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体经营案例

[复制链接]
551#
发表于 2016-9-5 13:52:5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今日, 财新网新推的收费阅读产品“王烁学习报告”正式上线。据悉,这款收费阅读产品是由财新主编王烁亲自操刀,今天为免费试读,不日将封闭。此前,王烁决定乘游学美国之机,代读者提问,写出其“学习报告”。据悉,王烁现任财新传媒主编、财新《新世纪》主编、财新网总编辑。2011年10月,王烁领导的财新传媒采编团队作为“独立媒体的先锋”。



552#
发表于 2016-9-6 14:49: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这届媒体不行!

论坛君 记者论坛
2016-09-05



关了一个月小黑屋,终于解禁了。

进了久违的后台界面,跳出几十条留言,都是询问“为何不更新了”。——过去一个月因为进不了后台,完全看不到这些留言,也无法互动。

一些关心的朋友也在微信上问,记者论坛怎么了?

原因大家都懂的,因为发了一篇容易引起联想的文章,被有关部门点名。

稍可以慰藉的是,粉丝数在过去一个月里居然每天都还有所增加,让正在看G20晚会的论坛君感动涕零。

烟花易冷,留下的都是真爱。

头一回体会到失语的悲哀,不是因为公号不能发文章,事实上过去一个月少了这项每日推送文章的任务,倒多了不少吃瓜的时间,所以能坐在电视前看G20。

在手机移动端的时代,自媒体高度依赖平台而存在,因为读者所在,分发的平台有限,可供发挥的空间亦极其有限。这一点,与PC互联网时代相比,是一个巨大的倒退。网页时代,即便有万里长城的存在,但也存在翻墙的可能。更重要的是因为网站的多样性,生产真实且自由内容的需求和动力存在。

微信的强大并没有消除沟通和传播的障碍,一个新的具有垄断地位的社交传播平台在成为政府的拱卫力量之后,传播和生产的路径反而更狭窄了。

这和集权一个道理。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除了这两天让杭州人得以带薪休假的G20武林大会,还有两件大事发生。

一件是我的老乡王宝强的老婆出轨了。无论吃瓜群众如何激愤,出轨真不是个大事儿。因为出轨而离婚的群众,远不如因为买房而离婚的多。你看这几天上海的民政局,离婚都限号了,一天只摇50个。这也是垄断行业。

之所以成为一个大事儿,是因为出轨连续十几天占据了各大资讯平台的头条,连续刷爆了微信的朋友圈,连四年一届的奥运会都被抢去了风头。直到今天,一个月了,华为手机自带的阅读平台首屏还排满了出轨的消息。

出轨成为头条很正常,这是吃瓜群众的天然属性,天生对政治和桃色事件敏感,前者被阉割,后者欢乐多。但让论坛君记住的一条评论是,“现在的媒体真不行了,成天挖这些低俗的料!”(大意如此)。

可以想象一下那画风:吃瓜群众们一边吃着瓜,寻找小图片和小视频;一边反手把瓜皮扣到媒体头上。这也很容易理解,吃多了瓜,吃瓜群众也有脱离低级趣味的要求。

但为什么不加区别地把瓜皮扣到媒体头上啊?你没看到乐此不疲挖料取标题的都是自媒体,都是个人订阅号吗?

爱吃瓜没错,自媒体迎合吃瓜也是投你所好。但要搞清楚,资讯平台不等于媒体,自媒体也不等于媒体,包括党报在内的“严肃”媒体都不会在出轨事件上追逐眼球。

大家都爱吃瓜,这是人之常情,但不能把瓜当饭吃,还一叶障目,不爽了就怪媒体。虽然扔西瓜皮也有快感,但无助于满足你吃瓜同时日益增长的脱离低级趣味的需求。




另一件大事是,论坛君曾经效力过的东方早报终于传出要关门的消息。

说终于,是因为论坛君两年前就猜到这个结局。2013年底开始的这一波报纸关停潮,上海一口气关掉了《新闻晚报》、《天天新报》、《上海商报》等多家报纸。当时和几个朋友聊,就得出一个结论:澎湃开张给了东早两年缓冲期,等平台和人马转型过去,就离停刊不远了。

这个消息还是足够让人悲哀。纸媒频频关停的今天,关一家都市报也不是件大事儿。但东早不一样啊,走了一条与其他都市报迎合市民趣味不同的路数,除了都市新闻,在政经和财经深度上都有突破,基于上海大都会定位的上海书评、艺术评论、上海经济评论这几个专版,一看就是东早的气质。小市民的上海要想成为真正的国际文化大都市,还真少不了这种气质。

东早承载了一代新闻人的理想,也做成了理想中报纸的样子。大河奔流,理想无力,只剩澎湃。

媒体不行,还真不是单纯盈亏的问题,放开手脚,自有盈利之道,不至于到要一关了之的地步。从有关部门的角度,舆论阵地转移,BAT凭借事实性垄断成为新的拱卫力量,纸媒喉舌地位一落千丈,加上诸如东早之类媒体坚持风格,做些突破性报道,不听话还惹来麻烦。

所以还是要关。也真怪不了吃瓜群众评论:这届媒体不行。


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WnbopUwMhbMGy2WW#rd
553#
发表于 2016-9-11 09:04:4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从《纽约时报》最新招聘广告看媒体"数字转型"
2016年09月11日06:53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 [url=][/url]








原标题:从几则招聘广告看“数字转型”

作为美国新闻业公认的制作可视化和互动新闻最好的媒体,《纽约时报》一直走在数字化尝试的最前沿。今年8月下旬,《纽约时报》上刊登了三则最新招聘广告,表示正在寻求负责教育、性别和气候三个领域的专业编辑,而对于他们技能的要求,则远远高过一名普通的日报编辑。

在一份面向全员工的文件中,新任执行总编迪安·巴奎特写道:“我们将组建的这三个新的报道团队,其首要任务是服务于迅速增加的在线受众……将来他们会成为新闻编辑室的模范。”

文件中,有几个关键段落,展示了《纽约时报》对于如何在未来占据报道制高点的思考。

脱离纸质出版?

“教育编辑将与整个编辑室的其他人合作,但会游离在目前的部门结构之外,没有纸质版的任务。”教育编辑的应聘条件中,特别声明将免去新编辑纸质版方面的工作,另两则招聘广告也都明确表示,新编辑不必担心《纽约时报》纸质版面的排版问题。

“我们期待这些新团队独立运行,区别于现有的部门机构,专注于气候、教育和性别领域的重点报道。报纸的出版中心会配合新团队协商哪些选题创意可行,自主决定将什么故事呈现在报纸上。”巴奎特写道。而这种做法,也使新的团队能够摆脱《纽约时报》原有的体制结构,有充分的空间与经验丰富的记者共事。

垂直品牌战略的暗示

每一则招聘广告都暗示,新编辑要精心策划主题报道,把所在领域的新闻纵向做深,使其成为具有品牌效应的优质新闻栏目。

例如,招聘广告中要求应聘者有为报道做出“标志性声音”的觉悟——正如记者既要写通讯,又要报道新闻选框、控制整体时间以及出现在视频直播中。而社会性别编辑的招聘广告中提到,一个完全独立的产品要寻求“一个具有创造性、充满激情的领导者,来指导一个跨平台、覆盖全球领域、以性别和身份为报道主题的团队”。

在多平台上展现新闻

“数字工具使我们能够用新的、多样化的方式‘讲’新闻,而不再仅仅依靠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因此可以呈现出比过去更生动、更视觉化的新闻报道。”巴奎特认为,数字化工具给《纽约时报》带来诸多新机会。就像这几则招聘广告所提出的,编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多平台上展现新闻,例如对教育编辑要求的摘录,“新闻报道要以各种形式出现:视频、图片、通讯、可视化数据、播客、讨论会等。团队需要作出决策,来确定哪些报道形式是最重要的,哪些不是。”

