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奥运会报道:中国记者和中国媒体,配不上中国的运动员和中国人民 2400多中国记者这次到巴黎了,感觉没有一篇像样的报道, 更没有,针对外国媒体抹黑中国运动员的反击报道, 搞不明白,这么多人去巴黎,干啥呢? 这几天,看了中国记者采访运动员的的各种视频,特别失望。 新闻传播这行,是要完犊子了吗? 中国的多数各位记者,要素质没素质,要IQ没IQ,要EQ没EQ,要知识没知识,还特别自以为是。 看了华少采访潘展乐,很尴尬。 看了中国记者采访全红婵, 记者问:“别人都关心你飞得高不高,但实际上你累吗?” 全红婵:这话问的,谁不累呀? 记者采访对象,是某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但记者学的就只是新传的,对任何领域都不了解, 所以,他们能问什么有营养的问题? 无非是只能问生活化的,或者迎合国内流量,搞饭圈式提问。 吃什么,好吃不好吃,长的美长得帅,发型,累不累,除了这些还能问什么? 国内的媒体人,只会盯着国内的运动员问:“你累不累啊?” “「拿捏」用英语怎么说啊?” “你想看什么演唱会啊?” “乐乐家谱你怎么看啊?” 就不会追着欧美运动员问一嘴: “你怎么脸又紫了啊?” 这么好的机会,我们中国的记者为什么不对西方运动员质疑? 中国运动员都被欺负成这样了,在现场的中国记者为什么不发声、不主动设置议题呢? 西方运动员游完泳,为什么是紫色的脸?他们是不是吃什么药了? 中国记者,为什么不主动出击呢? 张雨霏面对西方记者针对药检进行的挑衅式提问,反击说, “中国队员一有成绩,你们就来进行这种有罪推定式的提问,你们怎么不去质疑菲尔普斯?” 是啊!人家西方自己的记者,当然不会去质疑自己的运动员, 但我们的记者呢?这时候不正是需要你们进行自卫式反击的时候? 美国队药检次数最少,连国际反兴奋剂组织都跟美国弄得很僵,你作为中国记者不正好可以去问问这问题? 美国游泳队到终点后人均紫皮脸,是不是也可就此提问一下? 美国队体操队、游泳队、田径队都老是出现哮喘患者,这个是不是也可以问问? 能问的问题太多了,就算自己想不出,上网来看看网友的质疑再照抄不会吗? 文化从来都是另一条战线,而我们自己的记者几乎毫无助攻能力,逼得运动员反倒自己发声还击。 大家都说张雪峰没说错,新传专业的人真该反省一下了,不是你发多少篇国际期刊论文就能说明水平的, 新传需要的是实践、实战,而不是没用的套话,有时候,国际论文发多了,可能还跟着对方的思路跑了。 中国记者,缺乏对自己分配的领域板块的基础了解,世界都在进行快速的分工细分,我们的传媒学院学的是新闻传播不分工,到了单位绝大多数记者也不愿意深耕再学习,所以就只能是这样, 2400人超庞大的去巴黎的中国记者团,有多少人参与反驳西方对中国游泳队的污蔑了? 一个巴黎奥运,你去2400个记者去干嘛? 你报道量,和你人数成正比吗? 缺乏专业素养和家国情怀的媒体人,是中国走向世界的绊脚石之一。 中国姑娘夺冠,有那么多故事可以挖掘,有那么多正能量可以宣传, 某些记者正事不做,反而忙不迭地让人家用英文说自己的口头禅,还好为人师要教人家英语。 如同落魄文人孔乙己教人家“回字的四种写法”,自视清高的记者要教世界冠军说外语。 这里是奥运赛场,不是新东方英语训练营。更何况主办国还是说法语的法国。 最离谱的是记者把焦点引到自己的身上,本该由采访对象一展风采,变成了记者教冠军说英语。业余得让人不忍直视。 从全红婵到潘展乐,几场采访都让人看得火冒三丈。 中国年纪轻轻的运动员自信从容地回答问题,反倒是中国媒体人不知道如何去问问题。 年轻一代中国人的自信聪慧,与办公室文人记者的落后迂腐,形成鲜明对比。
来源:文安君(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