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全国数据刷量造假规模近千万人 “网赚”背后刷量套路揭秘
数据造假,是指通过刷单、刷量、刷分、搬运原创内容等,影响消费者的决定,为商家赢得更多生意,平台也可给投资人一份好看的数据,因而数据造假已成为行业的大问题,甚至成为许多点评类网站的“潜规则”。 数据造假问题已成为行业的大问题,也是许多点评类网站的“潜规则”。这些数据造假成本低廉,2元即可买1万视频点击,或3毛钱购买到一条微博评论。与此同时,追责的成本非常高,此前有视频网站起诉刷量公司,9.5亿次的造假换来50万元的赔偿。 在数据造假上,有两种造假的需求主体,一是商家,二是平台。对商家来说,在具有影响力的平台刷单、刷量,可以提升商家的排名和影响力,更多的好评和更靠前的影响力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决定,从而为自己赢得更多的生意。 法律制度对于大数据信息所蕴藏巨大商业价值的保护与规制,应秉持保障交易安全、促进技术发展、尊重诚实信用以及公认商业道德的基本思路,刷量的行为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应承担相应侵权责任。
全国数据刷量造假规模近千万人 “网赚”背后刷量套路揭秘 16分钟刷出千人观看,10天刷到10万粉丝 在以挂机网站为“大中台”的产业链中,上游是被平台“圈养”起来的挂机用户,长期提供大量真实有效的账号。下游则是刷量平台,负责对接自媒体、广告公司等需求方,批量完成点赞、投票、增粉等各种各样的任务。挂机刷量模式整合了用户的账号资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及受益 虚假流量已经侵入到互联网行业的深层,并危害整个互联网行业。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目前各类刷量平台已超过1000家,国内刷量产业的人员规模累计达到900多万人。 实践中,刷量产业链往往较为隐秘,受害的网络平台经常面临侵权获利方面的举证难题,导致赔偿请求往往因缺少证据而得不到法院支持,如何规制虚假刷量成为亟待解答的问题 “托管你的小号干活,你将获得收益……”很多网友都收到过这种“小号托管,自动赚钱”的广告,只要把账号授权登录在一些挂机平台上,供平台用于刷阅读量、刷投票等刷量任务,就可以轻松赚取收益。 然而,这种看似简单而无伤大雅的做法,实则危害巨大:在数据失实的同时,更是将谣言炒热,让劣质内容淹没优质内容,对整个互联网行业产生侵蚀根基的深刻影响。而对于借托管账户来赚钱的普通用户来说,也并非传说中的无本多利,不仅个人信息遭泄露,而且还有可能莫名成为骗、黄、赌、毒等黑色产业链的帮凶。 这不是危言耸听。近日,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的一起挂机刷量案,就揭开了挂机刷量内幕的冰山一角:深圳微时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时空公司)和赵某利用宝信挂机平台对租用的微信账号进行操纵,同时利用宝信刷票平台刷点赞数量、投票数量、评论数量、关注数量等,并从中获取巨额经济利益。 法院认为,两被告利用技术手段实施刷量行为,妨碍、破坏了原告腾讯公司合法提供的微信软件产品及其服务的正常运行,同时两被告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宣传或者引入误解的商业宣传,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十二条的规定,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赔偿腾讯公司经济损失23745080元。 刷量技术迭代更新对抗网络平台治理 流量造假的存在,已是公知的秘密。但公众不知道的是,在互联网的下半场,刷量产业链在不断“进化”之中。 