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灾难报道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600#
 楼主| 发表于 2012-7-31 10:10: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北京暴雨灾害致163处文物单位受损
2012-07-31 02:40:27 来源: 北京晨报(北京) 有310人参与




核心提示:7月30日,记者从北京市有关部门了解到,在“7·21”特大暴雨灾害中,全市有163处文物单位不同程度受损。目前,暴雨造成的文物险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受损单位也已展开修缮。

因为雨大水急,排水管道出现阻塞,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承恩寺的一进院内门前被冲出一个直径5米、深约5米的大坑。
在“7·21”特大自然灾害中,全市有163处文物单位不同程度受损。昨天,记者实地走访部分文保单位了解到,暴雨造成的文物险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受损单位也已展开修缮。另外,由于近期还有降雨,为了安全度过汛期,各文物单位已经开始拉网排查隐患,同时备足防汛器材,以确保文物安全。
大葆台西汉墓全面检修
昨天下午,原本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锁着大门,暂停开放。门口贴出因维修闭馆的公告。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灾害发生前,博物馆就拟订了维修计划。暴雨当天,博物馆门前的确水深接近1米,但墓室内部并未积水漏雨,也没有受到任何损毁。
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门口的公告中写明:“我馆展厅建筑紧急维修,为保证文物安全和观众安全,自2012年7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闭馆。”据工作人员介绍,现在西汉墓室内正进行检测,查看有何地方需要维修,但尚未启动维修工程。博物馆内的办公区域已经使用了十多年,现在也正在进行线路维修。记者在博物馆内看到,部分工作人员已从南侧的办公区搬至北侧的一间会议室内办公。
由于墓室已经关闭,记者从玻璃窗外看到,内部非常空旷,没有施工的痕迹,墙壁上也没有水印。在陈列厅的门口,整齐地堆放着一排半米高的防汛专用沙袋,只在门口处留出一个缺口,供人进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沙袋是为防备再下大雨准备的。
据工作人员回忆,7月21日暴雨过后,马路上的水已经及膝深。为防雨水大量灌进博物馆,在大门口垒起了半米高的沙袋。但仍未能完全挡住雨水,所幸积水主要集中在博物馆北面的门口处。“我们这南高北低,水都通过大门和下水道排出去了。”此外,在墓室周围的封土上,早些年就种植了很多树木和植物,后来又长出了许多杂草,而且为了防止土掉下来,还安置了多层水泥板。所以,暴雨当天墓室周围也没有大面积的泥土滚落。
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附近一位环卫工人告诉记者,7月21日,丰葆路上的积水只是没过了马路牙子,更多的雨水积聚在南边的一个桥洞下,第二天早上,积水就排干了。因此路旁的汉墓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顺天府学廊道做防水
7月21日暴雨过后,文物古建公司的施工人员便进入市文保单位顺天府学进行维修保养。经过一场大雨的洗礼,顺天府学古建未受太大影响,只是有个别走廊通道出现渗漏,院内部分区域出现积水。
在主体建筑大成殿,外墙原本已出现部分墙面“空鼓”现象。经大雨一浇,“空鼓”现象加剧。据施工人员介绍,维修时要将墙面“空鼓”的部分铲掉,然后重新补灰刷漆。
府学里有两处平顶的廊道,在大雨中出现渗漏。昨天,施工人员给这两处廊道顶部铺上油毡,进行了防水处理。另外,在大成殿门前院落西侧,暴雨当天出现一定积水。施工人员检查发现,原来是有大约20平方米的范围没有使用古建专用的透水砖。工人们于是将院内该区域原有地砖全部更换为透水砖。“铺上透水砖就不会积水了,但根基要打实,不然会出现塌陷。”
为了让古建平安度过主汛期,文物古建公司的施工人员对顺天府学进行了全面“体检”。墙面砖因雨水冲刷剥落的及时更换,油漆彩绘缺损的赶紧补绘。在部分容易积水的平顶廊道,除了做好防水外,还将直径10厘米的排水管更换为直径18厘米的排水管,从而保证房顶上的积水能在短时间内下排,减少渗漏。
承恩寺塌陷回填完毕
石景山区也是“7·21”特大自然灾害的重灾区之一,部分文物古建出现不同程度损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恩寺的一进院内,因为雨大水急,排水管道出现阻塞,结果大水在寺院门前冲出一个大坑。大坑直径5米,深约5米。险情发生后,工作人员立即疏通下水道,随后对暴雨冲出的大坑进行回填。目前回填工作已经完成,下一步将对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寺院门前还要进一步整修。
与承恩寺毗邻的法海寺部分殿宇出现了渗漏。其中天王殿、二进院东转交房、游客服务部等五处屋顶漏雨,大雄宝殿后檐瓦出现脱落,现在已经铺上防雨遮挡进行应急处理,待制订方案后进一步修缮。
另外,石景山区慈善寺碑林西侧护坡整体倒塌,受灾面积30立方米。目前施工单位已经开始抢修。海淀区大觉寺无量寿佛殿西南侧坎墙于7月22日凌晨3点40分倒塌约6米,现已开始搭设围挡、清理渣土、实施抢修。
据北京文物古建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古建要防漏雨,时常清理房顶杂物,并进行维修保养非常重要。昨天,在市文保单位文天祥祠内,文物古建公司施工人员将古建房顶的树叶和泥土小心扫落,对于瓦缝出现空洞的地方进行了补灰处理。
文物古建公司顾问刘玉明告诉记者,古建必须经常检修养护,发现问题及时修理,不能把小毛病养成大毛病,否则就不好处理了。纵观此次暴雨后的损失,虽有160多处文物受损,但并没有太大损坏,这与日常的及时检修有很大关系。
文保单位拉网排查隐患
昨天,记者从市文物局了解到最新统计数据,“7·21”特大自然灾害已造成163处不可移动文物不同程度受损,其中,全国重点文物16处,市级文物27处,区级文物60处,普查登记项目60处,受灾面积约21万平方米,经济损失约8.5亿元。房山区文物在暴雨后普遍存在损伤,受损面积达17万平方米,经济损失6.87亿元。个别深山区的文物损失情况还在调查之中。
市文物局要求,为防止暴雨再次对文物造成损坏,各文物单位要积极采取防范措施,全员参与排险。目前各单位已配备了抽水机、应急灯、雨衣等防汛应急物资。大葆台、白塔寺、智化寺、孔庙国子监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低洼地区,增设了沙袋和排水设施。地处山区的文保单位采取了加固护坡墙体,以及防堵防漏等措施。

