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差错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931#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1 22:22:3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792)议价 yìjià

作者:周俊生


20201111日《广州日报》第12版刊登报道《变迁的菜市场》。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一方面是由于传统观念认为菜市场代表着新鲜、便宜、可挑选、可议价、离家近等优势,另一方面菜市场也代表着一种市井文化,是老一辈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是居民和城市之间某种情感上的纽带。”句中的“议价”一词使用有误。
“议价”,指的是购销双方协商议定货品价格。“议价”是货品的生产者或拥有者与批发销售者或需求者之间进行的价格协商议定,一般来说,在“议价”的过程中,消费者是不参与的。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一些商店时有“议价商品”出售,其价格通常比同样商品的非议价产品要低一些,因此而受到消费者欢迎。句中说的是顾客(即消费者)在“菜市场”中向销售者提出比销售者报价低一些的价格,“议价”的词义与此不合。

应该把“议价”改为“还价”。“还价”通常发生在商品的销售过程中,与“讨价”相对,并构成“讨价还价”的习用短语。“讨价还价”的本义说的是商品的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价格博弈,销售者“讨价”(又可称“开价”“要价”),消费者“还价”,这是句中所说的“菜市场”里经常能够看到的情景。

一般地说,“还价”乃至“讨价还价”,针对的通常是一件商品的单笔交易,而“议价”针对的虽然也有一件货品的单笔交易,但通常交易额比较大,更多针对的则是批量商品。在“议价”进行过程中,协商的双方也有“讨价还价”的过程,因此“还价”也能使用,但货品在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后,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价格协商只能用“讨价还价”,对消费者这边来说则只能用“还价”。

编辑:冯梦玉


932#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3 12:08: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794


场面 chăngmiàn 借鉴 jièjiàn 心事 xīnshì


作者:周俊生


20201113日《光明日报》第15版刊登文章《问道》。文中有句话写道:“常常因为场面生疏,缺乏借鉴的标志,心事慌乱,一脚深一脚浅,只往热闹处走,至少,使安全感获得一些提升。”这句话中用到的“场面”“借鉴”和“心事”等3个词使用有误。
先看“场面”。“场面”是个多义词,在文艺学中可指戏剧、影视作品由布景、音乐以及出场人物构成的景况,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由人物在一定场合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情景。在普通词汇中,“场面”通常泛指一定场合下的某种情景,句中用的是这个意思。但“场面”在这样使用时,需要给出一定的场合,如众多人集中在一起进行大合唱,可说“场面壮观”,一个活动因为参加的人太少,可说“场面冷清”。句中并没有给出这种规定的场合,作者说的是他所处地方四周围的情况,“场面”的词义与此不合。
再看“借鉴”。“借鉴”的意思是学习他人的做法,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把自己的事做得更好或避免出现他人有过的失误。“借鉴”的指向对象,通常应是抽象的事物,如“贵公司这个做法我们可以借鉴”。句中的“借鉴”修饰“标志”,说的是可以给人辨别方向或路途的某种事物,如某栋建筑物、某棵树、人行道上铺设的某种花纹的地砖等,行为主体可以以此来辨别路途,但它们都是具象的事物,“借鉴”不能适用。
再看“心事”。“心事”指的是心里老是想着的未解决的事。句中说的是人的感情状态,“心事”的词义不合使用。
应该把“场面”改为“环境”,把“借鉴”改为“识别”,把“心事”改为“心情”。

编辑:冯梦玉


933#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3 17:31: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这些标题中的错别字常常骗过编辑校对的眼光
下面42个新闻标题里,有不少是常见的错别字,发表前编辑校对没查出来,你能找出来吗?
01