专注黑产对抗和反欺诈的永安在线CTO邓欣告诉《法治日报》记者:“黑灰色产业的幕后玩家们正瞄准下沉市场的广大人群,利用普通用户对地下世界游戏规则的认知缺乏,构建起互联网磅礴宏大的流量幻象,以骗取资本市场上的真金白银。” 据了解,随着技术的迭代,刷量产业链对抗网络平台的手段也层出不穷。流量造假的原始手段是“协议刷”,即直接采用“代理IP+用户登录态”来模拟协议进行刷量,简单、直接、技术含量低。但随着网络平台防御策略提升,“协议刷”逐渐失效,并被网络黑灰产从业者淘汰。 其后,各个刷量社区平台上开始涌现出接单派单群、网赚群——需求方雇佣真人充当“投手”,向其下发刷量任务,这就是含金量最高的“人肉刷量”。“人肉刷量”含金量虽高,其效率却跟不上刷量业务的爆发式增长。 很快,“群控”被引进产业协作中,以弥补人工刷量效率低下的缺陷。群控通过系统自动化集成的技术,实现由一台电脑控制多台手机、多个账号的批量操作,包括批量控制微信、快手、陌陌、支付宝等热门App账号,实现暴力加粉、一键转发朋友圈、批量搜索快手号并点赞等几十项非常规功能。 随着策略持续升级,平台打击“群控”的技术手段不断增强,新的刷量模式随之出现——挂机平台。在以挂机网站为“大中台”的产业链中,上游是被平台“圈养”起来的挂机用户,长期提供大量真实有效的账号。下游则是刷量平台,负责对接自媒体、广告公司等需求方,批量完成点赞、投票、增粉等各种各样的任务。挂机刷量模式整合了用户的账号资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及受益。 “挂机”是指把账号授权登录在一些挂机平台上,供平台方用于刷阅读、刷投票之类的刷量任务,以赚取报酬。目前,市面上的挂机平台涉及微信小号托管、快手托管、淘宝直播挂机等。 为了微利报酬,挂机的网民普遍不了解背后的游戏规则,相比兼职“网赚”的身份,这些挂机用户更像是被流量制造集团长期“圈养”的百万劳工,24小时不间断地被操控着输送流量、堆砌数据。 邓欣介绍说,相较于以往的刷量手法,挂机模式的高明之处在于,一方面,平台方无需再购买和维护大量的账号,而是直接以佣金分成的方式吸引用户、获取账号;另一方面,用户无需再劳心劳力地抢单接单,亲自执行刷单任务,只需给平台授权账号使用权即可赚取佣金。 上述案件中的宝信平台即是挂机刷量的典型代表。判决书显示,宝信挂机平台以“网赚”“躺赚”为噱头,通过论坛、QQ群、网文等渠道吸引网民托管微信账号,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十万、百万级网民账号的托管和控制,并利用租用的账号批量刷量。 值得注意的是,据邓欣介绍,目前国内网络挂机用户已达到百万量级,且高度集中在近年来被不断开拓的下沉市场中。 可自动化执行任务获得五倍暴利收益 打着“网赚”名义的挂机刷量模式并不复杂,且背后的暴利惊人。搭建挂机平台和刷量任务平台,一方面吸引网民托管小号,汇聚用户,另一方面提供刷量平台,为市场上刷量或投票的需求者提供服务。 以宝信挂机平台为例。判决书显示,打开宝信挂机平台网页,注册账号后即可登录,进入“宝信——小号托管赚钱平台”,绑定支付宝账户后,刷量产生的佣金通过提现,可以直接到达托管者的账户上。 从操作流程来看,托管小号只需要四步即可完成。第一步,在设备(手机或电脑或平板)上登录网站账号后,打开本页点“生成二维码”,下方会出现一个专属二维码;第二步,在设备(手机)打开托管微信号,点“扫一扫”,扫描设备网页上生成的二维码;第三步,设备扫码完成后,在设备手机点击“登录”按钮;第四步,在设备上点“确认托管”。 设备页面提示“托管成功”或者在本页面“小号列表”里可以看到托管的小号状态显示在线,则意味着托管成功。宝信挂机平台可以同时托管多个微信账号,这也促使托管账号的用户设法注册更多小号托管,从而获取更大收益。 与宝信挂机平台形成配合的是宝信刷票平台,宝信刷票平台主要面向市场上刷量加粉的需求者。从宝信刷票管理平台来看,功能包括:添加官方投票、添加扫码关注、添加刷阅读量、添加批量阅读、添加公众号加粉、批量加粉、添加微信指数、添加微信小程序等。 购买刷量服务前需要先对账户进行充值,宝信刷票平台提供支付宝充值入口。从单价来看,宝信刷票平台明码标价,阅读单价为0.04元,官方投票0.05元,扫码关注单价0.15元。