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9级2012年春季读书笔记作业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12-6-15 11:04:24 | 只看该作者
{读书笔记 五}
                            从城市构建理论分析我国城镇建设特征
                           ——读《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有感(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1855-1936)著)

    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1855-1936)是城市社会学的奠基人,他的《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中所阐述“礼俗社会相对的小的乡村社区和法理社会中的大都市”,前者通过亲密的血缘、邻里和朋友关系联系人群,人们为了共同的利益劳作;而后者法理社会中,人们通过契约、法律发生联系,目的和手段不统一,是个个人主义的整体。

    滕尼斯的理论中隐含的是对“礼俗社会”的偏爱和理想化,同时也是对城市的悲观态度。传统的建筑格局,其实是礼俗社会的社会关系的体现和维系。对这些建筑进行保护,实质上是对这种理想化的关系的肯定和延续。

    一个城市的文化,往往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形的、实体的,比如建筑;另一方面。
    面是无形的,比如民俗。
    然而,在“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下,我国城市文化在这两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一方面,城市文化中传统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生存基础日益削弱。近年来,由于资源保护意识的淡漠,传统文化知识的匮乏,应对措施的不力,以及个人或集团利益的驱动,破坏城市民俗资源的事件时有发生,且常常是所谓的“建设性破坏”。另一方面,中国城市建设出现四大“怪现状”。一是千城一面:城市发展初期,一定程度的商品房、欧美化的现代建筑的建设无可厚非,但如果这个时间持续过长过于普遍,导致“千城一面”,将是城市文化的悲哀。二是规划混乱:一方面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进程滞后于规划期限,另一方面,许多城市总体规划尚未到期,城市建设规模已完全突破原定框框。三是好大喜功:盲目修造标志性建筑,是不少城市的通病。四是伪造古董:一方面大量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改造”中被拆除;另一方面,很多城市又以“保护性开发旅游”为名拆旧建新,伪造了许多假古董。

     这四大怪现状,不仅仅在一线大城市表现突出,而且在各大二三线城市、区县表现也日益明显。(以三峡库区为例,拆迁后新建的忠县,从前富于韵味的街坊被整齐划一的白色居民楼所取代,一座的活生生的县城就这样从眼前消失。)

    我国现正处于城镇化发展中期阶段,大部分城市的发展都建立在对原有城市体系的更新和变革基础之上,这些传统型城市的复兴是民族复兴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因此,目前在中国大地上广泛兴起的城市复兴运动是与时代发展内在需要相符合的现象,也是人们改变落后发展方式,意识水平提高、思想观念进步的产物。在此过程中,如何使脱胎于传统体系的城市在各方面吻合乃至引领新时代的发展需要,这成为城市化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对于城市中的传统区域,既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又是城市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保护与发展良好地结合,做到历史的生动延续,才是城市化,现代化乃至城市复兴的真正要义。

    与中国一样,日本亦面临着地狭人稠的问题,但是它并没有因为过度的房地产开发而使富有历史韵味和人文气息的住宅区被毫无历史感、僵化呆板的商品房所代替。

    在日本,传统民俗是至今仍是深深扎根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的,比如 而非我国的一些大城市,民俗俨然被商品化、快餐化,成为了商贸区、旅游区过眼即逝的作秀之物。

    之所以日本会在城市建设上存在如此的可取之处,其在立法、制度上的健全完善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日本著名建筑师芦田恭正在我国出席会议期间回答《河北日报》记者关于“新旧建筑如何共处”的问题时曾提到:日本对于新建建筑的高度、色彩、绿化率等,都有严格的法律规定,以促进新旧建筑的和谐。

