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体经营案例

[复制链接]
641#
发表于 2018-12-2 23:16: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法制晚报》明年起休刊 全面进军新媒体

   12月1日,《法制晚报》发布休刊公告,称将于2019年1月1日起休刊。


   法晚网报道称,为落实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要求,深化媒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由传统媒体向新型媒体的转型,《法制晚报》自2019年1月1日起休刊,整体向新媒体领域进军。

   《法制晚报》现有采编团队将与上级单位北京青年报社的采编团队进行有机整合,集中精力打造北京青年报社融媒体平台--“北京头条”客户端。

    据了解,“北京头条”客户端是北京青年报社整合多方资源、集全社之力打造的一款融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客户端,在主打新闻资讯的同时,开发视频(短视频)、自媒体、网上商城等多种功能,将于近期正式上线,目前已开始试运行。

   资料显示,《法制晚报》前身是《北京法制报》,创刊于2003年底,归属于北京青年报社。2004年5月18日,《法制晚报》正式创刊。


编辑:邢海波



642#
发表于 2018-12-6 15:32: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路透社母公司两年内将大幅裁员12%消减成本:约3200人


世界知名新闻通讯社之一路透社母公司汤森路透将大规模裁员,预计裁员人数达3200人,占其员工总数的12%,以消减成本。

汤森路透4日在多伦多举行的投资者日活动上宣布了上述裁员消息,该公司还在投资者日活动期间概述了未来战略及增长计划。

据《金融时报》5日报道,这家由加拿大富有的汤姆森家族(Thomson)控制的世界著名媒体集团,打算到2020年将其资本支出与营收之比从目前的10%削减至8%以下。该公司在周二还表示,计划把全球办事处数量减少30%

消息传出后,汤森路透的股价周二上涨了3%


路透高管没有透露此次裁员是否会涉及公司所有部门。汤森路透目前雇佣有2000多名记者,尽管新闻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不到6%

此前,汤森路透于今年1月以170亿美元的价格将其利润丰厚的交易和数据业务的控股股权出售给了黑石(Blackstone),该业务曾占该公司销售额的一半以上。

根据汤森路透的年报,2017年,包括新闻服务在内的企业部门的运营亏损约为2.53亿美元。作为收购交易的一部分,黑石同意在未来30年内每年向路透新闻部门(Reuters News)支付至少3.25亿美元。

在与黑石达成交易后,汤森路透的高管曾表示,他们正在寻求扩大法律、税务和会计服务业务,向这些部门投资20亿美元。如今这些部门占该公司余下部门营收的80%以上。


原文链接:http://energy.chinanews.com/gj/2018/12-05/8693173.shtml
编辑:王豪
643#
发表于 2018-12-11 22:37: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杨琦钜
644#
发表于 2018-12-12 18:31: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订份报纸留住娘”,这一届花式订报大赛谁赢了?                                                                                

如何卖出报纸,已成纸媒记者的严冬考验

文丨陈实 来源丨记者站
(ID:jizhezhan001)


又是一年订报季!
如今天气寒冷,冷的,还有纸媒记者的心!
毕竟,如今纸媒形势不济,版面广告减了又减,再不多订点报,日子就更难过了。
甚至有段子说:要论纸媒记者与电视记者有何不同,那可能就是电视台记者不用订报!
为了把报纸卖出去,各家纸媒也是拼了!
花式订报,了解一下?

01
微信订报、小程序订报齐上阵,技术流这样玩

如今是移动化联网时代,利用新的技术和工具,来推进订报工作,也是各个媒体一直在努力推动的工作。
早些年,各地为了推动报纸征订工作,大多使用上门征订等各种手段,如今,信息交流更是发达,一些媒体便开始着手利用一些新的互联网工具,来推动报纸征订。
比如,《南方周末》《江南保健报》等都开通了微信订报的途径。
今年,小程序比较火,不久前,《深圳商报》上线了订报征订小程序,号称“全国首个订报小程序”,用户识别小程序码后即可进入订报页面,微信在线支付也很方便。

另外,通过后台订单管理系统,读者还可以进行财务对账、发货、开具发票等操作,也可以通过订单信息跟踪发行业务人员的工作量,作为绩效考核的参考依据。

02
父母、盲人都用上了,纸媒善于打温情牌

如今,要说报纸的读者,恐怕还是老年人居多,因此,订报拉上父母打温情牌,是最好不过的手段了。
但是,这种手段用不好,也会产生逆反心态。
近期,不少媒体都在关注一则“订份报纸留住娘”的报道,说的是济南一位女市民将异地的母亲接到济南看孩子。可母亲没过多久就闹着回老家,说城市生活不适应。起初,她跟老公想用买衣服、逛公园等方法稳住母亲,但母亲在高兴之余还是唠叨着回老家。后来老公信誓旦旦地说,“我们给母亲订一份《济南日报》,母亲看到报纸准能打消回家的念头。”结果,订阅了《济南日报》之后,母亲真留了下来。
真是让人有点“哭笑不得”,因此,这样的消息出来后,不少人持“嘲讽”态度,但也有一些评论认为,持嘲讽态度的,大多是没有真正理解老年人的需求,是用年轻人思维看待老年人需求的结果,也有评论认为这是一种“精神赡养”,并不为过。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样的例子,至少说明,媒体对报纸用户群体的洞察还是比较准确,既能吸引老年群体,也能通过温情牌,让花钱订报和有看报需求的人串联了起来,也还不错。
当然,一不留神,打温情牌,也能打出问题来。去年年底,河南一家媒体刊发了一则报道《盲人XX喜订XX报》,说的是南阳的一位盲人,连续多年订阅了这份报纸,今年再度订阅。

可想而知,这样的一份报道出来后,引起了多大的风波。不少网友直接质疑报社和记者作假。
可是仔细阅读文章就能了解,这位盲人订完报纸后,都是由家人帮忙朗读,感兴趣的便会下载到手机里,转换成音频,原来是“听”新闻!
无辜遭受网友指责的记者,恐怕也没有想到,一则简单的征订报道,也能引起这么大的风波吧。
当然,有打温情牌的,也有打悲情牌的。比如,这两天比较火的大连记者卖报的朋友圈。

寒冷的冬天,卖报的小男孩,想想就觉得凄惨!