看似小利,但刷量需求者多是成千上万的数量要求,以刷10000阅读量为例,费用为400元,而刷关注量的价格更高,同样以10000关注量为例,费用是1500元。 在宝信刷票平台输入“投票链接、投票目标、任务票数”等需求,就可以开始刷票或刷量的操作。宝信刷票平台管理系统类似一个商场,需求者可以通过后台管理设置任务,官方投票、刷阅读量、公众号加粉等均可以执行。比如,当刷阅读量的任务设置为100后,该任务会自动执行,一旦达到任务后,系统会停止该任务的刷量或刷票。 自动执行这些刷量、刷票任务的,则是宝信挂机平台上汇聚的大量账号。公证书显示,关注两个微信公众号,宝信托管平台系统显示佣金为0.06元,而宝信刷票平台公示的刷关注的单价为0.15元,由此可知,刷关注的收支比例倍数为5倍收益。 虚假刷量平台超千严重损害市场秩序 虚假流量已经侵入到互联网行业的深层,并危害整个互联网行业。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目前各类刷量平台已超过1000家,国内刷量产业的人员规模累计达到900多万人。 虚假流量的危害比数据失实更深远。邓欣介绍说,在社交和资讯类产品中的虚假流量,一些运营者为了追逐流量背后的利益,杜撰大量谣言,通过刷量把谣言炒热,引发更多关注。在电商平台上,虚假流量破坏的是商业诚信体系,刷量可能导致互联网信用体系崩溃。 大量劣质内容通过刷量的方式被推荐,而优质的内容却被淹没,直接导致平台秩序的混乱、用户体验下降、用户资源的流失和竞争优势的削弱。同时,虚假的用户评论、劣质内容的优先推荐等情况频发也会让用户产生不良体验。 对托管账号的普通用户来说,眼前的微薄收益远远不足以弥补潜在危害,一旦托管账号者的个人信息泄露,所造成的危害也将覆水难收。挂机刷量的背后,是社交、消费、金融信息泄露的出口,是个人身份利用和贩卖的黑色帝国,骗、黄、赌、毒……这些盘根错节的黑色产业链,交织成一张在暗处流淌着交易的巨大网络。 邓欣透露,刷量黑灰产制造流量获取利益,流量需求方凭借流量吸引资本或舆论的关注,资本、舆论依靠流量赚取更大的利益。同时,虚假流量会阻碍创新价值的实现,降低诚实劳动者的信心,扭曲决策过程,干扰投资者对网络产品价值及市场前景的判断,影响网络用户的真实选择,扰乱公平有序的网络营商环境。 在上述案例中,法院就认为,被告行为事实上削弱了微信平台共享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损害了两原告通过努力经营微信平台长期积累形成的竞争优势,妨碍了原告为微信平台使用者提供正常服务,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多数用户降低对平台信息的信任,对平台声誉造成事实上的贬损效果,损害平台整体声誉,降低平台其他使用者对平台数据的信任度,从而损害了原告的正当权益。 同时,两被告利用技术手段实施刷量行为,破坏了两原告合法提供的微信软件产品及其服务的正常运行,两被告的刷量行为也导致相关市场经营者、社会组织以及广大微信用户无法搜集、分析上述清洁、真实数据,从而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广大微信用户以及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铲除非法产业根基依靠多方协同治理 实践中,刷量产业链往往较为隐秘,受害的网络平台经常面临侵权获利方面的举证难题,导致赔偿请求往往因缺少证据而得不到法院支持,如何规制虚假刷量成为亟待解答的问题。 北京市允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周丹丹认为,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的挂机刷量案中,法院充分适用“证明妨害规则”,在被告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不提交且不实陈述的情况下,进行了不利证据推定,并适用惩罚性赔偿,对虚假刷量行为予以司法严惩。 