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差错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661#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3 21:40:2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407
流露 liúlù 争议 zhēngyì 虚弱 xūruò
作者:周俊生
20191021日《北京日报》第12版刊登文章《技术突破难掩故事虚弱》。文中说:“延续上一部作品《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120+4K+3D’,并用特效制作年轻版威尔·史密斯,65岁的李安在电影创作上没有流露出丝毫的保守懈怠,反而用新作《双子杀手》再次展现他在探索电影技术上的敢为人先。只是这一次,无论票房还是口碑,都陷入较大争议。”这段文字中“流露”和“争议”两个词使用有误。引语所出文章标题上的“虚弱”一词使用也不妥当。
先看“流露”。“流露”指的是在话语或文章中不自觉地表现出来。这个词的指向对象通常限于人的意识、情感等思想观念方面的事物。文中“流露”的指向对象是“保守懈怠”,如果说“保守”是一种思想观念,可以接受“流露”支配的话,“懈怠”则是人的一种行为表现,是不能接受“流露”的支配的。实际上,文中的“保守”和“懈怠”并列在一起,表明它和“懈怠”一样,说的也是人的行为表现,因此在这段文字的语境中,“流露”和“保守”“懈怠”的搭配都是不合适的。
再看“争议”。“争议”的意思是争论,即各方坚持自己的看法,互相辩论。在这段文字中,“争议”有两个使用主体,一为“票房”,一为“口碑”。“口碑”现在可以作评价来理解,那么,它和“争议”是可以搭配的。但“票房”指的是影剧作品(句中说的是“新作《双子杀手》”)卖票所得的收入,这个如果与“争议”搭配,只能表示这部作品的收入数字存在不确定性,但句中说的并不是这个意思,作者要表示的是作品的“票房”过低,因此反映出不受观众肯定的现实,但“争议”不能表示出这个意思,也就是说,“争议”只能和“口碑”搭配,不能和“票房”搭配。
再看“虚弱”。“虚弱”有两个意思,一是指身体不结实,身体的健康状况差,如“病后身体比较虚弱”;二是指国力、兵力软弱、薄弱,如“国库虚弱”。从这两个词义可知,“虚弱”的使用对象一般局限在人(或某些大型动物)的身体和国家、军队等的财力、战斗力。句中的“虚弱”用于“故事”,指其内容不充实,但这超出了“虚弱”的使用范围。
综上,应把“流露出”改为“出现”,把“陷入较大争议”改为“出现较差表现”“难以让人称道”之类的话语。“虚弱”则应改为“薄弱”。
需要指出的是,《现代汉语词典》对“薄弱”的释文是:“容易破坏或动摇;不雄厚;不坚强。”但实际上说某人文章写得过于“薄弱”是常见的,通常指的都是文章内容不够充实,《现汉》的这个释文不能涵盖“故事薄弱”之类的说法,因此有必要补上“不充实”这个意思。
还需要对“口碑”一词的使用说上几句。“口碑”本来只有一个意思,指群众口头上的称颂,因此像“口碑较差”“好口碑”之类的话本来都是有语病的,但随着这类用法的增多,《现代汉语词典》在20056月出版的第5版修改了释文,承认“有时也指群众口头上的评价”,并一直沿袭至今。《现汉》的这种变更反映出对语言现实的迁就,但《现汉》是一部规范性词典而不是描写性词典,因此它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反映出目前语言学界对规范语言应用的重视程度降低了。像上引这段文字,如果把“口碑”改用为“评价”,显然是更为可取的。
编辑:宋婷

662#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4 10:03: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408)
作者:周俊生
20191024日《解放日报》第13版刊登文章《斯卡拉的“盛放”与何塞的“全能”》.文中写道:“1019日,著名指挥家迪图瓦携手国际一流歌手和日本东京爱乐合唱团,指挥上海交响乐团上演法国作曲家柏辽兹(今年是他逝世150周年)的代表作之一《浮士德的沉沦》。这也是此音乐巨著在上海的首演。”文中的“此”在使用上存在问题。
“此”是一个指示代词。相当于这,这(个)。作为代词的“此”是从古代汉语中遗传下来的,它在使用中要求与其搭配的事物在词语表现形式上必须是一个单音节词,如“此人”“此地”“此时此刻”等。文中的“此”,搭配的是“音乐巨著”,但“音乐巨著”是个多音节词组,因此两者的搭配是不适宜的,不合代词“此”的使用要求。
可把“此音乐巨著”改为“这部音乐巨著”。
编辑:宋婷

663#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5 13:22: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409
比肩 bǐjiān
作者:周俊生