http://news.163.com/12/0731/02/87N7D9A30001124J.html

599#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11:15:1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女大学生河中救人不幸遇难(图)
2012年07月29日 10:32
来源:荆楚网 作者:谈海亮



图为:救人遇险的女大学生,被闻讯赶来的村民捞上河岸(图为读者网上发布)
楚天都市报讯本报记者谈海亮摄影:记者黄士峰后方统筹:记者刘俊华
昨日(28日)下午,荆州市荆州区弥市镇虎渡河边发生令人扼腕一幕:暑假在弥市镇开办补习班的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大二学生杨环,为救一名落水初中女生,奋不顾身跳入水中,将中学生推向岸边,而她自己因体力不支沉入水中。
当闻讯赶来的人们将她从水中救起后,她的气息已极为微弱,虽经紧急抢救,20岁的她还是闭上了双眼,将生命的最后时刻,永远留在了离老家黄冈300多公里外的荆州虎渡河畔。
22岁的杨环,是长江大学文理学院英韩双语专业大二学生,老家黄冈浠水。
7月6日,学校放暑假后,她没有回家。约了两名同在长江大学读书的同乡女生小萍、小琴一起,来到荆州区弥市镇开办中小学生暑期补习班。
去年暑假,杨环就曾在弥市镇上办过补习班,口碑不错。她轻车熟路地在镇上租下一处房子,招收了20多名中小学生。补习期为7月6日到8月3日,每名小学生和中学生都收取一定的费用。除开房租和其它基本开支,三个人的净收入计划用于补贴新学期的生活费。
小萍说,她们办这个补习班,也不是完全为了钱,更重要的是希望借此参加暑期实践。
昨日下午3时10分,弥市镇突然停电。因天气炎热,小萍带着几名学生,找到镇上一家有发电机的超市,在里面蹭凉。
因为学生有点多,杨环试着寻找另外一处纳凉点。她来到镇边的虎渡河畔,发现河边绿树成荫,汛期的河水漫着河滩,正是一处好避暑点。
她和小琴带着十几名学生,来到河边,坐在河堤边的树阴下,趟着河水乘凉。
学生落水老师施救遇难
意外发生在3时50分左右。当时,杨环和小琴已经带着孩子们在水边玩了40分钟。
忽然,13岁的初二女生小苏(化名)大喊:“我掉下去了,快来救我!”
听到呼喊,杨环本能地从浅水区向小苏奔过去。小苏后来对民警回忆,杨环的确摸到她了,并拉着她的手向岸边挣扎。但是,她们两人都不会游泳,很快,她们在水中慌乱地分开。
这时,在浅水区的初中男生小伟(化名),看到险情后向她们游去,试图施救,不料还未接近她们,自己先滑进了深水区。
岸边的小琴和孩子们向堤外的人们呼救,正在50米开外防汛巡堤的瞿生海闻讯跑了过来,看到水中有3人在挣扎,他马上掏出手机,喊了两个附近巡堤的居民周祖华、宋龙庆过来帮忙。加上正在附近的60多岁渔民周光明,4人一起施救。
瞿生海首先将小伟拉上岸,随后,其他3人又将小苏拉了上来,再去找杨环,水面上已无踪迹。熟悉水情的周光明,用竹篙探出了杨环下沉的位置,其他3人再几次扎下水,才将她捞了起来。此时,杨环已无意识。
小琴、小萍和学生们赶了过来。他们都慌了,带着哭腔呼唤着杨环。瞿生海试图压出杨环体内的积水,但没有反应。小琴坚持给杨环做人工呼吸,也没有任何效果。
下午4时10分,接到荆州市110指挥中心警情,弥市镇水陆派出所值班副所长陈克华赶到现场,迅速将杨环送往弥市镇卫生院,随后赶到的荆州市120急救人员,在卫生院对杨环进行了联合抢救,但她年轻的心脏没能重新跳动起来。