读完这些招聘广告,有一件事越来越明确:随着《纽约时报》努力地重新定义新闻报道,这些职位新要求也反映出,一个新的新闻机构试图避开传统体制,转向各种团队、报道形式的交叉协作。

(张紫璇编译)


(责编:宋心蕊、燕帅)

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6/0911/c40606-28706408.html





554#
发表于 2016-9-11 09:24:1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数字化转型中的英国记者:困顿与坚守原创 2016-09-10 史安斌 王沛楠
清华全球传播
史安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沛楠(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刊于《青年记者》2016年9月(上)近年来,全球传媒业经历了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不论是传播技术、新闻生产方式还是受众分布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在传播技术上,虚拟现实技术(VR)和无人机航拍成为报道新闻的新宠,也改变了传统的新闻方呈现和接受方式;在新闻生产上,众包新闻和用户原创内容(UGC)的兴起正在颠覆传统的生产模式,带来“公民新闻”的崛起;在受众分布上,移动互联和智能手机将来自亚洲、非洲等地区的民众带入了互联网构筑的全球社群中,改变了互联网的舆论生态。在这样的巨变中,新闻记者必须要重新认识传媒行业,定位自身与媒体的关系并建构新闻生产的新方式。
英国是世界现代新闻业和职业记者的发祥地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在全球传媒业中的占据主导地位,和美国共同构成了对国际新闻、信息和舆论的“双头垄断”。在英国的主流媒体中,BBC是世界公营媒体制度的先声和典范,路透社是世界四大通讯社之一,包括《泰晤士报》、《卫报》等媒体也在全球传媒业享有极高的声誉。在面对这场世界传媒业的巨变时,身居世界新闻业前沿的英国的记者在经历着怎样的变化呢?
牛津大学路透新闻研究院新近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了英国新闻从业者的现状。这份名为“英国记者现状“的调查报告对700位来自英国不同媒体的新闻从业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涵盖了记者的个人信息,社会角色认知,工作习惯,对雇主媒体的态度,行业伦理等诸多领域的问题,由此勾勒出了英国近6.5万名专业新闻工作者的基本样貌以及新闻业的现状。本文将这份最新报告与2012年发布的“世界新闻业现状”计划(Worlds of Journalism project)在英国进行的同类调查数据进行了对比,从而展现出英国的记者群体在这场传媒变革中所发生的改变。本文将从英国记者个人背景的多元化程度,对传媒环境的理解,与受众的关系,对职业的认知以及在专业化程度上的自我要求这五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全球新闻传播行业的变革趋势,从而更为全面和深入地认识在剧变中寻求突破的英国传媒业,为我国同行提供镜鉴。
记者职业构成:多元化的神话伴随着移民的增加,英国社会的种族多样性日益提升,但这一变化并没有反映到新闻从业者的过构成中,由白人男性主导新闻业,少数族裔、女性等弱势群体处于边缘地位的传统格局并未得到改观。2011年英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英国的白色人种所占的比重由2001年的92%下降到87%。与此同时亚裔和非裔英国人比重快速上升,其中亚裔比重从2001年的4.4%增加到6.9%,非裔人从2%上升到3%。但调查中亚裔记者和非裔记者的比重分别只有2.5%和0.2%,与其人口所占比重严重不平衡。特别是700位记者样本中只有两位非裔记者,体现出非裔英国人在传媒行业处于严重被边缘化的地位。此外,英国媒体还存在着对少数族裔的“隐蔽性歧视”。报告中提到,一位穆斯林媒体人用其本名投递简历被拒后,更换了一个更加“英式”的姓名重新投递简历,并成功获得了面试机会,因此,他认为少数族裔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己的求职。另一位供职于全国性报纸的亚裔财经媒体人认为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并没有经历过种族问题,但他也承认歧视问题在地方报纸中更为严重。
女性在英国媒体中的地位同样存在边缘化的趋势。虽然英国媒体中45%的记者是女性,但女性在收入、职业地位、编辑自由度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劣势。在收入方面,有50%的女性记者月收入低于2400英镑,在这个收入阶层的男性记者只占34%。高收入阶层则正好相反,36%的男性记者月收入超过4000英镑,但只有22%的女性能达到这一水平。与此类似的是不平等的职业地位,在调查的样本中,虽然男性与女性记者的人数接近,但能够成为所在媒体高级主管的男性是女性数量的将近2倍。性别甚至还影响到了新闻采写的自主权,男性记者认为自己“能够自主选择新闻主题”和“能够自主选择新闻报道视角”的比重都超过女性,体现出女性在新闻采写的过程中会更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预。
由此可见,英国媒体现在依然难以摆脱“白人男性中心”的特点。亚裔、非裔等少数族裔和女性在媒体上长期以来处于被“噤声”的状态,他们的存在只能依靠占据英国主导地位的白人男性群体阐释和建构。对英国媒体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个现象,表明英国媒体对少数族裔的报道常常带有显著的刻板印象,例如将黑人描述成为麻烦制造者或下等阶层。这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媒体中的“白人男性特权”,其他边缘群体或者被这种话语权力所控制,或者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对于追求多元化和种族平等的英国来说,实现这个目标在媒体界依然任重道远。
“墨客”与“极客”的合体:记者角色的数字化转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媒体不断涌现,对传统媒体造成严重冲击,全球媒体也始终没有停止其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作为英国传媒业的标杆,BBC率先提出“数字优先”的发展理念,并构建了“中央厨房”式的采编平台,《泰晤士报》和《卫报》也紧随其后参与到这场媒体变革中来。媒体的数字化转型也对记者和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面向不同的平台生产符合电视、网络、智能手机移动端等不同平台发布要求的新闻产品。
调查报告的数据体现出数字化转型对记者行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网络新闻的崛起与全媒体记者队伍的日渐成型上。其一,报告指出,英国记者服务的媒体平台在2012到2016年间经历了显著的变化。2012年中有56%的英国记者为报纸工作,而这个数据在2016年降到了44%。与此相反的是,在2012年参与的网络新闻生产的记者只占所有记者的26%,但在四年后这个数据已经飞速上升到52%。网络新闻在很短的时间内吸纳了大量记者参与其中,证明数字化转型对记者行业已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虽然网络新闻记者的比例快速提升,但这个领域的薪资待遇水平较低,调查显示,专职纸媒记者的平均年薪仍然比专职网络记者高出10000英镑左右。
其二,虽然数字化转型是由技术驱动的,新闻内容仍然是媒体生存的基石,这就使得能够完成全媒体生产的记者日益受到青睐。调查显示,有42%的英国记者在工作中采用两种及以上的媒体形态完成报道,其中6%的记者使用三种及以上的媒体形态。面对全媒体的新闻环境,记者需要以多媒体的思维来审视自己的报道,并能够充分利用图表或视频进行报道。但同时,全媒体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新闻生产应达到的“深度”和“厚度”,减少了高品质新闻的出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闻业作为“第四权力”的职业声誉及其社会影响力。数据显示86%的记者认为他们进行采访的时间在下降,其中网络新闻记者采访时间下降的比例尤为显著。擅长采写编评的传统“文人墨客”型记者正在遭遇技术“极客”对新闻业的冲击。
在传媒环境剧烈变化的今天,英国媒体人也经历对行业认知的调整和对新闻生产方式转型的适应。在媒体融合和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单纯依赖传统的采写编评和内容生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以“数字原住民”为主体的受众对新闻业的期待。数字化时代的新闻记者不仅应是秉持批判精神的“墨客”,还应是富于创新精神和技术素养的“极客”。新闻记者只有将二者优势互补,走向“合体”的境界,才能实现自身的数字化转型。
受众至上:盈利压力下的转变网络新闻的蓬勃兴起也在改变着记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在大众传媒时代,受众在记者心目中是一种“遥远而抽象的存在”,记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凭借直觉和经验,而非通过揣测受众对新闻的期待和喜好来完成报道。而在网络新闻时代,新闻的点击量一目了然,受众还可以通过点赞、转发和评论来对新闻文本进行即时反馈。调查表明,有77%的英国记者认为,最近五年里受众反馈对自己新闻生产的影响有不同程度的增强。新闻传播机制的变化已经悄然改变着英国记者的职业理念和内容生产过程。受众由“遥远而抽象的存在”逐渐转变为影响新闻内容生产的决定性力量,新闻报道和评论也随之由记者编辑的“个人作品”转变为受众导向的“定制产品”,新闻业从整体上由面向社会的“公共事业”转变为面向消费者的“个性化服务”。
在全球新闻媒体都在面临生存危机的环境下,英国的传统媒体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这场“传统新闻业的寒冬”。自2010年以来,英国媒体的广告收入已经连续五年出现下滑,其中2014年的广告收入下滑达到了8.2%。英国记者也明显地感受到了行业利润下滑所带来的危机。调查显示,有77%的记者认为,他们供职的媒体机构所面临的盈利压力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运营危机,英国媒体机构与公关广告业的关系开始变得日益密切。超过60%的记者认为,当前新闻业受到了来自公关业和广告业越来越大的影响。与此同时,由于新闻媒体缩减预算引发不断裁员,记者个人所承担的工作量也呈现增加趋势,有81%的英国记者认为自己工作的平均时间在增加。
为了更好地吸引受众从而获得广告收益,英国记者在新闻选材的方向上更多地展现出“受众中心”的思路。调查数据显示,45%的英国记者认为“提供吸引最大多数读者的新闻”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有50%的记者认为“提供娱乐与休闲信息”非常重要。甚至有51%的记者承认自己在不同程度上倾向于生产夺人眼球的“煽情新闻”。另一方面,在社交媒体的时效性压力下,新闻生产的速度也在加快。传统媒体记者平均每周完成10篇报道,相比之下,网络新闻记者平均每周能够完成超过20篇的报道。
上述这些调查结果充分表明,在市场萎缩和互联网竞争双重压力下的英国记者转向生产出越来越多的“垃圾快餐新闻”(junk food news),即追求短平快的消息和易于吸引读者的煽情信息。采访时间的减少与新闻生产需求的增加,催生了诸如“列表清单体”(listicle)等缺乏思想深度和内容品质的“扁平”式新闻泛滥。如果记者只将受众视作消费者,而非社会中的公民,一味迎合其需求和偏好,则很有可能威胁到新闻作为“社会公器”的重要作用。

