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评论写作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12-8-10 10:05: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2-8-10 10:09 编辑

【案例】
。//@笑蜀: 评的到位。先存后转
@羅世宏:台灣聯合報對大陸事務的兩篇社論(之二)。






没有一个屁股干净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切割,不过是党需要苟延残喘而已。现在,它们才是风雨同舟,不论是否同船异梦。
72#
发表于 2012-8-17 11:41: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曹林:舆论应对课别成对付记者攻略讲座

 舆论应对课别成了“怎么对付记者”
  一位媒体人跟一名官员聊突发、热点事件中的信息公开,这名刚经过舆论应对培训的官员说,讲课的媒体人教他们:政府部门遭遇质疑时,应该死扛着不回应,回应容易制造新的热点,而不回应,虽然会挨骂,可热点几天就过去了,再大的丑闻和疑点,媒体和公众也很快会遗忘。   

  媒体人这样上舆论应对和危机公关课,其实是教官员怎么对付记者和媒体,表面上是“站在政府一边”,实际上是害了政府。政府部门和官员如果学以致用,不仅回避不了追问,更会砸了官方公信力。

  传播学者张志安(微博)博士讲过另外一件事,一次舆论应对课上,一名讲媒体应对的老师在台上讲:记者就是一条狗,饿了你就喂他,不听话了你就揍他,如果碰见想成名的你就拿名利诱惑他。话音未落,底下的官员使劲鼓掌。

  某大学一名教授则更低级地直接给相关部门编了一本对付记者的册子,教授“请男记者吃饭一定要有女作陪”之类的“灭火”技巧。这样的媒体应对课,真的讲歪了,它不是构建官方、媒体、公众良性互动的正能量。而带着“让媒体闭嘴”、“让热点自然降温”等心态去打交道,只会使官方与媒体陷入互不信任的恶性循环中。

  媒体和官方需要坦诚的沟通与合作,官方和媒体应该是一个战壕里的朋友。官方不应与个别腐败官员和失职渎职者捆绑在一起,不应拿政府整体的公信力替某些腐败官员去背书,而应该与媒体一起合作去找问题,去揪出干部队伍中的败类。舆论应对课,不应该讲成怎么对付记者。出了事,形成了负面舆论——舆论应对的要义在于,怎么通过努力消除和减少负面舆论,没有说服不了的公众,只有缺乏说服力的证据和做得不够的信息公开。舆论应对如果真有技巧,也只在于,如何以公众听得懂的语言、公众认可的逻辑、有公信力的方式去说服公众,而不是玩弄转移视线的花招和让人闭嘴。

  曾有一位评论员去应聘某地的网评员,考官问他,如果本地出现负面新闻,如何应对?这位朋友回答说:实话实说是最好的应对策略。考官立刻说:那还要你有什么用?从这段对话看,某些地方在舆论应对上都被那种讲歪了的媒体应对课给误导了。跟媒体打交道确实有技巧,但如果本着想捂瞒、说谎、愚民、指鹿为马的心态去做,结果只会很糟。

  再高明的舆论应对技巧,也无法做到:明明是坏事,却在危机公关后变成好事;明明欺世盗名,舆论却能一片叫好;明明一派胡言和谎言,却能不借助强力而真正地平息舆论。民众的权利意识越来越强,也不像过去那样容易集体被愚弄,新媒体方兴未艾,舆论一律也难以做到。别无他法,惟有坦诚地公开和沟通。

  有些地方出了丑闻后,面对纷至沓来的记者,喜欢用糖衣炮弹。我曾跟一位官员开玩笑说,“有偿不新闻”今天真的不太管用了。新闻界确实有败类,小小红包就能摆平,但你无法摆平每一个记者,结果还是会被报道出来。且不说道德,就拿利益权衡来说,你的那个红包,真的没有把新闻曝出来后对记者个人声誉、对媒体形象带来的利益提升大。记者有职业追求,媒体有影响力考虑,红包的诱惑是打压不了这种职业冲动的。把给红包这事儿报道出来,所带来的利益远比这个红包更大。所以,还是不要送红包。

  再回到开头那个舆论应对“技巧”:出了事不回应,热点很快会过去——这确实抓住了媒体的一大局限和缺陷,即很容易健忘,很容易被此起彼伏的热点牵着鼻子走。再大的丑闻,三天后就被更大的丑闻淹没了。但官员们千万不要忘记另一个舆论传播规律,就是丑闻的记忆效应。在这个丑闻上,虽然政府没有回应,躲过去了。但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这一次放弃了澄清的机会之后,舆论会形成印象,以后其他地方发生类似丑闻后,这件丑闻会经常被反复提及。而且丑闻还有累积效应,这件事上政府未作回应,公众就会形成刻板印象,很多事累积在一起就会导致说谎成性的无赖形象。很多地方政府无论说什么,当地百姓都不信,正是一次次丑闻累积后形成的公信坍塌。(曹林)

http://news.sina.com.cn/m/2012-08-16/150024980416.shtml
73#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1:02:5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思想深刻,需要丰富的知识和洞见,加上语言的形象
叶匡政形象!//@风月史鉴: //@夏骏: 刘哥一言九鼎。
@孙大午一位法律界老前辈说:“中国的公、检、法,应该是魏、蜀、吴”的关系。而现在变成了“刘、关、张”的关系。 轉發(1227) | 評論(251) 8月19日22:55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42)| 收藏| 評論(19) 16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舉報
74#
发表于 2012-8-21 18:52:1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张召忠:电视评论员应无条件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核心提示:张召忠日前在北京签售后接受专访,称“对于一个优秀的电视新闻评论员而言,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政治素质就是要求在政治上必须无条件地和党中央保持一致”。

