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介批评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551#
 楼主| 发表于 2022-7-26 21:13:5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张铭麟

552#
 楼主| 发表于 2022-8-8 22:03: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海南日报“怼”澎湃,背后到底是什么?

记者采访滞留三亚的旅客,被旅客拒绝还指责“记者就是为了流量”。昨日,这张截图在媒体圈疯传。而后,“记者为流量”的观点,又由个人指责变成了官媒的抨击。海南日报公开发表评论称“对三亚疫情防控带节奏,某媒体澎湃得‘太离谱’。”看起来,从个人到官方似乎都认为,主流媒体关注三亚的疫情,好像是关注错了。
记者寻找滞留三亚的旅客采访,却不仅遭到拒绝而且还被指责“记者就是为了流量”。昨日在很多媒体群中流传的这张图,着实伤透了记者们的心。
8月6日下午,这张截图开始在网络上传播,很多媒体人都转发了该截图。截图是来自一个名为“三亚武汉滞留同胞群”,有网友在里面说:“记者别拉进来”,然后又说“记者都是为了流量”。



有媒体记者在网上说,自己为了了解滞留三亚游客的生活情况,想要加入微信群联系采访,却遭到了群友的反对。后来,“三亚武汉滞留同胞群”还发布了一则新的群公告,称:“记者不要进群”。
对于这张截图上的针对记者的言论,媒体同行们普遍表达了失望之情。有的记者觉得,媒体采访也是为了给当事人一个发声的渠道,将滞留旅客的困难如实的表现出来,引起有关部门重视,怎么能如此被当事人简单粗暴的指责为“为流量”呢?还有的记者则干脆很气愤,说起过往采访中碰到的很恶劣的当事人的故事,“有的当事人就这样,用人在前不用人在后。”
很多媒体记者都在朋友圈转发了该截图,一家主流媒体的记者也说,“我们找了好多游客没有一个愿意接受采访”。而红星新闻记者潘俊文则在转发该信息时说:“尽管有人不想让记者进群,但我们还是想让他们发声。”
为复盘事件过程,《传媒特训营》辗转找到了一位某主流媒体的实习生,事发前,他就在“三亚武汉滞留同胞群”中寻找采访对象。
据其提供的与群内网友的对话截图显示,“记者别拉进来”“记者都是为流量”等聊天内容和公告内容属实,但群友说出这些话是有原因的。
原来,当时群里一位滞留游客在很短的时间里先后收到了8家媒体记者加好友的申请,随后,这名游客将多名记者申请好友的截图发布在滞留群上,才引起了其他群友对记者的讨论。
针对该游客被多名记者申请好友的原因,上述实习生对《传媒特训营》回应称,事件的发生与他有关,“当时我(在群里)看那位女士很困难,就把她的求助(信息)发在媒体记者的线索群里,所以很多记者看到了都来加她采访。”
截图显示当时加这位女士采访的记者,有多人就在“三亚武汉滞留同胞群”中。
据完整的涉事聊天记录显示,滞留群的一名群友发完“记者是为了流量”这条信息的一分钟后,又发出一条信息,说“大家跟记者交流的,自己聊就行。”言外之意是并不阻拦记者采访,但不希望在群里过分被干扰。
《传媒特训营》试着联系“三亚武汉滞留同胞群”的群主及发言“记者为了流量”的网友,但未得到对方的回复。
从以上事情经过始末来看,此时更像是采访对象与媒体记者之间的一种误会,从记者们的反应来看,虽然心里不舒服,但还是会坚持自己的本职工作。
某主流媒体的记者说:“被采访对象拒绝很正常,像采访连云港台风的事件,我给当地老百姓打电话,对方一听是记者就挂断了。就跟抽奖一样,碰到愿意说的就说,不愿意说咱们也没有办法。”
而对于“记者是为了流量”这句话,红星新闻一位从业多年的记者表示,流量一词本身并无贬义属性,所谓流量其实就是影响力,对于新闻事件而言,获得流量可以让事件形成舆情,获得更多的曝光,让相关的部门及其领导看到,这对事件问题的解决肯定还是很有帮助的。

