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 观点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实验室主任 杨敏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实验室主任杨敏对于规划提出几点思考: 关于生产流程部分的场景活动,如报社、杂志、数字媒体编辑等业务流程的模拟通用性是否具备,实时反馈的成本是否高昂以及能否达到一个真实的效果。 融媒体时代各流程之间已经不可分割,模拟按照报社、电视台等类别分割是否恰当?如果建设全媒体如何掌握生产流程的标准? 对于场景报道的模拟要体现在线共享是否具有反馈机制?如果没有反馈机制则缺乏身临其境的感觉,与真实场景存在较大差距。如果设置了反馈机制,那么系统的复杂性则会大大提高,又增加了基础建设的难度且受制于物理空间,这就违背了项目建设初衷。 观点
河南大学 张国伟
河南大学张国伟提出几点建议:
评审专家多是来自工科,以其工科思维评审新闻传播项目是否科学?
对于虚拟仿真有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界定区分来帮助各高校厘清建设方向?
能否对合作企业的资质进行遴选?
项目规划中三大部分的软件设备及其理念还有很大的完善和更新空间,能否更多的将创意、策划等纳入整体规划?
关于能实不虚的问题,目的是为了让教学资源下沉到实验成本高、危险性强、可逆性弱的领域中。
此外,地方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教学资源短缺造成的师生比例不平衡、学生占有实验资源不足等问题也应引起重视。 观点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 郑志亮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郑志亮介绍了学院近些年一直在探索的融媒体和智慧媒体新闻节目策划与编创。
他提出,要考虑实验项目的前瞻性和前沿性;要考虑到虚拟实验平台的使用友好性和开放性;要从工科的实验中提取经验,例如摄影摄像无人机设备的虚拟属于验证性实验,节目生产流程的模拟则属于综合性实验。 观点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 禹卫华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禹卫华介绍了上海交大交互设计实验中心主要从事用户和机器之间的交互,用户行为的测量以及AR/VR的效果测量。此外建有一个数据平台,在数据挖掘的操作上学生可以利用已经开发好的模块进行组合来加以阐述,简化算法对于文科学生的限制以实现数据的可视化。他认为,规划中关于新媒体内容、终端及技能的项目应适当增加,仿真实验的效果测量问题也应进入项目建设之中。 观点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实验室主任 王庆柱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实验室主任王庆柱认为,由示范中心调整为建设项目是一种进步,各院校能充分发挥专长和优势完成相关项目。
他他提出,人文社会学科虚拟仿真项目难以达到理工学科的建设标准,是否能够设立文科标准的评估体系以更好展现学科特点。同时,能否确立一个系统的标准以此实现开放共享。可以借鉴现有教育网的运行体系,由几所有能力的学校承担数据中心的运营工作,建设共享开放的平台,在全国各高校设立分中心提供数据,进行内容共享。在这样的机制下,各高校按照标准建设自己专长的项目,既可以避免重复申报的情况,也可以集中优势解决最擅长的问题提高平台的使用效率。 观点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实验中心副主任 赫爽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实验中心副主任赫爽从三个层面提出了虚拟仿真的教学目的。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