03
真扎心!到烟草局订报,结果“订个屁”

11月22日上午,《娄底晚报》记者到娄底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找该局办公室主任刘某某征订2019年度《娄底晚报》报纸,该负责人回复:订个屁!
“不仅报纸没订成,还受到羞辱。”娄底日报评论员欧阳霞林随即写了一篇题为《娄底烟草专卖局何以如此倨傲?》的文章在社交网络上传播。
该文章直接发问:我不知道代表娄底烟草对外形象展示“窗口”的办公室主任刘某某何以如此倨傲?是因为自己所在的单位“财大气粗”?还是《娄底晚报》平素有得罪财团老大——娄底烟草专卖局之处?或者是刘某某平时本就如此粗俗无礼?
文章说,《娄底晚报》不是你所讲的“屁”,她是一份有思想、有温度、有内涵、有宽度和厚度,承载了道义和使命的报纸,她是广受娄底市民喜爱的唯一的一份本土都市报。因为《娄底晚报》是自主发行,记者有发行任务才来找您订报。因而,她需要您和广大兄弟友好单位及全体娄底市民的大力关爱与支持。
《娄底晚报》也许是一张好报纸,记者要求订报的理由也应该是颇有情怀,但是在甲方看来,你不过就是个推销员而已。

有些媒体老师还不太习惯身份的弱化,这才是尴尬的起点。

04
省级党报头版连发3篇评论:不订看报不是小问题

有些单位为什么不愿订阅党报党刊?除了“经费不足”的推辞,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存在“订报不看报”的现象:花钱订来的党报党刊,一摞一摞堆在办公桌上,基本没有人翻阅,最后被当作废纸卖掉……所以,与其造成“浪费”,干脆就不再订了。

甘肃省委机关报《甘肃日报》从11月19日起,以“党员干部要看党报党刊”系列访谈的形式,连续3天在头版刊发了3篇评论。
评论指出,机关单位不订党报党刊,党员干部不看党报党刊,绝不是小问题。对党员干部而言,看不看党报党刊,并非单纯的个人喜好,它反映了“对党的声音上不上心”。
3篇评论分别从“让党报党刊成‘精神大餐’”,“加强学习从读党报开始”“订阅党报党刊事关意识形态工作落实”三个角度,分别阐述了订阅党报党刊的重要性。
文章称,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一天不读报是缺点,三天不读报是错误。”坚持读党报、看党刊,也是增强党性修养的重要一环。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把征订党报党刊视为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的具体举措。广大党员干部也要自觉阅读党报党刊,使之成为一种工作习惯。
党报发文促征订,也是最近这些年来各个媒体惯用的手段了,比如河南日报、长治日报等均有此举。党报党刊,作为党的喉舌,是宣传政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的重要工具,因此各地党组织历年来都非常重视党报党刊的征订工作。
从政治意识的角度来看,开会搞征订、发文促征订、搞征订排名,也在情理之中了。
编辑:杨琦钜


645#
发表于 2018-12-17 22:39: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付莎莎
646#
发表于 2018-12-27 19:27: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东北传媒变局,“敢写敢批”的华商晨报告别读者



    “没能活过2018年的《华商晨报》,在百姓心里,最怀念的,不是报社曾经高达几亿的广告,不是多达几十万的发行,而是曾经的敢写敢批,能为百姓多说几句真话。”


