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报纸研究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641#
发表于 2024-6-18 22:10: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贵州都市报》将更名为《贵州教育报》


今天出版的《贵州都市报》在头版发表《致读者》,全文如下:

致读者

亲爱的读者:

衷心感谢多年来您对《贵州都市报》的大力支持!

一路行来,风雨阳光。因为有您相伴,这条路四季花开,风光旖旎。

媒体融合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教育出彩是人民群众的期盼。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贵州都市报》将更名为《贵州教育报》。我们将全力以赴,助力贵州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给广大读者提供更精准更丰富的教育资讯、教育服务。

6月28日,《贵州都市报》将出版最后一期,与您告别。

更名带来的不便,我们表示深深歉意!

我们希望,一切的告别,都指向再次相聚。我们真诚相邀,在《贵州教育报》的新征程上,能与您继续携手,一起迎来新的诗和远方。

您可以通过邮政工作人员改订《贵州教育报》或《晚晴》杂志,无需补差价;也可以退订,按剩余期数退款。

贵州都市报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24年6月18日

来源:编前会(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DhrNeJzHevJxXB0GP-b6g

编辑:徐思凡

642#
发表于 2024-7-3 19:43:0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北京青年报43周年(视频):还记得许多年前的春天




今年起,“转型Media人”计划给所有国内知名媒体做一轮“社庆日”策划。7月3日,是北京青年报复刊43周年的日子。

给新闻媒体制作周年视频,最大的困难是素材不好找。

感谢李晨、武三蒙、满羿向我提供了一些图片,我也从刘建湘老师的公号“东四牌楼”发布的文章中摘用了一些老照片,“转型Media人”团队在百度、微信端搜索也找到了部分图片(来源不可考了)。更多的,来自北京青年报九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每年公开发行的《北京青年报年鉴》,以及《北京青年报现象研究文集》、《志在潮头——北京青年报社史》、《新闻冲击波——北京青年报现象扫描》、《报业经营论:北京青年报发展的轨迹》、《北京青年报的故事》、《北京青年报四十年》等图书。
说实话,图片里的人,绝大多数我都不认识。但制作过程中感动于,在那个纸媒全盛时代,每个人的眼里,真的是有光芒的。
那种年轻的、充满朝气的、积极向上的力量,透过一张张图片,感染到他人。

希望视频中出现的每一位,都能感受到制作善意,能宽容理解我们的“擅用图片”,还能多多转发。
祝每一位在北京青年报工作过的媒体人,都越来越好!



转型Media人”,以媒体从业经历为纽带,打造一个可以收获新知和人际的平台。欢迎加入我们的社群!


来源:转型Media人(公众号)
编辑:李佳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7M1zjMdMrZJB02P-39rr4g
643#
发表于 2024-7-14 16:09:5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李梦瑶

644#
发表于 2024-7-24 19:46: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程正元
645#
发表于 2024-8-1 20:43:06 | 只看该作者
祝“报春鸟”生日快乐



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同日,保定市永华路72号伴着油墨的清香河北日报诞生

那一天报纸从早印到晚当时铁路尚未贯通,交通不便报纸用大车、自行车、毛驴用人担手扛运送到外埠
那一天人们争相传阅这张报纸一遍遍读着上面的“华北完全解放全国即将完成解放”许多人流下激动的泪水


这是一张经受过战火洗礼的报纸她的前身冀中导报、冀南日报、冀东日报的报人们手里拿着笔腰里别着驳壳枪穿梭在枪林弹雨中写下一篇篇报道

抗美援朝时期,河北日报记者利用业余时间,在报社食堂为志愿军赶制炒面。

这是一张来自人民的报纸
她的第三任总编辑、已经辞世的杜敬老人在84岁时还抱病致信有关部门请他们代为慰问战争年代冀中地区的“堡垒户”当年,“堡垒户”们掩护河北日报的前身之一——冀中导报在自家地洞里出版
这是一张在厚爱和关怀中不断成长的报纸创刊号发布之前的1948年在平山县西柏坡毛泽东主席亲自题写下河北日报第一个报头