“中日两国因钓鱼岛问题有冲突不可避免,但现在条件下,因此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不大。”国防大学教授、军事专家张召忠日前在北京举行新作《百年航母》、《走向深蓝》主题讲座及签售会上侃侃而谈。当天现场的众多读者,提问踊跃,场面十分火爆。有不少从外地赶来的铁杆粉丝。一位50多岁的先生激动地说,今年是张召忠教授上电视20周年,从1992年张教授开始在中央电视台《三十六计古今谈》做节目,到现在的电视直播时政评论,自己已经追随他20年。
如何在电视荧屏上经久不衰保持自己的观众缘?为自己保鲜的秘诀是什么?作为一名电视评论员应具备哪些素质?签售之后,记者专访张召忠教授。
张召忠,国防大学教授,海军少将,军事战略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军事装备学学科带头人,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先后在北京大学、国防大学、英国皇家军事科学学院学习,长期在作战部队、科研院所及军事院校工作,研究范围涉及科学技术、武器装备、联合作战、军事战略、国防建设、国际法规等多个学科领域。曾获国家及军队级科技进步奖和全军育才奖等多种奖励,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和军队优秀人才岗位津贴,发表论文专著数千万字,海洋方面的代表性专著有:《未来海洋世纪的冲击》《海战法概论》《现代海战启示录》;战争和军事方面的代表性专著有:《兵器知识库》《战争离我们有多远》《谁在制造战争》《网络战争》《谁能打赢下一场战争》《打赢信息化战争》《百年航母》《下一场战争》《话说国防》《明天我们安全吗》《下一个目标是谁》《中国让战争走开》《走向深蓝》等。
1.第一次化妆失败从此不用化妆师
虽然当天的气温高达34摄氏度,但现场读者热情不减。国防讲座、读者提问、签名售书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有的读者拿着好几套要求签名,说回去送朋友。待最后一位读者手捧签名书满意而去,始终精神百倍地保持军容姿态的张召忠,其白色军装已被汗水打湿。他边擦汗边接过助理递过的水,记者打趣地说:“屋子里太热了,您的妆都花了吧?”
张教授笑着嗔斥:“又不上节目,化什么妆。”
“坊间流传,您从不让化妆师给您化妆,全都是自己化。我同事让我问问,有这事吗?”
“上节目时还真是我自己化妆,这里面还有个故事。”
1992年,中央电视台军事部与海军记者站合作了一个36期的节目叫《三十六计古今谈》,主要是讲三十六计的故事。当时节目组没有化妆师,只好由主持人张莉代劳。“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化妆,估计也是张莉第一次给男人化妆,她差不多给我化了快两个小时。打腻子、施粉黛、描眉画眼、涂口红、做头发……化成个什么样子,我也没好意思看,就赶紧录节目了。节目录完之后,海军政治部首长宴请节目组的主创人员,我也参加了。宴会开始前,我到洗手间里去照了一下镜子,把自己吓了一跳,因为镜子里面的人根本不是我。张莉完全按照给女人化妆的程序给我抹了一遍,看着镜子里的我,我伤心透顶,悲恸欲绝。从那时起,我就决定自己化妆。我绝不能让电视机前的观众看到一个男不男、女不女的张召忠!”
“您用什么牌的化妆品?化妆技术怎么样?”
“我现在自己化妆的技术经常得到专业化妆师的表扬,主要特点就是自然、服帖,化了妆就像是没化一样。”
第一次上电视,对电视节目录制的程序完全不熟悉。《三十六计古今谈》的节目形态是主持人开头结尾串连,先说一下三十六计中每一计的原文,接下来由张召忠解释原文的现代释义,并通过大量战例来阐释这些古老计谋的实际运用。节目专门有研究军事谋略的专家撰写解说词和案例,经过各级领导审定之后,再由张召忠和主持人张莉在演播室里完成。所有解说词都是预先准备好且经过审查的,他和主持人的任务就是提前背下来在摄像机前面绘声绘色地说一遍。这本来是个很简单的任务,但对于他来说太难了,因为不习惯背诵别人撰写的稿子,想用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语言讲述,但领导感觉那样没法把握。于是,每一集都会因此而争争吵吵。结果,张召忠录了十几集就中途退出了,他感觉自己不适合做电视。
以后,央视军事部“军事天地”节目的制片人吴少华找到他,希望做个系列节目“舰船知识”。这是他的强项,于是他答应下来。“舰船知识”系列节目的形态是现场访谈,张召忠和主持人张莉要下部队,到海军舰艇和潜艇上去录制,在航行中的军舰上给观众讲述一些基本的军事常识、军舰礼仪、技术性能和作战方面的情况。这个节目让他重新找回了自信,他自己准备材料,自己到军舰上采访和了解情况,面对镜头侃侃而谈,不再有过去那种拘束感和紧张感。这个节目广受好评,当时收视率居中央电视台前几名。
2.“今日关注”,临到直播前还换题
“科索沃战争让您一炮走红,还有伊拉克战争的直播和评论。这些年来常见您参加‘今日关注’、‘军情解码’、‘书香北京’等。您都做些什么类型的节目?是什么让您长盛不衰?一直保持很高的收视率?”
谈到往事,张教授都能清楚地说出日期,让记者十分惊讶。
“1999年3月24日,当天凌晨3点钟,我被电话铃声吵醒,原来科索沃战争爆发了。中央电视台启动了直播机制,在早上六点钟新闻节目中,著名主持人海峡和我就科索沃战争爆发的重大新闻事件进行了直播和评论。”在张召忠的记忆中,那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对重大危机和突发事件进行现场直播和评论。
“2003年3月20日上午,我正在上班,突然接到电话,让我立即赶往电视台,参加中文国际频道伊拉克战争的直播。由于是突发事件,电视台紧急开了个窗口,播完后就又恢复了正常节目的播出。由于前方战事不断推进,电视台领导就决定不断增长直播时段,从几十分钟增加到几个小时,连续直播了一个多月,从晚上七点半直播到次日凌晨两三点钟,我全程参加了那次伊拉克战争直播。”
多年来,张召忠参加的节目还有“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海峡两岸”、“中国报道”和“今日关注”、“防务新观察”等。2003年以后,他经常参加北京电视台的“环球冲浪”节目,2010年这个节目取消,创办了“军情解码”和“书香北京”。
电视直播评论讲究的是首发和首评,突发事件、重大危机或战争爆发之后,要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评论,第一时间要发出声音。张教授说,“今日关注”的直播,经常是临到直播前还要换题。“有一次发给我的策划案是朝鲜问题,可临到直播前智利发生大地震,我们只好临时决定换地震的题目。6月26日,节目的内容是菲律宾问题,可直播前突然看到中海油宣布了南海9个区块对外招标,我们立即决定就这个问题进行评论。距离直播还有十几分钟,现做短片、上字幕、改标题、做地图、设问题。他们在直播室跑来跑去,分秒必争,直播线上的工作人员,相互配合,一丝不苟。这让我想起了在长达一个多月的伊拉克战争直播期间,主持人、专家、节目组人员、直播线工作人员和领导,全部在一线忙来忙去,吃盒饭,累了就在椅子上靠一靠,有的干脆躺在地板上休息一会儿。如果不是身临其境,任何观众都绝对不会相信,如此严谨的新闻评论节目居然是在这种条件下完成的。”