记者的职业操守:坚守、共识与困顿虽然英国新闻业面临着整体性的萧条,但记者在职业道德和伦理操守方面的态度依然非常坚定。调查显示,94%的记者认为,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都必须坚守职业伦理规范。英国是最早明确提出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和专业伦理的国家之一。早在19世纪末就成立了“全国报刊投诉委员会”,20世纪初就制定了《英国新闻业务准则》,对新闻业的道德伦理进行严格的监督和规范。即便在数字化时代生存压力的重压之下,英国对新闻道德伦理的信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动摇。调查中有超过50%的英国记者都反对“伦理标准取决于记者自己的判断”,说明这套准则在实践中已经发展成为具有较强约束力和认同感的行业伦理标准。在收取“车马费”和保护隐私等具体问题上,英国记者也都体现出较强的共识。96%的记者反对在任何情况下向接受“车马费”,53%的记者反对在任何情况下使用私人的信件和照片。
对于记者的职业定位和社会角色,英国记者也有较强的共识。对于记者应该如何定位自己的工作这个问题,77%的记者不同程度地认同记者应当是“超然物外的观察者”(detached observer),93%的记者则认为,记者应当客观地反映新闻事实的样貌。由此可见,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仍然是英国记者职业精神的主要来源,对客观性、真实性和独立性的追求占据英国记者职业认同的主导地位。
另一方面,英国记者仍然对政府和政治家依然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93%的记者认为支持政府的政策不是自己的责任,90%的记者认为传递政治人物的正面形象并非记者的分内之事。82%的记者认为自己不应当对民众的政治观念和政治参与进行过多地干涉,63%的记者不同意在报道中鼓动民众参与政治运动,同样也有58%的记者认为“设定政治议程”不是自己的责任。
虽然英国记者在坚持伦理标准与专业主义的精神,但他们依然敏锐地感受到了新闻自由的削弱。只有19%的记者认为相比五年前自己对新闻内容有更大的裁量权,反之41%的记者认为这五年来的采编独立的状况有所恶化。同业竞争和媒体频繁展开的受众调查是导致新闻自由恶化的主要原因,激烈的同业竞争导致媒体必须花费更多的精力吸引受众,而受众调查则为媒体如何吸引受众指明方向。包括BBC、《金融时报》等媒体都开发出复杂的计算方法来评估受众的喜好,并且将编辑裁量权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以便于在数据的配合下生产符合受众期待的产品。
在职业精神的层面上,英国记者展现出作为职业共同体的高度责任感的伦理意识,试图捍卫记者作为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职业所应当具备的素质。但在面对采编独立受到诸如广告、受众、资本等因素的侵袭时,身处数字化大潮中的他们依然像前辈一样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苦苦挣扎。

专家型记者:精英主义的崛起19世纪初,第一批现代职业记者诞生于英国,但当时的记者大多只是兼职从事这项工作,撰写的很多也是奇闻异事和耸人听闻的报道。一个多世纪以来,随着新闻行业的日益分众化,记者开始成为一个具有较强专业化要求和高学历背景支撑的行业。这一趋势在英国新闻业的体现非常明显,调查表明,86%的英国记者至少拥有学士学位,而在从业三年以下的青年记者群体中,这个数字高达98%,还有36%的青年记者还拥有硕士学位。可以看出,英国新闻业“学院化”的倾向愈发明显,接受高等教育和具有某些领域的专业知识成为青年记者进入这个行业的基本门槛。
尽管数字化时代“人人都是记者”由梦想成为现实,但与此同时,专业记者的门槛水涨船高,精通某个领域的专家型记者成为新闻业的主导力量。有53%的英国记者认为自己是某一特定领域的专业记者,其中财经记者占11%,文化记者占9%,包括体育记者、娱乐记者、科技记者和交通记者的比重都超过3%。值得注意的是,英国专门从事环境和公共健康领域的报道的记者比重分别达到了2%和1.5%,在这两个领域已经形成了专业化的报道门类和记者群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种“专家型”记者的比例在新闻媒体机构还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专家型记者是伴随着“利基新闻”(niche news)的产生而出现的,由于利基新闻追求小众群体的专业信息需求,因此对新闻报道的专业化程度也有所提高。英国最早一批专家型记者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星期日泰晤士报》雇佣了一批记者专门负责体育、旅行和商业领域的报道。近些年来,对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问题的关注催生出报道领域更加细分的专家型记者。这些记者都在某一领域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广泛的人脉,能够对专业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并提炼出对受众有价值的内容,撰写具有深度的解释性报道。
调查中,79%的记者认为“教育和启迪受众”是仍然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之一,这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出英国记者精英化和专业化的趋势已经愈发明显。专家型记者的崛起使记者的职责不再仅仅是告知受众信息,还需要对信息进行阐释和解读,对信息的意义进行判断,以帮助受众理解他们所不熟悉的事物。从这个意义上看,专家型记者的崛起也在推动着英国新闻业走向更加成熟的职业化进程,并能够有效防止社交媒体时代新闻的职业声誉和内容品质出现的“断崖式下跌”。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字化时代的新闻教育不仅不会衰落,而且也会朝着更为精英化、专业化的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1] Journalists in the UK, 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 2016. 下文统计数据均来自这份报告。[2]Cottle S. Ethnic Minorities & The Media: Changing Cultural Boundaries. McGraw-Hill Education (UK), 2000.[3]Pepin J R. Nobody’s business? White male privilege in media coverage of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Sociological Spectrum, 2015: 1-19.[4]Thurman N, Lupton B. Convergence calls multimedia storytelling at British news websites. Convergenc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to new media technologies, 2008, 14(4): 439-455.[5]Stevens, Jane, Where are the New Storytellers? In R. DeWolk (ed.), Introduction to Online Journalism. Boston: Allyn& Bacon, 2001[6]史安斌, 廖鲽尔. 《新共和》 危机: 文人与极客的媒体战. 青年记者, 2015 (13): 80-81.[7]Napoli, Philip. Audience Evolution: New Technologies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Media Audience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1[8]Mark Sweney, UK newspaper ad revenue returns to growth as digital income surges, http://www.theguardian.com/media ... venues-grow-digital[9]Jensen C. Junk food news 1877–2000. P. Phillips and Project Censored (Eds.), Censored, 2001: 251-264.[10]Turner B, Orange R. Specialist journalism. Routledge, 2013.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U2Nzc3MA==&mid=2652646070&idx=1&sn=da46879e2e98b83f0af75f7a45573de6&scene=5&srcid=0910opblv9tfsMPVWDC2P