在周丹丹看来,互联网平台经济时代,法院判决对于严厉打击数据造假的行业乱象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唯有平台各方参与者共同维护平台数据的真实性、可信度,才能构建有利于增加社会整体福利的公平、有序竞争环境。 除了司法规制,从政府监管的角度来看,近年来,监管部门也愈加关注刷量黑灰产业链,并对刷量行为施以重拳。 2019年12月20日,国家网信办发布《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其中明确提到,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和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不得通过人工方式或者技术手段实施流量造假、流量劫持以及虚假注册账号、非法交易账号、操纵用户账号等行为,破坏网络生态秩序。 邓欣说,目前,市面上还存在诸多其他挂机刷量平台仍在运行,亟待司法部门、监管部门统一认识、厘清问题、严格执法,从根本上铲除这一非法产业存在的根基。 “刷数据”为了什么?原因背后隐藏着巨大现金链
揭秘流量造假术300万人从事刷量工作广告主100亿打水漂 2018年初,腾讯安全平台发现腾讯一款产品的帐号处罚量上升,这些帐号在刷阅读、加粉、色情、赌博等方面有异常行为。通过分析,发现这批帐号主要来自越南和缅甸。
注册是所有恶意的源头,腾讯安全部门通过自己的情报系统,拿到了黑产的注册软件工具,加上对软件特征分析,挖出了注册软件的团伙。 该团伙以李某和王某夫妇为核心,通过旗下四家公司来注册账号、卖号和刷单,上下游接近3000人。
挖出注册团伙后,不能就此罢休,考虑到手机资源的重要性,他们顺藤摸瓜,挖出了其背后的卖卡团伙。他们发现,由于东南亚地区运营商不规范,黑灰产从当地大批量购买预付费卡,价格小于1块钱,只用来接收短信,可以用半年以上。 再顺着这条线索,他们又挖出了该产业链中的其他团伙,比如代理IP、打码平台。就这样,整个链条的团伙被全部挖出。
李徽民在腾讯安全部门工作,长期研究黑产经济,对这种情况已经司空见惯了,“新时代独立妈妈”刷文章阅读量10万+成为母婴圈KOL;某知名自媒体榜单TOP500账号中,有300多个账号在生活、资讯、娱乐、情感等领域存在刷量行为;从“个人品牌”到“商业机器”,信息数据虚空,对自我影响力造假,社会公共资讯体系造腐蚀。内容行业从比拼内容的高地滑向了比拼流量投入的沼泽中。
排行榜TOP 500名单中,约300个账号存在刷量行为
詹咏是一家乙方公司的运营人员,承接一家消费类巨头公司的营销业务。他很忙,每天都要盯着手机看微信,一会儿要修改内容格式,一会儿要协调资源补给,一个人干着很多活儿。
唯一让詹咏骄傲说出口的牛逼事儿,是每一个同事都会在活动结束后乞求他在微博和微信上帮忙刷量,让数据好看一点。他和他手中的资源一直都是稀罕玩意儿。
“渠道特别重要,掌握了渠道,相当于在某个环节掌握了最大的权力。”但后来詹咏还是离开了那家公司,“没意思,老是刷量刷量,一点真实的东西都没有”
与詹咏不同,腾讯安全方面提供的一个案例显示,一个“新时代独立妈妈”赵蓓正沉迷于此,她在三百天内,就晋升母婴圈里的KOL,从一介网民到网络达人,用了不到一年。
赵蓓的十篇公众号文章均超过30万+,在午高峰和晚高峰时段刷量,次数从29次到165次不等。其中,一篇文章从2018年3月27日,刷到了2019年4月19日,期间刷了163次,阅读量为226万+,平均下来,一次刷1.4万 。 部分母婴类KOL 在过去一年时间里,赵蓓刷了数百篇文章,刷量总量超过1500万次,这让她长期成为母婴类产品广告主的座上宾,月入40万广告佣金不成问题。
据腾讯安全方面监测统计,像赵蓓这种有流量作弊行为的KOL,在以接广告为生的KOL群体中占了13%。这个数字在头部KOL群体中只增不减。以业内某知名自媒体榜单平台为例,该平台评选出的总榜TOP 500的KOL账号中,经腾讯安全方面验证,有300多个账号有(过)刷量作弊行为。
这就意味着,每10个头部KOL账号中,有将近7个是注水KOL。
