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介批评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631#
 楼主| 发表于 2024-1-20 20:10:5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程正元
632#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 15:10: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自净:一种“媒体”的新状态


编辑:李梦瑶





633#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 11:24:31 | 只看该作者
新闻“通报时代”
原创 彭远文 往事与随想 2024-01-22 20:53 发表于加拿大

  这个题我两年前就想写了,中间也好几次说想写,但一直没写。

  最新的由头是前几天山东台吕台长那句“不做跨省的舆论监督”,“不看别人的笑话”,以及河南南阳火灾13学生遇难,张丰兄说“河南媒体不去采访,不去监督”,“连消防部门的通报都不发”。

  所以,我想还是写一下新闻的“通报时代”。我的私心是希望以后还会有人提这个词,然后说是我提出来的,可惜我的勤奋和勇气与我的虚荣心完全不匹配。

  为什么我很看重“通报时代”这个词?因为它有很强的符号意义,如果要写这几年新闻空间越来越窄憋的现实,相信我,不会有比这更合适的抓手。围绕“通报”,写个几万字的论文,绝对精彩,在此特别推荐学界的朋友写一篇,我草草说几句,就当抛砖引玉。

  一、从丰县到上海

  我是有条件写这个的,过去六七年我一直在做突发新闻报道。最早提“通报时代”是20222月丰县事件,那时感触很深,虽然在此之前迹象已经非常明显了。

  以前不管怎样,媒体多少会有一点报道的,但到了丰县事件,媒体自主报道完全绝迹。就社会新闻而言,丰县事件是非常大的新闻:举国关注,只要上网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的;持续时间特别长,将近一个月(以目前的热点更迭速度,能持续一周已是大新闻)。然而这个量级的新闻,媒体几乎完全缺位,在此之前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每一天大家都在“等通报”。所有人都在网上说,“赶紧发通报啊”,我们对这个事情有哪些哪些疑问。然后一直没有媒体报道,媒体也在“等通报”(说明一下,不是记者不想报道)。所谓“通报时代”,就是“所有人都在等通报”,“没有新闻,只有通报”。最后被逼无奈,民众只能自发去做调查,有人被按住,有人虽然发出来了但很快被删除。

  官方前后大概发了五次通报,从丰县到徐州再到江苏省,但每一次通报均引发了更多的质疑。没有媒体报道,单凭官方通报完全不能取信于人。直到最后,才有新华社和央视的报道,试图盖棺定论,但内容只是对最后一次通报的照本宣科,已经没有人信了。实际上,我个人大体相信最后一次的通报内容,它符合我的农村生活经验,但我更能理解公众的不相信。

  丰县事件是一个典型案例,它具备了“通报时代“的所有特征:媒体报道的完全缺位,其他信息渠道的消声,官方通报成为唯一信源但无效。时至今日,丰县事件仍是不解之谜。

  另外一件事是两个月之后的上海yq,体量更大。在我心目中,那是2022年最大的新闻,没有之一;就我的新闻从业生涯而言,堪比08年的汶川地震。它对中国的影响极其深远,甚至可视为一个转折点,从很多方面都可以做如是观。同样,在漫长的三个月里,大家每天都在等上海卫健委的新闻发布会,像样的媒体原创报道,极其罕见。

  过去媒体发达的时候,上海那段时间的媒体原创报道,10万篇不夸张吧?全国几百家媒体,平均下来每天一篇原创报道,三个月也有10万篇了。对比一下08年汶川地震,稍微像样的报纸,每天何止一篇,动辄几个版,电视台更是全天播报。有心人可以统计一下,上海期间,全国媒体的原创报道(不算通报和转载)有多少篇?恐怕连1万篇都没有。此处需要学界发力,做一下量化数据分析。

  上海清晰让我们看到了“通报时代”的后果,媒体不要说做瞭望者了,它连已经发生的错误都无法呈现,遑论纠正。就此可以宣告中国新闻彻底进入了“通报时代”。

  此后很多新闻事件,都在呈现这一特征。

  比如,贵州大巴侧翻致27人死亡,媒体只能照抄蓝底白字的几十字通报,能多写一句“据悉事故车辆为yq隔离转运车”,已是千中无一的良心媒体。

再比如北京长峰医院火灾,在官方通报出来之前,网上几乎看不到一张现场照片和视频,简直创造了现代社会的奇迹。

  二、“通报时代”的内容生产和传播

  先说内容生产。

  以前的记者恐怕无法想象,在今天,“等通报”对于新闻生产有多重要。这么说吧,稍微有点敏感的新闻事件,如果没有官方通报,一律不报。

  所以经常会听到领导问记者:“有通报吗?”“没有啊,没有先等等。”再积极一点的,“哎,让他们赶紧发个通报啊。”我有个前同事,搞了公号,名字有点黑色幽默,就叫“请以通报为准”。

