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驻外(战地)记者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8-7-17 00:19: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缅甸法院下周决定 是否审判两名违反了缅甸保密法的记者

中国历史之家
百家号07-0311:05
缅甸一家法院下星期将裁决为路透社工作的两位新闻记者是否将面临审判。这两名记者报道了罗兴亚人的危机,被指违反了缅甸的保密法。

32岁的瓦龙(Wa Lone)和28岁的觉梭(Kyaw Soe Oo)被指违反缅甸的“官方保密法”,最多可被判处14年徒刑。
这两人去年12月被逮捕以来一直在押。他们被指控持有与若开邦危机中一次军事镇压有关被泄露秘密材料。在缅甸人口占少数的罗兴亚穆斯林居住在若开邦。
瓦龙和觉梭的被捕引发国际人权组织的猛烈批评。
被告律师团在星期一的预审庭议上要求法官取消指控,因为检控方未能提供证明他们违法的足够证据。
这两名记者在仰光北部与两名他们说以前从未谋面的警察会面。他们后来对亲属说,他们刚拿到一些文件就被立即逮捕。
人权观察呼吁释放这两名记者。
路透社总裁兼总编阿德勒说,这个案件现在处于一个“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
阿德勒在一份声明中说:“在任何民主体制中,新闻自由都不可或缺。如果没有证明有违法行为的证据就起诉瓦龙和觉梭,就会严重破坏缅甸宪法对新闻自由的保护。”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 ... r=spider&for=pc
编辑:何林
52#
发表于 2018-7-20 18:58: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在朝鲜,我是一名“隐形”的西方记者GARDINER HARRIS2018年7月18日



本文作者在万寿台大纪念碑广场,身后是朝鲜国父金日成及其子金正日的巨大铜像。 NICK WADHAMS/BLOOMBERG
时报内情”专栏(Times Insider)为读者呈现《纽约时报》新闻、专题报道及评论的幕后故事。
朝鲜平壤——我们都知道,平壤会很奇怪。但上周美国国务院代表团及包括我在内的随行记者访问朝鲜首都期间,这个地方的奇特之处,是在晨跑的时候令我深有感触的。
百花园迎宾馆给人的感觉就像一座小型的中东宫殿:金色的地毯、紧张不安的员工和大量的空房间。酒店外面有个小湖,周围是一条砖砌的小路,它在凌晨4点为一名在倒时差的记者提供了跑步道。
沿着湖边,每隔25米就有身穿制服的士兵拿着带刺刀的步枪站在那里。当我慢跑经过他们的时候,大家都挺直了身板,装作在看别处的样子,尽管有一两个人朝着我的方向瞟了一眼。




广告

在我跑第二圈的时候,除了两名士兵外,其他人都消失在了灌木丛中。
我一度朝着院子的一个出口跑去。两名工作人员加入我,却并不看我,直到我们来到了某种肉眼看不见的边界,其中一人突然转身,示意我不能再往前了。故意无视是美国代表团在朝鲜停留的28个小时里最奇怪的部分。我们几乎是隐形的。

访朝媒体下塌地百花园迎宾馆外的一片僻静的湖泊。 GARDINER HARRIS/THE NEW YORK TIMES

“这很可能是国家教导的结果,”马萨诸塞州梅德福市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弗莱彻法律外交学院(Fletcher School of Law and Diplomacy)的李晟允(Lee Sung-Yoon)说。“在宾馆里,我肯定那是政府的命令。”
在连接空荡荡的机场和平壤市中心之间的道路上,我们的车队几乎是唯一的车辆,但田里的劳动者,路上骑自行车的人和行人,似乎都不会朝我们看。
在一次游览平壤的行程中,穿着统一的考究衣服的居民们忙着自己的事情,对我们似乎视而不见。唯一的例外是小孩子,他们会盯着我们看。
资深的朝鲜问题专家建议,不要过分强调这种隔断。他们说,朝鲜人也会下馆子,也会在医院工作,其他地方的人有的问题他们也有。
莫琳和迈克·曼斯菲尔德基金会(Maureen and Mike Mansfield Foundation)会长、多次访问朝鲜的朝韩问题学者弗兰克·詹努齐(Frank Jannuzi)说:“不正常的不是朝鲜人民,是他们的制度。”



广告

在朝鲜外交部为记者组织的这个长达数小时的市区观光行程中,我们在这个拥有2500万人口的国家的首都,看到了大约几千人。许多人都穿着白色的制服,有些人在用小修剪刀修剪一块块的草地。
在万寿台大纪念碑广场,金日成和金正日(朝鲜国父及其子)的巨大铜像脚下,一群群的民众在献花,整齐划一地一批批鞠躬。
国务卿迈克·庞皮欧(Mike Pompeo)的出国访问日程通常是精确到以分钟计算的。但在前往朝鲜之前的几天里,外交官们表示,他们不确定一切会如何进行——包括我们将在哪里下榻,如何与外界沟通,甚至在护照上需要盖什么章。

朝鲜人整齐划一地在大纪念碑广场鞠躬。 GARDINER HARRIS/THE NEW YORK TIMES

在飞往平壤的最后一段路程中,国务卿的保安人员看上去就像前一年访问阿富汗的喀布尔时一样紧张,当时火箭弹正如雨点般袭击那里的空军基地。
飞机上的一位外交官询问了我们记者计划带入平壤的手机号码。我们被建议关闭手机——或至少关闭它们的通讯功能——因为在离开朝鲜之后很久,“手机有时会表现得很不稳定”,显然是因为受到监控的缘故。
国务院官员非常确信,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受到监视,即使在酒店外散步时,他们也总是捂着嘴巴互相耳语,以防别人读他们的唇语。

相关报道



广告

朝鲜政府为我们派的保镖金光学(Kim Kwang-hak,音)明确表示,他非常清楚平壤泡泡之外的世界,因为现在由他负责的所有媒体组织,他都认真关注过。
“这辆面包车里没有假新闻?没有CNN和NBC?”他笑着问道。



Gardiner Harris是报道国际外交事物的记者。他曾报道白宫、南亚、公共卫生和医药领域。在2003年加入《纽约时报》之前,他为《华尔街日报》、《信使日报》及《芝加哥论坛报》等媒体工作。
翻译:杜然


https://cn.nytimes.com/asia-pacific/20180718/north-korea-western-journalist-invisible/


In North Korea, a Western Journalist Appears All but Invisible
The studious lack of attention was the oddest part of an American delegation’s 28 hours in Pyongyang.

