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体经营案例

[复制链接]
531#
发表于 2016-3-6 10:10: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香港亚视再获800万注资 或将播放至4月1日
2016-03-06 07:49:06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原标题:亚视与临时清盘人达成协议:续营运至今年4月1日)
中新社香港3月5日电 香港亚洲电视有限公司(亚视)面临停播事件再有新突破,亚视投资者司荣彬一方与临时清盘人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德勤)达成有条件协议,亚视将继续营运至今年4月1日免费电视牌照期届满。5日,特区政府称仍高度关注亚视欠薪情况。

德勤4日深夜发表声明指出,他们一直以来均指亚视需要至少800万元(港币,下同)的实际资金,才能正常运作至4月1日。

德勤表示,直至4日下午,亚视投资者司荣彬旗下的中国文化传媒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文化传媒)才能够展示出他们有马上提供实际资金,支援亚视3月份营运的能力,幷同意大部分德勤之前1天提出的条款。

德勤称,双方达成有条件的协议,亚视将继续营运,直至4月1日。协议条件包括中国文化传媒同意向亚视提供800万元资金,分批支付;重新获聘用的员工,将服务至亚视免费电视牌照结束为止,他们3月份的薪金必须于3月5日前全部付清。

协议重申,如果亚视继续营运,对其资产价值构成不利影响,德勤拥有不受约束的酌情权,终止广播及亚视营运;双方还同意,如协议中任何一项条件未能于设定期限前满足,协议将自动终止。

香港特区政府通讯事务管理局办公室发言人回应称,通讯事务管理局(通讯局)知悉亚视临时清盘人已与中国文化传媒达成有条件的协议,幷获法院批准,让亚视继续营运至今年4月1日。

发言人说,通讯局再次提醒亚视必须在余下牌照期内,依照相关法例及牌照条款继续履行其作为持牌机构的责任,通讯局会密切留意事态的发展,幷与亚视临时清盘人保持联系。


5日,亚视将重新聘请部分已解雇的员工。当天早上有数十名员工上班,亚视早前称,会聘请约160名员工,维持在今年4月1日牌照到期前的营运,当天幷会向这批员工发放3月份薪金。

有已离职的员工指,部分员工下午回亚视重新签约。据了解,亚视员工会先收取德勤的解雇信,再与中国文化传媒签约,重新获聘。

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张建宗会见传媒时表示,劳工处已收到230名前亚视员工申请破产欠薪保障基金的要求,另有50名员工也有意申请,希望以此取回工资的垫支。

他说,雇主有法律责任支薪,不能藉词拖欠。当局高度关注亚视仍未支付今年1、2月份的工资,已要求临时清盘人确保员工的权益。会继续调查和搜证,不排除循法律途径追究。

http://news.163.com/16/0306/07/BHF7AS4M0001124J.html
532#
发表于 2016-4-16 19:53: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纽约时报》宣布网络版全球扩张计划
SYDNEY EMBER 2016年4月15日
打印
转发
寄信给编辑
字号

小中大 纽约时报公司(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周四宣布,将在接下来的三年投资逾5000万美元,支持一个志向远大的计划:扩大时报的全球数字受众群体,增加美国以外市场的营收。公司已经成立了一个新的团队,名为NYT Global。

“我们的数字报道仍然主要是为美国的受众设计制作的,因此,我们还远远没有认识到我们吸引海外市场读者的潜力,”时报出版人小阿瑟·苏兹伯格(Arthur Sulzberger Jr.)、首席执行官马克·汤姆森(Mark Thompson)、执行主编迪恩·巴奎(Dean Baquet)在一份发给员工的备忘录中写道。关于这5000万美元的投资,他们说:“我们相信,这会是我们为了公司国际增长新时代付出的一笔首付款。”

相关文章
走近《纽约时报》的公众编辑
《纽约时报》推出虚拟现实应用
历史上的今天:刺杀袁世凯
纽约时报公司扭亏为盈
时报设研究基金纪念已故资深记者
国际新闻主编周看(Joe Kahn)将负责NYT Global的采编战略。国际部总裁史蒂芬·丹巴-约翰逊(Stephen Dunbar-Johnson)将主持商务运营。国际部副主编莉迪亚·博尔格林(Lydia Polgreen)将负责NYT Global的编务。

各位主管在备忘录中写道:20世纪90年代,《纽约时报》突破了本地界限,成为一份全国性的报纸,他们现在看到一个“机会”,突破国界,“成为全球新闻评论界不可或缺的领导者”。

去年10月,时报制定了发展战略,到2020年做到数字内容营收翻倍,从2014年的4亿美元达到8亿美元。备忘录说:公司还在“为我们的国际增长制定更远大的目标”。


翻译:Shaojie Huang



http://cn.nytimes.com/business/20160415/c15times/
533#
发表于 2016-5-4 21:21:3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20天82篇招聘贴,封面新闻集齐种子员工上线了!

2016-05-04 媒记君 媒记
连续刷版、刷屏两日后,封面新闻客户端终于正式上线了。

“千人千面,我就是封面!”封面新闻客户端于今晨发布6时37分发布上线公告,题为“封面新闻客户端‘青春’上线”。随后,封面新闻的官方微博也发布了上线海报(附客户端下载二维码),截至下午4点,@十年砍柴、@崔燃LC等媒体人,@陈昌凤等教授,以及@聚美优品、@大众点评网、@唯品会、@58同城、@钉钉等数十家知名企业微博,纷纷转发分享。


▲封面新闻的官方微博发文

其实早在五一期间,就有不少传媒人低调地在朋友圈晒出了封面新闻。5月3日,《华西都市报》更是将整个报纸头版贡献给了封面新闻上线。


▲《华西都市报》5月3日头版

封面新闻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投资、华西都市报实施运营。选择五四青年节上线,官方公告用了“青春”上线这样的字样,完全表达了封面新闻想拿下80、90后年轻群体的决心。

然而市面上的综合性互联网新闻产品很多,坊间早有戏言:“东澎湃,西封面,南并读,北无界,中九派”。致力于年轻群体也不在少数,前有人民网、上报集团联手打造的“唔哩”,封面新闻这时候出现是不是有点晚了,又为什么可以获得业界、学界乃至企业的接力转发?


想成为超亿用户的文化传媒的上市企业

今天才正式上线的封面新闻客户端,其实在今年2月24日,就已在App Store上传1.0版。之后的2个多月时间里,它又上传了4个版本的更新,主要致力于性能优化和修复BUG。

在去年10月28日封面传媒的成立发布会上,他们的团队早已表达了封面新闻的野心——以客户端为主打,以The cover.cn网站为基础,涵盖微博、微信、视频、数据、论坛、智库等,逐步推出多个垂直细分领域的产品矩阵,所以视频应该是在他们的发展规划之内。除此以外,他们将会有哪些新动向?


▲封面新闻客户端界面

Q:之前App Store里已经可以下载封面新闻,今天才算是封面新闻客户端的正式上线?为什么定5月4日上线?

A:封面新闻以年轻一代“网络原住民”为主要受众。年轻的用户是对前沿最具敏锐触角的“网络原住民”,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语言,自己的价值体系,他们的成长由互联网全程参与,这一人群也正是封面新闻最想要牵手的“恋人”。五四青年节刚好是他们的节日,所以我们选择5月4日正式上线,是想让每个青年自己去定义自己的封面。

Q:封面新闻正式上线后,你们是否已经确定了一些策划和目标?

A:成为超亿用户的文化传媒上市企业,是我们的阶段性目标。没有强大的用户基础,就不可能成功。环顾现有的互联网产品,只有上亿用户才有生存空间,才有商业模式,才能求得长远发展。我们要打造“平台级”产品,就必须形成过亿的用户基数。我们必须在三年内实现用户数上亿的目标,并按照股份制公司的资本运营模式启动A轮融资工作,通过多轮融资,经过3年努力,最终推动封面传媒在A股上市。

Q:封面新闻的日常运营成本是多少?目前这些成本都由哪边承担?

A:因为是刚刚开始运营,目前成本还不能确定具体数额。整个运营成本由封面传媒有限公司承担。

Q:外界对封面新闻有非常多的期待,你们认为这是什么原因?

A:封面新闻是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投资的封面传媒打造的新一代互联网资讯产品。以科技为核心驱动,以智能推送、专业生产、用户聚合为特色。

从内容上而言,封面新闻是内容+技术的双轮驱动的新生代客户端。原创部分秉持新闻专业主义,向用户提供优质、精准、深度的报道;抓取部分加入了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与写作、兴趣推荐算法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原创与抓取的有机结合,在以用户兴趣为核心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更匠心独具的报道。

此外,封面新闻大胆引入VR技术,将人机交互的概念落地新闻阅读,要借力VR技术打造新闻世界的任意门。


120天82篇招聘贴,全球招募 “种子员工”

“求变,我看到了封面的决心”前新浪总编辑、小米科技副总裁陈彤(知名微博大V@老沉)在封面新闻上线当日发表长篇评论“点赞”。他认为,做内容的APP,看似是大势所趋,其实形势并不是最好的,特别是手机产品在渠道上的拓展,会有一定的阻碍。但是他对封面新闻的运营团队非常有信心。

“我曾经把《华西都市报》比作一朵‘奇葩’,当各种都市报在行水逆之运时,它却在逆势上涨,这成绩不仅是因为华西的强大的采编基础或者商业布局,其领导层的运筹帷幄和团队的执行力不容忽视。”

封面传媒在成立之初,就对外宣传要全球招募“种子员工”。而后,2015年10月28日—2016年2月29日,他们在封面新闻的公号上发了整整82篇招聘贴。


▲82篇,标题天天不重样!

