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伦理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691#
发表于 2013-2-19 18:21:0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黑记者把采访当生意:不给钱就登报
2013年02月19日09:49  中国网络电视台 我有话说(3435人参与)



自动播放假记者借采访敲诈敛财(来源:CCTV《焦点访谈》)

play 假记者借采访敲诈敛财



向前 向后


  这个号称多家国家级报社的综合记者站,不过就是小小一套单元房,屋内没见什么工作人员,只是屋外停着两辆摆着新闻采访标志牌的汽车。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不久前江苏省连云港市的蔡先生从网上看到一则招聘启示,招聘记者助理,国家正规报纸,驻连云港工作站,事业单位,主要负责采访农民投诉的负面报道,而且一年后还可以推荐到北京工作。蔡先生眼前一亮,立刻报了名,结果没费什么周折他被录取了,接着便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们七八个人坐着两辆车浩浩荡荡出发,到了被采访单位门口,一个叫李德勇的人给他们发记者证,并且教他们进去以后怎么说,这个李德勇大家都叫他李主任。
  李主任通常带人了在江苏、山东、浙江一带活动,每到一地都会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比如到了开发区,问征地手续问题,到了企业问环境保护问题,到了乡镇政府问农民负担问题,问题不在多,重在有力度,至于怎么写报道那就要看情况了,给钱稿子就不登报。
  记者问这是哪家媒体的派出机构,蔡先生说究竟属于哪一家,最好由你们自己查证。记者上网一看,发现蔡先生说的那个招聘启示还在网上,启示上只说是国家正规报纸,却没说是哪一家。随后便以求职者的身份发去了一封电子邮件,结果第二天便接到了速来面试的通知。来到连云港才发现,招聘启事上所谓的国家正规报纸驻连云港工作站就在这样一个普通的居民楼里,四周没有悬挂任何单位标识。
  李德勇自称是这里的负责人,记者与他一见面就接受了他的面试。只简单几句话就通过了,记者问李主任,这到底是哪一家媒体?李主任说有《经济与法》、《中国新农村》、《农村青年》。
  这个号称多家国家级报社的综合记者站,不过就是小小一套单元房,屋内没见什么工作人员,只是屋外停着两辆摆着新闻采访标志牌的汽车。李主任说因为工作频率很快,没时间专门搞入站培训,但是有几点必须要注意:你是国家新闻记者,不是个体户,衣着上要正规;让你出去采访就采访,需要你写的时候就写,不需要你写的时候就当随从人员。
  第二天天还没亮,记者就接到了李主任的电话:集合,随队出发,目标苏南某开发区,没想到这么快就上路了,去的路上李主任向记者透了一点底。
  原来这次要去的是一家民营的钢铁企业,征地手续有可能不全,上个月已经对他们进行了采访,今天是去收尾。既然采访完了还要收什么尾呢?4小时后目的地到了,两位企业老板模样的人迎过来了,记者以为会直奔企业采访,可双方却寒喧着进了一家酒楼。
  饭桌上李主任只字未提采访的事,倒是天南地北地侃了起来,还时不时夹杂讲一些意味深长的话,暗示对方拿钱。用餐完毕老板也是心知肚明,借口说有私事要和主任谈,示意记者和司机回避一下。可两个人在门外没等几分钟李主任就出来了,他和司机交代了几句转身下了楼,记者向司机打听李主任是什么意思?
  原来这收尾就是收钱的意思,李主任要3万,对方只答应给1万,而李主任交代给司机的任务就是再去侃价。司机对让他去侃价还有些不大乐意,见下属有一些畏难情绪,李主任又过来进行了一番鼓励。司机只好进了包间,几分钟后记者借故也进了包间,只见双方正谈到了结骨眼上。
