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介批评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751#
 楼主| 发表于 2025-1-1 23:29: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媒体千篇一律的新年献词缺乏常识
2025年元旦已至,打开手机,听到看到的是各大媒体的新年献词。
这些新年献词,占据各大媒体最显著位置,冲击你逃无可逃的眼睛,让人躲也躲不掉。
本来好不容易积攒的跨年喜悦,搞得有点扫兴,本来好好欢度元旦的心情,因此有点低落。
媒体千篇一律的陈词烂调,变成同一张死板的面孔,年年重复的献词结构,散发百多年前已经废除的科举八股味。
就是好不容易积攒的几句网络新词、新梗,生搬硬套放在新年献词里,也多是笨拙的讨巧卖乖。
更多的,不像辛弃疾一样自嘲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为赋新词强献词。

李大钊教授为唤起民众觉醒,创办《晨钟报》时,挥笔写下自己办媒体的宗旨: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让人失望的是,一年来,燃气事件、盗卖尸骨、男县委书记、体育场撞人……,一个个事件发生时,本应是媒体引导舆论、凝聚共识、促使社会更加进步完善的时机,让人痛心的是,各大媒体不约而同集体玩消失。
类似珠海那么重大的事件,看第二天当地的媒体,看所有的媒体,好像事件没有发生。
关键是这一重大事件,已经举国皆知举世震惊了,媒体报道一下,至少也是对社会舆情的回应,让民众看到媒体该有的样子,让民众对媒体不至于失望。
媒体没有学会在重大事件怎么发声,而是到了新年一个个出来献词。
但读完若干献词,也真的令人遗憾。
因为,几乎所有献词缺乏基本常识,基本缺乏中国这个国度一直倡导的常识。
譬如,在献词中来一句,祝勤劳致富。
勤劳不能致富,或者只是让别人致富,勤劳对于勤劳者没有价值只剩嘲讽,躺平就会成为趋势。
譬如,在献词中来一句,祝福改革开放富起来。
改革开放作为基本国策一百年不能动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富了起来,祝福改革开放富起来在新的年度赓续,真有必要。
譬如,在献词中来一句,恭喜你发财。
一个国家创造财富的源泉能够充分涌流,表现在个体身上,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发财了,如果连恭喜你发财都不敢说,一个社会的财富神话真的就会是神话了。
譬如,在献词中来一句,祈愿老有所养、病有所治。
老有所养,因为老人无法创造财富养活自己,病有所治,因为病人无法创造财富自我救治。虽然老有所养、病有所治囿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不可能完全实现,但一句祈愿也彰显人性的光辉。
譬如,在献词中,愿法治的光芒照耀每一个角落的人。
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法治的背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平正义的彰显。
越来越多的社会事件发生背后,多多少少存在法治延伸到某个个体时,出现不完善甚至缺失现象,社会戾气因此出现,恶性案件因此发生
时代的脉搏总是与个体的命运共振,国家的兴衰总是与个体福祉相连。就像巴菲特、马斯克说的,如果他们不是在美国,就不可能创造自己的神话。
而中国的马云们何尝不是如此。
一个人最大的运气就是国运。所以,媒体千篇一律的献词需要常识。
唯有常识,才能让一个国家生生不息。
来源:曹教授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34fSXBzY0IMemIgY58Zag
编辑:刘诗扬