  2019年10月25日《新华日报》第16版刊登文章《报告一座城市的独特文本》,文中写道:“把常州置放在长三角、环太湖,甚至中国与世界的版图之上,与苏州、无锡相较,与做足了大运河文章的扬州对比,与长江之上已经有了不少大桥的南通比肩,似乎就有点黯淡逊色了。”句中的“比肩”使用有问题。
  “比肩”的词义,就其本义来说,相同于“并肩”,即肩挨着肩,它的使用主体只能是人,描写的行为也有很明显的具象性。句中“比肩”的使用主体是“常州”和“南通”两个城市,它们不可能产生并肩这样的具象化动作,因此这个意义不适用于句中的“比肩”。但是“比肩”在此意义上又延伸出抽象的意义,表示在一起,如“比肩作战”,它并不表示两个行为主体肩挨着肩作战,而是表示他们在一起“作战”,因此其使用主体不仅可以是单个的人,也可以是集体。但这个意义通常只是副词的用法,在使用中主要起修饰作用,而句中的“比肩”是一种动词的用法,因此这个意义也不适用。然而,“比肩”的词义在前两个意思的基础上继续有延伸,产生了不相上下的意思,如“他虽然是业余的,但演唱水平可和专业演员比肩”。但是,句中说的是把“常州”和“南通”这两个城市放在一起区别高下,并非表示两个城市不相上下,因此,“比肩”的使用不符合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应把“比肩”改为“比较”。


编辑:宋婷

664#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6 14:54: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410
作者:周俊生
20191025日《新民晚报》第21版刊登文章《戴老师》。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她读博时常去国家图书馆复印资料,为节约宾馆钱坐夜班车从南京去北京,凌晨抵达后立刻去国图,傍晚再坐夜班车去南京。”这句话中有四个地方用到了同一个动词“去”,其中最后一个“去”,即“去南京”中的“去”使用有误。
“去”,作为一个动词,意思是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这也是它最为基本的词义。这里的所在地,指的是行为主体的所在地,从句中“从南京去北京”一语可知,句中的行为主体“她”的所在地是在“南京”,而句中的“国家图书馆”“国图”不在“南京”,“北京”与“南京”也不是同一个城市,因此前面的三个“去”,即“去国家图书馆”“去国图”和“去北京”中的“去”,使用都是准确的。但最后一个“去”,其指向对象(或称“去”的目的地)“南京”与行为主体“她”所在地是同一个地方,对于“她”来说,在这种情况下,到“南京”就不能用“去”来表达。
句中最后一个“去”,即“去南京”中的“去”应改为“回”。“回”的意思是从别处到原来所处的地方。“南京”是句中行为主体“她”从事“去国家图书馆”“去北京”这些行为之前所处的原来的地方,因此对“她”来说,到“南京”不是“去”而应该是“回”。
需要指出的是,作者之所以会把“回南京”写成“去南京”,有可能是根据作者自己的所在地为立足点来作出叙述了,假设作者所在地是在“南京”以外的城市,他就会认为到“南京”是一种“去”的行为。如果引语所出语境是在和“她”对话,那有可能需要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把到行为主体所在地的行为用“去”来表达。但是,引语所出语境是在讲述“她”的情况,作者必须以行为主体“她”的所在地为立足点,这样一来就可发现“去南京”的说法是不合适的,只能说“回南京”。
编辑:宋婷

66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7 11:29: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411)
开办 kāibàn
作者:周俊生

2019年10月26日《文汇报》第8版刊登文章《惊鸿一瞥》,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这个小小的文化事业,已然起步,除了努力建设舒适的阅读环境,各种读书活动也陆续开办。”句中的“开办”一词使用有误。
“开办”的意思是建立。“开办”的指向对象可以是工厂、商店、学校、医院等,其特点是行为主体在作出这一行动时其本意是长期性而不是一次性的(至于实践中是否能保持长期性另当别论)。句中的“开办”,其指向对象是“活动”,但“活动”大都是一次性的,“开办”与它不能搭配,因此其使用是不合适的。
可把“开办”改为“举办”。与“开办”相反,“举办”的指向对象大都是一次性而不是长期性的,因此正适用于这个句子的语境。

编辑:冯梦玉

666#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8 21:21: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412
作者:周俊生
次第 cìdì
20191028日《北京日报》第14版刊登文章《从“政策性低生育”进入“内生性低生育”》。文中写道:“经过1980年代大规模的计划生育运动,加上改革开放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育儿方式(从粗放到精致),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理想子女数下降到平均不到两个孩子,独生子女偏好次第出现,意愿性总和生育率大概稳定在1.6-1.8。”句中“次第”一词使用有误。
“次第”,意思是依照次序,一个挨着一个。“次第”现在通常作副词用,用以修饰动词,表示人的行为动作和事物变化的一种秩序或顺序,因此它的使用对象应该是一种具有具象性的行为或变化。句中“次第”的使用对象“偏好”是一个抽象概念,“次第”不能适用。确实,“偏好”作为人的一种意识,要求其在不同的人群中呈现出按着“次序”出现的状态,也是难以想像的。
可以把“次第”改为“渐渐”或“逐渐”。句中说的是“偏好”慢慢地逐步“出现”,这两个词适合于描写这种情境。
编辑:王豪