某报头版头条第一字就错了,不应该!卯足应为铆足
02

戮力应为勠力
03


脉博应为脉搏
04

■惟有应为唯有,奋辑应为奋楫。
05


青萍应为青蘋,常被错写成青苹之末青萍之末
06

当属应为当数
07

就序应为就绪
08

直升飞机应为直升机
为啥这是直升机不是直升飞机呢?首先要知道:直升机不是飞机!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怎样才能被称为飞机呢?
飞机(Aeroplane),是指由动力装置产生前进的推力或拉力,由机身的固定机翼产生升力,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飞机按照其使用的发动机类型又可被分为喷气飞机和螺旋桨飞机。
所以要满足是飞机,必须同时满足:自身有动力装置;有固定的机翼,才能叫做飞机。
                                                                      09
碳烤应为炭烤
10

不知所踪应为不知所终(成语不知所终,意思为不知道下落)
11


不依不挠应为不依不饶
12


渡汛应为度汛(度过汛期的意思)
13



雪中送的什么,一氧化碳吗?应改为雪中送炭
14


防范于未然应为防患于未然
15

有失偏颇应为失之偏颇
16

锥心泣血应为椎心泣血
17

金钢钻应为金刚钻
18

综合症应为综合征
19

蛰伤应为蜇伤。另外,海蜇不能写成海蛰
20

秸杆应为秸秆
21

成型应为成形
22


抓现形应为抓现行
23

作客应为做客
24

通讯应为通信
26




通讯应为通信
26


唇枪舌战应为唇枪舌剑
27

懵了应为蒙了
28

换档应为换挡
29

台帐应为台账
30

枉顾应为罔顾
31

年愈古稀应为年逾古稀
32

绣花确实需要花工夫,但是更得下功夫。
33

鱼目混杂是个杂糅词
34


一言不和应为一言不合
35

收关感觉像闭关修炼刚结束一样,收关应为收官
36

布署应为部署
37

刮蹭应为剐蹭
38

怪不得恒大那么厉害,都请老道了!
39

无极是不是很无敌?!应为无级
40

■严正以待应为严阵以待
41


擎画应为擘画

来源:NEWS全媒体采访与写作

编辑:马皖雪





































100.png (13.51 KB, 下载次数: 4)

100.png

006.png (23.74 KB, 下载次数: 4)

006.png

007.png (27.84 KB, 下载次数: 4)

007.png

09.png (26.79 KB, 下载次数: 4)

09.png

y.png (6.88 KB, 下载次数: 4)

y.png
934#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4 22:18: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编辑:马皖雪



935#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7 15:27:0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798)这 zhè

作者:周俊生

2020年11月16日《解放日报》第1版刊登文章《时刻与你同在》。文章写道:“本报《民声》版今天问世了。在这张报纸70多年的历史上,这是一次新的尝试,却也是一次传统的接续。”文中用到了两个“这”,其中第一个“这”的使用有误。

“这”是一个指示代词,可以用来指代前文提到的事情、事物或人。文中的第二个“这”,指代“本报《民声》版今天问世”这件事,其使用是准确的。“这”在使用中还有一个特点,作者必须是身处这个指代对象之外的,如“这个村庄”表明作者在“村庄之外”,“这三个人”表明作者不在“三个人”中。文中的第一个“这”,指代前面提到的“本报”,但既说“本报”,表明作者就在其内,紧接着又以“这张报纸”表明作者不在其内,两者的立脚点不一致,产生了矛盾。因此,文中第一个“这”的使用是不合适的。

应该把“这张报纸”中的“这”改为“本”。“本”也是一个指标代词,它所指代的是自己方面,如“本厂”“本人”,“本”的这个意思正合于句中需要。

另外,文中的“民声”作为报纸的一个版面,不能用书名号,因此,它上面的书名号要改为引号。


编辑:李佳怿






936#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9 19:27: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800  时差 shíchā
作者:周俊生

20201119日《南方日报》第4版刊登文章《对职业差评师说不》。文中有句话写道:“虽然相关法律一直在不断细化完善,但监管与业态发展之间存在时差,恶意差评行为在不断演变,各方应对应从事后维权向事前防御转变,展现更加积极的姿态。”句中“时差”一词使用有误。

