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体经营案例

[复制链接]
581#
发表于 2016-12-26 22:41:3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资本与媒体该如何联姻?这是《华盛顿邮报》的不寻常之路
在亚马逊成为全球最大的在线零售商之后,其主人——也就是杰夫·贝佐斯,也雄心勃勃地制订了《华盛顿邮报》的全球制霸战略。


与欧美一大批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的同行相比,《华盛顿邮报》显得有点不同寻常地红火。不仅招聘了新的一批记者和工程师,而投入大批资金来研究新技术并开拓新的市场。显然,贝佐斯对邮报未来的影响和地位有着极大的野心。

在发展亚马逊帝国庞大业务的过程中,贝佐斯一大战略就从未动摇:通过承受短期的经济损失来获得长期稳定的市场份额。这一战略可不是谁都能用的——首先要有个财大气粗的老板。于是,《华盛顿邮报》在数字转型上,也走出了与其他老牌纸媒截然不同的一条道路。

完美的联姻
贝佐斯买下邮报可不是为了玩票,尽管他并不插手编辑部的决定,他仍会要求编辑创新方法来吸引读者阅读,尤其是深度调查报道。因此,总编马蒂·巴隆也带领编辑部改变了生产和分发内容的一些策略。


马蒂·巴隆与杰夫·贝佐斯
他自己就非常关注新闻室的编辑方针,还极其重视用户的阅读体验。去年在收到一个读者关于新闻网页加载速度过慢的投诉后,他立刻给数字编辑发了一封邮件,要求提升页面尤其是手机页面的加载速度(来自移动端的流量占邮报总流量的70%)。

在《华盛顿邮报》的一场活动中,贝佐斯表示他的目标是把邮报“从一个伟大的本地报纸变成一个伟大的全国性乃至世界性报纸。”对邮报的记者来说,这当然是个好消息,因为总编巴隆和老板贝佐斯都对生产优质新闻的重要性深信不疑,而这正是这群新闻人在养家糊口之外留下的一点“小小梦想”了。

让更多的读者花更少的钱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华盛顿邮报》的商业模式必须进行转变。“我们已经成功做到让一小部分读者花相对较多的钱来获得我们的新闻和服务,现在则需要让一大部分花相对较少的钱来享受我们的服务。”

为了开展这个新战略,邮报开始将其内容发布到尽可能多的平台,以更大规模地到达读者。从Facebook的即时文章(Instant Articles),到Twitter、Snapchat、Instagram乃至Google+、Linkedln,邮报无处不在。


《华盛顿邮报》数字总编埃米利奥·加西亚·瑞兹(Emilio García-Ruiz)对这一战略进行了解释:让尽可能多的读者尝试接触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当产品是新闻时,社交网络就是这一战略的主平台),依靠内容吸引他们,使其产生购买增值产品的欲望,并慢慢成为优质内容的“回头客”——也就是邮报的重度用户。免费用户——轻度付费用户——重度付费用户,这三个层次的用户模型就像一个漏斗,越往下数量越少,但人均消费会更多。

加西亚表示,这种商业理念的关键就是不断扩大漏斗最上方的外延,而这正和亚马逊所做的零售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新闻的角度看,关键就是是用最优质的新闻与最好的技术让人们自愿涌入这个大漏斗中。

要招人,不要炒人
在纸媒大环境带来的强烈紧迫感之下,贝佐斯与巴隆合力推动《华盛顿邮报》成为一个数字优先的新闻出版物。根据ProPublica的数据,美国最大的几家日报如《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今日美国报》纸质订户均出现断崖式下滑。


与此同时,这些日报们在过去20年里从员工名单上削减了近20000名记者(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相比之下,《华盛顿邮报》在贝佐斯到来后,增加了100名记者(总数达700人)和35名工程师。这也是私人企业的一个优势——不必因应付华尔街的利润和股息而焦头烂额。

在与邮报记者的一次会谈中,贝佐斯解释说:他的目标是使用技术更好地了解读者,并使用这些信息来更好地为他们服务。“想成为纸媒的标杆,我们需要人才、资金和耐心,幸运的是这三样我们都有。”这一说法也迎来了记者们的积极回应。

数字化的未来
如果用传统的行业标准来看的话,《华盛顿邮报》的转型可谓获得了巨大成功,问题只在于这些喜人的流量能否转换成真正的商业价值。一名销售主管称数字订阅在一年内增长了145%,但没有给出具体的财务业绩。


在各种公私场合如新闻论坛或个人采访中,巴隆总编从不吝惜对贝佐斯的赞美,尤其是他的卓越远见和对报纸编辑部独立性的尊重。他们每两周通话约一小时,而高级编辑们每半年会前往西雅图亚马逊总部参加会议。

目前,这看起来像是一种蜜月关系:一个亿万富翁在金融灾难中救助了一个苦苦挣扎的报纸名牌,并投资新技术,使她在数字化新闻的新世界中仍可继续生存和竞争。而现在只有一个问题——也是每段婚姻都会有的问题:那就是这个蜜月会持续多久呢?来源:百度新闻实验室
http://mp.weixin.qq.com/s/4B6mka8NOFIs3_I8xTx0Dw
582#
发表于 2016-12-28 00:14: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全景想让新媒体为图片付费,还要构建图片+生态圈庐陵子村 12月26日 14:27
全景 分类 :互联网
阅读:4352 [url=]抢沙发[/url]




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正在让全景视觉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文/庐陵子村

不少自媒体在撰稿之后,为了视觉美观,都会上搜索引擎或者各个图片库随意下载几张图片配在文章中。这种做法可能是大多数人的习惯。但这种习惯实际上暗藏法律风险。

但今年我们逐渐发现,虎嗅、钛媒体等科技博客的配图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从网络上随意down一张了事,而是加上了视觉中国等图片网站的logo和网址。

今日头条则是和东方IC合作,为平台作者引入了免费的图片素材。全景视觉则是成为中国大多数4A设计师寻找创意灵感和正版高清创意素材及摄影作品的首选平台,甚至和葛甲、李瀛寰等不少个人自媒体有着密切合作。

国内图片版权领域正在发生一场潜移默化的变化。

为什么连自媒体都开始重视图片版权

今天自媒体高度发达,不少科技博客、个人自媒体甚至是广告营销机构在使用图片素材时都会面临同样的版权问题。

因为按照《著作权法》的规定,如果下载图片后,用于商业性用途,那么必须取得图片作者的许可,并依照约定或者《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支付原作者一定费用,才可以予以使用,否则将构成著作权侵权。

2014年,奉化一家洁具企业,在自家官方微博上,用了9张从网上随意下载来的照片,结果侵犯著作权,被判赔偿2.5万元。更令人咋舌的是,2012年,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三家媒体因为侵犯图片版权而被告上法庭。

那么如何才能使用图片而不陷入侵权纠纷呢?实际上最常见的方式是在图片版权机构手中购买图片,确保版权无虞之后再去使用。

版权图片的授权形式有很多种,国际上最常见有RM和RF两种形式。RM授权是英文单次Right management的缩写,表示版权管理,是版权持有人将其图片交予图片经纪机构,让图片机构根据用图客户的用途的范围,发行数量,时间等因素来商定图片的授权价格。

这种模式在国外非常常见。比如说,美国的Shutterstock就是才采用了按需定价、零售购买图片的方式,每张最低仅需19美元;还有另一种针对买卖和大批印刷的高级协议,图片价格199美元。

事实上,我们今年虽然很少通过这种方式经过授权使用图片,但多数自媒体可能会发现,今年无论是虎嗅、钛媒体这样的科技博客还是今日头条这样的自媒体平台,都在悄然加强对图片版权的重视。

其实这种大趋势的出现恰恰是表明,全行业的图片版权意识正在逐渐加强。事实上,过去文字、视频、音乐都曾经经历过版权大战,反倒是图片作品因为搜索引擎的便利性,其版权问题反倒不被重视。

但为全景视觉等平台都在为自媒体、媒体提供大量优质且低价的图片资源,引领更多的新媒体人养成版权意识,甚至是通过招募自媒体大号建立新媒体图片供应链,并持续招募各行业的领先自媒体人加入这个行列,引领新媒体行业形成良性的“图片生态圈”。

今年一系列媒体、自媒体平台对图片版权的重视,恰恰表明行业正在掀起版权正规化的浪潮。目前的图片版权市场上,主要是新华社、全景视觉、视觉中国、东方IC这几家平台的江湖。

图片作为传播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线上广告图片、线下物料图片还是新媒体用途的图片,其实都在面临需求全面爆发的市场环境。素材交易平台代表的内容上游资源正在被二次激活,在媒体融合的趋势下,图片版权领域势必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仅要打造Shutterstock,还要开启图片+生态圈

国内全景视觉等图片交易领域的巨头实际上并不只想做Shutterstock这种图片采买授权的机构,因为早在2003年的时候,国内类似于Shutterstock的生意就已经开始了,只是因为国内版权意识不够强,图片版权交易的业务并不被很多普通人所熟知。

随着媒体融合和全媒体爆发的到来,Shutterstock的图片交易生意会变得越来越成熟,而图片其实不仅仅是可以用来交易的,这是重构人与信息、人与商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途径。

事实上,图片+生态圈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因为用户对于图片的需求是多样的,图片不仅仅是用于视觉享受,还有其他一系列的社会、商业属性。一张图片的背后,其实还隐藏着图片社区、图片导购、图片搜索、图片管理、图片云等一系列的新形态。

也正是如此,全景在夯实图片版权交易的业务之后,正在探索一些其他的新思路:

1、对于个人用户的图片管理、图片社交、图片分享

圈内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图片能够承载更多的信息,比较文字而言它更加文艺,逼格更高,并且滤镜、贴纸和标签能够让用户在玩儿图片的时候的体验变得有趣,一个普通人也能做出一张高质量的图片。事实上,国外的instargram等图片社交平台其成功之处就在于此。

全景视觉恰恰是通过这种方式,成为了一个新闻阅读、知识阅读、随时随地照片分享、兴趣爱好社交的社区,不断吸纳普通用户参与分享优质图片分享,一方面让用户能够享受到分享的乐趣,另一方面也是在为自家的图片内容数量、质量做积淀。其实值得想象的是,未来图片社区还能根据图片信息对用户拓展出精准营销和商品导购等其他服务。

2、对企业用户提供场景营销、图片导购的新媒体平台

全景视觉建立了精准精美的图片搜索引擎,为用户提供了全新的信息检索工具。一个好公司的背后就是数据,全景其实正在通过智能索引、图像识别、深度学习等技术,能读懂每一张图片,精准匹配用户需求。其实,这也是instargram估值350亿美元的根本所在——instagram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女孩晒图,我们就可以捕捉到她背什么样的包,穿什么牌子的服装,戴什么首饰,经常在哪一带出没,喜欢去什么餐厅吃饭,喜欢去哪里逛街血拼,这些信息都能帮助客户完成精准营销。全景视觉背后的投资者有蓝色光标等整合营销企业,其实也恰恰是表明了全景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如今的全景视觉主要面向两个市场:toB是企业和媒体,主要是广告公司、媒体公司;toC主要是自媒体和个人用户。从B2B的方向来看,全景正在打造国内及全球创意图片的电商平台,而从B2C的角度来看,全景还在构建移动时代的图片分享与图片社交工具。

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正在让全景视觉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注:本文作者@庐陵子村,微信公众号:科技茶馆(ID:kejichaguan),关注商业变革和科技公司。线下约聊请加我微信:lulingzicun。

http://pengyong.baijia.baidu.com/article/735435


583#
发表于 2016-12-30 20:45:4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靠这项改革,有地方电视台年收入突破1.2亿元,有的半年完成全年创收任务
内容提要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转方式、调结构的增速换挡期,尤其是近两年,地方电视台经济下行压力突如其来,地方电视台的未来发展面临新一轮选择。作者考察了地方电视台面临的困境,认为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加大频道制改革,或许可以走出一条突围之路。


地方电视台面临“繁荣后遗症”

(一)频道产能过剩、人员僧多粥少,地方电视台“小身子大脑袋”。

如同其他行业一样,地方电视台也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高速增长期。2005年-2010年,三四线城市电视台经济收入普遍翻了一番,各城市台开始迅速扩张,增设频道、招兵买马,机构逐渐膨胀。如豫北某市电视台,在编150人左右,而实际工作人员将近500人。

当经济形势较好时,城市电视台很少有人计算增加栏目或人员可能会付出的成本和收到的效益,只是单纯比照央视、卫视相应模式,模仿跟随。2016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开展了一项前所未有的频道清理大检查,检查中,多数地市都有私自增设的频道,其中豫北某市注册频道2个,而实际运行频道却有6个。频道多了,人员多了,内部的竞争就多了。“僧多粥少”是地方电视台当前面临的最主要的困境。

(二)政策规范、行业调整,地方电视台面临“广告荒”。

2013年,国家工商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开展了医疗医药广告专项整顿行动,对违法违规广告强力施压,2015年9月1日,修订后的《广告法》开始实施,各级工商部门在新的《广告法》指导下,严格各类广告办理流程,严查各类虚假广告、医疗医药广告。医疗医药广告曾是不少地方电视台重要的收入来源。在一些电视台,其收入占总收入的40%以上,个别地区电视台甚至达到了70%。以河南某地市电视台为例,2013年全年广告创收总目标是3200万元,其中医疗医药广告总收入就达到1000万,2014年,这项收入还有800万元,而2015年的医疗医药广告收入锐减至400万,2016年前10个月,这项收入几乎为零。

在医疗医药广告持续整顿期间,地方电视台创收目标开始转向房地产和汽车行业,以弥补医疗医药广告的下行压力。还以上述城市电视台为例,2013年房地产和汽车广告收入只有300万,到2014年末,这一数字就达到900万。但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了增速放缓的转型期,各行各业艰难爬坡过坎,房地产、汽车行业也不例外,2015年这两个行业广告投入大幅度缩水,地方电视台再次陷入“广告荒”。

(三)达到率有所下降,传统观念掣肘,地方电视台面临“阵地失守”。

新兴媒体的出现不仅包括互联网媒体,同时还有大量的建立在微信平台的自媒体。这些新兴媒体互动性强、连接程度高、形式简单,具有高达到、高匹配的传播特性。就拿焦作这个地级市来说,除各个职能部门建设的本系统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外,很多自媒体也风生水起,如《焦作参考》《焦作百姓》《美食焦作》《爽爽观察》等等,受众关注的是传播内容而忽略了传播渠道。地方电视台关注度下滑、受众占有率低、信息接收门槛相对较高,让他们离观众越来越远。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地方电视台传统观念陈旧,又加剧了阵地的丧失。一档20分钟的本土新闻节目,各类的会议报道就占到三分之二的时间,百姓怎么会喜欢?多数地方电视台建立了网站、微信平台、APP,但却只是应应景,三级审片的体制没有改变,常规作息制度也难以做到新闻实时播发,不少媒体人在观念上仍然是把它当做一个辅助手段,忽视了传播渠道在传播效果上的重要作用。


让路走得更宽些:地方电视台的优势发挥

2016年,深圳广电集团旗下的法制频道9月16日暂停播出、九江广播电视台旅游文娱频道关停,城市电视台的路似乎越走越窄。其实,城市电视台还有许多优势有待充分发挥。

(一)权威性。与新兴媒体相比,权威性无疑是地方电视台的一把利剑。地方电视台和当地党报一样,是地方党委政府宣传阵地、发声的喉舌,是当地百姓最信任的信息来源,甚至是百姓反映民生问题的一个主渠道。新兴媒体虽有优势,但却难以规避谣言的影响。焦作就曾经发生多次网络媒体使用往年的新闻图片或异地的新闻图片编造新闻事件的情况,最终仍然由电视媒体澄清事实真相。

(二)地域性。与央视、卫视相比,地域性是地方电视台最大的竞争力。地方媒体可以紧扣时代脉搏,随时随地从当地采制最鲜活的素材,为当地百姓提供特色电视栏目。维和战士申亮亮是焦作走出的英雄,他在马里牺牲的消息牵动了几百万家乡人的心,焦作广播电视台深入采访了申亮亮同志的家属、战友、同学、邻居,制作系列报道二十多篇,全面展示了英雄的成长历史,弘扬了主旋律、传递了正能量。焦作广播电视台有一档民生栏目《直播焦作》,其中的“帮忙进行时”板块深受百姓喜欢,不仅报道了各类民生新闻,还帮助市民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难题,收到了大量的感谢信、锦旗,这就是地方电视台的生命线。

(三)专业齐备的人才队伍。采、编、制、播……地方电视台有着非常完备的人才队伍,这支队伍经验丰富、敬业执着,忠诚度高,对广播电视有着非常深的感情,这个优势是新兴媒体短时间内无法追赶的,关键是怎样调动这支人才队伍的积极性。在制播分离大潮下,电视台精英离职逐渐成为常态,对2015年以来传媒圈内的离职情况做盘点,发现从央视到卫视,传媒圈至少有44位“重量级”人物离开所在媒体。这股离职潮马上也会波及到地方电视台。

(四)强大的人脉关系。地方电视台传统的媒体优势让它拥有一张强大的人脉关系网。由于媒体的属性,媒体记者大多与地方各单位有着紧密联系,工作的关系,也和当地的政府官员、企事业负责人有着诸多交往。加之,地方电视台的一把手往往是由当地宣传部副部长兼任,电视台与各单位的合作相对更为方便易行。


频道制改革:地方电视台“突围”之路如何走

在影响力降低、关注度下滑的背景下,一些地方电视台管理者开始谋求转型、寻找出路。“频道制改革”是2016年地方电视台的热词,很多地方把这种改革当成了救命稻草,其中也不乏成功案例,如山东的济宁电视台实行频道制后2015年经济收入突破1.2亿,河北廊坊电视台2015年实行频道制后,半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过去全年的创收任务,山西晋城电视台实行频道制改革后,创收任务也触摸到了天花板。结合焦作在实行的频道制改革,笔者有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以人为本,强化考核机制。收入拼职称、升职靠资历,这种多劳不多得的大锅饭体制磨灭了年轻人的创新精神、奋斗努力,严重阻碍了广电事业的发展。焦作广播电视台2016年实行频道制后,大量启用了新人担任栏目制片人,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让电视栏目更符合年轻人口味。在绩效考核方面,焦作台实行百分考核制,所有人员的绩效考核工资拿出来进行二次分配,日常节目生产完全量化,一条新闻5分,恶劣天气、急难险重、新闻质量、社会影响等因素可酌情加分,镜头运用、稿件撰写、新闻要素等不到位的可量化减分,就是编辑和制作也在数量上和质量上进行了量化,这种绩效考核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每天的自办节目从400多分钟增加到了900多分钟。这种考核机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分配的公平。

(二)坚持地域特色,制作更多地方化品牌栏目。地域特色是地方电视台改革发展的法宝。焦作广播电视台在这次频道制改革中创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品牌栏目,如《新闻麻辣烫》,这是一档用当地方言讲述新闻的电视栏目,有时还会穿插一些快板、唱段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让节目更接地气,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欢;还有一档《社区欢乐总动员》的文娱节目,节目组每周都深入各个社区,与社区群众联欢、文艺竞技、才艺比拼,满足了当地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了荧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取得了双丰收。

