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食物
——《食品安全概论》读书笔记
自从“毒奶粉”“地沟油”等食品危机事件爆发以后,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人们口中常说道的话题。民以食为天,我们所吃下的东西与我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近日,在读了《食品安全概论》一书以后,让我对于食品的认识更加深刻和具体了。
首先,书中区别了一个我们大多数人常爱混淆的观念,那就是“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其实在这之前,我觉得两者的概念差别不大,不过了解之后才知道,食品安全原来包括了“量”与“质”的区别,比如对于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食物供应不足,无法解决民生的基本温饱问题,这就是食品安全中“量”的本质,而在解决了供应量这个问题后,人们所摄入的食物是否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这就是“质”方面的食品安全问题。而“食品卫生”应该是单纯指食品是否可靠,有保障。
说到食品添加剂,我顿然觉得我们在外就餐时所吃的美食,几乎都会被这些添加剂所覆盖,食品添加剂总体上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而食品添加剂虽然在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它并不属于食品的基本成分,而且就目前看来,大多数都是通过化学合成的,因而食品添加剂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有着潜在的危害。谈到这里,想到在外面买一杯豆浆,也许会都难逃“豆浆精”,喝下一杯杯自认为很营养的豆浆,我不紧捏了一把汗。所以,在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个理性的认识,切不可过度的使用它,也不能盲目的排斥它。
在书中,了解了一个新的食品概念叫做“辐照食品”,听起来感觉很不可思议,确切的说它是一种保藏食物的方式,它利用原子能射线的辐照能量对食物进行处理,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食品的损失。辐照处理能够使得食品的卫生安全性更高,杀死微生物的效果也很显著,但是通过这种方式,会不会在辐照的时候产生其他的有害物质,这个问题还有待继续的研究。毕竟每一个技术的出现,都难免存在有一些不足和缺陷。
在了解了新的食品安全知识以后,我对食品的认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不过,我觉得越是生态的东西越是好的食物,科技虽然能改变食品的一些不足之处,但是要进入人的胃中,保障我们人类的健康,还是绿色生态的食品好。绿色的健康的食物,才更能做到食品的可持续发展。
读书笔记四、
孤独与自由
——读《逃避自由》有感
《逃避自由》这本书是费罗姆的著作之一,起初看书的名字的时候,我感到很疑惑,对自由的渴望想必是人人都有的,从古至今人们为争取自己自由的权力付出了诸多努力,为什么要“逃避自由”呢?看了此书以后,我发现原来自由与孤独之间是有着不可分割的一些关联的。
书中有句话是这样的“自由虽然给他带来了独立与理性,但也使他孤立,并让他感到焦虑与无能无力”,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我们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个个体,难免会被束缚,因为我们需要一个规律来进行社会活动,但是当给予我们极度的自由的时候,人本身所具有的依赖感臣服感便会有所减弱,虽然独立是好的,但是难免会因为无法与社会相容而感到一种“孤独”与“不安全感”。所以,人所具有的依赖感是我们有时候逃避自由的原因,也许我们在认为自己没有自由的时候,加倍的渴望自由,但是书中则提出自由会不会成为沉重的负担,使人无法承受,因为人还有一种天生的臣服愿望。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子女对于父母要求的自由,正如书中也有提到胎儿与母亲之间的联结与割裂。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不断独立的过程,在年幼时我们有父母的庇佑,那时候自由这个概念尚未在意识中出现,而在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形成的时候,我们又不断的想要脱离开父母,想要过一种自己所谓的自由,而在完全脱离开父母的时候,我们又渴望他们的管束,希望听见他们的叮嘱,甚至希望他们对我们再次进行管教,因为我们心中对此有中天然的臣服与依赖。我们害怕自由以后的孤独感,所以不断的想要与周遭链接在一起,有时候自由与孤独原来是可以很贴近的。
“个体化进程日益加剧的一方面为自我力量的增长,而它的另一方面则就是孤独日益加深”,自我力量的增长就我的理解看来,是对自由的争取和渐变独立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孤独日益加深则是不可避免的。人在宏观看来虽然与这个社会有所联结,但在微观看来,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人,自由与孤独也都需要自己去一一品尝,争取一种自己所谓的自由的同时也意味着在品尝一种孤独。
在未读此书前,从没有把自由与孤独做一个联系,甚至觉得自由是极度美好的,但是从此书中我看到,原来自由与孤独是贴近的,逃避自由的人实质上就是在逃避孤独,因为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都会有一种天然的依赖感和臣服感。
