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体经营案例

[复制链接]
501#
 楼主| 发表于 2015-7-21 16:46:0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财新网
【香港壹传媒王牌杂志宣布停刊】(实习记者 杨恩)继香港壹传媒旗下的《壹周刊》上周大裁员逾40人后,集团旗下另一杂志《忽然1周》也突然宣布停刊并遣散全体员工。当天恰逢该刊创刊20周年,曾经红极一时,如今黯然落幕。

  • k收起
  • f查看大图
  • m向左旋转
  • n向右旋转










今天 14:58
来自
财新网

502#
发表于 2015-7-23 09:58: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数字主导谈话,但是对于出版行业在2020年,打印收入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卵子的新数字消费者发布预报明天发表。 需要五年这个行业将如何改变看法。 出版之前,卵子分析师米勒夏洛特给TheMediaBriefing独家看的一些重要发现出版相关的收入。

很少有一位高管在出版行业,当考虑未来五年,积极谈论打印。 数字主导产业对话,出版商寻求改变他们的业务和吸引受众的连接,如果变化无常,读者。

然而根据卵子的新数字消费者发布预报,量化全球消费者出版业的前景在未来五年,打印的韧性,尽管移动和数字消费的增长,可能仍然被低估。
数字正在增长,但并不像你想象的一样快
在一个聚合的水平,结合收入从报纸上,书,和杂志产业在全球50多个市场,我们预测,在2020年只有24%的收入将来自数字,从2015年的14%。
数字出版收入将增长13%的复合年增长率在740亿年达到740亿美元,高于410亿年的410亿美元。
但是,在消费者和广告商花钱,尽管打印收入和投资的下降和噪声在数字,印刷将继续占主导地位。
因此,印刷机不会很快结束,甚至在美国和英国,过渡到数字更快速。 即使在这两个市场,数字仍只占少数的总收入2020年,分别有42%和37%的市场占有率。
图1:即便在2020年,打印将为消费者提供选择的格式
[url=]查看完整大小[/url]


来源:卵子,普华永道
这本书行业领导的方式过渡到数字收入
在英国,生成的图书行业20%的收入从2015年的数字相比,报纸、杂志和14%为16%,这些股价将上升到63%,32%,和26%,分别达到2020。
在美国,我们看到数字化水平41%的书籍、杂志,为24%和17%的报纸在2015年上升到63%,47%,和2020年的24%。
但两个市场的全球趋势,认为图书行业使17%的收入来自数字杂志相比,14%和8%的报纸。
到2020年,在全球范围内,我们将看到数字收入中所占的份额上升到35%书籍,报纸杂志,为31%和31%。
图2:到2020年,电子书将占超过一半的消费者收入但杂志和报纸读者仍然会喜欢打印
[url=]查看完整大小[/url]


来源:卵子,普华永道
打印的弹性
所以即使这本书行业在美国——最数字化出版行业在最数字化市场——印刷仍将占据了三分之一的收入在2020年。
消费者仍2020年打算买纸质书,但他们会补充,在数字阅读,节省了打印在特殊的场合,如赠送,数字不能竞争。
当然打印可能弹性在书籍、杂志、和报纸,但(有一些明显的例外,比如印度)它继续下降几乎每个类别和几乎每一个市场:数字增长所在,与移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出版商面临的挑战,是关于遗留打印收入最大化而尽快寻求增长的数字。 但出版商也很快杀死他们的遗留业务吗?
出版商必须继续创新在数字空间和应对变化的消费者需求。 但是他们不能放弃打印。
夏洛特•米勒是一个分析师卵子的数字媒体实践