     日本对文化财并非仅停留在简单的“保护”上,而是要在充分发挥出文化财的作用,即在妥善保管的同时,还要努力地利用这些文化财富,在公开展示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文化财的认知作用和教育作用。使人们通过文化财的活用―即通过文化财的对外公开展示,使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而此时的文化财产的功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对于城市建设,芦田恭正指出:
    “首先,我认为一个城市在做规划之初,就要从城市的整体加以考虑,做到整体协调统一。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必须找到这个城市独有的特色,这样才能打造出独具魅力的城市。其次,城市必须要让百姓生活得很舒适。不但在城市设计中要处处以人为本,而且产业链和商业链要很好地衔接,使城市更有活力。但在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的同时,应该十分注重与本土的融合,最终形成符合自己风土人情的东西。”

     由芦田恭正的讲话,我们可以对整个日本业界对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态度可见一斑。日本人对于历史、独特的城市感官的追求,不仅仅体现在法制上,而是深深地落实到全民的观念意识中。这与我国浮躁肤浅的、以牺牲城市特色、谋求GDP与“国际化大都市”形象的城市化进程形成了鲜明对比。

82#
发表于 2012-6-15 11:10:31 | 只看该作者
{读书笔记六}
                                大城市的“趋势”
                                ——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雅各布斯著)有感

看完这本书以后对城市有了一种更清晰的思考,到底我们每天生活的这个环境可以给我们什么理义,在这个环境之中我们又可以获得怎样的心智,这一下就是我们作为传媒人应当注重分析其中的特点和措施。

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阐明了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
1、混合的城市基本功用,充分发挥经济功能,增加城市的舒适性;
2、保留不同年代的老建筑,为传统的功能提供场所;
3、人口的密集,保持较高的居住密度,产生复杂的需求;
4、小型街坊,增加沿街的小店铺从而增加街道的活动和人们接触的机会。

对于我国大城市在民俗保护上的欠缺,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结果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其一,城市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传统的民俗文化逐渐失去其相应的生态环境。传统的民俗文化形态,与农业时代的经济方式和生活方式密切相联,反映了农业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心态与审美情趣。因此,随着城市现代工商业文明的繁荣与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念、文化心态、审美情趣的迅速变化,传统的民俗文化空间势必会逐渐衰弱与缩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其二,城市文化多元化的特点制约了传统民俗文化生存发展的广阔空间。在现代城市中,文化空间主要为一些反映现代文化需求的强势文化形态,如代表国家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文化、代表上层知识分子人文精神的道德审美文化,以及代表市民文化价值观的大众通俗文化所占领,传统民俗文化很难找到广阔的容身之地。其三,现在的城市化建设大都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不够重视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尤其是对城市民俗文化的保护,从而使城市成为民俗文化传统的破坏者。


我们还可以从这本书中从宏观层面我国城市建设文化保护缺失的原因,有四个方面的原因来解释当前我国城市建设文化保护的缺失。从政治经济角度的解释是:从经济的角度上来看,城市的发展源于其经济功能。城市化是适应生产关系发展的过程。随着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各种集聚,当些集聚组合到了一起,就发展成了城市。因此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必然需要城市发展作为其场所。随着旧城区、旧建筑逐渐满足不了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经济发展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铲除旧城区、旧建筑,在其上新建能够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建筑;二是城市的扩张,把城市周边地区收编征用成新的建筑用地。显然,在如今寸土万金的中国,第二种选择没有第一种来得直接和方便。旧城的推倒重建成为了现实生活中出现得更多的现象。文化相对于经济来说,更难受到政府的重视,尤其是处于经济建设与追求现代化高速发展过程中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如中国。中国的传统建筑普遍是用于祭祀、集会等具有较多群体功能的大型建筑,如祠堂、广场等。这种占地面积大,经济功能缺乏的建筑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很容易成为换取经济发展的筹码。政府为了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忽视历史文化的保留、新文化的发展,也成为了大片历史文化建筑的被推倒。文化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显得很难调和。

