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6日--12月22日 新闻漫画选 扬子晚报 【插话绘 | “反向驯化”不能根治“大数据杀熟”】 近日,“年轻人开始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的话题引发热议。年轻人利用平台的算法机制,通过反复评论、点赞、建立“人设”等方式,影响算法的推送结果,从而获得更优惠的价格。例如,有年轻人在购买机票时,通过反复评论“机票太贵了,买不起,不去了”,最终成功将机票价格从4309元降至1903元。 除了“哭穷”,还有“隐身”一招。在网上利用匿名社交的方式躲避平台的追踪,通过统一的头像与ID,掩盖个人信息,摆脱基于身份标签的推荐模式。这种集体行动不仅保护了个人隐私,也提升了用户的议价能力。 然而,解决“大数据杀熟”问题靠这种个体性方案肯定是不够的。这些“反杀熟”手段越是创意十足、另辟蹊径,越是凸显出普通用户在面对复杂、不透明的算法机制时的被动和无奈。大数据的“算计”恐怕很快就能识别这种“小聪明”。 “大数据杀熟”的本质就是价格歧视,“突围算法”需要更精准有效的治理,不能只靠消费者在评论区“吐槽”、对着话筒给App“洗脑”。2022年多部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就明确“不得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施不合理的差别待遇等违法行为”。今年11月,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再次提到严禁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严禁利用用户年龄、职业、消费水平等特征,对相同商品实施差异化定价行为。这些更加治本的立法和专项治理,其实才是对付“大数据杀熟”最好的办法。 整顿治理“大数据杀熟”,不应靠普通消费者和平台“斗法”。算法不是算计,短视的逐利行为,最终只会损害平台的声誉。应将拒绝大数据“杀熟”和保护个人隐私变成一种行业自律和企业自我治理的要求。此外,相关部门也应强化监管,让算法更守法。 人民日报国际 【漫漫评 | 空无一物】 “中国大蒜威胁论”还在炮制当中,美英等部分西方媒体又盯上了新疆辣椒,污蔑它们是“强迫劳动”的产物。不仅如此,棉花、番茄,甚至电动汽车、太阳能组件、芯片和医疗器材等关键技术产品,都被强加莫须有的罪名,成为美国编造虚假闹剧的主角。谎言掩盖不了事实,更不可能成为真相。造谣带来的快感或许让美国欲罢不能,但最终只会让自己辣得满嘴冒火,丑态百出。 新华日报 【漫·议|莫让“假羽绒”寒人心】 继“羽绒服里没有绒”引发广泛关注后,近日又有媒体调查发现,为降低成本,部分商家大量收购二手羽毛球,将其拆解后粉碎制成飞丝代替羽绒。据报道,2斤羽毛球生产出的飞丝可满足4到5件“羽绒服”的生产。 用二手羽毛球打碎做成的“羽绒服”,不仅保暖性能差,而且还会导致过敏甚至中毒等反应,严重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当前,价格低廉的电商款羽绒服是羽绒造假重灾区,对此,消费者要擦亮眼睛,不要因贪图一时便宜而盲目购买,相关部门更应当强化落地监管、增加抽检频次,严厉打击这种以假充真的违法违规行为,为广大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新华日报 【漫议|“漏诊”被判赔32万余元,为体检走过场敲响警钟】 最近,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的一起 “漏诊”案件,引发案件。职工体检影像片显示主动脉非正常,而体检中心连续两年出具“未见异常”体检报告,致使患胸腺瘤的职工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多个器官组织被切除,构成8级伤残,法院判令体检中心按照70%的责任比例赔偿参检员工32万余元。 生活中,我们时常看到这样尴尬的一幕:不少人体检时被告知身体各项指标正常,但没隔多久,一查却患上了重症乃至绝症。面对质疑,体检中心常常“以体检不是万能的”“设备有限,常规体检无法查出早期肿瘤病灶”等理由为自己开脱。“漏诊”被判赔32万余元表明,医疗机构开展健康体检应当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和规范,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健康体检的质量,如果草率大意让体检走过场而造成“漏诊”“误诊”,致使参检人员病情被延误,那就侵犯了消费者的健康权益,理应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新华社 【新版目录将职业病调整为12大类135种】 记者16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有序开展《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调整工作,由原10大类132种职业病调整为12大类135种职业病(包括4项开放性条款)。调整后的目录将于2025年8月1日起实施。 