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介批评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581#
 楼主| 发表于 2023-4-23 14:29: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媒体的虚伪与真实
415日,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开幕,55日结束,又称广交会
我们先来看官媒羊城晚报的报道:

羊城晚报的报道很正能量,用了“万商云集,人流如织”,“摩肩接踵”等反映人多的词语,还引用了现场参展男子的话:“未曾见过这么多人参加的广交会!我现在在5号门里,估计要排半个小时才能进去……”文章还用记者的亲身经历佐证:人群中外国面孔比例高了很多。
然而,到了自媒体这里,我们看到的却是很无奈:半天过去了,还没有看到半个歪果仁(外国人)。
自媒体拍的照片显示,参展老板孤单单的坐在那里,确实没见到半个外国人,其他的展位也是冷冷清清,少数几个人在那里走动,还不知道是不是参展工作人员自己。
为什么官媒和自媒体的报道反差如此之大呢?我认为主要是立场不同,官媒主要关注的是宏大叙事,择取的是正能量,以正能量来引导,而自媒体不会看谁的脸色,只关注具体的个体和真实情况,有就有,没有就没有,用词也不会精雕细琢,就像个“老粗”:卧槽,半个人都没有。
当然,也不是说官媒是造假,可能开幕式那一会儿确实“人流如织”,也许是有关单位组织人员去的。但过后,一些参展位确实没有客人去光顾,而官媒不可能去报道这些不光鲜的“负能量”,即使写了也会审核不通过,记者还会挨批评。
所以,我们看新闻要结合官媒和自媒体来看,如果光看官媒,你会看到“繁花似锦”,只有再看看自媒体,你才发现“人间烟火”。
再举个例,前段时间,人民日报有篇报道:“现在白天开网约车,晚上5点半到9点半送外卖,平时有订单就去推销和安装卫浴。这3份工作,都能签订正式的合同呢。”39岁的沈阳市民林强身兼外卖员、产品推销员和网约车司机3个职业。“感谢政府的好政策,3份工作收入稳定,而且都受到法律保护。”
人民日报曾这样点赞灵活用工政策:工作有着落,日子有奔头。
人民日报也没错,本想挖掘正能量,引导全国人民努力创业,不断做事日子才过得充实。
但是有人就提出自己的看法:一个39岁的人同时打3份工能打多久呢?姑且认为林强第三份工作是晚上送外外卖之后完成的吧,工作时长给算2个小时不多吧,这一天下来就有14个小时的工作量,这好像超过了“好好干”的程度,接近了“拼命干”的边缘,这39岁的年纪了还能再拼几年呢?一个39岁一天工作14个小时的人,他的家庭和孩子怎么办呢?一般人39岁的年龄,按道理孩子应该读小学或初中,这在大城市都是要接送上下学的,即便上课后延时班一般也只到晚上5:30而已,起码放学回家你要给孩子做口饭吃吧?
一些自媒体还吐槽:人勤劳没有毛病,但是,如果哪个国家的百姓要靠打三份工才能维持生活,都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同理,人民日报主要关注了39岁的沈阳市民林强“光鲜的一面”,而自媒体却关注了39岁的沈阳市民林强“悲惨的一面”。所以,我们看新闻要结合各方报道综合来看,还要有自己的分析思考能力。
我认为,官媒在弘扬正能量的同时,也要思考一下事件存在的可能性,照顾一下群众的智商,自媒体在发表负能量情绪的同时,也要把握一个度,尽量不去触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免得“寻衅滋事”。
作家杨绛说的一句话很有名:
“当你身居高位时,你看到都是浮华春梦;只有在你身处卑微时,你才能看到生存之艰、民生疾苦;如果你身处卑微,还满眼尽是盛世繁华,那你不是眼瞎了就是心瞎了……”
我们这些平民百姓,还是多关注“生存之艰、民生疾苦”吧,免得被骂“眼瞎”、“心瞎”!
来源:正知社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lM9Uv4xkWaAx60A4kHNVQ
编辑:屈妍君