如果说采访对象拒绝和阻拦媒体采访还只是个人行为的话,今天海南日报官方发布的评论,就成了“公对公”的针对媒体的批评。
作为海南省的官方媒体,《海南日报》客户端一早原文刊载了职场观知局文章,题为:“对三亚疫情防控带节奏,某媒体澎湃得‘太离谱’”。
文章直接指出,连续两天五篇事关三亚疫情的报道,标题“夸张”、文章“以偏概全”、字眼“不留余地的质疑”。
文章中虽然没有直接点名其批评的媒体,但说:“你的行为真如你的名字一样,实在太‘澎湃’,更如你报道的标题一样,澎湃的‘’就很离谱”。很明显该文章是直接批评澎湃新闻,认为澎湃新闻的质疑性报到“无视疫情防控大局”、“竭力带负面节奏”。
该文章除了批评媒体之外,还互怼了澎湃新闻所在的城市,文中称:“你们与三亚究竟有什么仇、什么怨?是你所在的城市出现疫情那几个月,三亚没有千里驰援?还是你们疫情结束后一波接一波来三亚时我们没招待好?……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强多了你们的地位、你们的前途、你们的生意、你们的光环?……”
该文章中还批评澎湃新闻,不去看三亚防疫好的地方,只去质疑瑕疵,“笔下只有那些差的、那些漏洞,那些正在改进正在改善的,心中无美意,眼中无美景……”
作为官方媒体的《海南日报》引用本文发布后,在媒体圈引发了较大争议。有媒体人就评论说:“咋还骂街了,还占用公共资源骂街?”还有媒体记者认为,澎湃新闻以及红星、新京、北青等媒体平台,作为全国性的主流媒体关注三亚疫情防控无可厚非,表达当前的防疫漏洞,反应民生诉求,也是希望通过有代表性的问题来提醒有关部门,能够更多的从当地百姓和游客的角度来制定防疫政策,并非“以偏概全”和“恶意批评”。
与此同时,澎湃新闻此前报道的“一家13口滞留三亚”事件的当事人也出来回应传闻,说采访中自己所说的“每顿饭700元一人的标准”是误解,酒店有不同档次的餐厅,不是没人每天必须要去吃700元一顿的餐,他们自己也只在这个700元一次的餐厅用过一次餐。
当事人的这个回应,又引发出更多声音,尽管当事人都表示是“误解”,但很多人还是直接指责澎湃新闻是“造谣”。
有人评价说,国内媒体互怼情况实属罕见,过去本地媒体可曝本地,现在谁报骂谁。

来源:传媒特训营

编辑:吴漫
553#
 楼主| 发表于 2022-8-9 22:47: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三亚封城天价食宿全网刷屏 引发海南省委机关报怒怼《澎湃新闻》
【希望之声202289日】(本台记者楚云珒综合报导)海南中共病毒疫情近日迅速升温,其中国际旅游胜地三亚市已经封城,超过8万名游客滞留当地,被迫接受当地恶意涨价的食宿,尤其成都一家13口每天食宿费就高达2.6万人民币的报导更是全网刷屏。事件引发舆论关注的同时,也引发海南官方的不满。海南省委机关报《海南日报》近日转发了一篇暗批《澎湃新闻》的文章,质问道,「你们与三亚究竟有什么仇怨?为什么无视疫情防控大局,竭力带负面节奏?」不少网友借此批评海南官方,「别的没学会,脾气是真大,你们把坐地起价乱收费给解决一下比什么都强」。
海南成为最新中共病毒疫情热点,7日本土中共病毒病例504例,占大陆单日例的62%,三亚市更是重灾区,单日新增413病例。
综合陆媒报导,继三亚市、儋州市、万宁市和琼海市宣布「静态管理」后。海口市8日也宣布全市实施临时性全域静态管理,严格管理人员流动,另博鳌机场8日航班也全部取消。
海南抗疫祭出近乎封岛措施,大批趁暑假旺季前往的民众瞬间从游客变成逃难者,自84日至6日,三亚从全市静态管理到游客暂不离岛,一时间作为旅游天堂的三亚,成了超8万旅客滞留的风暴中心。
焦急的游客为求赶快离开,传出有人以高达上万人民币价格买机票,还有人好不容易登机但最后一刻机上通知全体旅客下飞机。
此外还有网友表示一家13口滞留三亚7天花了人民币18万,且传出三亚有饭店趁机发疫情财收费大涨超过4倍。
例如饭店一份双人餐传要500元人民币,大多数游客难以承受,有人只好去搬了数箱泡面做为存粮。上述这些讯息在网路引发广大讨论,并对三亚旅游业发出批评。
上海的《澎湃新闻》在此期间报导了多篇关于当地乱象的新闻,包含《从三亚登机后舱门都关了,广播里喊著让大家下飞机》、《8万游客滞留三亚,回程机票暴涨,「就很离谱」》、《「住一晚上万,吃一顿7000」,一家13口要滞留三亚7天》等。
这些报导令海南官方相当不满,《海南日报》更在8日凌晨转载了一篇标题为《对三亚疫情防控带节奏,某媒体澎湃得「太离谱」》的文章,开启隔空口水战模式。
文中指出,「请问,你们与三亚究竟有什么仇、什么怨,为什么这么无视疫情防控大局,这么竭力的带负面节奏?是你所在的城市出现疫情的那几个月,三亚没有千里驰援,还是你们疫情结束后,一波接一波来三亚时我们没招待好?」
文中提到,「是你所在城市的病例『两人叫停一座城』时,三亚人民对你们说了什么过激的言论,伤害了你们的感情,还是这波疫情中,有三亚人去到你们所在的城市,又引起了恐慌与骚动,让你们过得不安不爽?」
文中指出,「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抢夺了你们的地位、你们的前途、你们的生意、你们的光环?还是今年上半年海南超10%GDP增速让你们脸上无光?或者,三亚是你们的某个主编、某个大佬、某个投资人的伤心地,不黑一下不打压一下三亚无法向老爷们交代?」
由于大陆媒体几乎都是官方掌握,发生冲突的情形非常罕见,因此很快就在网路上引起关注,网友们在线吃瓜,有的开始站队,有的则表示「媒体叫的欢,苦的不还是老百姓?」
还有网友认为新闻报导只要客观真实就没啥问题:「现在官家都是玻璃心,放眼望去全是坚持清零不动摇的主旋律,你们住1万一天的酒店也是盛世写照,别身在福中不知福。谁敢说封城不对,物价太贵那就是和ZF对著干」、「领导们喝著20万的茶,每天听好话都习惯了,一下子把海南说的这么low,心脏病差点犯了」、「要不是看澎湃新闻是同一阵营,早就见不到第二天早上太阳了」、「和你隔空对骂是不敢动你,你也姓赵不是?普通人还有命吗?」
来源:希望之声
编辑:吴漫

