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新闻是教科书,许多人未必相信。扪心自问,我们所受的全部学校教育,其视野的宽度和思想的深度,可能也未必顶得上我们每天关注时事新闻20年。人类社会存在一天,新闻这本“教科书”每天都在推出新版本,有些更新的内容,可能让我们感到既新鲜又困惑。比如说,看的反腐题材的影视剧再多,若说录音笔会被纳入“作案工具”的范畴,您信吗?
11月3日,南昌市中级法院公开宣判四川省政协原主席李崇禧受贿案,认定被告人李崇禧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一百万元,同时,对李崇禧受贿财物予以追缴,作案工具录音笔一只予以没收,一并上缴国库。 李崇禧当庭表示服判,不上诉。(《人民日报》11月3日报道) 千万受贿,没收百万元的财产,原本已经够公众浮想联翩了。把一只录音笔收归国库,这个微不足道的物件,因为收归国库,这个言简意赅的叙述,其悬念性太强,没法不吊起网友的胃口:“重大案件,录音笔是亮点。”“什么录音笔啊,用二十吨黄金铸造的吗?”“用录音笔受贿?录音笔还有这个功能?”“录音笔还上缴国库?”“作案工具录音笔,感觉部级高干们一个个都神出鬼没的,搞特工出身?好困惑。”“缴获录音笔,挽回了党和国家名誉的重大损失。从轻处理了。”“作案工具录音笔没收?将来要拿来作反腐展览吗?” 反腐民心所向,每逢官员落马或被判决,舆论很少不赞成的。李崇禧贪腐的金额,并无过人之处;一只神秘的录音笔,审判结束被送到国库封存,其中究竟装的什么金银财宝,不然为啥就这么金贵。舆论纷纷猜测,不是没有道理。反腐事业,如果虎头蛇尾,或者留下悬疑的尾巴,反腐的功德难免被减分许多。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所有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个的不幸。”同样,廉洁的官员都一样,腐败的官员各有自己的特点。反腐败,对于查处的问题官员,不仅要告诉公众他们犯了罪,还要告诉公众他们所犯罪行的具体清单。只有把所有的罪恶公之于众,让腐败官员的罪行变成变成“透明人”,纪检监察机构和审判机关不给官员的每一项恶行遮丑,这样,以后官员若再行腐败之事时,心里先要考虑一下自己的承受能力。相反,有关部门用含混不清的语词给他们的阴暗面打掩护,看似很有“人情味”,怎奈这样的人情味只会给更多官员以贪腐的勇气。 反腐不留死角,这是对人民的负责,也是对历史的负责。李崇禧的这只录音笔里面藏有什么贪腐秘密,为什么要存入国库而不能示人,法院应有个明确的交代才是。不然,公众议论纷纷,还是如坠雾里,你说李崇禧案到底是结了还是没结呢?问题在于,类似看似结案实则悬念依旧的反腐大案,又岂是这一起呢?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