处警民警还原生死瞬间
补习班的学生小苏和小伟获救后,已各自回家。昨晚,记者从弥市水陆派出所了解到,小苏的父母均在外打工,她跟着奶奶在家生活。因考虑到两个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民警为他们做完笔录后,便让他们先回家休息了。
负责处理此事的副所长陈克华介绍,从两个孩子叙述的情况来看,当时,小伟、小苏和杨环,离河岸的距离分别是3米、6米和7米。原本在岸边浅水区的杨环,最后反而离岸边最远。“从两个孩子的回忆中,可以大致推测当时的经过:小苏先滑进了水凼子,杨环本能地向小苏跑去,试图将小苏拉起来,事实上,她的确抓住了小苏的手,将她往岸边带,在水中挣扎了几分钟,在挣扎的过程中,小苏离岸边近了,而杨环离岸边更远。小伟则并未与她们俩发生接触。”
贫寒农家痛失懂事女儿
这一切发生时,杨环的父母正在千里之外的天津打工。在电话中,他们知道了女儿的噩耗,立即坐火车从天津往回急赶。然而,杨环,他们的大学生女儿,他们在村里的骄傲,他们为之心甘情愿流汗苦干的希望,已经躺在了荆州市殡仪馆里。
弥市镇水陆派出所所长向晓松感叹,虽然此次事件中,暴露出几个大学生勤工俭学时安全意识不足。但是,当危险发生时,杨环以生命为代价,最终让落水学生获救,也履行了自己作为看护老师的责职。
接到消息后,长江大学保卫处、学工部以及文理学院外语学部负责人第一时间赶到了弥市镇。
外语学部负责人介绍,杨环家庭经济条件很差,从大一开始,学校便安排她在校内做勤工俭学,而她本人也表现得非常优秀。不过,这一次,她和同学们到弥市开暑期补习班的事,学校事先并不知情。杨环离校前所留的去向表上,写的是“回家”,所以,当学校接到弥市镇派出所的电话时,非常意外。
考虑到小琴和小萍可能会在此事中受到很大心理刺激,同往弥市镇处理善后问题的,还包括两名女生的辅导员,以及一名专业心理辅导老师。
昨晚,小琴和小萍已被暂时安置在弥市镇上的一家宾馆,由同学和老师陪护。
大学生暑期实践安全不可大意
每至假期,尤其是寒暑假,均是大学生进行勤工俭学、社会实践、出外旅游的高峰期。为此,各高校均在离校前反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记者昨日浏览武汉多个高校网站发现,各校均在校园网站醒目位置进行了暑期安全提示。其中,尤以武汉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管理办法(试行)》最为详细,总计38页的《办法》,细致到了如何应对蜜蜂、黄蜂蜇伤,蛇咬伤,以及溺水时如何自救和救人,如何应对突发疾病,在外住旅馆时需如何进行安全防范。现摘录其溺水事故自救和救人提示:
落水时大声高呼救命,引起别人注意;尽可能抓住固定的东西,避免被流水卷走或被杂物撞伤;保持冷静,用嘴呼吸,避免呛水;尽可能保存体力,争取更多的获救时间。
不可贸然直接下水救人,利用身边物品巧妙救人。向水中抛救生圈、木板等漂浮物,让溺水者抓住这些器具不致下沉;递给溺水者木棍、绳索等拉他脱险。
此外,大学生暑期勤工俭学,要有安全意识,在保证自身的安全同时,也要注意他人的安全。

http://news.ifeng.com/photo/society/detail_2012_07/29/16386360_0.shtml?_sns

598#
 楼主| 发表于 2012-7-27 23:25: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2-7-27 23:28 编辑