Image
The author in front of giant bronze statues of Kim Il-sung and Kim Jong-il, North Korea’s founding father and his son, at the Grand Monument on Mansu Hill.CreditNick Wadhams/Bloomberg

Times Insider delivers behind-the-scenes insights into how news, features and opinion come together at The New York Times.
PYONGYANG, North Korea — We all knew that Pyongyang would be odd. But the strangeness of the place hit hard while on a morning jog last week during a visit to the North Korean capital by a State Department delegation and journalists covering it — including me.
The Paek Hwa Won Guesthouse had the feel of a minor Middle Eastern palace: gold carpets, jumpy staff and scores of empty rooms. Outside, a small lake with a brick path around its perimeter provided a running path for a jet-lagged reporter at 4 a.m.
Along the lake’s edge stood uniformed soldiers every 25 meters, carrying rifles with fixed bayonets. Each stiffened to attention as I jogged by and made a show of looking away, although one or two glanced in my direction once I had passed.


ADVERTISEMENT




On my second loop around, all but two of the soldiers had melted into the shrubbery and disappeared.
At one point, I headed for one of the compound’s exits. Two workers joined me, never looking my way, until we reached some sort of invisible line where one suddenly turned and gestured that I could go no farther.



Image
A deserted lake just outside the Paek Hwa Won Guesthouse, where the traveling press stayed.CreditGardiner Harris/The New York Times
The studious lack of attention was the oddest part of the American delegation’s 28 hours in North Korea. We were all but invisible.
“That was probably state-sponsored indoctrination,” said Sung-Yoon Lee of Tufts University’s Fletcher School of Law and Diplomacy in Medford, Mass. “And at the guesthouse, I’m sure it was government diktat.”


ADVERTISEMENT




Our motorcade’s vehicles were almost the only ones on the road between the empty airport and central Pyongyang, but workers in fields and bicyclists and pedestrians on sidewalks did not seem to look toward us.
During a tour of Pyongyang, uniformly well-dressed residents went about their business as if we were not there. The lone exceptions were young children, who stared.
Veteran North Korean experts counseled against making too much of the disconnect. They said North Koreans go to restaurants, work in hospitals and struggle with the same issues humans everywhere do.
“It’s not that the people of North Korea are abnormal, it’s that their system is,” said Frank Jannuzi, the president of the Maureen and Mike Mansfield Foundation and a Korea scholar who has visited the North many times.
On the hourslong city tour, which was organized for reporters by the North Korean Foreign Ministry, we saw perhaps a few thousand people in the capital of a country with 25 million residents. Many wore white uniforms, and some clipped patches of grass with small shears.
At the foot of giant bronze statues of Kim Il-sung and Kim Jong-il, the country’s founding father and his son, at the Grand Monument on Mansu Hill, groups of citizens laid flowers and bowed in choreographed waves.

EDITORS’ PICKS
How Trump’s Trade War Went From 18 Products to 10,000

How Saying #MeToo Changed Their Lives

George Soros Bet Big on Liberal Democracy. Now He Fears He Is Losing.



Image


North Koreans bowing in choreographed waves at the Grand Monument.CreditGardiner Harris/The New York Times
When Secretary of State Mike Pompeo travels abroad, his schedule is usually planned to the minute. But in the days leading up to the trip to North Korea, diplomats said they were uncertain how it would unfold, where we would stay, how we would communicate with the outside world and even what stamp we would need in our passports.


ADVERTISEMENT




On the final leg of the flight into Pyongyang, the secretary’s security staff looked as edgy as they had the previous year during a visit to Kabul, Afghanistan, when rockets were raining down on the air base there.
One of the diplomats on the flight asked for the numbers for any cellphones we journalists planned to bring into Pyongyang. We were counseled to turn off our mobiles — or at least shut down their ability to communicate — because “sometimes phones can behave erratically” long after leaving North Korea, ostensibly from exposure to surveillance.
State Department officials were so convinced that their every move was being watched that, even when they walked outside the guesthouse, they covered their mouths when whispering to each other so no one could read their lips.
Kim Kwang-hak, our North Korean government minder, made clear he was all too aware of the world beyond Pyongyang’s bubble as he took careful note of the media organization for which each of his charges worked.
“In this van, no fake news? No CNN or NBC?” he asked with a laugh.





53#
 楼主| 发表于 2018-7-21 20:05: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在朝鲜,我是一名“隐形”的西方记者[color=rgba(0, 0, 0, 0.298039)]