582#
 楼主| 发表于 2023-4-25 10:49: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俄外长谴责美拒发记者签证:自诩“最自由”的国家露怯了!
【环球时报驻俄罗斯特派记者 肖新新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柳玉鹏】俄罗斯作为今年4月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俄外长拉夫罗夫定于本月24日至25日赴联合国总部出席安理会会议,但随行记者因未获得签证而没能成行。拉夫罗夫23日在启程前谴责美方拒向俄随行记者发放签证,称俄方不会忘记,也不会原谅美方这一行为。俄副外长里亚布科夫也愤慨地表示,俄方将予以回击。俄媒认为,美西方国家多次阻挠俄方人员在各种国际场合正常工作,并试图以这种方式对俄施压,在国际舞台上孤立俄罗斯。
俄外长:自诩“最自由”的国家露怯了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24日在社交媒体发文称,拉夫罗夫已抵达美国纽约,将主持于25日举行的联合国安理会会议。据俄《消息报》网站报道,拉夫罗夫23日表示,俄外交部人员获得了赴美签证,但原计划随行的俄方记者却因未获得签证而无法前往。他说:“我当然知道美国同行向来以此类举动‘闻名’。但鉴于其丑陋行为毕竟曾经引发关注,我曾一度相信,这一次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我错了。那个自诩‘最强大、最聪慧、最自由、最公正’的国家露怯了。他们的所作所为颇为愚蠢,也将其信誓旦旦宣称的捍卫言论自由、信息透明等这些究竟价值几何展现无遗。”
法新社24日称,对于俄方谴责美方拒发签证一事,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回应称,美方认真对待《联合国和美国关于联合国总部的协定》下美方作为东道国的义务,其中包括发放签证。该发言人声称,提前申请签证尤其重要,因为俄方对使馆人员配备的限制,严重影响了处理签证的能力。
而据俄塔社23日报道,美驻俄大使馆此前将申签面谈时间安排在3月31日,但面谈被取消或延期,美使馆后来邀请俄方记者于4月22日——即拉夫罗夫启程赴美前一天,赴馆办理签证手续。扎哈罗娃23日表示,俄记者当天已抵达机场,在赴美航班起飞前40分钟仍未获得签证。美使馆的回复是“正在处理”,足见美方对言论自由和记者权益的操控。
俄媒梳理俄代表频遭拒签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24日报道,俄外交部外交学院当代国际研究所全球研究和国际关系中心主任科久林表示,美国此举是近期西方国家发起的对俄外交攻势的内容之一,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俄方以涉嫌从事间谍活动拘捕美记者的报复性举措。美国意图加大对俄施加“心理压力”,不惜滥用其联合国总部所在国地位,违背国际法和相关规定。
这并非美国首次拒绝向在国际组织工作的俄代表发放签证。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梳理称,去年5月、7月美国都曾拒绝为出席联合国工作会议的俄代表发放签证,8月还曾拒向出席联合国警察首脑峰会的俄内政部长和俄代表团发放签证。
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议员多尔戈夫认为,美国此举是西方国家实行孤立俄罗斯战略的一部分,德国近期驱逐俄外交官应该也是置于同样背景下的考虑,西方国家在美国压力下,实际上正逐步在外交方面将对俄接触减少到零。
乌方朝春季攻势迈出第一步?
俄美在外交场上明争暗斗之际,俄乌在战场上激战不止。据美联社23日报道,美国战争研究所分析称,乌军已在第聂伯河东岸俄军占领的赫尔松市建立据点,并建立起 “稳定的补给线”。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乌克兰进行春季反攻,主要目标之一将是突破俄罗斯与克里米亚半岛之间的陆路通道,这将需要跨过第聂伯河。乌军在该河东侧建立阵地的消息,被认为可能标志着乌方朝发动春季攻势迈出第一步。
但俄方否认乌军在东岸建立据点的报道。据俄《观点报》24日报道,赫尔松地区代理州长萨利多表示,俄军完全控制着东岸地区,乌军没在那里建立任何桥头堡,可能会有乌军侦察破坏小组登陆的情况,但都被阻止了。
俄乌在巴赫穆特和马林卡等地的激烈战斗仍在持续。俄私营军事集团瓦格纳创始人普里戈任24日称,俄军正在巴赫穆特有力消灭乌军,不让其有机会集结反攻。但乌总统泽连斯基23日接受阿拉伯卫星电视台采访时称,乌克兰不能放弃巴赫穆特,因为这将使俄方扩大战线,让其有机会夺取更多土地。
来源:环球网
编辑:吴漫

