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舆论学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11-7-29 22:50:30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李鸿文:这么晚了来通知,要通知要禁声就早点来啊,这么晚了,社论要换,专栏要撤,我操你妈的“有关部门”!



15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10) | 收藏 | 评论(2)





评论支持@提醒啦。如"@微博小秘书",她就会收到你@她的评论提醒。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注册
评论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后面还有164条评论,点击查看>>




72#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18:49:1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操纵民意
日本3名核高官将丢官
大洋新闻 时间: 2011-08-05 来源: 广州日报 A10版


  原子能安全保安院院长寺坂信昭(资料图片)。
  经产省事务次官松永和夫(资料图片)。
  资源能源厅长官细野哲弘(资料图片)。

主管核能机构的经济产业省将面临“大规模洗牌”
  将被免职3名核能官员分别是:
  经产省事务次官松永和夫
  原子能安全保安院院长寺坂信昭
  资源能源厅长官细野哲弘
  据新华社电 日本经济产业省大臣海江田万里4日宣布,作为经产省人事“大变动”一部分,将免职3名核能官员。
  海江田万里召开新闻发布会,谈及经产省人事变更。他说,这一政府部门将有一场“大规模洗牌”,撤换3名高级官员是其中一部分;这场变动已经酝酿一段时间。
  “就经产省人事变动,我们已经商议一个月,”他说,“这将是一场大规模变动。”同时,具体方案有待发布之际,他打算“选用新人重建经产省”,以期为这一部门“注入新活力”。
  经产省失去首相信任
  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和资源能源厅是经产省下属机构。保安院主管的职能包括确保核电生产安全、向政府提供参考意见、帮助调整核政策方向等。
  福岛第一核电站辐射泄漏,保安院行动迟缓、应对不力,饱受批评。
  海江田万里说,已向首相菅直人汇报经产省人事变动方案。
  分析师认为,菅直人支持“洗牌”的可能性较大。经产省先前就改革日本核电政策显现的抵抗和拒绝态度让菅直人不满,丧失对这一重要政府部门的信任。

  压力
  安监机构“操纵民意”
  以此平衡“反核”声音
  据新华社电 原子能安全保安院陷入“操纵民意”丑闻,正承受公众和舆论压力。
  几家大型核电站运营商新近承认,过去几年,保安院授意运营商寻找核能支持者参加核政策研讨会,以“平衡”反核声音。
  福岛核电站事故后,保安院依旧暗中授意核电运营商操纵民意。
  一些媒体报道,九州电力公司承认派多名员工冒充普通民众参加6月一场公众论坛,驳斥反核观点、敦促重启两座处于关停状态的核反应堆。
  丑闻曝光后,日本朝野反应强烈。菅直人7月31日举行座谈会,指认保安院制造多数民众支持核能的“假象”。 他批评保安院本应扮演核政策“调校者”角色,却错误地与核工业为伍。
  一些媒体猜测,8月4日人事变动“吹风会”关联“操纵民意”丑闻。海江田万里暗示,丑闻最近一两周爆出,人事变动商议一个月前开始,不存在直接因果关联。

  辞职
  菅直人痛批保安院
  经产省大臣或辞职
  据新华社电 菅直人痛批保安院后,海江田万里致歉首相,承诺独立调查保安院。他新近在国会就核电站事故应对接受质询时一度痛哭流涕,称愿意为错误承担责任,“尽早在恰当时机”辞职。
  4日发布会上,媒体记者问及打算何时辞职,他没有给出明确答复,只是说:“我自会作出决定。”按照《朝日新闻》的说法,免职3名高官后,海江田万里自己可能辞职。
  经产省一直持推进核能工业发展的立场,而保安院作为核安全监管机构能否完全从安全角度出发监管核工业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一些民众批评经产省“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呼吁让保安院独立。舆论呼吁日本政府尽快改革核电监管体制,从经产省剥离保安院。
  据报道,菅直人政府已经着手采取行动,有望最早本周末发布核能监管机构新方案,进而可能制订更为严格的安全标准。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1-08/05/content_1437704.htm
73#
 楼主| 发表于 2011-8-22 13:43: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媒体与政权
武汉严辉文:那个比较能干的新闻发言人呢?//@谢文:不知道今晚新闻联播会不会放这个镜头?