“时差”是天文学和地理学的专科词。在天文学中,“时差”指平太阳时和真太阳时的差。简单地说就是地球上的时间和太阳日之间的差异;在地理学中,“时差”指的是地球上各个时区之间的时间差别。句中说的是“监管”和“业态发展”这两件有关联的事在发生时间上出现的差距,“时差”的词义与此不合。

应该把“时差”改为“时间差”。“时差”和“时间差”,看似差不多,但有很大的区别,前者属于专科词,后者属于通用词,两者不能混淆。当然,由于现代交通业的发达,“时差”在地理学上的意义现在使用已比较广泛,但严格意义上说,它仍然属于地理学上的专科词。“时间差”则是指两件相关联的事之间的时间差距,它不能简缩为“时差”。


编辑:李佳怿


937#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7 22:33:3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807
分子 fènzĭ
作者:周俊生
2020年11月26日《新华日报》第16版刊登报道《为国家“备用”,不委屈!》。文中有一句话写道:“从主创到舞美、音乐、服装、道具,剧组中的每个分子就像剧中比喻的大蒜一样,一瓣瓣紧紧靠在一起,‘攒’出了一台好戏。”句中的“分子”一词使用有误。
“分子”指的是属于一定阶级、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当“分子”指一定阶级、阶层、集团中的人时,这个阶级、阶层、集团通常是在政治学意义上使用的概念,并不需要严格的组织结构,如“剥削阶级分子”;而当“分子”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人时,它通常与表示这种特征的词语组成偏正结构的短语,如“知识分子”“犯罪分子”“危险分子”。句中说的是一个“剧组”中的人员,但“剧组”是一个普通的人员集体,不具备政治学上的意义,因此“分子”的使用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分子”改为“成员”“人员”之类的词,改为“人”也可以。
需要注意的是,“分子”还读为fēnzĭ,有两个意思,一指物质中能够独立存在并具有本物质所有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由原子组成;二指分数中分数线上面的数字,相当于除式中的被除数,与“分母”相对。这两个“分子”分别是化学专科词和数学专科词,与读为fènzĭ的“分子”是两个不同的词,而不是同一个词的不同意义。
编辑:邱亚婷

938#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8 21:26: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809
弹丸之地 dànwánzhīdì 果敢 guŏgăn
作者:周俊生

2020年11月28日《解放日报》第7版刊登文章《一历一世界,每天与文学相遇》,介绍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室编写一本日历书《文豪日历2021》的经过。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必须在弹丸之地果敢取舍林林总总的作家作品信息,设身处地考虑读者的阅读需求……”。句中“弹丸之地”和“果敢”两个词使用不妥。
先看“弹丸之地”。“弹丸之地”形容很小的地方。“弹丸之地”虽然可用来形容事物面积的小,但其使用对象一般应是地面。句中说的是“《文豪日历2021》”这一本书的开本,它不是地面,“弹丸之地”不能适用。
再看“果敢”。“果敢”的意思是果断勇敢。“果敢”说的是使用对象在从事某事时既需要果断,又需要勇敢精神。但是,句中说的是在编写“《文豪日历2021》”这一本书时的“取舍”,一般地说,由于相关材料太多,需要编写人员在短时间里作出决断,但这样做并不需要编写人员付出勇敢的精神,“果敢”的使用言过其实了。
应把“弹丸之地”改为“方寸之地”。“方寸之地”同样是形容事物面积的小,但其使用对象一般限于布、纸等构成的物品,用来形容一本书的开本,形容其尺幅不大,是合适的。至于“果敢”,则应改为“果断”。“果断”意为有决断,不犹豫,用来形容“取舍”这种行为正合适。
另外,《现代汉语词典》收了“弹丸之地”,但未收“方寸之地”,只收了“方寸”,而其对“方寸”的释义存在缺漏。《现汉》对“方寸”的释义写道:“①量词。平方寸。②<书>名词。指人的内心;心绪:~已乱。”其中的释义①只给出了“方寸”的本义,但“方寸”在实际使用中早已产生了引申义,指很小的范围或面积。类似“方寸之地”这样的短语在语用中已属习见,而其中的“方寸”并不表示精确的1平方寸。但《现汉》的释义只给出了“方寸”的本义,使类似“方寸之地”这种短语中的“方寸”失去了解释。《现汉》要解决这个问题,可取途径有二,或在“方寸”条目下增加新的义项,或将“方寸之地”列为词条。