本文作者在万寿台大纪念碑广场,身后是朝鲜国父金日成及其子金正日的巨大铜像。NICK WADHAMS/BLOOMBERG.
Times Insider delivers behind-the-scenes insights into how news, features and opinion come together at The New York Times.
“时报内情”专栏(Times Insider)为读者呈现《纽约时报》新闻、专题报道及评论的幕后故事。
PYONGYANG, North Korea — We all knew that Pyongyang would be odd. But the strangeness of the place hit hard while on a morning jog last week during a visit to the North Korean capital by a State Department delegation and journalists covering it — including me.
朝鲜平壤——我们都知道,平壤会很奇怪。但上周美国国务院代表团及包括我在内的随行记者访问朝鲜首都期间,这个地方的奇特之处,是在晨跑的时候令我深有感触的。
The Paek Hwa Won Guesthouse had the feel of a minor Middle Eastern palace: gold carpets, jumpy staff and scores of empty rooms. Outside, a small lake with a brick path around its perimeter provided a running path for a jet-lagged reporter at 4 a.m.
百花园迎宾馆给人的感觉就像一座小型的中东宫殿:金色的地毯、紧张不安的员工和大量的空房间。酒店外面有个小湖,周围是一条砖砌的小路,它在凌晨4点为一名在倒时差的记者提供了跑步道。
Along the lake’s edge stood uniformed soldiers every 25 meters, carrying rifles with fixed bayonets. Each stiffened to attention as I jogged by and made a show of looking away, although one or two glanced in my direction once I had passed.
沿着湖边,每隔25米就有身穿制服的士兵拿着带刺刀的步枪站在那里。当我慢跑经过他们的时候,大家都挺直了身板,装作在看别处的样子,尽管有一两个人朝着我的方向瞟了一眼。
On my second loop around, all but two of the soldiers had melted into the shrubbery and disappeared.
在我跑第二圈的时候,除了两名士兵外,其他人都消失在了灌木丛中。
At one point, I headed for one of the compound’s exits. Two workers joined me, never looking my way, until we reached some sort of invisible line where one suddenly turned and gestured that I could go no farther. The studious lack of attention was the oddest part of the American delegation’s 28 hours in North Korea. We were all but invisible.
我一度朝着院子的一个出口跑去。两名工作人员加入我,却并不看我,直到我们来到了某种肉眼看不见的边界,其中一人突然转身,示意我不能再往前了。故意无视是美国代表团在朝鲜停留的28个小时里最奇怪的部分。我们几乎是隐形的。
访朝媒体下塌地百花园迎宾馆外的一片僻静的湖泊。GARDINER HARRIS/THE NEW YORK TIMES.
“That was probably state-sponsored indoctrination,” said Sung-Yoon Lee of Tufts University’s Fletcher School of Law and Diplomacy in Medford, Mass. “And at the guesthouse, I’m sure it was government diktat.”
“这很可能是国家教导的结果,”马萨诸塞州梅德福市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弗莱彻法律外交学院(Fletcher School of Law and Diplomacy)的李晟允(Lee Sung-Yoon)说。“在宾馆里,我肯定那是政府的命令。”
Our motorcade’s vehicles were almost the only ones on the road between the empty airport and central Pyongyang, but workers in fields and bicyclists and pedestrians on sidewalks did not seem to look toward us.
在连接空荡荡的机场和平壤市中心之间的道路上,我们的车队几乎是唯一的车辆,但田里的劳动者,路上骑自行车的人和行人,似乎都不会朝我们看。
During a tour of Pyongyang, uniformly well-dressed residents went about their business as if we were not there. The lone exceptions were young children, who stared.
在一次游览平壤的行程中,穿着统一的考究衣服的居民们忙着自己的事情,对我们似乎视而不见。唯一的例外是小孩子,他们会盯着我们看。
Veteran North Korean experts counseled against making too much of the disconnect. They said North Koreans go to restaurants, work in hospitals and struggle with the same issues humans everywhere do.
资深的朝鲜问题专家建议,不要过分强调这种隔断。他们说,朝鲜人也会下馆子,也会在医院工作,其他地方的人有的问题他们也有。
“It’s not that the people of North Korea are abnormal, it’s that their system is,” said Frank Jannuzi, the president of the Maureen and Mike Mansfield Foundation and a Korea scholar who has visited the North many times.
莫琳和迈克·曼斯菲尔德基金会(Maureen and Mike Mansfield Foundation)会长、多次访问朝鲜的朝韩问题学者弗兰克·詹努齐(Frank Jannuzi)说:“不正常的不是朝鲜人民,是他们的制度。”
On the hourslong city tour, which was organized for reporters by the North Korean Foreign Ministry, we saw perhaps a few thousand people in the capital of a country with 25 million residents. Many wore white uniforms, and some clipped patches of grass with small shears.
在朝鲜外交部为记者组织的这个长达数小时的市区观光行程中,我们在这个拥有2500万人口的国家的首都,看到了大约几千人。许多人都穿着白色的制服,有些人在用小修剪刀修剪一块块的草地。
At the foot of giant bronze statues of Kim Il-sung and Kim Jong-il, the country’s founding father and his son, at the Grand Monument on Mansu Hill, groups of citizens laid flowers and bowed in choreographed waves.
在万寿台大纪念碑广场,金日成和金正日(朝鲜国父及其子)的巨大铜像脚下,一群群的民众在献花,整齐划一地一批批鞠躬。
When Secretary of State Mike Pompeo travels abroad, his schedule is usually planned to the minute. But in the days leading up to the trip to North Korea, diplomats said they were uncertain how it would unfold, where we would stay, how we would communicate with the outside world and even what stamp we would need in our passports.
国务卿迈克·庞皮欧(Mike Pompeo)的出国访问日程通常是精确到以分钟计算的。但在前往朝鲜之前的几天里,外交官们表示,他们不确定一切会如何进行——包括我们将在哪里下榻,如何与外界沟通,甚至在护照上需要盖什么章。
朝鲜人整齐划一地在大纪念碑广场鞠躬。GARDINER HARRIS/THE NEW YORK TIMES.
On the final leg of the flight into Pyongyang, the secretary’s security staff looked as edgy as they had the previous year during a visit to Kabul, Afghanistan, when rockets were raining down on the air base there.
在飞往平壤的最后一段路程中,国务卿的保安人员看上去就像前一年访问阿富汗的喀布尔时一样紧张,当时火箭弹正如雨点般袭击那里的空军基地。
One of the diplomats on the flight asked for the numbers for any cellphones we journalists planned to bring into Pyongyang. We were counseled to turn off our mobiles — or at least shut down their ability to communicate — because “sometimes phones can behave erratically” long after leaving North Korea, ostensibly from exposure to surveillance.
飞机上的一位外交官询问了我们记者计划带入平壤的手机号码。我们被建议关闭手机——或至少关闭它们的通讯功能——因为在离开朝鲜之后很久,“手机有时会表现得很不稳定”,显然是因为受到监控的缘故。
State Department officials were so convinced that their every move was being watched that, even when they walked outside the guesthouse, they covered their mouths when whispering to each other so no one could read their lips.
国务院官员非常确信,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受到监视,即使在酒店外散步时,他们也总是捂着嘴巴互相耳语,以防别人读他们的唇语。
Kim Kwang-hak, our North Korean government minder, made clear he was all too aware of the world beyond Pyongyang’s bubble as he took careful note of the media organization for which each of his charges worked.
朝鲜政府为我们派的保镖金光学(Kim Kwang-hak,音)明确表示,他非常清楚平壤泡泡之外的世界,因为现在由他负责的所有媒体组织,他都认真关注过。
“In this van, no fake news? No CNN or NBC?” he asked with a laugh.
“这辆面包车里没有假新闻?没有CNN和NBC?“他笑着问道。
编辑:何林
https://mp.weixin.qq.com/s/CJ8YHdM0aHqgAThbSVtB5A