  以前当然不是这样的,大概三四年前,这种情况还不多见,有通报当然好,没有通报,内部检查确认事实无误,也就发了。但到过去两三年,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极其高频,极少例外。

  原因很简单,“通报”就是官方背书,是护身符。万一有事,可以拿出来做挡箭牌,否则背不起这个责任。

从外在表现形式看,现在相当大一部分媒体报道,都是“抄通报”,甚至一字不改,一字不加。

  问题在于,如果媒体都要等官方通报出来,那媒体算什么呢?不说别的,单说时效性,你还比官方通报慢,有什么价值呢?我之前说,如果说以前新闻市场规模价值100块钱,现在只值10块钱,就是这个意思。

  即便行业里最牛的财新,也不能不拿官方通报作为挡箭牌。比如前些天疯传的那篇《嫌疑人srz之死》,也要等到一审宣判结果出来之后才能刊发。简单复盘一下:事情是20189月底发生的,中间有多个事件节点,包括三次尸检,嫌疑人被立案侦查,检察院提起公诉等等,正常情况下,这应该是一个连续追踪报道的题材,但要一直等到202311月一审宣判才能发出来,已时隔了五年之久。此处可以把判决书理解为官方通报的一种,是权威性更强但时效性几乎没有的通报。

  再简单说几句受众。我已经很久不上微博了,但大致还有些印象。虽然业界还保留着对财新、澎湃、新京报这些媒体的尊重,但在微博,都是“谣媒”。何谓“谣媒”?跟官方通报不一致的,即为“谣媒”。经常可以听到的是“让子弹飞一会儿”,“不要急,等通报”。

  在“等通报”的过程,受众逐渐形成了消费习惯,消费习惯再塑造价值观——在相当一部分受众眼里,“通报”即为事实。

  最大的赢家是政务号:各类XX发布”“XX平安”成为超级大号,比很多媒体的粉丝还多,也就是说,今天很多人获知信息,不是来自媒体,而是来自官方。有心人如果统计一下政务号的发展趋势,与媒体的影响力进行对比,很可能正好呈现一条交叉的曲线。

  如果要写“通报时代”,这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章节:官方通报怎样一步一步成为一个份量越来越重的信息渠道?比如说,微博头条抖音快手这样的平台,是如何扶持这些政务号的?GR(政府关系)在这类公司中是如何运作的?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正如媒体会拿官方通报背书一样,政务号也是平台生存至关重要的一个工具。

  所以“通报时代”是一个各方共谋的结果,但背后都指向了一个源头。

  也许有人会说:信官方难道有错吗?如果官方的透明度越来越高,信息越来越多,它替代媒体有什么问题呢?

  这里提两件事:一个是去年3月新修订的《国务院工作规则》,关于政务公开的第六章被整章删除;另外一个是裁判文书网,虽然保留下来,但大缩水已是必然,以后想看到srz案这样的判决书,恐怕难了。

  所以,所谓“通报时代”,就是一个公权大幅扩张,媒体同步萎缩的过程。

  说回山东台吕台长那句话。他当然该骂,但不能只骂他,那也是捏软柿子。在我看来,山东台还算好的,过去这些年,除了上海台和山东台,大部分地方台早就不做新闻了,也就吕台长,还会在同行面前说不做跨省舆论监督——拜托,在同行眼里,这还算议题吗?

  以及南阳火灾,河南媒体连消防通报都不发,看来中国新闻不仅进入“通报时代”,现在还要进入“不通报时代”了。用张丰兄的话说,“估计权力也会惊诧甚至失望:也不给我一个机会来禁止?”