(三)加大活动力度,与客户共担风险、协同作战。在地市电视台,单一广告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广告客户需求,面对消费终端的广告商,最需要的是市场上的销量,他们投入一分钱就希望产生两分钱的效益。因此,与客户共同承担风险、协同作战是经济创收的方向。这些年,地方媒体承办的房展会、汽车文化节、“3·15”晚会、少儿才艺大赛等活动就是活动创收的典型案例。不过,这些活动过去收的是展位费,现在只能采取销量分成的方法才能打动广告客户。

(四)强化渠道建设,让媒体融合成为频道制改革助推器。地方电视台的困境不是因为内容不行了,而是因为形式落后了、渠道不畅了。新兴媒体的崛起也是因为它的形式、渠道给其内容传播带来了时效、方便。地方电视台应该尽快成立自己的新媒体中心,并加大扶持力度,汇集全台的新闻资源,打造一个新的传播平台。网站、APP、微信公众号应该随着频道制改革成为强有力的助推器,助推频道内容的影响力、传播力。从频道制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地方并不注重这些,管理者只注重了电视频道,却忽略了渠道建设。

(五)全力打造“广电+”的产业生态系统,让地方电视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闲置的硬件资源、超编的人力资源都是制约广电发展的瓶颈,解决这个瓶颈就要把他们合理地利用起来,因此,“广电+”的产业链条就应运而生了。焦作广播电视台频道制改革后,“广电+”的经典案例也有不少,“广电+教育”是比较成功的,广电利用自己的人才优势,开张了少儿才艺培训班、小记者团、少儿夏令营等项目,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广电+旅游”也是较为成功的案例,旅游交通广播频率经常组织的自驾游带着听众深入全国各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广电+代理”是新闻频道正准备开展的一项产业项目,其中代理项目有地方国债、农业土特产等,“广电+”的项目不仅利用了闲置资源,还解决了人员分流的难题。当然,地方电视台利用自己的品牌力取得了大众的信任,也要为保护这份信任代理真正的好产品。(作者单位:焦作广播电视台)

http://mp.weixin.qq.com/s/xJVkG7KXpPUnMi10OljCMg


584#
发表于 2017-1-1 21:56:3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逆流而上?华盛顿邮报新年再招60名记者

我们前几天编译过这样的文章:华盛顿邮报因亚马逊CEO贝佐斯的到来,走上了与众不同的数字转型之路。邮报在2016年新增了100名记者和35名工程师。2017年,邮报又开始了新一轮招聘。

今天的文章将为你详细解释,频频扩大团队的华盛顿邮报,到底是出于怎样的考虑。以及新的一年,邮报还会有哪些动作。



2017年,华盛顿邮报打算来点儿不一样的:继续扩大编辑团队规模。

该报的发行人兼CEO弗雷德·莱恩(Fred Ryan)在先前的新闻报道中曾表示,华盛顿邮报能够保持盈利且继续增长。莱恩在本周四时告诉记者:“我们又新招聘了数十人。我们总结了邮报2016年成功的原因,现在,我们要在这方面(扩充记者团队)继续做出投入。”但莱恩并不愿透露具体的招聘人数和职位分配,“目前还在内推阶段”。

尽管如此,根据一些消息我们还是能估算出邮报编辑部新雇佣的员工将超过60名,或者说增加8%。这个增幅在当前的环境下是很令人震惊的,毕竟媒体裁员几乎是现在每天都能看到的新闻,这一举动有些逆流而上的意味。

扩招之后,邮报的编辑部将超过750人,在全美报纸规模排名中位居第三。并且愈有追平纽约时报之势,两家报纸对高端人才的引入一直存在竞争关系。纽约时报称其公司共有1307名员工,今日美国的员工数量是450。在最近经历了收购的华尔街日报则告诉记者,公司现有1500名员工。

“我们还会投资手机视频”,莱恩提到了首席营收官哈特曼(Jed Hartman)的成功——移动端能更好地利用广告赚钱,“我们觉得时长15秒以内的贴片广告是很有效的。”他说,虽然新的移动端广告形式仍在开发中,但广告主非常看好。

此外,邮报的机动调查组也将继续扩张,一个机动调查组规模在6人左右,和邮报的调查团队一同工作,该团队现有12名以上的员工。显然,考虑到现在新闻生产的速度之快,邮报的目标是产出数据更翔实、调查更深入的报道,这样的报道会花掉数日、数周甚至数月来完成。



负责报道突发新闻的团队也将增添人手,因为不论是在网站还是其平台,突发新闻能够为报纸带来更多的流量,还能带来更多的推送订阅数。

招聘工作将于1月1日正式启动,并于第一季度内完成。

邮报不断扩招员工背后卖的是什么药?

简单说来就是出于市场和编辑两方面的考虑,这些计划符合贝佐斯收购邮报后制定的发展方向。

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可能会为美国乃至世界带来各种巨大的变动甚至冲突,会有大量的新闻线索可供调查,为产生引人眼球的报道提供了可能。

华盛顿邮报关于特朗普的讽刺漫画

莱恩也表示,邮报认为调查性报道和深入行业的新闻对其品牌形象和报社经营都是无往而不利的。尽管报社还没搞清楚调查性报道和订户数量之间有何种直接的关联,这种联系可能是更为基础的。“调查性报道是我们的的基因,”莱恩说,“这也是读者们期待的”。

莱恩和贝佐斯都认为,通过手机应用、Kindle阅读器或者Facebook的及时推送等数字化手段,传统新闻的销售够获得新生。



邮报自2016年第一季度以来新增了75%的订户,并且其数字订阅收入在2016年结束时已经翻倍。这些新增的订户都证实了贝佐斯“薄利多销“的理念(全国版报纸全年订阅费用为36美元,还附赠6个月的免费试用)。另外一个重要的发现是,“观点”比其他任何栏目都要吸引读者。

作为贝佐斯任命的高层主管,莱恩上任后邮报确实完成了不少重要而审慎的投资。其中对技术和编辑团队的支出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比例。邮报花在产品上的精力几乎和花在新闻生产上的一样多,事实上,邮报的编辑部办公室里已经有了80名左右的技术人员,以及即将超过700人的记者团队——这更像是一个初具规模的现代化编辑部,这里有软件开发工程师、数字设计师、产品经理、移动端开发以及负责实时视频制作的工程师。与此同时,报社的编辑团队将会完成更多的调查性文章。突发新闻报道团队还将增加视频和音频的相关编辑职位。

华盛顿邮报的新闻编辑部

这样的规划以及不断招聘新员工的举措都显示出邮报正在形成一个新的良性循环。从优质的内容开始——先是关于华盛顿特区的报道,再到都会区、全国乃至全世界。这种扩张是可以亲眼见证到的。

现在,邮报为不同读者提供62种不同版本的新闻推送(newsletter),这意味着相关职位需要更多的人手,新闻推送作为消息提醒(alert)的一种补充,还肩负起扩大报纸在社交媒体领域影响的职责,这些都是新循环中的一部分。这些数字化举措正在帮助华盛顿邮报缩小与纽约时报的差距。
http://mp.weixin.qq.com/s/xJKROfvhU7s5dN07WfTR-Q
585#
发表于 2017-1-1 22:00: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为什么微信远不如Facebook能赚钱?
一个有趣的的数据是2016年第三季度,腾讯效果广告已经占到了广告收入的将近60%。然而,虽然腾讯效果广告比去年同期暴增了83%,环比却出现了下降(从Q 2的46%下降到Q3的20%)。

联系到不久前微信更新的10秒小视频和允许用户在朋友圈分享相册中的视频,可以看出在单单只是图文信息流和微信底部的公号推广,已经无法支撑腾讯对于广告收入高增长的要求,而早在13年就开始试水15秒视频广告的Facebook,其三季度97%的收入来自广告,相较之下,腾讯还有非常大的潜力。

那么微信商业化究竟面临着那些问题,又该如何向Facebook学习呢?

本文或许可以窥看一二。

微信10秒短视频功能的上线,让很多人惊呼“移动视频广告即将迎来爆发点”,仿佛10秒“大视频”不是为用户而生,而是为广告主和自媒体而生。

实际上,在国内外主流的媒体平台中,微信对于短视频的引入可以说是最为克制的了(用微信产品经理的话来说:试想一下朋友圈被各种妹子自拍占领),然而Facebook、Instagram等在视频广告方面的大获成功,最终让腾讯战胜了对于用户体验畏首畏尾的顾虑。



微信的“掘金”能力

与Facebook相去甚远

正如很多人注意到的,广告在腾讯营收中分量正在越来越重,从2015年第一季度的12.16%窜升至2016年第三季度的18.44%。腾讯广告收入之所以突飞猛进,主要得益于微信商业化的“收网”。

这一点从效果广告(朋友圈广告、公众号广告)的亮眼表现就能看出来:2015年一季度时效果广告还是一片空白,一年以后已经超过了品牌广告的收入,到了2016年第三季度,效果广告已经占到了广告收入的将近60%。然而,虽然腾讯效果广告比去年同期暴增了83%,环比却出现了下降(从Q 2的46%下降到Q3的20%)。

然而,与三季度97%的收入来自广告的Facebook相比,微信广告的“掘金”能力尚有不小的提升空间。同样是2016年第三季度,Facebook已经连续四个季度营收同比增幅均超过50%,广告营收高达68.16亿元。

更为让业界艳羡的指标是,Facebook在北美地区的ARPU超过了14美元。相比之下,外媒估算的微信的ARPU仅为7美元,这其中不只包括广告的贡献,而是在“one app rules all”,支付、生活服务、社交游戏多点开花的情况下。

