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舆论学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00:06: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舆论暴力
禅宗七祖:不要着急下结论! //@平治证券:谣言只有一次,真相永存。 为了避免好友拉黑我,本人郑重宣布: @染香 是个sb


@染香:▲ 郭美美事件暴露出可怕的舆论暴力。比如:1. 围绕郭美美的谣言满天飞。2. 跟郭会长根本就没关系,却说得有鼻子有眼。3. 杜撰郭会长80万的百达翡丽,煽动民众的仇恨情绪。4. 要求郭美美交代财富来源,郭美美凭什么要向公众交代财富来源? 5. 名V们在散播谣言方面功不可没,都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主。 原文转发(150)|原文评论(261)




收起 |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向右转





6月27日 23:56 来自iPhone客户端
转发 | 收藏 | 评论



62#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09:46:0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舆论的力量
清华史安斌:回复@AC饶谨:不是笔误,学过新闻史的应该熟悉,NYT不会干这样的事 //@AC饶谨:有个笔误,应该是纽约时报吧?:)


@清华史安斌:19世纪末期美国仅出四百士兵把西班牙赶出加勒比海,迈出大国崛起的第一步。当缅因号事件发生,《纽约日报》老总赫斯特鼓噪开战,在白宫晚宴上总统麦金利对他说,西班牙有战舰,美国的火药还不够发礼炮的,赫斯特拍胸脯说,还有我的报纸呢,投入百万美元发动舆论战,美西战争成为媒体挑动战争的典型案例 原文转发(2)|原文评论(3)


63#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10:21:2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笑蜀:我说过人家是衙门之鸠,只服从权力的逻辑,又何来通风、阳光? //@萧锐: 中国红十字会的闭门“通气”令人费解,而如潮的公众质疑,也必将在这种区别对待媒体的傲慢中继续。


@萧锐:【南都短评】中国红十字会逢此多事之秋,应以最坦诚姿态面对舆论,但该机构明显选取了别样一番做派,只顾与央媒闭门“通气”,用僵化的官家姿态抱守早已过时的舆情应对逻辑,实属不智。慈善是一份不仅要“通气”,而且要通风、见光的事业,任何违背这一宗旨的举动都应被警惕和追问http://t.cn/aNZCdF 原文转发(1408)|原文评论(369)







51分钟前 来自Weico.iPhone版
转发(82) | 收藏 | 评论(43)



64#
 楼主| 发表于 2011-7-1 21:02:4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被刻意引导的舆论
又穿帮了:他们什么都知道,只是不让你知道
  
——奥巴马讲话再遭阉割——大陆媒体不可信之又一例证

1月25日,奥巴马在国会发表2011年国情咨文。各大主流网站对此作了报道。

网易新闻中心和广州日报的标题为《奥巴马国情咨文四提中国 坦言个别领域已落后》。

法制网·环球频道和中国新闻网的标题为《奥巴马国情咨文四提中国 认为美国面临竞争危机》。

当然也有一些相对客观的报道,但总体给人的感觉好像是:美国在衰落,连美国总统自己都承认他们面临巨大的危机和挑战,并且在很多领域都被中国赶超。换言之,中国取得的成就已被美国认可。

如果有耐心浏览奥巴马讲话的全文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新浪财经、中国日报网刊登的奥巴马讲话全文,在尾声有这样两段话:

“我们不应该对摆在我们面前的工作心存任何幻想。改革学校、改变能源使用方式、减少赤字,这一切都并非易事,这需要时间。我们会围绕一切事情展开争论,这会使难度变得更高,成本、细节、每一个法律条文。

尽管我们民.主有时会出现争议、挫败及混乱,但我知道在场的各位都不愿意与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的人做交换。”

这两段话看上去也没有什么问题,前后衔接无碍。但如果查一下英文原文,就会发现其中大有猫腻儿。几个英文学习网站刊登了奥巴马讲话的全文,与中文版不同的是,在上述两段话中间突然冒出一整段话:

“We should have no illusions about the work ahead of us. Reforming our schools, changing the way we use energy, reducing our deficit — none of this will be easy. All of it will take time. And it will be harder because we will argue about everything. The costs. The details. The letter of every law.
Of course, some countries don’t have this problem. I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wants a railroad, they build a railroad, no matter how many homes get bulldozed. If they don’t want a bad story in the newspaper, it doesn’t get written.
And yet, as contentious and frustrating and messy as our democracy can sometimes be, I know there isn’t a person here who would trade places with any other nation on Earth.”