  “通报时代”是媒体人的悲哀,但我不想传递悲观。

  越是这种时候,还在坚持报道真新闻的媒体和媒体人就越是可贵,比如这次南阳火灾,除了财新,其他媒体也在跟进,三联/南周/中青/都有报道。除了媒体,还有个人,比如前面提到的张丰,基本上每天一篇——写到这里,我去看了一下他的公号,一分钟前又发了一篇:《记住13个孩子死去的样子》。还有之前提到过的褚朝新、宋志标、余少镭,“越秀山边”和北青“深一度”。这里再给大家推荐一个公号:“鸡蛋bot”,我愿意称它为最好的新闻自媒体,一个很年轻的年轻人写的,特别棒。

  人生了这张嘴,不仅仅要吃饭,更要说话。少看通报多说话,与诸位共勉。

  来源:往事与随想(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lsmuKYpfvvZEUFmdMJ1MA
  编辑:李梦瑶
634#
 楼主| 发表于 2024-1-25 16:02:23 | 只看该作者
谁来“删除”吕芃
单先生 七秒一 2024-01-25 13:39 发表于浙江

  不得不佩服吕芃的毅力和胆量,至今还在不忘初心、始终如一地公关活动着。
  很多朋友都继续控诉着吕芃的霸道、猖狂,包括笔者。笔者之前已有多篇关于吕芃的文章遭举报被删,而1月18日的《山东台姓吕?》文章也于近日因“接相关投诉”遭删除。吕芃竟然还能将手伸进公民的朋友圈。一个好友昨天在朋友圈留言栏发了个温和婉约、要他好的长诗,也莫名其妙地遭屏蔽。朋友连夜投诉才得以解除锁定。
  也不得不佩服吕芃的能量了,在国家严打“招募水军”、“有偿删帖”、“负面优化”的背景下,居然能将公关删帖事业进行得如此光明正大、轰轰烈烈······
  这样一个“厚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德之贼者,他的山东台、闪电新闻有没有关心江西、河南、广西的逝者呢?
  笔者特地去“闪电新闻”公众号、视频号作了实地踏勘,果然鲜见。公众号文章倒有两次通稿、通告的照抄,视频号便几乎为零了。闪电视频更像个小学生教室后头的黑板报,除了荟萃国外的坏人坏事、国内的好人好事,批判的矛头基本对准的是小人物,根本听不到百姓的啼哭和呐喊。
  这样的台长,这样的媒体,能出成绩吗,能有前途吗?笔者粗略浏览了一遍,闪电公众号头条的阅读量普遍在1-2千,闪电视频点赞数除了一个置顶的古老视频上了10万,其他几乎全是个位数,很多视频的转发量都是零。(如下图)
(图片截取自闪电)
  乖乖隆地洞哎,这就是一个省台的业绩!这点业绩,我的朋友圈随便拉千百个人来,都是百倍、千百于它!便是一个初玩视频的三岁小孩的处女座,恐怕点赞数、阅读量都要不止这点吧!
  很难相信,这样难以见人的业绩,吕芃居然有碧莲站在全国的短视频主论坛大会上,不自量力的班门弄斧,牛皮哄哄什么“从不跨省监督”。从实际功效上,你监不监督都一样,卵用没有!
  当然,山东台、闪电新闻不行,吕芃的个人能力还是杠杠的。吕芃大抵是把个人的精力、集体的资源都用到为个人公关删帖等谋私利的活动中去了!
  吕芃的不务正业、违纪违法是一方面,大是大非的问题才是更应引起主管部门重视的:鼓吹一团和气,反对斗争;和上头唱对台戏,放弃媒体的耳目功能;对抗组织,绑架山东台,将山东台作为个人删帖优化的工具;屁股没有端端地坐到老百姓一边。
  吕芃的坏,是明目张胆、恬不知耻的坏;是目无组织纪律、惹了众怒的坏;是上纲上线、大是大非的坏。但凡要点碧莲和晚节,吕芃是可以找条女士内裤蒙住脸去辞职了的!
  这样的一个大坏种,不知谁会来“删除”、收拾他?难道非得等老天爷来动手吗?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自媒体朋友们都动起笔来,再送他一鞭!骂吕文,见一个,转一个!

