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每日一怼(362) 作者:周俊生 怀想 huáixiǎng 传主 zhuànzhǔ 习气 xíqì
2019年9月6日《北京日报》第17版刊登文章《梅耶荷德:被低估的天才》。文中有这样一旬话:“《梅耶荷德谈话录》就这样弥合了理论的缝隙,复现了过往的时空,可以怀想传主晚年的凌厉与习气。”句中“怀想”“传主”和“习气”三个词的使用存在问题。 先看“怀想”。“怀想”的意思是怀念,思念。这是一个只有人才能从事的行为,因此它的行为主体必须是人。句中的“怀想”,其承上的主语是“《梅耶荷德谈话录》”,但这是一部书而不是人,而书是不可能从事“怀想”这样的行为的。实际上,能够从事“怀想”这种行为的只能是读这部书的人,句中的“怀想”需要在合适位置补出这个行为主体。 再看“传主”。“传主”的意思是传记的主人公。“传主”只能用于传记这种作品,但句中的“《梅耶荷德谈话录》”从其标题可以看出,它并不是一部传记作品,而是记载了这部书的主人公“梅耶荷德”谈话的一部作品,因此把“梅耶荷德”称为“传主”是不合适的。 再看“习气”。“习气”指的是逐渐形成的不好的习惯和作风。句中的“习气”存在两方面的使用错误。其一,这是一个贬义词,一般只用于负面人物或被作者否定的人物,但句中以及引语所出整篇文章对“梅耶荷德”都充满敬意,在这样一个人物身上使用“习气”这个贬义词是不合适的;其二,句中的“习气”和“凌厉”并列在一起,但即使不考虑“习气”的贬义色彩,“凌厉”也只能算是“习气”的一种,两者是一种包容关系而不具有并列关系。因此,“习气”的使用是不合适的。 对于“怀想”的使用错误,可以在它前面加上“让读者”之类的话语,这样“读者”成为“怀想”的行为主体,“让读者怀想”则构成兼语形式,“《梅耶荷德谈话录》”不再是“怀想”的行为主体(主语),而是起兼语作用的动词“让”的行为主体(主语)。 对于“传主”的错误,可以把它改为“主人公”或“谈话者”。 对于“习气”的错误,可以把它改为“性格”,同时应把其前面的连词“与”删去。考虑到“梅耶荷德”是一位戏剧家,把“习气”改为“风格”,应该更能符合其身份,当然,连词“与”仍应删去。
编辑:董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