554#
 楼主| 发表于 2022-8-11 20:20:1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海南日报猛怼澎湃新闻
传媒界今天很搞笑的一桩事,其实在昨天已现端倪。
昨天傍晚,南方某大城市党报GZ日报一位记者就在朋友圈写道:
四五月份的时候,没见澎湃新闻这么关注疫情。
配了四张截图。
今天,这事发酵了。“春江水暖鸭先知”,呆子有点佩服这位兄弟。
接下来的话题有点敏感,呆子先发个声明:
以下内容纯转载(组合)自新浪微博(截至晚八点,均未删除)。
@沈涛 ——
今天传媒界最好笑的,莫过于#海南日报怒怼澎湃新闻#这件事了。
作为一位上海市民,对于澎湃新闻这么媒体之前不伦不类的报道也不赏识,反正绝大多数上海媒体已经不姓沪了……
可是,作为中共海南省委机关报的《海南日报》,居然发表这种类似骂大街一样的语言的文章,很显然属于海南省的党政机关缺位监管,那是要不得的。
下面摘录几句《海南日报》这篇《对三亚疫情防控带节奏,某媒体澎拜得 “太离谱”》奇文的句子:
请问,你们与三亚究竟有什么仇、什么怨,为什么这么无视疫情防控大局,这么竭力的带负面节奏?
是你所在的城市出现疫情那几个月,三亚没有千里驰援?还是你们疫情结束后,一波接一波来三亚时我们没招待好?
是你所在城市的病例“两人叫停一座城”时,三亚人民对你们说了什么过激的言论,伤害了你们的感情?还是这波疫情中,有三亚人去到你们所在的城市,又引起了恐慌引起了骚动,让你们过得不安、不爽?
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抢夺了你们的地位、你们的前途、你们的生意、你们的光环?还是今年上半年海南超10%的GDP增速让你们脸上无光?
@评论员王攀 ——
#海南日报# 海南日报怒怼澎湃新闻,从用词用语,到行文逻辑,都是不合适的,伤害的是包括海南日报自己在内的所有媒体的公信力。
如果报道有问题,你用报道反驳它即可。但说什么,上海有难的时候,我们帮过你;海南经济数据好看,是不是让你不爽?你们主编是不是有三亚伤心地……质疑动机和立场,这是糟糕的。
如果中国媒体,都是海南日报这样的逻辑,那么还会有公信力可言吗?有不实或者不周报道,你用实的、周的报道反驳即可,为何用动机和立场来说事儿呢?这样的心态和言辞,之前只是……这是极度不妥的。而且会彻底伤害中国媒体的整体公信力,因为这等于连遮羞布都没有了。
@坐家-五味俱全——
#海南日报怒怼澎湃新闻# 无论是此前袁隆平院士逝世时,澎湃在其官号抢先发布造谣传谣,或是之前南宁的沃柑问题,澎湃在网络议题的设置和引导过程中,始终扮演着极其负面的角色。
同时也有网友质疑澎湃涉上海本地相关新闻时,存在严重缺位现象。其实从媒体属性和利益关系的角度来看,这一点倒无可厚非。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澎湃在制造话题,尤其是引导对立乃至于制造矛盾冲突和带节奏方面,着实是“好手”。
作为专业媒体人不会不明白其中的道理,那么它是为什么呢。
@_畅游八方——
#海南日报怒怼澎湃新闻# 好好整整吧,别说海南日报这一波不得体,我倒希望其他省市的弱势媒体们也支愣起来别回回都让他们挤兑,不得体总比被黑完了哑巴吃黄连要强得多。
来源:公众号“西门三号传达室”
编辑:吴漫