腾讯安全方面梳理了一份流量作弊黑名单,在那份名单上,我们熟知的一些大V也赫然在列。这些大V与靠刷量续命的大V不同,他们很讲究节奏、频率与比例,他们通常在当日文章数据低于其他时间时,才会选择下单刷量,一般人很少能从中看出猫腻。
按照内容类型划分,生活、资讯、娱乐、情感、旅行、汽车、职场等垂直领域中KOL作弊现象泛滥成灾。
“我和你说,很多媒体都是靠汽车厂商活着的,之前不是有一家汽车品牌的负面新闻出来了嘛,看不到继续跟进的新闻,特别是汽车自媒体,他敢写负面吗?”一位业内人士说道。
广告主们可能不知道,与高额的投入不同,刷量费用很低廉,一百块钱买一万个微博粉丝,两千块买十万阅读量。据腾讯方面估算,当前作弊KOL的年收入规模高达一百亿,也就是说,每年有一百亿推广费是打水漂的。
“真人+群控+挂机”的模式比较高级
在某一个业务场景下,春节期间,红包总请求数次数达到十亿量级,其中恶意刷红包占比近20%。腾讯安全方面的分析称,平均每10个春节红包,就可能有两个被羊毛党刷走。
百度红包由于金额较大,自动化薅羊毛成本低,成为职业羊毛党最爱刷取的目标。 春节期间各大厂商的红包热度指数对比
当时,腾讯安全部门的李徽民正在位于广东深圳的后方作战,时刻盯着后台羊毛党动态数据。
“某视频的红包活动提前了,被人搞得不行,当天早上发现,我们立马反馈给他们,下午就把身份证和人脸识别技术用上了。”启用人脸识别和身份证,只为了一件事:你得证明你是你自己,且是真人。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李徽民和他的团队在提高安全风控的门槛,坏人也在提高他们的破坏手段,双方都在提高等级,这是一个相互攻防的过程,也是一个平台公司与行业病态抗争的过程。
很多人以为刷量是靠机器,但在李徽民眼里,人头流量才是最高阶的流量造假术,最低级的造假术反而是单纯靠机器刷量的黑产行为,稍微高级一点,会采用机器+人工的模式挖掘流量。
用户是否活跃、IP是否正常、设备是否正常……都能在后台显示出来。人肉流量则不一样,它剔除了机器带来的非自然访问数据,一些黑产大鳄制造的刷量平台能模拟正常用户行为逻辑,爬取平台利益。
赵鎏在网上搜兼职时,一位老乡向他推荐了一个叫“挂机”的活儿,只要把用户账号授权登录在一些挂机平台上,供平台方用于刷阅读、刷投票、刷点赞等刷量任务,就可以赚取佣金,一个月两百块。
刚开始尝到甜头后,赵鎏连着用家人的身份信息注册了账号,拉人头也赚了不少钱。每个月就这样挂着,只要平台不倒,他们就没事儿。
像赵鎏这样的网络挂机用户已达到百万量级,且集中在近年来不断被开拓的下沉市场中。他们获知的游戏规则是注册账号,挂着赚钱。背地里,平台用他们的个人信息去做什么,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一个小举动,极可能影响着互联网时代的大流量浪潮。
操控账号的地方叫挂机平台。想要搭建一个挂机平台不难。
2017年,何聪在技术交流群里接触到群控和一些刷量渠道,从中嗅到了商机,辞掉工作,开始亲手搭建。
他陆陆续续购置了一百多万份实名身份信息,用于注册和解封账号。平台扩张,用户增长,他又收购了约一万部二手手机,用来养号,手机大多是iPhone低配版,利于刷手机系统,重复使用。 挂机平台的基本资源结构 一年的时间,就有一百多万用户涌入他的平台,设备信息超过120万条,亿级流量频频出现。
据腾讯安全方面追踪分析,该挂机平台发展至今,平均每个月为需求方“贡献”单一平台阅读量1亿+次,增粉500万+个,投票630万+票。 何聪的挂机平台属于比较高级行列,采用“真人+群控+挂机”的模式,连接广告主和平台方,承担着“中台”角色。
腾讯安全方面调查发现,人工流量有两种模式,一种依附在聊天群里,派单员在专门的群里说,“单子来了”,发一个红包,投手抢红包并完成任务。
单笔营收不高,“他们主要做量,量大收入就多。”腾讯安全平台一位工作人员称。
另一种模式依附在网站、App或自媒体账号里,一些平台第三方服务机构为了给甲方公司展示亮眼数据,会将任务发布到这些平台,刷量人员或者挂机平台接到任务后,可自主选择任务,并截图上传。
这类模式的报酬方式不采用佣金发放,而是以点券下发的形式获得“信任”。