752#
 楼主| 发表于 2025-1-2 22:01:3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驻外记者出身的人大教授粗鲁提问的背后,是国人的国际视野问题 | 二湘空间
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作者手绘
人大王宪举教授粗鲁提问的背后,是国人的国际视野问题
/老鼠记者
这几天中国人民大学的王宪举教授一举成为网红,并且知名度有走向世界的势头。
他之所以成名,是因为前不久,哈萨克斯坦国务顾问叶尔兰·卡林到访中国人民大学时,谈到该国人口政策改革经验,在演讲结束后的互动环节中,王教授发出惊天一问:
“我们国家女同志现在是不愿意结婚,不要小孩,家长也好,领导也好,你动员她,劝她,她不听。所以,我就奇怪,哈萨克斯坦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你们在政策上、措施上、优惠待遇等方面,甚至我听说女大学生毕业以后就生孩子,一个一个地生。她们怎么能够这么相信你们的话,老老实实地、服服帖帖地就这么生孩子。早生、多生?”
这段提问视频一流出,王教授想不成名都难了。
首先是国内舆论一片哗然,有人认为王教授的提问带有“爹味”,缺乏对女性的尊重,把女性当做了生育工具;有在哈萨克斯坦工作经验的中企员工说,在哈萨克斯坦生孩子的成本远远低于中国,所有公立医院的产检和生孩子是免费的,生完孩子国家会给一年半的奶粉钱,还会给几千元的红包,工作的女性可以一次性拿六个月的工资,以及享受三年的停薪留职待遇,等等,这一系列政策使得育儿成本大大降低。王教授不解风情,所提的问题,与晋惠帝的“何不食肉糜”有得一比。
更尴尬的是,王教授这一问,还招来哈萨克斯坦通讯社的打脸。昨天,该社连续发文,介绍该国在保护女性权益及哈萨克斯坦女性为社会所做贡献方面的成就,言外之意是,在哈萨克斯坦,女性并非像王教授想象的那样,是服服帖帖地生孩子的工具,而是享有权利受尊重的人。
王教授为国分忧,精神可嘉,可惜这一问却成了七伤拳,让人民大学的声誉、学者的专业能力、他自己的体面,甚至国家的形象,都遭受了不轻的伤害。
最讽刺的是,王教授竟然是驻外记者出身,曾供职于几大官方新闻机构,有很长时间的驻外经历。按理说,这样的职业履历,应该让他有比较开阔的国际视野、过得去的人文修养,不至于提出这么粗鲁丢人的问题。可叹的是,事实表明,他似乎既昧于国情,又缺乏应有的国际视野。
笔者认为,驻外记者出身的王教授而有如此表现,很大程度上,是当下中国人极度缺乏国际视野的一个缩影,是当下畸形、狭隘的国际报道生态的必然产物。
挟经济崛起带来的自信,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出发点,向世界输出关于自己的积极、光明的形象,成为近年来媒体忙得不亦乐乎的一件事,国家并为此投入了不菲的资源。然而,与此同时,在把一个丰富、多元的世界准确地介绍给国人,特别是以“拿来主义”的精神,把别国优点如实、充分地输入进来这方面,却明显诚意欠奉。人们从媒体上看到的国际新闻,除了有助于形成一幅“别国都很乱套,风景这边独好”的图像外,不会有别的效果。
事实上,每个国家、民族,都有优缺点,作为一个尚属发展中国家的驻外记者,其使命,除了及时报道驻在国的政经动态,更重要的,应该像蜜蜂采蜜那样,以高度的诚意,细致挖掘他国可以学习、借鉴的优点,发回国内,以作它山之石,助力政府决策,增广国民见闻。例如,前述出自中企员工之口的关于该国生育成本的故事,就应该大张旗鼓地予以报道,让国人与政府知情,获得启发,见贤思齐。相信这样的新闻熏陶出来的国民精神与公权力,会少一些自大,多一份开阔,而王教授若有这方面的知识,也就不会悲剧性地提出那个雷人的问题了。
当下中国,亟需正派的国际报道。所谓正派的国际新闻报道,应该让国民变得开阔,而不是狭隘;变得刚健,而不是满腹虚火、一腔受害心理。
1895年的甲午战争,日本媒体派出了近两百名随军记者,跟随日军侵略的步伐,从朝鲜到中国,将战场信息即时发回日本,史家认为,这些随军记者有关这场日本近代史上第一次对外战争的报道,立场自然是站在日本一边的,对培养日本人的国家意识功不可没,但其中的一些媒体,也报道了日军对中国战俘、平民的屠杀暴行,刺破了日本自己吹嘘的“文明战争”的美丽气泡,为后人公正书写这段历史留下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这样的国际报道,出自百年前敌国的媒体之手,值得深思。
正派的国际报道多一些,王教授式的问题就会少一分。
正是:
缘何服帖去生产?教授一问信惊天。
可叹丢人现眼者,曾摇国际大笔杆。
来源:二湘的十一维空间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QcvGfxZVfAnqKzNnwBL8w
编辑:刘诗扬

753#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新闻必须做短视频吗?