在那120多天的时间里,他们公号的每日头条几乎都是招聘,招募不同职位的员工,而招聘贴的标题更是花样百出,例如《封面两个发动机在寻找合适的润滑油》《我们的面子和里子都靠他们俩支撑》《明明可以kao能力,封面还要kao气质》……可见他们对团队及人才的重视。那么,目前封面的团队招募了哪些人才?
  
Q:去年10月—今年2月末,你们在公号上发了82篇招聘贴,每篇招聘的标题都非常有趣,取花式标题的目的在于?所以这种方式为你们储备了多少人力?

A:封面新闻是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网民群体打造集正能量、年轻态、个性化于一体的全国性新闻产品。招募贴上活泼的标题文风,契合了时下年轻人的性格,有助于招募更多元化、年轻化的新鲜血液,以服务我们的目标受众。

Q:目前,你们团队成员大概多少人,其构成情况大致是怎样?

A:我们的种子员工,是面向全球招募的、大多来自80、90后的新鲜血液。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团队,目前已有130人,平均年龄不到26岁。其中博士1人、硕士40人、学士89人,包括海归8人。

封面的团队中,以技术为核心,内容、产品、运营、品牌、公关等紧密配合。

管理层以互联网公司架构,设置COO(首席运营官)、CTO(首席技术官)、CFO(首席财务官)、CMO(首席营销官)。

内容团队方面,除一些时政、社会、文体、时尚类的原创记者外,封面新闻汇集了一大批来自国内各大门户、知名网站、APP的资深编辑,要把传统媒体人的新闻专业度延展到封面新闻客户端的内容编纂之中,为读者提供优质、全面的新闻内容。

* * *
若有不同观点,欢迎来稿参与讨论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BMWXrPiRCCp7U4uN#rd
534#
发表于 2016-5-13 12:22:5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胡锡进接受央视专访:我必须让两个“老板”都感到满意!

2016-05-12 记者站


为什么环球时报会受到争议?

为什么中国舆论场会有各种撕裂?

胡锡进如何看待“喉舌”以及个人身上“民族主义”的标签?

社交媒体的出现对中国舆论场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胡锡进为何要与吴建民争论?

他的两个“老板”是谁?

环球时报如何在传统媒体整体式微的情况下保持“财务形势还不错”?

胡锡进,环球时报总编辑,一个在中国饱受争议的媒体人,近期接受了央视英语新闻频道独家专访。在这段时长不到30分钟的对话中,胡锡进就环球时报及其个人等诸多比较敏感的问题一一进行了回应。

另一位争议人物司马南在微博转发该专访时说,“胡锡进在央视点了谁的名?”

以下是蓝媒汇根据节目视频整理的文字实录,未经本人审核,查看节目视频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主持人:
欢迎参加我们节目的访谈,环球时报作为中国很有特色、很有争议、很成功的报纸,您如何面对公众褒贬不一的评价,而且这种评价相当的对立?

胡锡进:
我们环球时报确实面临着争议,但是我想,中国所有的媒体都面临着争议,不仅是我们,你看南方系在当时很火的,也遇到了很多争议,社会对他们的很多看法是完全分裂的,对我们环球时报的看法也是出现了这样的分裂。我认为这是必然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社会在价值观上出现了分裂。我们又是一个引人关注的、比较有影响力的媒体,这个时候面对争议,这就是我们的一种命运了、一种宿命,我们不能够回避这样的现实,而且我们的影响力比较大,影响力越大,你遇到的争议也就越大。大家对此必须予以习惯。

主持人:
那到底是您的报纸本身更加成熟了还是市场、受众更加成熟了?

胡锡进:
我觉得双方都是这样的。如果开始的时候,一遇到争议我们就不适应就害怕了,但是呢,我们习惯了,我们接受了这种状态,公众中有很多我们的粉丝,他们很愿意买我们的报纸,上我们的网站,读我们的报纸;还有一些人他们反对我们,但是他们也接触我们的信息,他们也看我们的报纸也上我们的网站,是为了跟我们争论。

主持人:
往前推一步,您说对于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来讲,现阶段这种成熟是好还是不好?因为在社会转型阶段,舆论发生过多的争论,可能对执政党是一种困惑,是一种很大的挑战。1992年小平南巡的时候说,“我们只干不争议”。

胡锡进:
是这样,社会完全没有争议这不可能。社会如果争议的过度,将是危险的,所以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度的问题。社会一定得有一定的争议,要允许存在这样的争议,而且给他们一定的空间,这是必要的。如果你不这样,你就会感受到你的治理很难受,因为你要制造一种不真实的统一。

但是,如果这种争议特别大,就像前几年微博火的时候,感觉到争议特别大,很多人说都不敢上微博,上一会儿得出来暖和暖和,这个微博上太恐怖了,完全是分裂的,充满了黑暗,那争论就过度了。

所以,我们这个国家也在不断的调试,当特别过度的时候就会收缩一点,当争议很少、声音过于统一的时候,又会放开一些,我觉得这就像一个钟摆一样的,不停地波动。

主持人:
可是,媒体人看待媒体本身的争议和社会的争议是一回事,管理媒体的地方领导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他们的承受能力到底有多大。习总书记前不久关于网络舆论有一番重要的讲话,提到了我们的政府官员应该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网上不同的声音、多元的声音。您作为媒体人谈的已经很清楚了,但是您作为媒体人如何期待官员来看待这种复杂。

胡锡进:
政府官员一定更大的···能够承受社会上对他们的批评,或者是不是那么统一的声音,我觉得政府一定要有这样的训练、这样的工作,这应当成为他们的一种工作习惯。

我遇到过一些政府官员,他们觉得,哎呀,你们媒体干嘛说那么多话呀,你们按我们说的做不就行了,但问题是社会不是这样的,每一个社会都是有各种各样声音的,而且公众的看法并不都是一致的,政府一定要习惯于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中工作,不能社会工作环境像真空一样的,你指挥大家都跟着你走,那个时代早就过去了,不可能。所以,政府还是要去习惯、要有承受力。

怎么办呢?他们可能不愿意,我们媒体也要按照我们的规律来做事,中间会发生一些博弈和摩擦,但我也要说,这要把握一个度。

主持人:
把握一个度,这就涉及到我们一向习惯于的一个说法,政治家办报而不是书生办报,媒体需要导向、需要有喉舌意识,您说的这种博弈、这种宽容是否有悖于传统意义上对导向、对喉舌的理解呢?

胡锡进:
可能是,有一点。我觉得今天我们的管理机关对导向的认识总的来说已经相当成熟了,不像过去了。过去什么是导向?千报一律,所有媒体都说一样的话,甚至大报小报对一对版面,感觉完全一样,那样的声音才是导向正确。现在我觉得管理机关们不这样看了,允许社会上有各种声音。因为社会上不同的媒体、不同的人群,他们的利益不太一样、经历不太一样、看法不太一样,但他们对我们的社会有一个大的共同的目标,他们的表述方式也不太一样,这种是应当被允许的。

主持人:
听起来我觉得你有两个老板,一个都不能得罪。一个是政府、共产党,一个是受众、是市场,可是在这两者之间摆平衡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啊。

胡锡进:
是这样。外国人老问我,你是官方媒体吗?我说官方媒体这个词已经过时了,不太好描述,官方媒体对我们这种媒体已经不太适合了。他问为什么?我说我是人民日报任命的,就像是官方媒体的,他们能够任命我,也能撤了我,他们就能影响我,但是,环球时报是生活在市场上,市场、群众也是我的上帝呀,我们的报纸他们要看,我们的网站他们要上,只有他们支持我们才能够生存下去,这一点也很重要。所以,我必须让两个老板都感到满意。这个抽我一鞭子,那个抽我一鞭子,我要习惯。

怎么办?我做总编辑十几年了,活得挺好,而且环球时报的影响力很大,党能够接受我们,老百姓也很喜欢我们。为什么?我觉得根本原因是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并不像舆论认为的是,他们的舆论是分裂的。如果是分裂的,我死定了。

主持人:
大家关注环球时报很重要的一点是社评,社评版起码得有2到3篇社评,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你们不回避任何敏感的话题,这一点是很多媒体做不到的。但是,你们没有跨越底线。这一点如何做到的?

