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每日一怼(846) 义正辞严 yìzhèng-cíyán 作者:周俊生
2021年1月4日《光明日报》第16版刊登文章《刘备的文学修养》。文中记述了一个历史故事:“一天,有人将牦牛尾送给了刘备,刘备拿起来就细心编到帽子上,而不是简单地一系了之。诸葛亮看到了,义正辞严地说:‘您不再有远大的志向了吗?做这些事就行了吗?’刘备非常尴尬,把帽子往地上一扔,自我解嘲道:‘我只是借此不去想烦心事而已。’”这段文字中的“义正辞严”使用有误。
“义正辞严”的意思在发表谈话、观点时所阐述的道理正当,用语严厉。“义正辞严”在使用中有一个要求,行为主体发表谈话、观点时,其对象(听话者)必须是和行为主体存在敌对或对立关系的。文中“义正辞严”的行为主体是“诸葛亮”,听话者是“刘备”,但从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可知,“诸葛亮”和“刘备”两人处于同一阵营,不存在敌对或者对立的关系,因此“义正辞严”不能适用。
可以把“义正辞严”改为“严肃”。“严肃”可形容神情、气氛等让人感到敬畏,在这段文字中可形容“诸葛亮”在向“刘备”说出文中所引那番话时态度严厉,使作为听话者的“刘备”感到敬畏,这也符合历史上“诸葛亮”和“刘备”两人关系的真实状况。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义正辞严”又可写作“义正词严”。《现代汉语词典》把这两个词形有差别的成语都立为词目,但在解释“义正辞严”时只说“同‘义正词严’。”可见《现汉》是将“义正词严”作为推荐词的。这在另一部辞书《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表现得更直白,这部词典也是两个成语并收,对“义正辞严”的释文是“现在一般写作‘义正词严’。”
但是,两部词典对“义正辞严”的这种处理却是不符合这个成语的实际使用情况的。查2021年1月4日当日百度,“义正辞严”的搜索结果是6860万个,“义正词严”的搜索结果是1340万个,可见在实际使用中,“义正辞严”的使用量远远超过“义正词严”。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符合这个成语在内部构词上的特点的,两个成语的词形差别表现在其中“辞”和“词”的不同,而在现代汉语中,“辞”可以表示文辞、言辞、话语的意思,而“词”虽然也有这样的意思,但更倾向于理解成单词,很显然,使用“义正辞严”能够更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意思。因此,如果要在这两个成语中选择一个作为推荐,更合适的是“义正辞严”。
同时要指出的是,《现汉》和《现规》两部词典对“义正词严”的释文都是“道理正当,措词严肃。”按照两部词典的说法,这个释义自然也可用于“义正辞严”。但这个释文仅仅解释了字面意义,未能揭示出这个成语对使用语境的要求。人们的日常谈话和写作,大多是道理正当、措词严肃的,比如领导人在喜庆场合发表的讲话、报纸上的的新闻报道、父母对子女的教诲等,基本上都具有这样的特点,但因为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并不存在敌对或对立关系,就不能用上这个成语。实际上,“义正词严”(“义正辞严”)这个成语是有一定的火药味的,不宜随便使用。
编辑:冯梦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