555#
发表于 2016-9-11 19:45: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从《纽约时报》最新招聘广告看媒体"数字转型"
2016年09月11日06:53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从几则招聘广告看“数字转型”
作为美国新闻业公认的制作可视化和互动新闻最好的媒体,《纽约时报》一直走在数字化尝试的最前沿。今年8月下旬,《纽约时报》上刊登了三则最新招聘广告,表示正在寻求负责教育、性别和气候三个领域的专业编辑,而对于他们技能的要求,则远远高过一名普通的日报编辑。

在一份面向全员工的文件中,新任执行总编迪安·巴奎特写道:“我们将组建的这三个新的报道团队,其首要任务是服务于迅速增加的在线受众……将来他们会成为新闻编辑室的模范。”

文件中,有几个关键段落,展示了《纽约时报》对于如何在未来占据报道制高点的思考。

脱离纸质出版?

“教育编辑将与整个编辑室的其他人合作,但会游离在目前的部门结构之外,没有纸质版的任务。”教育编辑的应聘条件中,特别声明将免去新编辑纸质版方面的工作,另两则招聘广告也都明确表示,新编辑不必担心《纽约时报》纸质版面的排版问题。

“我们期待这些新团队独立运行,区别于现有的部门机构,专注于气候、教育和性别领域的重点报道。报纸的出版中心会配合新团队协商哪些选题创意可行,自主决定将什么故事呈现在报纸上。”巴奎特写道。而这种做法,也使新的团队能够摆脱《纽约时报》原有的体制结构,有充分的空间与经验丰富的记者共事。

垂直品牌战略的暗示

每一则招聘广告都暗示,新编辑要精心策划主题报道,把所在领域的新闻纵向做深,使其成为具有品牌效应的优质新闻栏目。

例如,招聘广告中要求应聘者有为报道做出“标志性声音”的觉悟——正如记者既要写通讯,又要报道新闻选框、控制整体时间以及出现在视频直播中。而社会性别编辑的招聘广告中提到,一个完全独立的产品要寻求“一个具有创造性、充满激情的领导者,来指导一个跨平台、覆盖全球领域、以性别和身份为报道主题的团队”。

在多平台上展现新闻

“数字工具使我们能够用新的、多样化的方式‘讲’新闻,而不再仅仅依靠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因此可以呈现出比过去更生动、更视觉化的新闻报道。”巴奎特认为,数字化工具给《纽约时报》带来诸多新机会。就像这几则招聘广告所提出的,编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多平台上展现新闻,例如对教育编辑要求的摘录,“新闻报道要以各种形式出现:视频、图片、通讯、可视化数据、播客、讨论会等。团队需要作出决策,来确定哪些报道形式是最重要的,哪些不是。”

读完这些招聘广告,有一件事越来越明确:随着《纽约时报》努力地重新定义新闻报道,这些职位新要求也反映出,一个新的新闻机构试图避开传统体制,转向各种团队、报道形式的交叉协作。

(张紫璇编译)

来源:传媒--人民网  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6/0911/c40606-28706408.html
556#
发表于 2016-9-16 10:06:0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一条和二更都想脱离自媒体 短视频内容创业的变现之路有哪些?

持续的内容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所有内容创业者的焦虑所在。在相同的时间节点,一条和二更都正在试图脱离原本的自媒体形态。


王潇其 · 2016/09/16 09:13评论(0)  收藏(2)字体:宋




在短视频领域,作为头部内容,一条和二更有很多相似性:创始人传统媒体的背景,且同为生活方式类短视频项目。一条和二更都是从新媒体的角度切入,通过优质的内容来获得粉丝后,尝试视频定制的商业化方式,再通过广告来导电商。不过,在发展过程中,它们各自的变现模式已经开始发生了改变。
2016年5月,一条刚刚开始在公众号上每天推出电商新品,半个多月,电商销售额突破了1000万。8月底,有媒体报道“一条”旗下App“一条生活馆”已提前上线。“一条生活馆”是个移动电商平台,基本是把之前内嵌在一条公众号里的电商版块迁移了出来。一条创始人徐沪生告诉界面记者,目前一条的App暂未上线,只是制作了一个H5通过注册,App仍按原计划于9、10 月上线。
徐沪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一条并不是一开始就规划好做电商。一条最早也是冲着广告去的,随着用户越来越多,徐沪生发现广告做到2亿就差不多到极限了。“现在有了2000万用户,一条可以做更大的事情。”
这个“更大的事情”,是通过优质的生活方式内容,把消费升级中最重要的群体——中产阶级找出来,做一个高附加值平台。通过内容与这群人建立更深的联系,把他们的行为数据留在平台上,一条就可以在未来变成一家中产消费领域的数据驱动型公司。
与一条纯粹走内容电商的路不同,目前已知的内容变现模式,二更都在尝试。
除了商业视频定制和广告变现,二更在内容电商上的尝试是记录一种手艺或者一个品牌,当内容有商品属性,便与电商发生关联。同时,二更还在内容电商上探索新的产品形态。二更CEO李明介绍说,二更接下来会推出测评类内容,测评的范围包括日用品、工艺品、美食等。另外,二更第一个IP作品——「二更食堂」的精选文集《陪你说一世晚安》于今年出版,隐藏菜单、小人生等子栏目也在计划走IP孵化的路径。
2015年6月,二更开始尝试商业化,深耕商业视频的定制。一年多的时间里,二更除了与客户、内容发行平台打交道,还与公关公司、营销机构合作。 “在从传媒公司团队转型到新媒体团队的队伍中,二更是比较早期的。我们知道同样的媒体人、内容创业人的需求。”李明说。
上半年,二更启动了新媒体视频联盟的组建,目前已有上千人。联盟成员大部分与二更的前身类似,为当地的传媒公司、影视团队,盈利模式也以制作商业影视内容为主。李明说,二更团队的基因,越来越适合搭建一个平台,连接内容制作和媒介资源。
9月中旬,二更将上线二更影视平台,视频项目方在平台上提交发行需求和内容,二更来对接客户和合作伙伴,从中获取交易分成。通过聚合发行渠道、营销机构和客户等资源,构建覆盖全国的完整视频服务体系、视频发行体系和视频营销体系,搭建完整的视频生态。
IP概念和直播的火热,让影视及视频成为投资重点。根据IT桔子Q2中国互联网创业投资分析报告,文娱产业获投数量为107起,成为获投数量最多的领域。
不难发现,文娱领域融资事件多,但单笔融资金额少,资本仍以试水为主。
李明告诉界面记者,“内容创业是有波动性和风险性的,没有办法保证所有的内容处于一个品质,即使品质能保证,是不是能一直受到追捧也是问号。”
内容本身的商业模式是比较有限和成熟的,在商业回报上不会有爆发性增长空间。资本对于内容的投资主要从三个方面考量:
第一,是否具有头部内容的潜力。
第二,是否可以做内容电商或付费内容。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做内容电商和付费内容,比如7月刚刚获投的《陈翔六点半》,轻喜剧做内容电商就会比较吃力。李明认为,内容电商有适合的形态,必须有持续性的内容价值和电商转化的价值。对于内容属性不强的项目,通过软广的方式转到电商产品,会对粉丝体验造成伤害。“这种内容做电商,不像收韭菜,而像收麦子,收割一次少一次。”
第三,是否具有垂直深挖的可能性。例如《军武次位面》,作为一档军事视频节目,在各平台的播放人次已经是几千万量级。打造军武次位面的光速时光计划搭建社区,军事类游戏、模型、IP等都是它垂直扩展的线索。
持续的内容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所有内容创业者的焦虑所在。在相同的时间节点,一条和二更都正在试图脱离原本的自媒体形态。作为早期的短视频内容创业者,它们已经摸索出了各自商业化的发展道路。焦虑依然在,但道路上的迷雾已被吹散很多。
http://www.jiemian.com/article/854599.html