1964年冬毛主席再次提笔为河北日报题写了第二个报头这一报头,沿用至今



1959年周恩来总理在天津、邯郸和石家庄三地视察河北日报刊发了三条短消息和一篇社论周总理一一审看他把原稿中的“总理”改为“同志”他把“对各项工作分别提出了今后意见”改为“参加了对各项工作的讨论”……



75年26612期报纸太多难忘的印迹


还记得吗第一股强大的电流自石家庄热电厂发出照亮千家万户“石家庄热电厂发电了”的版面和每一个家庭共享着兴奋与激动


还记得吗国营华北制药厂投产中国的青霉素不再依赖进口这则“本报消息”记录下我们从一穷二白中怎样顽强走来


还记得吗1992年8月9日省会第一家规范化股份制试点企业石家庄神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这则“本报讯”标记着河北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股份制试点工作掀开新的一页


还记得吗2020年2月29日河北最后一批贫困县“摘帽”全省告别区域性整体贫困这则“河北日报讯”字里行间是难掩的喜悦之情
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改革创新75年,河北日报始终为改革鼓呼,为创新开路


1991年3月14日河北日报头版刊发全国首篇“邯钢经验”的公开报道“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引发了一场国企管理模式革命


马胜利率先在国有企业打破“铁饭碗、铁工资”河北日报的报道成为许多企业学习的教材……
75年我们的镜头关注着这片大地上每一张真诚又努力的面孔


1966年临西县东留善固村全国劳动模范吕玉兰体会文章《十个为什么?》在河北日报发表吕玉兰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先进人物习近平总书记曾撰文怀念吕玉兰称她“高风昭日月,亮节启后人”


“太行新愚公”李保国是著作等身的博士生导师却数十年如一日扎根在太行深处荒山因为他披绿10多万农民因他而脱贫河北日报记录下他生前的最后48小时让无数人潸然泪下


24年前15名大学毕业生告别家人,登上列车背着户口去了一个他们甚至未曾听说过的地方河北日报持续报道这一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感动了无数人
75年的记录与见证有一种力量温暖人心、凝聚力量、催人奋进
1983年3月29日河北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正定县为有志之士敞开大门》


报道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推出广招贤才的“人才九条”省内外媒体纷纷转载报道“人才九条”震动全国


2023年6月河北日报再次把目光投向那段历史长篇通讯《“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推出“人才九条”的实践与启示》全网刷屏


75年,这片大地上风起云涌,焕然一新协同发展,京津冀“瓣瓣同心”白洋淀畔,“未来之城”拔地而起山城崇礼,共唱冰雪欢歌……每一个重要时刻河北日报,都不曾缺席


阜平县骆驼湾曾经远近闻名的“穷窝窝”顿顿是玉米和土豆如今热气腾腾的年夜饭里是“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的力量


我们记录着从塞罕坝机械林场上栽下的第一抹绿


到石太客专鸣响的第一声笛


从黄骅港亮起的第一束灯光


到雄安站走出的第一位乘客


我们见证着从涿州洪水退去一砖一瓦托起希望


到最后一组桥墩完工一桥飞架,联通京津


从雄安大地上相互守望的夫妻


到金黄麦田上志同道合的合伙人


我们奔跑着从灾区一线


到洪水深处


从冬日的冰湖上


到炎炎的大漠里


我们思考着一篇篇“冀言”文章观点鲜明,直抵人心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鼓与呼”


我们探索着用百姓的视角看日报让这张报纸与读者贴得更近



75年当初的一张报纸已经发展成为覆盖新媒体用户超亿的新型主流媒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等重要部署河北日报始终紧跟时代步伐在改革中发展、在创新中进步在推进融合发展中迸发勃勃生机


75年来时代在变但我们办报的初心不能变河北日报记者的脚步遍布燕赵大地每一个角落在每一朵奔涌的浪花里书写伟大时代守初心,担使命向未来,再出发!