    多个消息源向媒通社透露,辽沈地区知名报纸《华商晨报》将自明年起停刊。沈阳媒体人的朋友圈里,满是“华商晨报,永远不想说再见”的文字。得知该报即将停刊,许多读者从昨天起纷纷去到报社,合影留恋。
    这是《华商晨报》的第十八年,不出意外,也是《华商晨报》的最后一年。今年年初,社长兼总编辑刘庆在晨报微信号里说,“技术进步终是汤汤之水,不可逆转,只有顺应和学会应用方为正途。”
    遗憾的是,《华商晨报》在媒体融合的探索和实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无法改变大局,被寄予厚望的网易辽宁也没有带来更大惊喜。“窗外阳光明媚”,纸媒却要独享一场寒冬。
    资料显示,《华商晨报》是辽宁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办的一份综合类都市生活报,隶属于华商传媒集团。报纸立足沈阳,辐射周边城市,以奉献最有价值的新闻和信息为立业之本。过去十八年里,《华商晨报》多次获得“全国都市报30 强”、“中国十大都市报”、“中国地标大报”、“最具广告传播价值都市报”等称号。
    它在沈阳报业市场的历史还要追溯到2000年的3月,当时,《华商晨报》复制《华商报》模式登陆沈阳,试图将《新文化报》迅速抢滩长春的成功故事在辽沈地区重演。
    当地媒体人介绍,与根基稳固的《辽沈晚报》和《沈阳晚报》相比,后入局的《华商晨报》较为激进,尤其在民生调查报道上屡有佳作,迅速得到市场青睐。这三家都市报,也一度成为沈阳报业市场的三雄,竞争非常激烈。
    这几年纸媒全面进入转型期后,沈阳三大都市报都出现了减版现象,《华商晨报》常规情况下只有8个版。此外,从20178月开始,《华商晨报》率先提价,由零售每份5角钱,上涨到1元钱。有文章称,因为提价幅度过高,沈阳部分报刊亭选择拒卖《华商晨报》。卖报的人说,“晨报给我们的批发价提到8角钱,零售涨到1元钱,本来就卖不动的报纸,这样谁能买啊?”
    这些动态释放的信息主要指向经营上的困难,也可以说,为这份报纸的停刊埋下了伏笔。
    “没能活过2018年的《华商晨报》,在百姓心里,最怀念的,不是报社曾经高达几亿的广告,不是多达几十万的发行,而是曾经的敢写敢批,能为百姓多说几句真话。”自媒体“萧十三郎”的评价,足以凸显这份报纸曾经的特质与价值。
    《华商晨报》现任社长、总编辑刘庆在一场论坛上也曾郑重地总结自己所供职的这家报社的作为:“华商晨报植根辽宁,深耕沈阳,我们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建设尽了我们自己的力量,我们的工作也载入了城市传播的史册,我们的作用和贡献甚至远远大于今天所显现出来的成果。华商晨报和这座城市、这个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相伴相随,我们是记录者、也是参与者。”
    此外,作为著名作家,刘庆本人的创作成果也是丰富的,从1997年到2017年,他的三部长篇小说《风过白榆》《长势喜人》《唇典》在《收获》杂志上刊登。《唇典》一作获得第七届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红楼梦奖”首奖,被誉为“一部史诗般的巨构”;继贾平凹、莫言、王安忆、阎连科后,刘庆成为第五位获此奖项的内地作家。
    刘庆笔下人物间的悲欢离合,让读者感慨唏嘘。而此刻,《华商晨报》也迎来一场离别。
    “永远不想说再见”的横幅表露了这群笔耕不辍的报人对这张新闻纸的惜爱、不舍以及“行吟诗人”般的从容和感伤。但都市报艰难的营生和融媒变革的大势是显而易见的,其中的复杂性超出个人的体会。
    目前,随着华商晨报推出历史舞台,东北已有6家媒体发布休刊启示:时代商报、时尚生活导报、黑龙江晨报、大连地铁报、新商报、华商晨报。它们都曾光彩夺目,共同为东北大地的新闻传播事业努力,但在东北新闻界经历传统媒体跨界整合的当口,却不得不以一种离场的方式来促进整体的发展。
    “有时候,停下来,是为了更好的出发。”
    令人欣慰的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这艘崭新的媒体“航母”已经进入公众视野,这让我们意识到,浮冰之下是新事物的萌生,传统媒体的生命力坚韧如初,东北新闻传媒事业会在这种蜕变之中跨上新高度。


来源:微信公众号媒通社


编辑:马晓晴

647#
发表于 2018-12-31 15:24:0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南都将启动新一轮综合改革
编者按
1228日下午,“智库型媒体发展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作为今年“南都智库产品发布周”重头戏,论坛整体展示南都今年研究成果和产品,与业界同行、学界代表以及大数据专家等共同探讨智库型媒体建设路径及大数据辅助治理等话题。过去一周,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主办的“南都智库产品发布周”活动在北京、广州、深圳三地举行,相继发布了8份智库报告,在决策层和垂直领域产生显著影响。
南方都市报正在由单一的新闻媒体角色,向研究、服务等多维角色转型,力争通过内容转型实现内容创业,加快由“融媒”向“智媒”的提升,过去一年,南都的智库媒体转型有哪些成果?未来有哪些规划?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管委会委员、南方都市报总编辑梅志清做了具体介绍。
新时代
南都实现媒体力新延伸
梅志清指出,生于广东这片改革开放热土,自我革命、锐意创新始终是南方都市报的精神气质。经过这几年的探索,经过这几年激烈的震荡,媒体格局基本尘埃落定,大体趋于明朗。“对媒体的区分不应再是新旧而分,而应该是优劣之分、圈层之分。”她表示,新的媒体格局之下,媒体之间比拼的不再是尺度,而是温度、深度、专业度、创新度,这是媒体的核心力量。
南都以数据生产为核心,以数据的挖掘分析技术为驱动,以行业标准制定为抓手,主动将自身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当中,努力成为区域和行业治理链条上的一环。
“我们希望在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基础上再做延伸,延伸出媒体在新时代的研究力、连接力、服务力,并且充分实现市场价值的数据型媒体智库,推动南都从单一产业向多元产业转型。”
十个月
入库数据超过10亿条
今年2月,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成立。紧接着,成立南都教育联盟、南都创客联盟、广东质量提升联盟、南都金融数字联盟等多个联盟平台,南都致力于搭建资源的平台,连接一切,不断聚集新动能、新优势。
梅志清强调,媒体智库具有政治敏锐力、资源连接力、内容传播力、新型智库发展等优势,10个月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了近百份智库报告和评价榜单,入库数据超过10亿条。对内,南都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建立用户数据库、内容标签智库图谱、微信用户关系数据库、直播平台行业分析数据库等;对外开发了新经济企业声誉数据库、全国违法药品广告数据库、电商平台评价数据库、广东省政务新媒体数据库、全球城市媒体形象数据库等,;并且研发运行“营商环境监测系统”、“南都优选”等平台。
明年
要新设技术与创意中心
梅志清同时谈到,南都智库转型还面临一系列的问题、障碍,目前还达不到充分释放、形成爆发性能量。明年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体制机制创新年。“在集团总体部署下,南都即将启动新一轮的综合改革,在组织架构方面将充分整合原有板块,新设技术与创意中心。”以此实现技术与创意的主导驱动。
此外,人员转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当下,不少南都资深记者、编辑,正在转型成为课题的牵头人、首席的研究员,专业带头人的效益已经开始显现。接下来,南都将进一步以智库研究推动记者优化传统跑线方式,促进人员的整体提升。