583#
 楼主| 发表于 2023-5-8 10:25:3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韩国驻华使馆罕见致函中国官媒环时 抗议低俗语言恶评尹锡悦访美


韩国总统尹锡悦日前访美,连遭中媒环时中英文版发文批判。韩国驻中大使馆5日发函环时,抗议相关文章“以低俗到难以启齿的表达方式,无端指责韩国元首”。韩国大使馆更在抗议信函中表示,假如韩媒以同样方式连日刊文指责中国领导人,中国人民又会作何感想?韩国使馆奉劝环时“慎重地换位思考”。

据韩联社报道称,韩国驻华大使馆5日表示,已经对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及其英文版报道韩国总统尹锡悦访美消息时使用失当措辞无端指责的做法,正式提出抗议。

韩国大使馆4日在向两家媒体发送的信函中指出,有关社评以偏颇的视角和煽动性、刺激性的失当措辞,对韩国元首和韩国政府追求地区和平稳定的外交政策进行了毫无客观依据的一股脑贬低,韩方对此表示强烈遗憾,并敦促涉案媒体采取措施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据韩国使馆方面还指出,两家媒体以低俗到难以启齿的表达方式无端指责韩国元首的部分内容,甚至令人怀疑这还能否称得上是有体面的媒体发布的稿件。如果韩国媒体以同样的方式连日刊文指责中国领导人,中国人民又会作何感想,奉劝其将心比心,慎重地换位思考。

《环球时报》和其英文版上月23日发布一篇社评,对尹锡悦在访美前的涉台言论进行强烈指责。之后,《环球时报》上月28日刊登另一篇社评称,有评价说,历届韩国政府中,尹锡悦政府可能是对美国最不具有民族独立意识的,这次访美无疑印证了这个评价。

韩联社说,韩国驻外使馆对驻在国媒体的错误报道予以应对并不罕见,但对评论内容的表述和偏颇性正式提出抗议并对外公开这一消息则比较罕见。
来源:RFI
链接:https://www.rfi.fr/cn/中国/20230507-韩国驻华使馆罕见致函中国官媒环时-抗议低俗语言恶评尹锡悦访美
编辑:吴氏垂心

584#
 楼主| 发表于 2023-5-30 17:36:0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河南唐河:小麦机收大比武,通过减损来增产