 
 
本文转载自河北日报客户端
主编:刘娟编辑:李磊








来源:传媒茶话会(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RBOaD6kwS3aH8MikC1hBw
编辑:李梦瑶


646#
发表于 2024-8-8 11:45: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贵州教育报》今日创刊!
8月8日,由中共贵州省委教育工委、贵州省教育厅指导,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的《贵州教育报》正式创刊。
贺  辞
  盛夏时节,万物荣华。值此《贵州教育报》创刊、《贵州教育报》融媒体矩阵上线之际,贵州省委教育工委、贵州省教育厅致以热烈祝贺!
  教育,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跑。数不胜数的贵州教育工作者,于历史的问卷之中,用心、用情不断书写着让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答卷。10年来,贵州教育更是跑出了“加速度”,每个学段均呈现出一派生动、鲜活的局面。我们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受更优质公平的教育服务,孩子们的笑脸就是我们最大的肯定。面对新时代“贵州教育现代化”这一宏大课题,我们既需要保持全社会协力共创贵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昂扬态势,也需要建强主流新闻舆论阵地,讲好贵州教育新故事的博大情怀。《贵州教育报》及融媒体矩阵的应运而生,对与时俱进报道贵州教育好故事,传播贵州教育好声音,塑造贵州教育新品牌有着深远意义。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贵州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全省教育系统坚持“人民至上、锚准定位、补短强特”,紧盯“促进公平、提升质量”,聚焦立德树人,深化五育并举,把教育作为最长远的民生,全力推动特色教育强省建设,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希望《贵州教育报》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做好教育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
  我们期望,《贵州教育报》能够坚守教育初心,充分发挥教育属性,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主动设置议题,围绕重大教育政策和社会热点,传递贵州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进展,发布教育政策的最权威阐释,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成为教育系统武装头脑、教育人民、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
  我们期待,《贵州教育报》能够成为教育工作者的良师益友,善于倾听群众的声音,反映大众诉求,充分发挥信息属性,全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完善体系、优化布局、做大影响、强化服务,不断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提升教育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我们相信,《贵州教育报》能够贴近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充分发挥工具属性,切实服务好学生、家长、教师等核心用户,成为学生的学习助手、教师的工作参谋、教育管理者的观察窗口,办成全省教育系统不可或缺的工具箱和百宝囊。
  改革扬帆风正劲,击鼓催征再出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瞩目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空坐标,希望《贵州教育报》牢记“国之大者”“省之大计”,为加快推进贵州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祝愿《贵州教育报》及其融媒体矩阵越办越好!
中共贵州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贵州省教育厅
与伟大时代同频共振
与贵州教育携手同行
——《贵州教育报》创刊致读者
本报编辑部
  2024年8月8日,是一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由中共贵州省委教育工委、贵州省教育厅指导,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的《贵州教育报》正式创刊。
  贵州权威教育新闻媒体《贵州教育报》的诞生,是时代的使命;《贵州教育报》未来的发展,是全新的征程;《贵州教育报》努力的方向,是专业的服务:服务教育系统、服务师生家长、服务广大读者,做教育管理的好参谋、教学相长的好桥梁、教育活动的好平台。