编辑:臧博
648#
发表于 2018-12-31 19:33: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一个体制内创业者的2018
原创: CU  CU检说法  2018-12-31
1.
一年前的今天,当我准备和2017年说再见的时候,我刚刚调到南京,在省院新闻办等待着领导分配工作任务。
负责省院官微的小编对我的到来表示了最热忱得欢迎,她不止一次在新闻办的部门会议上表达了由我来接手新媒体的愿望。
在她看来,我的到来意味着她的解放,作为杂志社编辑的她,渴望着能回到杂志社采编部做一名记者,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整天和新媒体打交道。
其实不止是她,就连我自己都觉得未来的工作任务是去运营省院的新媒体。
但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有趣,她并没有得到解放以及和新媒体说再见,相反却和新媒体越绑越紧,几乎彻底告别了记者的身份。
而我,也没有如她所愿,接手她的工作去运营新媒体。恰恰相反,我离开了新闻办,去了杂志社,成为了一名执行副总编。
2.
去杂志社上任之前,在省院的党组会议室里,省院检察长和政治部主任召集了杂志社的全体成员,宣布了聘任我为杂志社执行副主编的决定。
那天,是我第一次和杂志社的全体成员见面。我想他们的心中一定充满了怀疑:
一个从来没有干过杂志的人能做好这个执行副总编?
虽然之前领导找我谈话,问我敢不敢接下这样的担子时,我曾毫不犹豫地说:“没啥不敢的。”
但在那天下午,当所有人的目光聚集在我身上的时候,我第一次体会到别人说的那种肩头沉甸甸的压力。
这项聘任的试用期是一年,也就是说我有2018年一整年的时间来证明自己。
成功了,证明省院党组没有看错人;失败了,我想我可能这辈子都没有办法在省院抬起头了。
2018111日起,我在体制内的创业故事开始了。
3.
摆在我面前的第一个问题,是杂志如何改版?
清风苑是一本有着十几年历史的杂志,它有可以面向全国发行的刊号、有广告经营权、拿过很多有份量的奖项,2018年的订阅量仍高达8万份以上。
但不容否认的是,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传统纸媒面临着新媒体最有力的冲击。
很多基层院的同志,包括我自己,已经很多年不再会习惯性地翻看《清风苑》杂志了,它像是江苏检察新闻联播的纸质版,陷入了一个“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怪圈。
那段时间,我每天从阅览室里带回去十几本杂志:《三联生活周刊》、《VISTA看天下》、《南方人物周刊》、《中国新闻周刊》、《民主与法制》、《上海检察风云》……
对于这些借来的杂志,从封面设计到版面规划、从组织架构到人员配备、从字体大小到图片配色,包括他们的新媒体账号,都一一学习、分析、把不同杂志的优缺点进行归纳、比较。
光看杂志,显然是不够的。比它更重要的,是向别人学习、向前辈学习。
从原《方圆》杂志社创办人赵志刚那里,我请教了如何安排好时间、版面、如何去做好运营。
从庭前独角兽的PLUS演说会那里,我看到了法检年轻人对于展示自己才华的渴望。
我看了优酷上乔布斯所有的演讲、罗永浩所有的发布会、以及罗振宇历年来《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当然,还从当当上买了很多关于互联网企业的书。
在和无讼、麦读、智合等一众法律互联网的先行者的交流中,我想到了要把杂志变成互联网的连接器、过滤器。
通过这种短期内大量信息的灌入和碰撞,我渐渐想明白了我要做一本什么样的杂志。
我提出的第一个slogan是:清风苑,不止是一本好看的政法杂志。
但很快我就意识到一个问题:如果说它不只是一本好看的政法杂志,那它是什么呢?
失眠了好几几宿之后,我找到了答案:
清风苑,中国法律人的成长平台。
4.
“清风苑将是展示各地政法机关先进经验做法的杂志”
“清风苑将会给法检的年轻人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
“清风苑上所有的文章都将可以分享到互联网,我们是互联网的连接器。”
“清风苑将会成为一个优质内容、产品的平台,与其他互联网机构紧密合作。”
那段时间,我像一个疯狂的推销者一样,满世界地去和别人交流,抓住我遇到地每一个人去介绍我的理念,然后再去倾听他们给我的反馈,不管得到的反馈是好的、坏的、支持的、批评的。
我跟智合的CEO洪祖运说:“关于清风苑要做中国法律人的成长平台的故事,我跟人讲过不下300遍。当然,每一遍也许都不一样,这个故事在不断地被完善、不断地进化。”
但在所有的沟通、交流中,最困难的是说服自己的同事,说服这个已经按照固有的模式工作了很多年的采编队伍。
“如果我们不报道江苏各地检察机关的新闻,他们以后为什么还要订阅我们的杂志?”
“为什么作为一本江苏检察的杂志,我们要去报道其他省份的新闻,为什么要刊登法官的文章?”
“为什么政法杂志上要放别人家书店的链接?”
“如果在杂志社推荐好物,别人会不会以为我们在做广告?”
这样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地被抛出来。对于一家杂志社来说,对于采编部里一半以上是聘用制身份的采编记者来说,改版是关乎自己饭碗,是关乎自己前途命运的大事。
这也是113日那天,我第一次到杂志社上班,第一次参加全社工作会议,从9点一直讲到12点半的原因。
“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来了,我们必须要变革。改版,先从工作方式开始改。今天,你们坐着听,我站着讲,我把我改版的想法说给你们听。”
“请大家相信我,给我一年的时间,我们来改改看。改成功了,功劳是大家的。失败了,是我一个人的责任,与大家无关,我滚回新闻办做我的科员。”
看着一屋子的同事,这是我结束会议前说的最后一段话。
谢天谢地,最后从他们的眼睛里,我知道他们最终选择了相信我。
5.
世界上永远不缺少好点子,但缺少把好点子变成产品的人。——得到某一期的音频节目。
理念有了,方向有了,剩下的就是去做成它。
于是,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开始踏上征程,奔向全国。
我厚着脸皮带着采编部的同事分批拜访了无讼的编辑部、去了华宇元典、方圆杂志、正义网,让在机关单位里待久了的年轻人看看外面互联网公司的样子。
我带着记者去找麦读谈合作,让他们为我们每个月提供一个书单。那是我第一次跟麦读的CEO曾健——这位曾经体制内的警察见面,谈成合作之后,他请我吃饭,俩老爷们喝到几乎要哭,搂着后背唱着歌从饭店里走出来。
我和编辑部主任去上海高院找庭前独角兽的主编——西装三件套男神李则立谈法官实务文章的稿源问题。中午12点到上海虹桥、2点抵达上海高院、谈成之后5点返回南京。
我们的午饭是虹桥地铁站便利店里的一块三明治。我和编辑部主任开玩笑说:”我们找到了创业公司的感觉。“
6.