电视新闻评论与娱乐节目最大的一个不同,就是敏感性、危险性太大。从媒体规律来看,总希望评论员对刚刚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深度点评,最好是提出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观点。从评论规律来看,对突发事件、危机和战争必须要在来不及查找资料的情况下,对其发生和发展的来龙去脉说清楚,这需要有相当深厚的技术装备、战术战略和政治外交功底。评论员必须把问题讲清楚,不能含糊其辞,吞吞吐吐,尤其不能把网上不准确的信息、把报纸杂志上看到的内容直接说出来,要融会贯通,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重要的是确保在口径上不出偏差。
客观上来讲,在直播中第一时间对突发事件、危机和战争进行评论,并不知道具体口径和要求,尽管如此,评论员必须根据平时学习、了解和掌握的情况,准确把握,进行正确的评论。很多人认为,在中央电视台进行新闻评论,与在网络上、微博和博客上评论是一样的,其实是完全不同的。如何才能坚持原则,不犯错误,还能把收视率提高,这个难度才是最大的挑战。

3.在节目直播和录制过程中从不看策划
“电视评论与知识结构有关,您做电视评论20年,难道不感到知识枯竭吗?20年来您做评论节目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
“这也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张教授说,“我上过三四个大学:1968年学的专业是机械电子,它奠定了我的理工科专业基础,对我后来从事科技装备研究非常重要。电视评论中,我经常会向深处谈,一谈到技术装备大家就心里有底了,感觉不再空虚和漂浮。1974年我在北大学阿拉伯语,并进修了英语,这使我开阔了眼界,出访过很多国家,接待过十几个国家军舰的来访,并在国外常驻、工作和学习了很长时间。这些经历,让我对外事活动和外交事务比较熟悉,电视评论中能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去思考军事问题,把军事话题提升到国际战略和国家战略的高度,而不是仅限于玩儿兵器、讲性能、看热闹的初级状态。1994年以后,我作为军队的国际法专家多次参加国际会议和研讨活动,对国际海洋法、海战法、武装冲突法和世界军事历史等有了深入研究。对历史和法律问题研究的最大好处是在谈及黄岩岛、钓鱼岛、台海形势等重大敏感话题的时候,能够从历史的纵深、法律的规范和严谨的视角去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懂一点历史和法律,能够让浮躁的心平静下来,避免说过头话、偏激的话和极端的话。”
令张教授受益匪浅的是,2000年,他在国防大学学习联合作战指挥,有机会把国防大学的所有课程全都听了一遍,还有机会与来自全军的部队指战员进行交流,从而让他的许多理论知识得到扩充,所缺乏的实践经验也得到弥补。以后,他又到英国皇家军事科学学院学习国防部的业务,从而对国际危机处置、国防部业务管理、武器装备发展和反恐作战等有了基本了解,曾经参加过马岛海战、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指挥员也给他们讲了不少课,同时还对英国及北约的军事设施、部队、院校和科研机构进行了参观访问,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些,对于他评论危机、冲突和战争非常受用。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6月28日,中央电视台十频道《读书》栏目约我连续录制了五期‘走向深蓝’系列节目。在节目录制之前,编导给我送来了7本书,总共300万字。我从来没有参加过这个节目,所以心中没底,就用十几天的时间,把送来的书都看了一遍,此外还看了好几本别的相关内容的书。开录之后,35分钟一集,连续录制,非常顺利地录制完成,所有人都非常满意。”说到此,张教授难抑自豪。
“节目的功夫在节目之外,就节目准备的节目不可能好看。我参加的所有节目都有专业的编导和策划,他们经常在节目之前把策划案发给我,但我在节目直播和录制过程中,从来都不看策划。为什么?我认为编导和策划完成的文案只是他们的书面认知,要变成节目还需要主持人的二次加工和再创作,优秀和平庸的主持人之间的差别就在这一刻拉开。如果编导的策划案是A,主持人的任务就是把它变成B,我的任务就是配合主持人把节目变成C,决不能是A+!所以我不仅不能看策划案,更不能预先准备好答案到节目中去背诵,我必须眼睛盯着主持人,脑子跟着主持人的思路去反应、去思考、去回答。在节目到了直播和录播的时候,主持人就是乐队的总指挥,我只是一个演奏员,我必须与他保持协调,才能步调一致,节奏和谐。凡是好看的节目、收视率高的节目,都是主持人努力挖掘和勇于挑战专家的节目,按部就班、顺着策划案往下推的节目不可能有收视率。战争之所以扣人心弦就在于不确定性和挑战性,军事演习之所以不受人待见就因为未交战已知胜负,把演习玩儿成了演戏,是形式主义的再现。”
4.为强迫记忆 十几年前开始无纸化办公
“听说您有个习惯,看过的东西一律扔掉,是为锻炼记忆力吗?”
张教授说,几十年来,自己每天都要抽几个小时上网、看报、读书。为了强迫记忆,我看过的东西一律扔掉,所以我十几年前就养成了无纸化办公、电子阅读的习惯。电视直播与写书作文最大的不同,就是不能翻阅资料,全靠脑子中的记忆。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记忆力那么好,很多事件、时间、地点、人名都记得清清楚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我出版过20多部专著、总计4000多万字,没有一个字是找人代笔的,所有著作都是我自己完成,连查找资料也都是我自己完成的。我备课、讲课、做多媒体,从头到尾都是自己完成。我从来没有在别人的作品前面署名。学者的责任在于用自己的所学奉献社会,找人代笔、徒有虚名是一种学术腐败。学问有高有低,观点有对有错,但做学问的态度必须端正,绝对不能沽名钓誉。”