胡锡进:
我认为媒体必须触碰该触碰的敏感问题,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敏感问题你都能碰啊,美国、欧洲也做不到,也会有一些禁忌。但总的来说,我认为媒体不应该回避。因为敏感问题都是老百姓、公众想知道的,这个时候需要我们不缺位、不退缩,还要能给公众正确的信息,帮助公众了解这件事情。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们在触碰这些敏感问题的时候,要以人民的利益、党的大政方针为指导,对它进行解读,而我们的目的并不是去撕裂社会,并不是通过触碰这些敏感问题来颠覆社会治理,我们要帮助社会治理,我们要发挥我们的建设性作用,这是我们的真诚态度。只要你有这样真实的态度,你确实在这样努力,你的用意是建设性的,我觉得这个问题你就能碰,你就能够把问题说得真实客观,而且大家都能够接受。

主持人:
好多话题实际上涉及到领土争端、军队建设、大国博弈,这样的话题很容易就刺激一些受众,引发所谓的民族主义,环球时报在民众讨论当中很难逃脱一个标签,叫做“民族主义”或者叫“商业民族主义”,你们好像不大愿意接受这个标签。你本人在微博的影响力很大,有众多的粉丝,有人给你贴了民族主义的标签,你怎么看待?

胡锡进:
我觉得民族主义是一个价值观很强的一个词,他有点贬义,落到谁头上谁都不愿意。民族主义的价值倾向很重。别人看我民族主义,我也可以把别人看成民族主义。比如日本的媒体,你说他们民族主义吗?他们很民族主义。美国的媒体我也认为很民族主义。不久前跟美国的一些人交流,他们也承认,其实有时候也是民族主义的,因为民族主义在自己国家会受到很多人的欢迎。所以,民族主义是一种否定被人、与别人斗争的一种特殊标签。实际上我觉得我们是爱国主义,我觉得爱国主义是堂堂正正的一种情怀,它无可指摘。

之所以人们说我们民族主义,是因为他们在价值观上不接受我们,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中间地带可能有点模糊,所以就给我们戴上了这样一个标签,但是我们也习惯了,你说就说吧,我们该怎么做怎么做,我们确实在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在维护我们这个民族的利益。

主持人:
我不得不问您一个问题,前不久轰动了中外舆论场的,您跟吴建民大使,他以前是中国驻法国的大使,关于民族主义、关于政策的一场争论。这场争论很有意思,这场争论被人称为世纪之争、鸽派和鹰派之争。回过头来,当然热度已经降温了,但是话题大家记忆犹新。你怎么看?

胡锡进:
这个争论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涉及到我们中国人对外交的认识,对我们国家战略的一种认识,而且现在有不同的观点。比如说有些人认为我们应该对外很强硬,只有强硬才能够争取来和平;还有人认为我们应该更加的宽容,外界对我们的一些批评,中国要更加低姿态,更加考虑外界的利益,通过这种方式来跟外界保持一种和平的关系,求得共荣,共同发展。所以这个争论可能是不可避免的。

吴建民大使对我们进行了一些批评,他觉得我们登了一些态度比较强硬的文章,登了一些中国鹰派作者的文章,所以他有意见、批评了我们,我做了一点回应。从我的观点来说,我支持中国必须通过和平的方式与外界解决争端,与美国、日本这样的国家建立比较良好的关系。中国与美国建立新型的大国关系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这都是我们应当这样去做的。有的时候鹰派的这种声音也有助于这种和平的实现,因为它是复杂力量的一个方面,其实外交也是一种博弈。

我觉得让我们的社会有不同的声音,这样可能实际上效果可能更好,环球时报在努力这样做,我们既登吴建民大使的文章,我们也登论战对手如罗源等等的文章,他们的文章都呈现,中国社会能听到不同的声音,让外界也能听到不同的声音,这种效果会更好。

主持人:
我注意您说了一句措辞比较强硬的话,“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外交官才懂外交,媒体不懂外交”,结合您个人的经历,说这番话得很有底气呀。

胡锡进:
我觉得情况确实是这样,外交部也有很多人认为,外交应该是全国各行各业共同参与的事情。


主持人:
有政党外交、军事外交、民间外交等各种各样的外交相互补充。

胡锡进:
对,他们也支持这样。只是他们是专业搞外交的,我们不是专业的,但我们也是中国外交力量的一部分。

主持人:
这场争论完了之后,有很多网友包括您的朋友也都做出了反应,他们有不同的意见,一种说是该回应,一种说是不该回应,这是第一;第二,引人注意的是,您立刻就答应了把吴建民大使的一篇文章次日就等在环球时报的社评版上。尽管很多人认为吴建民的那篇关于南海问题的文章不引人注意,没有很大的分量,这是别人认为的,但你们还是把它刊登出来了,这是为什么呢?

胡锡进:
我们也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展现我们媒体的多元性,我们愿意刊登不同的观点,本来那篇文章就在我们那里,本来就有计划要刊登,不会因为吴大使跟我有一些争论就改变我们的刊登方向,没必要。

主持人:
英语里面有一句话“we agree to disagree”,我们同意有分歧,和而不同,刊登吴大使这篇文章也表明了环球时报的雅量。在诸多的社评选题里面,前不久有一篇关于死磕律师的社评一下子引起了很多的反向,而且负面的评论比较多。这涉及到锋锐律师事务所一些自称维权的律师被警方带走了,至于带走的原因我们不去评价,但这个对中国的法治和律师队伍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你们有两篇社评挺刺激人的眼睛,一篇是《个别死磕派颠覆了律师的含义》,另外一篇《少数死磕派律师栽跟头是必然的》,这两篇社评您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胡锡进:
第一,少数死磕派律师栽跟头是必然的,中国这几年进行社会治理、反腐败、加强法治,确实抓了一些人,法官进去的很多,检察官,还有其他的领导干部,很多人触犯了法律,他们被抓起来了。个别的律师出问题,他们在律师队伍中出问题的比例,比检察官在其队伍中出问题的比例要低,这是正常的。因为我们无法想象整个律师群体全是正确的,他们什么事情都没有,只能是法官、检察官、干部才能出问题,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个别的人出问题这是正常的。

第二,出问题的这几个律师都不是在纯律师业务上——他们给什么人做了辩护、他们的辩护方式等出了问题,都是因为他们参与了政治,超越了律师这个职业让他们做的事情,他们是触犯了法律,比如他们去支持一些寻衅滋事的事情,甚至是帮助策划一些什么事情,宣扬一些极端的观点,就是他们自己触犯了法律。

主持人:
就是说维权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胡锡进:
对!

主持人:
但是维权律师这个名字在中国这个舆论场好像有点复杂。


胡锡进:
维权律师这个词只有在中国才存在。这个词出现政治含义,在这个词的背后好像就是说政府压制了人民的权利、侵犯了人民的权利,所以这个词有点政治针对性,这不好。

主持人:
死磕这两个字是个地方方言,意思是说我就跟你对着干,但在中国这种文化里面,这种冲突性的表述好像不大受待见,您怎么看?

胡锡进:
死磕律师本身都应该在法律条文本身上死磕,这也没有问题。但是死磕也有一定的政治含义,而且他朝着政治方向迈进了,这一点对律师这个行业来说是危险的。你注意一下,死磕律师往往不是律师里面业务能力最强的那一批,很有名的那些律师都不是死磕律师,死磕律师一般都是没什么名······

主持人:
那可不一定,浦志强的名气比较大。

胡锡进:
这是个别的。大部分的死磕律师名气不太大,他们出名的方式是死磕,他们不是在死磕之前就名气很大。

主持人:
多年前,张艺谋拍了一部电影叫“秋菊打官司”,秋菊本身就是死磕的代表,我就跟贪官污吏死磕,死磕它是一种精神对不对,您怎么看待这种精神?

胡锡进:
这种精神我不反对,我们的社评中也提到,所有的律师都有一种死磕性,但是如果把这种死磕跟政治连在一起,这就糟了。我问了一些律师,他们说有些律师就是通过死磕沾点政治、搞一些民主来成名,在舆论场上引起影响。

主持人:
中国舆论场出现了左和右、自由派和保守派之间严重的撕裂,这是十年前根本无法想象的,随着自媒体、多媒体、社交媒体出现之后,左右的观点在舆论场上变得越来越对立了。我们在访谈开始时说到这可能是舆论或者媒体本身的一种成熟,但是这样下去之后,我们怀疑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您怎么看待自由派的抱怨,比如说,十八大以后言论空间被大大压缩了,他们抱怨没有言论自由,您觉得这是真实的吗?

胡锡进:
这段时间舆论场上的管理比以前严格是事实,但是过去的一段时间,也就是十八大以前,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站,当时确实有一点过了,有几个大V通过微博一串联,就决定了当天的舆论导向,而且这种舆论导向往往都是反政府的,都是跟政府对抗的,确实出现了一种对我们社会治理不利的倾向,针对这种情况进行一些治理是必然的。因为中国的国情,我们的政治体制跟西方不一样,你把西方的那种体制体系移植到中国来,肯定与中国的国家体制是无法相容的,舆论管理一定要适合中国的国家体制,这是必然的。

另外一点,有一些争议,给自由派留一点空间,我觉得也是必要的。留一部分空间,可以让他们批评,让他们感觉压力更小一些,他们起到了一种特殊的作用,我觉得这是我们舆论简单的一种资源。所以我支持他们能够发出声音。但是,这有一个度的问题。他们的声音不能够挑战整个国家治理的稳定性,否则就会出现负面作用。这个社会是有合力构成的,合力的最后结果一定是建设性的,他们不能够利用自己声音的强大来影响了这种建设性,最终他们是要被治理的。

主持人:
最后一个问题,我们整个谈话都涉及到了新媒体的崛起和传统媒体影响力的下降,环球时报还维持着日发行量一百多万份,还有10万份在航空飞机上的赠阅,你们还有环球网的影响力,怎么能够在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广告收入蚕食鲸吞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环球时报在市场上的生命力?