就在我们在全国奔跑,为改版后第一期的杂志组稿的时候,我们还有另外一件事在紧张的筹备中。
我们准备干一票大的,开一场新品发布会。
体制内,从来没有人开过发布会。体制内的杂志社更是如此。
但当我拿出举办发布会的方案时,省院领导给了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励。他们让我放手去做、大胆尝试。
在公布要举办发布会的消息后,我发了条票圈:
事情只有去做的时候,才知道有多难。
定下来要开发布会,已经是1月中旬。发布会的时间定在2018225日,春节放假后上班的第一天。
从造预算、联系酒店,到邀请嘉宾、联系进行网络直播的合作伙伴,再到准备演讲词、制作PPT、预定车票、机票、制定接待方案……
虽然上述的工作只有短短的一两行,对于全体人员加起来只有二十几个人、完全没有举办互联网直播发布会经验的杂志社来说,就像是在准备一场小型的战争,每一个人都身兼数职、每一个人都全力以赴。
2018年的大年三十的晚上,我是在电脑前撰写演讲词度过的。
224日晚上,安顿好所有从外地赶来的嘉宾之后,我一个人偷偷地跑到会场的讲台上又背了两遍演讲词。
发布会那天,当我对着大屏幕的照片一个一个念出杂志社所有成员的名字,感谢他们过去打下的基础和做出的贡献时,也忍不住一时哽咽,眼泛泪花。
虽然准备的过程中状况百出,但幸运的是,我们做到了,而且做成了。
在发布会上,我们推出了2018年的第二期杂志,也是改版后的第一期杂志。
这一期杂志的封面故事是:体制内的创业者。
7.
如果仅仅做一本好看的杂志,我想我们会轻松很多。
但互联网时代,不断地迭代更新才是一个品牌不断成长、发展的保证。
是的,我们不仅想做一本好看的杂志,而是想把“清风苑”做成一个品牌。
我们的美术总监@梅旸是全国版画的金奖,作图技术一流,擅长中国风;
我们美编@吴玲玲的排版美观大气,作图也是一把好手,做出来的图是满满地可爱和小清新。
于是,我们从推出节日海报入手,我们不放二维码,就连“清风苑”三个字都是小小的,我们只想要制作出“美”、传递出“幸福”。
一年过去了,我们的二十四节气海报已经成了不少朋友的一种期待。
除了海报,我们推出了清风苑Live,一个以打通法学院到司法一线最后一公里为己任,专注于司法实务经验的交流和传承的平台。
65日推出第一讲,截至201812月底,我们已建立清风苑司法实务交流群37个,汇聚了18068名法律人,构建起一个突破了部门和地域壁垒的、学习和交流司法实务经验的共同体。
在这个平台上,前来授课的检察官、法官除了收获了一大堆粉丝,还有和出版社签订出书合同的、被各地的学院邀请前往授课的,他们迈出了成名成家的第一步。
在这个平台上,更多的年轻人学习到了别的地区、别的部门办理一些案件的实务经验。有的律所是整个所的律师集体加入。
新疆、西藏则是整个院的人加入。我跟朋友开玩笑说:我们探索出一条援疆援藏的新路子。
当然,我们还做了一套检察文化宣传品——清风苑检察官联萌。这是中国第一套完整介绍检察院相关职能的检察官Q版形象,一经推出,好评如潮。
以上,还不是我们2018年的全部,我们的app已经制作完成,即将发布。
我们的音频产品也已经制作完成,即将发布。
我们的视频产品,也在进一步的筹备中。
8.
这一年的时间里,采编部里的每一个人都在成长。
我们的编辑部主任@易炜翰,这个和我一样当年连四级都没过的大叔,在年近40的年纪里被美国缅因州州立大学录取,即将赴美开始攻读法律硕士学位。
我们编辑部的副主任@田野,一个人顶几个人用,既有自己负责的整个版面,也要外出采访,自己写稿,几乎承担了我们今年所有封面故事的导语。
我们的主笔@邓凌原,这位曾经在人民日报旗下杂志社工作为了爱情回到南京的金牌记者,前几天还挺着大肚子去外地采访,我说你以后少出门,她总是跟我说:没事的,二胎了,咱有经验。
我们的主笔@卢颖,一个学法律的新闻记者,经受住了我一整年的精神摧残,把自己的写稿水平提升了不止一个层次。
我们的美术总监@梅旸和美编@吴玲玲,被逼成了摄影、制图、排版、海报的集合型人才,经常有人前来打探能否让她们帮忙制图,但均被我残忍拒绝。
那个曾经盼望着我能把她从新媒体中解放出来的编辑@梁爽成为了杂志社网络事业组的负责人,几乎以一己之力支撑起包括但不限于清风苑Liveapp产品的所有网络业务。
还有我们采编部的其他年轻人,已经能够独当一面的@钱雪、仍在不断努力的@徐理想和@朱海。
看到这些团队成员的成长,是一种特别的幸福感。
9.
即将过去的2018年,对我自己来说,同样是改变巨大的一年。
这种改变,不仅是体重和身形上的,我把自己170斤的体重降到了140斤。
更多的改变则是精神层面的。看了很多书,见了很多人,说了很多话。
这一年,我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推销员:每到一处采访、讲课,一定会留下半个小时的时间推介清风苑。
在去西藏林芝培训时,我扛着一百本的杂志去分发;我的票圈几乎就是清风苑的广告位。
这一年,我把自己变成了鸡汤大师:每次开会不是情怀就是愿景就是互联网思维,连我老师都说我是检察事业耽误的传销大师。
这一年,骄傲过、自卑过、感动过、焦虑过……真真地是像自己曾经写过地一篇文章标题一样:“长期坚强、偶然沮丧”。
虽然今年地沮丧比往年多了一些,但也都扛过去了。
在这2018年的最后半天里,我能想起来的,却只有那些美好的事情、那些令人感动的经历,只有感受到的、自己的成长。
每个人的编年史都由自己写就,由自己的所作所为写就。
这一年我自己的编年史,我写地很努力。
10.
讲真,开始我也没想到会写这么多。
但既然都写到9了,怎么着也得写到10,图个十全十美吧。
最后一部分,感谢那些2018年里给我帮助、给我关心、给我鼓励的人。
为了防止出现遗漏,所以干脆不一一点名了,都在心里。
但是,作为体制内的创业者,还是发自肺腑的感谢一下自己的领导和搭档。
感谢我们检察长刘华和院党组,是你们的信任和支持,让我有机会去实践自己的那些想法,是你们的包容和鼓励,给了我和小伙伴变革的勇气和信心。
感谢杂志社主持工作的副社长@张燕华,这位在多岗位锻炼过、有着丰富行政管理工作经验的好领导,将杂志社的各项事务管理的井井有条,让我可以心无旁骛地去做内容、去尝试创新。
感谢杂志社的另一位副总编@华东,这位在杂志社工作了十几年、为清风苑贡献了自己青春的好搭档,以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弥补了我对于杂志出版知识地不足,给我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这就是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一群体制内创业者2018年的故事。
在昨天,我把自己的微信头像换了,从那个穿着披风的检察官超人换成了在西藏林芝巴松措湖边的一张照片。朋友问我为什么要换头像?
我说:甩掉披风、换掉制服、脚踏实地,但目光所向,仍是诗和远方。
最后一句:
2018年就要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2019年就要来了,我祝所有人的新年快乐!
编辑:陈心茹