从广告主的数量来看,Facebook在全球已经拥有超过400万的活跃广告客户,绝大多数都是投放额近几百美元的长尾、本地广告主,这说明Facebook已经打造出了一个聚沙成塔的广告生态。

而微信9月份才刚刚上线朋友圈本地广告,据微信透露的数据,两个多月内已有超过一千家餐饮品牌投放了本地推广广告。除此之外,朋友圈广告仍以大品牌为主。在广告客户的长尾、精细程度上,微信与Facebook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信息流不优化

朋友圈广告很难大获成功

Facebook的广告业务有两大增长引擎——Newsfeed中的原生广告与移动视频广告(今年3月,Facebook放弃了DSP竞价产品,更加专注于原生与视频广告)。作为Feed Ads的发明者,Facebook在信息流广告上一直都在不停探索,通过不断改进Edgerank(外界对Facebook Newsfeed新鲜事排序算法的称呼)增强用户黏性,一步步提高信息流广告的“原生性”(减少违和感),为此Facebook早在2012年就不顾用户的联名反对“悍然”打乱了用户的timeline。

相比之下,尽管朋友圈的“信噪比”正在不断下降,信息过载让用户不堪重负,微信在优化信息流方面仍然毫无作为,哪怕是根据好友的亲密度、互动率进行动态优先显示都尚未着手,更不用说依据用户点赞、评论、分享等行为,来推送用户关心的内容。

今年试水的“朋友圈热文“由于隐藏太深,显得过于谨小慎微。长此以往,朋友圈的“黏性”必然不断降低,信息流广告的效果也将难以保证。

Facebook与微信朋友圈在信息流“控制力”上的强弱差别,跟两者一个是开放的个人主页、一个是私密的消息盒有关。Facebook可以名正言顺(优先显示个人动态)地降低Instant article的曝光频次,微信除了打击诱导分享的公号之外,对于让很多人烦不胜烦的“刷屏文”并无权干涉,因为这来自于用户的个人分享。

相比于微信,向Facebook看齐的微博早就已经对信息流“开刀”,在增加用户的黏性与使用时长的同时,也是在为信息流广告开路。



“难产”的互选广告

说明微信很难掌控自媒体的

“变现”姿势

今年三月,Facebook出人意料地停掉测试了半年的DSP竞价广告项目,据称因为数量惊人的虚假广告与机器人流量,无效流量高达75%。微信在9月末清理整顿公号“刷量”行动后,10月份悄然试水互选广告,让广告主与自媒体在广点通之外,有了坦诚相见、精准互选的机会。

在此之前,希望精准、高质量投放的大品牌与有话语权、愿意主动挑选广告主的自媒体大号,只能选择微播易、新榜等第三方平台进行互选。一条、占豪、十点读书等微信大号由此被“招安”进了微信的广告系统之中。

有人调侃微信互选广告是那些“不知道怎么写神转折广告的救星”,无意中透露出了一个信息——以banner形式出现在公号文章下的互选广告并不是原生广告(维基百科对原生广告的定义是:广告商通过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抓住用户的眼球,它是一种“虽然是付费广告但尽量做到看上去像正常内容”的互联网广告形式)。虽然之前的DSP模式的广点通都在声称自己是原生广告,但直到升级版的互选广告,依然与原生广告相去甚远。

公号文章与下方的广告并无相关度,广告对于用户亦不是有效信息,点击率与转化率并不能得到保证。(实际上,广告主只能对自媒体文章的曝光量进行要求,并根据承诺曝光量的达成情况进行结算)。

这种CPM的广告形式更应该被算作是品牌广告而非效果广告,因为只承诺曝光,不承诺效果。相比之下,广告主们更想让一条、小顾聊绘画、六神磊磊等为他们“量身定制”原生内容(比如神转折)。

实际上,第一批被微信选中内测的占豪、FitTime睿健时代、一条等都只在当天发布了梅赛德斯奔驰的互选广告,从此之后再没有一条互选广告出现。

而互选广告也一直没有正式上线,也许微信至今仍没有想清楚如何在公众号中兼顾用户体验与广告效果,实现真正的原生广告。

被指模仿微信公号的Facebook Instant Articles的广告战略可供参考——入驻媒体可以嵌入自定义广告,获得100%的广告收入,也可以通过Facebook的平台嵌入广告,支付佣金。Business Insider、The VOX等知名媒体都选择了将重要广告客户掌握在自己手中,为他们优先安排,然后将剩下的广告位交给Facebook代理。

相比于“寄生于”微信“局域网”的公号系统,Instant Article只不过是Facebook为外部新闻网站打造的一个“壳”。然而,Facebook对Instant Article的控制力超过了微信对公号的控制力。

今年6月,Facebook宣布将更多地推送家人、朋友发布的内容,降低News Feed的优先级,Facebook导流到新闻媒体的流量出现了两位数的下降,其中《纽约时报》下降了25%,Business Insider下降了28%。这是Facebook在有意识地“去媒体化”,回归社交本源。

因为2015年上半年在日活用户不断上升的同时,Facebook用户发布的个人动态数量下降了21%。按照微博CEO王高飞的估计:在Facebook的timeline上,两年前媒体内容占比5%-10%,如今已经高达30%。

微信也面临着朋友圈都被自媒体文章所充斥的问题,它们在和信息流广告同时竞争注意力。由于这些文章都是用户的主动分享,所以微信无权去降低它们的权重。微信也同样无权去干涉那些让朋友不堪其扰的“人肉转发器“,朋友圈逐渐陷入一种沉默的螺旋——活跃者愈活跃,沉默者愈沉默。

对于微信的商业化来说,这部分流量的变现方式掌握在公号运营者手中,他们更倾向于电商、知识付费社群、原生广告等收入方式(毕竟自媒体不像《纽约时报》那样受着新闻伦理的约束)。

所以,微信公号是朋友圈里的一个个“流量黑洞”,挤占着个人状态与信息流广告的流量,微信除了打击诱导分享、曝光阅读量造假之外,很难将这部分流量管理起来,全部纳入腾讯的社交广告体系之中。



短视频要想大爆发

微信就要更开放

上个月,扎克伯格向投资者重申了“视频为先”的战略,并向Snapchat的视频弹药库里“借来”了新的武器,包括面具与视频滤镜。而微信的动作就慢了很多,刚刚为用户提供了照片编辑功能。Facebook今年4月正式向普通用户开放了Facebook Live功能,标志着视频直播称为Facebook视频战略的核心。

在今年年初的四季度财报会议上,扎克伯格透露:用户每天在Facebook上观看的视频总时长超过1亿小时,每天登陆Facebook的10亿用户中有一半会看到视频。这要归功于那些活跃的视频发布者,如媒体、明星和品牌企业。

相比之下,微信不久之前才允许后台上传10秒视频,而在众人猜测之中呼之欲出的直播功能迟迟未能上线。微信对于小视频的定位是短视频+直播(下拉拍摄,纪录生活美好瞬间,接近于直播),定位的模糊,时长与编辑的受限使得朋友圈并没有被小视频占领。

更为重要的是,媒体、明星、机构这样的视频生产主力并没有办法在封闭的朋友圈中实现大范围传播。缺少了专业的视频生产者,缺少了视频传播链,小视频没有在朋友圈被引爆就不足为怪了。而微博凭借着开放传播机制,粉丝、兴趣集聚效应,再加上视频在信息流优化中不断提升的优先级,成为了视频、直播红利最大的受益者,从而在今年强势回归。

微信虽然开始将视频提高到了战略高度,并即将引入视频的转发机制。然而如今微信短视频热潮的主力仍然是自媒体,而他们的短视频要包装在公号之中,很难实现Facebook那样的信息流中直接播放。之前的H5跟风潮其实就是大家在努力突破公号的“外壳”,然而仍然无法实现直接播放,仍然需要跳转。

随着10秒小视频的上线,朋友圈广告将迅速“视频化”,而即将上线的小程序也将帮助媒体、机构、商家突破公号的限制,实现在朋友圈的直接呈现与更有效传播。

但是,一旦朋友圈小视频可以转发,就将突破微信的产品边界,私密的朋友圈将变为更加开放的广场。微信在迈出这一步时必定会慎之又慎。然而,为了不至于在视频、直播时代掉队,为了让广告收入再上一个台阶,留给微信权衡犹豫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http://mp.weixin.qq.com/s/cX2u28dkZjKtPaw-hYqx3w
586#
发表于 2017-1-2 00:42:3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对抗CNN和BBC:中国最高级别的外宣媒体集团从“今日俄罗斯”身上能学到什么?