555#
 楼主| 发表于 2022-8-21 22:48: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北青报对苏州事件报道为何引发关注?

苏州和服事件的关注度居高不下,今天和新闻学院的学生读者谈一下北青深一度对这个事件的报道。

18日晚间,北青深一度报道了苏州和服事件。这个报道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以编者按的形式出现,说明了接触派出所但采访未被接受的情况,算是简略呈现了官方的实际态度。报道第二部分,也是主体部分,是对当事女孩的一个对话体。

目前,北青深一度已经在官方公号上删除了报道,但它在视频号上还保留了本次报道的视频版内容。凤凰网曾经转载过这个报道,后来也与北青报公号同步删除处理。

在这两个报道源头被删除之后,曾有一批公众号转载过这个报道,不知道现在情形如何。

北青深一度的报道,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发表正式报道的机构媒体。其他机构媒体也许也派员采访,或者采了但最后没发,具体情况不甚了了。所以,这是北青深一度报道的价值,它接触到核心消息源,并且最后能公之于众,尽管因种种考虑中止了公众号传播,但大众传播接过了报道内容,从而继续扩散影响。

这篇报道之所以能问世,除了北青深一度的努力,也要看到当事女孩没有畏惧,接受了访问。两下的结合,产生了两大后果:一是改变了女孩微博自述的视角,从一个私人记录形式的经历说明,变成符合公共阅读期待的新闻文本;二是,从当事人的角度提供了她在派出所内部的遭遇。这很重要,有利于将事件从情绪中大为脱敏。

因为有机构媒体加持,报道的公共视角令女孩自述变得更加可信,她在苏州高新区狮山派出所里面的遭遇得以公开,它们为外界了解事件提供了相当多、也十分关键的信息增量,对于了解事件、评判是非、论断警察执法的规范与否大有帮助。

从舆论效果看,人们对这篇报道的反应表现出一种全新的姿态,说这篇报道构成社会问责的基础和起点,不算夸张。

从报道可知,当事女孩和摄影师在派出所内被分开盘查,女孩的手机被警察仔细查看,她一边回答警察的知识盲区,一边要承受警察的道德斥责。除了写500字的悔过书,警察还在最后没收了女孩的和服和鞋袜。对话体提供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以“没收作案工具”的名义,没收女孩和服与鞋袜的命令不是同时下达的,稍有停顿,才没收鞋袜。

而且,女孩被拍了正面、侧面、背面的照片,舆论称之为标准“囚犯照”。

北青深一度的报道收录了当时女孩对穿和服的辩解,也记录了她关于爱国的自述,比如在日本街头穿汉服拍照,二次元也爱国等辩护词。

形成反差的是,派出所、高新区分局或苏州公安局拒绝了采访请求,等于放弃了在报道中说明、乃至于自我辩解的机会。有可能是它们习惯了蓝底白字的发布模式,或者过度依赖官方发布,当然也可能出于其他考虑不作答。但不管以什么理由从大众急迫了解的信息通道中“撤退”,都给自身造成了十分被动的局面。

