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吧孩子》摄制组在一家医院安装了64个摄像头,全程记录准妈妈们与家人一起为迎接新生命降临所发生的真实故事。针对网友所说的该节目的一些镜头血腥,总制片易骅说,新生儿出生的镜头虽然不优美却很真实,节目看点不是生孩子,而是要表达对生命的礼赞。
分享到:
医生口中的“再来再来”给了节目名字灵感
问:有人说《来吧孩子》是国内首档产房真人秀,还有人说它是首部孕妇生产记录真人秀。作为《来吧孩子》这档节目的总制片人,您是如何定义它的?
易骅:现在大家各种写,我也能理解,标题党嘛。我觉得从电视的这个角度来说,《来吧孩子》是讲述老百姓真实故事的纪录片。具体来说,它是一个以多路高清摄像头的方式拍摄的纪录片,记录在妇产医院里面一个个平凡又伟大的准妈妈,与家人一起为迎接新生命的降临所发生的感人故事。
问:《来吧孩子》和《爸爸去哪儿》的名字组合有些类似,从节目角度来看,您觉得他们之间有关联性吗?
易骅:我觉得《爸爸去哪儿》是一个明星节目,我们是一个普通人的节目,而且拍摄和制作的方法都不一样。它是户外我们是室内,它是明星我们是普通人。
之前我们其实还考虑过其他名字,比如为爱而生,最后定这个名字是因为我们在拍摄过程中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医生说“再来再来再来,好!来啦!”,所以最后干脆将“来吧孩子”做了节目名字。
医生说“再来”的时候是妈妈使劲的时候,而且这个名字也表达了爸爸妈妈包括医生对孩子的期待。
生孩子浓缩了家庭的一种微妙关系
问:当时怎么想到拍这样一个题材的纪录片?
易骅:当时做这个节目的时候,我们觉得生孩子是中国人,中国家庭的一个大事,这个大事充满着幸福、期待和仪式感,它浓缩了整个家庭之中的一种微妙的关系。我们特别想记录,包括我自己,当了妈妈的人,我都不记得当时生孩子是什么样子。
我觉得现在聚焦明星的节目还是挺多的,但聚焦老百姓生活的节目没有那么多,而且引起关注的也没有那么多。我们做这个节目是想展现中国家庭成员之间的鼓励和关爱,医生和产妇之前的关注和信任,表达的是一种对生命的礼赞,这是非常完整的一个表述。
我也希望把这个表述讲清楚。
新生儿带血丝的镜头不优美却最真实
问:第一期《来吧孩子》中一共拍了三个产妇分娩的过程,其中有孩子刚出生的镜头,也有医生用刀划产妇肚子的镜头。网友表示口味有些重,有些血腥。比如在北京生孩子,如果不是在妇幼医院,一般的三甲医院都不允许准爸爸陪产。大部分观众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直接真实地分娩过程,咱们当时是否考虑过观众的接受能力,会不会对他们是一种考验?
易骅:我们在后期剪辑的时候考虑到观感,我们也看了一些国外类似的节目,我们要以不引起观众比较大的心理压力为剪辑原则。第一期节目中只有第二个孩子出生时身上带血丝,镜头也仅仅只有两秒,这是妈妈用自己的血肉来生孩子,这是最真实的一面,也是最有力量的一面。绝对不是为了猎奇和刺激观众来做这样的呈现,希望通过这个体现母子之间血脉传承的关系。
而划肚皮也并不是剖腹的部分,那是给妈妈的肚子减胀的一种医疗手段,是没有血的。我们在剪辑时特别注意,凡是涉及有血的环节和镜头我们都会坚决放弃,为的也是保护观众的感觉。
我觉得曝光疼痛其实也没什么太多意思,放大疼痛也没有意义,我们是想通过这个节目告诉大家生命来之不易。
问:看过节目的观众吐槽时会说以为新生儿刚生出来的时候都是白白胖胖,干干净净的。镜头里刚出生时的婴儿身上还有血丝还有羊水浸过的痕迹,有个产妇形容自己刚生出来的孩子是“怎么跟扒了皮的兔子似的”。有网友还说“有必要这么拍吗”。你们在剪辑的时候,团队内部是否有过争执?