@道译_see99:【直播利比亚】利比亚国营电视台主播席上已经空无一人




收起 |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向右转


11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15) | 评论(7)




7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 | 收藏 | 评论



74#
 楼主| 发表于 2011-9-18 10:19: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舆论导向
安监总局称要主动把握舆情导向
2011-09-18 01:21:49 来源: 北京晨报(北京) 有769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1)
核心提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杨元元日前表示,各级安全生产宣传部门要准确把握舆情的脉搏,及时快速地反应,正确地引导民众,主动把握舆情导向,防止虚假信息迷惑或者混淆视听。


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组委会副主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杨元元日前表示,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要主动发布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进展,主动畅通监督渠道、接受监督。

杨元元要求,各级安全生产宣传部门要准确把握舆情的脉搏,及时快速地反应,正确地引导民众,要切实做好四个“主动”,即主动发布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进展,主动做好安全生产事故的相关报道,主动畅通监督渠道、接受监督,主动把握舆情导向,防止虚假信息迷惑或者混淆视听。

杨元元说,当前安全生产的形势仍然是严峻的,主要是事故的总量依然很大,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

http://news.163.com/11/0918/01/7E6QTDT300014AED.html
75#
 楼主| 发表于 2011-9-18 10:21:20 | 只看该作者
易河北省保定市网友 ip:222.222.*.* 2011-09-18 07:31:43 发表
人在做,天在看,人民群众在评判,你把握导向算个吊蛋?
顶[72]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cqsbj520 [网易重庆市网友]: 2011-09-18 02:24:25 发表
网易河南省新乡市网友 [kyimheart] 的原贴:1
9494,不给评论的新闻数量应该大幅增加。
有没有人来主动导向九一八国耻纪念日?

顶[59]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艾伦伍迪 [网易北京市网友]: 2011-09-18 06:25:21 发表
看来群众的眼睛并不是雪亮的。
顶[40]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网易广东省广州市网友 ip:113.65.*.* 2011-09-18 06:39:43 发表
网易河南省新乡市网友 [kyimheart] 的原贴:1
9494,不给评论的新闻数量应该大幅增加。
此新闻评论已关闭,或导向了XX人数永远在控制范围内??

顶[38]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西山客0 [网易上海市青浦区网友]: 2011-09-18 07:01:11 发表
看到或发现有不利我方的消息、言论、短信、博文等要尽快关闭评论,让P民想说的无处可说.....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郭嘉已沉睡 [网易广东省网友]: 2011-09-18 10:11:34 发表
尼玛昨天那个某省巡视组巡视贫困县仅花费11万多把评论关闭了,做得很好。另外巡视组为了拉动贫困县的内需,不去大城市买东西,而专门在贫困县自费采购了运动服和鞋,这点应该大力宣扬
顶[0]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76#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22:21: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一条被转发1300万次的微博,新浪微博官方的解释truant

发表于 8 小时 前
[url=]54[/url]



昨天我们报道新浪微博上有一条抽奖活动的微博被转发了1300多万次,是新浪微博史上转发次数最高的一条微博。经过简单的分析,我们认为这条微博在转发数量上有问题。今天我们从新浪微博官方了解到,他们这个数据是刷出来的,并给出了关于这条微博的数据。
他们在发来的邮件中说:

