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海明评说 查看内容

正义结构有恙,地铁渣男癫狂

2017-3-5 12:0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44| 评论: 0|原作者: 欣岩|来自: 本网原创

摘要: 道德问题

        3月4日晚间,一则北京地铁车厢内男子狂骂两个女孩并抢夺手机然后推女孩下车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开。当晚,北京警方的微博表态关注此事。5日,这个事件继续发酵,有指责施暴污言秽语的男子是地域歧视,有批评受害女孩不该地铁上微信扫码,更多的在批评旁观的乘客失语……

        类似的辱骂和暴力事件,在社交媒体上并不少见。网络舆论谴责行为失当者,批评旁观者的冷漠,呼吁有司介入,业已成了惯例。遗憾的是,恶性事件并未因网络舆论的谴责而减少,更不要说销声匿迹了。这究竟是舆论的软弱无力,还是别的原因造成的呢?

        迟到的现代化进程,以及随后为现代化进程加速的各种“补课”举措,我们在物质文明方面的成就举世皆知。至于代价,环境方面的雾霾不必多说,社会性的道德危机虽有切肤之痛,但迄今仍未真正引起社会治理部门的应有重视。

        偶然的恶行并不真的偶然,往往含有天然的必然成分。社交媒体披露的个体恶性——比方说,北京地铁上这个渣男侮辱天然并抢劫财物行为,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说,纵然公众的“诊断”再到位,如果没有必要的“药物”治疗,不但没法减少类似的恶行,相反,则变相纵容此类恶行的上演。

        道德是后天的,它的出现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但道德重来都不是单凭口头的说教,就能在社会上树立权威,进而成为社会的“圣经”让每个社会成员有所敬畏,更不要说去虔诚的膜拜了。道德学说的出现可能是个人仰望星空冥思的产物,离开社会治理部门和社会舆论的有力干预,这样的道德说教(原则)只能是个天生的“脆弱天使”,不会有几个人真的把她当回事。

        道德怎样才能有权威?关键看正义是不是缺席。个体的正义从来就不缺,古代的“替天行道”,今天的网络舆论,都可视作个体的某种正义表达。一根筷子容易折断,十根筷子就很难折断了。正义发挥作用,也是这个道理。个体的正义要联合起来,才能让恶行者感到恐惧。社交媒体时代的团结,讲究的是结构性的团结。离开结构的科学合理,零散的团结依然无法真正发挥作用。在传统社会,交际圈不大,舆论的威力明显;当代社会,网络舆论的规模虽大,如果正义的结构不均衡,网络舆论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所以,不从正义的结构上维护正义,类似地铁渣男的事件,依然会在别的地方上演。

        正义的结构要健康,需要每个人和每个社会治理部门的协力。面对地铁渣男的污言秽语和暴力行为,车厢内的乘客哪怕有一个“男人”发声,想必渣男就掉渣许多;如果地铁部门的视频监控发挥作用,地铁上的管理者及时介入,事态也可能不至于持续恶化。这些结构的隐身,无形中助长了渣男的嚣张气焰,他的“全胜”恰恰是社会道德的发蔫。这个时候,如果不是北京警方在微博上发声,事件的男主人公会连夜在微博上解释“前因后果”吗?

        作恶需要付出代价,受到有痛感的惩罚,道德的基因才有可能被注射进他们的体内,并形成“道德记忆”。如果正义的结构病了,渣男的癫狂就不难理解了。

        所以,当我们在议论北京地铁这起恶性事件时,不妨站得更远一点来审视问题,比地域之争和简单的嗔怪乘客缄默,也许更可取一点。公民社会,人人都有道德义务,每个社会治理部门也有这样的道德义务。当道德义务被置于正义的结构内各司其职时,渣男也会变成良民的。


新闻链接:http://weibo.com/1662214194/EyfOX6b6I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