胡锡进:
媒体市场在变化,环球时报也受到冲击,所有的传统媒体都会受到冲击。虽然环球时报纸媒的发行量有一定的下降,但是它还保持了很大的一个规模。同时我们互联网的呈现在不断的发展,我们每天上网站的人数有1000多万人,另外我们有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发展得也很好。这些总的结果并没有使我们的发声渠道受到影响,渠道是比过去更多更丰富了。环球时报不是过去的一张报纸了,现在是报纸、网站等等,另外在其他网站上如搜狐、凤凰等发现也是我们的文章。

我们的渠道很多,渗透率很广,我们的影响力实际上比过去更大了。要相信一点,只要你有影响力,就有经济效益。我们经济效益的来源也跟过去发生了变化,总体上我们的财务形势还是很不错的。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fzXPvBoMkQFTHbYk#rd
535#
发表于 2016-6-24 19:49:1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已经有了一个新闻客户端,腾讯为什么还要重金猛推天天快报?
2016-06-24 二维酱 媒记

继今日头条和搜狐新闻客户端后,腾讯旗下的天天快报也在各大城市投放了大量刷街广告。随着各大平台在内容入口上的布局逐渐完成,争夺用户的竞争愈演愈烈。虽说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是留住用户的根本,但首先要能够吸引用户的目光和兴趣,而年轻群体正是这些应用产品想要争抢的主要对象。

这周二,“网红段子手”薛之谦发布了一条长微博,展示了他和范冰冰、吴亦凡、TFBOYS等明星在公交站牌的一组广告,说“从业这么多年……终于能和各位大牌挤到一块儿出街,也是让我兴奋不已……”

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套路,薛之谦这次打广告的对象是腾讯旗下的兴趣阅读产品天天快报。



这篇“薛式软文”在微博上被转发了近10万次的同时,全国各大城市的公交、地铁站也被一组大牌云集的橘色广告海报“刷屏”。天天快报找来的代言明星除了薛之谦外,还有范冰冰、吴亦凡、TFBOYS、SNH48和angelababy,都是目前最受90后、00后追捧的明星偶像。

为了推广天天快报,腾讯这次是攒足了力气。



腾讯在3月初推出了针对自媒体的“芒种计划”,将腾讯新闻、天天快报、QQ公众号等建立成的矩阵统一称为企鹅媒体平台。这次大规模的刷街广告,则强调了天天快报的品牌独立性。

腾讯花大力气做这组线下广告有何目的?天天快报如何看待竞争对手今日头条?新闻资讯类App未来会向何处发展?媒记君采访到了腾讯网络媒体市场部副总经理谢国栋,关于天天快报的这次推广活动,以及在竞争激烈的资讯客户端如何突围,听听他怎么说。

明星的粉丝团主动传播广告海报
天天快报的这一系类广告文案主打“有料”,并且给每组明星量身定制了符合年轻人语言风格的广告语:

范冰冰:有料才能更有范儿;
吴亦凡:有料才不凡;
TFBOYS:有料才高能;
SNH48:有料才能涨姿势;
薛之谦:有料才有得聊;
Angelababy:有料才能萌萌哒。

线下广告投放覆盖了北京、广州、深圳等20个城市的候车亭,以及苏州、重庆、天津等城市的地铁站。不仅有大量的户外广告刷街,天天快报还在腾讯新闻、腾讯视频、考拉FM、12306客户端等投放了闪屏广告。


▲地铁站广告


▲App闪屏广告

媒记君:天天快报这次大规模广告推广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谢国栋:这次的集中发声主要是为了让更多大众知道、了解这款产品。正如我们这次出街广告上所描述的,在用户心中形成“一款有料的兴趣阅读App”的认知。我们希望将这款产品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介绍给用户,满足人们休闲阅读的个性化需求,让大家的生活更有料。

媒记君:这次广告请来了很多明星,在选择明星的时候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谢国栋:在明星的选择上。第一,一定是用户熟知喜爱的明星,范冰冰、吴亦凡、Angelababy、薛之谦、TFBOYS和SNH48他们都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也被大众所喜爱。对用户来说,这些明星的任何信息都是很有价值的;第二,他们每个人也都十分“有料”、有内涵,这也是我们“有料”定位的最好呈现;第三,明星都有着一定的圈层受众,这也是考虑到快报“兴趣阅读”的定位,正如每个明星的特点一样,比如薛之谦,他不止是歌手,同时还是个段子手,而且大家都知道他还打英雄联盟。



媒记君:天天快报的口号是“有料”,广告语都是围绕这个词展开的。请问天天快报的“有料”具体是指什么样的内容?

谢国栋:我们形容一个人有料,是指其很有才华、有内涵、有拿得出手的本领。也会形容一道菜很有料,里面菜品丰富、且富含营养,味道也不错。天天快报的“有料”,是指里面内容很优质,也十分丰富广泛,能够为兴趣圈层的人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谈资的信息,甚至得以成长的信息,趣味的包装下也包含着实用性。

媒记君:这组广告投放之后取得的效果如何?

谢国栋:我们此次的推广展开后,可以说吸引了不少行业人士关注,有许多媒体同行主动和我们沟通了解天天快报的发展情况,也有不少自媒体人希望能加入到企鹅媒体平台。同时,明星为我们解读天天快报的“有料”内涵也受到很多粉丝用户和年轻人的喜欢,粉丝团还主动要我们的推广海报在自己的圈层里传播。

媒记君:除了这次大规模的广告投放,此前天天快报还进行过哪些推广活动?

谢国栋:此前我们更多的是致力于天天快报产品运营体系的建立与用户体验的提升。今年3月初我们推出了芒种计划,帮助自媒体在企鹅媒体平台深耕、壮大。经过3个月的发展企鹅媒体平台取得了不错的成长,这其中有几个数据值得分享,到了6月企鹅媒体平台正式运营媒体日发文量从起初的2万篇增长至8.3万篇,增幅达到315%。

内容创作的日渐丰富,也让企鹅媒体平台的整体阅读量随之上涨:3月1日企鹅号产出文章的2900万阅读量,到6月1日的日阅读量2亿,增幅达589%。从3月至今,入驻企鹅媒体平台的自媒体和媒体数量从1.2万增长至6.7万,增幅达458%。这当中有已是自媒体大咖,也有传统媒体转型的知名记者,甚至不乏传统媒体的官方身影。



“没有把任何一款产品当成假想敌”
今年三月,今日头条以一组铺天盖地的“今日体”广告成为瞩目的焦点,虽然这组广告有点莫名其妙,但因为实在太魔性,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





在今日头条的四周年大会上,张一鸣提出“要做中国第一内容平台”的目标,横在这个目标前的一座大山便是腾讯。而对于成长中的天天快报来说,今日头条在资讯聚合、智能推送方面多年的耕耘,也使它成为一个棘手的竞争者。

与天天快报这次的推广方式相似的是此前搜狐新闻客户端的一组广告,也请来一群高人气明星,比如王凯、鹿晗、赵丽颖、大鹏等等,同样是想吸引年轻人的目光。



媒记君:之前今日头条也做过一系列铺天盖地的户外广告,您怎么看待这组广告?

谢国栋:任何同业的资源投入都很好。我们大家可以一起将新闻资讯产品炒热,让更多用户能够快速便捷地获取新闻资讯和兴趣有料的内容。

媒记君:有传言说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内部把今日头条看作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这样吗?

谢国栋:我们并没有把任何一款产品当成假想敌。我们都是在为用户提供更好、更优质的资讯内容而服务与努力。

媒记君:在与今日头条和其他新闻资讯类客户端的竞争中,天天快报有什么优势?

谢国栋:关于天天快报的优势,第一,快报的内容推荐机制是“算法+运营”,这里的算法是基于腾讯的大数据以及用户的阅读习惯,让用户能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同时通过运营又能防止信息阅读单一的情况出现,其他领域优质内容的推荐让用户不至于将生活局限在熟悉的领域;第二,是天天快报鲜明的“兴趣阅读”定位,能够形成与其他资讯产品的差异化优势,快报满足的是休闲阅读、“有闲人士”的阅读;第三,是以企鹅媒体平台为内容源意味着优质且海量的内容。此外,7月我们还将举行腾讯区域自媒体峰会,也将很大程度上丰富企鹅媒体平台的区域自媒体资源,让用户在快报上看到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媒记君:同样作为腾讯旗下的新闻资讯类客户端,天天快报与腾讯新闻在定位和推广上有什么不同?