  我们将不忘初心,把握教育改革发展方向,深耕教育领域,讲好贵州教育故事,传播贵州教育好声音,助力贵州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这是时代的使命——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十分关心贵州发展,对贵州教育事业发展寄予厚望,多次作重要指示,为贵州推进教育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贵州省委、省政府也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每年压缩5%到6%的行政经费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大力推进特色教育强省建设。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已成为3800多万贵州人的共同心愿,也是贵州2万余所学校、1000多万师生的共同目标。
  在贵州教育现代化的前进道路上,适时创办《贵州教育报》,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我们将努力把《贵州教育报》打造成全国教育战线一流的媒体平台,逐步形成报、网、端、号一体发展的教育类权威融媒体矩阵。
  这是全新的征程——
  《贵州教育报》将以“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助推特色教育强省建设;传播主流政策信息,营造协同发展氛围;发掘五育并举典型,助力教育质量提升”为办报宗旨,秉持人民性、权威性、服务性采编方针,把握方向,紧嵌需求,为广大读者和用户提供权威新闻、服务资讯、专业知识三位一体的丰富内容产品。
  “上接天线”,统筹报道好教育领域重要新闻,解读好教育相关政策举措;“下接地气”,分享典型教学经验,传播先进教师事迹,塑造校园品牌形象,解决学习痛点难点,探索教育创新理念……
  努力创建“贵报教育”融媒体品牌、“贵报研学”实践类品牌、“贵报教培”培训类品牌,将《贵州教育报》打造成推进贵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舆论主阵地。
  这是专业的服务——
  作为集报纸、天眼新闻客户端、微信号、微博号、视频号、抖音号等为一体的教育类融媒体,《贵州教育报》将持续加大融媒体矩阵的变革,将媒体传播的专业性和面向用户的开放性相结合,“开源”生产新闻、资讯、知识,实现PGC、UGC、PUGC相结合的内容生产模式,为广大读者和用户提供“教育新闻+”全方位服务。
  有人说,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为此,《贵州教育报》将积极探索素质教育、职场应聘、知识学习新场景,创新开设“天眼小记者”“青春派”“兴趣岛”等垂直类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包罗万象的内容,帮助学生打开封闭的视野,看到更远的世界;激发内在的潜能,承担更大的责任。
  还有人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贵州教育报》将积极充当助推器,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全新技术,联动省内外专家和媒体,打造新型教育融媒体智库,助力贵州教育系统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提升;举办各类研学活动和赛事,助力校家社协同育人和终身教育,推动贵州教育高质量发展。
  这是不变的初心——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永远奔赴教育新闻发生的现场,讲述贵州教育玉壶冰心的感人故事,标注贵州教育不断跨越的崭新高度,展现贵州教育事业发展的勃勃生机。
  作为主流教育新闻媒体,我们永远站在时代的最前沿,触摸教育巨变的脉搏。
  不管未来怎么变,我们的初心不变!我们将始终坚持方向引领、坚持专业服务、坚持守正创新,与伟大时代同频共振,与贵州教育携手同行。
新的起点,不念过往,不畏将来。《贵州教育报》,一往无前!
创刊号高清版面(共计32个版)
来源:贵州教育报(因网站空间原因有删节,全文请点击链接阅读)
来源:编前会(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647#
发表于 2024-8-18 15:14: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纽约市委、市委宣传部,如何管理《纽约时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1年12月7日第12版《国门开》(冰点特稿第820期)
“纽约市党委怎么控制《纽约时报》?”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原美国驻华联络处一等秘书、建交后担任美国驻华使馆新闻与文化参赞的约翰·汤姆森(John Thomson中文名唐占晞)负责两国的文化交流工作。
我国新时期第一批赴美留学人员