557#
发表于 2016-9-16 10:32:5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报刊业在多元发展中寻找突破 立足纸媒超越纸媒
2016年09月14日 09:32:39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报刊业经营形势严峻,报刊人不断思辨求解,透过刚刚落幕的第九届中国报刊经营大会暨2015-2016中国报刊经营价值排行榜发布会,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市场份额不断被挤压的当下,中国报刊媒体正在利用纸媒的品牌影响力谋求多元发展,其中的经验与体会对处于困境中无所适从的纸媒经营者或许能够带来一些借鉴,发现一些机会,把握一些方向。
  立足纸媒超越纸媒
  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看到,报刊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报纸出版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2015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可以看到,报纸出版实现的营业收入降低了10.3%,利润总额降低了53.2%,43家报业集团中31家报业集团的营业利润出现了亏损,较2014年又增加了14家,亏损面正在继续扩大。“现在报刊业面临着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同时又面临着新技术、网络化、数字化全方位的挑战。但是,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重压之下,仍有报刊实现了新业态、业务收入较大幅度的增长,起到了很好的提振作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副司长赵秀玲说道。
  其实,报刊广告市场“强者恒强,创新突围”的发展态势日趋明显。实践证明,只有发展多元业务模式,实干创新突围,才能在当前瞬息万变的传播环境中立于不败。
  这其中,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就是个好例子,他们将传媒的影响力转化为生产力,把优质的资源转化为行业资本,在2015年传统媒体广告市场继续呈现断崖式下滑的背景下,《新华日报》广告收益不降反升,今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对此,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新华日报社社长周跃敏总结到,多元发展急需4个转变,即加快非常态融合到常态融合转变,从单维度融合到多维度融合转变,从浅度融合到深度融合转变,从封闭融合到开放融合转变。
  在创新经营中,尤为需要提到的是,多元经营收入已经占到总收入2/3的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他们用实践证明,媒体多元化经营一定要有整体、全面的布局,一定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精选经营领域,确定经营项目。只有这样,经营的路子才能越走越稳,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报刊经营要立足纸媒,超越纸媒。”这是《成都商报》总编辑陈海泉的观点。在他看来,目前生产方式的变化带动了经营方式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打造区域性具有绝对优势的整合营销平台十分关键。这其中,区域性是关键词之一,同时,数据营销中心要有根本性的改变。以前以报纸的经营为牵头和主导,下一步将会以数字牵头,整合数字营销、报纸广告以及活动营销和电商。对于检验新媒体发展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就是要看资本市场是否埋单,否则永远在干自娱自乐的事情。
  “报刊广告这些年不断下滑,我认为,下滑50%是正常的,因为有了新媒体的介入,市场份额必须被人家分走一部分,但是另外50%中的损失纯粹是我们拱手让给了别人。”国家广告研究院院长丁俊杰表示,在对服装、日化、汽车这三类产品研究后发现,广告主透过传统媒体能获取的是品牌与社会认知,通过微博、微信等渠道获取的是流量变现、智能匹配和长久植入。客户在投放广告的时候,其所追求的结果是不同的。因此,传统媒体往往在没有确认客户需求的情况下盲目做经营,其结果可想而知。
  须先守本分再做创新
  “其实,全国广告投放总量并没有下降,只是传统报刊没拿到而已。”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副主任朱长元表示,传统媒体没有拿到广告并不是说广告主不想投放传统媒体,而是传统媒体没有能力把这个广告做好。
  对于纸媒来说,确实面临很大的困难,最大的问题就是注意力,注意力成为当下十分稀缺的资源。对此,《扬子晚报》总编辑王文坚指出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他表示,传统媒体提倡品牌延伸、服务延伸、产业延伸,这些延伸的产物就如同一个个“物种”,培育单独的“物种”不是目的,业界需要的是能够协同发展的种群,什么时候形成了这种适合种群发展的生态环境,什么时候可能才算真正找到了传统纸媒的转型之路。“但要先守本分再做创新,并且让创新有清晰的边界。”王文坚补充道。
  业界一直在纠结于是做媒体还是做平台?是在做媒体还是在做服务?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CTR)资深顾问姚林认为,不能简单地只做媒体,否则找不到赢利模式。在他看来,传统报刊的经营问题不是报刊自己所能决定的,而是客户所要求的。这几年整个中国的营销界发生着革命性变化,也看到了很多概念的出现,比如说内容营销、程序化购买、场景营销、精细化购买等,这一切归结起来,都是要把营销融入一种无形之中,让用户看到营销、看到广告后感到不是广告,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用户所需要的,这是营销必须的发展方向。
  就传统报刊而言,无论是内容产品还是经营策略,在广告人文化集团总裁穆虹看来,从平面到平台的转变十分关键,而这一过程中,一体化发展的思维必不可少。她谈到,之前的报刊经营往往是广告、发行等多个部门去对接客户,浪费的财力、人力都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实现广告、发行等经营一体化的整合是良好发展的基础。而怎样从过去做产品,到做品牌,再到做活动营销和整合营销,其方法是社内打造“全员营销”的全新营销模式。“我依然认为经营问题是‘一把手’工程,从高层来讲一定要建立经营管理委员会,或者说经营战略委员会,以指导整个集团的发展方向。然后管理上,要分成两个部门,一个类似于‘保盘子’的部门,一个类似于创新部门,在此基础上再做新媒体的整合营销。”穆虹补充道。
  泰州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杨勇则认为,不要把融合发展虚化成一个概念。目前,很多媒体经常大谈融合发展,却没有一个一呼百应且具有市场力的新媒体,这是无法应对新时期报刊经营要求的。同时,要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新媒体部门如果游离于传统的采编部门之外,传统采编部门不但不会支持新媒体发展,还会设置种种障碍,有意无意地封锁信息。因此,面对充满竞争的市场环境,先整合好内部资源,才能做好自己的旗舰产品。
  在发展报业微信的体会中,杨勇认为,微信不是烧钱的,它是能够赢利的。微信广告更加强调福利性、互动性、可读性、实用性,这就要在广告和发布之间建立共享机制。通过新媒体增加与客户的黏性,还可以加大对传统媒体的投放。“我们做新媒体不是做一个花瓶,是要真正产生市场影响力,‘两微一端’现阶段真正具有强大传播力的只有微信。”杨勇说道。
  只有好内容才能引关注
  “新常态下最需要的是定力,新常态下最需要的是信心和工作状态。对于广告人、媒体人来讲,我们永远是在创新,是在开拓,对我们而言明天永远是新的工作。”中国广告协会副会长、中国烟草杂志社社长刘杰这样说道。
  对于未来,丁俊杰认为,报刊业广告经营在机制上要从分工走向分布,环境发生了变化,数字媒体无孔不入,如果还讲究分工,是要贻误战机的,报业的消费模式也要从单纯的阅读到阅读与体验并重。
  陈海泉则认为,未来的趋势无论是阅读内容还是传播途径,都在移动端上,业界必须坚定、坚决地向移动端转型。要形成在网络上看表象,在报纸上看深度;在网络上看现象,在报纸上看背景。要从传递信息向传递价值转变,发挥纸媒专业性,做真相、做深度、做调查,把报纸从原来做厚到现在做薄,有所为有所不为。
  “就目前的报刊经营环境而言,必须要找到新的生存之道,而这条道路就是做新媒体。有人说,新媒体不考虑赚钱,只考虑流量,无论是融资也好,上市也罢,讲的都是流量,只要有了流量就可以融资,有了流量就可以去做经营,有了流量就可以在亏损状态下上市。但是,流量红利是不是即将过去?整个传媒业是不是又要回归到一个本质?”姚林说。他认为,因为传媒传播的本质是内容,如果传播业没有内容仅靠流量,那流量是不稳定的。因此,2016年、2017年可能是从流量红利再次转向内容,以内容为王、以内容为本的阶段,这或许是传统媒体的又一个机会。
  而清博大数据首席执行官郎清平也强调,无论是过去的传统媒体,还是网站、微信、微博,以及未来的直播和VR,内容永远是核心。只有内容做得好,才能吸引到更多的人来观看、关注。
  ■案例分享
  《新华日报》
  跳出版面做经营,新华日报传媒有限公司利用江苏第一融媒体优势,“活动+智库+会展+广告”多轮驱动、全面互动,推出“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产城融合·新华传媒智库看常州”系列题材鲜明、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或专版,创造了诸多版面外效益。且最终线下回归到线上,跳出版面的活动,在版面上体现,版面效益十分可观。
  《广州日报》
  组织的“健康相伴·财富同行 广发个人银行名医进社区系列活动”,项目历时3个月,总营收210万,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他们把成功的主要原因归结为权威公信力和强大执行力。报刊的公信力和品牌影响力仍然强大,话题贴近民生,成功聚拢目标人群,这是活动成功的根本保障。
  《海峡都市报》
  以活动彰显媒体品牌,同样可以取得丰厚的经济回报。该报推出的“2015福州首届马拉松赛”活动,因其参与面广,体现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与城市文明而受到客户的广泛关注。《海峡都市报》发挥强势媒体的号召力,积极整合各方面资源,充分利用赛事关联活动、赛道周边楼盘、赛事本身广告资源、安全保障、媒体广告资源等多种形式嫁接行业客户,形成多行业跨界营销、立体式互动。最终与多个客户谈成合作,成功引入地产、饮料、金融、保险、百货等行业加盟,本次活动总赞助金额近200万元。
  《厦门晚报》
  该报联手厦门市人民政府、阿里山茶叶协会、厦门市茶叶协会、厦门北站枢纽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及两岸广大茶商等举办的“两岸茶王争霸赛”系列活动,为两岸茶商打造一场震撼世界的茶产业盛会,为两岸茶农、茶商、消费者搭建品销平台,更为两岸优秀的茶叶品牌打造高效的品牌宣传渠道。在活动环节设置中,不断创新,融入“两岸精品生活展”,即将金融、教育、汽车、房产、两岸的精品农业产品等精品项目进行展示推介。这是利用自己独特的地域优势、媒体优势,发展多元经济的典型例子。(记者 李雪昆)
  原标题:在多元发展中寻找突破
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6-09/14/c_135686497.htm