649#
发表于 2019-1-2 13:47:4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2019卫视招商:签约额下降、90%资源流向互联网
镜像娱乐 2019-01-0117:57  来源:澎湃新闻 湃客
2018年末,各大卫视纷纷结束了2019年的广告招商。然而,与往年的风光无限相比,今年的卫视招商异常冷清。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去年的招商冠军湖南卫视在2019年的黄金时段资源招商额为13.09亿,只占到湖南卫视去年同期50.69亿招商额的四分之一。而且,今年的招商冠军北京卫视目前广告签约额仅为20.3亿元,同样远不及湖南卫视去年同期的招商数据。

各大卫视相继招商失利,一方面在于2018年以来缺乏高收视的爆款剧综带热市场,另一方面则在于电视台的收视黑幕被揭开之后,进一步加速了广告商的逃离。除了受困于内部的竞争压力,电视台在发展过程中还受到外部视频网站的威胁。近年来,视频网站发展迅速,不仅在自制内容方面与广告商的契合度更高,在版权内容方面也不断尝试网络端单独招商的模式,进一步挤压电视台的招商空间。
面对“内忧外患”,各个卫视“求生欲”凸显,以优惠套餐、定制短片、引入微商冠名等多种形式迎合广告商,但这些自救方案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用户体验,效果并不理想。行业凛冬之下,电视台戴着的“镣铐”越发沉重。在内容方面,各大卫视面临政策限制、人才流失等发展困境;在渠道方面,各大卫视也难以与优爱腾等视频网站相抗衡,陷入行业拐点的电视台前景并不明朗。
北京20亿,湖南13亿 2019年卫视招商额再创新低
各大卫视的广告招商大会并不热闹。
119日,湖南卫视在2019年招标会上发布了39部综艺和21部大剧,包括《歌手》《快乐大本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大明皇妃》《巨匠》等多部重磅头部剧综。然而,即便湖南卫视已经亮出了所有底牌,但其在黄金时段的资源招标总额仅达到13.09亿。黄金时段在各个卫视中招商能力最强,几乎能够贡献超80%的招商额。而在去年同期,湖南卫视广告招商总额达到50.69亿。相比之下,2018年的13亿招商额仅为去年同期的四分之一,似乎过于寒酸。
数据来源:顺风传媒
1120日,北京卫视在2019年重点资源招商会广告签约额达到20.3亿元。目前,还没有其他卫视公开招商额高于这个数字,北京卫视暂时在各大卫视招商的横向对比中拔得头筹。但是,20亿的招商总额若放在往年,并不是一个亮眼的成绩。
根据中国报告网的相关统计数据,五大卫视的广告收入在2014年至2016年基本保持逐年上涨的趋势。以浙江卫视为例,平台在2014年至2016年的广告收入分别达到48亿、85亿和87亿。
另外,东方卫视在2016年的广告收入也达到52亿。而在2017年,东方卫视的广告收入不足40亿,并未公开具体数字。但是,据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高韵斐透露,东方卫视的广告收入在省级卫视中仅排名第四,低于湖南卫视、浙江卫视和江苏卫视。由此可以推断,浙江卫视、江苏卫视在2017年的广告收入至少也在40亿左右,甚至更高。而在2018年,招商冠军北京卫视目前只拿到20亿的招商额,而当下正处于行业寒冬期,北京卫视恐怕很难超过往年各大卫视全年的招商总额。
目前,浙江、江苏、东方三大卫视都未公开透露2019年的招商额。不过,在卫视招商整体低迷的大环境下,预计三家卫视的招商成绩也不理想,难逃招商额骤降的命运。
长期以来,各大卫视的盈利模式单一,几乎都是通过各类节目内容吸引用户关注,再将用户的部分注意力出售给广告商而获利。那么,广告商的购买欲下降,直接原因在于电视台用户注意力流失,即收视率下降。
vlinkage统计,在2018年已经播出的电视剧中,截至129日,CSM52城平均收视率破1的剧集仅13部,且没有一部剧平均收视率破2。而在去年,《人民的名义》平均收视率高达3.166%2016年《亲爱的翻译官》平均收视率破2。更直观的反映是,2019年招商不力的湖南卫视在2018年首次丢掉了收视第一的宝座,取而代之的便是招商成绩最好的北京卫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电视台收视率造假的黑幕被揭开,收视数据对广告商的说服力进一步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电视台招商的难度。如果业内环境无法在短期内做出改变,对电视台失去信心的广告商还将加速逃离,电视台的招商困境也将进一步恶化。
同档综艺网台分别招商 80%-90%的广告流向互联网
除了电视台收视低迷、造假等内在原因,视频网站的崛起对电视台造成的冲击才是最大的威胁。据业内人士透露,如今广告商在选择投放渠道时,大多将80%-90%的资源投向互联网平台。击壤洞察的调查数据显示,在2018年的前4个月,卫视综艺软广市场五大卫视共计合作品牌253个,新增品牌103个,连续合作品牌150个,而流失品牌则达到335个。
一方面,视频网站更了解年轻市场。与电视台用户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趋势相比,视频网站的用户整体呈现出年轻化的态势。在互联网大数据的基础上,视频网站能够更好地描摹出年轻用户的喜好,并及时了解用户反馈,对平台内容作出调整。
从近几年视频网站的内容布局来看,多元化、垂直化程度更深,因此,广告商能在与视频网站的合作中找到更为契合的用户群体,进而实现更高的广告投放效率。在这样的吸引力下,不仅电视台的各类广告商向视频网站涌入,互联网领域的新兴品牌也成为互联网广告投放大军中的新势力,包括探探、陌陌、快手、抖音、美图秀秀以及各种电商APP、金融贷款APP等。
随着互联网广告市场被越做越大,在电视台招商陷入低迷期之时,视频网站的自制综艺招商额不断刷新天花板。例如,《中国有嘻哈》总赞助费5.4亿,《这!就是街舞》总招商额6亿,《热血街舞团》总招商金额6.5亿等。
另一方面,视频网站话语权增强。随着版权大战进入下半场,各大视频网站除了积极布局自制内容,对于高价购得版权的头部剧综,视频网站也具备更高的话语权,开始尝试网播版单独招商,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例如,2018年暑期档的台综《幻乐之城》《中餐厅2》的台播独家冠名商为陌陌,而在网播渠道,冠名商则被拼多多取代,并将其在综艺中露出的logo打上马赛克。这种现象从去年以来便开始频繁出现,《我是大侦探》的台播冠名商为伊利畅轻,网播冠名商则为拼多多;《极限挑战4》的台播冠名商为VIVO,网播冠名商为快手短视频等。