张召忠是从农民到士兵、从士兵到将军的,没有任何背景,没有任何后门,在每一个进步的台阶上没有送过任何礼,也没有受过任何贿。40多年来在党组织的培养下成长起来,全靠刻苦学习成就了自己。他说,自己是一个整天辛勤耕耘的人。无论作电视评论、讲课、写文章、写书,都要有一颗平常心,不管名气有多大,职务有多高,都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千万不要不知道天高地厚。无论是说话、办事儿、讲课、做节目,都不能盛气凌人,不能说大话、官话、套话、假话、废话,一定要用最朴实的语言诠释最复杂的问题,要接地气,草根儿化。
“电视机前的观众有高级领导干部,有高级知识分子,也有普通百姓,甚至很多人是老人、小孩和文盲,我讲的那些东西能让他们听得懂、感兴趣是最大的成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入耳入心,对节目建立感情,锁定节目追着看。有一次‘防务新观察’在军事博物馆现场录制节目,突然有一位观众激动万分地跑过来要与我合影,他们开玩笑说,哈,原来你的粉丝是八九十岁的老太太啊。是的,我讲课的时候,还有很多几岁、十几岁的孩子们在静静地听讲。”
5.60岁不退休 组织特批延长服役
“除去要有广博的知识外,做一个优秀的电视评论员还需要什么素质”?
对于一个优秀的电视新闻评论员而言,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政治素质就是要求在政治上必须无条件地和党中央保持一致,道德品质就是要求在做人上要严格要求自己,防止出现负面效应,要能够在观众中保持一定的威望。
新闻电视评论员与娱乐明星完全不同,不可能一夜成名,相反,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很可能在直播中身败名裂。伊拉克战争直播天天进行,每天五六个小时甚至更多。在伊拉克战争的马拉松直播中,一个人有多少知识、多少观点可以说之不尽,讲之不绝啊?
“要给人一滴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这就要靠平时的积累。”张教授说,“成名自然是件好事儿。出名之后,找我做节目的多了,我写的书好卖了,自己有点什么事儿也好办了。但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好必然就有坏。作为名人,在公众面前说话办事儿就要格外注意,否则就会产生很坏的社会负面效应。作为名人,走到哪里都有人认识,社会监督力增强了,在公开场合活动就会受到限制,就会感到很不方便
“在山根底下一身短打扮还嫌热,爬到山顶后才发现那里还有积雪,这就是古人说的高处不胜寒。今年4月份,社会上因为黄岩岛争端一片喊杀叫打的声音,我在‘今日关注’中引用孙子名言:主不可怒而兴兵,将不可慍而致战。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该有大国胸怀、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在黄岩岛问题上,一方面要坚持用外交的和平的方式解决,一方面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不能放弃使用武力。在上海电视台的一个三分钟电话连线中,他们预设了一个圈套儿,问我:如果开战的可能性是100%,现在中国对菲律宾开战的可能性是多少?我说30%是战争,30%是经济,这两个手段加在一起是60%。另外还有40%是外交和政治解决手段。我的这些电视访谈语言,第二天网上铺天盖地,你想反悔都不行,有视频为证。如果是一般的学者,网络不会如此热炒,因为是我说的话,所以本身就构成新闻热点,你看有多危险!

“最危险的还不止这些,前些年就不断有人冒充我的名义非法出版图书,公然在书店和地摊上叫卖,责编、出版社都是真的,就是作者是假的,我完全不知情。现在升级了,冒充我的名义开设的微博、博客多得是,我通过好多途径辟谣,我跟他们说,我没有开设任何微博,只是2011年之前在人民网开过博客,现在也不更新了。更让人不能容忍的是,有些人PS我的图像和字幕,擅自制作有关我的电视评论视频在网上流传,这不仅严重侵犯了我的名誉,也损害了节目的权威。”
张召忠今年60岁到了退休年龄,组织上特批他延长服役期。谈到未来的打算,张教授说,作为学者,一辈子研究海洋、军事和战争却无缘参战,只好用自己的所学奉献社会。今年,自己出版了《百年航母》和《走向深蓝》两部专著,这是一个老海军在42年军龄中长期积累下来压箱底儿的存货。年底前,他还打算把自己多年来的学术积蓄再折腾一通,撰写一本如何依法治海的专著,与前两本书构成中国全面走向深蓝的三部曲。
(本文来源:北京日报 ) 责任编辑:NN011


http://news.163.com/12/0821/04/89DEEE4F00011229_2.html
75#
 楼主| 发表于 2012-8-23 16:20:0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赵相斌如果为百姓鼓与呼,可能自行了断的机会都没了……
@江湖侠客W(新浪特约评论员)没有勇气用一支秃笔为百姓鼓与呼,却有勇气选择自我了断。难道这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宿命——从老舍到徐怀谦?



