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差错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781#
 楼主| 发表于 2020-2-8 19:15:2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515)
作者:周俊生
惺惺相惜 xīngxīng-xiāngxī
2020年2月8日《解放日报》第8版刊登文章《程十发:能看到这些画,是一种幸福》。文中写道:“清代画史著作《国朝画征录》中这样评价陈洪绶:‘画人物躯干伟岸,衣纹清圆细劲,有公麟、子昂之妙,设色学吴生,其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英)、唐(寅)之上,盖三百年无此笔墨也’。李公麟、唐寅等也是程十发深爱的画家,可谓是惺惺相惜。”这段文字中的“惺惺相惜”使用有误。
“惺惺相惜”指的是聪明人之间的互相怜惜,现在通常泛指志趣、性格、才能或境遇相同的人互相理解和同情并且尊重、敬重、提携。使用“惺惺相惜”,要求其使用主体必须是在同一时间段共同存在的,如果是人,则要求他们有同一时间段的生活或工作经历,并且产生交往,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产生互相怜惜、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提携的各种感情和行为。
在这段文字中,“惺惺相惜”的使用主体是“李公麟”“唐寅”和“程十发”三个人(文中“李公麟、唐寅”后有一个“等”字,表明还有其他人,这里为叙述方便而忽略),但读这段文字可知,“李公麟”和“唐寅”是出现于“清代画史著作《国朝画征录》”中的两个人物(即引用这本书中“评价陈洪绶”话中的“公麟”和“唐(寅)”),表明他们至少应是“清代”人或“清代”以前的人(事实上李公麟是北宋人,唐寅是明代人),而另一位“程十发”从引语所出全文可知是当代人。这样三个相隔很远的不同时代的人,没有共同生活在世的经历,也就不可能有交往,因此,“惺惺相惜”的使用是不合适的。
可以把“可谓是惺惺相惜”改为“说起他们来可谓是如数家珍”之类的话语。对于生于后世的“程十发”来说,“李公麟”和“唐寅”都已是历史人物,他可以对生于前世的这两位历史人物有各种感情和行为,但这种感情和行为只能是“程十发”单方面作出的,“如数家珍”准确地表达了他对两位人物“深爱”的态度,因此是一个适用的词语。



编辑:董莉

782#
 楼主| 发表于 2020-2-9 16:23:3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央视这人丢大了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捐了十万斤大葱,半辈子才上了一回央视几秒钟,你一句蒿hao县伤了嵩song县67万人的心。




误将嵩(song)县变蒿(hao)县上热搜,央视:今晚会更正!

作者|韩小黄
编辑|顾盼
来源|记者站(ID:jizhezhan)

昨日,央视主播的一个错别字,将河南嵩县这个国家贫困县送上了热搜。 事发源于2月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节目中,主播在播送一条名为“战疫情 手刨三天大葱的贫困县村民”消息时,误将河南嵩(song)县,读作河南(hao)县,一时引发业内和网友讨论。 据悉,河南嵩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南部,因处于嵩山起脉而得名,县辖16个乡(镇),318个行政村,总面积3009平方公里,为河南省第四大版图县。 在央视播报的新闻中,河南嵩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其闫庄镇竹园沟村,天寒地冻之中,300多名村民连续3天,硬是从地里拔出了10万斤大葱,并由该村村支书带领志愿者亲自将这批物资送至武汉。
而当这一暖心事件编辑成新闻播出时,却因误读产生误解,有网友调侃“10万斤大葱白捐了……”。 随即,微博用户@洛阳头条 转发了当天的这条消息,并直接指出播音员的失误。


但该村村支书在时候接受大河报采访时则诚恳道,“念错字没关系,只要葱送到了就行。如果当地需要,咱还可以再捐。 伴随着社交媒体上的“指责”,该条新闻的主播宝晓峰也开始被质疑“不专业”,“央视主持人不认识嵩字,难道不会唱《少林寺》‘日出嵩山坳’?”一时间,业内的批评与吐槽不绝于耳。


但随即,一份当天该节目的口播稿照片被曝光,根据照片显示,口播稿的文字中就存在错误,编辑误将“嵩县”写成了“蒿线”,稿件中甚至被特意标注了该字的拼音。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主持人崔征也在朋友圈晒出了这份口播稿,并为这起乌龙事件“鸣冤”,他称,“播音员又一次替人背了锅!并指出该播音员的业务水平有口皆碑,“新闻频道的播音员能(敢)随便改稿子吗?

