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闾丘露薇:做战地记者不代表喜欢战争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对战争敬而远之。当炮火响起时,女性和孩子往往是最先被保护性撤离的对象。不过在烽火地带,有些女性却以追逐硝烟为日常,她们是被外界称之为“战地玫瑰”的战地女记者。
闾丘露薇,她是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时期进入现场报道的唯一华人女记者,因此获得了极大关注,并被外界称为“中国最有名的战地女记者”。 但她本人却说:“不能把成名太当回事,别人留意的时候,就享受一下出名带来的好处;别人不再留意自己,那还是继续过自己的生活,做自己的工作。对于我来说,生命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名气。”
儿时的记者梦
1988年,闾丘露薇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1992年毕业后,她度过了一段较为曲折的职业生涯。 从母亲的外贸公司,到汽水推销员,从倒卖文化衫、手表,到会计师,闾丘露薇早期的职业经历几乎与媒体毫无关系。频繁转换赛道的背后,是她始终认为这些工作并不适合自己。 闾丘露薇曾表示,她从小想当记者,但选专业的时候第一志愿是哲学系,第二志愿才是社会学系。因为职业可选择,但思维方式不行,后者需要学校的培养。
机缘巧合,一份台湾电视台的招聘广告激活了闾丘露薇心底的记者梦,并由此踏入传媒行业。 1996年3月,凤凰卫视开台成立。该台并不以香港作为主要目标市场,其主要目标对象是全世界的海外华人观众。 凤凰卫视成立次年,已经做了2年记者的闾丘露薇跳槽,成为该台的第一批记者,这份工作伴随了她此后的18年光阴。 在“战地玫瑰”闻名遐迩之前,闾丘露薇已经亲眼见证了标志大事件:香港回归、98特大水灾、澳门回归、北京申奥成功。 彼时,尽管闾丘露薇已经成长为一名成熟的记者兼主持人,其准确的新闻视角和采访风格受到了外界的认可,但外界知名度仍不如同时期的吴小莉、陈鲁豫、许戈辉等同事。 直到2001年,一切变得不同。
玫瑰在硝烟弥漫下绽放
阿富汗战争打响后,闾丘露薇成为第一个进入阿富汗的战地女记者。 在硝烟弥漫的阿富汗首都喀布尔,镜头前的闾丘露薇沉着冷静、富有细节和独特视角的现场报道让众多华人观众第一次记住了这个拥有奇怪名字的女记者。 阿富汗战争一年后,伊拉克形势日益紧张,凤凰卫视决定派记者去伊拉克采访,闾丘露薇得知消息后,再次主动请缨,要求奔赴伊拉克。 在很多观众的认知中,闾丘露薇成名于彼时,但鲜为人知的是,她为抓住机会付出的努力。 闾丘露薇曾公开谈到过自己拿到伊拉克签证的故事: “趁着两会期间,我在北京向伊拉克大使馆申请签证。第一次去的时候,接待我的是伊拉克驻北京大使馆的领事,看上去非常友善,但就是不愿意给我申请表,让我第二天再说。” “第二天我又找上门,看到我的诚心,总算有所进展。他很关心我对战争的看法,对美国的看法。我告诉他,我是一名记者,保持不偏不倚的立场才能客观公正地报道,如果他希望中国的观众能真正了解伊拉克的事情,就应该让我们到巴格达去看看。也许是我的诚意打动了他,他让我第三天去填表。”
“第三天我打电话,却得知领事生病没上班,在电话里问候了领事后约好一天后再见。” “第三次见面他把表格拿了出来,我也知道签证基本上成功了。” 沉稳、执着、公正,闾丘露薇的性格通过这300字跃然纸上。 事实上,闾丘露薇的准备不仅仅如此。除了伊拉克签证外,她几乎拿到了中东各国的签证。细致入微的准备,给她当年的战争报道带来了决定性的帮助。毕竟,记者只有到达现场才成完成现场报道。 闾丘露薇曾强调过,对于战地记者而言,光有勇敢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判断能力。 2001年底,在阿富汗临时政府主席卡尔扎伊的一次报道中,卡尔扎伊面前仅出现了两个麦克风,一个是凤凰卫视,一个是当地的电视台。 据闾丘露薇同事回忆,卡尔扎伊当时从马苏德墓地走出后,就在卫兵护卫下径直走向其乘坐的汽车,闾丘露薇见状后立即从后面斜插上去,并奋力挣脱了拽着她的警卫,直接冲到了卡尔扎伊身边。当时场面一度非常混乱,等着采访的很多记者都在后面,麦克风都递不上去。