54#
 楼主| 发表于 2018-7-31 22:10:4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原标题:中国记者讲述惊心动魄战地生活:出门就有生命危险
  卫报点赞的中国战地记者,来自杭州
  钱报记者昨日连线新华社记者陈序,听他讲述惊心动魄的战地生活
陈序在伊拉克前线战壕里和士兵们合影。(陈序供图) 陈序在伊拉克前线战壕里和士兵们合影。(陈序供图)
  近日,英国主流纸媒《卫报》以《中国新一代战地记者涌入前哨》为题,长文报道了85后记者陈序在战乱地区的生活,并以此凸显近年来中国记者在热点地区越来越强的存在感和话语权。
  《卫报》报道想寻访一个答案:充满危险的环境、家庭的牵挂,为何中国新一代记者还要义无反顾赶赴战地?文章还如实记录了陈序对战地与亲情的感悟。
  报道中的主人公陈序,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为此,钱报记者昨日连线了正身处波兰华沙的陈序,请他讲讲当战地记者这些年的事。
  一次暑期实习
  学阿拉伯语的他爱上记者行业
  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陈序一直都在“学军”度过。如没有特殊情况,英语成绩突出的他,说自己其实更希望去北外学习西班牙语。
  但机缘巧合,他最终在填报提前批志愿时,选择了北外的阿语系。
  “当时北外来学军招生,小语种的选择只有韩语和阿拉伯语。”陈序曾和家人商量到底念哪个语种,他笑说其实做最后决定时想法还是挺直接的——使用阿拉伯语的国家有20多个,并且在未来,中东地区国家和中国的合作会越来越多,自己也能发挥更大的个人价值。”于是陈序进入了北外阿语系。他坦言,直到大三结束前,对于未来要从事什么职业,他并没想太多,更别提当记者了。
  转折起始于大三暑假——他进入新华网实习。陈序开始在真正意义上了解新闻这个行业。
  实习结束后,与绝大部分同学一样,陈序也经历了为找工作而“海投”简历的过程。他还报考外交部并且通过了考试。能拥有进入外交部工作的机会,是很多人所梦寐以求的。但新华网的实习经历,让陈序逐渐意识到,或许当一名记者,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巧的是,当年新华社在招聘时也注意到了陈序和另外几名阿语系应届生,最终陈序顺利进入新华社。
  入社后,他和同学先去了宁夏分社,但很快,他又被召回总社,并确认被派往位于埃及开罗的中东总分社当编辑。然而对于陈序而言,当记者才是他想要追求的目标,因而在和总社沟通请求后,2011年初,他被派往了当时正处于激烈冲突的加沙分社。从那一刻起,陈序开启了战地记者生活。
陈序戴着防毒面具进行采访拍摄。(陈序供图) 陈序戴着防毒面具进行采访拍摄。(陈序供图)
  在战地生活
  只要出门就有生命危险
  如同外界所知,战地生活充满各种危险。但对于年轻的陈序而言,来到加沙分社工作,更多的还有新鲜。
  “其实那时我的拍照水平就像普通的路人甲一般。”陈序记得,抵达加沙分社后,他发现有现成的相机可用,当时已稍有摄影基础的他,毫不犹豫地拿起了相机,开始和美联社、路透社等国际知名媒体记者们一起并肩角逐。
  一开始,陈序无论是采访还是摄影都不占优势,但他发现其实这很锻炼人,为了尽快提升自己的能力,他每天都会在完成任务后,将同行们的作品找出来细致学习,“因为都是在同时同地点工作,学习他们的操作手法,对我的业务提升很有帮助。”长期坚持换来了卓越成果,就在当年年末,他已经能很好地掌握冲突现场报道和战乱地区的深度报道。
  与此同时,他显得更为努力,或者可以说更具冒险精神。特别是在2012年末以色列对加沙发动“防卫之柱”行动时,他是为数不多的依旧前往与死神相邻的加沙地区进行新闻报道的记者之一,也是进入加沙地带的唯一中国媒体的记者。陈序指出,“最初进入加沙地带前,就在以色列的一个检查站签下免责文件,类似于一个‘生死状’。”
  勇敢敏锐和卓越的业务水平,让陈序很快被同在战乱地区的国际知名媒体记者们所认可,然而这也意味着他的处境更为危险。
  “在战乱地区,只要出门就有生命危险。”这句话并不夸张,陈序至今都清晰记得,在加沙的一个普通采访日里,一场意外的见证让他终身难忘,甚至永远改变了他的世界观。
  “当时是去一家清真寺外采访。”陈序说,巴勒斯坦当地有一些民众死在了以军的炮火下,下葬前,当地人会带着死者遗体去清真寺做礼拜,当时死者是两名幼儿和他们的父亲。为了不影响当地人的习俗,陈序在清真寺外等候,与同样等在门外的两名巴勒斯坦记者闲聊,“我们聊得很开心,没多会儿,他们先提前去了另一个采访点。”
  等拍完清真寺这边的照片,陈序乘车前往刚刚两名巴勒斯坦记者所去的采访点。半路上,他看见一辆被以军定点清除的小轿车,他下去查看,“死者已被烧得面目全非,烧焦的手指深深嵌入方向盘,事后我才得知,原来就是之前和我聊天的那两名记者。”
  其实危险不光是在这些战事激烈的地区,有时即便是在拍摄巴以间的小冲突时,也还会遭遇一些来自以色列军警的特殊“袭击”,“比如他们会用一些带有化学成分的水通过高压水枪射你,然后浑身的臭味一周都洗不掉。”更甚至于,遭遇分社办公室被轰炸或者被以军发射的催泪瓦斯、“音爆弹”等袭击,导致陈序短暂昏厥或短暂失去听觉……
  战地报道
  涌现越来越多的中国脸庞
  2013年春节,回到杭州过节的陈序,在即将结束假期返回巴勒斯坦时,发现妻子已经怀孕了。为了照顾家人,他选择申请回国。数月后,陈序的女儿降生。
  可没多久,选择再度摆在他面前——2014年,IS肆虐伊拉克,很快攻下了摩苏尔,并以每天一百公里的速度剑指巴格达,世界的聚光灯由此再度汇聚到这个饱受战乱、四处都充满危机的国度。
  “其实学阿拉伯语的人,都希望去一次伊拉克,那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作为阿拉伯语专业出身的陈序,火线救急接受任务前往伊拉克。
  2014年9月,陈序告别未满周岁的女儿,踏上了伊拉克的土地。彼时,一名外国记者被IS斩首的消息震惊国际。
  “去之前我为了让妻子放心,就告诉她到巴格达后就呆在酒店里哪儿都不去。”陈序笑着说,但真到了怎么可能不出去?“一旦发生事情,第一时间就是想赶到现场,到达是记者天职。”
  其实在加沙的那两年,父母虽然很支持他的工作,但也非常担忧。为了分解这份忧虑,陈序曾把二老接到自己工作的地方,让父母看到自己是安全的,好让家人放心,“那时就是有事先打哈哈,不说,等从危险区域回来了再跟他们讲。”
  而今已为人父的他,在采访中也会更为小心谨慎。结束了两年的伊拉克任职后,陈序申请前往波兰华沙分社驻站,和在波兰读博的妻子团聚。
  事实上,不仅是陈序,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记者面孔,正不断出现在世界上诸多一线战乱地区。同样经受过战火洗礼的杭州籍新华社前驻阿富汗记者陈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记者在国际热点地区的存在日益增多,并且也呈现年轻化趋势。英国《卫报》的文章中也提及,在“战地报道”这块最考验国际性大媒体综合实力的竞技场,中国记者已逐渐形成一股新崛起的力量,存在感和话语权越来越强。
 本报记者 陈伟斌
  来源:钱江晚报
责任编辑:张迪