模式不同,但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只要这一点,就够了。(刺猬公社石灿) 刷流水 手游收入背后的猫腻 数据造假成点评类网站“潜规则” 刷单、刷量可影响消费者的决定,为商家赢得更多生意,平台也可给投资人一份好看的数据,因而数据造假已成为行业的大问题,甚至成为许多点评类网站的“潜规则”。据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数据造假成本低廉,2元即可买1万视频点击,与此同时,追责的成本非常高,此前有视频网站起诉刷量公司,9.5亿次的造假换来50万元的赔偿。 日前,旅行平台马蜂窝被曝数据造假,2100万条点评中有85%以上是从竞争对手网站抄袭来的。不论马蜂窝如何义正言辞地表示“文中所述数量与事实不符”,但马蜂窝平台上的确存在数据造假问题,这是毋庸置疑的。 业内人士表示,数据造假问题,包括刷单、刷量、刷分、搬运原创内容等,已成为行业的大问题,也是目前许多点评类网站的“潜规则”。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这些数据造假成本低廉,2元即可买1万视频点击,或3毛钱购买到一条微博评论。与此同时,追责的成本非常高,此前有视频网站起诉刷量公司,9.5亿次的造假换来50万元的赔偿。
马蜂窝承认数据造假行为 此前,乎睿数据提供的数据显示,马蜂窝的海量点评中85%以上来源于竞争对手网站,马蜂窝的2100万条“真实点评”中1800万来自于抓取其他网站。马蜂窝上有7454个抄袭账号,合计从携程、艺龙、美团、Agoda、Yelp上抄袭搬运了572万条餐饮点评与1221万条酒店点评。 而马蜂窝在回应中先是承认了数据造假的问题,其次表示没有文中所述的那么多。“点评内容在马蜂窝数据量中仅占比2.91%,涉嫌虚假点评的账号数量占比更小,马蜂窝已对这部分账号进行清理。” 但这样的说法又被对方指出“偷换概念”。“这个‘数据量’是条数还是数据大小?如果这 2100 万‘真实点评’占的是条数的 2.91%,那反推马蜂窝的游记、攻略有7 亿条?明显不是。如果这 2100 万‘真实点评’占的是数据大小的 2.91%,那这个比较有什么意义?一条点评 100 字,大小只有几百字节,但游记里一张图片就好几 MB。一篇游记的数据量可能是一篇点评的几万倍,拿点评的数据量只占 2.91% 来说点评不重要?”对方还罗列了马蜂窝在首页显示“2100万条”真实点评的宣传,来说明点评对马蜂窝的重要性。 几天后,在马蜂窝召开的新品发布会上,其CEO也当场承认,数据造假问题是存在的,只是文中所述内容与事实不符。有业内人士表示,数据造假问题已经是业内的一种“潜规则”,有人的地方几乎就有数据造假的问题,而目前不论是行业还是个体,都很少对该问题进行重视和追责,也就使得数据造假进一步成为一种“潜规则”。
为何刷单?数据造假是初创公司“捷径”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数据造假上,有两种造假的需求主体,一是商家,二是平台。对商家来说,在具有影响力的平台刷单、刷量,可以提升商家的排名和影响力,更多的好评和更靠前的影响力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决定,从而为自己赢得更多的生意。因此,在许多电商网站上,甚至许多线下的营销公司等都纷纷做起了代理生意,指导商家如何通过各种途径,包括刷单、促销、刷评价等方式,为自己带来利益。 一位餐饮店铺的老板对北青报记者表示,自己新开了店铺,因为知名度和地理位置的关系,流量一直不大。“现在许多消费者都依靠网络平台寻找店铺,因此我们很重视这块。找了专门的营销公司帮着做,他们先帮我们提升店内的浏览量和点击率,然后再提升交易量和好评数,很有一套。假的带真的嘛,现在店里客人真的比之前多了很多,我觉得很值。” 而对平台来说,为何对许多商家刷评论或刷单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平台自己也会偷偷去刷呢?