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一硕士论文疑似大面积抄袭”一事后,山东大学启动相应调查处理程序。1月24日,山东大学决定:尽快启动学校对各专业以往授予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自查自纠工作,对查找出的问题论文,根据情节轻重做出相应处理。(澎湃新闻1月25日报道) 危机是坏事,其实也是好事,因为危机即危害和机会的有机体,只有能够化危害为好事才不枉遭遇一场来者不善的危机。山东大学面对毕业生陈振硕士论文抄袭一时,不仅不护短,而且举一反三,由此全面的硕博论文排查工作,抓住了危机中的机会,值得赞许。 抄袭和反抄袭如猫捉老鼠,这样的游戏没有休止符,不能指望事后的一场自查自纠,彻底堵塞漏洞。但这并不等于说,避免学位论文抄袭,校方就只能处于被动地位。事实上,只要指导老师严格履行责任,就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抄袭现象。 学位论文和普通学术论文不同,后者是作者个人独立完成的。学位论文,属于标准的合作成果,论文从选题到立意,到提纲确立甚至行文,都需要导师付出大量心血。论文初稿完成,导师还要通读并逐字修改。正因为这个缘故,学位论文的署名,除了学生外,还必须冠上指导教师的名字。 指导与被指导,决定了学位论文的合作性质。那么,如果一篇学位论文发生抄袭,除了学生违法外,其指导老师也毫无疑问存在偷懒行为。导师尽了责,即便学生去网上抄袭别人的东西,也只能从题目和提纲开始逐步给导师看。如果导师能不断把自己关于这个选题的思考告诉学生,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意见进行修改,相信被拿来的论文,最终也会有相当部分无法雷同。 一个陈振成为新闻,他是不是全国唯一的学位论文拿来主义“践行者”,我颇为怀疑。如果他并不孤独,那么,是不是每个问题学位论文后面,都有一个懒惰导师呢?陈振的导师在纳闷陈振论文通过查重的同时,恰恰忘记告诉公众,他这个当导师的,在陈振论文完成过程中称职吗?不称职的话,怪罪查重过关,是不是有点奇怪呢? 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质量,关系到年轻一代科研工作者的工作态度。所以,研究生入学教育的课堂上,导师应该先跟学生讲如何做人的问题。这不是可有可无的套话,而是塑造研究生的世界观的根本问题。有这样的教育,未必就能让一个研究生铭记终身;没有这样的教育,则是导师的失责。做人教育需要说教,说教更需要当导师的给学生树立榜样。榜样力量的影响潜移默化。没有导师的以身作则,怎么苛求学生一丝不苟呢? 所以,陈振论文事件,不该是山东大学一家高校的事情,国内每一所高校都应引以为鉴,对学位论文进行自查自纠。自查自纠的形式固然必要,如何监管论文指导老师的工作,把论文指导老师和学生变成真正的声誉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导师自然不敢懈怠,不敢轻易相信学生的提纲和全文,不敢轻易相信技术软件,以为查重过关就万事大吉。 预防学位论文抄袭,需要每一位论文指导教师牢记自己的使命,需要他们切身参与论文的写作全过程。这样,自己心里有底了,就不会轻易“纳闷”了。 新闻链接: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24895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