是活动被刷转发,因为游戏规则没有定义清楚,既没有限定需要加关注,而且还说被转发越多,中奖几率越高,就被人利用了。
情况是这样,一共15万人转发,一共转发1300万次,其中只有3000个是真实用户转发,一共转发9000次。其他均为水军或者机器,目前已经清理干净。
感谢!
被转发了1300万次的微博,其中只有15万人参加,这15万人中只有3000个真实用户,这些真实用户共转发了9000次。这就是这条微博的数据(数据时间截止到10月8号上午10点半左右)。
实际上,当我们昨天报道这件事时,已经有很多网友关注,并分别以膜拜转发量等微博参与转发,这时这条微博的转发数量已经过了千万。也就是说,真实参与进来的3000多位用户中,有很多是在过了千万次转发之后才转发的这条微博。那么基本上可以判定,在转发数破千万之前,99.99%的用户都是水军或机器。
那么什么样的用户才算是水军或机器?新浪微博官方是如何定义的?我接着向他们的相关负责人问了一些问题。下面是新浪微博相关负责人回复的邮件:
你好
1. 请问水军转发和机器转发是怎么定义的?是通过转发多次,还是通过帐号本身属性判定?
水军的帐号基本上都是机器(如一些微博营销软件)在维护,这些帐号从帐号本身的属性和他的访问行为及操作行为上都有一些明显的特征,如帐号的昵称、头像等都具有批量性,访问行为都与正常的浏览器访问行为有明显差异。
2、我看那条微博的转发数现在只有9000多了,这个帐号是否会进行什么样的惩罚处理?还是只默默的将转发数删掉?
这个活动所制定的规则本身就具有缺陷性:“被转发最多的“转发”,前三名每人获得iPid2一部”,必然会有一些人为了刷奖去购买或者制造机器账号抓发自己的微博。
3、似乎现在还有人在继续以机器的形式转发。
我们通过分析,发现了几个重点作恶的帐号,这些帐号虽然是正常人在维护,但是他们使用大量水军帐号转发自己的微博,严重干扰了微博的正常秩序,已经对这些帐号进行永久封禁。目前还残存的机器帐号我们正在进行处理。
4、对于这样的情况,微博方面是否有什么好的处理方式?
对于这种情况,微博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反垃圾措施,从技术和产品机制上进行优化,最大限度的防范机器帐号行为。
5、新浪微博官方对这些水军、机器的态度是怎样的?
新浪微博坚决打击这种水军、机器帐号,一经发现进行永久封号处理。同时,对于购买或雇佣水军的帐号进行相应的惩罚措施。
6、之前发给我的这个数据,是截止到什么时间的?
截止10月8日上午10点半左右
在昨天报道了这次事件之后,我们很快联系了乐荐网络创始人戴虎宁,让他帮忙分析一下这次千万次转发数据中的水分(当时没想到新浪微博官方会回应)。经过一晚上挖掘了240多万条数据之后,戴虎宁也得出了一些结论
@豪门吉品鲍府 豪门1300万转发分析新鲜出炉!目前分析了240万次转发,参与人数4万多人 动态增长中请移步:http://t.cn/aFvKq8 已知规律:1. 每个僵尸转发次数集中在30次左右,2. 粉丝数0关注20以下的僵尸最多,3. 次抛型僵尸,微博数集中在30-40 4. 僵尸喜欢江苏和四川省 @36氪 @truant @techfans

现在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这次千万次转发的豪门惨案,很有可能是@豪门吉品鲍府 的一次炒作行为,根据新浪微博回复的邮件,也不排除有一部分用户为了得奖主动去购买或制造机器帐户抓发自己的微博。新浪本身没有参与这次事件,但直到转发数过了千万他们才做出反应,速度实在有点慢。这次事件之后,那些专门做微博营销的公司在新浪微博上将更难做。这次千万级别的转发数,不但前无古人,恐怕也后无来者了。
目前这条被转发千万次的微博已经经过新浪微博官方的处理,只剩下9000多次的转发(链接)。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自36氪


http://www.36kr.com/p/51815.html
77#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22:13:4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国闻周报」第十一卷第二期1934年1月1日出版,开卷第一篇便是胡政之的时评「中国为什么没有舆论」


转发(14)| 收藏| 评论(5)29分钟前 来自iPhone客户端
78#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18:47:0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开进布拉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的生命?明白了,这是马列新闻思想//@君兮无言: 中国没有多少新闻,只有搞舆论//@张志安:我会这样回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被视为中国新闻业的生命,主要是由特定的媒介体制及其宣传使命决定的。但媒体的导向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其能否说实话、真话,为人民说话。」
@一枚在读女研究僧:朋友参加湖北电视台的招聘笔试,简答题第一题:为什么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的生命?这让我一个学了五、六年新闻的人情何以堪呐!那么真实性又是新闻的神马?@安徽章玉政 难道你当年教我们的那些是错的呀?@吴伟的早餐铺子 欢迎吐槽。@张志安 张老师,能不能帮我解答这一道题啊?我是真的不会。 转发(90)|评论(26)今天 16:22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 收藏| 评论 4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7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0:59: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专家破解网络舆论生态逻辑 公众人物慎用话语权

2011年11月01日09:07  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年“微博打拐”活动中,网民为失踪4年的彭文乐等小宝贝重回父母怀抱而流下激动的泪水;同时,又质疑街头“随手拍”(微博)活动可能侵犯个人隐私和乞丐人身自由。在药家鑫案审理过程中,网民担忧权力和金钱可能影响司法公正;但在药家鑫被执行死刑的当天,群情激愤转入沉寂,一些人转而同情药家鑫的父母。互联网就是这样奇特的社区,看似一片混沌的信息,看似乱箭伤人的情感表达,却也遵循着“生态系统”的逻辑。