谢国栋:腾讯新闻和天天快报是两款差异化很明显的产品,满足大众不同的阅读需求。

腾讯新闻的核心是“事实派”,具备更明显的新闻属性,在内容上更加注重时效性、权威性,信息的选择上也比较客观、多维、深入,更加值得信赖。

而天天快报是一款兴趣阅读产品,内容更加轻松、有趣,偏向于泛资讯阅读,满足的是人们休闲阅读的需求。同时快报的内容更加强调个性化和多元,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算法的智能推荐,能够为用户推送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同时依托腾讯专业的媒体属性,通过编辑运营为用户提供热点新闻,使用户获取的信息更加多元。

目前,从艾瑞、易观、QuestMobile等第三方数据看,腾讯新闻客户端在日/月活跃用户数、总使用次数等方面已经坐稳行业第一的位置,天天快报也在快速发展。我们希望让核心用户在产品上体验到优质内容,对产品有真实感知,而不是光提概念显得虚无缥缈。

年轻群体对资讯的渴求首当其冲
天天快报最近投放的这组广告,无论是从明星的选择,还是广告语的设计,都显示出一个目标:想要在年轻群体中迅速“圈粉”。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5新闻客户端年度报告》,新闻客户端用户集中在18-35岁,主要是学生和年轻白领阶层,是新一代的黄金消费群体。年轻群体对资讯的需求不仅量大,而且更加看重个性化和趣味性。

从今日头条到腾讯、搜狐、网易等传统门户的新闻客户端,信息聚合+个性化推荐已经成为资讯App的标配。在这样激烈的竞争格局中,已经拥有多个内容入口的腾讯猛推天天快报,除了为自己的优势增加一个筹码,更重要的或许是建立更加完善的产品矩阵,打通整体的生活服务场景。

媒记君:天天快报想要抓住年轻用户,您认为年轻用户对资讯的需求有哪些特点?

谢国栋:不管时代怎么变迁,人们对于资讯的需求、对于阅读的需求是不会变的,但是在资讯的内容倾向上会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有着年轻群体的文化标签。像美食、旅游、跑步、LOL、二次元、萌宠这些兴趣分类都是年轻人群说喜欢的,而且他们对于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成长有着强烈的推进感。也正是因此,他们对于资讯的渴求是首当其冲的。

媒记君:天天快报是怎么抓住这些特点来吸引年轻人的?

谢国栋:你从天天快报的频道分类就能看到,有很多频道带有90后的标签,如二次元、LOL、宅基腐等,此外还有明星的专属频道,比如吴亦凡、杨洋、EXO、BIGBANG等年轻人的偶像,这些对年轻人来说都是具有认同感与吸引力的。另一方面,在针对用户的精准推送上天天快报也有腾讯全系产品的数据作为分析源头,同时加上主动的内容运营促成最后定位在“兴趣阅读”上的互动性体验。我们将兴趣版块细分到很多的垂直领域,比如钓鱼、佛学、萌宠、二次元等等。



媒记君:您认为新闻资讯客户端今后会有哪些发展趋势?

谢国栋:资讯客户端的出现是因为技术变革、移动互联网趋势的发展。但人们对于优质信息内容的需求永远存在,只是载体发生变化。发展趋势主要有三点。

第一,大数据提升信息消费匹配度:资讯客户端背后都是每个真实的个体,移动互联网对于数据可追踪有着天然优势,能形成用户对于新闻资讯的兴趣与偏好大数据,从而让内容生产与内容消费匹配效率更高。腾讯拥有广泛的兴趣社交图谱以及信息消费行为分析,这对于腾讯资讯客户端产品来讲意义巨大。

第二,随着用户对于信息多样化需求不断提升,未来在资讯客户端上,更多地会是一个产品矩阵在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求。

第三,资讯即服务,未来资讯客户端产品延伸性较大,将融入更多生活服务场景内容。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OJbgJ5kFI0iJpwo2#rd
536#
发表于 2016-6-24 21:12:2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林志民:银行可利用社交媒体实现精准营销和客户沟通
2016年06月23日14:07 新浪财经 1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财经讯 2016年中国国际银行会议于6月23日在北京举行。东亚银行常务副行长林志民出席并发表讲话。

  如下为发言实录:

  林志民:我看在座的大家很年轻,有没有没用微信的,可能没有。对于我来讲,我经常都会用微信、微博,我来自香港,除了这些我还会用Facebook等等这些。我太太跟我讲,我看手机和IPAD的时间比看她时间还要多。

  通过这个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其实我们在现代生活里面,社交媒体对我们的影响蛮多的,因为我们接触它时间很长。所以我们东亚银行在几年前已经针对这方面,从香港也好,他们也在Facebook做了很多不同的精准营销,和客户互动方面也有很多。   

  比如说在国内,我们东亚中国,其实大家很了解,我们会在微信方面,微信银行,另外就是怎么服务,在交易方面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讲到宣传方面,其实我们看到媒体这几年的改变也蛮多的,尤其是在网上,或者我们讲社交的媒体方面越来越重要。在精准营销方面,比我们卖广告相对来讲比较有效,所以在这方面,东亚银行我们自己依赖很多社交媒体做这些工作。   
最后我们也看到,本身我们也做蛮多这类的企业的社会责任,我们也是因为利用这些社交媒体向别人推广我们东亚的公益基金,结合这方面,我们觉得不光是客户跟银行的关系,由于社交媒体越来越广泛,让银行和客户成为朋友的关系。

  我们自己看,往下走下去,银行业务发展下去,在社交媒体利用方面会更加多,所以我们也看到微信方面的普遍性很棒,但是如果跟现有的Facebook相比,来看广告和精准营销方面还没有做太多,下一步也会多考虑做这方面的工作,我们银行也会多利用社交媒体与客户进行沟通和适合社会场景的服务。            

  其实推送银行广告这方面,虽然改变很多,客户对直接销售是很反感的,现在我们都是柔性销售,我们也看到,客户忠诚度越来越低,但是我们要做的是,让他分分秒秒看到,你是某个银行的顾客,我们很珍惜你,我们只会给你介绍好东西,让客户的体验不会烦,但是不知不觉,你跟银行有了更密切的沟通。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责任编辑:邹枫 SF168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 ... xtmweh2376585.shtml
537#
发表于 2016-6-27 20:20: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蔡信:新媒体时代的每个人都要是“标题党”
分享
0评论2016年06月27日15:32         中国新闻网
蔡信:新媒体时代的每个人都要是“标题党”
分享
0
  原标题:蔡信:新媒体时代的每个人都要是“标题党”

  中新网6月27日电 近日,由中国新闻网主办,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协办的“创造无限可能——新媒体时代变革及发展趋势”分享会在江门市无限极大学举办。

  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编蔡信认为,所谓传统媒体“不行”,不是内容不行,二是形式不行了。“受众花时间最多的时候是在朋友圈,其次是APP端、公众号,然后就是PC端,最后才是传统的报纸、杂志、电视,原因并不是传统媒体内容不好,而是缺乏便利的阅读条件。”

  蔡信还提出,受众在移动端的阅读习惯与传统媒体的阅读习惯是有很大差异的。在传统媒体或者纸媒,要靠新闻事实的力量,新闻标题原则上不要有副词、形容词渲染;而移动端则的标题则是“吆喝”性的,这就是移动端阅读的趋势。打开无线端,99%的人只会看头条,剩下的1%才会去看其它以瀑布流的形式呈现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你会不由自主去观看这些标题,所以一个吸引人的标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蔡信说。

  “编辑每天接收来自PC端、自媒体、报纸及地方媒体推荐过来的稿件,在新闻同质化的情况下如何选稿件,很多时候看的就是标题。严肃新闻靠官方媒体,但是在商业媒体上,严肃新闻会占很少一部分,更多的是生活类或者自媒体类的新闻。”蔡信说。

我要反馈保存网页
http://news.sina.com.cn/o/2016-06-27/doc-ifxtmses1061618.shtml
538#
发表于 2016-7-2 21:16: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原创 2016-07-01 吴翠翠 记者站
作者 | 吴翠翠   来源 | 蓝媒汇


读者的关注度就是媒体争夺广告市场的筹码。新媒体的冲击下,纸媒生存空间日益逼仄,广告收入日趋下滑,纸媒不得不绞尽脑汁,将广告做得更加赋有创意。

自打5月25日,深圳晚报“不懂为什么,就是突然想打个广告”的广告火了之后,不仅当日深圳晚报的广告被网友玩坏,全国纸媒也掀起一阵“不懂为什么,就是突然想打个广告”的龙卷风。



这阵风还没停,5月30日,深圳晚报又推出阿里钉钉隔空“挑衅”微信的整版广告,让对“李女士”事件不了解的人,摸不着头脑。



6月30日,深圳晚报再次推出另类广告“成功的路有很多条 你只需要选对一个学校” ,整版广告印满了广告客户的名字,在狠狠地坑害一把密集恐惧症读者的同时,赚足了眼球,怒刷存在感一个多月。



《深圳晚报》常务副总编辑周智琛曾表示,其实深圳晚报的头版广告一直就非常具有创意性,目前有一个专门的团队在负责创意部门,“客户的需求证明,只要稀缺性在,市场就有配置的机会。我的意思是,《深圳晚报》头版创意范儿,中国独一份儿。”

事实上,玩创意广告深圳晚报并不是第一家。早前,南方都市报的“张太”、人民日报的“苍白”、南方周末和新闻晨报的一串开普勒密码和一首藏头诗的头版广告等都在创意广告上试了水,深圳晚报此时做创意广告早已不再是一件新鲜事了。

在报纸广告转型时期,创意广告确实能收获比传统广告更多的好评和关注度,但这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表达,也常引来读者的吐槽,有些媒体为了宣传效果,只顾形式,广告内容并不靠谱,甚至低俗,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怎样把握这其中的尺度变得尤为重要。

周智琛在接受蓝媒汇的采访时表示,做报纸的方式有千万种,但在这个时代,核心还在于价值观驱动和创意引爆,这两种东西构筑了报纸最基本的品牌底色,“深圳晚报的创意不是玩噱头,根本在于用很有意思的方法论体现很有意义的价值观,我们追求的是与众不同的卓越,不是哗众取宠的另类。”


周智琛

深圳晚报上半年广告收入增长至少20%

蓝媒汇:怎么想到这样玩营销?