来源:西瓜视频


编辑:程博


585#
 楼主| 发表于 2023-6-1 16:58: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马斯克不去拜访北京商报,真不厚道!
近日,马斯克访华的新闻,登上了各大平台的热搜榜。
从各大新闻平台的报道中我们能看到,马斯克到达中国后,主要是先和我们的一些重要官员见了面,然后去了北京蟹岛,再然后吃了16道菜,主要是炸酱面,马家沟芹菜樱花虾等等:
再然后,他又和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会面,再然后,又继续与中国的多位官员会面:
从马斯克的这些行程单中我们看到,马斯克来到中国后,该见得人他都见了,该做的事他也都做了,该吃的东西他也都吃了,但是,一件让人很遗憾的事情就是,当马斯克来到这里后,他竟然没去拜访他的一个恩人,竟然没亲自登门去感谢一位一直在暗中帮助他的人,这就让人觉得有点不像话了。
那么,这位一直在暗中帮助马斯克的恩人,到底是谁呢?
是的,就是北京商报。
为什么说北京商报是马斯克的恩人呢?
因为就在前段时间,当马斯克和他的高层们决定让特斯拉降价后,北京商报看不下去了,于是北京商报立刻出了一篇文章:《特斯拉降价伤人伤己》,以表达对特斯拉的关爱之情。
众所周知,一家企业之所以对自己的产品进行降价,那就是他们自家的事情,他们想降价,想给消费者让利,即便是亏了,那也是他们家自己的事情。
可是北京商报呢,却非常心疼特斯拉,非常担心他们降价后可能会让自己的企业亏损,于是,就立刻写了一篇文章《特斯拉降价伤人伤己》来提醒特斯拉不要再降价了。
身为一家报社,却如此关心一家车企的利润情况,身为一家报社,却如此关心一家车企降价后会不会亏损,这是什么样的精神?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吗?这不就是一种国际主义精神吗?这不就是一种共产主义精神吗?
所以,当北京商报在4月底发出这篇文章后,也许是特斯拉和马斯克都感受到了这篇文章的关爱之情了,于是,在5月初,特斯拉就宣布涨价:
涨价之后,马斯克和特斯拉的钱包估计又能更鼓一点了。而且有商报的支持,估计今后马斯克和特斯拉再想宣布涨价的时候,也能更加理直气壮一点了。
所以,身为一家报社,却敢为一家车企的涨价行为做坚强的后盾,这不是特斯拉的恩人是什么?身为一家报社,却想时时刻刻提醒一家车企多赚点钱,这不是马斯克的恩人是什么?
看到这里,估计有人就不服气了。
因为此时肯定有人会说,北京商报身为一家媒体,却不站在消费者的一边为消费者说话,还去劝一些企业不要随意降价,这就是对消费者没良心。
看到这里,我就要为北京商报说一句公道话了。
怎么能说北京商报没良心呢?
我认为,北京商报劝特斯拉不要降价的行为,不仅不是没良心,还是大大的有良心!而且还是大大的不忘初心!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请大家仔细看一下“北京商报”这四个字:
“北京商报”这四个字,最关键的字,是哪个字呢?
“北”字吗?不是;是“京”字吗?也不是;是“报”字吗?更不是。
实际上,“北京商报”这四个字,最关键的一个字,其实是“商”字。
一个“商”字,就可以说明这家报社,是一家深耕于商业的报社,也可理解为这家报社,是可以为“商业”或者“商人”说话的报社。
不然人家取一个“商报”的名字是白取的吗?
人家的名字是“北京商报”,而不是“北京消费者报”,所以,人家为商人说话,这有什么问题呢?人家帮商家说话,这有什么问题呢?
人家的名字叫“商报”,所以人家劝一些商家不要随便降价,这有什么问题?毕竟俗话说在商言商,身为商报,就为商家说话,身为商报,就把商家放在第一位,这难道不是一种本分吗?这难道不是一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专业敬业精神吗?
所以说,不管怎样,总之北京商报劝特斯拉不要随便降价,告诉特斯拉降价伤人伤己,这种行为就是在暗中推了特斯拉一把,同时还让马斯克的钱包又鼓了一点,所以可以说,北京商报就是马斯克的恩人!
但是现在的情况却是,马斯克如今都去北京了,却不亲自去登门拜访一下自己的这位大恩人,这是不是一种忘恩负义呢?这是不是一种不厚道的表现呢?
所以,在我看来,当马斯克到达北京后,无论他再怎么忙,他都应该抽空买上两条烟,两瓶酒,一斤猪肉,一袋水果,去亲自去登门拜访一下自己的这位恩人,免得今后落下一个忘恩负义的名声,这样不仅寒了恩人的心,还伤人伤己!
来源:我是麦杰逊(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4Z_9S1gYKofRZ5CFjRdmw
编辑:程博

586#
 楼主| 发表于 2023-6-15 23:32: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回应张雪峰:985新传教授不以流量论英雄!

导 读

“一个985院校教新闻传播的教授,自媒体账号粉丝数和流量不如我,一个郑州大学给排水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这里面是不是多少有点问题?”