2017-01-01 马程 三声


在最高领导人的贺信中可以看出CGTN所承担的任务,这也是将其从中央电视台整体系统中拆分起来的重要原因——中国立场需要在国际媒体环境中赢得更多话语权

作者 | 马程

中国正在打造组织结构更独立、新闻语言更国际的和表达方式更灵活多样,负责面向国家和地区的传播宣传的媒体集团。

2016年12月31日,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英文简称:CGTN)正式开播,中央电视台各外语频道统一更换频道台标和呼号,全部合并进入中国首家环球电视网。CGTN在开播之际便收到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贺信,而数位中国官方宣传系统的高层人士也亲自参加了其开播仪式。

显然,CGTN在未来会成为中国外宣的重要力量,但依然需要在题材、管理模式等方面等方面进一步的突破和探索。在这个意义上,普京历时十余年打造的“今日俄罗斯”(Russia Today,简称:RT)无疑是一个好的学习对象。



2005年,普京政府斥资3.5亿美元组建RT,RT既是一座24小时播出的英语新闻电视台,也是俄罗斯首家全数字化电视网。2013年,普京政府解散俄新社和俄罗斯之音,重组“今日俄罗斯”为“今日俄罗斯国际通讯社”,旗下有多个语种的电视台和网站。至此,RT正式成为俄罗斯的官方外宣媒体集团。

RT在全球各地共拥有超过2000名的员工和雇佣,通过俄语、英语、阿拉伯语和西班牙语4种语言进行24小时的不间断播放。RT已经在全球1000多个国家拥有6.3亿观众,拥有全球28%的有线电视用户。通过30个卫星以及500个有线电视运营商播出节目。

近年来,RT在“外媒报道量增幅”和“国际主流媒体报道曝光度增幅”两项统计中,都位居世界主要媒体前列。

RT在重要国家市场保持攻势。在美国拥有8500万用户群,这是继BBC新闻之后收视率第二高的外国新闻频道,并在美国五个城市地区位列外国电视的第一名;在英国拥有200多万用户群,影响力和半岛电视台不相上下。

实际上,RT始终在为俄罗斯的国家利益服务,它对于舆论制造和传播的善于利用”,为俄罗斯海外形象建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毫无疑问,对于中国刚刚组建的CGTN,RT都具有非常直接的借鉴意义。


什么是CGTN?



在最高领导人的贺信中可以看出CGTN所承担的任务,这也是将其从中央电视台整体系统中拆分起来的重要原因——中国立场需要在国际媒体环境中赢得更多话语权。

“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需要更好了解世界,世界需要更好了解中国......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新闻立台,全面贴近受众,实施融合传播,以丰富的信息资讯、鲜明的中国视角、广阔的世界眼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认识一个立体多彩的中国,展示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良好形象......要想赢得竞争优势形成一定的影响力,我们还任重道远。”

在组织架构上,CGTN包括了6个电视频道、3个海外分台、1个视频通讯社和新媒体集群。在人事安排上,原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将在CGTN担任重要职位。

这位出生于安徽桐城的54岁媒体人,已经在央视系统工作多年。担任体育频道总监时,面临着新媒体在体育版权方面的强有力竞争、以及一些知名员工的密集离职,但是江和平利用平台优势在欧洲杯、世界杯和奥运会等关键赛事获得了一系列成绩。

在体育商业日渐火爆的今天,体育频道依旧担任宣传民族体育和国家优势体育项目等方面的任务。这在有限的版面上虽然不利于市场竞争,但属于“讲好中国故事”范畴。

2016年9月22日,江和平在个人朋友圈中宣布,“敬告各位圈友,本人自即日起卸任央视体育频道总监,改任新闻中心副主任兼外语频道总监,感谢并希望得到您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帮助!”2016年12月31日,江和平向高层领导人介绍了CGTN的具体情况。

实际上,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外宣媒体集团,CGTN脱胎于央视外语频道体系,具备一定的资源基础和人力储备。公开资料显示,中央电视台的英语频道早在1997年就成立,成立最晚的阿拉伯语频道在2009年开播,此外还包括法语、西班牙语和俄语等频道,在海外电视频道市场已经实现了大范围落地。

特别是近几年,央视国际部加大了海外招聘的力度,很多在西方主流媒体拥有丰富经验的编导、记者和管理人才都相继加入了团队,在世界各地构建起了记者和评论员体系。除了24小时的新闻节目之外,还拥有《世界观察World Insight》、《对话Dialogue》、《China 24》等深度节目。

将新成立的CGTN拆分出央视体系有助于其拥有更为丰富的动员能力、更为自主的决策能力。可以预见,在很近的未来,CGTN将获得更多的资源和资金倾斜,重要性也远远超过央视海外频道时代——一个新时代即将到来。

例如在2014-2015财年,“今日俄罗斯”的预算高达4亿美元,其中约一半的资金投放到海外站建设、公关推广渠道建设等方面。


“今日俄罗斯”的崛起


RT报道攻占华尔街

2000年,普京第一次出任总统之后向俄罗斯国内的寡头经济宣战,控制着俄罗斯主要媒体两名犹太金融寡头古辛斯基和别列佐夫斯基分别因侵吞国际资产和金融诈骗入狱或者流亡。虽然此举有益于俄罗斯的经济健康,但也让其在国际舆论中失去支撑。

2005-2013年,普京政府成立并整合相关资源全力打造RT。在随后时间里,按照“打破西方人对英语媒介的垄断”的期待,RT迅速和西方主流媒体分庭抗礼。


普京在RT

从创建伊始,RT就把传播俄罗斯观点、以俄罗斯视角看世界列为了首要任务,并且向各国受众讲述俄罗斯对当前局势持有的观点,在敏感事件上与西方媒体据理力争。在国际事件上,不论在报道题材还是评论观点上,RT都站在CNN、BBC等老牌西方媒体的对立面。

作为俄罗斯国有的新闻媒体,RT改变了世界对旧苏联时期的刻板印象。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总编辑负责制、运营相对独立,尤其在内容采编和市场开发方面有较大自主权。

在节目内容上,RT中的反美题材占据了相当分量。而另有一些题材集中在对中东、西亚、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弱势群体的关注上,关注灾难、民生、宗教、种族、反恐等现实问题。

2013年3月7日的一幕,可以明显的展现出RT的不同之处:当时CNN和BBC都在播放联合国将对朝鲜进行新制裁等内容,RT则主要报道了叙利亚反对派扣押联合国维和人员作为人质的事件,并报道了西方如何为颠覆巴沙尔政权资助反对党。

在观点上,RT更加偏向于采取反对民粹的精英式立场。2005年,RT首席编辑玛格丽塔·西蒙尼扬表示,他们的目标受众是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人。

基于这种态度,RT打出了专业和深度的新闻牌,深耕国际新闻评论,以鲜明的观点和深度的报道迅速绑定了精英人群的视角,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在外交问题上的主流舆论导向。

换句话说,RT懂得西方人观察事物的怀疑态度与批判精神,打出了“Question More”的新闻口号,暗示着受众不要轻信主流媒体的一面之词,从而较好地移除了受众长期对俄国的偏见。

现任RT主席德米特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RT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恰恰是因为我们很好地抵抗了被盎格鲁-撒克逊的媒体格局所同化。反之,RT则说出了相反的声音,对于主流媒体的统治性论调是一种强有力的补充。”

近年来,RT对叙利亚战争、攻占华尔街、关塔纳摩虐囚、维基解密事件等西方媒体规避的话题持续进行解读,在国际新闻领域一度获得较高的声誉;在YouTube等社交平台上,超高的点击量和关注度让RT成为许多西方国家年轻人获取新闻的重要途径。

这样的案例众多。2011年9月,“占领华尔街”抗议者的第一次集会,在几乎没有当地媒体关注的情况下,RT记者已经进入纽约金融区的抗议阵营里。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时间里,RT不仅独家生产对运动有重要影响的普通人报道,还深入调查FBI企图挫败运动的计划。凭借这次报道,RT获得国际艾美奖相关提名。

在2014年的乌克兰危机中,RT更是强势出击,在乌克兰现场发回大量的现场画面,并在评论里有犀利地观点直接驳斥西方媒体的批评。RT还抓住西方主流媒体出现的信誉危机,越来越多的欧洲人选择直接到RT上“寻找事实”,主流舆论出现了明显的“挺俄反美”趋势。


本土化内容和互联网运用


RT专访阿萨德

RT本土化的落地模式也非常值得关注。

自2005年创立后,RT先后成立国际频道、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美国频道和英国频道。同时,也根据对外宣传的规律节奏和国际关系的变化而保持着循序渐进的缓慢扩充,德语和法语频道甚至是到2015年才正式开播。

在这一系列布局的背后,是RT对内容本地化的追求。RT一反旧有俄罗斯官方媒体的僵化宣传模式,招聘当地记者,从当地的新闻事件出发,用新闻评论、脱口秀等多种形式报道,大力启用新闻发生地的当地记者,拉进与受众的距离。同时,RT还在周末播出俄罗斯纪录片等节目,配合新闻节目对观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以RT美国频道为例,在工作日全天的节目中几乎看不到一个俄罗斯人。该频道在开播之初,就吸引刚从CNN退休的主持人拉里金等在美国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媒体人。在话题布置上也平衡于本土内容和国际新闻。

在这个过程中,RT有效和有选择地利用了所谓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倡导独家、高效、准确与观点多元化,率先冲击了政党立场鲜明的媒体,成为所在国民众的信息来源。“RT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新闻实用性很强的机构,所以他的受众群体也在不断扩大”,清华大学教授史安斌曾经如此评论道。

重要的是,诞生于互联网时代的RT,面对的更为年轻化和碎片化的年轻用户媒体。为此,RT需要运用更适合互联网传播规律的语言和角度。目前RT的员工平均年龄在30岁以下。在2005年开播时,总编辑西蒙尼杨只有25岁。

建立多层次的新闻合作和内容分发平台也是应有之义。RT开办的Free Video网站为全球185个国家的16000多个电视频道和新闻机构提供免费的视频下载服务。在此基础上,RT成立的短片新闻通信社RUPTLY,有偿提供来自全球热点地区的实时新闻和存盘视频。

同时,RT与很多媒体达成战略合作,包括美国《赫芬顿邮报》,澳大利亚网站News.com.au,以及重大国际事件的解密网站WhatReallyHappened.com等。

作为俄罗斯第一家全媒体平台,互联网业务成为RT凸显其优势重要部分——不论是“借船出海”还是社交网站的战略。

从成立之初,RT就注重通过社交网站来扩大自身影响力,已经形成了一定竞争力。最典型的例子是从2008年在YouTube开办的RT电视新闻频道,目前数据远远高于CNN、BBC及半岛电视台等。

