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新闻大学》2023年第2期目录 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系列专题 · 近代中国的“恩格斯”记忆变迁研究 丁丽琼 邓绍根 【摘 要】 近代中国的“恩格斯”记忆变迁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紧密相连。1899年,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名字一同进入近代中国人视野,其简要生平及个别著作得到初步介绍。十月革命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恩格斯的专门介绍陆续出现;20世纪20年代末,随着对马恩关系认知的深入,恩格斯的独特贡献和个人价值得到凸显;1935年,纪念恩格斯的文章开始出现,关于恩斯格的记忆更加饱满丰富,强化了其精神价值与象征意义,“马恩列斯”这一“谱系”逐步成为“恩格斯”记忆的主导框架。近代中国的“恩格斯”记忆变迁经历了初识、拓展、再认以及纪念等四个阶段,完成了其记忆的入场、觉醒、发酵与升华过程,体现了存储记忆向功能记忆的转化,呈现出记录中的重构特点。 【关键词】 近代中国;恩格斯;记忆变迁;马克思主义 本刊特稿·算法实践 · 主持人语 当今社会是一个极具加速特征的社会,信息传播技术亦然。伴随传播技术持续性的加速迭代更新与无止境的扩充,当代人已难置身于传播技术体系之外。作为近年来智能传播领域至关重要的进展之一,算法已浸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角角落落,它与信息传播、新闻业之间的复杂关系遂成为学术界探讨的持久话题。本期专题两项研究均与算法相关。皇甫博媛的论文将算法看作可交互的传播主体,分析了它与用户之间复杂的“情感关系”,进而将用户与算法之间的这种特殊情感实践命名为“算法冒犯”。刘茜等人的论文则通过实验方法,验证了算法在新闻“信息茧房”中的作用:信息推荐机制并非“信息茧房”产生的根本动因,用户活动和人为设计的算法内部偏差对此都有重要影响。两项成果为精细化的算法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主持人:姜 华 · “算法冒犯”:用户与算法的情感实践及用户自主性 皇甫博媛 【摘 要】 将算法视为可交互的传播主体,有助于挖掘更深层次的算法与人的复杂关系。通过对18名算法推荐类应用程序用户的深度访谈,本文发现算法与用户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情感实践,本文将其称为“算法冒犯”。算法冒犯呈现出多维度的内涵:既是用户直接的负面情绪表达,也构成了算法在互动关系中对用户主权的“越界”和“僭越”。同时,这也是“算法批判”的集体叙事在个人层面的彰显,具体体现为画像失真、语境失当和隐私侵犯。而用户自主性则是用户应对算法冒犯的主要机制,表现在温和抵抗、自我调适、算法素养三个方面。通过凸显情感实践维度的价值,本文期望推动算法研究进一步回归日常生活与主体经验。 【关键词】 算法冒犯;情感实践;用户自主性;人机传播 · 新闻推荐算法必然导致“茧房”效应吗? ——基于模拟新闻平台的实验研究 刘 茜 汤清扬 闵 勇 傅晨波 赵芸伟 【摘 要】 新闻推荐算法是否是导致“信息茧房”的罪魁祸首目前还存在争议,尤其是缺乏直接的实验证据和科学的操作化研究。为验证新闻推荐算法的具体特性在用户信息消费多样性中实际扮演的角色,本研究设计和开发了一个能够模拟不同信息分发模式和推荐自由度的实验新闻应用,并开展了一项涉及113名参与者的实验室控制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并不支持将“信息茧房”完全归罪于推荐机制本身,而是更为强调用户活动和算法逻辑两个层面的人为因素对“信息茧房”的影响。 【关键词】 推荐算法;信息茧房;新闻多样性 青年传播学者论坛 · 媒介化社会数字劳动价值形成机制研究 ——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考察视角 汪金刚 【摘 要】 数字劳动何以形成价值?这一问题关乎媒介化社会“数据商品”的合理性。本文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切入视角,分析媒介化社会数字劳动价值商品诞生、价值交换及其剩余价值生产的整个形成机制。研究认为,数字劳动及其商品是媒介化社会条件下出现的新的价值表象与载体,但其价值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及其交换关系依然遵循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对“商品二因素”及其“劳动二重性”的定义。 【关键词】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媒介化社会;数字劳动 · 中国数据新闻创作者的数据观研究 周睿鸣 李梓音 【摘 要】 什么样的数据新闻是有价值的,数据新闻未来如何在中国拓展其公共潜能?