你一定经历过被短视频“硬控”的时刻:拇指上划,一条接一条,一个小时如同转瞬。
你刷到的,一定少不了新闻短视频。

01 一个都不放过?
短视频已经成为移动时代杀时间利器,新闻短视频自然也位列其中。
网络基础设施升级让随时随地观看高清视频成为可能;视频制作技术便利化降低了视频新闻产品的出品门槛;浏览视频新闻更直观和生动,让大众在通勤等碎片化时间放弃了冗长的文字报道;快速扩散的社交平台让视频新闻更容易分享和引发讨论。
传统媒体没有理由放弃视频赛道,甚至在这条道路上要冲在最前方。
于是有媒体放出了“全员短视频”的“大招”:
2019年,隶属于江苏广电的荔枝新闻就开始尝试全员视频化转型,重点发力原创短视频。
同年,重庆上游新闻宣布400名专业记者全部转为视频记者,“让以往由50人提供专业视频生产的视频团队,生产力得到极大充实。”
2024年4月,浙江广电民生休闲频道发出通知,在全员全岗范围内开展短视频培训,45周岁及以下员工必须参加,45周岁以上自愿。
这意味着不仅是一线采编人员,包括行政、财务、人事、后期制作、广告业务员,甚至司机等都加入了培训,所有处科级干部也和普通员工一起参训、考试。
在受众流失、影响力下降的大背景下,传统新闻媒体不同程度的试水短视频转型,一方面是对流量富矿的示好,同时也是挖掘自身潜力、拓展盈利渠道的积极尝试。

02  读到≠读懂
传统媒体在探索全媒体发展路径时,为了增强整体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同一新闻在不同渠道都能被受众看到,经常会选择将新闻事件无差别短视频化。
即便有些新闻可能并不完全适合短视频形式,也会选择先进行尝试,力求在融合的道路上不落伍。
但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只看到了短视频能快速传播的优势,却没意识到对于一些需要深度解读的新闻,短视频化后可能会让受众无法真正理解新闻内涵,形成“读到=读懂”的心态,并不利于公众新闻素养的提升,同时也会动摇新闻工作者打磨优质内容的耐心。

03 技术不应成为绊脚石
短视频从技术角度出发,可以增强信息传递效果、拓展新闻传播范围、提升受众参与度和互动性、丰富新闻叙事方式,看起来对新闻生产有益无害。
但盲目短视频化却有着让好事成为坏事,助力成为绊脚石的潜在风险。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短视频新闻产品的内容选择是关键。
通过视频技术,展现新闻本身的真实性和高质量,提升超越文字表现的现场感,是新闻产品视频转化的重要意义。

△2019年起,《新闻联播》推出《主播说联播》系列短视频,通过短视频平台的传播,突破了传统电视新闻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扩大了新闻的传播范围和受众群体,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一代能够关注到《新闻联播》的内容和观点,提升了主流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差异化定位也决定了传统媒体拥抱短视频的最终成效。对热点话题一拥而上,千人一面的新闻短视频制作方式会带来受众的审美疲劳,生硬地将图文素材视频化,也将导致质量低、内容差的新闻短视频充斥网端,引起公共范围的“新闻厌倦”。


△韩国空难事故跟踪报道中,相同的视频素材,类似的文字内容,在媒体的短视频新闻产品中反复出现。
在媒体转型的道路上,新闻工作者应依靠短视频技术,最终目标锁定为新闻传播服务,而不是以技术画地为牢,将工具铸成“围墙”,这将失去技术发展最本来的意义。
网友留言>>>

来源:长江朱建华(公众号)


编辑:李梦瑶



754#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张涛甫:新闻学的出路在哪里?