因为对许多内容平台来说,数据就是生命,只有平台整体保持有足够多、足够优质的评价,消费者才会形成一种使用习惯,真是消费者打开次数多了、消费次数多了,就会带来更多的消费与评价。另一方面,是融资的需要。拿给投资人一份好看的数据,是每个初创公司的共同追求,短期内提升数据很难?数据造假可能是一条“捷径”。 此前有平台被发现大规模搬运其他平台的评价,该平台承认了存在店铺违规转载的情况,并表示:“该事件发生是因为平台新上线试运营的推荐栏目,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违规转载。”平台新栏目上线,没有评价怎么办?转载其他平台的,这也是很多评价类平台都存在的问题。
刷单成本低至2元起 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这种机械的刷单价格十分低廉,由于刷单、刷量、刷评论等相关技术已经很成熟,因此造假的成本其实非常低。 例如在微博平台,一家专门做微博营销的公司开出的价格是5元起,“微博转发,点赞,微博投票,价格分别如下:首次体验价5元100个,100=10元,1000=80元,1万=600元;评论:30元=100个(注:指定一条微博至少100次起刷,不够100按100算)。去别人微博底下评论的赞,最低30元100个,微博阅读量10元1万,80元10万;视频播放量20元1万。”这家公司同时帮助用户增加粉丝,粉丝还分为初级、高级、精品和顶级几类:“高级、初级都是凑数的哦(就数量没质量),高级是有头像,初级就数量什么都没有;顶级、精品是真人,有自带粉丝跟博文的。”据透露,许多顶级和精品的账号都来源于盗取真实用户的账号,攻陷后,这些此前被精心维护的账号就成了别人手中的“武器”。 而为视频网站的作品刷量,报价2元起。据一家营销工作室负责人介绍,目前所有的视频网站包括优酷土豆、腾讯、爱奇艺、搜狐、乐视、PPTV等都可以操作“刷量”,价格不等。其中,爱奇艺的分为两档,一档为“掉量的”,也就是以机器刷量,这种方式容易被爱奇艺以技术手段发现并屏蔽,10元1万次,7天内包补;另一档为“不掉量的”,价格为80元1万次,不过该档“不保证速度,需要排队,数据延迟更新,不接急单”。另外几家视频网站的刷量报价从2元1万到60元1万不等,有的承诺“掉量补”,有的则保证“快速”。一些刷量的商户显示月销近5000笔,由此获得的不法收益也较为可观。此前,爱奇艺就起诉了一家“刷量”的公司,并被判获赔50万元。 而一位做“水军”业务营销公司的老总告诉北青报记者,一部影片在豆瓣的刷分投入在5000元起。他说,基本上每部影片或电视剧在推广期都有安排豆瓣刷分、微博炒作等渠道。虽然豆瓣方面一直查得很严,但豆瓣对影视产品来说还是非常重要,因此大量公司还是会去做。具体怎么做?该老总说,要根据具体影片、电视剧具体分析:电影相对于电视剧来说难度更大,“电影评论比较集中,一上映评论打分就蜂拥进来,基本是当天就开分(显示评分)。”未上映的新剧和新片“还没开分”,操作空间比较大;而已经上映的,就要做搜集数据、技术分析了。具体价格也要根据客户需求来看,较为小众的,较好操作,5000-20000元左右即可;而类似前段时间被质疑声音较多的《后来的我们》这种级别的,“可能要几十万”。他说,一般刷分不能单纯刷,还要和长短评论、点赞、讨论区搭配起来做,而这个价格通常是比较高的,“长短评、讨论区、点赞都有单价,就看项目需要多少量。具体是,长短评40元/条,讨论区40元/条,点赞2元/个;做这些项目都会附加四五星打分。” 而对于餐饮类平台,价格则相对较高,询价中一公司介绍,“专业团队操作点评,点评价格3到6星VIP账号是60元一条,1到2星账号是40元一条。量大可以优惠。”为了保证可信度,对方还表示只用当地账号写。 此前还有业内人士发现,蜻蜓FM通过强行后台自启动等方式对月活数据进行造假,一位用户随后便在知名社区“知乎”上爆出蜻蜓FM后台自启动代码。通过反向编译蜻蜓FM安卓版本软件,他发现该软件中隐藏有名为“普罗米修斯”和“宙斯”的强行自启代码。前者可以无声无息地在用户手机中,后台启动无窗口透明界面,伪造DAU(日活跃用户数);后者则可以自主触发广告商的广告,并回传给第三方数据公司,从而完成“用户自主点击广告”的操作进行广告费的欺骗。 另外,蜻蜓FM的CEO在宣布用户数1.5亿的两个月之后就宣布用户数突破2亿,也就是说两个月之内涨了5000万用户,不少业内人士纷纷表示数据一定有问题,而数据造假的目的应该是增加广告收入和促进融资。虽然蜻蜓FM回应这些软件是新功能上线时进行AB对照测试、统计相关用户指标,以便产品决策的技术框架,但依然无法解释为何会增加广告点击量和日活数。