轉發(7) | 評論(4) 今天15:11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
76#
 楼主| 发表于 2012-9-16 19:55:3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连清川你们还真好意思拿出来呢。搞得好像你们自己不明白自己是神马玩意儿似的。神马玩意儿! //@五角场将进酒:,作者的主要观点是贵报社评和署名评论的区别,这和国内批评者对贵报社评的看法并不冲突。此外,你既然以此为辩护,为什么不提《外交政策》这篇《China’s Fox News》http://t.cn/zlhR4Wd
@王文评论美国《外交家》刊登“中国《环球时报》被误读了吗?”一文,专门探讨对环球时报评论版的研究,认为评论越来越有影响力、多元化,而不是被外界说的那样民族主义。作者寇艾伦是著名的中国通。http://t.cn/zlhTvcV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轉發(20)
|
評論(25)
今天17:31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1)|
收藏|
評論(1)
15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77#
发表于 2012-9-25 20:01: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雪 于 2012-9-25 20:02 编辑

【案例】
记者为何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

 白红义

  几天前,甫一出狱的顾雏军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重提7年前入狱的往事,抛出诸多猛料,吸引了不少媒体的关注。在报道之外,一位参加了发布会的记者在微博上感慨:许多在现场的年轻记者“由于不了解这些历史恩怨在争取到提问机会时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令人扼腕”。她认为,这“反映出媒体是个吃青春饭的行当,积淀下来有经验的记者太少,人才流失严重”。我能够理解这位记者抒发的上述感受,但并不认为她的看法切中了问题的本质。
  20世纪以来,世界新闻业最大的内部结构变化,就是一面倒地朝向高度商业化发展。在商业化的新闻生产环境中,雇主真正希望得到的是既年轻又富有经验的记者。发达的欧美新闻业如此,日益商业化的中国新闻业也无法摆脱这一普遍趋势的影响。过去10年来,学者们对中国记者的相关调查数据都表明,中国记者的平均年龄正日趋走低,学历则提高得很快,他们大多处于一线新闻采编岗位。这种变化趋势基本上符合了商品化新闻生产追求年轻的高素质员工的逻辑。
  中国新闻业经过20年的市场化运作,商业运作的逻辑已经深深地嵌入中国媒体的血脉之中。身处于这一浪潮中的中国记者既能享受到市场化带来的若干革新,但是也日渐体会到商业冲击的无奈。商业逻辑进入新闻业后,记者的工作性质也随之出现了很大的转变。此时,记者的工作就变成了运用专业技能生产具有使用价值的新闻。记者作为知识分子的光环似在褪色,取而代之的是最朴实无华的劳工生活。很多记者以“新闻民工”作为自我身份的认同,在现实中则表现为跳槽次数增多、从业年限缩短,职业忠诚度处于下降趋势。于是,记者成了一个吃青春饭的行业,往往变为下一个工作的过渡或跳板。
  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曾经说“新闻业是惶惶不安的人、贪得无厌的人、叛逆造反的人或无耻屈服的人最多的行业之一”。回顾我短暂而又难言成功的记者生涯,似乎就是在一种“惶惶不安”的状态中度过的。在不同的媒体单位之间辗转,在各异的新闻现场奔走,看似潇洒快活却有着难以名状的悲戚。短短的几年时间,我就从一个满怀热情的菜鸟变成意兴阑珊的“老记”,直至最终离开记者岗位。就我个人而言,从新闻工作到学术工作的转变虽然只是个体的自主选择,但过往的职业生涯和生存状态却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新闻是一种被社会赋予了特殊期待的行业,坚守或离开都不应该只是为了赚钱而已。更值得追问的则是这种选择背后的结构性因素。也就是说,是哪些因素导致了记者的离开?在笔者看来,社会、组织与个体都是影响记者职业流动的可能因素。
  第一重因素是社会情境的变化。新闻原本是现代性的产物,但在后现代特质占据主流的社会中,当前的新闻工作正深陷伴随消费社会与科技进步协同而来的速度竞赛中,新闻的时间与速度、传受双方关系、新闻工作的稳定性及媒体组织角色等不同层面都在发生改变,促使报道倾向快速浅薄。以往在新闻专业的逻辑下,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人脉关系的长期经营是一门学问,更是新闻工作的核心,确保记者获得正确、深入的信息来源,建立自己在行业中的专业地位。但在当下,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共舞”关系似乎已不复存在。因为新闻已是商品,只需用“好看”瞬时吸引眼球,是否深度与正确已显得不那么重要;因为新闻不是志业,而是随时可能离开、可以替换的工作,所以个人无需作出专业承诺,更不用在乎专业地位;因为新闻要的只是消息来源的简单发言,满足新闻写作需要引述的形式要件,事件一过就不再重要,所以就没有长期维持关系的必要。在这种社会情境下,新闻的本质发生着改变,随之而来新闻运作规则的改变也是根本性的。
  第二重因素来自新闻组织的变化。在新闻学的专业论述中,新闻记者的自主性被置放在一个绝对核心的位置。但落到新闻实践中,新闻组织才是实际主导新闻工作的力量。新闻需要组织内部的分工才能完成,记者也得依靠组织获得收入维持生计。可以说,组织提供了新闻工作的必要资源,同时也约束与控制着个人行为。当中国的许多新闻组织从一个不用操心营收的文化事业单位转型为一个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时,新的组织运作逻辑也随之诞生了。毫无疑问,维持生存是这一组织运作逻辑的根本。在新闻业务上,它往往奉行一种“风险规避”的工作常规,免遭来自其他力量的钳制。在这一原则下,即使面临无可避免的危机,这些组织早已失去应有的担当,奔走在一线的记者更容易成为各种控制力量的牺牲品。在这种情况下,媒介组织内部已经形成鲜明的阶层分化,一线记者成为一个明显的“下滑阶层”。在内部管理上,它引入缩小固定工资比例、加大“计件工资”分量的绩效考核制度,刺激年轻的记者们更加努力工作。这种新闻常规与分配方式与商品化新闻生产的其他特征一起,强化了将新闻生产作为一种获利手段的观念。在劳动力市场严重饱和、就业竞争压力和经济压力逐渐增大的背景下,记者的劳动时间被最大限度地延长,形成了一种事实上的“弹性劳动”。从组织运作的逻辑来看,这种手段能够提高效率、减少成本,但对记者个体伤害甚大,这便是大量“新闻民工”被市场制造出来的原因。
  第三重因素则是记者个体的变化。从一般情况看,新入行的记者在新闻工作中经历大约两年左右的社会化过程后,其新闻理想和职业雄心会因种种现实制约而逐渐受挫,经济利益上的追求日渐成为最主要的工作驱动力。记者这一职业的特点是工作压力大、流动性高,能长期留下来的人多半是兴趣使然,新闻圈中不乏这样的新闻理想主义者。但是更多的年轻记者,可能是抱着与新闻前辈们不同的想象进入新闻业的,一旦禁不住现实的严峻考验,这群普遍缺乏信仰的人不是选择离开这个行业,就是殊途同归地进入为工作而工作的境地,失去工作的价值,没有工作的目标,只有一种工作的状态。当他们的采访报道工作屡屡因为外力的因素受挫时,当他们的报道遭遇外部控制而无法得到组织庇护时,当他们结婚生子却无法看到未来的前途时,种种因素带来的“底层感”会极大地干扰记者对于这份职业的坚持。
  笔者虽然归纳出上述三大因素,但记者的职业流动绝非单一因素的结果,而是种种因素纠结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许多人只是将提高记者薪酬作为阻止人才流失的灵丹妙药,显然是低估了问题的复杂性。如果将记者视为具有理性选择能力的经济人,那么他们的坚守或离开自然就是一种衡量成本收益后的理性行为,但个体的理性带来的,却是整个新闻行业的不尽如人意,中国记者的专业化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http://epaper.dfdaily.com/dfzb/html/2012-09/25/content_679175.htm
7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1 17:08: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人民日报:若不能不计毁誉改革将寸步难行
2012年10月11日04:43  人民网-人民日报
大 中 小 全文浏览
  改革开放,永葆探索创新的朝气(人民观点·锻造我们时代的精神气质 ②)