三段话翻译成中文是:

“我们对摆在我们面前的工作不应该有幻想,改革我们的学校、改变我们使用能源的方式、减少赤字 —— 这些没有一件是容易的。所有这些工作都需要时间,而且会更为困难,因为我们会对几乎每一件事情都争论不休:细节、成本、每一条法律的每个字眼。


当然,有些国家就没有这样的问题。如果他们的中央政.府想要铁路,就建铁路,而不管多少人家的房子要被推土机铲平。如果他们不想报纸上出现不好的报道,报纸上就不会发表。


然而,尽管有的时候我们的民.主制度受到争议、令人沮丧和混乱,但是我知道这里没有一个人愿意拿我们这个地方与地球上的任何人做交换。”


没有任何注明、没有任何解释,未经作者同意删节原文,违背新闻媒体最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当然,这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学术著作、文学名篇、电影戏剧被我们官方删节、修改、阉割的比比皆是,不胜枚举。闻一多《最后的演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色·戒》都惨遭毒手,这些作品本身是否足够优秀,那是另外一个问题——其实就我个人观点,我并不欣赏这些作品——但任何作品从诞生之时起,除了按作者本人的意愿外,都不应该遭到外界力量,特别是政.治权力的干预,这是对作者的人格和尊严最最起码的尊重。当然,在连人的生存权都无法保障的国度谈人格尊严,当局一定会笑掉大牙。被当局阉割也就理所当然了,小小的奥巴马岂有幸免不删之理?

奥巴马第一次被删,是他的就职演说,其中有两句话:

“Recall that earlier generations faced down communism and fascism not just with missiles and tanks, but with sturdy alliances and enduring convictions。”
“To those who cling to power through corruption and deceit and the silencing of dissent, know that you are on the wrong side of history, but that we will extend a hand if you are willing to unclench your fist.”

翻译为中文是:

“回想先辈们在抵抗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之时,他们不仅依靠手中的导弹或坦克,他们还依靠稳固的联盟和坚定的信仰。”
“那些靠贪污和欺骗以及压制不同政见而保住权势的人,须知你们站在历史错误的一边,不过只要你们愿意松开拳头,我们就会伸出援手。”

奥巴马将共产主义与法西斯主义并列,这在国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其实这是西方人的普遍思维。无论差别有多大,这两种意识形态确实在20世纪给人类带来最大的痛苦。列宁、斯大林、毛泽东、波尔布特、金正日造成的人口非正常死亡远远超过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压制不同政见”同样为官方所不许。所以,新浪、搜狐、网易各门户网站都直接删掉“共产主义”一词和第二句话。

网民“中国普通话”整理发现,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三家外媒对此事做了报道。

这次奥巴马的国情咨文又涉嫌含沙射影攻击中国nei政,再遭删节。发现此事,我有一喜一忧。忧的是,删节奥巴马讲话再次证明大陆媒体之不可信,民众的知情权再次遭到无耻的践踏。喜的是,原来主流媒体心里都清楚奥巴马是在说中国,他们都知道中国经济奇迹是靠什么换来的。所以,以后别骂主流媒体无知了,别以为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其实他们什么都知道,只是不让你知道而已。

不过,看到那段“涉嫌攻击中国nei政”的话,我也释然了。奥巴马不仅清楚的意识到美国确实在一些方面已经落后于中国,而且他清楚的知道落后中国的真正原因。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前所长资中筠女士曾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前几年一次会议,我碰到一个德国人,他说中国将要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会后我跟他说,你过高估计了中国的发展,中国还有很多困难。他说,你们连工人的工资都可以不发,我们怎么竞争得过你们?!”

举个例子,好比一场田径赛跑。所有的队员都遵守各项赛跑规则,公平竞争,但有一个运动员却私下打了兴奋剂,不惜以严重损害自身的健康为代价争取奖牌,他要是不赶超别人、名列前茅、创造“中国奇迹”,那就没有天理了。
65#
 楼主| 发表于 2011-7-1 21:03:23 | 只看该作者
66#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00:13: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人民网评:打通“两个舆论场”
——善待网民和网络舆论①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2011年07月11日08:15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微博 字号  
  一个女孩“郭美美baby”,以“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名义炫富于微博,引发了一场震动中国红十字会的风波,网络搜索数据超过日本大地震。虽然北京警方的调查表明,郭美美与中国红十字会无直接关联,但中国商业系统红十字会已经暂停活动接受审计。政府背景公益组织的止损点在哪里,焦灼着公众的心。