另外有一个是我国自身的特点,那就是中国的“国强民弱”局面所导致:相对于政府这一国家机构而言,群众处于明显的弱势层面。公民的个人利益在国家发展的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因而民间也无法出现有能够与政府稍微平等对话的组织。在大多数情况下,一条马路的扩建,伴随的是人民群众的大片房屋的被推倒,一个大型公共设施的建设,牺牲的是一个地区的人离开生活多年的故土旧地。如此不平等的力量之间的较量只能造成经济的片面增长、人民的局部牺牲、文化的严重凋亡。
在加上从媒介观念上来解释,保护文化并不等于保护文物。现今对城市建筑文化的保护多体现在“点”的保护,具体是指对一栋建筑,一个特定的地点的建筑保护;也逐步有对“线和面”的保护,如对一条街道,一片区域的保护。但对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来讲,不仅是点线面,需要保护的是那种生活的氛围、习惯和内涵,特别是在城市化发展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另一方面历史也可以做出解释:现代中国没有对文化建筑保护的传统。中国城市化的起步比较晚,真正现代意义的城市出现在改革开放后,在此前,从建国开始就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实质也是工业化,以工业建设为主,忽视生活,大片的工厂代替了曾经的建筑、传统文化被超英赶美等荒唐口号慢慢侵蚀,政府也被工业崛起、经济腾飞冲昏了头脑,完全忽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文化环境、文化氛围的保留;再加上文革期间的破坏,传统文化更是遭到了惨不忍睹的摧残,个人明哲保身,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逐渐抬头。可以说城市化的发展是与传统文化的忽视和破坏一同起步的。

83#
发表于 2012-6-15 11:17:11 | 只看该作者
{读书笔记七}
                                  重新找到属于正义的定理
                                                   ——读《理想国》有感

这本书以前有抵触情绪,我很奇怪,不喜欢看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东西,因为怕自己的能力不够来亵渎了作者想要言传的思想和意义。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试图通过对于“正义”的讨论,来连接个人与城邦之间微妙的关系,通过对于个人内在灵魂与品德的讨论,进而放大到城邦的结构与治理,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关于人性,政治和哲学的命题。我们必须承认的是,柏拉图对于“个人”与“城邦”的思想脉络,实际上成为了西方社会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发展脉络的开端,当然在柏拉图看来,这样的“个人主义”实际上是正义存在的基础和前提。

在柏拉图看来,如果我们要视图去证明正义的生活是幸福的,而反驳那些宣称正义的生活是不幸的论点,那么我们可以放大这个问题,直到我们可以从一个更为宏观和全面的视角去论证我们的观点,柏拉图选择了“城邦”。那么这个关于“正义还是非正义的生活带来了幸福”的问题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了“正义还是非正义的城邦带来了幸福”这样一个更为具体的问题上来了。那么,我们首先要问,对于“正义的城邦”,我们的定义何在?柏拉图借用苏格拉底的话给了这样一个定义:正义的城邦就是每一个人都按照他的禀赋安于他的位置。也就是说,统治者安于统治者的地位,负责治理和维持城邦;辅助者安于辅助者的位置,帮助统治者维持城邦既有的秩序,保障城邦的安全;而被统治者也应该安于其自身的位置,在秩序内各司其职。在这个结论里,柏拉图安排了一个从上到下的社会结构,每个社会“阶层”都有其相对稳定的构成,每个人在其既定的结构范围内成为城邦正常运行的有机部分,从某种程度来说,这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权威体制,一种试图保证永远不被内部瓦解的政治制度。