卵子是全球领先的技术研究和咨询公司。 通过其180年全球分析师提供专家分析和战略眼光,电信和媒体行业。

Ovum Informa公司的一个部门,是一个领先的全球商业和学术出版和事件的组织者,总部设在伦敦。


http://www.themediabriefing.com/article/digital-dominates-the-conversation-but-for-the-publishing-industry-in-2020-print-will-still-dominate-revenues
503#
发表于 2015-7-29 20:48:1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传统媒体广告困境加剧 报纸广告经营已到危急时刻
  “2015年传统媒体广告整体遇到的困境,不仅没有缓解的迹象,还有缓慢加剧的趋势。”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和央视市场研究(CTR)媒介智讯近日发布的《2015年1~5月中国报纸广告市场分析报告》显示,1~5月传统媒体广告降幅为5.8%,广电媒体降幅收窄,平面媒体降幅扩大,其中报纸广告降幅扩大到32%。
  整体态势不容乐观,传统媒体普降
  1~5月报纸广告降幅达32.0%,创下了2012年报纸广告进入下降通道以来的新低,广告困境并非报纸独有的,传统媒体广告处于整体下滑之中。
  央视市场研究资深顾问姚林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5.8%和32%,是此次报告中他最为关注的两个数字——一个反映了2015年传统媒体广告整体下降的态势,一个反映了报纸广告面临的严峻形势。
  CTR媒介智讯提供的数据显示,1~5月传统媒体广告刊登额降幅维持在5.8%,除户外广告略有增长外,其他媒体都在下降。其中,电视广告下降3.4%,资源量下降10.3%;广播广告下降3.9%,资源量下降14.3%;平面媒体则持续下降,其中杂志广告下降15.6%,资源量下降24.4%;唯一增长的户外广告,也仅增长了0.8%,资源量下降了3.3%。从各地区来看,1~5月,传统媒体广告只有西南地区增长了6%,其他各个区域都在下降。“过去下降的主要是平面媒体,但今年传统媒体广告市场整体都面临困境。”姚林指出。
  状况最为严峻的报纸,广告降幅从一季度的29.5%扩大到32.0%,创下了2012年报纸广告进入下降通道以来的新低,资源量降幅也达到33.7%。
  在报纸广告断崖式下降的颓势中,已难以找到增长的部分。广告刊登额前20家的报纸合计下降了26.4%,仅一家报纸有所增长,而进入前20位的报纸构成也发生了变化,6家去年同期还在20位以外的报纸进入到前20位,且大多数在中西部;此外,前20位品牌平均降幅为16.8%,阿里巴巴淘宝掉出前三,但因投放接近倍增仍位列第四,前三位的恒大、苏宁、国美投放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房地产仍然是前20位中最多的品牌,但投放大都下降,唯一一家运营商中国移动降幅达到60%。
  行业投放难寻亮点,广告经营艰难
  房地产、商业零售业、汽车等传统主力行业的大幅下滑,使得报纸广告的行业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行业集中度下降反映出以到达为目标的传统投放模式已被广告主放弃,精准、互动和直接效果越来越被重视。
  再来看看行业投放的情况,1~5月传统媒体主要广告行业降多升少的局面没有改变。
  2015年以来,曾经的第一大广告行业——化妆品大幅度减少广告投放,降幅达到25.4%,跌落到第三。在前6个行业中,饮料、食品增幅不大,仅分别增长了3.1%和3.2%,但双双超过化妆品及浴室用品,排在前两位;大幅增长的药品广告成为传统媒体广告市场少有的亮点之一,以21.3%的增幅坐稳第四大行业。
  其他主要行业中增长的是:邮电通讯、家居用品、活动类广告、电脑及办公自动化。下降的行业中比较突出的是房地产,下降29.1%,成为降幅最大的行业;汽车、商业零售业、清洁用品、个人用品及家用电器业降幅均超过10%。
  而报纸方面,主要广告行业全面大幅度下降的趋势没有任何改观。其中,房地产降幅达到44.5%,商业零售业降幅为31.8%,娱乐及休闲下降16.5%,交通(汽车)下降45.5%,金融业下降7.9%,医疗保健机构下降11.8%,邮电通讯下降28.1%。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房地产、商业零售业、汽车等传统主力行业的大幅下滑,使得报纸广告的行业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前3个行业的集中度下降到50.5%。其中,房地产行业占比下降到25.5%,商业零售业占比下降到16.5%,娱乐及休闲业占比为8.5%,其他行业最高占比都没有超过6%。
  “5月历来是报纸广告的淡季,但行业投放难寻亮点,说明报纸的广告经营已经到了‘危急时刻’。”姚林说。
  分析几大传统主力行业的投放变化,姚林认为,不管是房地产广告下降趋势的愈演愈烈、汽车广告的增长乏力,还是商业零售业广告的同比下降,其背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以覆盖、到达为目标的传统投放模式已被广告主放弃,精准、互动和直接效果越来越被重视,而这恰恰是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短板。
  投放结构生变,报纸转型急迫
  基于新闻纸的经营阵地很难守住,报纸必须通过转型、融合找到新的生存方式。方向和重点是移动互联网和手机,但仅仅依靠内容还不够,必须是“内容+服务”。
  姚林指出,宏观经济下行时期,企业营销策略在调整,但有数据显示,广告的投放总量并没有减少,重要变化在于广告的投放结构:一是从传统媒体流向互联网;二是软广告比例明显上升,甚至与硬广告旗鼓相当;三是广告主强调精准投放,这需要大数据支撑,在传统媒体上较难实现。
  这3种趋势让姚林感到,下半年报纸广告的降幅不会收窄,增长和反弹几乎没有可能。“在当下的环境中,基于新闻纸的经营阵地很难守住,报纸必须通过转型、融合找到新的生存方式。”
  “你的用户在哪儿?”这是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主任梁勤俭在各地报业调研中提得最多的问题。在他看来,这也是当下广告主最关心的问题,而不再是原来让人摸不准的发行量。
  那么,报纸要转型,到底转向哪儿?受众要变用户,用户究竟是谁?
  梁勤俭和姚林不约而同谈到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服务。
  姚林认为,报纸转型的方向和重点是移动互联网和手机,报社一定要做自己的APP、微信、新媒体。但仅仅依靠内容还不够,必须是“内容+服务”。
  “成千上万的APP,用户经常使用的只有5~7个,怎么让你的产品成为这1/5、1/7?移动互联网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报纸转型就必须要适应这种环境,与用户的生活发生关联。”在姚林看来,只有新闻成为服务,受众才能变成用户,否则,报纸经营就难以突破,转型也就没有出路。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不仅需要观念的转变,更需要内容生产从新闻纸到新媒体发生根本性转变。
 “报纸转型,如果体制机制不变、生产方式不变、人才结构不变,就如同戴着镣铐在刀尖上跳舞、床铺底下打斧头一样,施展不开。”梁勤俭认为,目前来看,大多数报纸都没有为转型做好充足准备,也就很难适应当下的环境。