55#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5 15:00: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在叙被绑日本记者今日回国:被挟持3余年如在地狱

原标题:在叙被绑日本记者今日回国 称被挟持3余年犹如身处地狱

 
    [环球网报道 实习记者 杨璐]日本NHK电视台10月25日报道称,从叙利亚武装组织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的日本记者安田纯平,将于今日晚间返回日本。他在飞机内接受NHK电视台的采访时称,被挟持的3余年,犹如身处地狱,非常痛苦。
  报道称,安田纯平于日本时间25日凌晨,已从土耳其南部安塔基亚的保护设施出发前往伊斯坦布尔,之后再返回日本。
  安田在机内接受了NHK的采访,他形容被监禁的日子好像身在地狱,身心都有这个感觉,日复一日,令他一度情绪失控。
  安田还说,过去3年多与外界隔绝,他不知道世界发生了什么事。现在,他对自己的前景和未来感到担忧。


另据NHK电视台最新消息,安田已于日本时间25日上午8时左右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出发前往日本。预计,25日晚间抵达日本。
责任编辑:张建利


编辑:王豪
56#
 楼主| 发表于 2019-3-30 15:30: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国驻外战地记者团体保险计划正式启动
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记者 史竞男)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三方共同发起的中国驻外战地记者团体保险计划28日在京正式启动。5家中央主要新闻单位派出的51名驻外战地和高危地区记者作为首批受助人,每人获赠一年累计保额40万元的人身保险。
  首批参保的51名驻外记者包括11名战地记者和40名高危地区记者,分别来自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社、科技日报社,他们长期在战乱和高危国家地区采访报道。
  据介绍,泰康保险集团向中国记协捐赠了3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为中国驻外战地和高危地区记者购买意外伤害、意外医疗和救援服务保险。
  中国记协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驻外战地记者作为我国新闻队伍的一个特殊群体,冒着巨大风险,采访报道世界各地的战争和军事冲突,为新闻事业作出了特殊贡献。中国记协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记者之家”的指示精神,引导和保障新闻工作者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加强对驻外战地记者的关心关爱,联合泰康保险集团、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共同创办了中国驻外战地记者团体保险计划。这是我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为驻外战地记者设立专门保险项目,体现了社会各界对驻外战地记者的关心爱护和权益保障。
【纠错】 责任编辑: 黄浩
编辑:王豪

57#
发表于 2019-8-31 23:30:3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北京的驻华外国记者协会(本人任驻京时也是缴费会员)发表声明,对中国政府驱逐华尔街日报记者表示遗憾。由于中国政府对外国驻华记者签证采取一年一审的政策,政审通不过的外国驻华记者由于签证到期将不得不离开中国。2013年以来,这是第六名外国记者因为类似的境况而被迫离开中国,形同被驱逐出境。


编辑:陈茗

58#
发表于 2021-8-21 13:53:3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通报表扬中东总站
央视网消息:日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作出决定,对在当前阿富汗局势报道中表现出极强新闻专业精神和敬业精神,及时采制大量一手、鲜活、独家报道的总台中东总站予以通报表扬。
当前全球高度关注阿富汗局势。总台中东总站闻风而动,深入现场,夜以继日,突出首发、独家,强化深度评论和舆论引导,发出的大量独家报道被国际媒体广泛转发,在这一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彰显出总台强大的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总台阿富汗籍报道员法耶兹、奥贝德等多人冒着生命危险在处于动荡中的喀布尔采访,发回多条独家视频报道,表现出极强的职业敏感、敬业精神以及过硬的应变能力,向世界展示了总台作为国际媒体的专业性和影响力。为此,总台编务会议决定对奋战在新闻一线的中东总站予以通报表扬。
通报指出,当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在打造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的新征程上奋进。望中东总站边报道、边总结、边提高,继续提升现场到达能力、持续报道能力,发回更多独家、客观、深度报道。希望总台遍布海外的中外员工继续秉承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完美的工作精神,向全世界传播事实真相、传达正义之声、传递文明之美,努力建设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
来源:央视网
编辑:何晓琴

59#
发表于 2021-8-22 13:42: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4名塔利班人员来到新华社喀布尔分社:平时要正常上班
4名塔利班人员17日一早来到新华社喀布尔分社,检查分社相关证件,临走前还告诉分社人员,“平时要正常上班”。
本月15日,阿富汗塔利班发言人纳伊姆宣布,塔利班武装人员已进入并控制了首都喀布尔。但随着美军撤离、阿富汗总统离开、塔利班迟迟未成立新政府,当前阿富汗正处于事实上的“无政府状态”。阿富汗民众认为在此情况下,安全是唯一重要诉求。阿富汗的局势也牵动着国际社会的神经。
政府:谁在领导?谁将领导?
阿富汗塔利班进入喀布尔的同一天,总统加尼离开阿富汗。截至目前,阿富汗仍处于事实上的“无政府状态”。加尼并没有辞职,但阿富汗政府基本已停止运转。而塔利班迄今未宣布成立新政府,也没有公布新的国家元首。
阿富汗前总统卡尔扎伊15日宣布,组建一个“协调委员会”,为权力和平过渡做准备,并负责维护安全、法律和秩序。委员会成员包括卡尔扎伊、阿富汗民族和解高级委员会主席阿卜杜拉等。但阿富汗舆论认为,该委员会并不掌握权力,也无力维护安全和秩序。
                              