易骅:恩,这部分观众觉得刚出生的孩子是奶粉娃娃吧,应该是。还是刚才我提到的,因为海外这样的节目也有,我们也进行了学习和借鉴,也请教了海外专家,他们觉得这些镜头属于可承受的范围。
孩子呱呱坠地的镜头虽然不优美,但是真实的。如果观众觉得他们不能够接受孩子生下来是不漂亮的,或者不能接受这样的孩子,我觉得我们可以稍微调整一下。
生孩子不是节目的主要看点
问:有网友提出如果内容始终都是生孩子,会不会重复?
易骅:我觉得内容主要不是生孩子,生孩子也不是主要看点,只是最后一个结果。我们关注的是每个不同家庭的生活。
看了片子之后,我觉得真的很可爱,就是不同家庭的那种相处方式,夫妻之间面对困难时候的态度和方式,我觉得这才是这个节目最重要的看点。
举几个例子,羊水早破的产妇顾彦青,因为躺下吃饭会噎着,于是趁着医生护士不注意偷偷起床吃饭,一次又一次地电话遥控在待产室外的丈夫给她送吃的送喝的。
还有产妇陈雪君丈夫在产房里耍活宝, 一会儿说:“你是来旅游的还是来生孩子的,怎么还带口香糖?”一会儿又帮着想上洗手间的媳妇“打口哨”,甚至把一旁的导乐都逗乐了。
何佳敏这对小夫妻,产妇一听说产房有Wifi,整个人都精神了,而丈夫在产前大呼“以后预防针都要进口的”、产后泪流满面的画面,都不带丝毫做戏的成分。
通过这个节目可以看到不同的家庭在这个生活里面的真实的故事,这个是编剧都写不出来的,生活远比我们想象的精彩。
即使有个产妇说自己的孩子怎么跟剥了皮的兔子似的,这些都是编剧写不出来的,这没关系,因为这些就是最真实的一个母爱的表达。
问:后面的节目中还会涉及哪些内容?
易骅:除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也会展现真实的医患关系。这里面有医生和病人的抵触,比如说有个产妇,医生说什么她都会去百度验证,也能看到医务人员和产妇的融合,比如某一次抢救时医生争分夺秒的紧张和用心。
医院、孕妇自愿签拍摄协议
问:在节目中,我们看到了产妇待产或者生产期间,医务人员是如何工作的,同时,就连他们忙活工作之后的订餐都有体现。那咱们是怎么选定医院的,一个医院允许栏目组安装64个摄像头对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医务人员进行拍摄,答应下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吧?易骅:最开始我们说想做这个节目,这个医院说他们愿意通过这个节目做一些生孩子方面的科普,同时他们也觉得医生、护士、助产士的真实生活状态可以展现给大家,也禁得起大家的考验。
之前也有过对医院的各种负面报道,他们医院也觉得,愿意有一个摄像头真正真实的记录他们的工作。所以我们就签订了拍摄协议,无关乎金钱、赞助和宣传,都没有关系,那些都没有。
问:确定了医院之后又是怎们找到这些允许拍摄生产过程的孕妇的?毕竟在国内生孩子还比较隐私,即便准爸爸陪产,也不是所有医院都允许,比如在北京的公立医院,除了妇幼保健院,一般的三甲医院都不允许陪产。
易骅:我们不是说莫名其妙把人抓过来就拍,我们有个前期沟通的团队,流程是这样的,比如她们在怀孕三四个月到医院做检查的时候,就过去找她们聊,聊我们的节目,给她们看方案,征求她们的意见,愿意不愿意我们拍摄分娩的过程,当然会签署协议,最大限度地保护隐私,不影响她们的生活。如果同意我们拍,就授权我们,允许我们使用她们的肖像权。
问:在这个沟通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家里老人阻碍的呢?
易骅:最后发现,一般这种事情都是老婆做决定的比较多。现在的父母一般都不会管这么多。也许有父母反对的,可能就没拍。
现在我知道的就是愿意拍的人都很积极,因为她觉得很难得,留一份这样的纪念。
孕妇临产前会第一时间通知我们
问:节目中在医院拍摄的环节中,我们看不到摄像机,也看不到摄像师,感觉很真实。这是一种什么拍摄方式?