  本报评论部

  今天的中国,改革有了更坚实的基础,但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所遇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压力,丝毫不亚于当年。只有更加自觉地思创新、促改革,做闯关夺隘的开路先锋,只有始终保持探索创新的蓬勃朝气,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子冲劲、闯劲、拼劲、韧劲,我们才可能跨过攻坚期的艰难险阻,将先辈们开创的改革开放大业推向一个新的境界。

  到今天,改革开放已走过1/3个世纪。这么多年过去,当我们倒拨时钟,回到这部壮阔史诗的卷首,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豪气依然撼人心魄,改革先行者勇往直前的足音仍旧清晰可闻。

  从辽宁到广东,切掉胆囊的任仲夷“浑身是胆”,一心要杀出一条血路。“不要人夸颜色好”的项南勇闯雷区,支持包产到户,为企业家松绑撑腰。“大不了回秦城监狱去”,蛇口工业区奠基人袁庚无惧非议,誓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自费改革”、“拎着乌纱帽往前冲”,改革先锋们以燃烧的激情,开辟出一段闪光的岁月。他们身上展现的改革创新精神,熔铸成时代精神的核心。

  今天的中国,改革有了更坚实的基础,但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压力,丝毫不亚于当年。正因如此,党中央反复强调,改革开放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必须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信心百倍地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

  改革越往前走,人们对它的期待越高,遇到的困难也越多,需要支付的成本也越高,“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过去普调一级工资、粮价上涨几分钱,老百姓就欢天喜地;现在搞医保社保,成百上千亿地投入,却仍有人抱怨是“太平洋里磕鸡蛋——这哪算做蛋汤”。过去建一个工厂带动就业、增加税收,大家无条件欢迎;现在则要面对种种质疑:会不会挤占耕地,会不会破坏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搞改革,没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没有不计毁誉的心理素质,没有坚不可摧的创新意志,我们就会寸步难行。

  更为复杂的挑战在于,随着改革走向深入,那种皆大欢喜的普惠式改革,空间越来越小。社会多元带来的利益分化,时常令改革者面对“不是这部分人不如意,就是那部分人有意见”的两难。当分歧的根本不在于“是非”而在于“取舍”,当矛盾的化解很难再靠觉悟、靠动员,改革就从“理当如此”的抉择,变为一种你来我往的博弈。面对转型期社会这些前所未有的阶段性特征,我们既要有大刀阔斧的果敢决断,又要有如烹小鲜的灵活细致、周密安排。

  继续深化改革,一个显著的不同在于:前辈们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置之死地而后生。今天,我们的财力增强了,实力提高了,对规律的认识加深了,方方面面的条件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面对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能不能继续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有没有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是否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决定着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

  “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中国走到今天,无论围绕改革的具体路径还有多少争议,坚持改革、深化开放,这都已经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

  改革有困难,不改革会更困难。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关键环节、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势在必行。只有更加自觉地思创新、促改革,做闯关夺隘的开路先锋,只有始终保持探索创新的蓬勃朝气,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子冲劲、闯劲、拼劲、韧劲,我们才可能跨过攻坚期的艰难险阻,将先辈们开创的改革开放大业推向一个新的境界,创造新的辉煌。