死神距离自己有多远
在战争前线采访,危险的出现几乎无法预测。最近的一次,死神距离闾丘露薇只有两三百米。 伊拉克采访期间,有一天,闾丘露薇在当地的一处新闻中心正和同行谈论近日感受,突然,她听到上方传来了呼啸声,出于本能反应,她和同行随即从工作棚跑出来,就在她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的时候,巨大的爆炸声袭来。事后,回过神来的闾丘露薇发现,刚刚爆炸的地点距离他们仅有两三百米。
有记者曾询问过闾丘露薇,“战地记者总是与危险同在,深入战地不害怕吗?为什么要去冒险?” “危险确实存在,但只要按照专业记者的程序去做,不会有太多困扰。所以需要更加专业,对自己负责,也对家人负责。战地报道是工作的一部分,除非离开凤凰,不然没有选择,总有人要去,而且需要有经验的人去。”闾丘露薇回答道。 在闾丘露薇看来,战地采访需要平常心,无需过度恐惧。“其实在战争当地,就有很多的儿童和妇女,她们每天都在这样生活着,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呢?难道我们就更高贵、更脆弱吗?” 2003年,闾丘露薇在离开伊拉克半个月后重返巴格达。谈及重返初衷,她说,主要是关心这个国家在战后如何实现重建。“我们不仅要报道战争怎样,更要报道伊拉克未来的路怎么走。”
对战争的理性思考
2011年,《利比亚战地日记》一书发布,作者闾丘露薇。该书是她在利比亚采访期间记述的战地日记,时间贯穿于她进入、离开利比亚的始末。 读者读后的第一反应是,在闾丘露薇的书中,并无太多有关战争的宏大叙事。 面对外界的反应,闾丘露薇给出的解释是,人们对战地常有很多戏剧化的想象。其实即使在战争中,当地人的日子也还是要随着日出和日落的转换过着。除了打仗,他们还要面临很多日常生活问题。 透过闾丘露薇的文字,读者看到了新闻报道之外的伊拉克生活,在炮火纷飞的局势下,当地民众的生活。 每天的文字记录,让闾丘露薇开始思考战争。 理性之外,战争报道还给闾丘露薇带来感性的影响。面对生活中无法改变、无力改变的现实,她选择接受。“我只能好好地去掌握我能够掌握的生活,去珍惜现在和身边的人,因为你实在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虽然战争为闾丘露薇带来了名气,但她并不隐藏自己对战争的反感。 在战争一线,一位美国士兵告诉她,自己会担心战争对当地孩子的将来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但他也很无奈,因为士兵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 “就像我们来说,必须来做报道,但是这不代表我喜欢战争,即使战争让我成为一名名记者。”
参考资料: 闾丘露薇:即使战争让我成名 我还是反感战争,南方都市报 闾丘露薇谈战地现场:当地人对美好的追求最触动,三湘都市报 闾丘露薇:离战争最近的中国女人,新华网 闾丘露薇,中国最具公共知识分子气质的女记者,网易 "战地玫瑰"闾丘露薇:没有一条新闻值得用生命换取,中国青年报 闾丘露薇:硝烟中的战地玫瑰,《青年文摘(红版)》
来源:传媒特训营 编辑:何晓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