【案例】
记者杨万国本质问题:记者是报道新闻的,不是解决问题的。社会该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否则就乱套。但是几十年来党媒把自己当官僚机构,记者当自己钦差大臣。人民被教化久了,就把记者当官员了。//@李飞摄影:一定要转,记者的采访权利被警察践踏完,又被老百姓践踏,这种素质,如何迈向真正的民主和自由。
@曾一智灾民水泼记者——北京暴雨让人心凉:今天中午在本家润园小区看到惊人的一幕,一个中年妇女一边叫骂一边拎着水桶向两个记者身上泼水。 我是去看望那些在小区广场露宿的打工者的,这里的人数... http://t.cn/zWKYSOV (使用新浪长微博工具发布 http://t.cn/zOXAaic



轉發(62) | 評論(23) 30分鐘前 來自新浪博客
轉發| 收藏| 評論 3分鐘前 來自Android客户端 | 舉報
付亮的竞争情报应用:灾民对记者也失望了。//@记者杨万国: 本质问题:记者是报道新闻的,不是解决问题的。社会该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否则就乱套。但是几十年来党媒把自己当官僚机构,记者当自己钦差大臣。人民被教化久了,就把记者当官员了。//@李飞摄影:一定要转,记者的采访权利被警察践踏完,又被老百姓践踏 (50秒前)
舉報| 回覆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評論


蝶飞舞叶满地:这是北京?首都?二环?我们的老百姓住在这里,我们怎么什么新闻都看不到啊,记者们 (1分鐘前)
舉報| 回覆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評論


荷塘荡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3分鐘前)
舉報| 回覆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評論


皓月禅心的pete:看了你两篇微博,就不想再看了。一口一个北京人,要么什么山西口音,你什么用意呀?可以,你作为记者可以揭露人性,但加上地域标签就有点别有用心了吧。其他啥也不说了。 (5分鐘前)
舉報| 回覆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評論


月湖无人区太无言。 (5分鐘前)
舉報| 回覆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評論


赵炎:民国时,中央社记者外出采访,军统派特务当保镖。看来此举在今日,也是很有必要的。 (6分鐘前)
舉報| 回覆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評論


开心凌霄://@才让多吉: 虽然,此记者非彼记者,不信任的鸿沟却难以弥合,警惕一个正在被撕裂的社会,不好的情绪正在酝酿。 (7分鐘前)
舉報| 回覆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評論


刘云歌:转发,心凉了,就会可怕,就会疯狂,,,能温暖改变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从他们心凉的地方开始,,,心凉了,真的会害怕,疯狂,, (7分鐘前)
舉報| 回覆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評論


TOCHONG:人命对他们来说只是儿戏 (7分鐘前)
舉報| 回覆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評論


宋小雪历险记:只照领导,不照灾民。。。。哎//@才让多吉: 虽然,此记者非彼记者,不信任的鸿沟却难以弥合,警惕一个正在被撕裂的社会,不好的情绪正在酝酿。 (9分鐘前)
舉報| 回覆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評論


再走一程2://@才让多吉: 虽然,此记者非彼记者,不信任的鸿沟却难以弥合,警惕一个正在被撕裂的社会,不好的情绪正在酝酿。 (10分鐘前)
舉報| 回覆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評論


stephen0928:也许正是以前“只有采访、拍照没有见报”这个因的果。//@李飞摄影: 一定要转,记者的采访权利被警察践踏完,又被老百姓践踏,这种素质,如何迈向真正的民主和自由。 (10分鐘前)
舉報| 回覆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評論


sarabasubaru:无奈 (11分鐘前)
舉報| 回覆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評論


公民陈凤山:当人民的苦难被官媒有意无意忽略,当官媒的目光集中在官方声音和行动,当许多声音被屏蔽,那么,任何与体制有关的人(包括记者),任何来自受难同伴以外的人,都可能成为怨气的发泄渠道。大约只有极端无助的人,才会陷入这种近乎绝望的“自残”和“互残”之中。这是社会的悲哀,还是体制的悲哀? (11分鐘前)
舉報| 回覆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評論