  “不为未来付出就一定没有未来。”他强调,报纸应从“被动转”变为“主动转”,学会换位思考,利用好大数据,从用户需求出发为其量身定制产品和服务。


  两位专家表示,如能积极拥抱互联网,充分融入互联网,在开放竞争的环境中寻找优势、查找不足,“锁定用户”进行内容建设、设计商业玩法,报业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来源:李淼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http://media.people.com.cn/n/2015/0729/c40606-27376855.html

504#
发表于 2015-8-13 23:16:3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媒体Vox获NBC环球2亿美元投资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13日上午消息,NBC环球今日宣布2亿美元投资Vox媒体,后者在美国拥有The Verge和Re/code等多家知名科技媒体。
  康卡斯特(Comcast)旗下的全资公司NBC环球表示:“Vox媒体具有强大的领导力、顶尖的评论人才和独一无二的科技平台。我们很高兴能实现该项投资,并在评论内容、广告与技术方面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
  公司官方上个月曾宣布,康卡斯特与Vox和BuzzFeed两家媒体谈判。据报道,本周晚些时候,NBC环球将宣布2亿美元投资另一家媒体BuzzFeed。
  在完成该融资后,Vox媒体的融资额将达到3亿美元,公司估值为10亿美元。作为康卡斯特的对手Verizon也开始进军新闻业务。近期Verizon投资了美国在线(Aol),该公司拥有赫芬顿邮报、TechCrunch和瘾科技等媒体。(晓查)