读书笔记五、
思考未来
——读《未来的冲击》有感
说到“未来”这个词,总难免会有很多遐想,想必多数人都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过描摹和勾画,而托夫勒所著的这本《未来的冲击》,把人类未来可能面对的一些境况进行了阐述,让我在书中去极力感知未来发展的趋势。
每个人基本上对未来都会存有恐惧,这种恐惧来自于未知,因为不清楚前方会出现什么对当前的生活造成冲击。书中提到“除非人类能迅捷地学会控制个人和整个社会的变化速度,否则我们将注定要遭到适应能力普遍崩溃的厄运”。这句话带给我的启示是,对于个人而言,掌握自己很是关键,若要更好的面对未来,面对未来带来的冲击,首先就是要使得自己的内心足以强大,保持好自身生活的步调。对于每一个凡人来说,想要改变社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但是作为组成社会的个人来说,我们若能把我好自己,完善好自己,便也能在对社会的完善和推动上尽一份力。
书中在谈到的生活的步调时,我感受颇深,在说到“步调”这个问题上,作为一个四川人,生活的步调相比起沿海城市来说,是要比较缓慢。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使得生活的节奏在不知不觉中加快,有人喜欢这种“快”的充实感,高频率的节奏反而会让他们消除一些不安和焦虑,我在想这是不是一种变相的逃避呢?不过,行动起来总是比单纯的焦虑让自己更舒坦一些。我个人认为步调缓慢并不是一件值得被嘲笑的事情,这不一定意味着虚度时光和碌碌无为,相反若能在生活的高压中保持淡定,那也就具备着抵抗未来冲击的能力。
“短暂性”这个概念是书中不断被提到的,我们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岂不是这样吗?每一段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都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被割裂,正如我们从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高中到大学,在不同的阶段我们建立起的友谊关系,最终都会因时间的推移渐渐消逝。这让我在深感“短暂”带来失落的同时,产生了一种珍惜眼前,珍惜当下的感觉。
在说到未来的家庭面貌的问题上,书中谈到未来“职业双亲”这个概念,这让我感到即惊讶又无奈。所谓的“职业双亲”指的是专职培养别人孩子,它们不会是治疗人员,而是受托养育孩子,报酬很高的实际的家庭单位。在我传统的观念看来,教育孩子本是父母的事情,因为既然孕育了一个生命,就应该与他的生命产生联结。而职业双亲割裂了亲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一种“共生”关系。
我不期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书中所谈到的那样,家庭这个概念被逐渐消融,人们之所以有家的概念,是因为那是一个温暖的地方,得以让人安心靠岸的地方,能够抵挡得住未来冲击的地方。
读书笔记六、
身、心、灵的修行
——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有感
谈到这本书,我认为它是一本哲学与心理学相互渗透的书。读完以后我最直接的感受是,它在启迪心灵的同时还能平静我的内心,渐渐的让我懂得什么是“真我”,什么是“小我”。
首先应该说一说的是这本书的作者张德芬,她本是台视的知名女主播,但后来她辞去了高薪的工作,专心研修各种不同的心灵成长课程以及心理治疗方法。在本书最后的一封致读者的来信中,我了解到了,之所以她要放弃高薪的职业,放弃一些在他人看来十分羡慕的东西,是因为在她在不断获得和取舍的工程中发现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自己并不快乐。为了找到一个“真我”,作者潜心研究关乎心灵的课程,为自己也为他人找到一个心灵的出口。
于我而言,哲学是枯燥的,心理学是深奥的。但是作者却能将其通俗化,让受众能够容易理解。全书以小说的形式展开,主角“李若菱”与一个老人的对话为内容,向读者们讲明在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情况以及当时我们的心理。主角“李若菱”实质上就是指代着生活中的我们,她内心的想法、情绪、强迫等这些东西都是平时我们有所感的。而书中的老人,则是一个心灵的智者,帮助她一层一层解答内心的疑惑,找到“真我”。
书中的圆圈很有意思,那同时也是老人向“李若菱”传授的找到“真我”的途径。圆圈的中心是“真我”,同时还有爱、喜悦、和平,这就说明了,其实一个人若想得到快乐,一种真实的快乐,最重要的就是要让自己感受到这三样。而身体、情绪、思想、身份认同,这些都会阻碍我们与“真我”的接近,距离的扩大,让我们面对的并不是“真我”而是“小我”。而如何达到“真我”,我们需要做的便是与自己的身体联结,臣服于自己的情绪,检视自己的思想,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有所觉察。
说到这里,对于情绪的“臣服”,我的感受颇深。每每在发生一件不如意的事情后,于我而言第一反应便是抱怨,觉得自己怎么那么倒霉,然后愤怒。其实,这些做法都是不理智的,事情既然发生了便也无法改变,相反我们应该做的是审视自己的内心。书中提到“能量”一次,让我有些震惊,原来人的内心所想,能够产生能量让宇宙感知,它会对你发出的能量振动作出应有的回应,当然这并不是鼓励我们去做白日梦。“心想事成”是有一定依据的,书中解释道:“当你真心想要一样东西的时候,你身上散发出来的就是那种能量的振动频率,然后全宇宙就会联合起来帮助你达到你想要的东西。”在我看来,这便是一种除了行动之外所必要的积极的心理暗示吧。
“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这是老人在告别若菱时信中的一句话,当我们的内心达到平静,渐渐地学着与“真我”接近,幸福感、愉悦感便会随之踏来。