我们不禁要问,那么,如果真是这样一个城邦,它的“正义性”何在?柏拉图的回答无疑是曲折而巧妙的。柏拉图认为,人的城邦毕竟不同于“猪的城邦”,人之所以从个人走向了联合,那是因为人需要在协作中去扩张自己已经拥有的资源,来满足自身不断膨胀的欲望和需求。因此,由这样的个体而构成的城邦就必须面对这样一个迫切问题,那就是“利益”,不管是个人的利益还是城邦的利益,无疑都渴望得到壮大和维护。然而如何来实现对各种利益的诉求,这就引出了柏拉图下面的问题,那就是对于一个城邦的统治和治理。既然需要建立一个在城邦内实现各种利益均衡的统治,那么就存在谁来统治,谁被统治以及怎么统治等一系列城邦治理的基本问题。谁来扮演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在这里,柏拉图又给了一个很生动的神话故事,他说: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是从大地母亲那里生长出来的,虽然是同胞,但大地母亲在生育人类的时候,给不同的人加入了不同的金属,这其中,有一些人被母亲加入了金子,因此这些人具有比其他人更高的禀赋和才能,使得他们有能力成为这个城邦的统治者;而一些人被加了银,而使这些人具有次等的德性,因此有了当保护城邦的辅助者的能力;而就如同这些金属的稀有性的不同,母亲给绝大多数人加的仅仅是铜,因此这些人资质平平,只能在这个体系中成为被统治者。但是身上具有金子的人有可能生出身上是银或铜的后代,而银或者铜的后代却也有可能生出了具有金子的禀赋和才能的后代,为了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所以每一代人都要重新考察他的资质如何,来决定他在城邦中的地位,用今天的话来说,柏拉图无疑看到了社会阶层如果板结所有可能带来的巨大动荡和隐患,因此也提供了社会阶层流动的上升通道,这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结构,在柏拉图看来,这就是一个“理想国”的雏形。在现实中,柏拉图认为,一个正义的城邦必须由有智慧的哲学家来实行统治,而正如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所说的那样,光有智慧和认识是不够的,“有技术的人比有经验的人更加智慧,因为智慧总是伴随着认识。”因为智慧总是没有力量的,因此在城邦中需要有可以辅助统治者来实现治理的“辅助者”,因为他的“勇敢”,他可以帮助统治者来维护城邦整体的利益。而这个城邦里剩下的所有人,所有缺乏统治者的“智慧”和辅助者的“勇敢”的所有人,就成为了这个城邦里的被统治者,他们的职责是服从统治,并且不僭越自身的阶层范围。从某个角度来说,三个“阶层”的角色都是各司其职,都在“节制”中维持着这一社会结构的相对稳定,虽然柏拉图仍然认为必要的流动是允许的,当这一流动的根本还是在于为了保持这一理想国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城邦”这一概念,之所以成为了柏拉图乃至整个古希腊哲学最具代表性的理想框架和叙述载体,可能也正是因为如同在上述分工中,它清楚又形象地承载了古希腊学说所推崇的四大德中的三个,即“智慧”“勇气”和“节制”。如果你问第四个是什么,那么我们就回到了我们开始的问题,关于这个城邦的“正义”何在?这个城邦的“正义”由以上三个品德所构造的城邦所显示并且反过来它也维持这个城邦长久的存在,到这里,城邦的正义性就很明显了:所谓城邦的正义,它是指在“智慧”“勇气”和“节制”都存在的前提下,这个城邦的所有人都在这个城邦内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不干涉他人所做的事情。这就是四大品德中的最后一个,也是维持他们三个各自位置的一个参照坐标。就像柏拉图在最前面借用苏格拉底之口说讲述的那个神话里说给的暗示一样,其实这个理想国里的三个孩子,不管是用金用银还是用铜所铸,总归他们还是金属,还是同胞,他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存在而取代或者干涉他人的存在,这就是一个理想国中的“正义”所在。

回到我们最开始的问题了,到底是正义的生活带来了幸福,还是非正义的生活是幸福的呢?很显然,在一个放大的城邦中,“正义”这一品德带来的是利益的满足和阶层的稳定,它是整个城邦存在的润滑剂。因此现在我们将视角由城邦再次缩小回到个人身上,无疑,到此柏拉图认为它和城邦是一个道理,正义所带来的是个人利益的满足和最大化,它最终会带领人们走向幸福。