RT在Twitter、Facebook、Google+、Live Journal、Instagram等社交媒体上建立自己的频道。如今,RT不仅成为Twitter最大的新闻供应商,还每年可获得超过150万美元的收入。

当然,由于在本土和国际的部分选题上保持咄咄逼人的态势,RT正在欧洲和美国遭遇来自于政治层面的巨大压力,这反而会危及之前十余年努力的结果。这也提醒负有对外宣传责任的媒体人需要反思,如何界定、利用和隐藏自己的身份。
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K_2CXXbImEjkN_aqYStT_A
587#
发表于 2017-1-13 18:48:2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新华报业新媒体项目“昆虫记”火爆的背后
转型,单位在转,新闻人也在转。转型并非都是痛苦,虽然一定要超常付出。如何收获快乐,如何成功“创业”、提升所在媒体影响力,并体现个人价值与创新力?本文是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新华日报》政法部副主任、高级记者、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昆虫记”主编王晓映的亲历感悟。
      《中国记者》2017年第1期策划了一组聚焦媒体融合进程中,以工作室、项目制等为切入点,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改革的专题,本文是其中一篇,其他文章请关注本刊纸质版。

“昆虫记”:媒体融合中的典型切片
——   一个戏曲新媒体项目的周岁报告
文/王晓映   

-❶-
变形记

一年前,“昆虫记”团队成员均按部就班地做着报纸记者、网站编辑,在运行了很久的轨道上熟练采访、写作。
仅仅一年,我们在不变的记者、编辑身份之外,变成了群主、活动策划人、主持人、导演、制片人,甚至开始介入演出组织,还将向原创剧目制作人发展。这个小团队仅4人,2名核心成员为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员工,均为兼职。
如果不是《中国记者》约稿,这个团队忙到没有时间梳理这一年。驻足回想,发现这巨大的转变……竟然不是很难。传说中的转型之痛、能力危机也没有太深的“伤痕”(此处害羞脸)。之所以如此,最大的原因就是我们做这一切出自于自己的热爱。干一行,爱一行,那是被动;爱一行,干一行,那是幸福。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全新的工作之中,我们遇到太多的新技术、新事物,兴趣激发出最大的学习能力,了解、掌握新生事物成为乐趣与享受,比如,出于工作需要,我们团队的两个小伙伴竟然考到了演出经纪人证。
“昆虫记”小伙伴常常用以自嘲的口头禅折射着我们的日常状态。“曾经,我抱怨自己很忙,自从做了新媒体之后,我知道以前我错了”——跨媒体人的忙碌超乎想象;“自从在安逸中结识了戏,安逸和我就再也没有了关系”——因为我们把兴趣变成了工作;“挣着买戏票的钱,操着养戏班子的心”——因为我们充满感情地、深度而专业地关注着戏曲发展……
这一切都是传统媒体业态转型带来的变化。



在传统媒体的固化体制中,记者分工有着固定的条线,技能在高度专业化的同时,也高度单一化。比如作为“昆虫记”创始人的我,是《新华日报》的时政记者,长期从事时政报道。由于人物写作较有特色,报社对我这样的记者多给了一块自留地:个人冠名的人物访谈专栏“晓映名人坊”,这是全国省级党报中很早开设的记者个人冠名专栏。这在传统纸媒中,已经算是创新。但我要是再跨越条线壁垒,去写其他新闻频团队,推出了《新华日报》首个人物纪录短片。当人物访谈通讯在报纸上推出的同时,文末附上二维码,扫描可收看视频。当时,报社对视频制作尚无激励模式,中江网对与《新华日报》合作视频也不知从何考核,这一次个人尝试的跨界融合,虽然诞生了不错的内容,但因两单位之间没有打通的合作、考核通道,难以再续。
2015年,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建立了融合创新实验区,从考核,会扰乱分工体系、侵犯他人领地。而我和集团旗下其他媒体同事共同写稿,也没有可以打通的激励机制。
事实上,在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进行融合试验之前,我个人已经做了尝试,但遇到诸多的制度障碍。我利用自己在报纸上有个人专栏的优势,主动联络集团旗下中国江苏网的视体系上彻底打通了集团内部各家媒体之间的壁垒。在交汇点新闻客户端面世的过程中,集团又推出一个全新举措,将客户端分包栏目向集团内部招标,只要在内容定位、维护能力方面符合要求,无条口限制、中标者自主“组阁”,集团给每个栏目并不算高的固定经费。此举实乃解放生产力之举,一时间集团员工脑洞大开。在全新的移动端上拥有一块自主天地,这具有多么大的诱惑力!说实话,在传统媒体中,我们都已有一定的惰性,积极做事的激情在减退。新天地新机会扑面而来,我从自身兴趣、资源优势、维护能力、受众市场等多角度考虑之后,申报了“昆虫记”专栏,定位为以戏曲文化为核心的新古典主义文艺生活。
2015年11月17日,“昆虫记”正式运行,原先的工作照旧,新增加的工作量自己消化——“自找罪受”的日子开始了。日均4篇推文其中一篇原创、每月阅读量排名、末位淘汰等系列考核制度倒逼我们寻找到最有效、最合理、也最有意义的内容生产模式。

昆虫记


本文作者王晓映(左)在先锋书店主持昆曲讲座。(艾米/摄)



2
寻找读者
                          
“昆虫记”运营的前三个月,我们始终在寻找,读者在哪儿?找得茫然,找得辛苦。
移动客户端的阅读统计功能太真实也太残酷了,它精准地告诉你,你所制作的内容到底有多少有效阅读。我们似乎早已置身戏迷群中,但怎么把一个一个的戏迷变成读者?强迫他们安装交汇点新闻客户端?这是杀鸡取卵。新媒体的第一课,就是社群建立和维护,关键词是“垂直细分人群”。聚合人群,一靠线上内容,二靠线下活动。
当兴趣与机遇相结合,就会迸发出无穷创意。关于戏曲,“昆虫记”的小伙伴们以往仅限于做一个观众,有了平台之后,我们常常被自己脑中“BIUBIU”直冒的火花所激动。做戏曲——是个宽泛的概念,做戏曲的什么?怎么做戏曲?我们经历了思维扩散到聚拢的过程、做加法到做减法的过程、追逐诱惑到回护初心的过程。
“昆虫记”上线之初,我们调查过国内所有同质自媒体,也圈出了竞争对手。有些媒体,人手之多、原创能力之强让我们羡慕;有些媒体,资金实力之雄厚、策划活动之丰富让我们羡慕。羡慕之余,我们在掂量了自身的长短板之后,选择慢慢做、稳步做、踏实做。而一年后回望,惊讶地发现,当初令我们羡慕的不少媒体早已不是当初模样——新媒体时代的淘汰更迭是迅速的,也是令人感慨的。



有一家戏曲自媒体牢牢定位于昆曲。起步时的内容无论从采写角度还是新媒体思维方面,都常常让人击节叫好。但很快,内容的原创度降低,更新率降低。昆曲是极其阳春白雪的,如此狭窄的定位难以拓展受众面,他们的运营模式难以持续,最终写手流失。此时,我们庆幸,“昆虫记”很早就意识到这一问题,定位有多圈层,核心圈层是京昆,次圈层是戏曲,再次圈层是传统文化,非遗、传统、经典、文艺、生活方式等标签,只要调性一致,都在我们的内容框架内。
还有一家戏曲自媒体年初曾公布计划,全年做一百场戏曲名家讲座,这样恢弘的计划何尝不是我们的理想。然而,仅三四场讲座后,此计划就销声匿迹。百场名家讲座耗资巨大,除非政府公益,难以找到资助伙伴。逐渐地,这家媒体的内容中商业活动越来越多,订户开始流失,再后来,他们开始做起话剧——不仅最初的定位变了,连调性也改了。在深深理解自媒体运营之难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定位一旦模糊,就失去了精准读者群。“昆虫记”在运行过程中,也遇到很多目标诱惑。我曾经专门写了一篇《自问自答》,问自己为什么要做“昆虫记”,让自己面对初心,坚定只有从初心出发、做真心想做的事情,才能做得长久。“昆虫记”要做的就是优质原创内容、优质创意活动,这是所长,也将是优势。
耐人寻味的是,这一年来,和我们一样坚持了初心、坚守了定位,保持水准、良性发展的戏曲新媒体,大多为传统媒体转型而来。粗浅分析来看,职业操守、专业素质、公信力是我们不大容易随波逐流的立身法宝。
数日前,一位在微信群里捣乱的戏迷被我踢出群。在沟通中,我对他说,“昆虫记”的朋友不是“吃相难看”四处强制拉拽而来,而是老老实实、兢兢业业用一篇篇稿件、一次次活动一个一个吸引而来,渐渐产生滚雪球效应。发展到如今,在南京,看戏去找“昆虫记”,成为戏迷都知道的一句话,我们容易吗?一番话说完,自己感慨了——“昆虫记”的小伙伴原都有份不错的工作,什么时候如此“经营”过人群、做过这样细致的“群众工作”呢?但是,自然而然的,我们就这样当起了群主,与数千戏迷边工作、边玩边“嗨”。



-3-
“内容供应商”
                          