曾一智:停水停电跟报道不报道有关系吗?二环以里只有这个小区停水停电!那正是XX为什么不让记者采访的原因!媒体这几天接连不断地报道促使问题的解决//@海贼AorB: 报道了的就能得到不停水不停电的照顾,没报道的就只能瓜起,我真的很佩服你们。当然你说的确实是事实! (13分鐘前)
舉報| 回覆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評論


limp5085:她为什么要骂人,没有人想过吗? (13分鐘前)
舉報| 回覆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評論


英仙的老鬼//@才让多吉: 虽然,此记者非彼记者,不信任的鸿沟却难以弥合,警惕一个正在被撕裂的社会,不好的情绪正在酝酿。 (15分鐘前)
舉報| 回覆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評論


风雨同舟62:瞎话说得多了,总有露陷的一天。该!//@才让多吉: 虽然,此记者非彼记者,不信任的鸿沟却难以弥合,警惕一个正在被撕裂的社会,不好的情绪正在酝酿。 (15分鐘前)
舉報| 回覆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評論


清风竹影一点红:哎,一个撒裂的社会。 //@才让多吉:虽然,此记者非彼记者,不信任的鸿沟却难以弥合,警惕一个正在被撕裂的社会,不好的情绪正在酝酿。 (15分鐘前)
舉報| 回覆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評論


闻过终礼:这个社会有太多的不信任,陌生人之间有很少的信任可言。再加上有些人的素质确实不敢恭维。。。。。 (16分鐘前)
舉報| 回覆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評論


1 2 下一页
597#
 楼主| 发表于 2012-7-27 18:08:3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刘海龙 已關注|取消


【灾难报道与精确新闻】报道北京暴雨中的个人悲剧是必要的,但媒体似乎有些沉溺于此。我们需要更精确的伤亡人员人口统计分析、地点分析,每年降雨量的变化与伤亡人数的相关性分析、降雨量与不同路段积水成灾的相关性分析等理性的数据分析。每年城区几乎都有车被淹和伤亡,媒体要理性分析,不要制造恐慌
標籤:
轉發(69)| 收藏| 評論(11) 今天 14:04 來自新浪微博 |舉報

評論(11)| 轉發(69)

轉發到微博|轉發到私信|轉發到微群
新浪微博社區管理中心舉報處理大廳,歡迎查閱!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評論



全部 | 認證用戶 | 關注的人 | 陌生人
雨落长川:让良心派记者们搞这个和逼猪上树有什么区别? (14分鐘前)
舉報| 回覆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評論


胡苏苏Soleil:继续推进!//@雨打芭蕉丫:理性思考转而影响决策,最终能避免悲剧个案再次发生//@遇见ldy:确实如此。悲情只是一种情感宣泄的方式,问题解决少不了理性思考。 (今天 16:52)
舉報| 回覆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評論


EQ84:转发微博 (今天 16:44)
舉報| 回覆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評論


下城隍小伙:这个真不敢苟同。我只是个拉皮条的,可你非让我接客。姑娘们没事干了。//@杂草丛生-: 转发微博 (今天 16:26)
舉報| 回覆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評論


记忆周刊:南方周末记者做了几篇遇难者的人物稿,很有代表性。个人的悲剧有时可以让我们自己学会清醒。媒体报道的伤亡人数我们不确定是否符合真实,但是这样做应该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归根到底,任何事件的发生都应该让我们学会理性分析和反思。 (今天 16:13)
舉報| 回覆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評論


谢丹dangdang://@刘海龙:阿羊这么一说还真是。不过要沦落到通过美剧学基本新闻理念,也很悲哀啊。//@笨笨阿羊: newsroom前两集就是视频教材 //@林小事:学者的建议。 (今天 15:09)
舉報| 回覆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評論


玛格非:顺着老师的观点分析:关于这次北京灾难的报道,在及时性、真实性上都暴露了不同程度的问题。还有很多“挥刀自宫”的媒体,主动放弃报道,掩埋数据。值得思考。 (今天 14:25)
舉報| 回覆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評論


chaofee:国人喜欢悲情,记者媒体喜欢悲情,一切以市场为导向,所以媒体也变得庸俗化。 (今天 14:17)
舉報| 回覆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評論


小行星B52:城区每年都有伤亡,所以每年都要把指标用完才算理性正常么?》//@Joe是小潮猪: 理性,建设性。 (今天 14:13)
舉報| 回覆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評論


大样小样儿:转发微博 (今天 14:09)
舉報| 回覆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評論


遇见ldy:确实如此。悲情只是一种情感宣泄的方式,问题解决少不了理性思考。 (今天 14:06)
舉報| 回覆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評論





