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海明评说 查看内容

孩子“沉迷作业”家长为何依然忧心忡忡?

2018-6-6 23:2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14| 评论: 0|原作者: 刘海明|来自: 本网原创

摘要: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于绝大多数家长来说,最焦虑的莫过于孩子做作业不专心。如果哪天孩子全身心“沉迷”于完成作业了,他们同样会绷紧神经,甚至忧心忡忡。 近日,宁波王女士就为孩子沉迷于作业而犯愁。去年寒假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于绝大多数家长来说,最焦虑的莫过于孩子做作业不专心。如果哪天孩子全身心“沉迷”于完成作业了,他们同样会绷紧神经,甚至忧心忡忡。

 

近日,宁波王女士就为孩子沉迷于作业而犯愁。去年寒假前,她孩子的英语老师通过 “一起作业”手机APP,在线上给学生布置作业。这款APP中有知识闯关游戏,孩子因此沉迷于手机APP,使得王女士“真心郁闷”。

 

在互联网+时代,任何行业都很难将新媒体技术拒之门外。教育业同样需要拥抱互联网,借助新媒体技术服务教学。软件开发商针对教育行业的特殊需求,按照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开发相应的软件,对提升教育质量善莫大焉。类似“一起作业”的“在线作业”,不仅实现了学生作业的“无纸化”,更重要的是增加了作业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让传统的作业负担变成了学生的一种乐趣。应该说,“在线作业”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其存在的合理性毋庸置疑。

 

正如互联网是双刃剑一样,新兴的“在线作业”也不可能至善至美。新闻中这位家长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孩子对“在线作业”产生兴趣是好事,沉迷于这类“作业”,孩子的视力吃不消,他们可能会产生某种电子依赖症。家长的担忧不无道理。对于软件开发商来说,自然也不会不考虑这方面的因素。事实上,现有的APP软件对一天的使用时间已经设置了限制,这种技术限制既保护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也解除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新生事物要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可,需要一个过程。在被社会普遍接受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某些质疑和批评。比如,家长们对电子游戏的天然警惕,源于一些家长就是游戏厅电子游戏的受害者。这种成长背景的客观存在,导致一些家长谈游戏色变。对于软件开发者而言,要充分意识到80后家长的成长史,理解他们对“游戏”的本能警惕甚至恐惧,在设计课程学习游戏时,从表现形式和学习内容方面,和传统的电子游戏予以切割。譬如,在学习中引入游戏机制而不是简单的游戏,这是以学习为目的并不是在玩儿、娱乐,这样的功能要通过多种形式告知家长们。更为这样的是,“闯关”环节既然容易引起误解,是否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提高先生作业的难度,也并非没有改进的空间。

 

“在线作业”不是洪水猛兽,如何让其扬长避短,由来中小学教师熟悉市场产品,通过筛选向家长慎重推荐。关于这个问题,重庆大学城树人学校的李硕老师承认这类作业有利有弊,文燕老师呼吁老师和家长们应权衡利弊,把握尺度,以免本末倒置。

 

寓教于乐是教育的高级境界。至于如何寓教于乐,从来没有现成的答案。学习需要趣味化,家庭作业更需要趣味化。如何让学习变成真正的乐趣,学校、家庭和软件开发者都肩负着责任。推陈出新,扬长避短,应该是全社会努力的方向。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