分享到:保存 打印 关闭
网友热评已有29931人参与
白山钓叟
吉林
有一点还是要记住,不能以损害广大百姓的利益,做自己的政绩。不能以损害国家的利益,做自己的政绩。
2012-10-11 16:52:53
梅龙天桥
广东深圳
邓小平理论:如果搞两极分化,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 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 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1990年P364)如果搞资本主义,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就会发生闹 革命的问题。(《吸取历史经验,防止错误倾向》1987年P229)
2012-10-11 16:52:23
wendychina900
山西忻州
好文章,三十年进步主要体现在物质层面,许多人的心态仍然害怕市场和个体自由。
2012-10-11 16:52:17
耳顺的博客
河北邢台
社会多元带来的利益分化,时常令改革者面对“不是这部分人不如意,就是那部分人有意见”的两难。
2012-10-11 16:51:25
ffzw
北京朝阳
人民日报:若不能不计毁誉改革将寸步难行。这篇文章让人看不懂,吞吞吐吐。
2012-10-11 16:48:42
phzxjsq
浙江嘉兴
“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关键环节、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是的,必须抛弃以往的所谓“必须坚持”,要敢于新的尝试,敢于创新,敢于承受风险。
社会走到今天,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徘徊多年,体制、机制对社会发展的障碍已暴露无疑,举国上下,亿民同心,人心思改,暗潮涌动。我相信,这是中国即将出现创世伟人的前兆。
突破束缚中国历史进步的瓶颈,让中国走向更加的开放,更加的民主,更加的自由和法制,走向世界人类的共同的普世价值观,已经为期不远!
2012-10-11 16:48:35
咸阳网民
陕西西安
空谈有什么用,敢立法公布官员的财产吗?
2012-10-11 16:47:48
伐檀工
浙江绍兴
任何事情都没有事先完美无缺的预案理论,都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人民日报的观点本身就是违背马列主义实践论的观点的。我的观点是:不是理论准备不充分,而是特权阶层不愿 将他们既得利益拱手相让。这才是核心问题!

2012-10-11 16:47:15
心心相印
四川遂宁
写得很好!我们的国家现在确实是这样,要从这个怪圈里走出来必须要砍掉滋生在这个圈里面毒瘤。
2012-10-11 16:46:53
jwb222
湖南长沙
改革是手段,不是目标。改革的目的是要过好日子,让绝大多数人过好日子。只要改革的出发点是正确的,“毁”有多少?“誉”有多少?自然是很明了的!还需要担心吗?
回复 支持 2012-10-11 16:45:47
查看所有29931条评论 >>

http://news.sina.com.cn/pl/2012-10-11/044325333218.shtml
79#
发表于 2012-10-25 10:06: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传统媒体是新闻生产主力 莫当网媒跟屁虫

 当地时间10月18日,美国《新闻周刊》宣布,将在年底把纸刊和网络杂志《野兽日报》合并,推出全数字化的《全球新闻周刊》并裁员,从而结束这家杂志为期80年的纸版发行史。又一家纸媒“关张”,新媒体的拥趸们欢欣鼓舞,弹冠相庆,传统媒体则如丧考妣。
  我倒觉得,传统媒体的同行们不必忧伤,不要以为自己这个行业没有明天了。美国《新闻周刊》告别“纸版发行史”,只是个案而已,并非普遍现象。他们走到今天,并非都是新媒体的冲击,更有其自身经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告别“纸版发行史”,并不意味着纸媒的死亡,而是为了顺应读者的阅读习惯,是与新媒体融合的结果,只是换了一种存在形式。新媒体只是阅读的渠道,传媒业还是一个以内容生产为核心的行业,内容不死,思想不死,传统媒体就不会死。
  但是,传统媒体不能无视新媒体这个新“渠道”的冲击。抱残守缺,固步自封,不思改革和融合,毫无主见和判断地追随新媒体,只有死路一条。
  一个需要澄清的事实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非对立关系,而是互补关系。新媒体对讯息的快捷传播,更符合公众的信息消费习惯,所以纸媒要扩展报道的影响力,离不开新媒体。当然,新媒体同样离不开传统媒体,无论是新闻信息的生产和供给,还是在公信力上,它都严重依赖传统媒体。如果哪一天所有的传统媒体,从报纸到电视台到杂志,都拒绝网站转载新闻,那么,各大门户网站的首页将会一片空白。至少在目前,传统媒体仍然是新闻生产的主力。微博也一样,如果哪一天将微博中首发于传统媒体的内容都剔除,它所传播的有效资讯将非常有限。
  毫无疑问,如果哪一天全世界电脑的复制和粘贴键都突然失灵,那么网站基本上就得关门,新媒体就会成为死媒体。这样说,倒不是因为传统媒体人的自负,而是想强调两者的互补关系,两者已经融为一体,离了谁都不行。
  不过,不可忽视的现实是,传统媒体的日子并不好过。一方面,由于读者越来越习惯于从网络上获得信息,一些纸媒的发行量在下跌;一方面,由于信息管制的不均衡,很多信息能从网上看到,从传统媒体上看不见,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不可避免地在一次次公共事件中流失,被读者抛弃。
  正因为如此,传统媒体一直都对“微博主流媒体化,主流媒体边缘化”的趋势耿耿于怀。《小康》杂志2012媒体信用调查显示,微博公信力首超广播、杂志。在“公众心目中公信力最强的主流网络媒体”排行中,新浪、腾讯远超人民网和新华网,微博排在了“受访者心目中公信力最强”媒体类型的第四位,位列广播、杂志之前。不得不承认,在这场传统媒体与微博所代表的新媒体的遭遇战中,传统媒体基本上是败了。
  节节败退,不仅在“他杀”,更重要的是一些传统媒体在“自杀”。“自杀”的一个特征是,丢掉了传统媒体应该坚守的“传统”优势,或惊慌失措或偷懒或无主见地被新媒体牵着鼻子走。
  不得不说,在议程设置上,传统媒体是失职的;在创造社会流行语方面,传统媒体得分基本为零;在设置讨论话题上,传统媒体基本没有贡献;在引领公众讨论和引导舆论上,传统媒体也非常乏力。很多都市报的版面上,新闻基本上是从网上扒来的,都是“网友曝”如何如何;很多广播节目,也是从这里抄一段,从那里抄一段,开口闭口都“某某话题在网上引起热议”。前段时间“元芳,你怎么看”无厘头地在网上走红,引曝微博讨论,几天后不少纸媒竟然花很大的版面炒微博冷饭。难怪很多读者批评:纸媒难道没有更重要、更有价值的信息去报道?
  新媒体提供了很多谈资,信息海洋中的话题取之不竭,这也养了一大批偷懒的编辑和记者,不去创造性地设置议题进而引导讨论,而是奉行“拿来主义”,成为网络的跟屁虫。
  当然,新媒体也是一个新闻富矿,给传统媒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闻线索。但这应该是一个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合作,展现新闻纸品质和“传统”之优势的地方。“传统”不是媒体的麻烦,而是优势,这些传统优势包括:不轻信传言、核实信源的习惯;不轻听偏信,兼听则明的客观品质;不乱贴标签和想当然,深入现场、用脚采访、用笔还原、求索真相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不被情绪牵着鼻子走,不被愤怒左右,不迎合不取媚,一事当前先问真相,真假优先于立场。可一些传统媒体完全丢掉了这些传统,在精神上沦为新媒体的附庸,网上的信息竟然不加求证就拿到版面上;消费网上的情绪,而不是负责任地引导。
  传统媒体坚守传统并融合新媒体技术,才有光明的前途;当网媒跟屁虫,只有死路一条。