  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将个税起征点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有关部门表功说,多达6000万人不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然而,网民似乎不太领情,发帖调侃:“加税如山倒,减税如抽丝。”在为期一个多月的修正案征求意见中,公众提出了超过23万条意见,创下人大单项立法征求意见之最。

  新华社前总编辑南振中很早就注意到,在当下中国,客观存在两个舆论场。一个是党报、国家电视台、国家通讯社等“主流媒体舆论场”,忠实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是依托于口口相传特别是互联网的“民间舆论场”,人们在微博客、BBS、QQ、博客上议论时事,针砭社会,品评政府的公共管理。互联网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改写了“舆论引导新格局”。

  互联网上鱼龙混杂,但网民对政府的批评声音、对社会的牢骚不满,其中大量的是民众合理的利益诉求,或者说,是在一个健康的市场经济和法制社会环境下,各利益群体正常的利益博弈。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诸多社会热点问题上,网络舆论“愈战愈勇”,搅动社会人心;而官方媒体屡屡“失明”“失语”,容易陷入新的一轮思想僵滞。“自为”的民间舆论场,时现乱象,网上谣言满天飞,哀伤太多,戾气太重;“自律”的官方舆论场,则趋于自我边缘化,而政府的公信力持续流失而致贫血。

  民间舆论场为何在多数时候,失去了对官方媒介的信任?最重要的不过是三点: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之初,官方反应迟缓,新闻发布没几句实话,反而指责群众“不明真相”;在事件发展演变过程之中,总是试图以封堵信息甚至抓捕网民的手段,来打压或控制民间舆论场;在事态平息后,没有痛定思痛,反躬自省,认真修复制度的漏洞。而平时,官方媒介对群众焦虑的问题关注不够,正面宣传流于“自说自话”,甚至“自娱自乐”。

  当年,我们党在没有印把子也没有枪杆子的情况下,恽代英办《中国青年》,韬奋办《生活》周刊,周恩来指导《新华日报》,能够鼓动和团结青年、市民、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跟着共产党走;在成为执政党后,宣传鼓动的看家本领不能丢。遇事就简单地封堵民间舆论,是惰政行为。

  人民网开通“领导干部留言板”、“舆情会商室”、“人民网评”等栏目。人民网总裁兼总编辑廖玒设想: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要努力打通两个舆论场,让党和政府的声音进入网络社区,推动互联网上官民的顺畅沟通和良性互动,是新时期“虚拟社会管理”的难点所在和神圣使命。

  要“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而互联网正是“社会管理创新”的舞台和推手。各级政府普遍把网络舆情监测、突发事件应对、公共关系管理,乃至微博使用,列入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人民日报、新华社、人民网等设立“求证”“来论”“中国网事”“人民网评”等栏目,回应网络热点,澄清真相,梳理情绪,推动政府努力维护社会公正。

  打通两个舆论场,需要官方媒体本着中央“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从基本事实的认定到价值判断,乃至话语方式,与网民坦诚交流,形成交集。比如,推动政务公开,特别是突发事件的信息透明,没有真相就没有谅解;触摸民意脉搏,从群众利益角度,体会解决现实矛盾的切肤之痛,增强紧迫感,千万不要与主流民意对抗;抛开习惯的“官话”,学会说“人话”,不要违背经验常识,不要“侮辱网民智慧”。中共十七大倡导的保障人民“四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希望首先在官方舆论场也能有通畅的渠道,而在民间舆论场走上理性建设性的轨道。

  打通两个舆论场,呼唤民众的理性表达和有序参与,但政府显然负有更大的责任。官方媒体和各级领导干部能否认真反映和倾听民意,化解民怨,疏通和激活体制机制,让社会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为人心活血化瘀,是减少社会舆论对抗性的关键。中国已有4.57亿网民,“大众麦克风时代”民心可敬、民意可畏、民气可用。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对网上网下的社情民意,需要更敏感、更体贴,更有人情味,遇事也更有担当。
67#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00:13:29 | 只看该作者
68#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22:22:1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舆论操纵
雷颐:!!!//@吴伟bj:组织上也在有计划有领导有预谋地发展、收编和使用“网络水军”。//@染香姐姐:我党咋还是一副地下党的没出息样啊!真是生个小妾命,注定做不了大房 //@孙少光:代号G703任务,蒋匪帮特务在行动吧?