596#
 楼主| 发表于 2012-7-27 12:16: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周智琛昨晚就想,今天国内几份注重人文情怀的报纸一定会将遇难者的名字打在头版上,果然如此。从今天的报纸导读看,媒体对伦敦奥运会的热情不高。



轉發(31)| 收藏| 評論(12) 26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舉報
595#
 楼主| 发表于 2012-7-27 11:46: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我是闻正兵【向媒体同行推荐此文】灾难报道的媒体公约:以同情之心对待自然灾害、交通事故、战争、犯罪事件的受害者及其家人,采访活动不应增加生者的痛苦;杜绝任何对灾难的娱乐化表达;尽量避免以特写展示死难者亲属悲痛欲绝、痛苦失态的表情;尽量避免死伤者血肉模糊的画面、镜头以及死难者的面部特写。



轉發(407) | 評論(65) 今天00:32 來自分享按钮
轉發| 收藏| 評論 7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舉報
594#
 楼主| 发表于 2012-7-27 11:28:4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多家电视台为收视率派女记者报道台风(组图)
2012年07月26日10:15 信息时报
全文浏览

记者在风中凌乱的画面。(资料图)


女记者抱着柱子在台风现场报道。(资料图)

  • +加关注
    林柏希William:電視台沒有男記者嗎?雖然這是男女平等的年代,始終不太忍心看到弱質纖纖的女記者們,在八號颱風懸掛的情況下,走到海旁受着風吹雨打作戶外直播!看着她們站也站不穩,化妝也給風雨吹掉了,超陰公!風暴下看着新聞的同時,也真的要向一眾新聞從業員致敬!
    2012-07-23 23:17 来自iPhone客户端
    转发(8) | 收藏 | 评论(11)

    香港新城电台DJ、主持人林柏希





  台风“韦森特”前日凌晨正面吹袭广东省沿岸,香港、深圳、广州等地多家电视台都派出采访队,直播台风吹袭下各地险象环生的画面。由于香港无线电视台全日外景采访记者都是女记者,一班女将在风雨中东倒西歪的狼狈样子,引发网友的激烈讨论,有网友质问道:“TVB没有男记者吗?”带着这样的疑问,《信息时报》记者也向广东电视台(微博)及广州电视台的新闻部了解情况,发现在台风前线的也是女记者居多,有电视台高层甚至表示,女记者“追风”画面的收视率更高!
  港媒质疑电视台虐待记者
  无线在台风天打出“全女班”阵容,晚间新闻中有三个女记者,分别在旺角等地做街头直播。虽然外勤女记者已戴了安全帽、穿上雨衣,但弱质女流难抵挡台风,被吹至左摇右摆、面容扭曲。无线女记者汪溟曦在杏花邨采访时直言:“风打在脸上好痛。”电视画面上看,她要一手抱着头以免头盔被吹跑,还要一手拿着麦克风,眼睛都几乎睁不开。而另一名女记者李盼侬就站在岸边做直播,全程面容扭曲,凄凉的样子让观众担心她否会被风吹落海,惹起电视观众怜香惜玉之心。
  香港新城电台主持人林柏希(微博)在微博开炮:“电视台没有男记者吗?虽然这是男女平等的年代,始终不太忍心看到弱质纤纤的女记者们,在八号台风悬挂的情况下,走到海旁受着风吹雨打作户外直播!看着她们站也站不稳,化妆也给风雨吹掉了,超阴公(太可怜)!”有网友质疑电视台为什么让女记者在户外风吹雨打,男记者却安坐直播室,也有网民要求TVB停止安排记者在台风时户外采访,以确保记者安全。
  TVB外事部副总监曾醒明回应称:“现在新闻部女记者比较多,也有可能是编更制的问题,会内部检讨这件事。”不过,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声,凤凰卫视中文台助理台长、专题部总监兼主持人黄海波则对网友的“虐待”讨论,表示不以为然:“作为前记者对台风报道中做秀颇为不屑,也是从台湾电视学来的,但这也叫‘虐待’,记者在家呆着算了。”
  本地电视台金花力量大
  “韦森特”台风威力太大,本地两家电视台,广东台及广州台的新闻部,分别派出超过10人、及9人的采访团队全天候播出台风情况。同样都面临着女记者居多的情况,其中广东台出动三路前往台山、珠海等台风吹袭影响较大的地区,全部都是女记者。其中刘颖婷一天经历泡在水里,她对记者坦言在岸边的时候心里很害怕,担心会被浪卷走,所以要用身体靠在树上。“就算一个大浪盖过来,我也能抱着大树,我直播的最后一句话,说的是‘我现在连眼睛都睁不开了’当时的情况也确实如此。”她表示在台风吹袭的凌晨时分,已经很想外出采访,可是考虑到安全问题,以及负责摄像的同事正在睡觉,只好等到天亮才出发。对于多数是女记者采访台风,她觉得习以为常。“女人当男人使,男人当牲口使,干新闻的都这样。”
  而广州台派出到南海“追风”的,也是女将,同样遭遇在风里东倒西歪的难堪。有男记者表示,电视台从来不以性别来划分工作,据悉由于该名女记者本来就是负责南海线,更加熟悉当地情况,所以是前日派出采访的首选。有电视台高层表示,几年前一次超级飓风下,电视台派出“七朵金花”追风,让收视率史无前例的高,同行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认为女将出马更有优势。“如果是男记者抱着树或者抱着栏杆,被风吹的满面是水的画面,没有女记者遭遇这些时,来得震撼。”不过该名高层也表示,不会为了收视而刻意派出女记者。
  话你知:风中凌乱屡出经典
  电视新闻为求现场感,每逢台风大雨的天气都会派出记者到前线,台湾由于经常受灾,且电视台竞争激烈,为求第一手或是劲爆的画面,记者不时要以身犯险,泡在水里、在风中受虐的情况不时出现,这样的超敬业作风近年也在祖国大陆电视圈传播开来。何珊
  崩溃哥
  2006年8月,央视播出福建台记者梵荣在风中凌乱的画面,他撕心裂肺地喊着:“风力实在太强了,我整个人就快要被吹飞了……只能抓住这棵树……暴雨……暴雨……从四面八方不断砸到我的脸上……非常的痛。我整个人都快崩溃了……”成为网友热捧的经典视频。
  抱柱姐
  2010年9月,“凡亚比”台风扑台,台湾各家新闻台争抢台风最新消息,一名电视台女记者抱着柱子在台风现场报道的画面,也在网上广为流传。
  淡定姐
  2011年8月,钱塘江北岸老盐仓观潮点,受台风影响,当日的潮水掀起十余米高的巨浪,站在观潮安全区中拍摄的杭州电视台女记者险些被巨浪冲倒,引来一场虚惊。