8月17日,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阿富汗塔利班发言人扎比乌拉·穆贾希德(后中)出席塔利班进入喀布尔后举行的首次记者会。新华社发
阿富汗塔利班发言人穆贾希德17日在喀布尔说,塔利班计划在阿富汗组建一个包容性政府。
就政府的具体组织形式,塔利班还没有明确解释。据阿富汗黎明新闻网19日报道,塔利班领导人哈希米当天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他们可能会组建一个委员会来管理阿富汗,这个委员会将在塔利班最高领导人阿洪扎达的领导之下工作。
哈希米还说,阿洪扎达是塔利班的宗教领袖和政治领袖,但不会担任类似总统的职务,他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该职务将另择人选。
民众:安全是唯一重要诉求
“对我来说,只有安全是唯一重要的诉求。”喀布尔街头一间小店的店主奥马尔说。他的话,也道出了当下许多阿富汗民众的心声。
目前,喀布尔的社会秩序正在逐步恢复。在市区重要地点,大量手持武器的塔利班武装人员或乘车或步行上街巡查,维护治安。塔利班警告,对任何犯罪行为都将严厉打击。对于阿富汗政府全体工作人员及安全部队成员,塔利班宣布大赦,不会报复任何人,也将保证民众安全。
8月17日,阿富汗塔利班成员在喀布尔街头向小贩购物。新华社发
政府机构自15日起不再正常运转,银行大门紧闭,大部分大型超市未能正常营业,停电还是家常便饭。不过,很多社区内的小商店和小市场已逐步开始营业,顾客日渐增多,街上的车辆也在逐渐增多。
4名塔利班人员17日一早来到新华社喀布尔分社,检查分社相关证件,临走前还告诉分社人员,“平时要正常上班”。
在这个特殊时期,喀布尔居民心情十分复杂。
“我一定会想办法离开这个国家,我在阿富汗看不到未来。”31岁的阿马永曾在政府军服役9年,对未来充满担心。
“这几天治安在不断好转,但仅有安全是不够的,”喀布尔市民苏菲说,“除了确保民众安全,塔利班还必须要给民众提供工作机会,尊重公民人权和尊严。”
8月20日,乘坐汉莎航空公司飞机撤出阿富汗的人们抵达法兰克福国际机场。新华社发(阿曼多·巴巴尼摄)
喀布尔市民努尔·汗则担心战争再次爆发:“阿富汗是火药桶,任何问题都可能引发战争,目前虽然局势平静,但并非没有风险。”
国际社会:呼吁和平与稳定
阿富汗政局突变,不仅对阿富汗民众影响深远,也牵动着国际社会的神经。
美军联合参谋部官员汉克·泰勒19日在国防部记者会上说,自本月14日撤离行动开始起,共计有约7000人撤离。五角大楼发言人柯比在记者会上说,美方目前尚未决定是否改变8月31日的撤军期限,美方正尽全力在期限内完成人员撤离任务。如需改变期限,美军将与塔利班再次进行对话。
8月16日拍摄的电子屏幕显示,美国总统拜登在华盛顿白宫就阿富汗局势发表讲话。新华社记者 刘杰 摄
七国集团外长及欧盟高级代表19日举行视频会议,讨论阿富汗局势。会议主席、英国外交大臣拉布会后发表声明说,阿富汗局势需国际社会共同关注和应对,不能让阿富汗重新成为恐怖主义的温床。按照英国首相约翰逊的提议,七国集团领导人定于下周就阿富汗局势举行线上会议。
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19日晚发布公报说,法国总统马克龙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天举行电话会晤,就阿富汗前景和撤侨行动交换意见。他们尤为关切塔利班打击毒品和武器走私、尊重妇女权利等问题。他们同意在未来的几天和几周内,在双边、联合国安理会和二十国集团峰会的框架下就阿富汗问题开展密切合作。
这是8月16日在法国巴黎拍摄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就阿富汗局势发表电视讲话的直播画面。新华社记者高静摄
俄罗斯克里姆林宫19日发表声明说,普京与意大利总理德拉吉当天讨论了阿富汗问题,强调要避免在阿富汗发生人道主义灾难,应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促进阿富汗的和平与稳定。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9日表示,中方鼓励并希望阿富汗塔利班将其积极表态落到实处。“阿富汗国内积累了诸多矛盾,美国又留下了大量难题,和平重建的进程难以一帆风顺。”华春莹说,在此过程中,国际社会应共同鼓励和支持阿富汗各党派、各民族团结合作,翻开阿富汗历史的新篇章。
来源:观察者网
编辑:何晓琴

60#
发表于 2022-2-12 13:39:3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逝者曹景行| “一个人的通讯社”停更

真正的媒体人,注定是永远闲不下来的。




“一个人的通讯社”停更了。

资深媒体人曹景行每天的朋友圈,不间断地转发中外新闻时事,就似一家通讯社。有时曹景行一天要发400条朋友圈,几乎达到发送上限。直到2020年8月,曹景行在长征医院体检时发现胃癌,之后接受开刀和化疗,从不停歇的“通讯社”闲下来了。但也只在治疗当天停一下,第二天,新闻又开始“轰炸”朋友圈。

可即便生病,他也像雷达一样不断搜集新闻线索,他和患者聊天,和医生对谈,治疗间隙制作了十一集短视频,微博上的单集点击量超过13万。与粉丝互动不停。2月7日他的朋友圈停止更新。

今天他逝世的噩耗传来。

2月7日他的朋友圈停止更新。 来源:曹景行微信朋友圈截图

闲不下来的“闲闲”

曹景行是不知疲倦的。

2019年4月,在上海书城参加活动,等候开场的时候,不时有人慕名来想加曹景行微信。曹景行一概不拒绝,“没问题”,然后打预防针似的说,“不过我警告在先,你会受不了我的。大概率,你一旦添加就会后悔,然后会马上屏蔽我。”

看到对方不解的表情。曹景行伸出手机展示二维码让对方扫一扫,然后取回手机添加新朋友,一边说“我一天要发两三百条微信”。新连上微信的人不可置信,拿回手机打开曹景行的朋友圈,果然手指刷动两次也不见底,再使劲滑动四五次,才恍然大悟:曹景行每天的朋友圈,不间断地转发中外新闻时事,就似一家通讯社。有时曹景行一天要发400条朋友圈,几乎达到发送上限。也就在候场的片刻和等人添加微信的片刻,曹景行又转发了好几条新闻。

曹景行,也是永远好奇的。

一度,曹景行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任教,他经常经过杨绛住过的“新林院”。那是搭着一块石板的小沟,据说当年日本鬼子杀了好多战士百姓。他记得,杨绛写过“独自一人,怎么也不敢过那条石板。三次鼓足勇气想冲过去,却像遇到‘鬼打墙’似的,感到前面大片黑气,阻我前行,只好退回家。”曹景行很想知道“鬼打墙”到底怎么回事,所以每次深夜人稀灯昏一个人骑车回家,他总想特意去会会那些“鬼”。

如果遇到会怎么样,大概率,会在夜幕里开始采访吧。我想。

2015年,抗战胜利70年,曹景行随上海纪实频道合作拍摄抗战70周年纪念专题片“行走战场”,为此横跨大半个中国,南下腾冲,北至哈尔滨,从南京、台儿庄到武汉、重庆、长沙,两个多月里,他跋山涉水,“在一处至今仍见白骨、弹片的荒山,他捡起几片头盖骨,说这种愧疚是在历史书里永不能体会到的。”

