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差错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941#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1 21:12: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822)


涉嫌 shèxián 纷纷扬扬 fēnfēnyángyáng


作者:周俊生

2020年12月11日《南方都市报》第2版刊登文章《李佳琦声音商标申请被驳回,网红商标抢注该降温了》。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商标作为特定经营者及其商品的特征体现、与其他经营者或者其产品相区别的标志,本质特征就是通过文字、图形、声音等形成自己的独特标志,比如‘海尔’‘海信’以及日前因涉嫌被‘河底捞’模仿而闹得纷纷扬扬的‘海底捞’,都有其独特性。”这个句子中的“涉嫌”和“纷纷扬扬”两个词语使用有误。
先看“涉嫌”。“涉嫌”的意思是有跟某件事情有关联的嫌疑。“涉嫌”所涉及的事情,通常在社会评价中是不好的事情,在实际使用中更多地指向各种司法案件,因此在社会评价中,“涉嫌”的行为主体通常会受到一定的压力。句中的“涉嫌”用于“被‘河底捞’模仿”这件事,而其行为主体为“海底捞”,但对“海底捞”来说,它并不是“模仿”这件事的行为者,而是利益受损者,它在社会舆论中不会承受压力(当然从语境可以看出“海底捞”和“河底捞”之间出现的是商标纠纷,在司法作出判决之前,社会舆论也可能因不支持“海底捞”的主张而使它承受到压力,但这是另一个范畴的问题),“涉嫌”不合使用。
再看“纷纷扬扬”。“纷纷扬扬”指的是细碎而又比较轻的物质到处飘洒到处都是。“纷纷扬扬”的使用对象一般是雪花、花絮、树叶等能够在低空飘洒的物质,如“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句中将其用于指因“模仿”而出现的纠纷,各种议论杂陈其间,但这些都是人通过言语或文字表达出来的议论,“纷纷扬扬”不能适用。
“涉嫌”应改为“涉及”。对“海底捞”来说,它不是“模仿”这件事的行为主体,而只是牵涉到了因“模仿”而出现的纠纷之中,使用“涉及”是合适的。也可把“涉嫌被‘河底捞’模仿”改为“被‘河底捞’涉嫌模仿”,这样“涉嫌”就与“河底捞”搭配,与作者原意相合。
“纷纷扬扬”则可改为“沸沸扬扬”。“沸沸扬扬”指的是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多用来形容人们议论纷纷的情景,这个意思正符合句中语境。“沸沸扬扬”与“纷纷扬扬”从形式上看似乎相同,但它们在构词法上是不一样的。“沸沸扬扬”是用比喻手段来描写一种情景,它说的是人们的议论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它本身一般不能用来形容水沸腾时的情景;而“纷纷扬扬”则是用叙写手段来记录一种情景,它本身不具备比喻的色彩。
另外要指出的是,《现代汉语词典》在为“涉嫌”释义时,用了一个书证“涉嫌人犯”,这是不准确的。在司法案件中,一个人有作案嫌疑,可以说他“涉嫌”,但在司法机关作出有罪判决之前,他还享有与被认为“涉嫌”之前一样的公民权,对其称为“人犯”是不合适的,因此“涉嫌人犯”这个概念是自相矛盾,不能成立的。在《现汉》1978年12月的第1版中,“涉嫌”的释文中并无这样的书证,这个书证是在1983年1月的第2版中新加上去的,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在汉语使用环境的法治化建设日益提高的背景下,《现汉》后续各版一直沿用这个不符合现代法治理念的书证,是很不合适的。
值得注意的是,《现汉》对“人犯”的释义是“泛指某一案件中的被告人或牵连在内的人”,这个释义虽然实现了与“涉嫌人犯”的自洽,却是完全错误的。案件中的被告人即使因某种原因被关押,但在法院作出定罪判决前不能称为犯人,自然也不能称为“人犯”。实际上,在目前的汉语使用环境中,“人犯”已经很少使用,它是一个旧词,《现汉》早期的版本中的释义就明确为“旧时泛指某一案件中的被告或牵连在内的人”,这个释义大体上是准确的。在汉语使用环境的法治化水平日益提高的背景下,《现汉》新版反而取消了“旧时”这个限定语,这不符合当下汉语使用环境的实际状况,实在是不应该的。


编辑:刘佳莹

942#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3 22:25:2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823)