本文以质性访谈的方式探查中国数据新闻创作者的数据观,即创作者内化于心的、评估数据的观念。研究发现,中国数据新闻创作者是横跨业已模糊的新闻职业边界、遍布和融通体制内外的复杂异质社群。支撑创作者的数据观有四个维度:近用性、颗粒度、结构化和复用性。这些维度既呈现了新闻数字化变迁中新兴的开源/黑客文化,又显示了百余年来现代新闻业的职业文化。中国数据新闻创作者面临的是政府主导、市场配置、社会参与的格局,创作者要在富有在地特征的、尚未成型的制度环境中开掘实践的公共潜能。 【关键词】 数据新闻;数据开放;数据观 新闻理论 · “战后的中国”:全面抗战期间国统区新闻学的构造维度 朱至刚 郭 冲 【摘 要】 全面抗战期间,国家面临的空前危机亦被时人视为重构中国社会的重要契机,“战后的中国”逐渐成为时人的重要期待与想象。在这一时期国统区的新闻学构造过程中,此类构想起到顶层框架的作用。在这一共同框架下,学理构造的差异映射出政治立场的分野。国民党的新闻理论以“我们”作为研判“过去”与“当下”新闻学的标准,试图沿袭新闻统制;以张季鸾为代表的“中间报人”以“纯粹之公民”和平等之国家为设定目标,以此为构造中国新闻学的起点与取向;萨空了为代表的左翼知识分子则以“阶级”作为想象社会的根本尺度,对战后中国的资本主义化倾向深怀警惕,同时将“中国新闻事业从业员”视为“进步力量”,寄予促使社会“新生”的殷切期望。 【关键词】 抗战;新闻学;战后的中国;新闻理论 新闻史 · 中国共产党影像外宣的历史演进及其制度化 夏 羿 【摘 要】 考察中共早期影像宣传历程,发现外宣既是发端又是不断被强化的关键性因素。此实践路径最终被落实为制度,构成了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特征,并影响至今。1930年前后,中共及左翼人士广泛涉足影业,造就了他们立足统战的群体特征,积累起面向党外的人际网络与创作力。全面抗战时期,影人们延续经验,于国统区和香港开辟外宣空间,且根据地也因对外需要引入摄制资源,涉外宣传方向在政策、机构、培训中明确。1949年后,承接理念及人员基础,影像外宣在新的执政环境中转化为制度现实。上述过程在历史层面为审视宣传与新技术互动提供了经验坐标。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影像媒介;制度化 传播学 · 被遮蔽的数字鸿沟:新闻场域中女性记者的数字资本及其转换效果 何映霏 张国良 【摘 要】 本研究依托于“场域—资本”理论,探讨数字化时代新闻场域中记者获得数字资本的价值与意义,通过关注记者数字资本的性别差异以及数字资本转化其他三种资本的过程,重新考察新闻场域中性别权力关系,并探讨弥合性别数字鸿沟的有效途径。研究发现,数字资本对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有预测效应,记者的数字资本存在性别差异,性别在数字资本对文化资本的预测效应中起显著的调节作用,对男性更有效。同时,新闻场域第二道性别数字鸿沟主要表现在“内容创作、掌握高阶数字技能、使用情况”等方面。在数字资本转化文化资本的过程中可能会引起第三道数字鸿沟,但目前第三道数字鸿沟尚不明显。 【关键词】 数字资本;数字鸿沟;女性记者;场域 新闻业务 · 从“常规”到“关系”:新闻加速研究的视角扩展与应用 蔡 雯 伊俊铭 【摘 要】 当前我国新闻加速研究采用的“常规”主导视角难以回答编辑室外的新闻加速现象,相关探讨存在“编辑室中心主义”现象——时间社会学的“关系”视角为反思及扩展新闻加速研究提供了新起点。本文先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关系视角对于新闻加速研究的意义与具体思路,在认识论层面启发了将新闻加速置于新闻生态主体实践及主体间关系互动的研究方向。基于此,本文围绕“用户催更”现象实证探讨了“用户—媒体”关系互动对于新闻加速的驱动逻辑及产生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并从经验性层面进一步验证了关系视角对研究新闻加速的适切性。 【关键词】 关系;新闻加速;时间社会学;用户催更 封面摄影 无题 拍摄时间: 2014年3月9日 拍摄地点: 上海 2014年3月9日早晨七点零八分,上海郊区伊宁路上。那天有拍片工作,一早要赶去伊宁路附近的一间摄影棚。可能是前一天晚上下刚过一场雨,我们凌晨出发的时候,即是大雾天气,车行至这段路时,雾正渐渐开始褪去,路面还远没有形成早高峰的车流,近处的路面敞开着,远处有了三两个憧憧黑影的骑行路人。要知道日常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若不是刻意起早抢拍日出之类的拍摄专门行为,这样的画面,这种的光影气氛,是非常难得一见的。当天无意之间撞到这情景,急请司机临时将车停靠路边,仗着此时的眼前是一条完全“不设防”的马路,拿着手机冲去路中间抓拍了这个瞬间。(注:此为危险行为,不可仿效。) 摄影、文字:高小龙 来源:新闻大学 编辑:吴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