度也就越高。卡罗尔教授强调,“为了让读者满意,我们需要满足他们对于新闻可视化的需求”,“记者要学会利用数据使新闻更加明确。” 延展: 10月23日—26日,新闻学院访学团受到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师生的热情接待。为加深交流,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院长黄煜教授、高级讲师李文、助理教授闾丘露薇特意为访学团师生举办了三场精彩讲座,从专业价值、新闻理想、学术科研和实习实践等方面给予访学团同学以指导,同学们收获颇丰。 黄煜:物有物理,传有传理 23日上午,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黄煜院长代表学院热情接待了访学团一行,并做了“物有物理,传有传理”的专题讲座。 黄院长介绍了香港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和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的发展现状,就同学们感兴趣的专业设置、课程开设、入学选拔、人才培养、实习实践等问题做了耐心细致的解答。“新闻专业从最初的辅修类专业一直发展到今天,经历了摸索、发展、融合到再发展的过程,我们一直坚信‘物有物理,传有传理’,正是看到了媒体对社会、对人类的巨大影响才使得一代代浸会人能够坚持在学术和实践创新中不断摸索传播之道理,这也是传理学院名字的由来”。黄院长勉励同学们坚持新闻初心,欢迎大家申请浸会大学研究生项目。 黄煜院长带领大家参观了传理学院新闻系和电影学院相关实验室——新闻演播厅、人工智能与媒体研究实验室、融媒体实验室、剧本创作及讨论工作室、杜比全景声制作实验室等,并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实验室的使用、管理及学生作品、学生获奖等相关情况。 李文:融合趋势与媒体发展之路 “每一个学生都需要与当下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深度链接,只有辨识到用户需要什么,才能让新闻在这个时代立足。”李文老师在23日上午的“融合趋势与媒体发展之路”讲座中指出,广义的媒体融合应该是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融合,这种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以及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是技术融合、服务融合、市场融合的产物,是用户生态、生产方式的多元搭配。李文自1991年开始供职于英国广播电视公司(BBC),亲历了传媒行业的发展转型之路,经验丰富。“我见证了从报纸广播到电视再到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深感当前媒介融合正在激烈重组,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与困难交织。” 至于融合发展对媒体带来的影响,李文从“大众媒体小众化”“内容制作公众化”“编采过程智能化”“表现手段技术化”“发布平台多元化”“传播空间私人化”“新闻理念模糊化”“商业模式在变化”等八个方面阐述了他的分析与理解。“融合发展对媒体的影响,使得整个传媒行业经历了深刻的转型变化。”对此,李文从组织结构机动化、制作人员专业化、内容制作产品化、用户需求智能化、发布平台合理化、传播方式社交化、新闻原则基本化、内容赢利平衡化等八个方面分享了他的研究与思考。 李文老师回答了同学们有关人工智能的问题,认为通过大数据抓取和分析,当前的新闻行业已经实现了传播内容的智能化、个性化推送,用机器人来写新闻已经成为现实,科技的发展将使得智媒时代全面来临。 闾丘露薇:中国“Me Too”的数字运动 闾丘露薇是著名新闻记者,现为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助理教授。26日中午,她做了题为“中国Me too 的数字运动”的讲座,重点分享了她所做研究的样本选取、研究目的、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结论,全面阐述了这一研究的缘起和结果。“在中国官方的行动之下,中国女权运动的发展路径并不如国外一般声势浩大”,“社会中的其他因素有时候会阻碍‘Me Too’运动”,“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女权运动,它是否会继续发展,还是消亡,这个结果依然未知。” 后记: 新闻是新,新在于新鲜的感受,新奇的体验,创新的精神。 在香港的五天,新闻学院访学团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开放、包容、分享、责任和使命的含义。特殊历史环境下的政治烙印,国际化的现代景象,开放的教育观念以及严谨的学术氛围,这些因素无一不在坚定着同学们那颗想要走出去看看的决心。 这五天,同学们看到了大学校园中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自成风格的学生宿舍楼,还有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的强大资源设施,电影学院亚洲第一台全景声技术杜比音效实验室,无一不让人怦然心动。 这五天,同学们游历了香港最繁华的地方,看到了和伦敦金融城、纽约曼哈顿比肩的商业中心,也看到了斑驳陈旧的老街区。香港的特殊体制、殖民历史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让这座城市充满吸引力,让每一个同学都想用更长的时间去解读。 这五天,同学们认识了新的朋友,学习如何跨越国别和种族进行自由交流。同学们到访了向往已久的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浸会大学,在香港大学的公布墙上看到了许多有趣的回应,目光所及都是新奇,每天都令人难忘。浸会大学的校园很小,三个校区就是接连的三幢大楼,但每栋楼都自有特色,大都以捐赠者的名字命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功能与设施都让人耳目一新,每一层楼都是一个平台,学生拥有非常多自主学习、活动的空间,也可看出学校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这五天,同学们参加了每一场讲座,向每位主讲人提问,在互动中生出更强的参与感、对话感,对这些主讲人的精神和内心理解得更加深刻,当然也与他们交流、合影,满载而归。同学们将印有重大校徽的纪念品送给受邀的每一位普利策奖得主,这不仅是对这些获奖得主的喜爱,更是对不畏困难追寻真相的新闻精神的致敬。 传播是理,理在于专业主义的理性,对待社会的理解,从实践中深化的理论 信源匿名或实名,调查报道中的伦理规则,采访中的提问方式与对受害者的保护,在冲突中是否仍然以公共为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需要学术修养,更需要专业的理性思考。巴拿马文件的漫长调查过程,揭露阿拉巴马州候选人的性侵丑闻,历时一年用图片记录波士顿爆炸案幸存者的康复过程,对新闻与计算科学融合方向持久的探寻,对这些问题的调查报道,不仅需要不畏艰难的勇气,更需要对社会的深度理解。正如黄煜院长所说,对专业的理性和对社会的理解,使新闻人在实践中得以不断深化理论,传播的道理正是得益于这些不断开拓的前辈才得以被凝练、总结。 Story,一个多么美丽的词汇,每位普利策新闻人在陈述他们观点与专业思考的时候,总会分享自己亲历的那些平凡而奇特的故事,对故事的关注,让他们的作品不仅有人文关怀,更有思想启迪。在现场提问环节,每当谈到自己的专业领域与成就,他们眼中都闪烁着光芒,同学们从这些闪烁着光芒的眼睛中读到了他们以新闻为志业的原因。将兴趣与工作相结合,将责任和专业相融合,这应该就是最好的专业教育。 文字/ 访学团新闻报道团队 图片/ 访学团成员供图 编辑/ 周莹莹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