截至记者站发稿时,央视网官网涉及该条新闻的节目已不支持回看,网站显示“由于播出安排变更,暂时不提供该时段内容。
许多行业内的媒体人也对这一“乌龙”事件褒贬不一,有同行批评“主持人缺乏基本的地理知识,下面明显有嵩县,分不清前面的错误。 也有同行表示理解,“别太苛刻了,读错字会扣钱,对自己的职业尊严更是侮辱,主持人读错字内心会非常沮丧。
“我们不可能认识所有的字,尤其是直播,来不及看稿子,心里非常紧张。 记者站了解到,针对这一失误,编辑昨天已经在内部深刻检讨,新闻频道在今晚的节目中也会郑重更正。 行业内也一致认可,高强度工作压力之下,有小的失误在所难免,得知错误及时更改,不会影响新闻的严肃和专业,更不会影响该条新闻本身传递的温暖与爱心。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EquCGU8SbNd4ZW-3Z4TbQ

编辑:董莉


783#
 楼主| 发表于 2020-2-9 17:01:3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516)
作者:周俊生
老大不小 lăodà-bùxiăo

2020年2月8日《新民晚报》第13版刊登文章《怀念老伴》。文中写道:“前不久,我还给你嘟囔:‘咱俩也老大不小了,兜里也不是没有钱,咱俩也应该走出国门,看看外边的景致。’你笑着说:‘外边的景致再好,也好不过咱们自家的景致,有你和咱那几个孩子,足够我欣赏了。’”这段文字中的“老大不小”使用有误。
“老大不小”,指的是小孩已经长大,达到或接近成年人的年龄。“老大不小”的使用对象一般是处于刚刚成为成年人或接近成年人年龄段的人,一般都是指十几岁的人,其身体基本发育成熟。这段文字中的“老大不小”,其使用对象是作为引语所出文章作者的“我”和作为他老伴的“你”,而从文中可知,“我”和“你”两人是一对已经进入老年状态的老人,因此“老大不小”不能用于他们身上。
把“老大不小”理解为指老人,这是受到了这个词语中的词素“老”的影响。“老”作为词素,通常可以指年纪大,但它还有一个作用是表示程度较高,相当于副词“很”,类似的词还有“老早”“老远”等。在“老大不小”中,“老”也是很的意思,“老大”就是年纪比较大了,不小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可以知道“老大不小”不能用在老人身上。可根据实际情况把“老大不小”改为“年过花甲”(超过60岁)或“年过古稀”(超过70岁)之类的话语。



编辑:董莉

784#
 楼主| 发表于 2020-2-10 20:06:1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517
召集 zhàojí
作者:周俊生
2020210日《南方日报》第10版刊登文章《市场何以解决不了“口罩”问题》。文中说:“赢利机会将会诱导汽油供应商甚至进口商组织货源召集更多的汽油供应,而富有同情心与社会道义的人则实施援助。”这个句子中的“召集”一词使用有问题。
“召集”指的是通知人们聚集到一起。“召集”的指向对象一般限于人,不能是物品。句中“召集”的指向对象是“汽油供应”,这是一个抽象概念,“召集”不能与它建立起搭配关系。因此,“召集”不能适用。
可以把“召集”改为“提供”之类的词。句中原用词“召集”的行为主体是“汽油供应商”“进口商”,他们所从事的行为就是向市场供给商品,因此把“召集”改为“提供”是合适的。
编辑:宋婷