http://news.sina.com.cn/m/p/2012-07-26/101524848931.shtml

593#
 楼主| 发表于 2012-7-27 11:02:4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漏网老右派你以为他愿意扛?难道隐瞒非典疫情和死亡人数跟他无关?他就是主要责任人之一,事情搞大了被迫辞职//@郝立东的微博: 北京非典、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北京暴雨,转了圈个之后回北京,一切都是马后炮,死了多少人?谁扛了?只有一个很有水平和良知的孟学农主动要求辞职,他在北京扛了,在山西也扛了
@成都商报#图说#此刻北京的广渠门外大街,采访车,警车,供电车,沙袋,抢险工人,警察~~~图据@乐视Anita



轉發(706) | 評論(152) 7月25日20:00 來自FaWave
轉發| 收藏| 評論 4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舉報
592#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23:03: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2-7-27 11:07 编辑

【案例】
胡淑芬但愿她真的能减压能宣泄吧。现在,我们的内心都需要一个出口。//@飞象网项立刚: 如果上个谈话节目、新闻节目还可理解,综艺节目,成人娱乐,唉!//@飞象网项立刚: 【完美释放】类型:综艺节目,频道:湖南卫视,是湖南卫视7月改版新推出的大型原创减压励志节目。它是湖南卫视从“青年娱乐”试水“
@飞象网项立刚我认为丁先生刚刚离去,湖南卫视动员逝者家属做这样的节目真是很不恰当。可能邱女生有话要说,完全可以用微博澄清。这时消费死者家属,我以为非常不妥。






轉發(253) | 評論(112) 今天21:24 來自iPad客户端
轉發| 收藏| 評論(1) 4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舉報

赵楚死难者遗孀为什么上节目,这不应在公众讨论范围之内,她是为倾诉,还是为减压,还是因为惨剧冲击,一时无主,这都无可厚非的,但媒体是公共事业,有媒体伦理和底线,做事应该有自省,要讨论的是芒果台作为媒体制作这样的节目是否妥当,而不是其他。讨论者脑子要清楚。
轉發(58)| 收藏| 評論(62) 13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舉報