1979年初在送走和迎来中美双方第一批留学人员后,汤姆森还要落实美国的“国际访问计划”,即每年选几十个中国人到美国访问,包括媒体、教育等方面的人士。第一批,他邀请了北京5家颇有影响的媒体的国际新闻编辑。
他当时想,“媒体很重要,访问美国后,可以写文章报道,传播信息。”出发前,汤姆森和美国使馆的几个官员请这几位编辑吃饭,跟他们确定访问路线,并安排在各个地点的访问内容。
在汤姆森看来,媒体人士一定要访问纽约,因为那里是美国的媒体中心。他介绍完纽约的情况后,问眼前的编辑:“你们到纽约想看什么?”编辑们相互拐了拐胳膊肘,确定由一位稍微年长者发言。他非常郑重地说:“我们到纽约去,最主要是想了解纽约市党委怎么控制《纽约时报》。”
33年后的2011年11月15日,汤姆森这位前外交官以美国加州大学北京中心主任身份接受了中青报记者王波的采访,他回忆说:“我当时告诉他们,美国有两大党,但《纽约时报》不属于任何一个党,跟政府没有关系。但他们不相信,一脸疑虑。”
这段现在看似荒诞可笑的旧闻,却真实地反映出经历长期闭塞之后的国人,对西方国家的无知达到难以置信的程度。
其实,相似的旧闻还有不少,如改革开放初期由中国政府派遣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留学的部分中国学生,由于出国前长期受到的政治教育是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出国后的见闻立即使他们的观念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结果相当多数的中国留学生学成(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滞留不归。
然而,这段旧闻让我想到的主要是,就在北京5家有影响的媒体编辑访美之前的十多年间,《纽约时报》恰好经历过两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宪法诉讼。两次诉讼都涉及到美国联邦宪法第一修正案对新闻出版自由的保护问题。
第一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杰斐逊也是宪法修正案的重要促成者,他在1804年的一封信件中指出:“人可以靠理性和真理来治理。所以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向他开放一切通往真理的道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有效的道路便是新闻自由。”
《纽约时报》公司诉沙利文案
第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宪法诉讼是1964年“《纽约时报》公司诉沙利文案”。
1960年3月29日,《纽约时报》刊登了一则声援马丁·路德·金和南方争取自由委员会的名为“关注他们的呐喊”的广告,广告描述了南部地区肆虐的种族歧视现象,不点名地批评了当地警方打压民权人士与示威学生的行为。
由于审查者把关不严,广告部分细节失实。事后,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的警察局长沙利文以诽谤为由,在当地法院起诉了《纽约时报》,初审最终判处《纽约时报》和四名牧师赔偿沙利文50万美元。
1962年8月30日,阿拉巴马州最高法院驳回《纽约时报》的上诉,指出“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不保护诽谤言论”,维持原判。两审失利后,被各地政府官员相继提起的索赔几乎逼至绝境的《纽约时报》,请求联邦最高法院复审此案。1963年1月,联邦最高法院同意复审该案。
1964年3月9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们以9票对0票,撤销了下级法院的裁判。这是在联邦法庭上首次将宪法第一修正案原则应用于州诽谤法。
由布伦南大法官主笔的判决指出:在美国,参与公共讨论是一项政治义务,“对公共事务的辩论应当不受抑制、充满活力并广泛公开,它很可能包含了对政府或官员的热烈、刻薄、甚至尖锐的攻击……本案中的那则广告,抗议的是我们所处时代的主要公共议题,它显然有权得到宪法保护。”
这段话成为日后被频繁引用的经典判词。判决宣布了在美国,针对政府官员的诽谤言论,同样受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美国不存在诽谤政府罪;强调批评政府和批评官员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这个判决也改造了普通法中诽谤诉讼程序。此后,原告必须证明被告明知所言不实,存在重大过错,或者罔顾真相,明显不负责任。
关于该案始末,曾担任过《纽约时报》编辑和记者的安东尼• 刘易斯所写的《批评官员的尺度——〈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值得一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中译本)。
该判决显然受到美国哲学家米克尔·约翰的影响,他在1948年出版的《言论自由与人民自治之关系》里提出,人民讨论公共事务的言论应当享有绝对的自由,不受限制,公共言论是人民自治的基础,政府不应干预。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所设人权事务委员会,在2011年7月的第34号一般性意见中也指出:“在涉及政治领域和公共机构公众人物的公开辩论情况下,《公约》尤其高度重视不受限制的言论。”对政府或其官员的批评,即政治批评的自由正是民主社会的基石。