  来源:单先生(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eBeMIF0eb4rzDcq-ioh5w
  编辑:李梦瑶


635#
 楼主| 发表于 2024-2-2 17:38: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王晨雅

636#
 楼主| 发表于 2024-2-5 18:24: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李佳

637#
 楼主| 发表于 2024-2-7 18:38:2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李佳

638#
 楼主| 发表于 2024-2-8 18:40:4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近日,经济日报发表一篇谴责饭店“年夜饭暴利”的评论文章,文章指出,一些商家存在“抬高消费门槛,设置包厢最低消费标准,购买指定套餐”等乱象,呼吁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主动作为”。
然而,这篇意在帮消费者说话,却在网络上翻了车,大多网友非但不认为饭店年夜饭涨价是暴利,反而认为经济日报“管得宽”,有网友干脆直怼:“一家愿打一家愿挨的事情,关你们屁事?”
经济日报是国内经济类级别最高的官方媒体了,却发表这种毫无经济常识的文章,真让人大跌眼镜。
年夜饭既非强迫消费,也非垄断经营,商家随行就市涨点价,符合市场规律,不过是正常的经济现象,经济日报又是发文谴责,又是呼吁有关部门严管,搞得商家好像犯下多大罪过一样,至于吗?
消费者如果觉得饭店年夜饭贵,完全可以不吃,在家自己做。大过年的,饭店老板和厨师、服务员本应该放假,但人家不放假给大家提供服务,不就该多给点钱吗?
我觉得,媒体在涉及企业的报道和评论时,应当遵循“法无禁止即许可”的原则,尊重市场规律,尊重企业自主权,不要动不动就在那里指手画脚,甚至乱挥大棒。
然而,这一点,是眼下不少媒体,尤其是一些官方媒体所欠缺的。
同样是经济日报,此前还发表过题为《新东方不应照搬李佳琦批》的文章,唱衰新东方的直播带货,并指责俞敏洪赚快钱,引起很大争议,巧合的是,该文的作者为经济日报记者佘某,她也是批“年夜饭暴利”一文的作者。
那篇批新东方的文章引发争议后,佘大记者好像不在意,网络上还传出她在记者群聊天截图,她得意地称:“这次是出了点名了”,“我天天捶腾讯,阿里,美团,拼多多,还不如给俞敏洪和新东方一锤子。”
对于这张聊天截图的真实性,佘大记者既没承认,也没否认,真实性待考。但不管怎样,新东方之后直播带货的成功,让佘大记者很没面子。
官媒记者如果靠“捶企业”,来刷存在感,这不仅是新闻行业的反面教材,恐怕也是社会经济不可承受之重。
企业当然是需要监督的,但一切要依法而行,如我上文所说“法无禁止即许可”,这是媒体监督的界线所在。
如果,媒体逾越了监督的边界,今天捶互联网大厂,明天捶直播带货企业,后天又捶卖“暴利年夜饭”的商家,那么捶掉的不仅是媒体的节操,而且还有人们对经济前景的信心。
我一直认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经济之所以快速崛起,整个社会充满了活力和希望,与当时的舆论环境很大关系。
那时的官媒在干什么?都在帮助捍卫企业和企业家利益,都在鼓励企业敢闯敢试,都在呼吁决策者给企业更大自由,都在对企业大胆突破不合理管制高声叫好。这种环境,给了企业和企业家以极大信心和勇气,让无数企业家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而现在的舆论环境似乎截然相反,“反资本”成为潮流,媒体看不惯哪个企业动辄就来“一锤子”,呼吁把这也管起来,那也管起来,谴责这也暴利,那也暴利。
但实际上,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企业被管得太少吗?一些充分竞争的行业,真有那么多暴利吗?
说到暴利,我看啊,高铁的盒饭,景区的高价门票和餐饮,某些垄断行业的收费服务……利润要远超商家的年夜饭。
如果官媒真心是替消费者代言,那么是不是该多发发声,动一动这些垄断行业的奶酪呢?


来源:鱼眼观察
作者:公民于平
编辑:李佳


639#
 楼主| 发表于 2024-2-12 20:05:4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英国前记者、前首相约翰逊在专栏写道:“当塔克·卡尔森去克里姆林宫时,他有一个历史上众所周知的功能。他成了暴君的走狗,独裁者的听筒,新闻业的叛徒。”
Johnson继续说:“在拥有'独家新闻'的讨好感、狂喜、松弛的幸福中,他背叛了世界各地的观众和听众。”
“他没有问尖锐的问题。他没有问普京为什么即使是现在,他仍然使用最残酷的现代战争手段来残害和谋杀无辜的乌克兰平民。”




编辑:徐思凡


640#
 楼主| 发表于 2024-2-22 20:40:4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知名媒体获年度新闻大奖,被亿万富翁怒斥:年度骗子!
来源 | 传媒见闻
常年在世界首富宝座上横跳的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最近相当生气,他甚至不顾自身形象,在互联网上破口大骂路透社应该获得“年度骗子”奖。
这是怎么一回事?
01
缘起一项“年度新闻大奖”
2月19日,美国长岛大学公布2023年乔治·波尔克奖,路透社的报道团队因对亿万富翁马斯克旗下公司的不法行为进行深入报道而获得“年度商业报道奖”。
该奖的颁奖词直指马斯克公司干了不道德之事。
这因此引发了马斯克的强烈不满,他爆起粗口,表示“路透社应该获得‘年度骗子’奖!”