6月14日,继“孩子非要报新闻学,我一定会把他打晕”言论之后,考研辅导名师张雪峰抛出上述观点再次引发热议。
教新闻传播学的教授自媒体账号粉丝数比不过网红老师的粉丝数就有问题吗?应该用哪些指标来衡量一位新传教授是否合格?另外,新闻传播学真的不值得学吗?
今天,传媒茶话会对话了多位新闻传播学教授以及媒体从业人士,一起来就张雪峰老师的观点进行探讨。

01新传教授流量不如网红,真有问题吗?

作为考研辅导名师张雪峰在抖音上拥有粉丝1380.6万,微博粉丝超650万,快手粉丝超514万,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网红”培训老师。



在学界,虽然也有不少新传教授的自媒体账号拥有数百万粉丝,比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在微博上拥有超400万粉丝,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喻国明在微博上拥有超359万粉丝,但较张雪峰的粉丝规模也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张雪峰提出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新传教授粉丝数、流量不如网红培训老师,就有问题吗?

“经济学家必须是企业家?戏剧学院的老师必须是明星?传播学教授必须干过网红?”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李玮对张雪峰的观点提出了一连串反问。“学生到传播学院学习就是为了成为流量网红吗?”

“高校不是MCN网红培育机构!当他去选用流量作为评价指标的时候,应该是将自己与其他网红做比较,而不是与高校的教授做比较。”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邓元兵讲道,张雪峰对“合格的新传教授”和“好的新闻传播工作者”存在误解——粉丝数量和流量更多是市场化经济当中商业的评价指标,而新闻与传播学院育人效果的评价指标不是靠粉丝数量来决定的。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副院长张志安也认为,这种观点忽略了两个问题:

1.新传教育者并不等同于新传实践者,前者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作为研究者、教育者,不能以实践者的标准去评价、衡量;

2.新传教育培养的是面向主流媒体、机构、企业的能说、会写、懂传播,服务于国家政策宣传,通过报道去揭露真相、进行舆论监督,推动社会治理的专业人才,而不只是培养自媒体网红。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晓程表示,按照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要求,新闻传播专业培养的是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只追逐流量,不追求真相,不讲职业道德,缺乏家国情怀的一些网红不是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把传播流量与传播实务及研究混为一谈,在逻辑上有问题;把网红作为评价学者的标准与社会上真正需要的学者要求相去甚远。”刘晓程认为,这种“流量论”的观点缺乏对新闻传播专业、行业和学术共同体的基本认识和尊重。面对批评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轻视新闻传播教育与研究、唱衰新闻传播行业的不同声音,学界和业界的同仁应该携起手来,予以回应,“这是一种自信的回应,也是公共传播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对话。”

北京某高校新传教授讲到,不同于网红,大学教师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理论功底和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教授所承担的正是这些职责,而不是自媒体账号的流量炒作者。如果非要以流量论能力,那么每一个网红主播、每一篇热搜文章的作者都可以成为大学教师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02如何衡量一名新传教授是否合格?

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蔡元培先生的讲话,也为我们衡量一名新传教授是否合格提供了标尺。

李玮认为,“教授首先是老师,授业解惑、立德树人是本职工作,学养、学品和人品是重要素质。这是比流量更重要的维度。”

张志安也列举了衡量一名新传教授是否合格的参考维度:

1.能否以学生为本,立德树人,教会学生知识、激发学生的职业理想,带着学生去理论联系实际认识世界,让学生更好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服务;


2.作为一名学者、教育者,必须有自己深耕的学术领域,并在领域内逐步建立、扩大影响力,获得行业的尊重;


3.在新闻传播处于大变革的环境中,新传教授应该发挥智库服务作用,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增强媒体舆论引导能力、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出谋划策。

在邓元兵看来,评价一名新传的教授有许多方面。作为一名合格的新传教授,首先应当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政治立场坚定,不存在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其次,教书育人、培养学生方面也是重要的考量指标,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再者,科研成果产出也是一个评价指标,要具有国际前沿视野,并关注中国本土问题、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真问题,发挥科研成果反哺社会发展的作用。
正观新闻副总编王长善也赞同上述观点,他表示:“一个好的新传教授,不在于吸引多少流量、发表多少论文,而在于讲过多少醍醐灌顶的话,做过多少让学生受益终身的事,为新闻单位输送过多少正直担当有作为的‘笔杆子’。”

03新闻传播学还值得学吗?