寄养 jìyăng

作者:周俊生

2020年12月12日《文汇报》第8版刊登文章《“烬煨”的滋味》。文中有一个句子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寄养在浙东四明山麓的一个小山村祖父祖母家。”句中的“寄养”一词使用有误。
“寄养”指的是委托他人抚养自己的孩子,也指委托他人喂养宠物或护养家养植物。“寄养”的使用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家庭养育的各种动植物,而当其使用对象是人的时候,一般只能是未成年的婴儿和少年儿童。需要注意的是,“寄养”的涉及对象不能是有直接血统关系的亲属,而句中的“我”和“祖父祖母”正是具有直接血统的一对关系,因此“寄养”是不能适用的。
在汉语使用环境的民间社会,小孩寄养在他人处,往往会把寄养家庭的适龄夫妇称为干爹干妈(寄爹寄娘),即使是寄养在阿姨姑姑或叔叔舅舅等旁系亲属家中,也可以这样称呼。但小孩在自己的祖父母家中接受祖父母的抚养,小孩不会对自己的祖父母改称干爹干妈之类,这也证明,“寄养”这个词不能用于被寄养人和他祖父母之间。
可以把“我寄养在浙东四明山麓的一个小山村祖父祖母家”改为“我生活在浙东四明山麓的一个小山村,由祖父祖母抚养”。
另外,《现代汉语词典》对“寄养”的释文存在遗漏。《现汉》释“寄养”为:“托付给别人抚养或饲养”。可以看出,这条释文用“抚养”对应小孩,用“饲养”对应家庭宠物,但除此以外,有的人家里安放着需要人工侍弄的盆栽等各种绿色植物,在外出时间较长的时候也需要托付他人照料,但按照《现汉》的这条释文,这种情况就照应不到了。因此,《现汉》应该考虑到这种情况,对“寄养”的释文作出修改,使托付他人护养家养植物的情况能够包括进去。

编辑:刘佳莹

943#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3 22:33:3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刘佳莹




944#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3 22:43: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824
合作 hézuò
作者:周俊生
20201213日《浙江日报》第3版刊登文章《朴实无华白菜香》。文中有句话写道:将外围的叶片去掉,内部菜叶用温水泡一阵子,再逐片用流水冲洗,再按需与其他菜蔬和佐料合作,或炒、或煮、或烩,最终白菜胆金针菇滚瘦肉、如意白菜卷、大白菜粉丝丸子煲等特色鲜明的白菜系列菜上桌后,也为生活添了色。这个句子中的合作一词使用有误。
合作的意思是相互配合做事,共同进行。合作是人所从事的行为,因此其行为主体一般只能是人,因为人有意识,而不同的行为主体只有在意识支配之下才能相互配合着做事。句中合作的行为主体是内部菜叶(从引语所出全文可知指的是大白菜的叶子)和其他菜蔬和佐料,但它们都是没有意识的物品,因此合作不能适用。实际上,句中说的是把内部菜叶其他菜蔬合在一起,合作的词义与此不合。
一般可以把合作改为混合。但就这个句子的情况来说,合作在原句中的使用对象有3个,除了内部菜叶其他菜蔬,还有一个佐料,但从常理来说,佐料只是一种调味品,不像前两者那样是食材,它不仅说不上和前两者的合作,说它和前两者混合也是不妥的。因此,合适的修改应该是把按需与其他菜蔬和佐料合作改为按需与其他菜蔬混合,配上佐料之类的话语。
另外,句中连用两个也无必要,可以把逐片用流水冲洗前的删去。
编辑:刘佳莹

945#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4 16:31:4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825)
大大 dàdà

2020年12月14日《南方都市报》第4版刊登报道《跑者盛宴》。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赛事健康保障团队早有准备,除配备了大量的按摩、松解设备外,各大赛事赞助企业也将展示区布置成了大大的专业按摩区。”句中的“大大”一词使用有误。

“大大”是一个副词,通常用来强调事物的数量很大或程度很深等,其使用对象要求具有抽象性,在表现形式上通常与动词或动词性话语搭配,如“大大超过”“大大降低”。句中的“大大”,用于修饰“专业按摩区”,但“专业按摩区”具有具象性,它又是一个名词性短语,“大大”不能适用。

可以把“大大”改为“很大”。“很大”是一个由副词“很”修饰形容词“大”构成的形容词性短语,用来修饰名词性短语“专业按摩区”是合适的。
编辑:马皖雪

946#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5 14:43:1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826
溯流而上 sùliú'érshàng

