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无常,死神常在。至于每个人以什么样的形式结束生命,命运并不掌控在外面自己手中。现在的新闻,不自由的场所非正常死亡的花样最多,自由地带的死亡花样有时也很触目惊心。
18岁临沂罗庄女孩徐玉玉被南京邮电大学录取。8月19日,她接到诈骗电话,结果被骗走上大学的费用9900元。得知被骗后,徐玉玉伤心欲绝,最终导致心脏骤停。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但仍不幸于21日离世。(《沂蒙晚报》8月23日报道) 因受骗导致准大学生丧命,这样的事例相当罕见,竟然发生了。在现实生活中,谁一年不接到几个骗子电话、短信,都不好意思说自己使用手机。受骗的人次动辄以亿计算,上当受骗现象时有发生。这个特色现象至今没有改变的迹象。不知徐玉玉事件可否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消除电话诈骗的全国行动。如果没有,徐玉玉式的悲剧事件,想必以后还有发生的可能。 我们无法消灭电话诈骗,被动的预防措施总该有的。对于尚未走出校门的中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安全教育课程开设没,开设的话讲授什么样的内容,考试的方式是什么,什么样的水平才能算及格,这到是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带着这个疑问,我咨询了2016级的新生群,向一群还没到校报到的准大学生请教。答案五花八门。有说没中学安全教育课的,多数的学生说有。问他们开设这类课程的学生,这门课怎么上的,有的说去网上答题,有的说讲交通安全、健康安全和突发灾难的安全,也有预防诈骗的内容…… 至少从形式上看,安全教育课在中学阶段并不算多么稀缺。我更想知道的是,讲这些课的老师,他们亲身经历过多少这样的“安全事件”。就像经济学的教授连根大葱都没卖过,却在侃侃而谈商品销售;新闻传播学的老师连个消息稿都没写过,却在讲授新闻写作,理论的知识不难讲授,经验性知识的欠缺,让学生收获的东西是不是要打点折扣呢? 讲什么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考试的方法。以中学安全教育课为例,如果考试全部是实战模拟训练,让学生从每门所开设的课程中得到锻炼,受到启发,而不是按照教学大纲出点题打一下,这样的考试多少有点纸上谈兵的味道了。 学校可以说象牙塔,但我们给学生不能只灌输所谓的正能量东西,并因这类东西过滥而蒙蔽了学生的眼睛,以为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除了满满的正能量别无其它。告诉在校生不安全性是普遍的绝对的,对于从你口袋要钱的事情要谨慎再谨慎,时刻绷紧自己的神经。这,显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在挽救徐玉玉们的性命! 相反,如果我们的教育目标就是升学率,就是看学生能考上什么学校,其它的都和学校教育关系不大,等出了悲剧事件再去亡羊补牢,是不是教育目光有点短浅了呢?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