近来,“文科消亡”的论调甚嚣尘上,新闻业更是受到巨大冲击。文科与新闻的困境绝非偶然,背后是多种因素交织的复杂网络。

让我们一起听听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怎么说,看新闻人如何困境中奋起,一起寻找破局之道。

新年伊始,关于新年的新闻转眼成了旧闻,但新闻不死,每天都在继续。
我曾在《新闻的薄与厚》短文中说过这样的观点:近年来,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和问题——新闻变得越来越薄了。新闻之薄有两种表现:一是新闻本身变薄了;二是新闻学的专业“底盘”变薄了。
新闻连接现世的事实和真相。现世的事实和真相有三种展示方式:一是进入公共视野、正在发生的事实;二是当下发现的过往事实或真相;三是被人为制造出来的虚拟现实。尤其是后者,正在成为当下社会的突出景观。因有新媒体技术的赋能,各类虚拟现实景观和事件乱花迷眼,将公众的有限注意力牵引到永不见底的虚拟空间,使得现实世界急遽扁平化,新闻赖以依附的事实基础也变得极端脆弱。
所谓“新闻”是关于事实和真相的叙事,但新闻并不是事实和真相本身,新闻是经由新闻生产者报道的“可见”的事实和真相。这“可见”可作两种理解:一是被新闻报道者看见的事实和真相,且通过专业化的叙事,将之诉诸于众;二是进入公众视野的事实和真相。当下,因新闻发生、生产、传播的语境存在超级流动性,支撑新闻的事实和真相存在极大不确定性,造成“流动性过剩”,新闻的浓度和深度被严重稀释,新闻也就变薄了,真相极度易碎。
本来新闻的生产和传播是由专业化的新闻媒体机构去打理的。如今,社会被深度媒介化之后,原先由专业新闻机构垄断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权力的局面遭遇全域性的颠覆,各种“无组织无纪律”的“野生”新闻“游击队”和“散户”加入到新闻生产和传播织网行动中,新闻业的专业权威和影响力遭遇大面积稀释,新闻网络变大了,但专业厚度就薄了。
新闻学作为新闻之学,新闻变了,新闻生产与传播的语境变了,关于新闻的知识也不能不变。新闻变薄了,新闻学也被摊薄了。
新闻学从“实”学而来,从广阔无垠、涌动不息的实践中而来,新闻学本来就不是高高在上的庙堂之学,而是沾满泥土、汗水的经验之学,新闻学的深奥之处,在于承载新闻的社会本身博大精深,在于新闻所关注的人类以及人类关心的新闻本身千变万化。因此,新闻学不能隔断与新闻实践一线的生命联系,也应该博大精深,但现实往往会给人们这样的错觉:新闻没什么学问。这是流传多年的误解和偏见。
新闻在变薄,新闻学在变薄,其中一个根本的问题,是新闻业的实践力变弱了。在新闻已经高度泛化、社交化、个人化的今天,人们对新闻的信任和理解也在分化、离析,长期默会于共同体内心的常识、理念也被连根拔起,新闻业的专业权威和话语权跌落谷底。唇亡齿寒,与新闻业相依为命的新闻学,也遭遇灭顶冲击。
新闻学的出路在哪里?
新闻社会学曾从社会学那里借道,打开新闻学进阶的一个通道,但新闻学本身还是富矿,很多空间尚未开掘。我坚持认为,要回到新闻学作为实学的传统上去,回到知行合一的传统。离开新闻实践,所有的知识窗花和理论盆景,都不是新闻学的正途。
而如今的新闻实践则变得异常复杂,更多角色、力量和因素介入新闻舆论场,眼见不一定为实,真相也不一定在现场,新闻变得浑浊不清。这时候,更需要新闻业的专业在场,需要专业新闻人的底线守护。值此之际,更需要新闻学界的知识加持和道义声援。新闻学还是要回到热辣滚烫的新闻实践中去,把新闻一线作为原生态的新闻实验室,将冒着热气、带着露珠的一线经验,进行知识萃取,理论提纯,形成知识结晶体,充实新闻学,创新新闻学。

来源|“新闻大学”微信公众号,原题《新闻学:回归知行传统》
作者|张涛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值班编辑|胡炜


来源:新京报传媒研究(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TIIbJYeX9b-qsRXOG6mg
编辑:李梦瑶



755#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6: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王晨雅

756#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2:4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王晨雅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