周智琛:深圳晚报被称为“中国最具互联网长相的报纸”,团队气质、产品特质、营销方式等都和互联网高度融合。我们认为,互联网世界就是个“火药桶”,新时期的报纸,要成为各种“炸弹”,才能引爆全网。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的产品一出生就带着互联网特质,这已经成为我们的常态,而不是一种意外的行动和案例。

蓝媒汇:这两年,新媒体对深圳晚报的冲击大吗?

周智琛:新媒体的发展给整个传统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现在挣钱比原来难了,或者说很多机构按照传统的套路已经赚不到钱了。总体上说,生态遭到巨大的破坏。但深圳晚报广告经营保持了5年的连续增长,尤其是去年利润有大幅的增长。今年上半年,每个月广告都实现了正增长,上半年增长至少20%(完整的数据还没统计出来)。这从某种角度讲,深圳晚报作为互联网场景中的一个巨大IP,影响力、产品力、成长力、连接力都是在趋势和潮流中生长的,我们逐渐创造了新场景和新生态,在市场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回报。

蓝媒汇:纸媒唱衰,广告不好卖,你认为创意广告内容是挽救纸媒的一种方式吗?

周智琛:做报纸做媒体的方式有千万种,但在这个时代,核心还在于价值观驱动和创意引爆,这两种东西构筑了报纸最基本的品牌底色,只不过,现在很多报纸,在这方面做得太差了。但只要有好的创意,并且处在一个不错的市场空间,纸媒依然可以很有获得感。

“这样做广告,挺有意思的”

蓝媒汇:你一直强调创意,此前南都、北青报等都有玩过这样的营销,深圳晚报凭什么就能玩出花样?

周智琛:这样的营销过去在一些媒体出现过,这些媒体的实践给我们很多教益,但深圳晚报的创意产品和引爆方式还是不太一样。我们的创意广告集群式出现,而不是单一产品,而是做成了产业链。从创意初期就考虑可交互、可裂变的方式,事实也证明,每次都会被玩坏,都成了话题。我们的创意不是玩噱头,根本在于用很有意思的方法论体现很有意义的价值观。

蓝媒汇:创意广告常常被指责,深圳晚报这么玩,不怕被读者吐槽吗?

周智琛:不怕被吐槽,我们对自己的产品有根本的信心。媒体样式,如果传统是好的,那就继承,必须要保证文脉永续,这样才能基业长青,但传统在这个时代更需要改良、优化甚至颠覆。当然,前提是颠覆而成的新事物一定要顺应时代发展和普世价值,否则就成了另类。我们追求的是与众不同的卓越,不是哗众取宠的另类,不怕吐槽。

蓝媒汇:新鲜感很重要,连续推出多期这样的的广告,不怕读者腻吗?

周智琛:受众如果腻了,就不是好创意,我们的使命就是始终保持新鲜,头版广告只是其中一种爆款,我们的创意产品是系统性的,是自然而然的,是赏心悦目的。所以,我们对客户和产品是有所选择客户的。当然,对于中间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并随时修正,但大方向我们会坚持下去。

蓝媒汇:“不懂为什么,就是突然想打个广告”推出后,这种广告体被不少纸媒模仿,你怎么看这件事?

周智琛:目前看来,创意广告迅速被社交媒体和各种平台各种裂变式传播,对我们而言是好事;客户能够实现良好的诉求变现,对广告主也是好事,对行业生态的构建也是有益的。

蓝媒汇:创意广告在价格上是不是比普通的广告要贵?

周智琛:广告价格还是按照原来的体系走,并没有多大改变,只是在创意上很烧脑烧心。每一次,都是一种新的煎熬,也是一种新的收获。这样做广告,挺有意思的。

蓝媒汇:玩了一个多月,效果怎样?

周智琛:目前看,深晚的这种模式是很受各方认可的,我们已经接了大量的头版广告。其中一个极端案例是,7月11日-16日,上海一家媒体投重金在深圳晚报头版连投6天整版广告。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jfF6FVDYzvHqa5nR#rd
539#
发表于 2016-7-3 21:38: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盘点全球排名前30的传媒公司(上)

原创 2016-06-12 胡慧民 北大新媒体

互联网巨头正在一步步主导全球广告市场,今天的上半部分将会出现CCTV,时代华纳,微软,他们会在哪个位置呢?



数字广告会取代电视广告吗?当前,互联网巨头正在一步步主导全球广告市场。

近日,媒体公司实力传播(ZenithOptimedia)做了一项名为《全球 30 强媒体主报告》,指出在2015 年,五大公司占据了媒体广告市场的19%。

这项报告按照各个媒体2013年财年的数据进行排名,因为在那时,包括传统媒体在内的所有的上市媒体公司都还有持续的收入来源。

媒体业务收入不仅仅包含广告收入,还包括报纸和杂志的发行收入。

以下列举的一定有你十分熟悉的名字,当然,还有一些你不知道的国外大公司。

猜猜CCTV排名第几?


30. 时代出版公司——年收入28.7亿美元




时代公司(Time Inc)原为时代华纳(Time Warner)旗下的一个杂志部门,后在2014年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公司。

该公司最有名的三本杂志分别为《体育画报》(Sports Illustrated),《时代周刊》(Time Magzine)和《风尚杂志》(InStyle)。

实力传播指出,由于面临杂志发行量的严重下跌,时代公司大部分营收来自广告收入(2015年为53%)。2011年至2015,时代公司的收入以平均每年4.1%的速度下降。

29. 日本读卖新闻集团——年收入28.8亿美元



Shinnosuke Abe :2014年11月11日
在日本西宫市阪神甲子园球场举办的阪神虎队和读卖巨人队之间的友谊赛。

日本读卖新闻集团旗下的《读卖新闻》是一家全国性报纸,在全世界颇受欢迎,发行量超过900万份。

该公司还有英语版新闻报纸The Japan News(它拥有日本电视台Nippon TV network14.6%的股份)、出版集团中央公论新社网站(Chukoron-Shinsha)以及日本职业棒球队——读卖巨人军(Yomiuri Giants)。

28. 德国电视集团——年收入29.1亿美元




德国电视集团(ProSiebenSat.1)在德国、澳大利亚和瑞典等国家拥有15家电视台,覆盖范围达4200万户家庭。

该公司当前正在发展数字化及相关业务,其在2015年的收入中占总体收入26%。

2015年10月,德国电视集团ProSiebenSat.1宣布收购瑞典OTAeTraveli.

27.甘乃特——年收入29.5亿美元



甘乃特数字媒体集群

报业巨头甘乃特(Gannett)在美国拥有93家报纸,其中包括《今日美国》,以及其他400种非日报类的出版物。它还在英国的新闻探索集团(Mewsquest)中拥有150多项资产。

实力传播预测,这家已经在2015年底拥有2亿美元资产的公司,今后可能通过收购等方式获得持续增长。

2015年对于甘乃特(Gannett)来说是“收购元年”:它购买了罗马尼斯传媒集团(Romanes Media Group)、德克萨斯新墨西哥报纸53%的股份,以及杂志媒体集团(Journal Media Group)。

26. 布尔达传媒集团­——年收入30.5亿美元



布尔达传媒集团(HubertBurda Meda)是德国最大的印刷媒体出版商。在德国本土拥有93份杂志,在国际上有320份国际刊物。

它著名的品牌包括德国版的《花花公子》、《艾丽》、《时尚芭莎》等。

25.富士媒体控股集团——年收入32.3亿美元



富士电视台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2005年2月23日在日本东京举办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

富士媒体控股集团(FujiMedia Holdings)是日本最大的媒体集团之一。它控制着富士电视网络和日本无线广播系统。

该公司的总收入较2014年的32.74亿美元略微下降。

24.英国独立电视——年收入33.3亿美元




英国独立电视(Independent Television)是英国最大的商业电视网络,拥有15个频道。
它分别在数字电视服务商Freesa和YouView当中占有50%和14.3%的股份,拥有新闻生产公司——独立电视新闻(ITN:Independent Television News)40%的股份。

23. Mediaset——年收入33.9亿美元



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

Mediaset是意大利最大的广播公司,除此之外,它还对西班牙最大的电视网络MEC进行控股。

该公司在意大利拥有Canale 5、Italia 1、Rete 4、Boing以及Cartoonito这几个频道。

Mediase与20世纪70年代由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创立。他的儿子Pier是公司的副董事长,他的家族控股企业菲宁维斯特集团仍然持有该公司41%的股份。

22. 斯普林格集团——年收入33.9亿美元



斯普林格CEO:Mathias Döpfner

德国传媒巨头斯普林格集团(AxelSpringer)在全世界35个国家拥有报纸、电视台、无线电台和网站。在德国,它最大的三家日报分别为:B.Z.、图画报(Bild)和世界报(Die Welt)

我们在这篇文章中提到过,Springer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论文数据库提供商: 9个常用的国外英文论文文献数据库

去年九月, ­­德国出版商Axel Springer(斯普林格集团CEO)以3.4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新闻网站Business Insider88%的股权,使公司股票价格上涨97%。

21.德高集团——年收入37.4亿美元




法国德高集团(JCDecaux)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国际性户外媒体公司。有超过一百万块广告展板,和50多万块“公共设施”类展板(如公交车站和自行车架)

2015年,德高集团进行了大量收购:购买了Continental Outdoor Media70%股份、Eye Catcher Media70%股份以及CEMUSA的所有股份。

20.赫斯特集团——年收入40亿美元




赫斯特集团(HearstCorporation)是一家美国出版界巨头和多元化传媒集团,在美国本土有15家日报,21家消费者杂志以及30家电视台。(学传媒的同学还记得赫斯特和普利策的“黄色新闻大战”吗?)