易骅:在海外有这样专门的一种门类,叫做多路摄像头,多路高清摄像头纪录片。它跟以往摄像机拍出的纪录片的区别在于它不需要人在当前控制,它是一个可遥控的一种摄像头。
这种拍摄方式第一就是你不能去设计普通人的生活,他们是怎么样就怎么样,你不能去干扰。第二就是把被拍摄对象的生活的打搅和干扰降到最少。如果有一个摄像师一直在他面前的话,会让别人觉得紧张,有压力。
问:在节目中,其实不止呈现了产妇分娩的过程,其中还会穿插这三对夫妇在家里的一段简单对话,比如他们是怎么认识的,希望宝宝是男孩还是女孩等等。这些细节的制作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易骅:我们的流程是这样,同意之后我们的编导就要做前期采访,把两个人即夫妻之间的关系、特点摸清楚后,他们俩对着摄像机把两个人的故事,两个人平常的关系,比如他们是小学同学吗,他们是怎么认识的,他们俩最感人的是什么,我们都会剪辑成一些片段。
问:拍摄过程中,产妇和家人还有医务人员,刚开始他们都还适应吗?
易骅:她们进房间的时候前面五分钟会看一下摄像头在哪里。之前凡是授权我们拍她们的人,我们都跟她们有前期大量的采访,当她们大肚子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拍摄她们了,夫妻俩是怎么认识的,他们对宝宝的期待是怎样的,他们为这个孩子在生产的过程中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值得纪念的事情等等,实际上他们跟我们的节目组、跟我们的导演都有比较好的信任关系。
她们见红时或者羊水破了后,都会第一时间给我们导演打电话,说我们要到医院了。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到医院门口迎接她们,给她们戴上话筒说准备拍你们了,我们会告知她们。
最好笑的就是她们进到产房会先看一下摄像头在哪儿,比如病房或者之类的,然后还会对着摄像头跟我们打招呼说,嗨,你们在吗,然后我们会用摄像头跟她示意一下,也打个招呼什么的,她就觉得很开心。
胆子小的不看节目也不敢生孩子
问:节目播出后,您身边的朋友是什么反应,您都收到了什么样的反馈?
易骅:我有一个朋友怀孕了,我让她看这个节目,看完之后我就问她感觉怎么样?她说我原来老想着要剖腹产,因为我老听别人说痛痛痛,但是看完这个节目以后发现,这个痛每个人都会克服,我现在知道痛成什么程度了,镜头里面每个人都克服了,她说那我要尝试顺产。
她原来一直想要剖腹,害怕,后来发现其实每个人都会克服。
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是这个科普片的积极正面的意义。
我知道这家医院的妇产科医生主任,五十岁了,非常坚强的一个人,她说她每看这个片子,每看宣传片,看一次哭一次。
医院的小护士,包括助产士,她们原来觉得自己工作每天就是接生,没什么,通过这个片子突然发现自己的工作挺了不起的。
问:有些未婚或者已婚准备生孩子的女观众看了这个节目后都说害怕生孩子了。您觉得这个节目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易骅:因为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想法,但是我看了网友的评论,点赞的还是占大多数吧,我觉得点赞和表达感恩的占了绝大部分,百分之八、九十,另外有些胆子小的,我觉得她不看这个节目她也不敢生孩子。
而且我觉得个人的观点是会变的,当你碰到一个爱的人的时候,你多大的困难都会去为他生个孩子。
希望这个节目成为“妈妈我爱你”的载体
问:一般孩子长到两岁后,大多数妈妈也都说不大记得当时生产的情景,也不记得那种痛,据说是选择性忘记的痛。拍完这个节目对您个人有什么影响?