785#
 楼主| 发表于 2020-2-11 20:48: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100例差错,《疫情报道编校实务手册》
前几天,有播音员把河南的嵩(song)县读成了蒿(hao)县。
查阅文字稿,记者、编辑怎么把“嵩县”写成“蒿线”了?要是源头没有差错,播音员误读的情况可能会少很多。
文字差错,什么时候都不能忽视!
前不久,“传媒茶话会”公众号转载了“无忧智能校对”公众号《疫情报道,这30个语言文字问题别出错!》一文,受到媒体工作者肯定,很多媒体同仁感到意犹未尽。
为此,“传媒茶话会”联合北京方寸无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无忧智能校对”软件,对全国媒体的疫情报道进行大数据统计,并编成《疫情报道编校实务手册》。今天,挑选出常见的100例差错,与媒体人、机关文字工作者分享。
为保证权威性,我们还特别邀请了人民日报总编室原校检室主任卢玉华同志进行了全面审定。
_
_
_
_
错例1
“九省通渠”的湖北,正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
■“九省通渠”应为“九省通衢”。“九省通衢”指武汉,而不是指湖北。
错例2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爆发以来,口罩的需求爆涨。
■“爆发”应为“暴发”,“爆涨”应为“暴涨”,“肺炎”后应加“疫情”二字。
错例3
××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指挥部
××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指挥部
■表述中丢掉“疫情”二字,不规范。先看一个规范的表述: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简称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
地方的相关表述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带“应对”二字,如黑龙江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指挥部;一种是带“防控”二字,如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最初的叫法是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提醒:指挥部中同时出现“应对”和“防控”的表述是不妥的,比如“湖北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社会捐赠组”,就是一个错误的表述。
错例4
不少播音员、主持人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的“冠”读作guàn
■“冠”(guàn )应读作guān
错例5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如袭来……
■“突如袭来”可改为“突如其来”或“突然袭来”。
错例6
武汉中心医院李文亮医生,因感染新型肺炎,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武汉中心医院”应为“武汉市中心医院”。“新型肺炎”表述不妥。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暂命名事宜的通知》精神,自28日起,相关新闻报道中可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表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或“新冠肺炎”。
错例7
在多个场合,李兰娟院士都提到了“四抗”:早期抗病毒治疗、进行危重病人的抗休克治疗、抗低压血症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抗继发感染。
■“低压血症”应为“低氧血症”。
错例8
湖北黄冈问责党员干部337人,对防控工作不利的6名干部予以免职……
■“不利”应为“不力”。
错例9
查查还有没有对防疫物资“截胡”的情况。
■“截胡”应为“截和”。
错例10
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已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
■“省、市、自治区”可改为以下五种形式:1.省、自治区、直辖市;2.省区市;3.省(区、市);4.省(自治区、直辖市);5.省、区、市。
错例11
很多店铺都没有开门,街上冷冷清清,万人空巷。
■“万人空巷”用法不妥。“万人空巷”是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错例12
一男子刻意隐瞒行程,在公共场所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拒绝隔离治疗,致使多人被感染、多人被隔离观察。昨日,该男子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被公安机关立案侦察。
■“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应为“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立案侦察”应为“立案侦查”。
错例13
多举并措,坚决遏制疫情蔓廷势头。
■“多举并措”应为“多措并举”,“蔓廷”应为“蔓延”。
错例14
江苏省省委书记娄勤俭到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葛巷村检查疫情,被几位戴着口罩、套着红袖标的老同志拦住,“外村的人不让进”。