它的比较有名的品牌包括它旗下的ABC 和 NBC网络、《大都会》、《时尚先生》以及《旧金山纪事报》。

它在全世界范围内有超过300份报纸。

19.CCTV­­——年收入40.8亿美元




中央电视台是中国国家级电视台。

它有21个免费频道,19个付费频道,以及10个国际频道(包括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罗斯语、韩语和阿拉伯语)

实力传播指出,央视未公布它在秋季黄金时间段的年度拍卖收入,可能是因为在广告上被百度超越,而它自己却不想公开承认这一点。

18.朝日新闻社——年收入41.2亿美元




朝日新闻社(AsahiShimbun Company)­­是日本最优影响力的大报之一。

公司还拥有25种杂志(包括AERA, Sesame, 和 Autocar Japan),并且在朝日电视台有24.83%的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朝日这个名字与“朝日啤酒”(朝日饮料株式会社)、朝日生命保险没有任何关系。朝日新闻读作zhāo ri。

17. 微软——年收入45.8亿美元



微软CEO:Satya Nadella

实力传播调查显示,微软(Microsoft)的总收入中广告占了5%。

微软通过以下平台售卖广告:他的社交门户网站、搜索引擎Bing、视频通话服务商Skype以及Xbox Live游戏媒体平台。

实力传播指出,在2010年和2015年间,微软平均每年增加12.5%的广告收入,即使这一数据低于互联网真题广告市场17.9%的增长速度,但是已经相当高了。

去年,微软宣布与AOL达成合作,将为其网站(网页和移动版)等提供必应搜索引擎驱动服务。微软将显示广告销售业务交给AOL,广告技术公司APPNeexus负责微软其他的显示广告和市场销售的任务。

16. 时代华纳——年收入45.7亿美元


时代华纳旗下业务(左一左二右一已被剥离)

去年,时代华纳(TimeWarner)在实力传播中的排名指数中从第8名开始下降,原因在于,2014年时代华纳关闭了时代公司的出版部门。

公司目前有三个经营部门:特纳广播系统、HBO和华纳兄弟娱乐公司。大热门美剧《权力的游戏》即HBO出品。




15.雅虎——年收入46.2亿美元



2015年,搜索广告占据雅虎总收入的42%,是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雅虎现在是火狐(Firfox)浏览器的默认搜索选项。

显示广告(Display advertising)是雅虎的第二大收入来源,其中大部分收入来自它自己的网站,还有18%来自与它合作的第三方网站。

雅虎公司约有36%的收入来自其移动端。该公司目前正在评估其核心业务(包括搜索和邮件业务),准备出售。

14.环球传媒——年收入48.3亿美元




环球传媒(GrupoGlobo)是巴西最大的媒体公司,它的年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15%,是该排名中增长速度位于第三的公司。

该公司有德国报纸《环球报》、12本杂志、四个无线电视网络环球电视台。

2104年,环球电视网在国际足联世界杯64场比赛中取得独家代理权,助推了当年的年度收入。预计今年夏天奥运会期间,它将会完成另一个广告收入上大捷。

13.探索通信——年收入61.1亿美元



《致命捕捞》,探索频道的热门节目

探索通信(DiscoveryCommunications)在美国拥有14家电视网络,其中包括探索频道、TLC和动物星球。

它的48个国际频道,覆盖全世界220多个国家,订阅规模达260亿人。美国本土的传媒网络帮助公司达成将近一半的收入(2014年48%),并且完成营业利润的67%

12.清晰频道通信公司——年收入61.2亿美元



Jason Derulo(杰森·德鲁罗)在2016年iHeartRadio夏日泳池派对上的表演。

清晰频道传媒控股公司(iHeartMedia)2014年正式更名为iHeartMedia公司,它经营美国广播业务和国际户外广告业务。

公司在美国有861个电视台,每周覆盖1.1亿观众。清晰频道也是全球第一大的户外广告公司,在全球66个国家经营和拥有约800,000个户外广告牌。

11.先进出版公司——年收入64.2亿美元




先进出版公司(AdvancePublications)拥有泰康纳仕出版(the Condé Nast Publications)的杂志业务(包括Glamour,Vogue, Vanity Fair, 和GQ)、多家美国报纸(如The Plain Dealer 和 The Times-Picayune),以及探索通信公司31%的股份。

实力传播公司指出,当前无法清楚知道该公司的财务情况,因此这只是个估计数据。

10.新闻集团——年收入68.6亿美元



《纽约邮报》的封面

新闻集团(NewsCorp)在2013年拆分成新的新闻集团和二十一世纪福克斯公司,两家公司分别经营新闻出版业务和广播影视业务。

该公司旗下拥有美国的《华尔街日报》和《纽约邮报》,英国的《泰晤士报》和《太阳报》。它还拥有美国新闻事务公司、巴伦周刊以及图书出版商哈珀柯林斯。


默多克新闻集团旗下产业

9.百度——年收入78.95亿美元



百度——中文搜索引擎巨头,另外,还提供地图、社交网络、安全卫士、娱乐、电商以及移动服务等。

它的96%的收入来自其广告。百度在今年的排名从14位为上升到第9位。

8.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年收入95.7亿美元



CBS的热门剧《生活大爆炸》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大部分收入得益于它的电视频道和广播电台。

CBS电视网络将内容传送至200多家附属台,其中包括当前比较热门的《海军罪案调查处》和《生活大爆炸》。同时,CBS还拥有CW电视台50%的股权,并且与AMC合资,运营国际频道。向英国、爱尔兰,中东和非洲播送CBS的剧集。

CBS还拥有117家美国广播电台。
注:CW Network(哥伦比亚及华纳兄弟联合电视网)

7.维亚康姆——年收入96.1亿美元



维亚康姆(Viacom)在全球范围内运营250多个电视台。包括MTV, Nickelodeon, Comedy Central, 和英国的Channel 5。

路透社指出,过去两年中,维亚康姆的有线电视网络收视率遭遇持续下滑,导致其股价下跌50%。维亚康姆在美国的广告收入也在过去连续7个季度里一直在下降。

93岁的媒体大亨雷石东(SumnerRedstone)曾设立了一个名为SMR信托(SMR Trust)的家族信托基金,负责管理他在国民娱乐公司中的股票,该信托的主要托管人是维亚康姆公司CEO、雷石东多年的副手菲力普·道曼。

今年5月,路透社报道,雷石东女儿萨默·雷石东突然免除了道曼信托托管人的职务,另一位维亚康姆董事会成员乔治·艾布拉姆斯也一起被免职。

6. 贝斯塔曼(Bertelsmann)——年收入100.4亿美元



RTL热门节目《Let'sDance》

贝斯塔曼旗下拥有RTL电视台(75%的股权)、图书出版公司兰登书屋和企鹅图书,杂志出版公司古纳雅尔,音乐公司BMG,营销公司欧唯特,贝塔斯曼教育集团和贝塔斯曼投资。

实力传播指出,去年12月,公司收入增长了2.8%,部分原因在于其德国电视业务的良好表现和稳固的电子业务增长。



5. Facebook——年收入114.9亿美元



实力传播将脸书称为移动端转型过程中的“最大受益者”。在过去的一年,它的总收入增长了63%。这得益于公司主动拥抱移动技术,鼓励用户在每天多次访问该网站/APP。

2013年第四季度,脸书的移动业务收入首次超过了PC端。2015年底,移动端的广告收入占总数的73%。


4.二十一世纪福克斯公司——年收入186.7亿美元




21世纪福克斯公司(21stCentury Fox)拥有庞大的福克斯广播和福克斯体育公司,以及星空传媒印度公司。它在英国天空广播公司拥有39%的股权。



该公司的有线网络编程师在2015年收入增加了12.2%,以138亿美元开创了记录。实力传播在估值的时候,并未将福克斯影视娱乐和卫星直播的部分纳入进去。


3.康卡斯特(Comcast)——年收入197.2亿美元



Syfy的主打剧《龙卷鲨》

康卡斯特媒体部分的收入(80%)大多数来自它的NBC环球有线网络和广播电视部门。
有线电视部门包括美国15个国家有线电视网络(USA Network、 Syfy、 CNBC等),以及9个国际电视频道。