反映在曝光度上,《幻乐之城》《中餐厅2》的首播收视率分别为0.841%1.056%,而其在视频网站的首期播放量分别达到2亿和3亿以上。相比之下,互联网的曝光量更大。随着这种模式被更广泛运用,台播版本中的广告商在网络端的传播渠道受阻,将进一步加速广告资源流向视频网站,挤压卫视招商的发展空间。
优惠套餐、定制广告、接纳微商 不断迎合广告主的电视台出路难寻
“内忧外患”之下,电视台的总体广告收入开始收缩。广电总局财务司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广播电视广告总收入1518.75亿元,同比下降1.84%,这也是近年来广播电视广告收入首次出现负增长。为了在越来越窄的电视台招商中分一杯羹,各个卫视的“求生欲”越来越明显。
12年优惠套餐,降价1800万甩卖
2018年的中国国际广告节上,湖南卫视的广告部员工在现场忙着派发招商优惠套餐的手册。其中,湖南卫视推出了一项总价值3500万元的“标准套餐”,套餐内包括每天4次优质时段的卫视宣传片、5秒品牌形象广告等9项广告资源。另外,按季度签约与按年签约的价格也有不同,直签1年可节省300万,直签2年可节省1800万。除了湖南卫视,浙江卫视也推出了类似的优惠方案。
2、强化为广告商定制内容的能力
安徽卫视在综艺节目《蜜食记》中,为总冠名商养乐多定制了《春食春来》的短视频,由节目嘉宾冯薪朵演示用养乐多调制饮料的过程,在每期节目中固定播出。此外,江苏卫视与得到APP联合推出的脱口秀节目《知识就是力量》,也成为该平台为广告商打造定制化内容的典型案例。
3、微商冠名
近年来,微商虽然势力不断增长,但长期陷于“三无”产品、充斥假货的负面评论之下。而电视台作为传统主流媒体,有着相当高的社会公信力,微商品牌进入电视台可借此消除一定的负面舆论。而电视台在招商困境重重的大环境下,接纳微商也成为平台自救的途径之一。
例如,2016年,一叶子以10亿拿下《天天向上》的独家冠名;2017年,护肤品牌三草两木赞助了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之后又赞助了《向往的生活》《亲爱的客栈》两档综艺,并在2019年继续与湖南卫视签约;2018年,山西卫视的综艺节目《异想天开》由微商品牌卡瘦独家冠名;微商倾沐也曾赞助东方卫视的综艺节目《青春有搏击》,后因收视不佳撤离……类似参与冠名或赞助电视台项目的微商还有思埠、黛莱美等多家品牌商。
尽管各个卫视的自救方案不同,但都不约而同地去迎合广告主的口味。电视台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程度不断加深。然而,若卫视为了挽救业绩,一味向广告商低头,将节目内容更多地倾向于广告商,必将在一定程度上牺牲用户体验,进而陷入用户流失、收视下降、广告商离场、业绩持续下滑的恶性循环。
对于电视台而言,或许更应该专注于孵化优质内容,但这条路并不好走。一方面,受制于各种政策,电视台在内容选择上自由度相对有限。以湖南卫视为例,曾经以娱乐立台成为“卫视一哥”,如今则与当下限制过度娱乐化的高压政策相悖。另外,目前正处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各大卫视的黄金档也纷纷被献礼剧霸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剧集的多样化呈现。
另一方面,电视台的精英人才大量出走,例如龙丹妮、马东、俞杭英、陈伟等都转向了视频网站的怀抱,人才凋敝之下,电视台的创造力逐年下滑。直到现在,各大卫视的爆款综艺还都是以“综N代”为主。
除了内容创新,电视台的另一个突破点就是拓展渠道,但这条路同样举步维艰。目前,国内视频网站市场已经形成了优爱腾三分天下的格局,三者不但资金实力雄厚,而且逐渐发展成熟,形成广告、会员、艺人经纪、影视剧投资等多元变现的盈利模式。相比之下,电视台很难与之相抗。
行业凛冬已至,当下四面楚歌的电视台,未来又将走向何处?
本文首发微信号:镜像娱乐(IDjingxiangyule
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来源和作者,违者必究!
编辑:陈心茹