来源:新浪传媒
http://news.sina.com.cn/m/wl/2015-08-13/doc-ifxfxray5533672.shtml


505#
发表于 2015-8-18 21:37: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读者》联合微软英特尔推出商务办公平板

 中新网兰州8月17日电 (崔琳 高莹)8月17日,“亚洲第一刊”《读者》联合微软、英特尔共同研发推出的高端商务办公平板DZ108在兰州举行首发式。这标志着《读者》面对当下“互联网阅读”冲击“纸品阅读”大趋势,“探路”新媒体转型的篇章翻开。“这种尝试是服务于当下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是关注客户感受的做法。”读者甘肃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晨如是说。

  张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表示,“纸品出版”遭受冲击的核心问题在于,这种传统形态,已经不能给客户提供更多的附加价值,造成客户选择更廉价,更便宜更快捷的方式获取更多自身需要的资讯。

  为应对这种形势,《读者》集团于2010年5月注册成立读者甘肃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秉承“推进数字出版、做强读者品牌”的发展目标,将最新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科技成果运用到文化出版领域,形成了以“读者云图书馆”为主体,以“数据加工业务”和“读者智能终端”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

  “作为传统出版行业,我们应该首先找到客户流失的原因。我认为,他们并不是不看书了,而是换用另外一种方式看书。我们不能说看电子产品不算看书,不能说这种阅读不算阅读。”张晨以个人举例,现在他每天在电子产品上的阅读量能够达到五千至一万字,远远超出曾经阅读纸书的信息量。

  张晨表示,互联网时代,无法让读者再回到“纸品阅读”,《读者》作为“纸品出版”,唯一要做的就是顺应时代,研究数字化出版的思维方式、商业模式,包括人员管理方式。换言之,就是要判断目前乃至未来,做阅读或者文化产品最优秀的人才在哪个领域里,他们是否还在原来的地方。

  《读者》是亚洲非常有影响力、以传媒为主的传统文化企业,其最高月发行量达1200万份,目前仍占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地位。

  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连辑表示,《读者》此次再探新媒体之路,独具智慧,是对于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积极尝试,但在未来数字化产品逐步替代纸媒,成为文化产品主导的形势下,它还有发展空间。

  连辑透露,随着证监会批准《读者》上市,甘肃名片——《读者》未来会有更强大的经济力量,支撑高科技产品研发、规模化生产。特别此次三家“强强联合”,既有英特尔提供硬件,又有微软提供软件,更有《读者》提供内容,加之它还是办公商务型用品,要素齐全,前景可观。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甘肃历来底蕴深厚,文化悠远,要走文化兴省,文化强省的路子,离不开科技助力,离不开技术革新,离不开尖端科技贴近民生的切实应用。”连辑寄语《读者》把握此次先行优势,成为甘肃文化体制改革成果的亮点,成为甘肃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移动为先、云为先’的世界里,正在推动所有业务的全面转型。”微软全球设备销售与合作关系副总裁迈克·奎因在会上说,我们的使命不仅必须根植于我们所处的现在,更要着眼于我们所致力创造的未来。正因如此,我们在研发此产品时,将两个趋势放在一起同时思考,围绕产品和商业模式所展开的工作都与这种根本性转变息息相关。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m/pm/2015-08-18/doc-ifxfxraw8894693.shtml
506#
发表于 2015-8-24 16:47: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译允 于 2015-8-24 16:48 编辑

习大大力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一周年,国内媒体大咖们做了啥?说了啥

                                                                   深耕主业 加快转型
                                       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南方报业集团党委书记 莫高义

                                                                         [img]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931937134\QQ\WinTemp\RichOle\T[CP6DYBTA)LF(6KL88K{~C.png[/img]