目录新增2个职业病类别,分别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每个类别中分别新增1种职业病。其中,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类别中新增腕管综合征(限于长时间腕部重复作业或用力作业的制造业工人),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类别中新增创伤后应激障碍(限于参与突发事件处置的人民警察、医疗卫生人员、消防救援等应急救援人员)。 此外,将原其他职业病类别中的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调整至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类别;为保持职业病归类的统一性,将原职业性眼病类别中的放射性白内障单列,并调整至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类别;将原职业性化学中毒类别中的铀及其化合物中毒调整至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类别。同时,对相关职业病类别和病种进行了重新排序。 新华日报 【漫·议|柴火灶整改不该“一封了之”】 近日,河北邢台新河县一村民家的柴火灶,被当地燃气公司贴上了封条,引发争议。 村民家中同一房间内,安装了天然气和柴火灶,也就是存在“双火源”的安全隐患。为了安全考虑,有关部门应当督促村民整改。然而,一家燃气公司在不具有执法资格的前提下对住户使用封条,行为无效,也是越权、侵权行为。事后,当地有关部门人员将柴火灶的封条撤了,村民也将柴火灶拆了。事情看似妥善解决,但我们仍该反思:一家燃气公司明明没有执法权,为何能使用封条?再者,一张封条就能消除安全隐患吗?帮助村民消除安全隐患,需要的是耐心引导,而非简单粗暴的“一封了之”。 新华社【节令之美丨21日冬至:数九寒天,你会怎么数九?】 岁岁冬至,今又冬至。北京时间12月21日17时21分将迎来冬至节气。从这天开始,全国大部分地区将进入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九寒天。 历史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大约自南北朝起,我国民间就已有从冬至起数九个九天的习俗,意在消遣寒冷的冬天,期盼温暖的春天,称为“数九”。唐宋以后,“数九歌”在大江南北广泛流传。其中,在北方地区流传至今、耳熟能详的“数九歌”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数九歌”是我国传统农耕社会的产物,代表了自隆冬到阳春各种物候现象的变化规律。这是古人在生产、生活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在没有天气预报的古代,“数九歌”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安排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最早的“数九歌”见于敦煌文献《咏九九诗》,后来逐渐增多,《岁时杂记》《豹隐纪谈》《清嘉录》等都有记载,但南北各地“数九歌”使用的方言俚语却不尽相同。 “数九歌”朗朗上口,亲切自然,音韵流转之间,严冬至阳春的自然变化图景徐徐展开。“在过去,即便不识字的人也很容易记忆,而且具有帮助人们判断寒暑更迭、农耕时令的应用价值。”罗澍伟说。 冬至,虽是寒冷冬季的开始,但也意味着春天不远了,正所谓“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所以到了明清时期又出现了不同种类的“九九消寒图”。 罗澍伟说,最雅致的莫过于梅花“画九”了。从冬至这天起,画一枝素梅,枝上画梅花九朵,每朵梅花九个花瓣,共八十一瓣,每瓣代表一天。染完九瓣,就过了一个“九”,九朵梅花染完,就出了“九”。 清代,还出现了文字“消寒图”,常见的是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均为繁体字,日填一笔,填完一字即过一九,九字填满,严冬已过,春天来临。很多文字“消寒图”上都会有“管城春满”,“管城”指代毛笔,笔到尾声,春满天下。 再后来,民间又创新出“九体消寒联”,如“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上下联各九字,每字九笔,每天上下联各填一笔,填满则残寒消尽,春到人间。 数九寒天,你会怎么数九?不论是传袭古法还是另辟蹊径,都会别有一番乐趣。去试试吧! 新华社 【新华鲜报·慧见AI丨走好AI时代这三步——更“好用”、防“滥用”、求“善用”】 从自主学习“进化”到模拟真实世界,2024年人工智能(AI)正在开启“裂变式”发展之路。业内最新预测认为,人类数据的增加速度开始跟不上AI的发展需要了。 是聊天搭子,也是工作帮手;能自动驾驶,还能分析病情——AI技术飞跃,始终伴随着千家万户的应用,也迅速为千行百业“赋能”。 专家提醒,AI“能用”更要“好用”,防“滥用”进而求“善用”,让更多人感受科技创新的速度和温度。 来源:曹一漫画(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