558#
发表于 2016-9-18 01:52:4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亚马逊进军体育:新老媒体博弈,付费转播走到十字路口2016-09-17 08:37:00 来源: 钛媒体(北京)举报
1

(原标题:亚马逊进军体育:新老媒体博弈,付费转播走到十字路口)

摘要: 当我们谈及付费体育时,总会以欧美的成熟体系为例,然而在美国体育付费市场,也正在经历发展的阵痛。



几天前彭博社爆料,亚马逊准备涉水体育赛事转播,瞬间把这个全球知名的线上内容平台推到了风口浪尖。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黏性用户,在原有的文字订阅、剧集电影订阅之外,亚马逊也希望在体育类内容方面寻找到新的市场突破口,目前,包括法网、职业英式橄榄球联赛等项目的版权都成为了亚马逊追逐的目标。



对体育赛事的战略布局,亚马逊其实已经谋划已久,不仅有人才方面的引进,也有版权方面的尝试。



早在今年5月,亚马逊就开设了体育分部,并成功挖角《体育画报》总经理詹姆斯-洛伦佐。在此之后,Youtube执行总监查理-内曼也加入亚马逊集团旗下的体育合作与商务开发部门。而据网球赛事版权方 Tennis Channel 总监肯-所罗门透露,亚马逊与他们在网球赛事方面的合作谈判早在一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在零售领域独占鳌头、在互联网内容点播方面风生水起的亚马逊,为何开始追逐体育内容的风口了呢?



用户流失发展受阻,OTT平台坐不住了

OTT(Over-The-Top)是互联网世界中的一个常用名词,指互联网公司越过运营商,发展基于开放互联网的各种内容及数据服务的业务。像亚马逊、Netflix、Youtube等我们熟知的平台,都有不同形式的OTT内容。从几年前的爆炸式发展到现在遇到瓶颈,OTT平台也希望通过体育来为这个市场注入新的一针强心剂。



就亚马逊一家公司而言,他们的Amazon Prime会员订阅服务在2014年之后实现了一个稳步的增长。在2015年年底,其订阅用户达到了近5500万,而今年上半年,这个数字超过了6000万的大关。



亚马逊的会员用户稳步增长到了6000万大关





3年多的时间内用户数翻番,从数据上亚马逊似乎做得还不错。但如果横向对比行业的龙头Netflix,亚马逊还是落在了后边。根据数据统计,Netflix在2015年年底的全球付费用户已经达到了6900万人,预计2016年年底将达到8000万。



Netflix的用户已经达到了6900万





用户增量还不是亚马逊唯一忧虑的方面,从2015年开始,亚马逊就发现其Amazon Prime会员中,非活性用户的数量在上升,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无法依靠足够吸引人的内容来提高用户黏性。因此,亚马逊希望通过关注度较高的、影响力较大的赛事来获得更多订阅用户,并提高现有用户的活性。



有这样想法的OTT平台不只有亚马逊。今年4月,Twitter也宣布与NFL形成转播合作关系,他们将在新赛季中转播10场NFL的周四晚场比赛,其价格为1000万美元/场。而当时的竞价方是Facebook和亚马逊。



今年5月,谷歌旗下的Youtube宣布与英国的欧冠转播商BT Sport合作,为用户带来欧冠和欧联杯决赛的直播。而英国的OTT新贵Now TV,在与Sky Sports合作提供日会员、周会员和月会员的服务后,其付费订阅人数出现了激增。





如此看来,体育直播已经不仅仅是内容平台争夺的大蛋糕,在优质内容的成本居高不下时,对于有海量用户的平台来说,能够持续稳定的提供优质内容的体育赛事,已经成为了他们增加用户活性、吸引新鲜会员的一大法宝。



付费收视市场进入饱和,谁来挣最后的5%?