650#
发表于 2019-1-2 17:46: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2018年只有47家报纸宣布停休刊
原创: 付莎莎  报业转型  2019-01-01
《报业转型》持续推出“转型随笔”栏目,敬请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关注
截至20181231日,据不完全统计,发布停休刊消息的报纸已有47家,相较于去年休停刊的16份报纸,增长了近二倍。
报业圈一片萧瑟加哀戚,但《报业转型》认为,报纸的停休刊只是产业发展衰退阶段的必然行为,也是对前些年报业“暴利”时代盲目扩张、跑马圈地的另类惩罚。原本市场就不需要那么多的报纸,即使在报纸已经纷纷停休刊的今天,现存的1837种报纸依然是产能过剩的。
他们的离开只是为了留下来的更好活着,向他们致敬!
2018宣布休停刊报纸一览,欢迎跟帖补充更正
2018年休停刊的47报纸当中,一些行业报的休停刊并不一定是因为经济因素,而大部分都市报、地铁报的休停刊主要是经济与结构优化因素。在休停刊名单中,都市报占据了四分之三,这些都市报当中,或者是地市都市报,或者是省级报业集团下面的第二子报、第三子报。这些报纸的停刊,仍然属于报业供给侧改革范畴,本来就不该创办。现有根本没有支撑那么多报纸共存的市场空间,在市场形势好的时候,第二三子报一般都由第一都市报养着,一旦市场形势不好的时候,第一都市报自身难保,甚至依靠母报养着,第二三子报也就更无法生存。
回溯到本世纪初,那段时间是第二三子报、地级市都市报创刊的高峰期,一方面,同城报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报业集团需要第二三子报作为所谓的“防波提”“护卫舰”参与报业竞争,抵御竞争对手的冲击;另一方面,地级市只有一份党报,眼红于都市报巨大的赢利能力,地市都市报纷纷创刊。这些,都是报业跑马圈地时期的产物;如今时过境迁,对于一些创办初衷就是走市场,用子报养母报的都市报而言,已经失去了存在价值。报纸的停休刊只是产业发展衰退阶段的必然行为,也是对前些年报业“暴利”盲目扩张、跑马圈地的另类惩罚。原本市场就不需要那么多的报纸,即使在报纸已经纷纷停休刊的今天,1837种报纸依然是产能过剩的,在行业衰退阶段,盲目扩张的恶果开始呈现,休停刊是必须也是必然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实现优化选择、精简聚焦则是对主流媒体进行有效扶持的基础和条件。
首先是优化选择。现存媒体数量太多,没有完善的退出机制,媒体只生不死,小散滥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少数媒体死不了,多数媒体活不好”。当前对主流媒体进行扶持的基础应是治理,治散治滥,建立健全媒体“退出机制”,优化整合,对于一些舆论引导乏力,新闻供给质量低下,经营能力低效的媒体实行“关停并转”。摆脱媒体恶性竞争,竭泽而渔,争抢有限新闻资源的局面;集中资源,合理选择,扶持一些优势主流媒体率先打造成形态多元、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其次是内部的精简聚焦。经过多年的发展,一些媒体单位内部子媒体子机构林立,数量极大,由于各种原因,内部也缺乏健全的“退出机制”,机构与项目在转型中越转越多,在改革中越改越多。一些传播力、赢利能力低下的子媒体在不断分食有限的媒体资源和运营精力,稀释扶持措施的效果,拖累优势媒体的发展与转型;因此,媒体单位内部的精简聚焦应成为对主流媒体进行扶持的条件,才有利于扶持手段更好地发挥作用。20131028日,上海报业集团合并组建时,旗下正常出版的子报子刊共有32家,是全国拥有报刊数量最大的报业集团。2018年,通过关停并转一些子报子刊,目前只有21家报刊还在运营,停掉了11家报刊。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一城一报”将成为现实,即使同城报业集团没有合并,现有的市场空间也无法支持那么多的都市报,在市场作用下,仍然会出现“一城一报”现象。党报,由于特殊需要可能会多份共存;都市报则只可能存在一张,其他的都市报要么裁撤,要么就彻彻底底地改变。
“休停刊只是为了更好地再见!”,已经有一些报纸在休刊时筹划“重生”,比如《新商报》将转型为《老友时代报》,《汕头都市报》将更名为《汕头少年报》,《华商晨报》将更名为《华商新报》……
编辑:陈心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