667#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9 23:25:11 | 只看该作者
【新闻差错案例】
每日一怼(413
作者:周俊生
欢畅 huānchàng
20191029日《北京日报》第13版刊登文章《〈小巷管家〉的“小”与“大”》。文中写道:“当北京还欢畅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的喜庆氛围、街头巷尾激荡着庆祝活动所焕发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时刻,我非常欣喜地看到北京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宣传部共同推出电影《小巷管家》。”句中的“欢畅”使用有误。
“欢畅”意为高兴,痛快。“欢畅”是一个形容词,在使用中不能带宾语或者补语。句中的“欢畅”后面跟着补语“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的喜庆氛围”,这是把“欢畅”当作动词来用了,不合其使用要求。
可以把“欢畅”改为“沉浸”之类的动词。“沉浸在……氛围”,这是一个合适的搭配。当然,把“欢畅”改为“沉浸”,与作者原来要表达的意思有些距离,作者使用“欢畅”,本是为了表现出一种欢乐的场景,但后面的“氛围”有“喜庆”的形容词,已经把这种需求表达了出来,前面再用“欢畅”,不仅造成语法问题,而且产生了叠床架屋的问题,是不足取的。
编辑:张凉

668#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0 22:50:25 | 只看该作者
【新闻差错案例】
每日一怼(414
作者:周俊生  
稀薄 xī
20191030日《陕西日报》第12版刊登文章《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唐朝》。文中写道:“在宁静的夕阳下,鸣叫的野鸡,抽穗的小麦,稀薄的桑叶和入眠的春蚕,使诗的画面色彩更加生机勃勃,而农夫劳作归来的欢声笑语,让其乐融融的乡村画卷如泼墨般在读者面前晕染开来。”这句话中的“稀薄”一词用得有问题。
“稀薄”指的是事物的密度小,不浓厚。“稀薄”的使用对象,通常是空气、烟雾、糊状食品等,如“高山上空气稀薄”“稀薄的粥”,一般不用于固体事物。句中的“稀薄”用为形容“桑叶”,但“桑叶”是一种固体物品,“稀薄”不能适用。
作者之所以用“稀薄”,可能是要表示“桑叶”的薄,但一方面“稀薄”不能表示薄(即厚度小)的意思,另一方面“桑叶”是树叶的一种,而只要是树叶一般都呈现为片状,都有薄的特征,因此说“桑叶”薄,是没有什么修饰意义的。
修改“稀薄”的使用错误,要看“桑叶”处于什么状态。假如“桑叶”是在桑树上,可以把“稀薄”改为“稀疏”。假如“桑叶”已被采摘下来置放在喂养“春蚕”的器物里,一般可以改为“稀少”。但全句洋溢着一种美好的氛围,“稀少”与这种氛围不够协调,因此改为“零散”“零碎”之类的词更好。其实,从引语所出全文可知,句中叙写的是一幅画的情景,因此对“桑叶”的形容,取其色彩上的特征,表达效果应该更好。这样,就可以考虑把“稀薄”改为“碧绿”之类的词。
编辑:张凉

669#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1 23:11:10 | 只看该作者
【新闻差错案例】
每日一怼(415
作者:周俊生  
愈发 yūfā
20191031日《人民日报》第2版刊登报道《千方百计保障农民工拿到工资》。文中写道:“每至年底,拖欠工资问题通常愈发显现。”句中的“愈发”一词使用有误。
“愈发”表示与过去相比程度加深,相当于“越发”。“愈发”作为一个副词,在使用中可以修饰形容词,如“愈发可爱”“下雪以后,天气愈发冷了”;也可以修饰动词性成分,但“愈发”在修饰动词性成分时,不能修饰单个的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性的短语,如可以说“他愈发干得起劲了”,不能说“他愈发干了”,前者中的“干得起劲”就是一个动词性短语。句中的“愈发”所修饰的“显现”是一个动词,但“显现”是一个单个的动词,“愈发”不能和它搭配。
可以把“愈发”改为“突出”或“集中”。当然,这两个词的侧重有点不一样,“突出显现”,说的是“拖欠工资问题”更明显地显露出来;“集中显现”,说的是“拖欠工资问题”聚集在一起显露出来。
编辑:张凉

670#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 14:18: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日一怼(416
作者:周俊生  
  
共享 gòngxiăng 经验 jīngyàn
2019111日《光明日报》第12版刊登文章《巴格达迪之后,反恐形势依然严峻》。文中写道:“‘伊斯兰国’对这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极端组织进行武器制作和使用、行动策划等方面培训,共享恐袭经验,并不时组织世界各地分支进行联合行动。”句中的“共享”和“经验”两个词使用得不合适。
“共享”指的是共同享有,共同享用,如“资源共享”“共享改革成果”;“经验”指的是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如“经验丰富”“学习先进经验”。“共享”和“经验”这两个词带有正面性,一般都用于正面的、为作者肯定的对象。句中“共享”和“经验”的使用对象是“伊斯兰国”,“经验”的内容指的是“恐袭”方面的,但在引语所出全文的语境中,无论是“伊斯兰国”还是“恐袭”,都处于负面地位,作者对其是持拒斥态度的,因此“共享恐袭经验”这种话不合语境需要,“共享”和“经验”这两个词不合引语所出全文的情感倾向,因此是不合适使用的。
可以把“共享恐袭经验”改为“使用同样的恐袭套路”之类的话语。
编辑:张凉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