从做新闻的目标而言,北青深一度贡献的不仅仅是女孩增补的信息量,更完成了和服事件的“事实闭环”。报道之前,人们只知道女孩在淮海街穿和服,警察当街训斥并拉人;这个报道出来后,警察在派出所里面的所作所为也清楚了,不管这件事有没有官方后续表态,也不管社会意见支持哪一方,和服事件的事实部分基本完整了。

在最需要事实的时候,机构媒体终于提供了事实——这就是新闻最有魅力、最有力量的地方。事实不需要跟任何观点争锋,它单凭自身的力量就能撬动千万张嘴,激活万千种声音,击退僭越的舆论,粉碎那些迷信舆论引导之人的路径依赖。

当然,这种全国性新闻选题,天然地需要机构媒体能有相应的角色定位——现在这种做全国性选题的媒体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另外,寄望所有媒体在所有时间都能做全国选题,也不合实际。在少数时间能做少数全国选题,就已经不错了。

说回北青深一度的报道。除了它突破发稿禁忌,向舆论场投送了硬核事实,报道的社会影响即使是它未作预期的,也是必然随之而来的东西,无法回避,即使官方缄默,它也像华老栓摸口袋,“硬硬地还在”,所以值得说道一番。

概括起来讲,这个报道的影响就是以凌空一跃的专业修为,超越了此前的议程设置,尤其是穿和服“是爱国VS是不爱国”这一对互搏。报道大大减轻了试图“绑架”事件的那些意识形态争论,将焦点聚集在一个关乎公众利益、关乎人们的担忧与惧怕、涉及苏州警队及政府形象的问题:和服女孩在派出所里被勒令做的一切是否合法?

换言之,报道从萦绕事件的观点迷雾中开辟出一条直截了当的技术进路:从街头处警介入到派出所里所作所为,当事警察是不是规范执法?这是一个技术问题,一个若诚实回答就能有明确答案的问题,一个远离云山雾罩的顾左右而言他的闭合式问题。

北青深一度报道,和许多受够了的读者一样,厌恶无休止的道德争辩与真真假假的爱国表态,而是把事件拉回它本应该立足的法律层面——警察是不是依法行事?——这就是报道的全部力量、全部后果,以及人们对苏州的全部疑问。

从哲学上理解,苏州和服事件充满了许多意志的角力,权力的意志,年轻人的意志,道德家的意志,群众的意志……北青深一度的报道为这场角力增加了新闻人的独立意志。每一种意志都代表一种力量,挺立着一种意义,而所有的意义都在争夺这件事的本质,想成为本质的归属,想要拿到这个熠熠生辉的“绣球”,别在宣告胜利的衣襟上。

在北青深一度报道之前,此事(警察拘传和服女)的本质差不多快要被号称爱国的人夺走,他们的反方勉强维持,现有力有不逮的迹象。报道一出,形势立马改观,这件事的本质将要被那些信服法治的人收归所有——因为在所有的意志、意义、所有的力中,报道所呈现的法治拷问与事件最具亲和力,因而它揭露了此事的本质,是法治与否而不是爱国与否。除非全部推翻警察在介入程序上的所有权力,否则事件的这一本质将牢不可破。

这就是从新闻理论入手,对北青深一度报道的分析结论。

多说两句的是,有两种批评这个报道的说法。一种说报道采信的是单方意见,所以是“小作文”。这是一种非常轻佻的、倒果为因、试图污染信息的话术。在派出所内的一切举动,都有监控视频,和服女孩如果要撒谎,后果显而易见。

这种情况下还想打击女孩的可信度,用心可见一斑。

还有一种不满意来自于前媒体人,认为北青深一度报道不够完美,不该受到赞扬。他列举了报道需要优化的三个地方,找公安局,找苏州宣传机关,找律师释法。这种遗老思维,脱节于时下的媒体环境,也疏离于时下成熟的新闻操作,体现出诚恳的隔阂,不说也罢。(图作者:秃头倔人)

来源:传媒特训营(公众号)


编辑:陶鹏辉

556#
 楼主| 发表于 2022-8-26 14:39:5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重庆潼南如此抗旱,包谷(玉米)粒已干完待收了,玉米杆也寿终正寝了,你们还在装模作样浇啥子水??