在欧美地区,付费收视的模式已经发展了20余年。可以说经过长时间的市场培养,大部分欧美用户的付费习惯已经养成。



此前分析人士估计,欧洲范围内通过互联网付费观看视频内容的用户数量,占总用户的60%,市场收益大约为500亿欧元。到2024年,这个比例将增加并稳定在65%,这就意味着仍有一个5%的增量市场留给了互联网视频平台去争取,而刺激催生这25亿欧元规模增量市场的,便是体育内容。



体育内容成为付费市场增量的关键





与欧洲的情况相似,北美的付费转播市场也存在着潜力。北美成熟的付费市场模式是以户为单位的电视模式,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用户选择用手机和平板电脑收看OTT平台上的视频内容,这一转变直接导致了NBC里约奥运直播遭遇收视率的滑铁卢。争夺移动端付费观赛市场成了北美市场的关键所在。



争夺体育观赛市场的不仅仅有亚马逊、Youtube等发力OTT的公司,传统体育电视企业也希望能够分一杯羹,从而不被时代的车轮碾过。欧洲体育传媒巨头Sky Sports在今年年底就将推出完善的线上视频平台。



虽然目前付费用户也能够通过移动端插件收看天空体育的电视信号,但在推出视频应用后,Sky Sports将会针对移动端来推出专属内容并制定定价策略,从而Youtube、Twitter和亚马逊进行竞争,抢占移动端的市场。



在法国,两大付费电视的竞争对手Canal Plus和beIN Sport在2016年4月进行了合作,共同开发线上的付费体育观赛市场。



除此之外,一些手握赛事版权的信号制作商、分销商也都打起了线上付费观赛的主意。像著名的Perform Group,就在的德国、奥地利、瑞士这三个国家的市场里推出了专属OTT平台,从2016-17赛季开始在线上向三个国家的观众提供付费英超转播。





整个体育付费产业链的上游、中游和下游都希望能分得市场的最后一杯羹,可见其竞争的激烈程度。



当然,有挤破头进入体育转播市场的巨头,也有立Flag表示不会进军体育的大鳄。去年12月,Netflix的CCO泰德-萨兰多斯就表示,他们不会在未来涉足体育赛事类的转播,不知道如果亚马逊等公司在体育上尝到甜头,Netflix有没有可能改变策略拥抱体育。



版权溢价严重,体育内容真的是解忧良药吗?

互联网巨头盯上了体育这块蛋糕,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抬高了这些体育赛事的转播版权价格。对于Youtube、亚马逊这些用户与业务数量庞大的平台而言,购买体育版权的费用可能就相当于公司几天的现金流。因此,无论是赛事还是版权分销商,都趁着他们的入局而进一步哄抬版权费用。



Sport Business的专家判断,未来体育优质IP的版权费用还将溢价40%-80%。尽管费用和成本不是这些互联网巨头主要考虑的因素,但借势越来越贵的体育内容,真的是提高活性并吸引用户的万能药吗?





首先,目前亚马逊、Twitter这样的平台,并没有独立转播、制作体育赛事内容的经验。



对比买下电视剧或娱乐节目的版权就直接能播放而言,体育转播的后续配套工作将会十分复杂,拿到赛事版权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它需要实体的演播厅、需要优秀的主持人与解说,需要周边节目的策划和推广,而这些其实才是利用体育赛事打出差异化战略的关键。半路出家的巨头们,能用多久来追赶这些不足?



此外,如果OTT们加大体育方面的投入,成本必然会水涨船高。目前,像亚马逊、Hulu这样以低价付费策略取胜的公司,在引进体育版权后,是否会将成本转嫁到用户头上呢?



一旦提升订阅费用,很有可能在无法获得新用户青睐的同时,还赶走了老用户。而如果维持现有的订阅价格不变,增加的成本又可能会带来亏损。用钱烧出来用户和流量......诶,怎么听着这么耳熟?



最后,这些巨头还要考虑到体育赛事组织本身的影响力。像在北美体育中,NFL、NBA和MLB都有相应的官方线上观赛渠道。它们为用户提供了更方面、更专业以及更灵活的付费观赛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说服用户选择大平台来看比赛并不容易。



对大平台来说,拥有体育版权更像是锦上添花,而并非扭转乾坤的关键所在。没想好其中的逻辑,空有转播资源也无法有效地吸引大批用户。



体育联盟本身也构成了线上观赛的竞争





一场OTT巨头之间的博弈,一次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较量,体育在其中很可能会扮演胜负手的角色。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也正在解构曾经的付费观赛模式,将体育转播带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



不过大家倒是不必过多担心,这场战役无论胜者是谁,消费者和用户都会成为最终的受益者。

http://money.163.com/16/0917/08/C15DUP1T002580S6.html






559#
发表于 2016-9-18 23:29:0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从混沌走向结盟,传统电视厂商转型启示录2016-09-18 17:57:59 来源: 太平洋电脑网(北京)举报

(原标题:从混沌走向结盟,传统电视厂商转型启示录)

现在看来,用纵横交错形容电视与视频两个行业的关系应不为过,在乐视投资TCL,微鲸投资康佳之后,最近,爱奇艺宣布与创维达成战略合作,出资1.5亿元获得创维旗下互联网电视品牌酷开5%股份,投资完成后酷开估值达到30亿人民币。

这并不太令人意外,亦并非两家公司初次合作,在“软硬结合”成为智能电视产业惯常分工之时,爱奇艺与酷开曾基于内容端有过颇为愉悦的合作,而正如婚姻的本质即是对未来的投资——资本才是最牢靠的纽带,双方合作深入到资本层面,算是修成正果。而酷开与爱奇艺联姻也再次证明一件事:智能电视行业的竞争已从单一企业之前演化为企业群团之间,换句话说,从混沌走向结盟。

嗯,在这个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的时代,每个企业都在编织一张价值网,依附在这张网络上的人和资源越多,企业自身获利的可能性才越大,而在智能电视产业这一轮“组团作战”之中,至少在我个人看来,“共赢”的天平似乎正滑向电视厂商一端,拿爱奇艺与酷开这次合作来说,获得爱奇艺战略投资的酷开进一步扩大了其“大内容战略”覆盖面,同时在渠道上更增助力。在不少业内人士眼中,看似金额不大的投资,却委实可被视作创维这家老牌厂商互联网转型的阶段性成果。

事实上,梳理不同传统电视厂商的互联网转型路径,你会清晰地看到不同风景,而无论怎样,正如知名经济学家布莱恩·亚瑟所言:商业网络是一个生态群,参与者不是通过具体产品来竞争,而是通过建立网络。个人觉得,在智能电视行当,谁最深谙此道,离成功也就最近。

转型路径

智能电视渗透率从2012年的27%到如今的80%,其背后自然有传统电视厂商的贡献,而如你所知,海信,康佳,TCL,创维等一众传统电视厂商都在互联网大潮下纷纷转型,转型成绩单也因遵循路径的不同而不同。

譬如,海信于2011年开始向智能化产品转型,2013年推出VIDAA系列的智能电视,并与11家视频网站合作,只是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海信由于局限于线上线下布局的冲突,从而导致转型步伐稍显缓慢,直到今年6月份才正式将VIDDA确立为互联网电视子品牌,与主品牌的差异化运营似乎也差强人意;而康佳的转型则暗淡许多,康佳在2013年发布了首个独立的线上品牌KKTV,并提出“易战略”,它虽与腾讯和阿里等互联网巨头进行合作,但至少在外界看来,其内容战略一直处于不温不火,忽明忽暗的状态,缺少应有的转型节奏,而相比于竞品研发投入的滞后(据报道,2016年上半年康佳集团研发投入仅0.88亿元,已连续四年研发费用不超过1.3%),对转型而言自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TCL是另一样本,TCL在2014年发布了“双+”互联网战略布局(“智能+互联网”和“产品+服务”),希望以此建立智能产品+互联网的产品线并且优化其服务,只是在一些评论者眼中,这种战略似乎并未完全突破固有框架,而2014年TCL董事长李东生“拥抱互联网不能牺牲当下业绩”的思维起点也很难让其转型完全做到壮士扼腕。为了寻求一个更迅速的转型节拍器,他们选择了与乐视合作,不过与爱奇艺投资酷开不同,TCL与乐视是昔日两家直接竞争对手的资本合作,欢愉之中也招致了些许质疑之声,在市场保有量一定的情况下,双方虽亦是互补,却无法做到完全“严丝合缝”,在未来婚姻的角色扮演上,这种合作也暗含了某种不确定性因素。