如今,媒体黄金时代不在,叠加经济环境影响,新传专业就业形势严峻,很多新传毕业生在就业时也不再将进媒体作为首要选择。这就抛出了一个广受讨论的新话题——新闻传播学还值得学吗?张雪峰甚至提出了“孩子非要报新闻学,我一定会把他打晕”的观点。

“媒体的黄金时代还在不在?关键看对黄金时代的理解”。南方都市报副主编王佳说道:“不可否认,传统媒体一呼百应,广告接到手软的时代确实已经过去。但随着媒体深度融合,媒体下一步将如何迭代发展,存在着众多新的、巨大的发展机遇。”

王佳认为,新闻专业毕业生并不一定要去媒体找工作。新闻的本质是提炼信息、找准受众、推动信息有效传播,同时控制风险。在这样一个多元声音共存的互联网环境下,对传播逻辑的准确理解与应用,其实是很多行业工作都需要的。

“诚然,与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相比,现在做出好新闻、有轰动效应的新闻难度加大了不少,但这并不意味着新闻专业的发展前景黯淡。”重庆大学数字媒体与传播研究院主任董天策认为,现在这个媒体深度融合、技术不断更新、传播现象层出不穷的时代,正是有志于研究新闻行业问题、从事新闻行业实践的学生成长、发光的舞台。

张志安认为,张雪峰对大学生该如何选择专业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当下中国社会很多群体对大学教育应该有用,上大学就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的认知。这种诉求固然没错。但是,上大学不仅仅是为了找工作,也是一种人生的经历,它是知识的拓展、人性的锤炼、精神的滋养、自我的丰富与更新。如果只以是否能找到好工作作为新闻传播专业是否值得学的标准,未免有些狭隘。目前,新闻传播学专业仍受到很多学子的垂青,并且该专业拥有广泛的应用空间,仍然值得报考和学习。

来源:传媒茶话会(公众号)
编辑:潘洁




587#
 楼主| 发表于 2023-6-28 21:40: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不懂就问主持人康辉,说美元天天印,为啥人民币反而贬值?
不懂就问主持人康辉,说美元天天印,为啥人民币反而贬值?
       最近两天看了一下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一美元兑换7.22元人民币,与此前几个月相比,人民币出现了贬值。看到这样的情况,我感到不解,专家和正能量艺术表演家,以及央视主持人康辉都说过美国天天印钞,用0.17美元成本印出来的百元美钞购买别国100美元的商品服务,在国际上薅羊毛。
我脑子有点笨,当时我还真相信了康辉的说法,看新闻养成了习惯,主持人说的都是真的,尤其是康辉和海霞说话时斩钉截铁,非常严肃的样子,给人感觉既有力又正确。
由于我脑子笨,不懂就想问。在网上一搜索才发现,竟然出现了一个奇葩的现象,美元在近几年天天印的情况下,竟然一直增值,几乎所有国际货币与美元兑换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贬值。而且被专家称为去美元化的国家的货币贬值的最多,说好的美元在国际贸易中越来越不重要,怎么会越来越值钱呢?
货币贬值和增值,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超发货币有直接关系。就拿津巴布韦和委内瑞拉两大货币生产国来说,经济发展的不好,还要维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那他们只能选择发行更多的钞票来弥补财政赤字。货币的超发会造成社会市场物价上涨,看起来市面上流通的钱多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压力越来越大,民间财富也会被超发的货币稀释。
据网上消息,委内瑞拉和津巴布韦是最有钱的国家,1百万亿的面值都出现了,去菜市场买菜要背一袋子货币,换回一提袋食物。2015年6月13日,据津巴布韦《先驱报》报道,津巴布韦总统宣布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停用所有由津巴布韦储备银行在2008年之前发行的纸币和硬币,其中包括面值为100万亿津巴布韦元的纸币。根据公告内容,持有相关货币的所有者可在当地银行兑换美元,而100万亿津巴布韦元的纸币的价值仅有0.4美元。