编辑:邱亚婷

93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9 12:38: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810
……下 zàixià
作者:周俊生
(一)
20201128日《福建日报》第4版刊登报道《护苗育新,金鸡唱响中国电影未来》。文中有句话写道:“在疫情阻挠下,《柳浪闻莺》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已经拍摄完毕,目前进入后期制作阶段,预计明年即可走上院线跟观众见面。”句中的“在……下”使用不妥。
“在……下”是一个由介词“在”和方位词“下”组成的介词结构。介词结构“在……下”主要用来交代事情发生的背景、条件等,介词结构中的内容和句子叙写的事情需要在事理上表现出同一趋向,如“在大家的努力下,这个任务完成得很好”,介词结构中的内容“大家的努力”是相关事情“这个任务完成得很好 ”的背景、条件,两者在事理上表现出同一趋向。
上引句子说的是“《柳浪闻莺》”(从引语所出全文可知是一部电影)的“拍摄”,而介词结构“在……下”中的内容“疫情阻挠”是一种不好的情况,按常理来说这对于“拍摄”是不利的,在同一趋向的要求下,应该是“拍摄”遭遇了困难。但句中说的是“《柳浪闻莺》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已经拍摄完毕”等等,这与“疫情阻挠”不是同一趋向。因此,介词结构“在……下”的使用是不合适的。
“疫情阻挠”和“《柳浪闻莺》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已经拍摄完毕”等等在事理上是相背的,前者不是后者形成的条件,而是形成了意思的转折。因此,修改这个句子需要将它从单句改为转折复句,可以把“在疫情阻挠下”改为“尽管有疫情阻挠”,同时在“《柳浪闻莺》”后加上与“尽管”呼应的关联词语“还是”。另外,在这样改了以后,还宜把“拍摄完毕”前的“已经”移至“进入后期制作阶段”前,这样可让语句更为通畅。
(二)
2020818日《北京晚报》第24版刊登文章《赵登禹将军牺牲地寻踪》。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1937728日,在中国军队受到日军猛烈炮火冲击下,决定向大红门转移,赵登禹布置骑兵旅先撤回城内,此部损失较小。”句中的介词结构“在……下”使用不妥。
使用介词结构“在……下”,还要注意另外两个问题,一是由于整个介词结构在句子中通常起修饰作用,属于句子的非主要成分,因此要避免让在整个句子中担任主语的词语(主干词)进入介词结构中;二是介词结构中的内容,要求是名词或者名词性短语(有不少原本是动词,但在短语中充当偏正结构的中心语,相当于名词的作用)。这个句子在这两方面都出现了失误。
句中的“中国军队”本是“决定向大红门转移”的主语,但它被安排在介词结构“在……下”之中,使得后文“决定……”的主语湮失。另外,介词结构“在……下”中的短语“受到日军猛烈炮火冲击”是一个动词性结构,也不合“在……”的使用要求。
修改这个句子,一是要把“中国军队”从介词结构“在……下”中拿出来,移至“决定向大红门转移”之前,“受到……”的主语则承后省略。二是要在“受到日军猛烈炮火冲击”的后面加上“的情况”之类的话语,使介词结构中的内容成为名词性结构。
编辑:邱亚婷

940#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18:16:0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王雅欣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