■“江苏省省委书记”应为“江苏省委书记”。
错例15
武汉市长周先旺介绍,火神山医院建筑面积34000平方米……
■“武汉市长”应为“武汉市市长”。
错例16
区宣传部向市民宣传防控知识……
■“区宣传部”应为“区委宣传部”。
错例17
为防止谣言传播,市网信办向全市网民发出如下倡议……
■“市网信办”应为“市委网信办”。
错例18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攻艰克难……
■“攻艰克难”应为“攻坚克难”。
错例19
众志成城,共克时坚。
■“共克时坚”应为“共克时艰”。文章中也常见“共赴时艰”“共度时艰”的表述。
错例20
这种哄抬物价、发“疫情财”的行为令人不耻。
■“令人不耻”应为“令人不齿”。
错例21
记者走访了几个小区,发现仍有个别市民出行不戴口罩,其防护状况令人堪忧。
■“令人堪忧”应为“令人担忧”。
错例22
我来缴纳特殊党费,为疫情防控贡献一点力量。
■“缴纳”应为“交纳”。
错例23
这段时间,年轻人的自律令人印象深刻,从劝阻长辈戴口罩到宅在家中云聚会,年轻人解锁过年新姿势。
■“劝阻”应改为“劝说”或“规劝”。
错例24
为避免药店哄抬物价的现象不再发生,我区市场监管局加大了对药店的监管力度……
■去掉“不再”,或将“不再”改为“再次”。
错例25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焕春介绍,截至目前已经启动两批应急科研公关项目。
■“科研公关”应为“科研攻关”。
错例26
公司为开发区公安民警、消防官兵、环卫工人等坚守在岗位一线的执勤人员捐赠了消毒用品。
■“消防官兵”的表述不妥。就本错例而言,“消防官兵”可改为“消防救援人员”。在不同的场合,还可以表述为“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或“消防救援指战员”。
错例27
不到3天,社区的消毒水几乎消耗殆尽。
■去掉“几乎”。
错例28  
一驾载满援助物资的货机降落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
■“一驾”应为“一架”。
错例29  
24日晚2220分,空军一架飞机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紧急起飞……
■“晚2220分”应为“2220分”或“晚1020分”。
错例30  
面对疫情,他想得更多地是责任和担当。
■“更多地是”应为“更多的是”。
错例31
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咳嗽、肺部有湿罗音……
■“湿罗音”应为“湿啰音”。
错例32
受疫情影响,“网上看病”用户量徒增。
■“徒增”应为“陡增”。
错例33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42条规定……
■“42”应为“四十二”。
错例34
……不耐酸不耐碱,病毒复制的最适宜PH值为7.2
■“PH值”应为“pH值”。
错例35
逢车必査、每人必测、出发地必问的兜底式排查,确保力量配备到位、技术设备到位、人车查验到位……
■“逢车必査”应为“逢车必查”。“査”(木且)是“查”(木旦)的异体字。
错例36
冠状病毒传染快,待在家中别岀来;串门等于把人害,聚众聚餐不应该……
■“别岀(两个山)来”应为“别出(竖是连在一起的)来”。“岀”是“出”的异体字。
错例37
已有30只医疗队共4130人抵达湖北。
■“只”应为“支”。
错例38
……好不容易买到100支口罩。
■疫情报道中,关于口罩的量词使用很杂乱,有的用“只”,有的用“支”,有的用“个”,有的用“副”,但写作“支”是不对的。
错例39
洗手和出门带口罩是被频繁提到的两种预防措施。
■“口罩”要“戴”,“带”在身上不管用。下面这个“带口罩”的表述是对的:每天有七八十人咨询我能不能帮忙带口罩回国,他们的爸妈是医生、护士、警察等,急需口罩。
错例40
临床上不乏有CT 检查情况很重,但核酸检测呈阴性的患者。
■“不乏有”应为“不乏”。
错例41
疫情防控阻击战,他们始终奋战在一线。群众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群众们”应为“群众”。
错例42
疫情面前,我们严正以待……
■“严正以待”应为“严阵以待”。
错例43
防疫人员义正言辞:“没戴口罩不能出门!”
■“义正言辞”应为“义正词严”。
错例44
药店门口人头涌动,都是来买双黄连口服液的。
■“人头涌动”应为“人头攒动”。
错例45
关于新冠病毒疫情的新闻持续刷屏,其中也有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消息。
■“令人匪夷所思”应为“匪夷所思”。
错例46
危难时刻,更能考验初心和使命,更能凸显誓言的份量。
■“份量”应为“分量”。
错例47
医用酒精的主要成份是乙醇,浓度在70%-80%就有消毒杀菌功能。
■“成份”应为“成分”,“-”应改为“—”。
错例48
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已正式开始临床实验。
■“临床实验”应为“临床试验”。
错例49
全民戮力同心,决胜疫情防控总体战。
■“戮力”应为“勠力”。
错例50
辟瘟良方显仁爱,辩证论治抗病毒。
■“辩证论治”应为“辨证论治”。“辨证论治”也作“辨证施治”,同样也不要写成“辩证施治”。
错例51
接触传播,指病源体通过媒介物直接或间接传播。
■“病源体”应为“病原体”。
错例52
……肺部CT呈双肺斑片影,双侧少量胸腔积液,胸膜黏连。
■“黏连”应为“粘连”。
错例53
熏醋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预防作用微乎其微,醋酸挥发到房间后,可能对人体的呼吸道粘膜产生刺激作用。
■“粘膜”应为“黏膜”。
错例54
社区工作人员在业主的外出“通行证”上打了个勾。
■“打了个勾”应为“打了个钩”。
错例55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严重程度从感冒到重症疾病不等,如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