易骅:对,记不清,现在就是靠回忆,越来越遥远就越记不清,而且我是剖腹产。之前我自己没怎么痛过,没有那么强烈的伟大的感觉,但通过这个节目,文艺女青年为了生这个孩子都变成女汉子了,各种变化,我觉得生孩子这个事情可以让人变强大。
我自己拍完这个节目后,对生孩子又有了全新的认识,女人不管学习有多好,工作有多好,有多漂亮,家里多有钱,老公有多爱你,爸爸妈妈有多疼爱你,但是生孩子的这种痛都得自己扛,所以我觉得一定要对女人好,要对女儿好。
因为这个没有人能帮你,你还不是为了你自己,你说我的痛我可以放弃,但是为了一个生命,就算疼也得扛过去,所以我觉得妈妈很伟大。
这次我们在拍摄的过程中间,好多准妈妈愿意让我们拍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她想记住,而且她希望等孩子长大时,把拍下来的视频放给他看,告诉他“你就是这么来的。”
问:有人说这个节目的题材就是打擦边球,毕竟分娩的过程在现实中不会所有人都有机会看到,这就对公众的接受能力是个考验。那么这个节目选在母亲节之前播放,有些什么具体的原因吗?
易骅:平常我们都说妈妈我爱你我爱你,其实没有一个载体,这个情感的载体,所以我是希望我们这个片子成为一个妈妈我爱你的载体,为什么要说妈妈我爱你?通过这个片子,你会知道你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妈妈生你的时候,付出了这么多艰辛和努力。
有一个新闻传播学的教授看完这个片子说,其实每个家庭最难忘的都是生孩子这个瞬间。可是有很多人孩子大了以后,自己都会忘记这个瞬间。
其实你的老婆曾经那么辛苦的做这个事情,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有的丈夫看完这个片子,对自己的老婆,不管她年纪有多大,都能说声“谢谢,我爱你”。
目前还没有明星准妈妈加入
问:这个节目中会有明星准妈妈吗?
易骅:目前还没有吧,因为没有明星在这家医院生孩子。我们拍摄的所有对象从怀孕的时候就在这家医院建档。
我们都在这家医院拍摄的,未来也没考虑换别的医院。
问:有没有考虑拍一些明星准妈妈,目前有人联系您吗?
易骅:目前来说我还没有收到,因为何洁已经快生了吧,但是何洁看完哭得要死,给我发信息说泪奔,根本收不住。
我觉得凡是生过孩子的看这个片子都会收不住吧。
后期会根据观众反映对一些镜头做调整
问:播出几期后,我们会根据观众的反馈,比如对一些观众所说的孩子出生时的“血腥”镜头做些调整吗?
易骅:我看网上的评论,大家还是觉得特别感动,觉得这是正能量的片子。我其实希望大家带着特别积极、正面的东西去理解这个事情,因为我们真的是想替新生命做一个礼赞,为妈妈唱一首赞歌。
偶尔有些镜头我们可以做处理,这都没问题,比如说适合更多的人的心理的观影习惯,但是实际上我觉得这个还是蛮正能量的一个片子,特别积极正面的一个片子,要不我们中国老百姓的生活谁来关注,通过这样一个生孩子的大命题去看他们怎么面对困难。
最重要的是我们会有一个片后采访,其实我们想讲的是,就是一个月以后,当他们孩子出生以后,这个新生命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问: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片后采访?
易骅:我们放的是齐豫唱的那个歌《你是我的天使》,节目的最后三分钟,一个月以后,可以看到宝宝长得特别漂亮,每个妈妈都谈自己的感想,有的说我经历过生孩子后,对生命的认识是什么,觉得生孩子那个过程我获得了什么成长。
问:这个节目一共拍了多长时间的素材,删减的原则是什么?
易骅:大量删减,也不是删减,是精简吧。因为我们一般都是800个小时的素材剪1个小时。
因为基本都是24小时全天候拍,很多时间其实是等待。她们在整个产房的对话,关乎于吃,关乎于玩儿,关乎于聊天,需要我们从他们大量琐碎的对话中,提炼出他们家庭里面有意思、有价值的信息分享给大家。这个塑造他们家庭人物关系,塑造他们对生命的态度,塑造他们心理状态,要把这些提炼出来,这也是一个大量的工作,还有一个就是生产过程,有的生产过程很长,其实我们只要了一点点,就是孩子出生的那一瞬间,包括丈夫当时跟她的对话。
问:有人说你们会开启一个新的国内纪录片的先河,你怎么看?
易骅:我觉得这种拍摄方式,这个制作方式肯定在中国是第一次,用这种摄像头,没有工作人员,被拍摄对象不需要面对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不需要面对那些一排排的长枪大炮,这种方式是第一次,这个制作方式是全新的。
http://news.163.com/special/yi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