潼南这边解释:视频中的画面位于潼南区桂林街道雷伍社区黄精种植基地,这个基地采取的是在玉米地里套种黄精。视频拍摄当天,玉米已经成熟采收,但玉米杆还没有及时收割。套种的黄精面临干枯死亡的危险,因此桂林街道组织党员干部正在给黄精浇水灌溉,力争降低损失。由于黄精比较矮小,且出现干枯状态的颜色和玉米杆干枯的颜色相近,所以导致画面中看上去就像是在给玉米浇水
   
编辑:屈妍君







557#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11:20:0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屈妍君
558#
 楼主| 发表于 2022-8-31 21:28:2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我越来越看不懂现在的新闻了
现在很多热搜上的新闻,仿佛离开标签就活不了。

比如最近有个事#大学生点海底捞外卖被炸伤眼睛#。
                              
又是大学生,又是海底捞,又是外卖,标签贴满,要素奇全。
所以,这个标题就是个很有话题性的标题,点进来前让人以为某品牌火锅危险,点进去后又引导大家以为大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但说真的,这明明就是“一个人煮火锅不当被炸伤”的事情,却要说成“大学生点海底捞外卖被炸伤”,明明就是一个操作不当的事情,却要引导去群嘲大学生群体。
仿佛这个热搜就在等着一条条又酸又坏,充满刻板印象与偏见的评论。
而现在不少新闻标题,好像对女性和小孩有种特别的执着,只要他们出现,就一定要贴个标签放在新闻的最前面。


比如醉酒流氓骚扰少女,被写成了“少女深夜酒吧遭陌生男子搭讪”。
食物中毒,如果是个大学生,就要说“00后大学生喝奶茶进ICU”。
钱财诈骗,如果被骗的是刚生完二胎的女性,那便是“二胎妈妈惨遭网络诈骗”。
我一直也想不明白,生个二胎和被骗钱有个什么关系,难不成生的是散财童子?
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新闻里,大家的关注点从来不是凶手,而是受害人。因为所有的受害人都放在了最前面。
这跟受害人是不是女性,是不是孩子,是不是弱势群体都没有什么关系,不信的话我随手写几个新闻标题:
《某男子露宿公园遭猥亵》《男子出差后回家被砍伤》《两男青年返乡小路上被抢劫》
这三个标题把主语换成别的一样能用,但都隐去了加害人,这就暗示了读者从已有信息里找到他们受害的原因。
比如第一个男子遭到猥亵,你就会想是不是他不自爱,露宿公园;
第二个男子在出差期间,可能做了什么不道德的事,才会遭到报应;
第三个两个男青年走小路才被抢劫,走大路就没事了,又或者是不是长得太年轻了,诱使别人犯罪了。
所以,这就会导致所有看到的人都会产生一个疑问:TA为什么会被这样对待?这就会让大家天然地苛责受害人,天然地觉得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最后鸡贼地塑造了一种铁证如山的“受害人有罪论”。
你以为那些起标题的不懂吗?正是因为懂他们才这么写的。
因为同样的一件事,讲述的方式不同,所表达的观点也就不同。
我要是说“富二代爱上表妹后,十七岁与表姐初尝禁果”这就是个社会伦理新闻,人们更关注的是豪门的荒淫无度,与富二代的亲属海天盛筵。
但我要说这是120回的章回体古典名著,你可能就回过味来了,这不是《红楼梦》吗?
同理,《西游记》就是“国家保护动物被富二代走私至国外”,《三国演义》就是“人妻爱好者建立的帝国被下属篡夺”,《水浒传》就是“杀妻杀嫂之后,一些男人聚在了一起”。
这种把女人、小孩、富人、学生或者凶杀、偷情、午夜、凌晨等关键词放在前面的方式,你说他是为了阐述事实,连狗都不信,偏偏他们字里行间又自诩为社会的良心、公理的守护者。
所以,久而久之,当一个人一群人变成刻板印象的标签后,看到这些标签的人就会失去共情能力。
不是大学生的骂大学生蠢,不是女性的骂女性蠢,不是老人的骂老人坏,外地的骂当地的,上网的骂不上网的,群体多的骂群体少的,声音大的骂声音小的。
于是,大家越来越不包容,越来越对立,越来越网暴。
毕竟,有标签就有对立,有对立就有争议,有争议就有流量。现在的很多标题,都是这种这样地贴上几个标签,搞起两个对立,造了个话题,最后挣了一波流量。
所以说到底,我很讨厌这种鸡贼,讨厌这种使坏。
讨厌这种嘴上说的是正能量,心里想的是挣流量。
来源:王左中右(公众号)


编辑:邓秋雨

559#
 楼主| 发表于 2022-9-7 14:24: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张铭麟

560#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6 23:08:3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张铭麟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