■错例中的两处“综合症”应为“综合征”。
错例56
诺大的广场,偶尔有一两个戴口罩的行人匆匆走过。
■“诺大”应为“偌大”。
错例57
当晚,双黄连口服液价格飚升。
■“飚升”应为“飙升”。
错例58
防控疫情,坚决不容许谣言作崇。
■“作崇”应为“作祟”。
错例59
疫情的变化牵动人心,眼下部分地区即将复工,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出门上班的民众更加关心个人防护如何凑效。
■“凑效”应为“奏效”。
错例60
双黄莲口服液,一夜之间成了香饽饽。
■“双黄莲”应为“双黄连”。
错例61
某权威媒体第一时间发布了这则消息,接着其他媒体竟相转发,一夜之间双黄连被抢购一空。
■“竟相”应为“竞相”。
错例62
严厉打击屯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
■“屯积居奇”应为“囤积居奇”。
错例63
疫情防控中若出现“昏慵懒散拖”现象,应当严肃处理。
■“慵”应为“庸”。
错例64
村委会每日对常驻人口、返乡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拉网式排查。
■“常驻人口”应为“常住人口”。
错例65
前些天,大多数药店的口罩都已经售馨。
■“售馨”应为“售罄”。
错例66
醒目的红色标语,村里的“小喇叭”,无时无刻都在宣传防疫知识和政策。
■“无时无刻都在”应为“无时无刻不在”。
错例67
……全力为疫情防控提供物资和通讯保障。
■“通讯”应为“通信”。
错例68
他拿出一个月的退休工资,说是为疫情防控尽一份绵薄之力。
■“退休工资”应为“退休金”。
错例69
某超市菜品价格暴胀,一颗白菜竟然卖出63元高价。
■“暴胀”应为“暴涨”,“一颗白菜”应为“一棵白菜”。
错例70
我们已经卯足了劲来调度疫情期间的供应……
■“卯足”应为“铆足”。
错例71
疫情期间,你除了磕瓜子还能干什么?
■“磕瓜子”应为“嗑瓜子”。7071例中“疫情期间”的表述不规范,可改为“疫情防控期间”。
错例72
4211”阵型做好居家隔离生活垃圾和废弃口罩的收运和消杀工作。
■“阵型”应为“阵形”。
错例73
……通过财政专用帐户划转500万元用于防控疫情预拨款。
■“帐户”应为“账户”。
错例74
心里危机干预应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心里危机干预”应为“心理危机干预”。
错例75
有人枉顾法律规定,不配合防疫工作。
■“枉顾”应为“罔顾”。
错例76
居家隔离的日子,对喜欢热闹的人而言,必定是越往后越难捱。
■“难捱”应为“难挨”。
错例77
两位爱心企业家为武汉雪中送碳……
■“雪中送碳”应为“雪中送炭”。
错例78
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5趟途径我市的火车停运。
■“途径”应为“途经”。
错例79
停课不停学,“线上学习”受亲睐。
■“亲睐”应为“青睐”。
错例80
我市多家发热门诊全天侯接诊。
■“全天侯”应为“全天候”。
错例81
截至目前,该局共查处传播谣言事件44人(教育训戒)。
■“训戒”应为“训诫”。
错例82
黄冈市卫建委主任回答督查组提问时的“一问三不知”,让我们找到了瞒报病情的症结所在……
■“卫建委”应为“卫健委”。“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简称不宜写作“卫健委”,最好写作“卫生健康委”。
错例83
尽快落实交通部、公安部相关精神,撤掉违规设立的路障。
■“交通部”应为“交通运输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的简称不是“交通部”,也不是“运输部”,而是“交通运输部”。
错例84
以官方信息为准,切忌不要造谣传谣。
■“切忌不要”可改作“切忌”或“切记不要”。
错例85
近期,疫情防控形式严峻,请不要外出。
■“形式严峻”应为“形势严峻”。
错例86
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充分认识疫情防控形势的严竣性……
■“严竣性”应为“严峻性”。
错例87
截至到130日中午12时,由武汉地产集团组织实施建设的武汉雷神山医院项目总体建设进度完成40%
■“截至到”应为“截至”。
错例88
截止126日晚21时,共筹集1150万元善款。
■“截止”应为“截至”或“截止到”。
错例89
举全市之力,防范于未然,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
■“防范于未然”应为“防患于未然”。
错例90
全面做好疫情防控物质供应保障。
■“物质供应”应为“物资供应”。
错例91
保障生活必须品不断档、不涨价。
■“必须品”应为“必需品”。
错例92
无论生死,不记报酬。
■“不记报酬”应为“不计报酬”。
错例93
坚定信心,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
■“狙击战”应为“阻击战”。
错例94
他义无返顾奔赴疫区。
■“义无返顾”应为“义无反顾”。
错例95
那些“逆行者”,早已将个人的安危置身度外。
■“置身度外”应为“置之度外”。“置身度外”是“置之度外”与“置身事外”的杂糅。
错例96
坚定信心,同衷共济,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同衷共济”应为“同舟共济”。“同衷共济”是“同舟共济”与“和衷共济”的杂糅。
错例97
爱心团体募集万只口罩弛援一线。
■“弛援”应为“驰援”。
错例98
坚决遏制疫情漫延势头……
■“漫延”应为“蔓延”。
错例99
为保障群众的健康和安全,减少交叉感染的几率……
■“几率”应为“概率”。
错例100
为响应国家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
■“国家教育部”应为“教育部”。
作者:方寸无忧 张凤强  
来源:传媒茶话会
编辑:宋婷