在柏拉图看来,世界和灵魂,个人与城邦都是共通的一体,关于“正义”的论断,无论从一个城邦,还是从一个个体的角度来看,都是实现这一结构永远不被内部瓦解的支撑,这是“正义”说带来的永恒的幸福。

84#
发表于 2012-6-15 11:19:35 | 只看该作者
{读书笔记八}
                      才知威尼斯画派笔下维纳斯的异同
                          ——读《西方美术史》有感(吴永强 著)

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美术发展的一个高潮,在这段时间内出现在很多不同的绘画流派以及代表各自流派的很多著名的艺术家。意大利威尼斯画派就是在这段时间真正形成并对后世影响巨大的一个流派,著名的画家乔尔乔内和提香就似乎这个画派的代表。虽然几百年来人们也一直在讨论两位大师的作品之间的关系,但是始终也不能够真正分清楚他们之间的异同。本文的目的就是试图从两位大师的作品中找到证据,尽量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表我个人对艺术的一些看法。

乔尔乔内和提香都是活跃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其中乔尔乔内更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的画家。意大利威尼斯画派最早的代表画家是贝利尼家族,其中的小儿子乔尼凡-贝利尼被认为是威尼斯画派的早期代表人物和创始人,而乔尔乔内和提香,就是从师从于乔尼凡开始了各自的绘画生涯,并最终成为了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为油画的承接和发展做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两人的特殊关系,英年早逝的乔尔乔内死后有很多作品都是由当时的助手提香完成的,提香的绘画风格也像是在乔尔乔内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所以古往今来人们都不能清楚的分辨两位画家的异同,但这也说明两个人的绘画风格可以用一个词很好的概括,即大同小异。因此他们笔下的维纳斯形象也是如此。

要想比较乔尔乔内和提香在绘画上的异同,就必须了解威尼斯画派的独特风格。它是经历了一段漫长的艺术积累的。威尼斯面海接近东方,自公元5世纪建城以来就极具东方色彩,其圣母像就绘成平面而色彩丰富的拜占庭式;到了中世纪的晚期,又受到了北方强调自然世界而带表现主义的哥特式的风格的影响;稍后又接受了源自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人文主义的洗礼,最终在文艺复兴时期逐渐发展处了自己的综合特色。两人同为这个画派的代表人物决定了两人的绘画风格有相同基调——直接运用色彩提出一种纯粹的视觉美感和喜悦,这也是威尼斯画派最大的特征。

为了更好的比较两人的绘画特点,我们找到了一个两人的描绘过的形象——维纳斯作为比较的基准。两个人在人物肖像画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并且都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作品,他们分别是乔尔乔内执笔的《沉睡的维纳斯》以及提香笔下的《乌尔比诺的维纳斯》。乔尔乔内不喜欢在纸上预作素描,而是直接在画布上探索色彩的结构,这是乔尔乔内对后世影响很大的一种做法,也体现在了他笔下的维纳斯上。在《沉睡的维纳斯》中,维纳斯的线条柔和随意,并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而色彩却非常的明快,混合着肉色的调子,很轻易的给人从色彩上直接的愉悦感。乔尔乔内摆脱了将裸体形象描绘成泄欲对象的的低俗感,讲维纳斯完全完美化,好像符合每个人理想中的高高在上的女神的形象,给人非常理想化的感觉。这也是乔尔乔内作品的最大特色,他的作品自有其视觉上的直接冲击和满足,讲艺术描绘成自己心目中的所想所感,而非靠外界的感染和影响,即倡导艺术应该是纯粹的不带目的性的,他也因此成为意大利艺术史上备受争议的和难以理解的人物。

