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抹欲语还休的婀娜 当张曼玉在《花样年华》中换过第26套旗袍,电影在孤寂难言的愁情中落下帷幕。男女主人公的婚姻与爱情固然是故事的主线,但剧中的旗袍却仿佛在无意中抢去不少风头,俨然成为电影的第三位主角。旗袍,这个带着岁月的暗香从遥远的时代走来的服装,带着一抹欲语还休的端庄和矜持,缓缓向我们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旗袍是专属于女性的服装,但在它诞生之初,其实是我国东北地区满族的男女服饰。17到19世纪,满族的男女老少一年四季皆着袍服,为了便利游牧生活的骑马等活动,袍服被设计制作得紧窄合体,袖子的制作也比较窄小,利于射箭。满族的勇士们正是穿着这样的服装,在马背上打下了大清王朝的天下。 登上权力巅峰的满族人,曾在开国之初要求全国从满俗,其中就包括汉人也要穿袍服的规定。这种规定在民族自尊心极强的汉人中激起了强烈的反抗,这种反抗不断冲击着新生的政权,使清政府最终被迫放宽要求,同意出家的僧人可以不从满俗,孩子可以不从满俗,丧葬可以不从满俗,女性穿着可以不从满俗。这样一来,民族间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同时也为汉族服装的传承和满汉服装后来的融合提供了契机。 不管是因为强权下的屈服,还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在此后的300年里,满族和汉族逐步走向融合,他们的服饰也开始了不断的相互借鉴和发展。从草原来到平原,游牧民族的习性被逐渐抛弃,生活的安逸使得袍服的窄小没有了用武之地,旗装慢慢变得宽身大袖。受到汉服的影响,它也开始吸收汉装独特的纹饰图案、刺绣工艺以及文化思想。而同样的,汉服开始变得越来越长,已经类似于旗服。到了清朝中期,旗女与汉女的服装界限已经不太明显。到了晚期,同一时期的旗装和汉装更是表现出同样的时兴做法和装饰手段。 在满汉由初期的对立走向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旗袍在清朝晚期迎来了它绽放的第一个春天。传统的以右为上的观念决定了衣襟的位置,而这时旗装的衣襟开始出现变化,有了大襟、偏大襟、琵琶襟等右边襟饰。旗装的夺目之处还在于其扣子的传统中国味道。我国在古代早期用长条的衣带束缚宽松的衣服,元明以后,渐渐用盘扣来链接衣襟,用布条盘织成各种花样,成为盘花。盘扣的花式种类丰富,有模仿动植物的菊花扣、梅花扣、金鱼扣盘结成文字的吉字扣、是字扣、喜字扣等,也有几何图形的,如一字扣、波形扣、三角形扣等;盘花分列两边,有对称的,也有不对称的。后来的旗装采用了这些纷繁多样的盘扣,既有连接衣襟的功能,又使服装的样式锦上添花,正是这样的特别使旗装的扣子成为了中国传统的一个符号。而当时的旗袍,对于一些富裕人家来说已经不仅仅是蔽体之用,更重要的是,随着旗袍用料开始讲究,她们开始将其作为一种华美的装饰。 在这样的情况下,旗袍上开始出现多种纹样。清代织物纹样多以写生手法为主,龙、狮、麒麟、凤凰、仙鹤等鸟兽,还有梅兰竹菊以及八宝、八仙、福禄寿喜等都是常见的图案。这些纹样色彩鲜艳复杂,图案纤细繁复。而当时旗人衣袍的花边,最初的作用是为了增加衣服的牢度,使衣服经久耐穿,所以大多安装在衣裳容易损伤的部位,如领口、袖口、衣襟及下摆等部位,后来渐渐成为一种装饰品,它的装饰功能渐渐替代了实用功能,到了咸丰同治年间达到顶峰,有时整件衣服全用花边修饰,几乎看不见原来的衣料。这一点我们后人可以从慈禧当年留下的照片看出。皇家旗袍把奢华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在照片中,由于装饰繁复沉重,我们甚至很难分清服装和人的主次关系。 若干年后,辛亥革命的炮声打响,革命者们怀着雄心壮志来改造这个伟大的古国。然而,尽管清王朝的统治已被推翻,但旗人的服装却不仅没有被人们丢弃,反而成为了时代的宠儿。袍服迅速在汉人进步女子中风行起来。在那个革命的年代,满人的服装却没有被喊着“驱除鞑虏”口号的汉人抛弃,这样的现象似乎令人费解。其实,在那个时期,女人们穿起类似男人服饰的旗装袍服是男女平等意识在服装上的外在表现,这已经超越了狭隘的民族意识。这样一来,旗装袍服渐渐从旗女的服装演变成了进步女性的标志,这种服装逐渐在广泛流传中普及开来。但是,社会的发展总有一个过程。封建保守思想依然紧紧守护着自己的阵地,特别是在女装领域。 1920年前后,新文化运动兴起,许多从西方学成归来的学者们把“德先生”和“赛先生”请进了中国,同时也将平等的观念进一步带入了人们的思想之中。旗袍开始褪去贵族的色彩,走向平民。新文化的风潮唤起了人们对新事物的渴望,年轻一代对旗袍进行了改造。上海妇女原来穿的衣服短可至腰间,长可至膝盖,在这时,发展成为长至小腿,没有袖子,类似旗装的袍服。人们称这种新兴事物为“旗袍马甲”。日常生活中的旗袍马甲加上齐肘喇叭袖,构成了旗袍最早的流行样式。在又一次的“西学东渐”中,西方服装的特点也随风吹到了中国。接受西式教育的女学生开始更大胆地在旗袍的基础上融入西方服装,特别是西式裙装的元素。这些新女性用旗袍表达解放身体、展现身体的呼声,把旗袍视为中国女性追求男女平等的成果。在时代的推动下,旗袍开始走向自己发展的巅峰。 旗袍被定为国服是在1929年4月。为了迎接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从北平到南京安葬,民国政府公布了有关服装的条例,正式将旗袍定为国服。此后,旗袍开始出现京派和海派两种分化,京派古典而雅致,海派浪漫而多情。由于吸收了西方裙装的特点,海派旗袍收腰凸胸、高领开叉,下摆达到了最低点,开叉直达腿部,抛开了“严冷方正”的刻板印象。这样一来,自古崇尚“笑不露齿行不露足”的中国女性第一次将腿展现于自然的天光云影之中。 如今,女性的穿着已经有了太多选择,时尚成为了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观念,但旗袍作为中国女性温柔典雅、端庄矜持的代名词,依旧活跃在各种T台上甚至是国际视野中。岁月流过,它依旧带着不老的容颜,展现着属于东方的婀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