02
细数路透社报道
我们来看看路透社都做了哪些报道。
2023年11月10日,路透社报道了马斯克旗下火箭公司SpaceX工人受伤人数激增事件。
路透社称,SpaceX至少发生了600起先前未报告的工伤事故,包括工人四肢被压伤、截肢、触电、头部和眼睛受伤,以及1人死亡。
SpaceX的员工认为,他们正在为马斯克推动太空殖民而付出代价。
2023年12月20日,路透社披露了特斯拉将车辆故障甩锅司机的行为。
2023年7月,新闻称特斯拉在内部组建了一个秘密团队以压制数千名客户对续航里程不佳的投诉,最先正是由路透社报道的。
另外,路透社的其他报道还发现,马斯克的大脑植入公司 Neuralink 存在虐待实验动物的情况;特斯拉通过分享车辆记录的敏感图像侵犯驾驶员的隐私;特斯拉操纵汽车的仪表板行驶里程估计;特斯拉保险客户等待数月才能获得理赔等等。
以上独家报道产生了广泛影响,引发了美国和欧洲的调查,美国参议院和国会议员呼吁采取行动,消费者也提起了几起集体诉讼。
尽管马斯克对乔治·波尔克奖颁给路透社十分不满,但必须承认,在当下这个节骨眼上,系列揭露马斯克黑料的报道对马斯克而言是雪上加霜。
特斯拉股价在今年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已累计下跌了约20%,也成为了美股“七巨头”中唯一遭遇大跌的公司。
因特斯拉股票市值蒸发,马斯克的身家降至1800亿美元,不及法国奢侈品巨头路威酩轩集团董事长兼CEO贝尔纳·阿尔诺,退居全球亿万富豪榜第二。

就在昨天,芯片制造商英伟达也取代特斯拉,成为华尔街交易量大的个股。此前,特斯拉一直主导着美国股市的日常交易。
03
享有盛誉的美国新闻奖
乔治·波尔克奖由美国长岛大学于 1949 年设立,旨在纪念 1948 年在报道希腊内战时被谋杀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乔治·波尔克。
该奖项每年颁发一次,旨在表彰那些引起关注并取得成果的调查性和进取性报道,以表彰新闻业的特殊成就。
最新获奖者是从 497 份提交的作品中选出的,这些作品出现在印刷品、网络、电视或广播中,由新闻机构和个人提名,或由国家顾问小组推荐。
除了路透社,今年还获得乔治·波尔克奖的媒体或媒体人还有:
“外国报道奖”授予《纽约时报》,以表彰他们对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战争的无与伦比的报道。
“州报道奖”颁给了《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公报》的克里斯·奥舍尔和朱莉娅·卡迪,他们揭露了家庭法院系统所造成的令人心碎的后果。
CBS 新闻的 Anna Werner 以及由 Brett Kelman、Fred Schulte、Holly K. Hacker 和 Daniel Chang 组成的 KFF 健康新闻团队凭借“当医疗设备故障时”获得“医疗报告奖”
“正义报道奖”颁给了自由撰稿人布莱恩·豪伊(Brian Howey),他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闻研究生院调查报道项目的一名研究生,他发现加州警察采用了一种欺骗性的诡计,而这种诡计得到了一家培训警察的私人公司的支持。当一个人死于警察之手时,调查人员会采访其近亲,直到采访结束时才告诉他们他们的亲属已经死亡。警察机构后来利用从死者家属那里收集到的有关死者的负面信息来保护自己免受诉讼。
《纽约客》的卢克·莫格尔森凭借《乌克兰前线两周》获得“杂志报道奖”
“新闻摄影奖”授予《纽约时报》的萨马尔·阿布·埃卢和优素福·马苏德 ,他们记录了以色列对其家园加沙的轰炸和入侵。
来源:传媒见闻
编辑:程正元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