在文艺复兴时期,维纳斯是众多艺术家钟爱的,提香的笔下数次出现了维纳斯的形象,其中最为后人称道的非《乌尔比诺的维纳斯》莫属,表面上看,这幅画和三十年前乔尔乔内的《沉睡的维纳斯》非常的相似,但是他们在很多细节方面确截然不同。提香的艺术可以说是在导师乔凡尼和师兄乔尔乔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对二者色彩的运用极为崇拜,并在作为乔尔乔内的助手时大量模仿其画作,最终竟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也奠定了自己画风的基础。但这也导致了后来连专家学者都无法清除的分辨提香和乔尔乔内的作品。因此可以说他们的绘画风格有很大的相似之处,特别是在提香绘画生涯的早期。但后来提香凭借自己的聪明和努力最终超越了前者,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他在乔尔乔内《沉睡的维纳斯》中添加了红绸布就是二者区别的开始。提香在乔尔乔内死后在画上添上了红绸布给维纳斯添加了一些世俗的气息,这也正说明提香的维纳斯更倾向于成为现实的形象,在《乌尔比诺的维纳斯》的中的维纳斯已经将眼睛睁开,仿佛清除的看着这个世界的一切,她的申请也不再那么迷离,而是充满了人性的世俗的眼光,并且背景也从大自然转移到了豪华的陈列室,配以夫人、女仆和猫的衬托,俨然一个从神坛走下的奇妙女子。而在维纳斯本身的描绘上,提香赋予其更多的肉感,颜色也接近真实的肤色,更有一点欲望的体现,带给人感官上的享受。

由此可见,乔尔乔内和提香同作为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其画作都具有平面感强且色彩丰富的特征,他们淡化素描,淡化线条的构架在绘画中所占的比重,转而运用色彩直接在画布上探索的表现手法更容易给人感官上的享受,这是两个人都共同具有的特点,因此两人的画风在大体上是相同的。而细节上提香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用更加人性的眼光去描绘维纳斯的形象,更多的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色彩。

在我看来,正是这种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文主义的重视,将艺术重新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威尼斯画派运用色彩的方式突破了传统绘画对素描的严格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人们更加重视自己内心的感受而不是受到外在条件的束缚。虽然这种绘画方式被当时影响力也很大的佛罗伦萨派的米开朗基罗批评,但是不得不说这样的思潮为艺术和社会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乔尔乔内注重自己内心的形象表现,虽然不能得到所有人的理解和认同,但开始唤起艺术家对真实和自我的追求。而他的继承人提香则将一切发挥到了极致,提香更加务实的现实画风,在我看来是非常可取的。他的画很多都是接受达官贵人的定制而做,增强了艺术的实用性,让艺术更多的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也让“艺术”像女神维纳斯一样从神坛走进人们的生活中。我认为,这种方式才能让艺术长久的发展下去,只有背大众所认可和接受的艺术,只有接受社会和现实考验和磨砺的艺术,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的存在下去。


85#
发表于 2012-6-15 11:56:51 | 只看该作者
读书笔记1: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这本书应该大家都看过了吧,这本书的作者就是众所周知的海伦•凯勒,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她是迄今为止我最喜欢的外国女作家,她的坚强、她的勇敢、她得才华都是我所敬佩的。这部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主要给我们讲述了她得成长历程,我们看到了一位身残志坚的少女如何走过她人生中的一道道坎。她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写成了一部勇敢少女的成长记,看完之后除了只有敬佩两个字能真切的表达我的感受。我们了解到一个聋哑人的世界,她们也有坚强的意志,她们也希望看到光明。在一场大病过后,海伦不能说话,也听不见了,这样的打击一般人如何承受得了,但是这一切都注定了海伦的不平凡,她以顽强的意志,乐观的心态面对。在老师的帮助下,海伦最终考上了哈佛大学,对于这一切,我们这些身体健康却不努力学习的孩子,是多么的自惭形秽啊。
“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到阴影”这是海伦常说的一句话,她是个乐观的女孩,在这本书中我并没有感觉到海伦哀叹命运对自己的不公,她不接受别人的怜悯,可见她是个有自尊、要强的孩子,她勇敢的接受命运的挑战,靠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看完它之后,我并没有对海伦的命运同情,这也是她需要的,更多的是对人生的一种领悟:坚强的意志是支撑我们走下去的粮食。即使再大的困难、挫折,我们
86#
发表于 2012-6-15 11:57:22 | 只看该作者
读书笔记2:                        《悲惨世界》读后感