  网络进入中国十多年,网民自治、社会力量,也都参与到互联网治理的生动实践中。近年来,普通网民的媒介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都得到增强。“郭美美”风波中,曾有网友主张“人肉搜索”,邀请电信内部人士利用职务之便,将她的通讯信息曝光。这一提议立刻遭到多数网民的否决,理由是“程序正义”更为重要。

  民间自发的辟谣、科普和公众人物言论观察机构,不仅对网络信息起到了甄别过滤作用,也让意气风发的“意见领袖”发声时多了一份谨慎。BBS、博客、微博等“自媒体”运营商,对网友自主发布的内容,负有一份“连带责任”。特别是对于激情四溅、枪林弹雨的微博,如何廓清意见表达和侵权的边界,运营商还有很多事情应当做。

  那么,网络舆论应当遵循怎样的“生态逻辑”,如何提升网民、网站的媒介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敬请关注本期话题。

  网络生态能够自我净化

  ◇网络舆论具有“对冲”功能

  ◇某些谣言很难净化,需要法治和规范约束

  ◇警惕网络水军恶意炒作

  记者:建立健康理性的言论生态,要保证互联网信息的安全流动。那么,互联网是否存在一种自我净化机制,谣言是否能够通过自净功能清除?

  祝华新:互联网有它自身的“生态逻辑”,在各种观点的交相呈现和反复激荡中,逐步形成多元互补的格局。互联网既不是“谣言共和国”或“愤青大本营”,但也不是“理想国”,只要信息安全流动,网络舆论就具有某种“对冲”功能。金庸“被死亡”的谣言,发端于微博,也迅速消解于微博;日本地震后的中国抢盐风波中,微博成了辟谣的主力。实践表明,充分的表达和讨论,有利于网络舆论的生态平和。

  陈昌凤:人们很怕网上的各种谣言,因为网络让传言更快速、更广泛地传播。但越是快速、广泛,越容易被识别和纠正,其自我净化的功能,就由被传播的人群产生。

  其实谣言或传言,内容不是核心,重要的是人们通过传播,把自己潜在的心理外化了。所以有种说法,谣言是一种长期集体记忆的潜伏,当它找到一个引子、一个事件、一个出口,就爆发了。现实中,如果大家能够顺畅地沟通,表达自己的情绪,维护自己的权利,谣言就会减少。某种程度上,谣言引发的社会思潮或社会议题,需要我们去关注。谣言并不可怕。

  网络自我净化确实存在,且非常重要,但也不能落入自由主义的幻想中,好像人们都是理性的,坏事或谣言完全可以通过自由主义的言论市场得到纠正。因此,既要保护参与者表达的权利,又要用社会责任和治理规则加以约束。

  喻国明:某些情况下,谣言未必能够通过自净功能清除。一个谣言的散布跟两个因素有关,一是跟老百姓的利益关联呈正相关,就是它跟人们利益相关程度越高,谣言传播的可能性就越大;二是跟透明度呈负相关。我们既要依靠网络的自净功能,同时,政府掌握更多信息,应该在人们遇到问题、困惑的时候,更充分及时地发出声音。如果这样,谣言会被压缩到最低程度。

  邓建伟:微博具有强大的自我表达功能。作为公安机关的机构微博,对我们业务领域之内的事情,第一时间发出权威、正面的声音,可以有效压缩谣言传播的空间。

  韩立勇:就我从业的经验,谣言未必能净化掉。比如,“网络水军”、“网络打手”通过各种方式策划一个事件,利用互联网的传播动力,制造事端。据我观察,两类事件最容易获得传播动力。一类是涉及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之间矛盾的事件,另一类是侵犯隐私的事件。他们有一个概念叫事件营销,产生病毒式传播效果。还有商业力量,比如包装某个明星或者某个产品,比如两个品牌牛奶之间的互相攻击。

  这类虚假信息有时很难甄别、很难净化。即使被净化掉也需要相当长时间,或者已经造成比较恶劣的后果。对此,行政和司法应当为受害者提供保护。

  网络参与者需要自律

  ◇媒体要有自律机制

  ◇不虚构不编造是一条底线

  ◇对意见表达应有开放的态度,尊重差异

  记者:我们注意到,2010年底,新浪率先推出“辟谣账号”。今年,腾讯、网易等门户网站,“辟谣账号”大多成了标配,但网民似乎不买账。怎么看待这些“辟谣账号”?