        危与机从来都是相伴而生。移动互联时代,大众新闻信息需求空前强烈,媒体传播空间和覆盖范围大大拓展,媒体舆论引导的针对性、互动性显著增强,为主流媒体创新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南方报业近年来按照中央和广东省委部署,加快新媒体建设步伐,全力推进融合发展。
  一是明确发展战略。2013年7月,南方报业确定“深耕主业、多元开拓、加快转型、融合发展”战略,其中,“深耕主业”强调内容为本,履行政治使命;
  “多元开拓”注重产业拓展,壮大经济实力;“加快转型”指明生产、传播、服务转型路径,提升服务能力;“融合发展”着眼于组织、流程、机制再造,实现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深度融合。
  二是狠抓发展重点,以重点带动全局。去年先后启动了南方网与南方日报深度融合、南方舆情、289艺术园区三大重点项目。
  在推动南方网和南方日报深度融合过程中,南方日报官网南网及新媒体部整体并入南方网。融合效果已经显现,南方网流量全球排名从2013年末的2万多位跃升至目前的1000位左右。
  三是打牢融合发展基础。目前正加紧建设集团全媒体采编一体化平台,9月初上线。我们健全员工创新孵化机制,形成从集团到各主要媒体的孵化平台。
  融合发展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是媒体人的一场自我革命。我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目前传统媒体面临的困境本质上是服务能力的危机,必须在理念上突出用户中心,在行动上创新服务方式,在效果上提升服务价值,从而真正提高服务中心、服务用户、服务市场的能力。


                                                                     
                                                                  创新思维 融合发展
                                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社长 蔡小伟


[img]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931937134\QQ\WinTemp\RichOle\}QV([VU(_4V{{G[UU@XN$~P.png[/img]

        媒体融合发展,是信息传播方式史无前例的一场改革。拥抱变化的能力就是当今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我谈3点体会。
  一、媒体融合发展需要内容与渠道匹配,关键在于能否为用户提供所需的信息服务。对于媒体,在任何时候强调内容为王都不会错,放弃或削弱内容核心优势,即使建立新平台,搞快餐化、快位移,也是徒劳。
  内容和渠道是乘积效应。一方面内容产品要在专业权威的基础上,向新闻性、思想性进一步深入;另一方面内容要更加符合互联网传播规律,向“与用户协同生产”和“悦读”靠近,不断提升品质,改善用户阅读体验。
  二、媒体融合发展需要机制与资源协调,实现融合文化土壤的再造。互联网带来的变革,本质上是技术变革带来用户需求和习惯的改革。因此,媒体融合最大的难度不是新增新媒体模块,而是对既有体制机制和模式进行彻底革新。
  当前要解决4个如何:如何让战术性的运作模式常态化,如何改变产品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如何平衡新旧媒体的利益诉求实现管理融合,如何驱动新闻从业人员适应媒体融合。
  三、媒体融合发展需要生态链条与盈利模式吻合。在信息多源、渠道多元背景下,融合发展盈利模式的核心在于能否始终葆有入口价值。
  这要求传统媒体必须从单一、单向传播到综合服务转型升级,以包括信息在内的各种服务来圈住海量用户,在服务用户中形成入口价值,在粘合、维系、激活、放大潜在用户群的过程中,从用户和市场角度来倒推产品定位,相信融合发展的商业价值会水到渠成的。


                                                                          优化平台 拓展空间
                                                              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 裘新
[img]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931937134\QQ\WinTemp\RichOle\VQV[KZS7BNF(Y1I`4CAKMB8.png[/img]