http://news.sina.com.cn/m/2012-10-24/100625427758.shtml
80#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0 12:49: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曹林:抵制新闻简单化和段子化的诱惑

2012年10月30日04:59  中国青年报 评论(48人参与)
  曹林

  把简单的事情说得很复杂,是哲学家常做的事;而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则是媒体人爱做的事,因为传媒很多时候面对的是没多少耐心、不愿动脑子、厌恶复杂的大众。信息海洋中,偷懒的读者总希望能用最少的时间和最小的理解力去读懂一个可能很复杂的事物,简单化便成了一种媒体追求。但很多时候,过度简单化的报道思维,会扭曲事实和真相。

  比如近来引起舆论争议的一条新闻,就是“简单化”惹的祸。媒体报道称,北京患白血病的5岁男孩帅帅去世。2011年8月,帅帅被医院确诊为急性双表型白血病,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才有可能康复。其父母做完配型检查后,双方都能移植,但首选为父亲。2012年5月,因帅帅父亲拒绝做造血干细胞移植,并中断每月给孩子的生活费,帅帅母亲以孩子的名义将这位父亲告上了法庭。因“拒捐造血干细胞相救”,此前这个父亲就一直陷于舆论谴责的漩涡中,孩子的去世,更点燃了舆论的怒火,这个父亲一时成千夫所指。

  媒体这样的叙述,确实容易激起愤怒,新闻很简单地将父亲描述成了一个冷血的人,甚至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不救,拒绝承担医疗费,拒绝捐造血干细胞救儿子,简直“禽兽不如”。这种报道的叙述逻辑非常简单,这位父亲就是一个敌人,一个恶人,他置5岁孩子的生死于不顾,他的心比铁还硬。这样的愤怒控诉,自然极有感染力,很容易激起公众的愤怒。当下浮躁的传播语境下,吸引眼球是很简单的:不复杂的迫害情节,加上一个“敌人”,就能让站在道德高地的人们群情激愤。

  可事实真这么简单吗?一个父亲果真会无情到那种地步吗?事情的善恶和是非真像媒体描述的那么简单吗?即使这个父亲真的“拒绝造血干细胞移植”了,又是怎样一种力量使一个本该倾力救孩子的父亲变得这么无情?从一些新闻报道中,看不到这种深入的调查,听不到那位父亲的声音,只有对“一个不可理喻的狠心父亲”形象的简化描述。帅帅离世后,有媒体采访到那位父亲,尽可能还原了事实和听取了双方当事人的描述,让公众看到了一个远远超越“狠心父亲”这个简单形象的复杂事实,看到了这个家庭一直以来的矛盾,还有对孩子救治过程中的冲突。这个家庭复杂的纠葛,孩子的有病不治,远非一个“狠心”可以概括。

  每天各大媒体生产的新闻中,充斥着类似简单化的叙述和段子化的处理。

  这种简单化已经形成一种新闻叙事的模式:一个有着弱势身份标签的受害者,一个无恶不作的坏人;或者是一个“跟我们一样的底层人”,一个垄断着各种资源的强者;或者是一个强势的政府部门,一个求告无门的“受欺凌者”——这样的简单新闻故事占据媒体报道的很大部分,很容易唤起一种共同的“受害”感觉,形成热点。当然,判断的逻辑也是非常简单的:二元对立并虚假两难,非黑即白,非善即恶,底层就代表着正义,弱者就代表着道德优势,权力就是恶的,体制就是罪恶的代名词。

  当记者和评论员不是站在“事实高地”和“逻辑高地”,而是站在“道德高地”上激情澎湃地演讲时,叙事的简单化,思维的简单化,加上判断的简单化,便生产出一条条远离了事实真相的新闻。这些简单化的新闻和评论,虽然因为符合公众的期待、迎合了舆论的情绪而广为传播,却扭曲了事实,误导了舆论,还会在消费公众情绪的同时酝酿着社会的戾气。当每个人都在正义凛然地讨伐那个被简单地贴上“狠心父亲”、“禽兽父亲”标签的人时,传递的不是正气,而是可怕的戾气。

  媒体人应警惕这种简单化,简单化虽然方便着叙述者,也方便传播,方便形成热点,方便没有耐心的庸众接受和理解,方便滋养道学家的批判欲,各种方便——却失去了新闻最核心的东西:真实。在微博最火的时候,曾有对复杂和冗长深恶痛绝的同行建议媒体应该多写“微博化新闻”:用尽可能短的言语去写新闻,有利于在微博中传播,也是读者的福音。我是竭力反对的,新闻当然不应该废话,但也不能简化,文字应该以叙述事实的需要为中心,而不是长短。事实需要1000字来描述,微博化的结果,是新闻都写成了段子。而新闻的段子化,正是当下媒体的一大弊病。

(原标题:抵制新闻简单化和段子化的诱惑)

http://news.sina.com.cn/pl/2012-10-30/045925467071.shtm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