  陈昌凤:尽管网民不太信任“辟谣账号”,但媒体的自律机制仍很重要。Twitter上就有十大假新闻排行,我们各大商业门户网能设“辟谣账号”,派专人审查自己网上的事实,尤其引起重大影响的错误事实,去纠正它,很有意义。

  叶青:现在有个网民组织,叫“真相挖掘机”,发现问题就怀疑,就去挖,很有意思。这种群体如果有几方面专家,比如有人历史知识丰富,有人某方面经验丰富,把真相告诉大家,对于清除谣言非常必要。

  陈昌凤:去年开始,北京市网络协会在各大网站开展了网络评议会活动。这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自律,通过网民来做评议和纠正。网站组织工作组,召集网民中的热心人,像巡视员一样,清除纠正各类低俗、不实信息。

  市场的力量也不容忽视。企业网络营销,尽管也有虚假的、用了“网络水军”的,但通过同业竞争、互相制衡,一些信息也能逐渐明确、纠正。当然,过于商业化或消费主义的诉求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网络问题,这是客观存在,可以通过道德力量、社会责任、法治规范,引导企业自律。

  邓建伟:无论公安机关,还是我个人的观点,公民参与都要对事实的真实性负责。你不能虚构、编造,这是一条底线。

  喻国明:谈到伦理底线,要分不同的层面。如果商业机构购买了很多ID,共同发出一个信息造势,这种造势对社会舆论产生误导,就要追究法律责任。

  但对网民来说,应该有比较大的宽容尺度。因为人们需要对某些不如意的事情宣泄情绪。在互联网上宣泄,代价相对最低,否则可能出现其他形式的宣泄。而且透过这些不同的表达,能让政府和有关部门看到社会中的人心所向,既有“安全阀”作用,又为执政提供参考。因此,对于意见表达,应该有更加开放的态度,尊重差异,允许表达不同的利益观点。

  当然,在事实表达层面,不能有主观恶意的造假。

  公众人物应慎用话语权

  ◇发言要符合身份

  ◇官员开设实名微博要谨慎

  ◇记者发言应受新闻职业道德约束

  记者:微博上的“意见领袖”,包括名人、明星各类人等,在网络时代,骤然获得了重大话语权,拥有几十万、几百万“粉丝”。他们应该如何运用话语权,如何看待政府官员开微博?

  汪玉凯:“意见领袖”是一个非常独特、受人关注的群体,这在网络时代很正常。他们可能最早不是通过网络成名,但网络无疑放大了他们的话语权。公众人物发言,更要符合身份,更要把握住职业底线,更要自律。我的感觉,他们的微博,很多都是实名认证的。比如专家学者本身,他们好比森林里的啄木鸟,不断在树上找毛病,给社会看病诊断。他们的意见,对政府决策是非常有意义的。

  祝华新:领导干部的微博,身份很难把握。作为公职人员、掌握一定权力的干部,和作为一名资深网友,身份是有冲突的。有时候领导干部也想和草根网友、和“意见领袖”打成一片,或者他们本身也成了“意见领袖”;如果接受网上带有一点江湖游戏的规则,就和领导干部的身份极不相称。老百姓看领导干部的微博,期待的不是多一个和我们一样的哥们,是希望看到一个负责任的官员。

  汪玉凯:对于官员以真实名字和职务开微博,我一直持谨慎态度。官员开微博不是不可以,问题在于,职务微博和你这个自然人是分不开的。如果一个官员不以职务开微博,换一个名字,就是一个普通网民。这时,你完全靠观点、意见来影响公众,这是非常漫长的过程。有多少官员有这样的能力、时间呢?