平台也会主动抓取内容 而平台自己也会利用“爬虫”等技术手段抓取用户信息或评论。据一位工程师向北青报记者介绍,一些网站可以利用“网络爬虫”来抓取,“爬虫”就是将正常人可以浏览的内容,用公开的查询接口读取出来,再归纳成文档。由于评价的内容是公开的,因此很容易被“爬虫”抓取,一些网站不仅抓取评价内容,连注册用户的内容也完全照搬。 例如,小红书就曾被一网站批量侵权。多位小红书用户称,自己在小红书上的原创内容遭到点评网“达人”栏目的搬运,将自己的账号、头像和图片内容都搬运到点评网上。“前几天朋友告诉我在点评网上看到跟我的小红书账号一模一样的名字、头像、笔记内容,甚至是视频(我在此之前毫不知情)。和几个小红书的小伙伴私下聊一下,发现点评网上出现的一堆‘达人’账号,都是批量操作批量盗用小红书的博主账号。”点评网回应称,经调查,该事件发生是因为点评网新上线试运营的推荐栏目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违规转载,已第一时间完成所有内容排查与全部清理下线,并通过技术手段确保该类问题不再出现。 百度此前也曾遭遇类似问题。百度公司未经许可在百度地图和百度知道中大量使用了来自大众点评网的信息,在百度地图和百度知道产品中搜索某一商户,页面会显示用户对该商户的评价信息,其中大部分信息都来自于大众点评网。后者将之诉诸法院,法院调查发现,由百度地图公证抽取的商户点评信息资料,其中涉及餐饮行业的1055个商户共使用来自于大众点评网的评论信息86286条,平均每家商户使用81条。有784家商户使用的评论信息中超过75%的比例来自大众点评网,且所有评论信息均全文显示并主要位于页面前列。因此,最后百度被判赔偿后者300万元的损失。
法律规定刷单刷量者要承担责任 事实上,刷量行为不仅会降低网站或商户的信用,更会造成不公平竞争。上述案例中不少平台或公司都由此被告上了法院,最终被法院判处赔偿。不过,为何还有大量的刷单、刷量行为呢?据一营销公司介绍,一是由于商家刷量的同时,也会为平台增加活跃度,因此很多平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进行举报;二是举证难,许多营销公司刷量时会利用人工、技术等多种手段,伪装成真实评价,不易被发觉,更不易被取证;三是维权成本高,走司法途径等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而且最终被赔偿的金额也不高,例如爱奇艺被刷量9.5亿次,最终仅被赔偿50万元。 不过上海徐汇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王利民则认为,应当维权。他说,在现代社会信息化浪潮中,信息、数据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大数据以及相应应用技术尤为重要,已经成为市场经营者掌握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法律制度对于大数据信息所蕴藏巨大商业价值的保护与规制,应秉持保障交易安全、促进技术发展、尊重诚实信用以及公认商业道德的基本思路,刷量的行为会损害视频网站的商业利益,也会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应承担相应侵权责任。(新华网)
原文来源:甬平传播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2Av-4NSDxuQSLAgsJU6Ug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