786#
 楼主| 发表于 2020-2-11 21:01: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518
调节 tiáojié
作者:周俊生
2020211日《北京日报》第9版刊登报道《东江北去》。文中写道:“19451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派遣马歇尔将军作为总统特使,来华调节国共双方的冲突。”句中的“调节”一词使用有误。
“调节”,指的是调整事物在大小、多少、高低等方面的程度。使其符合要求。句中说的是对存在“冲突”的“国共双方”进行劝说,使“冲突”能够消除,“调节”的词义与此不合,不能使用。
应把“调节”改为“调解”。“调节”与“调解”有一个明显的不同之处,前者的使用对象通常是具象的事物,行为主体进行“调节”的目的并不是要消除这个事物,而是使这个事物适合行为主体的需要,如“烹饪时要注意火力的调节”。“调解”的指向对象通常是矛盾、冲突等抽象事物,行为主体进行“调解”的目的是要消除这个事物。在句中,行为主体“马歇尔”的目的是要消除“国共双方的冲突”,因此“调节”不合使用,而“调解”是合用的。
编辑:宋婷

787#
 楼主| 发表于 2020-2-12 22:10: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宋婷

788#
 楼主| 发表于 2020-2-13 11:37:0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520
动销 dòngxiāo
作者:周俊生
2020213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第1版刊登文章《儿童读物请远离吃“野味”》。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如今我国图书市场中少儿科普类图书的动销品种已达到5万种以上,近年来每年动销的新书也有5000种左右。”句中两处用到了“动销”一词,其中第一个“动销”的使用存在错误。
“动销”的意思是商品开始销售。“动销”指的是商品投入销售渠道开始销售的那个时刻,其时间不能很长。句中两处用到了“动销”,但它们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第二个“动销”说的是“新书”进入销售渠道,即开始销售,符合“动销”的词义,因此它的使用是准确的。但第一个“动销”的意思并不是指开始销售的那个时刻,而是“少儿科普类图书”作为商品在出卖、出售的日常状态,“动销”的词义不合。
可把句中第一个“动销”改为“销售”。
编辑:宋婷

789#
 楼主| 发表于 2020-2-14 10:12:0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521
装点 zhuāngdiăn
作者:周俊生
2020214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第3版刊登文章《为贴近民众的“移动喇叭”点赞》。文中写道:“有的院线配合当地政府,用当地语言录制宣传内容及时分发到各放映队,将流动放映车装点成公益宣传车,让放映员乘车分赴边远乡镇挨家挨户反复播放,迅速将防疫重点传播到每个角落……”。句中“装点”一词使用有误。
“装点”,意为装饰点缀。“装点”是在指向对象表面加上一些装饰性的东西,行为主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指向对象好看,美观,而不是为了改变指向对象的性质。在这个句子中,行为主体“有的院线”对指向对象“流动放映车”所做的并不是装饰点缀使其好看,而是改变了这个车的性质和功用,至于经过这样的改变,指向对象是否比原来好看美观,并不在行为主体的考虑之内。因此,“装点”一词不适合使用。
“装点”的修改,可以分两种情况。如果“流动放映车”变为“公益宣传车”需要经过较复杂的机械改造,可以把“装点”改为“改造”。但从一般的生活常识来说,从“流动放映车”变到“公益宣传车”并不需要对车辆进行太复杂的机械改造,而是在车上更换一些与车本身无关的可移动设备(如把放映机换成扩音喇叭)就可以了,如果确实是这种情况,那也可以把“将流动放映车装点成公益宣传车”改为“将流动放映车当作公益宣传车使用”之类的话语。
编辑:宋婷

790#
 楼主| 发表于 2020-2-15 20:17: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宋婷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