20201215日《四川日报》第10版刊登文章《茶中故旧》。文中写道:“多年前,我第一次入蜀,是从宜昌沿长江溯流而上重庆。”这个句子中的“溯流而上”使用有误。

“溯流而上”指的是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走。“溯流而上”是一个相对固定的短语,它虽然描写的是行为主体“我”的一种行为,但在使用中不能带宾语。句中的“溯流而上”带着宾语“重庆”,这不合“溯流而上”的使用要求,是不合适的。

需要注意的是,其中的“上”是一个动词,它本可以支配“重庆”,但在固定短语“溯流而上”中,它与“溯流”搭配,“溯流”是“上”的行为状态,“上”是“溯流”的行为目标,它们已经凝固在“溯流而上”这个固定短语中,不能因为其中的“上”本来是个动词而让这个短语带上宾语。在这个句子的语境中,“上”不能再作为一般动词对“重庆”产生支配作用。类似的说法还有“逆势而上”“拾级而上”“顺流而下”等等,都不能因为其中的“上”“下”是动词而让整个短语带上宾语。

修改这个句子,并不是“溯流而上”不能用,而是应该割断这个短语和“重庆”之间不合适的动宾支配关系。可以在“溯流而上”后加一个逗号,再在“重庆”之前加上“目的地是”之类的话语。
编辑:马皖雪

947#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6 19:11: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827
与时俱进 yŭshí-jùjìn

20201215日《新民晚报》第20版刊登文章《书缘》。文中写道:时代在与时俱进,靠的是人类共同的智慧,无论是哪朝哪代留下的书,也无论图书发展成什么形式,人类和书的缘分就是一条通向文明的路。这个句子中的与时俱进使用有误。

与时俱进的意思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前进。在与时俱进的内部结构中,表示时代,是都、全部的意思,即表示发展前进,整个词语表示的是行为主体和这个词语中的(即时代)一起发展前进。这决定了行为主体不能和这个为同一对象。句中与时俱进的行为主体是时代,与与时俱进中的为同一主体,这不合事理,由此可见与时俱进不能适用。

可以把与时俱进改为发展前进之类的话语。如果要保留与时俱进,就需要改变它的行为主体,从引语所出全文可知,这篇文章说的是书籍出版行业,如果把时代改为图书出版,虽然与原句意思有一定距离,但与全文意思还是比较贴切的,因此这样的修改也可以接受。
编辑:马皖雪

948#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7 20:08:1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828
休养生息 xiūyăng-shēngxī
20201217日《解放日报》第11版刊登文章《漫长的告别,亦是相聚》。文中写道:只要回到娘家,于辉就能休养生息,从中年返回少年。这个句子中的休养生息使用有误。
休养生息指的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遭受战争、重大自然灾害等,社会发生大动荡后,政府或其他权力机构采取轻徭薄赋等措施,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恢复元气,经济活跃,人民安定并繁衍人口。休养生息的使用对象可以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但不能是单个的人。句中的休养生息用于于辉这一个单个的人身上,不符合这个词语的使用要求。句中说的是于辉回到娘家以后能够得到休息,休养生息不适合使用。
可以把休养生息改为身心放松之类的话语。
另外要指出的是,《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休养生息的注释都不够准确。《现汉》释休养生息为:指在国家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发展生产,恢复元气。这个释义的问题在于,把休养生息限制在是整个国家内部发生的事情,但实际上与国家并不等同的地区也可以休养生息,可以是小于国家如遭遇疫情危害之后的武汉市,也可以是大于国家如遭遇金融危机后的欧盟地区,因此用国家来限制休养生息的使用对象反而留下了漏洞,是不合适的。
《现规》对休养生息的释义是:指在战争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大动荡之后,采取安定社会秩序、减轻人民负担、恢复生产、增殖人口等措施。《现规》的释义没有规定使用对象,这是它比《现汉》做得好的地方,但它用采取……措施的句式把休养生息解释为一种措施,这是不准确的。休养生息是一种状态,而不是政策措施,一些政策措施可以达到休养生息的效果,但这个政策措施本身并不是休养生息

编辑:马皖雪

949#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8 22:11:4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829
荡然无存 dàngrán-wúcún
20201218日《北京日报》第3版刊登文章《深度撕裂的美国社会难以弥合》。文中写道:“如果说‘通俄门’调查将党派竞争推向了白热化,那么两党在‘弹劾案’中的剑拔弩张则表明,驴象两党间的共识与合作基本荡然无存。”句中“荡然无存”的使用有误。
“荡然无存”指的是原来存在的事物完全消失,一点儿也不再存在。“荡然无存”表示使用对象完全不存在的状态,但句中“荡然无存”的前面又用了“基本”这样一个副词,而当“基本”这样用的时候,表示的意思是大体上的状态,它与“荡然无存”表示的状态是不一致的。也就是说,“荡然无存”不能和“基本”用在一起。
可以把“荡然无存”改为“不再存在”“不复存在”之类的话语。“不再存在”“不复存在”与“基本”用在一起后,表示所使用对象“不再存在”“不复存在”是一种大体上的状况,可能还存在一星半点,话说得比较委婉。当然,如果作者认为“荡然无存”准确地描述了“共识与合作”的状况,不必修改,那就应该把“基本”删去,同时为保持语句舒徐,又宜在“荡然无存”前加上“已经”之类的词。