新浪微博社區管理中心舉報處理大廳,歡迎查閱!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共62條 全部 | 認證用戶 | 關注的人
吻血-雪吻:确实有点无耻没下线…… (30秒前)
舉報| 回覆
Shirley_CPM:同样第一时间支持你! 我也这么认为,不要追问为何她要参加节目!各种可能,各种无奈和仓皇 (40秒前)
舉報| 回覆
标准化-Eric:乱 (40秒前)
舉報| 回覆
不一样的Kelly:支持!!! (1分鐘前)
舉報| 回覆
勤奋的光芒://@DG断剑二世:公共媒体没道德底线!//@海绵雪:确实有很多的不应该 ……无能为力…… (2分鐘前)
舉報| 回覆
寒-妖妖:现在不看电视了,但最烦人家刚刚痛失亲人后,就被拽去做访谈,一副救世主的模样,装模作样的让人节哀顺变。你少揭人伤口就算积德了 (2分鐘前)
舉報| 回覆
芳林红:芒果台最没品味,央视最假! (2分鐘前)
舉報| 回覆
两罐小可乐:不可思议!一个有良知的媒体不应该干出这样没道德的事! (2分鐘前)
舉報| 回覆
我是小清新他三叔:芒果台真特么节操无下限,秀脑残要在这个时候吗?!! (2分鐘前)
舉報| 回覆
大浪荡年华:对头。 (3分鐘前)
舉報| 回覆
後面還有52條評論,點擊查看>>


褚朝新//@李小萌:“在灾难报道中,国际同行有约在先:以同情之心对待自然灾害、交通事故、战争、犯罪事件的受害者及其家人,采访活动不应增加生者的痛苦;杜绝任何对灾难的娱乐化表达;记者不以噩耗报告者的身份出现在受害者家人面前;尽量避免以特写展示死难者亲属悲痛欲绝、痛苦失态的表情…”
@nocop北京暴雨广渠门遗孀邱燕参加电视节目录制一事引发了讨论,有人质疑媒体消费苦难。这其实是传媒伦理上的一个老话题“尼伯特之问”。媒体人应当如何面对“尼伯特之问”的难题,请参考一位友人的老文章“残酷中的同情” http://t.cn/zWoDr5S 恶劣的舆论环境,难得的表达空间。 @北大新传徐泓




轉發(305) | 評論(39) 53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10)| 收藏| 評論(2) 15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 舉報

鲍小东" 特殊的减压者"!哎。。。//@干葡萄:有些媒体毫无底线//@源灰砂:尼玛像点人好不好!她老公去世才是刚刚发生的事情!//@尹小龙的:操你妹啊!你家人要是死了也是完美释放 吗???这样的事情也拿来娱乐、综艺化! //@钱钢-香港大学: 完美释放?同斥! //@北大新传徐泓:如此消费生命的苦难,丧失新闻伦
@湖南卫视-完美释放本期节目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减压者广渠门遗孀邱燕,嘉宾提出帮助这位年轻妈妈一起来面对将来孩子的成长教育经费问题,邱燕却拒绝了@薛蛮子 @邓飞 等帮客嘉宾的资助,这究竟是为何?同为妈妈的@主播李湘 在安慰鼓励的同时难掩情绪激动,哽咽落泪。详情请关注下周一晚湖南卫视22:00播出的#完美释放#


發(17352) | 評論(5867) 今天17:55 來自皮皮时光机
轉發| 收藏| 評論
王辰瑶湖南卫视采访邱燕引发争议,其实遇难者家属并非不能采访,采访也并非一定有伤害,媒体善意的关注倾听对有些创伤事件的经历者是有益的。关键是如何采访,是否有足够的善意真诚、是否关照当事人的情绪、是否尊重当事人意愿。如邱燕的愤怒不能播出媒体应告知或停播,若随意将愤怒剪辑成温情,确是伤害。



轉發(1)| 收藏| 評論 10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舉報
591#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21:38: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浦峰捉影很多都是脑子短路的人,现场几千人在,要求摄影记者拿着相机潜水去砸车窗吗?回应个蛋啊//@摄影师陈杰: 如果我看到求救,我不仅不会采访,而且会参与救援,但,我到了(21点02分),只看到有人在救援,有至少2千人在现场目睹。我武警在一起,我帮他们拉着系着下面救援人员的绳索。
@孔狐狸和7月21日晚9点到达广渠门桥采访的记者聊了,他用照片记录了每个救援的瞬间;他记录每个节点的具体时间;他是特种兵出身,受过专业的训练,对于救援也极为熟悉;他是记者,对现场的观察十分细致;他就站在救援武警的身边长达一小时之久,救援的困难和问题他都清楚,可是记者们,你们为什么不采访他? 轉發(134) | 評論(54) 55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 2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舉報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