另外,公司还拥有NBC环球公司和电视网德莱门多(Telemundo)。康卡斯特媒体收入的其余部分来自其有线业务,它从发送给客户的有线电视网络的广告位中获取收入份额。

除此之外,康卡斯特还拥有视频流服务Hulu的股权。

2.沃尔特·迪斯尼公司——年收入224.5亿美元



实力传播的调查只包括迪士尼的媒体网络和互动部门。

媒体网络涵盖了插播在电视节目当中的广告收入和一些会员费。沃尔特•迪斯尼公司的王牌——迪士尼频道(Disney Channel),是一个国际性有线电视频道。

美国国家电视网络ABC(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在1996年成为华特迪斯尼的全资子公司。播出的热门剧目有《摩登家庭》和《实习医生格蕾》。

迪士尼同时还在数字媒体公司Fusion上拥有50%的股份,在视频流媒体平台Hulu上有33%的股份。


2015年迪士尼营收构成(总收入524.65亿美元)


迪斯尼旗下的品牌

1. Alphabet——年收入596.2亿美元




Alphabet是谷歌对企业架构进行调整之后的“伞形公司”(UmbrellaCompany),Alphabet采取控股公司结构,把旗下搜索、YouTube、其它网络子公司与研发投资部门分离开来。
谷歌的主要营收来自搜索广告。

今年5月,美国一家大型广告购买公司Magna Global把两亿美元的电视广告经费转移到了YouTube。



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最近表示,Alphabet未来主要营收还是来自于广告事业。2015年谷歌将它的营业利润从17.4%提升至19.4%。

社交媒体取代传统媒体的时代,科技公司已经占领了广告市场。

五大数字巨头(谷歌、Facebook、百度、雅虎、微软)分别排名第1、第5、第9、第15和第17位,一共创造了 882 亿美元的媒体收入,相当于这 30 家媒体公司总收入的 34%,代表了全球互联网广告市场的 65%。

未来,互联网广告的格局将会是怎么样?

编译者:胡慧民

原网页: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t ... in-the-world-2016-5
参考文章:
http://www.vccoo.com/v/572d2a
http://media.sohu.com/s2013/mdkcf/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 TKylFn0Dn5MTNIYy_#2
http://img3.jiemian.com/101/orig ... 28760300_a580xH.png
袁志坚、张亮宇:《一体两翼:数字媒体与数字营销——甘乃特集团数字化转型战略及其启示》

540#
发表于 2016-7-26 23:32:2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Verizon为何要收购雅虎?欲打造新媒体帝国
2016-07-26 06:44:13 来源: 网易科技报道
2分享到:

易信
微信
QQ空间
微博
undefined
网易科技讯7月26日消息,据美国著名商业杂志Fast Company报道,经过数月的猜测和分析,雅虎收购大战终于尘埃落定。美国通信运营商Verizon同意以48.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雅虎数字资产。按照收购协议,雅虎的剩余资产(包括非核心专利、阿里巴巴和雅虎日本股票等)将组成新的上市投资公司,并将取个全新的名字。
Verizon收购雅虎核心资产的消息立即对两家公司股票产生积极影响,分别上涨了1.3%和1.4%。这份协议有望在2016年末或2017年初完成。对于Verizon来说,这份协议为其打造新媒体帝国铺平了道路。这个新媒体帝国将可以为其提供数十亿美元的潜在广告收入,以弥补其无线和有线业务增长放缓的影响。
2015年,为了加强媒体和广告业务,Verizon曾斥资44亿美元收购了AOL,这被视为Verizon打造新媒体帝国迈出的一大步。在此后几个月中,Verizon与初创企业视频平台签署了多项协议,包括AwesomenessTV和Complex Media。Verizon还于去年推出了自己的移动视频应用Go90,通过其为YouTube一代提供体育和短片形式的原创内容。
有了雅虎电邮和雅虎财经等资产,Verizon就获得了6亿月活跃用户,这对任何媒体公司的成长都至关重要,也是其追赶Facebook、谷歌以及Twitter等数字广告大联盟的捷径。
Verizon为何要收购雅虎?
负责领导Verizon产品创新和新业务的执行副总裁马尔尼·沃尔顿(Marni Walden)说:“在我看来,AOL的广告技术是一流的,但他们没有足够规模的受众。”Verizon首席执行官洛威尔·迈克亚当(Lowell McAdam) 已经给沃尔顿下达任务,要求其将Verizon的媒体努力变成价值50亿美元的业务。
沃尔顿表示,在与得益于全球存在的Facebook等科技巨头竞争时,建立足够受众需要很长时间。她说:“在我们收购AOL时,我们就知道,这不是故事的结尾,我们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我们正建立某种东西,希望将其转变成庞大的业务,而建立受众和扩大规模是关键。”
沃尔顿已经亲眼见证了受众需求有多大。她说:“过去我曾负责管理Verizon的营销业务,我喜欢为AOL花钱。因为在支出的同时,它们也能带来更好的回报,它们的广告技术非常棒。但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即使我想为它们花费1000万美元,它们却没有足够的库存。为此,我必须扩大规模才能达到目标。而在AwesomenessTV和Complex Media等公司的帮助下,我们将能够做得更多。”
沃尔顿还说:“如果你了解2000年时的无线行业,那是投资、扩张、整合的漫长过程。我认为现在也正面临类似的情况。但是这可能需要10年时间,而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浪费,我们必须以更快的速度完成这个过程。”收购雅虎可为Verizon提供竞争所需要的无机增长潜力。
收购对雅虎、梅耶尔有何影响?
雅虎首席执行官玛丽莎·梅耶尔(Marissa Mayer)曾承诺带领雅虎转型,重现昔日辉煌。核心业务被Verizon收购,代表了其失去兑现承诺的最后能力。在执掌雅虎的4年至建立,梅耶尔重点强调设计,收购了大量初创企业,并聘请凯蒂·柯丽克(Katie Couric)等名人,希望能够凭借雅虎品牌打造新的媒体帝国。但是梅耶尔未能将这些零散的碎片编织成观众能够理解的完整故事,也未能找到能与其他竞争者相提并论的广告解决方案。
梅耶尔发表声明说:“这项交易为雅虎提供了巨大机遇,我们可以进一步建立分布渠道,加速在移动、视频、原生广告和社交方面的努力。”梅耶尔说,她并未为迄今取得的成就感到沾沾自喜,并有意继续留在整合后的AOL-雅虎中,她说:“我对能够通过这项交易扩大我们的势头感到兴奋不已。”
梅耶尔签署的合同规定,如果收购协议完成,而她因此失去工作,可以获得5500万美元的“遣散费”。与之相反,AOL前首席执行官蒂姆·阿姆斯壮(Tim Armstrong)如果能够继续掌舵至少4年时间,他可以获得5900万美元的奖励。阿姆斯壮将负责领导AOL-雅虎整合事宜。几个月前谈及与梅耶尔的关系时,阿姆斯壮称他们是朋友,曾共事了近10年时间,自从离开谷歌后始终保持联系。
随着电信行业与全国无线运营的整合,沃尔顿在Verizon经历了多年并购大战。她称依然计划维持雅虎的媒体品牌,同时将AOL的运营和广告技术整合进来。沃尔顿说:“雅虎品牌将会继续保留,它会成为最好的运营架构和平台。如果你愿意,这里将变成购物中心。但是各个部门依然会使用自己的名字,关键是吸引人们到来。它将与AOL和雅虎截然不同。你们将依然是AOL电子邮件、雅虎电子邮件、雅虎财经的忠诚粉丝。”
阿姆斯壮已经在Verizon的演化内容战略方面建立起声誉,他在现有品牌中应用了这种方法,比如允许《赫芬顿邮报》创始人阿里安娜·赫芬顿(Arianna Huffington)这样的领袖提供大量独立创意,而他们负责提供访客。
Verizon能扩张为顶级媒体帝国吗?
展望未来,沃尔顿将继续推行类似Verizon投资AwesomenessTV和Complex Media的交易,这些公司都擅长把握年轻受众的兴趣和行为。沃尔顿说:“这些公司非常善于吸引受众,而且无需花费巨额营销预算。他们不喜欢1个月投放4000万个电视广告,只是通过社交和分析进行。”
其他公司和竞争者也在追求相同的目标。为Go90应用提供内容的Vice已经获得沃尔特-迪士尼(Walt Disney)和21世纪福克斯的支持。Facebook视频之王BuzzFeed吸引了NBCUniversal作为其投资者。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数字视频,它正对Verizon形成日益严峻的挑战。沃尔顿说,她正寻找有潜力的内容创作伙伴,她需要依靠Verizon的合作伙伴Hearst、媒体集团以及人才。最终,Verizon的目标是创造让用户长期停留在应用中的内容,Verizon为此可获得大量广告收入。沃尔顿说:“与纯粹的下载量或注册相比,这些东西更为重要。”
新媒体初创企业变得越来越昂贵,而其他拥有雅虎类似用户数量的企业出售的可能性太低,为此对于Verizon来说,通过收购和签署创新协议培养更多受众的方式很划算。将来,Verizon可能会将其内容投放在Snapchat等第三方平台上,与其他分销商共享收入。(小小)
李德雄 本文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作者:小小责任编辑:李德雄_NT2021
http://tech.163.com/16/0726/06/BSSO24FQ00097U7R.htm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