  此时李主任在楼下正通过电话与什么人交换着信息,他得知上次有媒体来这家企业一举拿走了8万,这一次他的目标起码是2万。
  记者和李主任坐在车里等着司机,看得出这位主任有点急,不停地开关车门,终于他忍不住拿出手机给屋内的司机做起了场外指导,直到对方答应支付15000元,15000这个数虽然没有达到预期,但也不枉此行,因此他决定收兵。在返回连云港的途中,记者问他当时为什么一定要让司机去谈钱呢。他说报社规定新闻记者管采访,不能拿现金,经营工作人员管经营,可以拿。
  看来李主任把采访当成了一种生意来经营,而经营又以采访为讨价还价的筹码。得手了他就躲在屋里数钱,事儿发了那就以所谓的“新闻记者管采访、工作人员管经营”之类的说辞来搪塞。这也就是李主任大量招聘外来人员的一个用意:替他要钱。其实记者在这里一直都挺奇怪,干这种事不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吗?怎么每次出去少则二三个,多则四五个人呢?还是知情人道出其中的奥秘,这也是李主任不断招聘新人的第二个用意:让新人陪着他去,按人头算可以多拿钱,但敲诈来的钱却都落进了李主任一个人的腰包。
  从苏南回来没几天,李主任又叫上记者,连同他的儿子和司机一行四人又要外出采访,这一次没有明确的任务。
  车子驶出连云港没多长时间,就到了吃午饭的时候,李主任示意司机,在前方某乡镇的政府大院停车。他对镇上的工作人员说自己是报社的,当地农民反映占地问题比较多,所以过来看看。
  工作人员表示,镇领导下乡去了,已经通知他正在往回赶,大概过了20分钟,一位副镇长急匆匆的赶了回来。先是安排吃午饭,吃完饭又向李主任要车钥匙,李主任心领神会,照着做了。走出餐厅时两名工作人员正将四个纸箱装上车,平均正好一人一箱,李主任下令开车。而车刚刚开出镇子他便命令停车,原来李主任急不可待地要搞清楚纸箱里装的是什么东西,看完之后他显然有些失望。
  原来四个纸箱里全部是当地产的白酒,也值不了多少钱,可即便是这样李主任还是让人把酒全部搬回他自己家,其余三个人也就顶了个名。
  记者在这位李主任身边观察多日,发现李德勇不仅自己出去敛财,还指挥其他人出去敛财。有一次李德勇派前妻的侄子小刘跑了趟山东,指派记者也一同前往。小刘的笔记本上是李德勇写的采访指南,按照这份采访指南的安排,这次山东之行的第一站是一家食品厂。进入厂子之前,按照李德勇的指示,小刘先在厂区周围拍了些照片,厂办的刘主任出来接待,小刘说老百姓反映这里有乱排污的情况。
  刘主任见对方说起环保的事,并不紧张,反而打断小刘的话,看样子这位刘主任此前接待过不少像小刘这样的记者。接下来的事刘主任似乎更加轻车熟路,二话没说直接打电话让助手送来了1000元钱让小刘收下。小刘说每个人一千,最少三千。
  双方一时僵持不下,这时李德勇的侄子拿出手机向李德勇请示,得到的答复是3000,不成就2000。
  刘主任只答应再加500元,见实在诈不出更多,小刘只好拿着1500元离开了食品厂,所谓农民反映的排污问题再也没提。第二天他们又来到一家正在建设的汽车城,李德勇的侄子故伎重演,拍完照片便找到管理部门,又是一番讨价还价后,拿走了3000元。尽管比上一家拿得多,但小刘还觉得不满意,他埋怨记者配合不到位,否则会拿得更多。
  就这样,拿着李德勇事先列好的单位、地址、行车路线以及要提的问题,几个人一家一家转,一家一家的要,中间还不时满嘴脏话地向李德勇抱怨。
  记者问李德勇的侄子,这样起劲地折腾一定不少挣钱吧?他却说其实要来的钱并不全归他自己,他还得拿出不少给李德勇做信息费。
  采访,本该挖掘事件真相,可是在这位李主任那儿,采访却成了获利丰厚的买卖。记者的身份则成了他招摇撞骗的工具。那么,这位李主任的所谓记者站背后还有什么秘密?焦点访谈继续关注。