我难以忘记,当时与他同行的一位二十出头的男记者回来捶腿感慨:“曹老师精力真的好,我都走不动的时候,他说再往前走吧。我累得眼睛也睁不开的时候,曹老师神采奕奕啊。”我也难以忘记,曹景行随便走到哪里都会看报纸、看布告栏、看橱窗,并采访周边人。据说当年在香港做媒体的时候,曹景行总是能把报纸翻烂,导致“保洁阿姨最喜欢到他的座位下去,因为废纸最多可以卖钱”。而他的前同事陈鲁豫的描述是:“每天午饭时间一过,曹先生就捧着满满一怀的报刊出现在公司。我闲来无事偷偷地帮他算过,他每天至少要看20多份报刊,做数不清的剪报。他有个习惯,看到报上有用的信息就会影印下来,所以,公司复印机的旁边总能看到他。”

深厚的学养积累、博闻强记的头脑和事先充沛的书面准备,让曹景行建立起一个多维的思维参考轴,当他把一晃而过不起眼的小事物和新事物放到这个维度里进行考量,就能看出别人没有的新意和深度。

有一次我翻阅曹聚仁的家书,发现曹聚仁对这个小儿子的爱称是“闲儿”。曹景行老师自己的微信昵称也沿用了“闲闲”二字。我就笑了,曹景行老师浑身上下,哪里有一点和“闲”沾边?

直到2020年8月,曹景行老师在长征医院体检时发现胃癌,之后接受开刀和化疗,从不停歇的“通讯社”闲下来了。但也只在治疗当天停一下,第二天,两三百条新闻又开始“轰炸”朋友圈。我问候他的健康,他发我一张他穿着病服的照片。一头被誉为“师奶杀手”的银发不见了,光着脑袋,“像一枚卤蛋”,人清瘦了,有了白胡子,但精神很好,“谢谢了”,他说,反手发我一堆新闻,于是我们讨论起文章,不再谈论疾病。

病中不忘工作。 来源:曹景行微博

没过多久,“通讯社”运转如初。只有偶然在曹景行老师的朋友圈和微博的自陈里,你才能发现他是一个病人:在病房里散步,看到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生为癌症病人募集假发的海报,他捕捉到了新闻线索;入夜和护工们以及陪护家属聊天,他又搜罗了无数新闻选题;甚至在和自己的主治医生沟通之余,他又“顺手”制作了十一集《肠久之计》访谈,曹景行对着镜头坦陈自己身体状况,这些以资深主持人和癌症病人双重身份采访医生的短视频在微博上的单集点击量超过13万。

他从很简单的问题开始问医生,比如说医生的制服为什么是白的。一生二二生三,直到涉及医生生活和医疗科普的前沿与深处。

在自己的微博上,曹景行用简单一行字概括自己五彩斑斓的职业生涯:资深媒体人,新闻评论员。

真正的媒体人,注定是永远闲不下来的。不停地输入知识、不停地捕捉新闻、不停地输出消息,构成了曹景行的一面。如果一个年轻的新闻工作者或者写作者有时觉得“没什么可写”或“没发现选题”,那他应该去跟曹老师一天。只要跟一天就能明白,什么叫源头活水不断。

书生有笔曰如刀

童年我家的书架上,有一本1983年版福建人民出版社所出的《万里行记》。作者曹聚仁,是著名的现代作家、学者、记者。


曹聚仁出生于1900年,1921年到上海教书,后任上海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教授,并从事写作。1937年抗战开始,他从书斋走向战场,采访淞沪战役、台儿庄战役及东南战场。1950年到香港,为多家报刊撰写专栏文章。1956年后曾数次回大陆采访,并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一生著述逾四千万字。

大约是在我开始识字的时候,家父曾指着这本书说“这是一位战地记者”。由此,一个游历四方、博览群书、漫谈古今、目之所及皆入话语的形象,构成我对这个职业最初的想象。等到长大后在电视上看见侃侃而谈的曹景行老师,又听到人们议论“子承父业”,这才意识到,家里书橱内那本《万里行记》最后一页后记的署名“景行”先生,和电视里的人,正是同一人。

“三十年代,我父亲曹聚仁先生,原是伏处书斋和执教于上海几所大学的文人,七七事变和八一三的炮火震撼了他,从此,他脱下长袍,穿起短装,奔赴了战场。他走遍大江南边,以笔代刀,在抗日战争中出了自己的一份力。‘书生有笔曰如刀’,就是他那时写下的诗句。”

可也要等到我自己当了记者,开始采访曹景行时,才明白,这位看上去业界声名显赫的父亲,在儿子生命中的彰显和缺席。

曹聚仁是第一个报道台儿庄大捷的记者,后又综合各方面消息撰写了长篇报道《台儿庄巡礼记》,各大报纸纷纷刊载,举国上下为之一振,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1946年夏天,曹聚仁一家好不容易结束颠沛流离,终于定居在上海市虹口区溧阳路1335弄5号。曹聚仁通宵写作《中国抗战画史》,以每天五六千字的速度,要将十四年抗战中获得的还散发着硝烟味道的第一手资料写成文章。1947年,由曹聚仁撰写文字、舒宗侨摄影的《中国抗战画史》第一版面市,售罄一空。这本书后来被用作在虹口开庭审判日本战犯的佐证资料。

也就在这一年,曹景行出生。

后来成为著名演员和导演的曹雷记得,因为“小弟曹景行出生,爸爸会带儿童绘本回来。爸爸对钱财真的无所谓,但不可以没有书。以至于到后来,父亲下班不带本新书回家的话,我会觉得很奇怪……小弟也是嗜书如命。爸爸用《中国抗战画史》的稿费,在溧阳路的天井搭了一间书房,里面堆满了书,这成了小弟的天堂了。我们一转头找不到小弟,就发现他躲在藤书架和墙的缝隙里,在悄悄看书。家里总是要重复这样的对话:‘小弟人呢?’‘角落里看书!’”