编辑:马皖雪

950#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9 21:47:0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 一怼(830
目前 mùqián
   
    (一)
20201219日《解放日报》第3版刊登报道《她横跨了时代,始终面向光明》,记录了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作家黄宗英追悼会的情况。报道中引用一位追悼会参加者的话说:“回想起第一次探望宗英老师,记得她的房间阳光很好,房间里有很多书,还放了她的笔记,里面有赵丹的话。对她目前的状态,她很淡定。”这段话中的“目前”一词使用有误。
“目前”是一个时间词,指的是作者写作时的时刻,如果是引用他人说的话,则指说话人说话的时刻。文中说话人,即追悼会参加者在说这番话时,他是在追悼会上,而其时“宗英老师”已经去世,不可能表示出“很淡定”的态度,表明“宗英老师”表示出“很淡定”态度的时候,不是这位追悼会参加者说这番话的时刻,“目前”不能适用。追悼会参加者所说的“目前”,应该是“第一次探望宗英老师”的时候,但这不合“目前”的词义。
应该把“目前”改为“当时”。“当时”指过去某件事情发生的时候,用在这段话中就是指“第一次探望宗英老师”的时候,使用“当时”正合适。
(二)
2020119日《北京晚报》第21版刊登文章《卢旺达大屠杀是如何发生的》。文中写道:“1994年夏季发生的卢旺达大屠杀与亚美尼亚大屠杀、纳粹大屠杀并列,成为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种族灭绝事件之一。从47日开始,短短11周之后,差不多就有50万人被屠杀,当时居住在卢旺达的75%的图西人遭到清洗,堪称世界上目前发生过的‘效率’最高的野蛮屠杀——平均每小时300人丧生。”这段文字中的“目前”使用有误。
“目前”所指的时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可以是一日之内的一段时间,也可以是几天、几个月,在某种语境条件下可以是几年,但总的来说应该是指临近作者写作或说话时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不能太漫长。这段文字说的是发生在“1994年夏季的卢旺达大屠杀”,距作者写作时的2020年已经有26年时间,这相对来说是很长的时间了,“目前”的使用超出了这个词的一般含义,不适合使用。
从常情来说,对于20多年前发生的事情,“目前”用不上,因此这个“目前”在一般情况下是应该删去的。但文中所述是一个判断,删去“目前”后,这个判断很可能不能成立。这里需要用另外的时间概念来替换“目前”,可以把“世界上目前”改为“当代世界史上”之类的话语。
(三)
2020427日《北京晚报》第20版刊登文章《〈锁麟囊〉面世始末》。文中写道:“受恩人赵守贞逐渐认识到目前这个衣衫朴素的妇女,就是昔日豪华花轿内的那位穿金戴银的姑娘时,就把她的座位从下座,一步一步地换到客座,最后竟然换到上座!”句中的“目前”使用有误。
“目前”所指的内容,通常要求具有抽象色彩,如“目前的形势”“目前的困难”。句中的“目前”,其使用对象“这个衣衫朴素的妇女”是一个人,具有具象性,“目前”不能适用。
可以把“目前”改为“眼前”。“眼前”的意思是眼睛前面,即视线之内,它的指向对象要求具有具象性。“这个衣衫朴素的妇女”正在“受恩人赵守贞”的视线之内,因此“眼前”适合于句中语境。
(四)
20201023日《羊城晚报》第12版刊登文章《不同睡姿会有不同性格?》。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就目前现有的研究来看,并未查到任何有关小孩睡姿与他们性格之间有必然联系的科学依据。”
“目前”的意思是当下,现在。“目前”在句中修饰“现有”,但“现有”的意思是现在有,其中的“现”表示的也是现在的意思,“目前”和它在语意上出现了重复。
可以把“目前”删去。如果要保留“目前”,则要把“现有”中的“现”删去。但后一种改法虽然消除了语意重复的问题,不太符合人们的言说习惯,因此以选择前一种修改为好。
编辑:马皖雪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