http://news.sina.com.cn/m/2013-02-19/094926297921.shtml







692#
发表于 2013-2-21 22:27: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敲诈案例】

@新浪传媒
【新闻出版总署回应记者组团敲诈案】新闻出版总署已发出行政处罚告知书,吊销李德勇的新闻记者证,终身禁止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此外,李德勇记者证所在的《购物导报》社领导班子被调整,报社停业整顿,清查所有采编人员。新闻出版总署将在进一步调查取证后,对该报社追加行政处罚。http://t.cn/zYKkqI7

新闻总署回应记者敲诈案:购物导报停业整顿来源:新华网发布于:2013年02月20日 16:24:34  新华网2月20日讯(记者杨理光)新闻出版总署20日对媒体报道的江苏连云港非法记者站新闻敲诈事件作出回应称,新闻出版总署及有关部门初步查明,这一事件为真假记者“组团”进行新闻敲诈,目前正按有关法律法规对李德勇等人及李德勇所在报社进行处理。
  2月18日,媒体曝光了李德勇在江苏省连云港市非法设立记者站进行新闻敲诈一事。当晚,新闻出版总署及江苏省、连云港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立即联动开展调查,连云港市新闻出版、“扫黄打非”、公安等有关部门赴现场进行执法。2月19日,李德勇等6人涉嫌新闻敲诈已被当地公安机关控制。2月20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派人赴连云港督办此案,全面调查取证。

693#
发表于 2013-2-25 11:52:2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老和部队153
言语间满是优越感//@ND记者张国栋: 他愿意主动找小报,大报却要主动找上门,这就是差距。//@东方小石头: 转发微博

@爽妞儿
哇噻!除了cctv,其他统称"屌丝小报" !原来知名栏目「看见」这样霸气滴"纪实","真实"滴给我们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滴!@学习粉丝团 最后还是在众压力下很怂滴删了微博。。。



| 轉發(9) | 評論(2)
今天07:07來自iPhone客户端


| 轉發(1)| 收藏| 評論
32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694#
发表于 2013-2-27 17:59:5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主持人小白


@冯小刚
一会讲中文的老外问我:屌丝是什么东西?我答:就是JB毛,是对境遇不堪者的蔑称。老外困惑,问:为什么你们的电视和报纸大量使用这个词?听上去像是在赞扬。我告诉他,我们这儿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老外彻底懵了: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我们那虽然言论自由,但媒体绝不敢用这么恶心的词形容弱势群体。

(5854)| 轉發(70134) | 評論(29552)
2月26日22:49來自新浪微博


(1)| 轉發(18)| 收藏| 評論(6)
44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695#
发表于 2013-2-28 14:02: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海明 于 2013-2-28 14:03 编辑

【案例】
大样小样儿
//@于任飞:敬畏生命是媒体的责任

@央视网新闻
今日,武汉记者意外拍下两轻生者跳江自杀照片流传网络,有媒体甚至以网络推荐组图或用媒体账号发布图片长微博的形式,进行猎奇。媒体应如何报道自杀事件?需重读世卫组织和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发布的参考资料。应谨慎使用自杀的照片图片,警惕引起模仿性自杀行为。详见长微博——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 轉發(14) | 評論(3)
7分鐘前來自专业版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40秒前 來自三星GalaxyNote |  檢舉





696#
发表于 2013-3-1 10:15:5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媒体刊发跳桥轻生照片被疑不符新闻从业道德