再来看创维。谁都知道,互联网是一片全新的商业疆域,底层逻辑的颠覆让互联网电视与传统电视的玩法颇为不同,而当环境发生改变,与其生硬“转型”,着实不如再造另一个“物种”,以此互相借力,最终共同进化。譬如为了适应更灵活多变的本土环境,自带高冷光环的LinkedIn在中国就“生”下了另一职业社交应用“赤兔”,定位不同的双品牌战略也让其打造了更清晰的品牌形象。

电视亦是如此,面对乐视这种突如其来的新物种,传统厂商的最佳路径自然是尽快成立独立子公司,根据用户需求和市场变化灵活运作。而深谙互联网生存法则的创维在互联网厂商刚刚影响环境时,即推出了酷开这一互联网子品牌,这一举措倒颇为类似荣耀之于华为的差异化战略。而事实上,官方介绍,专注于电视产品新形态的酷开公司早在2006年就已成立,2013年创维便与阿里巴巴联合发布了互联网电视品牌酷开,如今酷开已实现独立运作,总激活用户超1750万,日活跃用户数达652万。

而在内容一端,其所谓“大内容”战略倒是令人印象深刻,他们宣布与爱奇艺,腾讯视频,携程旅游,环球购物等诸多具有优质内容资源的公司达成合作,丰富了在各领域的内容资源。不难理解这种类似“积木式创新”的商业模式的巧妙,打造内容战略同盟的开放式合作有助于彼此的业务优化,对酷开而言则可以瞬间形成合力,完成高质量内容的迅速搭建。而若你相信在互联网世界,开放必将战胜封闭,那么这种探出技术长板以围拢内容供给者的模式看起来更迎合趋势。

更高级的战略

几乎可以肯定,顺应“未来企业竞争日趋群团化”的商业趋势,垂直深度战略合作是智能电视产业发展方向,未来需要生生不息的开放生态系统。

将视角拉至爱奇艺与酷开的这次合作。它当然是一次优势互补,它首先意味着酷开的内容生态布局更完备,随着用户基数的增长,酷开需要提供给用户更多优质内容;而爱奇艺则需要借助智能电视终端获取更多市场。据官方介绍,未来爱奇艺将与创维展开从资本到VIP会员服务,技术,广告模式等各方面的深入合作,从下一财年开始,创维旗下互联网电视将通过银河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平台,预置VIP会员服务及相关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酷开与爱奇艺等内容方的合作方式有着广阔的嫁接可能,甚至脱离了“非此即彼”的工业思维范式,就像创维集团总裁杨东文所言:“我们有阵列的主流供应商,爱奇艺是其中之一,这有助于供应商不断进步。毕竟当前的市场竞争不再是非你即我的状态,需要更加开放,但和主流供应商的合作会更加深入。”




个人觉得,这是一种更高级——亦是对用户更有益的合作方式(用户可不管什么投资关系,给我内容才是王道)。其背后逻辑是,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环境中,公司的命运正在和网络交织在一起,没有一家公司可以垄断用户注意力,因为生态不活跃,每个“物种”的前途都将暗淡下去。就像凯文·凯利所言:“新经济紧密连接的天性使它更像一个生态系统,冲突和战争经常被用来比喻工业经济,‘共同进化’或者‘相互感染’才更加适用于新经济。成功将是一个相互依赖的过程,包括一个由供应商,顾客,甚至竞争对手组成的网络。”而现在看来,在这场互联网电视的“网络纠缠”中,最先明白这一点的可能是脱胎于创维的酷开。

这也说明,在从混沌走向结盟的转型启示录中,传统电视厂商最为仰仗的力量,无疑就是商业模式本身。



本文来源:太平洋电脑网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http://digi.163.com/16/0918/17/C1902LPJ001680NS.html






560#
发表于 2016-9-22 15:18:2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美国媒体的稿费到底有多高?


作者/方可成
新闻实验室微信公号:newslab

作家何伟(Peter Hessler)曾说,“在《纽约客》上写一个句子,稿费够我在北京吃两个星期。”

这个说法是真的吗?美国媒体稿费确实有这么高?

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神奇的网站:Who pays writers?(http://whopayswriters.com/

在这个网站上,你可以查到许多美国(及英国等其他国家)媒体的稿费情况。这些稿费不是媒体提供的,而是撰稿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报告的。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众包网站,向所有撰稿人征集“数据点”,统一展示在网站的数据库中。

网站左边列出了所有媒体的名字,也可以自主搜索。让我们先来看一看《纽约时报》吧。

平均稿费每个英文单词0.55美元,也就是一千个词550美元。这水平应该是处于行业顶层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方差很大,也就是说,看人下菜很严重。往下看大家具体报告的内容就会发现,有一个词一毛钱的,也有一个词超过一美元的。最新那条一个词高达1.4美元,不过容易理解:这是一则深度调查报道,作者前后花了2个月的时间才完成。

很多撰稿人还会报告自己和编辑的关系:是之前就有联系了呢,是编辑主动找你写的呢,还是“cold pitch”,也就是你主动找之前不认识的编辑说要写。这当然也会影响合作关系和稿费水平。

除了稿费数字之外,这个网站还重点展示两方面的信息:拿到稿费有多快?过程麻不麻烦?大家报告的信息显示,给《纽约时报》写稿平均下来要3个月才能拿到钱,过程还是比较麻烦的。(以我给纽约时报中文网写稿的经历,确实略麻烦,要签一个条款很多的合同,这是中国媒体很少有的情况。)

再来看看其他几家。《大西洋月刊》的稿费水平要低了不少,平均只有一毛钱一个词。不过大家说拿到稿费并不麻烦,只是也要等3个月。

《纽约客》获得的数据不够多,因此没有计算平均值。可能因为杂志太高冷,撰稿人比较少。

我们姑且按照上面两位作者报告的20美分/词计算,一个长句子如果有20个词,那就是4美元,二十多人民币,够在北京吃两个星期?就算何伟的稿费更高,一个词50美分,也只有10美元而已,在北京吃一两顿就没了。

不过,如果是何伟在中国的那个年代,也许确实可以。当时1美元还可以换8块多人民币,北京的物价还很低,而当时《纽约客》的稿费应该和现在差不多,也许更高。只能说,何伟碰上了好时候……

换个文娱类的杂志,《滚石》,平均0.35美元一个词,拿到钱的速度很慢。

再看个新媒体,BuzzFeed,稿费水平还行(0.27美元一个词),拿到稿费很方便。


这个网站是2012年建立的,已经积累了不少数据。这些数据给英文世界的撰稿人提供了很多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媒体行业的监督。谁对撰稿人充满善意,谁冷酷无情,可以体现在这些数字当中。所以,网站的一个重要支持者是美国全国作家工会——给劳方提供服务,监督资方。当然,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报告不实数据,但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人有动机去存心捣乱。

这个模式其实也可以在中国尝试,有兴趣的人可以做一个中国版的,技术上应该很简单。(不过数据上可能会有比较严重的污染。)

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SgKTvb4ImCMV35ao#rd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