《纽约时报》公司诉合众国案
第二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宪法诉讼是1971年“《纽约时报》公司诉合众国案”(俗称“五角大楼文件案”)。
1967年,尼克松政府时期的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为了检讨陷入泥潭的越南战争的教训,命人组织了一个“越战历史专题组”,收集了几十年来的各种资料,1969年汇集成7000多页的研究报告并被列为绝密文件,这就是后来被称的“五角大楼文件”。
1971年3月中旬,《纽约时报》获得了这些文件的复印件。为了揭露美国政府在越南战争问题上对美国人民的欺骗行为,《纽约时报》决定自1969年6月13日起以连载形式公布“五角大楼文件”的主要内容。
6月16日尼克松政府以触犯联邦反间谍法为由,将《纽约时报》告到联邦地区法院。法官根据政府要求下达了禁止进一步发表文件的临时禁令。同日《纽约时报》在原来计划连载文件的地方换上了这条新闻:“应美国政府申请,法官下令《纽约时报》停止刊登越战文件,等待听证。”
在《纽约时报》停止刊登越战文件期间,也获得“五角大楼文件”的《华盛顿邮报》6月18日又接着连载文件。尼克松政府又把《华盛顿邮报》也告到华盛顿的联邦地区法院。之后其他一些报纸如《波士顿环球报》、《芝加哥太阳时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也相继刊登“五角大楼文件”。
6月25日,《纽约时报》在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上诉败诉后向联邦最高法院提起上诉。在这个案件中担任《纽约时报》辩护律师的弗洛伊德·艾布拉姆斯所著《第一修正案辩护记》也有了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1971年6月30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6票对3票支持《纽约时报》。“五角大楼文件案”最常被引用的经典内容是由布莱克大法官执笔、道格拉斯大法官加入的法律意见。其中指出:“报刊是服务于被管理者的,而不是服务于管理者或统治者们的。政府审查报刊的权力已被废除,所以报刊将永远保持对政府进行谴责的自由。‘安全’这个词是广泛而含糊的概念,不应被用来废除体现在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基本法。以牺牲信息自由的代议制政府为代价保守军事和外交秘密,并不能为我们的共和国提供真正的安全。”
“五角大楼文件案”后,十分恼火的尼克松总统建立了一个调查泄密的专门机构,“管子工小组”,这个小组采取了一些不正当手段调查为上述报刊提供“五角大楼文件”的艾尔斯伯格。艾尔斯伯格是原兰德公司雇员、曾参与过文件制作。这些不正当行为在后来的“水门事件”中曝光。
在1972年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以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为首的5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这就是著名的“水门事件”。
“水门事件”暴露后,尼克松总统有无直接责任问题成了焦点。尼克松的亲信用一切手段对付调查。《华盛顿邮报》的两位记者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穷追不舍,通过与代号为“深喉”的联邦调查局副局长马克·费尔特(事件33年后公开身份)的秘密接头,找到一些重要线索,并通过调查式报道曝光出来,最终对促使尼克松总统辞职起到关键作用。
《华盛顿邮报》这两位记者的成就开创了美国新闻报道的新时代,因为他们摧毁了新闻业的一项潜规则:对“敏感”信息保持沉默,比如肯尼迪总统的不检点行为和约翰逊总统的不道德交易。
在“水门事件”两年后的1974年7月24日“合众国诉尼克松案”中,联邦最高法院以8比0的全体一致投票结果(伦奎斯特大法官因曾在尼克松政府任职回避),裁决命令尼克松总统交出有关窃听的录音磁带,从而促使面临弹劾的尼克松被迫辞职。
当时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中4名是尼克松总统在任期间任命的,但在宪法原则问题上没有一位大法官对总统报恩。美国联邦法院法官为终身制——没有任期和法定退休年龄,因此最高法院的9位大法官中高龄者居多。这个案件经典地体现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独立和权威:没有一兵一卒、手无缚鸡之力的9位老人竟有权对美国总统——世界上最强大军队的总司令下达命令!
记得1995年我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研究时,著名国际法和宪法学者路易斯•亨金教授就多次以这个例子来说明美国有尊重宪法和服从法院决定的“宪法文化”。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美国也不例外,总统及其政府滥用权力的例子屡见不鲜。不过,在遏制总统及其政府滥用权力上,美国新闻出版自由和司法独立还是起到了重要作用。

