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每日一怼(514) 作者:周俊生 运转 yùnzhuăn
2020年2月7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第1版刊登文章《疫情报道离不开问题意识》。其中有一个句子写道:“他们脑力运转,笔力稳健,找出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梳理热点难点问题,问到点子上,谈到要害上,同时灵活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报道方式,发布形式多样、真实生动的融媒体产品,为百姓答疑解惑,稳定人心。”句中的“运转”一词使用有误。 “运转”的意思是按照确定的程序或部署运行,转动,展开工作等。“运转”的行为主体比较广泛,可以是天体、机器设备、企事业单位、组织等。句中“运转”的行为主体是“脑力”,这也是可以的。但是,单说“脑力运转”并不能完整表达意思。句中的“脑力运转”与“笔力稳健”并列,“笔力稳健”是对“笔力”的一种肯定性评价,而“脑力运转”并不是对“脑力”的肯定性评价,需要有进一步说明才能完整表意,比如“脑力运转”是很顺畅或者有点滞涩甚至停滞,各种理解都是可以的,可见“脑力运转”不能像后面的“笔力稳健”一样,表示出作者所要表达的肯定性评价。原因在于,“稳健”是一个形容词,可以对“笔力”起到描写作用,而“运转”是一个动词,它不能描写“脑力”。句中是把“运转”当作形容词用了,但这不合其使用要求。 一般地说,可以把“运转”改为“活跃”之类的词。但是,“脑力活跃”这种说法比较少见,“脑力”在句中只是为了与下文的“笔力”对举而出现的用词,但以此表示思维活动比较牵强,如果把“脑力运转”改为“思维活跃”之类的话语,表达上的效果更好。 另外要指出的是,《现代汉语词典》为“运转”写的释文值得商榷。《现汉》为“运转”析出了3个义项,具体是:“①沿着一定的轨道行动:行星绕着太阳~。②指机器转动:发电机~正常。③比喻组织、机构等进行工作:这家公司前不久宣告成立,开始运转。”其实,这3个义项只是有不一样的使用主体,但其词义自身所涵盖的场域则有明显的共性,不一样的使用主体只是说明了这个词义的适用性,并不是这个词义的本身。 词义注释要有归纳性,从不同的使用对象中抽象出共性,如果只是因为不同的使用主体就要给出不同的词义,就会导致一个词可以生出无穷的词义,这显然是违反科学性的。即如上引这个句子,单说“脑力运转”在搭配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将这个用法安放到《现汉》给出的这3个义项中都不能切合,那是否又有必要再给“运转”增加一个义项呢?当然没有必要。只要抽象出“运转”所具有的运行、转动、展开工作等共性,它就可以适用于很多不同的使用主体。因此,《现汉》为“运转”析出3个义项的说服力不强,“运转”的词义只有一个,《现汉》应该把这些归并在一起。 当然,《现汉》对“运转”释文中的第三个义项是“比喻组织、机构等进行工作”,表明其认为这是一个引申后产生的比喻义,而前两个义项是本义。但在现代汉语的实际运用中,“运转”的这个义项使用已很广泛,它的比喻色彩已经高度淡化,因此可以忽略。
编辑:董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