  但公众关注你的职务,你通过微博发表大量观点,风险就比较大。比如对政策的解释,对具体问题的表达,都要按照党和国家政策。如果有出入,老百姓存质疑,就会比较被动。

  比如很多县委书记开微博,作为县里的一把手,面对大量事务,有多少精力回应微博上的诉求呢?可能县里有几十万人,每天反映的问题上千条,如果你没有很多时间,由一个班子来处理和回应,就不如使用一个机构微博。

  祝华新:以职务身份开微博,都要谨慎。前些天北京一个著名都市报的记者,发表了一个不合适的微博,很多网友群情激昂,但他的同事却说,这是私人发言,与我们机构无关。果真如此吗?如果你的认证跟单位有关,你说得不合适,就会给你供职的机构带来损害。

  记者供职于媒体,媒体在民众中有相当的公信力。加V认证的记者编辑,在“自媒体”上发言,也应该受到新闻职业道德和本单位内部管理规范的约束。

  很多时候,“成名”诱惑甚至大于利益诱惑,当然,名誉同时也能带来利益。如果“意见领袖”为迎合受众而不当发言,以求更多关注,这种想法最终会损害自己的形象,影响公信力和话语权。

  “微博素养”反映社会理性

  ◇在微博上转发、评论要有理性判断

  ◇网民和企业都要培养社会责任感

  ◇网络正成为提升社会凝聚力的新枢纽

  记者:英国卫报网络版前不久提到使用微博九种负责任的方式,列举了一些原则。比如除非你确实看到事情发生,否则不要发微博;记住,有些微博只是开玩笑,等等。网上有关“微博素养”的教材也流传广泛。作为使用者,应该如何鉴别、转发微博信息?应该通过何种途径提升微博素养,从而培育社会理性?

  叶青:我总结了一句话:微博是一个舞台,善恶美丑轮番上演,微博又是一个课堂,学生先生你评我论。我的感觉是,写微博时我是一个老师,一旦发出去,就覆水难收,就要等着当学生,任人评说。

  因此,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在微博上怎样评论、怎样转发,要有自己的判断。当然,对微博上的信息,普通人不可能像记者写报道那样深入调查了解,有时认为比较可信,就转发了,后来发现是假的。我也犯过类似错误,我的做法是主动道歉。所以我还是主张实名制,这样转发、评论都更负责。

  陈昌凤:重要的是要培养公民意识。其实网民应该叫“网络公民”,这个概念非常重要。做公民有社会责任感,有一种理性的担当。在网络上,当你匿名时,这种责任和担当也许会缺失。因此,需要培养和使用网络公民的身份感,以公民的判断力认知信息。

  网络最大的问题是瞬息万变,不给你时间停下来,可以在几秒钟之内顶了、骂了或是转发了。所以,当网络跟我们零距离,当信息和评论无缝对接的时候,我们可以稍微停顿一下,给自己一点思考、判断的时间。

  叶青:企业也一样。有一个概念叫“公民企业”,是说企业不单是赚钱的机器,也应该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公民企业”比一般“经济人”的企业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

  祝华新:说到底,网民的本质是公民。他们可能是每天挤着脚不沾地的公交车上下班的“月光族”,可能是过年买不到车票回家、几个兄弟大年三十在宿舍喝着啤酒唱到哭的农民工,可能是为20元一斤猪肉而踌躇的家庭主妇,可能是为“月供”攥紧指缝过日子的“房奴”,可能是为房屋被强拆、补偿不到位却又投诉无门的访民。他们一边为各自的生计忙活着,一边超越了地域和行业的阻隔,在网上时时互联互通,同气相求,成为监督和鞭策社会治理的活跃公民。

  网民是“虚拟”人,人民是政治人,公民是法律人。对于网民来说,作为先行一步拥有更多话语权的中国人,需要不断提高公民素养和议政水平。

  善待网民,信任人民,培养公民,互联网正在成为提升社会凝聚力的新枢纽。更重要的是,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本报记者 吴建群 王舒怀 张 音

访谈嘉宾

汪玉凯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叶  青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

邓建伟  广东省公安厅宣传处处长

喻国明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陈昌凤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韩立勇  资深网友、天涯论坛前版主

祝华新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

http://news.sina.com.cn/c/sd/2011-11-01/090723395426.shtml
8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20:46: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舆论监督之难
@小强热线-浙江教科[url=http://weibo.com/verify][/url]:傍晚,小强热线接到观众报料,称一大婶被“城管”打掉两颗门牙,记者跑了一圈,采访这,采访那,快结束了被人拦住,说:“小强热线记者等等,我们主任有话说”,然后呢,主任过来说:这打人的是无业非正式人员!HOLD住了,为啥打人的都是“临时的”、“非正式”、“编外”、“外聘的”,大家说说看! 转发(7)|评论(8)4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