来源:地心谷的花朵(公众号)
编辑:李佳


微信图片_20240818151141.png (1.1 MB, 下载次数: 3)

微信图片_20240818151141.png
648#
发表于 2024-8-21 16:16: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光明日报开门办报:与各地机关报携手推出深度调研报道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而开门办报,是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光明日报创刊75年来,开门办报传统,一直笃行不怠。当下,尽管传播方式、媒体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开门办报的好传统须臾不能丢——这是传媒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体现,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大优质内容生产供给的现实需要。


从今,光明日报将进一步拓展开门办报思路,推出《携手奔赴现代化的明天》专栏,和各省区市机关报、各条战线的通讯员联合采写新闻,一起践行“四力”,共同记录各族儿女奔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铿锵足音。

你知道吗?“村BA”冠军队来自咱的新疆!

8月8日,《光明日报》与《新疆日报》携手创作、同步推出大型调研报道《你知道吗?“村BA”冠军队来自咱的新疆!》,讲述了新疆叶城队“村BA”夺冠的背后精彩故事,在生机勃勃的各类文体活动中,展现了一个发展动能更加充沛的新疆。





攀升,持续攀升,广东外贸好劲啊!

8月14日、15日,《光明日报》与《南方日报》合作完成的重点报道《攀升,持续攀升,广东外贸好劲啊!》在两报头版刊出,聚焦广东外贸在当前复杂国际环境下所展现的强大韧性,分析广东外贸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同期新高背后的发展动因,呈现出广东外贸积极培育竞争新优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活力。




改进,不断改进,河北营商环境大跃升!

8月19日,《光明日报》与《河北日报》同步在头版头条刊出《改进,不断改进,河北营商环境大跃升!》(点击阅读),聚焦河北以招投标“双盲”评审等“小切口”改革撬动营商环境大跃升的生动实践,展现河北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的有力举措和扎实成效。





来源:中国报业协会(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649#
发表于 2024-8-27 18:35:0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他们的声音已成为空谷传响 —— 我们记忆中的《南方周末》
坚决不做歌功颂德的伪劣报道,高度警惕权力和市场,这是某家报纸的灵魂,在纸媒时代它曾是神一般的存在,其中的多数记者是苦孩子出身,对老百姓有着深深的同情,他们秉持着可以不说话,但是“绝不能说假话”的报训,以及“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的平民立场。他们做了很多堪称英勇伟大的报道。这份报纸就是《南方周末》,那群被称为侠客的调查记者们,也缔造了《南周》曾经的辉煌。


他们说你看见我们的时候,我们在纸上。你看不见我们的时候,我们在路上。面对曾经的《南周》,我们不得不思考媒体的职责和使命究竟是什么。为什么阿根廷总统米莱关闭官办媒体时说在自媒体如此发达的时代,没有必要养着一群只会吹捧的喉舌”时,一群人内心振奋;又为什么当我们派出上千名记者团队,努力为全世界奉献一场奥运盛宴时,一群人内心膈应。答案或许就是我们的心中从未忘记过曾经的《南方周末》。
如果说说真话是当时“南周人”讲述的方式,那么传递的价值观便是他们践行的理想。2002年南周开设了一个秘密书架专栏,历时14年,共邀请了余英时、许卓云、刘瑜等138位学者,讲述对自己影响深远的书。精英们汇聚一堂,悉数登场,倾诉往事般讲述着自己的读书经历和处事哲学。书中有人说,一个人不经过一些偏激,不做一回愤青,无法真正回归中庸。有人说这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蜕变,因为曾经读过的书必须忘记,曾经相信的真理必须放弃。曾经写过很多字、说过很多话之后,必须沉默不语。还有人说有一种愤怒,不必用愤怒表达,它表达为权力胯下你确定的目标,而不必理会我试图阻止你的力量。遗憾的是昔日南周犀利的灵魂如今已是血肉模糊。这138位学者的名字很多,我已不能再提,只能说有人说,但庆幸他们留下的文字最终被整理成《我书架上的神明》,这两本书如文化遗产一般保留了下来,在书中他们留下了几乎关于读书的一切,为什么读书?怎么读书,读什么书,思想如何形成,人格如何完整,在30岁、40岁、50岁甚至更老,他们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有了怎样的转变?在过去的20年他们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张鸣、徐奔等将在书中成为我们志同道合的朋友,值得我们放在书架上偶尔聊聊,如今在他们的位置上挤满了“指鹿为马”的专家和贪财好色的“叫兽”,充斥着不读书人放肆的叫嚣和谩骂。138位学者的声音已经成为“空谷传响”,但幸好有这本书,指引我们找到自己的那束光,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让他们的沉默震耳欲聋。


来源:羽扇纶巾的周郎
编辑:刘诗扬

650#
发表于 2024-9-2 14:46: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一国字号报纸更名获批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已批准《中国社区报》等3种报刊更名及变更主办单位和出版单位。

国家新闻出版署信息显示:2024年8月12日,国新出审〔2024〕1639号,同意《中国社区报》(CN11-0294)报纸更名为《中国社会工作报》,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11-0322,主办单位由原乡镇论坛杂志社变更为中共中央社会工作部,出版单位由原乡镇论坛杂志社变更为中共中央社会工作部信息宣传中心。
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决定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作为党中央职能部门。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央社会工作部负责统筹指导人民信访工作,指导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统一领导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党的工作,协调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指导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指导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等。

来源:长江朱建华
编辑:程正元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