前不久,央视主持人康辉说,美国凭借一张成本大约只有17美分的百元美钞,让其他国家向美国提供价值相当于100美元的商品和服务,
        我认为央视主持人康辉的话不符合经济方面的常识。每个国家的印钞成本都是很低的,100美元钞票的成本只有17美分,这个我信,但钞票的面子代表着它的购买力,并不是按印钞的成本算的。如果印出的美钞只有17美分的购买力,那就不算是货币了,那只是制造货币的成本,津巴布韦的货币购买力小,没有一个国家想像津巴布韦那样,买菜的重量还没有带去的货币重。
       美钞的印钞成本只是生产这张货币的成本,而不是在市面上流通的价值。另外,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流通价值和购买力并不是美国说了算,是其他国家便于商品流通和利益的需求,称不上被掠夺。如果有人认为用商品换回美元是被掠夺,那就别向美国出口商品了,把商品自己用多好。
       康辉不是经济专家,如果他略懂一点经济也不会说出这样的话,这样讲不符合经济更不科学,会让公众对他的认识产生质疑。

美元能够主导国际商品贸易结算,是美国的经济体起到的作用,购买力足,国际上很多工业生产能力强国都把美国视为大客户,都想与其进行商品贸易,然后换回美元。别的国家货币没有美元的流通性强,原因是购买力不行,假如印度的购买力远超美国,美国以卖方为主, 那么,美国向印度出口的商品换回的就是印度货币。这些都是经济体能决定的,也是经济自然形成,诚信度也不容忽视。当然,谁也强制不了对方。      
        有一些专家经常喊去美元化,没有人干涉他们,他们随便都可以把手里的美元和美债全部抛出去,这是他们的自由,美国绝对干涉不了。但事实上,没有国家愿意那样做,反而把美元储备更多作为一种自豪,作为自己经济发展的衡量标准,可以用美元从国外进口自己的短缺商品,弥补市场的需求。假如哪个国家手里没有美元储备,很难在国际贸易中进行结算,因为出口商品的国家不认一些货币。
        其他国家也可以使用自己的货币在国际贸易中结算,只要合作方愿意就能成交。国际上为了达到商品进出口实现共赢,都希望有一个能够主导贸易结算的货币,因此,哪个国家的经济体能大,经济发展稳定,诚信度高,谁的货币就受欢迎。
如果按康辉的说法,存进银行十万块钱,银行给的存款单就得值十万,假如是这样的话,那还称得上货币吗?就应该原始兑换,去饭店吃碗面条,要带去半斤面,就像我们农村老家说的,鸡蛋换盐各不找钱。
       还有人经常说,美国狂印钞。这不是张嘴说了算,哪个国家是否超发货币,从物价能够看出来。如果拿同样的钱与过去的几年对比,购买力明显下降,这就说明货币发行太多。俄罗斯在最近几年喊去美元化的声音最高,看俄罗斯的货币汇率是否稳定,像猴一样上下乱窜。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不敢储备俄罗斯卢布,拿到手里就赔钱。
       我不是美粉也不是俄粉,更不精日,虽然我很笨,但我爱学习,美元天天印为什么还升值?希望专家教授主持人能够对这种现象给予解释和回应,到底是美元天天印还是有人天天胡说八道?我此前就一直认为康辉的知识有点匮乏,但真不知道有这么严重,作为重要媒体主持人,应该多学点知识,别一张嘴闹出大笑话。下方前两篇也是一同更新,想看的可以点开。关注下方号,分享更多民生故事,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来源:徐夫人讲堂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ga-yY6pdZi_PnpykzUORg
编辑:秦克峰
588#
 楼主| 发表于 2023-6-28 22:10: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秦克峰



589#
 楼主| 发表于 2023-7-1 23:23:2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秦克峰



590#
 楼主| 发表于 2023-7-19 20:06:0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郑程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