可这份团聚并没有持续很久。1950年,曹聚仁离开妻儿,只身从上海去香港定居,除了谋生,他更希望寻找做另一份事业的机会。临行前,邵力子也建议他等待时局的变化。留在只有3岁的曹景行模糊印象里的,是随长辈到上海北站为父送行的画面。直到6年后,曹景行才随母亲在北京再次看到父亲曹聚仁。在得知9岁的曹景行已经看过《水浒传》后,曹聚仁非常高兴,去北京的东安市场购买了《水浒后传》作为生日礼物相赠,又补偿一般地允集邮的曹景行把新侨饭店大厅内的邮电门市部里出售的所有中国邮票悉数买下。一天吃早饭的时候,父亲又与曹景行谈论墨子的《非攻》,交流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在新侨饭店客房的浴室里,曹聚仁为曹景行洗了一次澡,父亲手持毛巾,从小男孩的背脊擦下去,反反复复说着“闲儿,你好瘦啊,真瘦”。

这是1956年7月,此行曹景行随母亲从上海到首都,父亲则是从香港赴京,曹聚仁将参加周恩来在颐和园举办的晚宴,向外传递国共可以第三次合作的信息。此后一别,直到25岁时曹景行从上山下乡的黄山茶林场赶了三天三夜南下为父送葬,此间漫漫成长岁月里,曹景行与曹聚仁的相处加起来不足一月。而这最后一面,他见到的也只有父亲的遗容。

1969年12月4日,曹聚仁写信回家,信中写道:“天下事,不可想得太天真的……天真是可爱的,但处世并不只是谈恋爱呢……别人以为我到了海外,一定会远走高飞了。我一心向往北京,而且慢慢走上为祖国效力的路子,和别人的想法绝不相同。我的文章,在海外造成了权威地位,这便是我生存下来的基本条件。社会革命,乃是我们年轻(时)的理想,我为祖国效命,也就是实现自己的理想。我虽违背了对你妈的‘永不离别’的诺言,但处在这么伟大的时代,我能天真地开自己的玩笑(吗)?到了今天,你们也该明白我十九年前的决志南来,并不是走错了棋了吧?”一直到1972年1月31日,生命的最后日子,期盼促进两岸统一的曹聚仁给孩子们写信,牵挂的还是国事:“雷女,闲儿,我实在没有工夫生病,偏偏要生拖长的病,真是急不得、哭不得、笑不得。我已经无法在尼克松到北京之前回北京了……”

1978年,结束十年黄山茶林场生活,曹景行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后,曹景行进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工作。20世纪80年代末,曹景行移居香港,先在中文《亚洲周刊》工作,后在《凤凰卫视》任职。无形之中,继承了父亲的角色。在一次活动中,曹景行与导演王家卫相识。闲谈之中说起,曹聚仁生前居住在九龙金巴利道地区,是彼时上海来港文化人聚集区,也正是王家卫幼时居处。我曾在香港找过曹聚仁居住过的诺士佛台7号所在位置,如今已是酒吧街中的一家,隐匿在天文台侧的小山丘上。这是一片上坡道。

台海局势变化的岁月里,父亲在此上坡独行的背影,叠加着的,是在溧阳路家里在父亲的天井书房里看父亲留下藏书的身影。也是日后曹景行不断与家人整理书稿和信件时浮现清晰起来的曹聚仁的身影。在最早的关于父亲的记忆里,曹景行还保留了这样一幅画面。那是父亲赴港前,在上海家中书房奋笔疾书,一手紧抱着自己的小身体,间歇时还会给自己一枚金币巧克力,家中四壁都是书,父亲一手运笔不止。

这是一种并非外界加诸自身的使命。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从曹聚仁开始,这成了家族中两代人赓续承担的使命。

曹景行重访溧阳路老宅。 沈轶伦摄

“拥抱新的传播方式啊”
2015年10月3日,我见证了曹景行老师“高中毕业”。

因为历史原因,本应在1966年毕业的市西中学高中生曹景行先是被分配到上海运输八场802车队做搬运工,1968年,又赴皖南。在近半个世纪后,他应邀回到了中学教室。当天市西中学为66届初、高中毕业生补发毕业证书。签名处也用了60年代老校长赵传家和副校长蒋丽似的签名和印章。

在市西中学的礼堂里,曹景行还回忆起当年学生们对赵传家老校长的批斗。一位老同学也曾给曹景行发去微信,说当年有一位音乐老师名叫曹云芬,学生们冲到她家里去,当着老师的面摔碎拗断她收藏的唱片。“我永远也忘不了老师脸上惊恐羞辱的表情”,同学说。“而我永远忘不了的,是那些唱片被摔碎时候的咔嚓脆声,”曹景行说,“我们应该向老师们道歉,他们给我们许多指导,打下很好的学业基础,而我们却曾被时代的潮流所裹挟。”

2020年1月13日,我又陪曹景行老师回到童年。

在1959年离开虹口住到静安区后,曹景行居然一次也没有回过虹口区溧阳路1335弄。时隔一个甲子后,重新回到儿时和父母待过的旧屋。我们“考古”这些昔日日侨留下的建筑,细数溧阳路上荟萃居住过的名人。房子经过风吹日晒,已经显得十分老旧。我们叩门进去,采访到现在的住户,难以想象,昔日大概二十多平方米,不仅居住着曹聚仁夫妇与三个孩子,还有家乡来的祖母。“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曹聚仁曾用家乡话给孩子们念过这词。曹景行儒雅地问着问题。他的女儿和团队成员为他拍摄和录音。

我为此情此景怀旧,但此时的曹景行老师,正满怀激情地投入短视频“老曹闲话上海”的制作。一直以来,从平面文字转向电视评论,从荧幕转向讲坛,又到开设微博、微信公众号并积极拥抱新媒体,曹景行老师以他那标志性的不知疲倦的热情拥抱着传媒世界的新事物。他制作的这一集溧阳路短视频,在他的短视频里播放量一度居首。

2020年底,曹老师截图给我看他的微博数据:博文阅读量突破1.3亿次,被互动9.4万次,创作的视频获得了1314.9万次播放,影响力超过96%的用户。

“你也要拥抱新的传播方式啊,”他说。

本来还计划周游世界,并拥抱更多新事物的曹景行老师,因为疫情留在了上海。也因为滞留,他去医院体检,发现了病症。

在微信的最后几次对话里,曹景行老师和我聊到的话题,包括当下几篇引发热议的新闻评论,分享了几本书,向我推荐了一部讲述电视名记的生活及其崩塌并折射社会困境的影片。唯一一次涉及自身的疾病,是描述了一下为了便于在肿瘤医院治疗,因此住在边上民宿的感想。一花一木,日出月落,均让他觉得可爱新奇。因为又发现了熟悉的上海里他不熟悉的一面,我觉得如果再给他一些时间,曹老师一定能制作出关于医院周边的新的访谈节目。

去年秋,“闻此噩耗心中顿感疼痛,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的曹景行发给我他悼念著名记者江迅的散文,在写这位自黄山茶林场时代就结识并一起奋斗在媒体的老朋友时,曹景行写道,江迅去世前出刊的最新两期《亚洲周刊》里有七篇是江迅写的,“他无法停息搁笔,因为他是江迅”。

这句话也适用于曹景行。

正如“闻此噩耗心中顿感疼痛,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这句话,适用于今天听说曹景行去世消息的读者们。

来源:沈轶伦 上观新闻


编辑:张铭麟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