“昆虫记”的生产流程是怎样的?举个“栗子”(例子),说说最近的“一节一会”吧。
2016年是江苏的戏曲大年。从10月开始,先是以江苏省内剧种为主要内容的“江苏文化艺术节”;11月底开始,则是云集国内大团、名角、名剧的“紫金京昆群英会”。上半年发布一节一会的饕餮剧目预告时,观众就直呼“感觉身体和钱包双双被掏空”。内容传播、社群互动、资源对接……“昆虫记”对“一节一会”深度介入,特色全面呈现。
这个时代,资讯早已过剩。人有你有,不过是基础工作。“昆虫记”的资讯,有附加值。
我们在推文中,呼唤戏迷扫码加入“昆虫记观戏团”。观众凭什么要扫你的码?“昆虫记”系列福利之丰厚,堪称独家:为团员提供免费看戏福利票、提供群落一起看戏扎堆吐槽、提供探班机会与剧组见面、提供发布平台刊登戏迷剧评、原创名家讲座提升欣赏水平、原创戏迷论坛分享观戏心得……
线上线下,融合交互——新媒体的这个特点,大多数人都能认识到,但付诸实际,需要专业、精细的操作。



“昆虫记”哪来这么多福利票?“一节一会”本身具有公益性,惠民演出,有很多赠票、低价票。但如果操作粗糙,这些优质演出票很可能流转于无效群体,甚至被黄牛从中渔利。随着“昆虫记”名气渐响,大家都知道我们精准对应戏曲群落,各主办方主动联系“昆虫记”提供了千余张免费票、低价票。“昆虫记”拿到的票在所有传统媒体、新媒体中名列第一。个别演出在开演前票房不佳,都会来联系“昆虫记”帮忙推广。
对于价格较高的商演票,“昆虫记”也因得天独厚的观众资源,能拿到最低的团购价。有些票务公司主动提出给“昆虫记”票务代理提成,“昆虫记”全部将利让给戏迷,免费组织团购、跑腿出票、服务分票。随着戏迷数量滚雪球般增加,不少戏迷主动请缨,成为“昆虫记”志愿者,服务大家,服务自己。
戏曲总的来说比较小众,知音难觅。戏迷看戏聊戏就爱扎个堆,吐个槽。“昆虫记”的2个微信群、一个QQ群,“一节一会”期间无比热闹。每晚好戏上演,数千人的社群里弹幕滚起,不亦乐乎。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昆虫记小编在群里常常发起、引导话题,和戏迷一起“盖楼”。一部大戏演完,群里往往已经盖起数百层大楼。戏迷真知灼见,最具客观性、代表性,鲜活、鲜明、生动。编辑将“大楼”进行精编,总体把握导向、主调,梳理、提炼,剔除过于情绪化、随意性内容,保留精华,保持原汁原味,“剧评大楼”专栏成为“昆虫记”独家产品。传统的演出反响报道生产流程是:演出结束,记者尽己所能,现场采访戏迷临时说几句,对象有限、代表性有限、表达自由度有限。“剧评大楼”需要足够规模的观众基础、长期稳定的良性互动、兼具新闻与戏曲双重专业素养的编辑……“昆虫记”这一内容产品,在风起云涌的新媒体、自媒体平台中独占鳌头,且难以复制。
除了提供与看戏相关的福利、服务以外,“昆虫记”还在一节一会期间策划了两类讲座——专业人士主讲的“昆曲名家讲堂”,资深戏迷主讲的“戏迷说戏”,从舞台到讲台,戏迷饱享眼福之后,大脑也得到营养补给。
所有这些活动,都是内容生产的源头。整个“一节一会”期间,除了常规的演出动态新闻,“昆虫记”的内容产品十分丰富。演出呈现方面,有前期预告、美图回顾、剧组探班、主创面对面、名家专访;演出评价方面,除了综合剧评“剧评大楼”,还物色专业人士、资深戏迷撰写深度剧评;活动呈现方面,推出讲座直播、录音整理等等。这些内容,根据平台属性,会在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新华日报》、中国江苏网等多平台刊出。
既有新媒体贴近、灵活的新鲜血液,又有传统媒体专业、深度的遗传基因,“昆虫记”影响力日渐增长,内容不断拓展——
2016年,昆虫记发起、302人参与众筹了国内首个京剧演出“王佩瑜京剧清音会”;拍摄制作了《汉风吴韵写新声》系列视频片,介绍江苏20个戏曲剧种;参与主办昆曲《桃花扇》2017全国巡演,目前北京站已经开票;策划讲座、组织看戏、举办活动数不胜数;主导出品原创精品剧目也在物色之中……
鉴于“昆虫记”独具特色的内容、较为成型的社群运作链,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也预备将团队作为创业团队来孵化,为催生更多的新媒体项目探路。(作者是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新华日报》政法部副主任、高级记者、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昆虫记”主编)
来源:京原路8号
http://mp.weixin.qq.com/s/3wVjJCNtCDyIBHmc0ZaTkw
588#
发表于 2017-1-20 23:53: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重磅!《纽约时报》披露2020战略计划书:数字时代,我们必须改变!
《纽约时报》昨日发布了一份长达35页的内部报告——“做与众不同的新闻”,这份报告,被视为此前广为流传的《纽约时报》“2014创新报告”的后续行动。

“创新报告”是《纽约时报》对自身数字化缺点的一次深刻检讨与反思。而这份新报告,则是大卫·莱恩哈特(David Leonhardt)领导下,七位记者业已奋斗一年的项目“2020集团”的工作成果。

“2020集团”剑指《纽约时报》的既定目标:在2020年实现数字收入翻倍增长。目前总体看来,这一项目已经取得了进展,但是面对时报立下的宏伟目标,仍旧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相较于“2014创新报告”关注于社交媒体传播新闻,以及让报社与商业相互认可,这份2017年的报告,则将焦点集中于如何改善时报每一天的新闻,以及驱动订阅量的增长。报告直言不讳地指出:“我们的工作方式必须有所改变。”

另一个关键不同是:“创新报告”是被内部泄露出来的,但是这份新报告,则是向公众公开发布的。报告的发布和高级编辑负责人迪恩·巴奎特(Dean Baquet)、乔·卡恩(Joe Kahn)的一份备忘录相互配合,备忘录也进一步解释了很多报告中的细节,包括花费500万美元报道特朗普、改革(包括削减)编辑岗位、增加视觉新闻以及推出创新团队。

这份报告究竟有哪些关键之处,其背后又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划出了这些重点,并为您一一解读。





太死板了!

杰作之外太多平庸新闻

报告:

《纽约时报》每天生产200条新闻,其中当然有“发表后被广泛转载的优秀之作”,但是太多的新闻还是“缺乏有力的冲击,甚至无人问津”,它们和其他媒体已经发过的新闻没什么差别,只有点“小小的紧迫感”或者“让年轻读者感到陌生”。就像一位员工在编辑部调查时所说的,“我是个记者,但我几乎从来没做过视频采访”。报告呼吁新闻报道更加直观、采取更多样的形式,比如数字每日简报。

解读:

《纽约时报》长期以来都将自己视为报业标杆,但是现在,他们需要做得更好,才能赢得年轻读者,因为年轻读者才是订阅量增长的关键,也是广告商们热烈追捧的对象。《纽约时报》清楚,读者掌控着局面,而自己必须适应这点。





订阅收入

还需要持续增长

报告:

《纽约时报》强调,它的订阅业务已经和其他媒体组织的相互分开,同时指出,去年时报已经在读者的数字订阅中取得了5亿美元的收入,但是,数字订阅收入必须持续增长,才能继续获得成功。

解读:

《纽约时报》越来越清楚,它的对手已经不再是其他老牌报纸,比如《华盛顿邮报》或者《卫报》,而是BuzzFeed,这点也曾醒目地出现在2014年的报告中。





报道生活

但野心是指导生活

报告:

《纽约时报》已经向新闻服务的方向迈出了几步,包括最近买下的商品推荐类网站The Wirecutter,当然,这“距离激发出这方面的潜能还有很大距离”。

解读:

《纽约时报》将自己定位为世界顶级的新闻机构,但是像所有出版商一样,它需要在自己昂贵的编辑部之外获得更多的价值。他们另一主动策略就是Smarter Living,这个网页分区将时报中的相关文章汇集复刊,形成一套生活指南。





人才最贵

为新时代设立新岗位

报告:

这份报告指出,员工在培训中获得了很多提高,但时报在数字领域还是需要更多的专门人才,以及更多样的高级职位。“我们现在还没能将新闻编辑部里的那些技巧用于实现我们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两位高级编辑负责人也在备忘录中表示,将任命一位资深编辑来领导人员招聘。

解读:

我们以前没听过相似的话吗?这点听起来很像时报两年前那份报告中,对自己在数字人才上有所欠缺的自我剖析。《纽约时报》必须承认,在这个时代,它已经不总是新闻业明星的目的地了。





设立新标

点击量重要但不绝对

报告:

《纽约时报》正在创制一个取代点击量的新指标,用来准确衡量文章的价值并以此吸引读者。但是,报告也说,“新闻编辑部需要更准确地理解点击量,这是个有意义的衡量标准,但并不完全等于成功。”

解读:

《纽约时报》,像其他许多新闻媒体一样,越来越意识到,对于在线新闻来说,基于规模模式的点击量数值,并不能完全衡量新闻的价值,但是能够衡量和交易的新标准还没有出现。





数印分离

数字部分更加独立

报告:

去年,《纽约时报》创建了印刷中心,以发挥日常印刷生产过程的更大功能。但是新闻编辑部的组织方式,关键环节还是在办公桌之间进行的,这就稀释了印刷中心的影响。这份报告呼吁印刷中心应该变得更加自主,以自己的工作让印品尽善尽美,从而解放编辑部、让数字部分获得进步。

解读:

在将印刷部分和数字部分混搭多年后,很多家新闻机构已经发展到了这样一个节点:他们意识到,印刷与数字,各自有各自的产品需求和技能要求。将资源统筹规划、两者分开对待,已经是下一步的重点。
来源:百度新闻实验室
http://mp.weixin.qq.com/s/r_-c5ZoHtdQcnadO-FKzdA
589#
发表于 2017-1-24 17:51:1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华盛顿邮报推出女性产品 “the Lily”
华盛顿邮报将推出一款专为女性打造的产品“the Lily”,这一名字来源于1849年由妇女创办的第一家报纸。“the Lily”关注性别平等、妇女健康等话题,将故事性、娱乐性与醒目的视觉效果相结合,并将内容在Facebook、Instagram和Medium上同时推送。除了分享故事、视频和照片外,“the Lily”每周给订阅者邮箱发送两次新闻信,为读者提供智慧、高度策划的新闻和人物报道。
http://mp.weixin.qq.com/s/-uhW9ZesiulwtWSr0SjIkQ
590#
发表于 2017-1-26 23:52:2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特写:独立网媒群起 众筹集资是否香港媒体新出路?
香港新闻自由排名连年下跌,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停办消息不绝于耳,香港媒体步入寒冬已成既定事实。不过,近几年也有不少有心的新闻人利用众筹(Crowd-funding)方法建立非牟利、独立的新媒体,誓要力挽狂澜。
香港最新的网络媒体是由十位资深新闻工作者创办的“众新闻”,创办人包括《明报》前总编辑刘进图、去年4月突然被解雇的《明报》执行总编辑姜国元(笔名安裕)等等。
其中一位创办人、前台湾《苹果日报》网路中心总监李月华说:“触动我们一班资深的新闻界的同业去谈论(做)这件事的,就是刘进图2014年被袭击受伤,当时感到非常震撼。”
“我们是与他同期前后入行的同业,到医院去探望他。探病的时候,大家谈论当时新闻界的情况都感到很忧心,开始谈论有甚么东西可以做。”
言论两极化

图片版权BBC CHINESE
Image caption
李月华说,刘进图受袭、姜国元被裁,是”众新闻”创立的原因之一
刘进图被袭震动香港社会,不少人认为这宗案件直接冲击新闻自由。不过,李月华表示,香港传媒环境还有其他让人忧心的迹象。
“现时媒体立场上南辕北辙,但不是越来越多元……新媒体的发展、传播方式的改变、社交媒体的盛行,大家只会听自己喜欢的声音。”
“众新闻”希望能成为一个呈现不同声音、立场的平台。“你可以不喜欢听(某一些声音),但你有机会在这平台听到、看到不同的声音。”
悬红变启动基金
图片版权GETTY IMAGES
Image caption
外间认为,刘进图2014年被袭与《明报》的报道有关
刘进图遇袭后,他的大学同学筹款悬红逾60多万缉凶,凶手其后落网并被判刑,这笔款项最后变成“众新闻”的启动资金。
显然这笔款项并不足够。“众新闻”计划将会开展众筹计划,筹款500万元。另外,当运作上轨道后,“众新闻”希望能吸引订户,每月缴费支持运作。
“第一次众筹,支持你的机会大,当你过一会又再众筹,我们判断(市民捐款的)意愿会下降。”
“令人觉得值得付钱”的内容
不过,读者不愿为数码新闻付费是全世界通行的现象。根据英国牛津大学路透新闻研究所去年进行的研究,英语世界平均只有9%读者愿意为网上新闻付钱。
而且,香港免费的网络媒体多的是,“众新闻”凭甚么可以让读者乖乖掏腰包付钞?
李月华说,“众新闻”未来的方向是希望建立“令人觉得值得付钱”的内容。“众新闻”将会资助“公民记者”,让记者进行深入报道;亦将会发展数据新闻,利用大数据疏理社会全貌。
图片版权HKCNEWS
Image caption
“众新闻”网站首页
另外,她亦指“众新闻”对比其他香港网媒有自己的优点。
“(编采团队)组成很单纯,整班人的背景历练都是做新闻。我们十个发起人当中有来自不同媒体,有电台、电视、报纸,亦有学者。”
“我们汇集了这么多经验的人,他们对新闻的判度,其实是准绳的……这班资深的人去提供一些有深度的perspective(视野)。”
专注调查报道的传真社
图片版权BBC CHINESE
Image caption
FactWire发起人吴晓东
曾担任电视记者多年的吴晓东是另一位另辟蹊径的传媒人。2015年,他发起众筹计划,向香港人筹款创立专注调查报道的传真社(FactWire),首轮众筹一举筹得400多万,平地一声雷。
吴晓东说:“FactWire不是一个传媒,它是一个新闻机构(News organisation)。”
香港传媒──不论是传统媒体或网络媒体──已呈饱和状态,而各种媒体各出奇谋,希望透过高点击率吸引广告,维持收入。
图片版权BBC CHINESE
Image caption
其他传统媒体也跟随FactWire的报道
传真社则反其道而行。它的定位是新闻通讯社,目标是向媒体提供公正、不偏不倚、准确的调查报道。吴晓东说:“FactWire很集中、专注工作……不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做一些日常新闻。作为一个媒体,媒体需要填满很多广播时间,报纸网站需要不断滚动。”
香港大部份的传媒老板是商人,其中不少在中国大陆亦有生意、业务,这些利益或会影响媒体的立场。吴晓东认为,传真社靠3300位香港人成立,不会受广告利益、老板立场左右。
他自己不在传真社编采人员之列。他希望能透过这样的架构,令传真社真正独立──连他自己亦不能干涉编采方针及日常新闻运作。
做全球第四大的通讯社
只有十名成员的传真社在短短十个月内,做出有目共睹的成绩。它独家报道多宗本地新闻,包括台山核电厂的安全隐忧、拟在香港西九文化区兴建的故宫文化博物馆设计师早在项目宣布前已开展设计工作等。
传真社率先报道新加坡退回中国制造的地铁列车、新加坡装甲车在香港被扣查等消息,不少国际媒体亦跟进报道。
图片版权GETTY IMAGES
Image caption
FactWire率先报道香港政府扣留新加坡的装甲车
吴晓东说,去年3月第一次与十名传真社记者见面,他对他们说,三个月内要有第一篇报道、半年内建立公信力。
传真社第一篇报道在5月“出街”,吴晓东与传真社的记者紧盯电脑萤幕,观察其他媒体会否转载传真社报道。“见到即时新闻立刻转载,一间两间三间四间,慢慢全香港所有主要媒体的即时新闻都爆出来……我自己很惊讶,原来(我们)真的可以做到。”
“每一次报道出来,捐款就会飙升。”吴晓东对财政状况非常有信心。除了已发起第二次众筹外,今年传真社会向传媒用户收费,他认为传真社未来运作会是可持续的。
吴晓东的眼光很远大,下一个目标希望在欧洲设立分局。他的“终极梦想”是收购香港一两间主流传媒、令它们变成非牟利的媒体。
“传真社当时众筹的时候,已说明它要做第四大通讯社。美联社、法新社、路透社,之后希望便是传真社。”
英文网媒——自由新闻
图片版权BBC CHINESE
Image caption
HKFP在2015年成立
对比中文传媒,香港英文传媒明显较少选择。英文传媒中,最有影响力是《南华早报》,不过一直都有批评指《南华早报》已“染红”,立场越趋保守。自《南华早报》去年易手阿里巴巴后,坊间更加担心《南华早报》的编采自主会受影响。
英文网媒香港自由新闻(Hong Kong Free Press; HKFP)在2015年6月开始运作,是香港首家通过众筹而成立的传媒。HKFP创办人Tom Grundy认为, HKFP的出现有助打破香港英文媒体的闷局。
Tom Grundy说:“英文媒体需要多样性、有一些竞争。《南华早报》现时由中资企业阿里巴巴持有,大家都某些报道、及他们的社论都有疑问,譬如《南华早报》通过神秘渠道访问赵威(709大抓捕中其中一名被捕的律师助理),就如去年我们看见从中国的认罪视频一样。”
“在新闻自由方面,有另一家英文传媒出现是让人欢迎的。”
国际关注及少数族裔
图片版权BBC CHINESE
Image caption
HKFP创办人Tom Grundy
Tom Grundy认为,正正因为英文传媒数量不多,HKFP有其独特的生存空间。“自占领(中环)后,我们看到不少新的网上媒体。我们成立后,还有更多网媒出现。不过,英文传媒方面还是没有新的网媒出现。”
“HKFP不只是西方人而设,还有(香港的)少数族裔……尼泊尔人、印度人等。”
Tom Grundy指,不懂中文的市民越来越难以明白香港发生的事情──官员回避、甚至拒绝以英语答复问题、不少政府新闻处发的新闻稿只有中文版本等等。
香港虽然自称国际都会,不过广东话仍是主要语言。Tom Grundy认为,英文传媒都香港这城市还是非常重要。
“我们能接触到全球读者,我们能向全世界讲述香港故事……国际注视(香港)是重要的。”
前景未明
图片版权BBC CHINESE
Image caption
香港传媒面对不少困难,包括自我审查、纸媒衰落等等
李月华说:“很难看得透(未来传媒的发展)。再由一间大企业、大机构聘请很多人,这个年代已经很艰难。”
“我会见到很多独立、很专注某一范围的媒介会出现……现在有几百人的机构会否裁员,机会是大的。”
由众筹成立的网媒或许是另一条出路,但香港公民社会再强大,面对不同媒体的众筹可会变得倦怠?假如传统媒体一间一间的倒下,这些小型、独立媒体能否吸纳众多的新闻从业员?
不过,吴晓东认为传统媒体不会完全倒下。香港的传统媒体由大财团持有,而传媒对大财团来说,有其影响力及特有价值。
“直至(媒体)失去影响力,才会关闭。”
科技进步,加上社交媒体盛行,成立传媒机构成本大幅下降──而开创网上媒体的浪潮,看来未会遏止。
来源:BBC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