      上报集团重组整合的历程,本身就是一个融合发展的历程。一年多来,上报集团抓好三类平台的集聚和培育,形成了以平台战略为核心的媒体融合发展新格局。
  第一,优化已有平台。要在互联网时代扩大舆论引导影响力,必须聚焦融合发展的主攻方向。集团旗下解放网、文汇网、新民网积极应用新型话语体系和传播方式,通过快速发声、24小时发声,提升了党报党刊在互联网上的生产与传播效率。
  第二,借力成熟平台。在新媒体时代必须勇于、善于利用成熟的技术、平台和渠道,主动设置议题,从“机器”“技术”手里争夺话语权。借助微信、微博和运营商三条“船”,借“船”出海,实现在移动互联网上更好更快发展。
  第三,自建新平台。主流媒体能否创新网络表达方式?传统媒体能否与新媒体并行合作?国有媒体集团能否打造商业模式清晰的互联网产品?通过自建上海观察、澎湃、界面等三大新平台项目,上报集团探索回答了这三个问题。
  当前,集团正努力从互联网产品、互联网机制和互联网环境等三个方面深化融合,实现集团“三步走”战略目标。
  走过媒体融合元年,展望未来,我有三点感想:首先,明确战略重点。长远看,新媒体的发展势头肯定超过传统媒体。新媒体是我们的根本渠道,要明确这个战略重点。
  其次,明确单一目标。媒体融合的目标还是影响力。应给党报新媒体更大空间,使其影响力在关键时刻为国家、社会发挥作用。最后,明确产品分类。不能用一个标尺划分所有的新媒体,要分类发展,打造适应互联网思维的媒体产品。


                                                                      强化服务 形成业态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 董林



[img]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931937134\QQ\WinTemp\RichOle\{6G)5%4)G$U](5G0G2N[3)R.png[/img]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发展大体过程,也是从报纸电子版、网站、新媒体一路走来。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件有特色的事,给大家介绍一下。
  第一件事,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前年抓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把全省的手机报都整合到报业集团的平台上,我们自己成了营运商,目前已经发展了1100多万用户。
  第二件事,我们大河报客户端的发展,已经有1024万下载用户,这些用户也承载了我们未来互联网的入口。
  第三件事,我们两个运营的客户端发展到1600多万的用户量。同时,在8月1日2周年的时候,我们办了一个自媒体论坛,把全省的自媒体公号迁到我们这里来。我们现在一些广告、新闻的分发,都通过这个拥有3000多万粉丝的平台。
  第四件事,我们成立大河网络传媒公司,并把大河报植入到这个系统中,这是一个整合全省的新媒体平台,并且在线下依靠覆盖全省的大河报的发行网络。
  作为地方报业集团来说,做新媒体,有几点要注意:
  第一,新媒体要与服务融合。以后地方报业集团更重要的是把服务放在前面,“服务+媒体”。
  第二,O2O已经成为常态,我们最重要的线下产业,已经覆盖全省,并进入到社区。线下资源对互联网来说是非常珍贵的资源。
  第三,要做强光性的产品。
  第四,要做针尖式的产品。
  第五,要与资本融合。
  第六,要与信息产业融合。
  第七,我们要做拉长我们的长板。
  第八,要形成业态,形成生态。
  实际上,今后做的还是生态,你必须形成生态的业态。最后一个,技术改变体制。


                                                                内容为本 整合资源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副总编辑 胡汉昌

[img]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931937134\QQ\WinTemp\RichOle\2]$MI(W0F[CMN6G1)7[}02V.png[/img]


近年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在媒体融合发展方面作了一些有益探索。集团大力实施“全媒体、多元化”战略,加快党报数字化转型,不断拓展互联网、社交网络、移动传播、户外传播等新兴领域,探索党报与新媒体互补互动、融合发展新途径,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增强媒体核心竞争力。对于新闻媒体而言,内容永远是根本,是决定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
  以湖北日报为例,湖北日报连续四年改版改革,在做原创、做思想、做深度上下功夫。创办时评版,对社会热点事件和焦点问题及时发出党报的声音;创办“今日视点”专版,将当日最原创的新闻、最深度的报道固定于此。
  湖北日报发行量由4年前的22万份,猛增到目前的65万份,根本原因还在于不断的改版创新,在于内容扎实。
  二是适应形势变化,加快新媒体发展。2012年,集团加大对新媒体发展的投入,以荆楚网为主体,整合集团内部资源,形成了一个拥有5家网站、18家公司的新媒体集团。
  目前,新媒体集团已建成荆楚网、大楚网、文谷网、互微网、金融网5个互联网平台,以及湖北手机报、《动向》等系列客户端、政务微信集群等多个移动互联网传播平台,推出动漫、全媒体集刊、全媒体指挥系统、舆情服务等12大新兴媒体产品方阵。目前集团新媒体日均受众在3000万以上。
  三是整合内部资源,促进媒介融合。推进流程再造,构建全媒体采编一体化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破除融合发展的制度壁垒;加大基础建设,为融合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迎接转型 尊重市场
                                            山东青岛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 齐建国