湖北日报报道跳江事件引关注
  这张轻生照片该发么?
  ■央视网质疑:不符合世卫组织提示,应慎用照片■湖北日报自辩:事发偶然,初衷是为警示珍惜生命
  2月27日中午,武汉长江大桥上一男一女两名年轻人先后跳江轻生,在男子已经坠江之后,另一名女性跳江掉落的画面,被一名正巧在现场的湖北日报记者的相机镜头拍摄了下来。该照片次日刊发后,有评论认为摄影者和其就职的媒体此举有猎奇嫌疑,不符合新闻从业道德。昨天下午,湖北日报摄影部一名周姓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刊登这则新闻的初衷,恰恰是想警示年轻人要珍惜和尊重生命。此外据记者了解,武汉水警方面仍未找到两名坠江者。
  记者拍轻生者坠江惹争议
  27日,武汉大雾,长江大桥下的轮渡因此停航,湖北日报摄影记者李溪受命前去现场拍摄雾霾天气。中午时分,李溪正在长江大桥武昌桥头堡处拍雾霾照片,忽然听见有路人喊“有人跳江了!”此时,第一名跳江的男子已经坠落江中,在水面扑腾。正在此时,另一名女子爬上大桥护栏一跃而下。由于与两名年轻人跳江的地点相距约百米,也来不及阻拦,李溪随即抓拍下了女子坠桥的一幕。昨天,湖北日报在第十版刊登了《长江大桥昨现伤心一幕10秒内两个年轻生命坠江消失》一文,并配发抓拍到的坠江图。
  新闻刊发后,引来网友和同行媒体的各种议论声。央视网新闻官方微博发布长微博“媒体该如何报道自杀”,表示世卫组织和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发布的参考资料显示:“负责任的报道应把握机会对公众进行自杀教育,避免使用将自杀耸动化或正常化的语言,避免提供发生已致死或未致死之自杀的具体地点,谨慎使用照片或视频等。”
  “拍到轻生者坠江属偶然”
  昨天下午,记者致电湖北日报摄影部,该部一名周姓领导介绍,由于报道刊发后引起一定反响,当事记者李溪已不希望被外界打扰。据周姓领导介绍,当日正是他指派李溪前去长江大桥拍雾霾天气,拍到轻生者坠江实属偶然。“我们也怕引起认为记者见死不救的误会,事实上我们的记者离跳江者的距离非常远,在原照片上坠江者是非常小的一点,大家看见的照片已经是截图放大倍数的,他是来不及救援的。”周姓领导强调,湖北日报刊发这则报道,目的是基于想让年轻人爱惜自己、不轻易放弃生命的初衷。
  据湖北经视记者吴明峰了解,跳桥男女系初恋,因第三者介入感情而发生矛盾,双双跳江。
  昨天下午,记者致电武汉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值班民警表示至今没有找到两名跳桥者。据悉,27日武汉水警方面一直打捞搜救到晚上6时。由于长江正处枯水季节,桥面距江面40多米,两人坠江后生还希望渺茫,目前已通报下游沿江派出所,如发现踪迹,将及时进行身份比对。
  记者忠实客观记录可取
  “救人还是拍摄”是新闻行业的一个老话题。除非在现场救助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比如专业救援人员在场,新闻记者就可以做职业化的选择,否则的话,还是应该以救人为先。但是,在完全无法救援的情况下,记者忠实客观地记录新闻事实也是可取的,但应当注意的是对新闻报道的价值观引导,报道本身应体现尊重逝者、提倡珍惜生命的主题。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吕尚彬
(原标题:这张轻生照片该发么?)

697#
发表于 2013-3-1 20:45:0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孔曦2010
致敬! //@叶匡政:有良知的总编,致敬! //@雷颐: 转 //@黎学文的微博: //@王克勤: 【铁肩担道义,赤诚做报人】

@王克勤
【一年为我哭过两场的总编辑】2005年我任@中国经济时报 记者,6月完成河北定州血案调查,总编@包月阳 设宴压惊,席间听到我化妆逃出村庄的经历后,他感叹说4月克勤南京调查拆迁,被40多个警察困了 5小时,他们准备了手铐与辣椒水,至此包总便哭了起来。11月他含泪签发邢台艾滋病真相http://t.cn/hr8mb



(135)| 轉發(3159) | 評論(667)
2月28日16:14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27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  檢舉


698#
发表于 2013-3-2 11:00:0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消费者报道王晓林
我对记者有分线,但无踩线说,谁写的好就上谁的!

@我认识的极品记者
来稿选登:某地方台记者,对于自己的条线极为重视。一旦该条线有新闻,公司没请到他,或者请了他们单位别的记者,他不但要打电话质问企业,还要和同事打架。亲眼见过两次干架后,才知道他真的是认真的(这个故事叫守土有责,该有多少油水啊~~)

| 轉發(2) | 評論(5)
1月24日23:38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10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699#
发表于 2013-3-5 11:33:16 | 只看该作者
700#
发表于 2013-3-5 11:41: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范庭略
不明围观群众和好心的群众区别不大。 //@长打者王剑峰:啦啦队

@王天定
早上车上听广播,央广的记者说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外国记者咄咄逼人,让在场的中国记者觉得刺耳,说还为发言人担心,我不知道在场的中国记者中有多少人愿意被央广记者所代表,但我真有点莫名其妙,在场的中国记者是干嘛的?是去提问,采访的,还是为官方新闻发言人保驾护航的?

| 轉發(45) | 評論(20)
20分鐘前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1)| 收藏| 評論
11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