读书笔记七、
读《只剩一个角落的繁华》有感
《只剩一个角落的繁华》这本书是由台湾知名社会观察家、媒体人陈文茜所著,她被李敖称为“所见过的最聪明的女人”。有关经济类的读物通常都会显得枯燥,但是这本书却向讲故事一样,让我看到世界经济所呈现出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如果你活的很痛苦,很卑微,不要怪自己,不要恨自己。错的绝对不是你们,错的是这个时代”,这句话让我的感触很深,这并不是在为生活的痛苦找借口开脱,而是时代带给我们这一代的注定是伤痛,因为全球经济大环境的改变。可能是还有踏入社会,我并不能与书中提到的阿常、小莫一起感同身受,感知生活的种种艰辛,自身经济状况的萧条。生活本就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而劳动会创造财富,行动则会减轻忧虑。书中提到“从小等待着青春,等待长大,迎来的却是一个完全错乱的时代”,那么与我而言,除了需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以外,那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会知足,不然在错乱的年代中还怎么去开心呢?
陈文茜在书中说到了乔布斯,这个创新科技,创造财富的天才,她的描述让我对乔布斯很感兴趣,一个能够创造财富,能够影响世界的人,必然有很多特别之处。书中还提到了关于“黄金”的一些问题,让我对金价有了些许的了解,原来在历史中人们曾对黄金那么的狂热过。
在说到我们中国自身经济的问题上,作者用了“变脸”的中国经济一词,我们的经济有时候确实很变味,特别是在对待奢侈品这个问题上,都说中国的有钱人去了国外买LV就像去买大白菜一样,这样的消费观念是有问题的。作者在书中还谈到了温州的动车事故,提醒着我们发展需要“停,听,看”,经济发展的速度过快不是一件好事,相反停一停,看一看,找找有什么样的遗漏或者缺陷,这样才能够粗制经济在未来更稳健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也才会更快。
也许,我能够在书中领悟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但还是对目前的经济景象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我觉得无论处于什么时代,接受时代给予的,坚定自己想要的,做一个在错乱时代中知足常乐的人。
读书笔记八、
谈谈道德
——读《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有感
这本书是经济学家茅于轼教授所著的,在书中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来谈论道德,带给我的感受颇深,特别是有的观点于我而言是新的,从经济的角度来谈论道德问题是丰富多彩的,什么是道德,什么是善,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是怎么的,读完此书以后,自己在这方面的认知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在我们的生活中,学雷锋做好事是值得被赞颂的,并且这样的精神是需要去发扬光大的。但是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比如有一个人愿意学雷锋做好事免费的帮其他人补锅,那么结果会发现,出了一个雷锋,但是却出了十几个懒虫,这从社会经济效益来看,义务的为别人做好事是不值得被推广的。我觉得作者的观点很独特也很全面,乐于助人虽说是一个“善”的举动,但是利己利他的行为才是一种最好的方式,才能真正的对社会产生有益的影响。
说到“善”,人们试图为“善”下一个定义,但是最终没有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因为在哲学上“善”是简单的,是不可定义的。而“善”与“道德”之间,是存在有区别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善的内涵比道德更广,但是,还是有的事情它不符合于善,而合乎于道德,就比如对罪犯的处罚。书中提到的这个观点该如何理解呢,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善的内涵是宽容,这就需要我们对一切事物持一种包容的态度,但是道德呢,它有明确的是非曲直之分,相比较而言,道德比“善”要显得理性的多,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理解。
关于一个人道德观念的形成,也就是判断善恶的能力,它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形成过程,而在树立这些道德准则的时候,社会普遍都遵守着“上行下效”的原则,就正如俗话说的那样,父母是孩子行动的榜样。每个人既是自己,也是别人眼中的别人,我们在社会中会扮演很多的角色,无意之间会产生很多道德方面的影响,所以在我看来,律己是很重要的。
在关于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书中说到“道德是鼓励人们向上的积极力量,它促使人们去关心别人,而法律则是对侵犯别人利益的消极制裁”,当然,社会的进步发展即需要道德手段,也需要法律手段。不过,以一个悲观的态度看来,法律手段的实施是为了弥补道德上的缺陷,若是人人都能在道德上做一个巨人,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一个充满道德的社会,无疑是美好的社会,因为道德比起法律更具有约束力,更有效率,对社会的影响也是持久和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