@去年在马里安巴德:有趣得紧!大家看看。我不大懂。 原文转发(264)|原文评论(73)




收起 |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向右转





28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31) | 收藏 | 评论(11)

69#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23:26:3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社评:所有人都是舆论河流上的船http://www.huanqiu.com 2011-07-27 08:38 环球时报 我要评论 字号:T|T
摘要:中国社会在变化,互联网带来舆论民主的强劲发展,但这些部门的心态仍停留在过去。它们以往经历的表扬和自我表扬太多了,对于问题,那里的很多人以为,一切都可以“低调”过去,舆论闹一闹,但只要他们“按照规矩”办事,问题“就是宣传部门的”。
  温州动车追尾是迄今引来最多社会思考的中国重大事故之一。现在几乎每一个公共事件,都会引发舆论的深究和追责,而所涉政府机构总是在舆论的追问下不知所措,这种在错误面前支吾态度带给官方形象的杀伤力,往往超过错误本身。


  在温州事故中,铁道部的错误十分明显,公众对动车防撞技术以及调度管理存有漏洞的质疑,逻辑性同样明显。铁道部唯有把姿态放低再放低,道歉再道歉,才可能消除公众在第一时间的愤怒情绪,争取到舆论对其认真反思、堵塞漏洞的配合。


  然而遗憾的是,铁道部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今年以来涉及官方机构及大型国企的公共批评事件,所涉机构的表现也都不及格。官员们表态生硬,对道歉的用词过于吝啬,记者会开得很不像记者会,本来要与舆论沟通,说出的话却像把通道越堵越死的沙包。


  这个问题到了彻底解决的时候,如果任由这样的公共关系灾难在政府的一个个机构与公众之间不断发生,官方的信誉将像日历一样被一页页撕掉,中国的舆论场也将变成没有任何公信坐标的荒蛮之地,成为最原始法则主导的草原和丛林。


  客观而言,铁路是中国技术创新成就最高的部门之一,它支撑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口大迁徙和巨量物流最承重的一部分,它的不断提速修改了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人的距离感。但一段时间以来,铁道部成了舆论的主要靶标之一,原因绝不仅仅是出了一个腐败的刘志军。同理,中国很多部门都成绩斐然,比如中国的石油化工部门基本确保了国家发展的巨大能源需求,但也遭到舆论的鞭笞,中国舆论对它们的批判强度,已经远超西方舆论的责难,这些部门都应该想一想,这一切究竟是因为什么?


  不是它们与舆论沟通的方式不对,而是从态度的根上就错了。中国社会在变化,互联网带来舆论民主的强劲发展,但这些部门的心态仍停留在过去。它们以往经历的表扬和自我表扬太多了,对于问题,那里的很多人以为,一切都可以“低调”过去,舆论闹一闹,但只要他们“按照规矩”办事,问题“就是宣传部门的”。


  然而今天的中国舆论,越来越不像“没有牙的猫”,以为可以像老鼠一样在它面前大摇大摆走过的官僚主义者,终将会被它死死咬住。


  我们相信,中国的绝大多数部门都是好的,绝大多数官员也都在勤奋工作。这些部门就像中国快速发展的一个个调度长和值班员。但当出了温州事故这样的灾难,造成如此重大的伤亡,任何当事人和部门都无权用自己的成绩和好心进行申辩。因为伤亡不接受任何辩解,海域的大面积污染也不接受任何辩解。相关部门和官员唯有真诚认错,深刻反思,认真回应舆论的所有质疑,将所有信息都对外公开,才能找到重树社会信任的折返点。


  可以预见,将不断有与政府相关的部门和机构卷入公共危机中,它们在舆论面前的笨拙将不断显现。这些笨拙将给中国的大形象抹黑,并将一点点损耗中国的政治资源。因此这个问题应当受到中国官方的高度重视。在这个新时代里,谁也不可能真正做到“引导”舆论,所有人都是舆论河流上的船。▲

http://opinion.huanqiu.com/roll/2011-07/1850698.html
70#
 楼主| 发表于 2011-7-29 22:39:3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舆论操纵
王晓渔:阅后即焚//@老武等于文建://@人民监督网记者朱瑞峰://@北京李海 //@谢良兵:擦,萱萱竟然给铁道部遮羞//@小编老张


@李靖云:中宣部最新最高指示,请大家先自我学习一遍! 原文转发(42)|原文评论(15)




收起 |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向右转





2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 | 收藏 | 评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