这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又一佳作,雨果主要围绕主人公“冉阿让”的命运展开,向我们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带我们走进一个悲惨却有点小幸福的世界。“冉阿让”是悲惨世界熔炼出来的灵魂的化身,他向我们展示了人性最美的那一面。他是正义的化身,是守护人类的天使。对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淳朴善良的的下层劳动人民被欺压、被凌辱的现象,作者通过文章对造成这一切不公平现象发生的统治阶层无情的批判。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位主人公“冉阿让”,他迫于生存的无耐而偷盗,最后被判刑。出狱后,对社会不满的情绪越来越浓烈,这些都是由于社会的不公平,他几乎走上了极端的报复社会的道路。但是,在神父的教导下,他最终被这位神父的真诚、卓绝胸怀所打动。可见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依然有好心人士存在的,从此,他便成为了一个诚实、正直、博爱的天使。从此他的生活就是以济穷救苦、做好事为目的,直到弥留之际。
对于当今的社会,不免也有一些启发。目前官员贪污、人性泯灭的新闻事件层出不穷,不免让人感叹,在这样良好的生存环境下,大家都不懂得知足,缺乏道义、泯灭人性的行为依然不断。我们应该行动起来,大量发扬这种正义、博爱的精神,为了我们共同美好的家园。
87#
发表于 2012-6-15 11:57:45 | 只看该作者
读书笔记3: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写于亲1870年的一部科幻小说,主要围绕法国博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将我们带入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同时作者又以曲折的情节、扑朔迷离的故事,告诉我们探险的险恶环境,以及讲述相关的科学知识。
阿龙纳斯为了追捕在海上出现的大怪兽,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于是,他在海洋里面发现了这个“大怪兽”,其实是一艘潜水艇,于是船长尼莫邀请他一起海底旅行,于是这场旅行便开始了,他们看见了很多很多罕见的海底生物和海底的奇观异象。当然在这旅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危险的状况,比如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等状况。可算是一场丰富而惊险的旅行,在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结束了这场旅程,并将他的旅程公之于众。
书本中的船长的生活是我所向往的,他抛开世俗的烦恼,到海底去追寻属于自己的自由。在这里他“见人之未见”,尽情的享受着海底的浪漫生活,即使是一个人的浪漫也觉得值得。
这本书在为读者传达科学知识以外,还呼吁大众保护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行为,同时鼓励当代的青年积极参与到探索海洋世界的进程中,发现更多人类未知的海底秘密。
88#
发表于 2012-6-15 11:58:07 | 只看该作者
读书笔记4:                                       《高老头》
小说以1819年底到1820年初的巴黎为背景,围绕面条商高里奥老头和两个女儿的故事以及青年拉斯蒂涅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走向堕落之路的过程。巴尔扎克通过细腻的笔触、经典而富有特征的典型环境,在现了生活,生动的刻画了人物的性格。同时揭露了资产阶级的丑恶嘴脸,对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拜金主义的人物予以了无情的批判。
通过高老头的故事我们便可以看到那个社会人物被金钱所迷失,哪怕是亲情也无法阻挡那些人对金钱的追逐。高老头的一生可以用“钱可以买到一切,可以买到女儿”老形容他悲惨、没有人情味的人生。高老头算是一个慈祥的父亲,从小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满足他们所有的需要。可是这一切他并没有换来两个女儿对他的感恩,他将财产分给了两个女儿,他们结婚之后都过上了所谓的“贵族生活”,留下这位孤苦伶仃的父亲,在榨干父亲所有的钱财之后,两个女儿都尽其所能想要撇清与父亲的关系。这位可怜的父亲想见女儿时便会站在他们马车经过的道路旁,这样的慈父却被这两个不孝子给抛弃了,直到临死的那一刻都还想着自己的不孝子。对于这样的女儿实在感到很气愤,他们连人世间最真的感情都摧毁了,可见他们的基本道德已经沦丧,人性已经泯灭。
拉斯蒂涅一个穷苦的大学生,《高老头》讲述了他从一个善良、正直到邪恶、无耻的转变经历。“真正同志这个社会的是金钱”“ :“要弄大钱,就该大刀阔斧地干,要不就完事大吉。……人生就是这么回事,跟厨房一样腥臭。要捞油水不能怕弄脏手,只要事后洗干净””,这都是伏脱冷、鲍赛昂夫人对他的教导。然而,高老头的离世也给拉斯蒂涅上了一课,从高老头的身上他看到了世态的炎凉、金钱对人的灵魂的腐蚀。
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金钱什么的都是浮云,他只能扭曲我们的灵魂,他买不到最珍贵的感情。我深深的感受到了高老头对两个女儿的爱,所以我们要懂得珍惜。
89#
发表于 2012-6-15 11:58:59 | 只看该作者
读书笔记5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
“生命只是一连串孤立的片刻,靠着回忆和幻想,许多意义浮现了,然后消失,消失之后又浮现”。写给自己,也写给那些拥有过或失过去青梅竹马的朋友的人,不管他们现在在何处,生活的好不好,都是曾经陪你走过那段日子的见证人。我相信,在某个失眠的深夜,不经意间,在记忆深处你也会偶尔想起他,或是他们,正如我一样。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也便陷入了深深的追忆中,那些曾经在我世界出现过的脸庞一一浮现在脑海里。
作者马塞尔•普鲁斯特 是法国的一位意识流小说家,书中不免体现出了作者自己的亲身感受。有评论家对此的评论是“《追忆似水年华》,是一个自愿活埋在坟墓中的人,在坟墓中静静回想生前种种往事的抒情记录”。我们感受到了过去的时光对我们的摧残以及它的重要性。书中的主人公对过去的岁月的种种回忆,对所见所闻的描述,对人情世态的感受,以回忆的手法向我们展示了法国上流社会的变迁。
从这本书中我认识到,每个人都应当正确的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肯定是我们前进路上的最大动力。对于那些逝去的时光,将深深的保存在我们的脑海里,那些人、那些事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所以,为了我们的回忆丰富多彩、我们更应该为明天而努力,让人生更佳精彩,因为这些努力最终也会成为我们的精神粮食。
90#
发表于 2012-6-15 11:59:51 | 只看该作者
读书笔记6                                                                《心》读后感
一部意大利小说家德•亚米契斯的佳作,这本书以一个孩子的角度来看世间百态,一本颇有教育意义的书籍。
作家德•亚米契斯是一位具有爱国精神的斗士,曾经参与过解放意大利的战斗,写过很多小说、游记等等,他的很多作品中都突出了他爱国主义的精神。《心》也译为《爱的教育》,主要由很多小故事组成,对青少年的成长很有教育意义。
《心》这部小说处处洋溢着爱的气息,爱是无私的,爱是博大的,我们需要有爱的世界。《心》介绍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在一个学年十个月所记得日记,包括同学之间的友谊,姐弟之间的情感,和父母之间的亲情以及师生情等等,带我们走进一个有爱的世界。虽然是儿童读物,但是我们的家长老师都应该读一下,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万里寻母记”我认为是最为感人的部分,因为亲情,马尔可独自一人漂洋过海寻找自己的母亲,途中遇到好人也有坏人,最终在这些善良人的帮助下他找到了他的母亲,有爱的世界,就有圆满的结局。
《心》让我们对“爱是什么”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虽然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我们都知道爱是无处不在的空气,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所以我们都要争做一个有爱的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