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931937134\QQ\WinTemp\RichOle\`7NTU(O96P57]HPGP~RSEUM.png

这段时间,人们都在议论“老报纸怎么向新报业转型”,我认为重点在于融合。青岛报业集团很早就针对媒体融合提出了“三步走”战略,即报纸向网站、手机、手机客户端转型。
  第一步从1998年开始,青岛报业集团对PC端的探索与布局较早。青岛新闻网在国内城市门户矩阵中经历了“电子版化”的革新,从互动、互通走向“互融”。现在,青岛新闻网的年收入达9000万元,利润为1500万元。
  第二步从2010年开始,青岛晚报成立了“掌上青岛”客户端。我们提出通过手机,海量、深度、权威看报纸,并且实现手机、网络、报纸“套餐式营销”。
  走过这几年,我们实现了盈利上的快速发展。2014年,我们获得2000万元收入,今年力争突破2500万元。去年,我们接待了很多媒体参观交流。“掌上青岛”这个模式,现在也输出到全国很多城市。
  目前,我们的第三步也面临媒体转型的问题。刚才,同行指出了媒体融合中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技术等问题。对此,我们也有很多困惑。
  所以,我反复告诫我们的团队,现在3G时代已经过去,4G技术正在使用,5G潮流即将到来。美国惠普的科学家已经研制出等离子互联技术。
  除了等待,我们必须拥抱、迎接这个转型时代的袭来。
  最后,我们要强调尊重市场,注重每一种发展的盈利模式。为此,我们要警惕两个误区。第一是在信息面前犹豫不决,错失机遇。
  第二是盲目赶时髦,同质化的新闻产品比比皆是。媒体融合的路很长,需要我们各个媒体手拉手,“摸着石头过河”,一起往前走。

                                                    以投入少、见效快的重点项目为突破口
                                                           重庆广播电视总台总台长 牟丰京

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931937134\QQ\WinTemp\RichOle\ZO`4G_81MEEE6`{HYJ0GQJ9.png

作为身处西部的发展中媒体,选择融合发展路径只能量力而行,遵循媒体发展规律,以投入少、见效快的重点项目为突破口,以点带面,有序推进。
  第一,以全媒体视听新闻采编播系统和全媒体演播室建设为突破口,构建全新采编播报道体系,实现媒体发展的内容融合。
  前者偏重的是新闻内容,项目包括建设电广媒体新闻采集、编播系统,创建深度融合、开放运作的新闻采编播机制和构建适应全媒体新闻传播需求的目标考核体系。而后者偏重的是节目内容。
  第二,以有线网络互联网化和物联网化改造项目的实施,实现媒体发展的技术融合。我们的有线网络公司拥有500万有线电视双向网络用户,拥有仅次于北京歌华的全国第二大双向互动用户。
  以此为基础,利用“媒体云”平台的存储、转码、分发能力,为重庆市的区县台以及企业提供视频应用服务;利用有线电视宽带网络,实现家庭域网络覆盖,提供智能家居等物联网应用;通过WiFi和物联网络,实现公共区域的物联网覆盖与应用。
  第三,以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听重庆”大媒体平台建设为依托,实现媒体发展的平台融合。网络广播电视台更多代表的是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融合。
  利用广播电视内容资源,为用户提供集新闻、娱乐、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全方位、交互式的视听服务。目前,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已经相继开通了直播、点播、微视频等海量音视频内容。
  第四,以电视频道渠道化改造和互联网广播建设项目的推进,实现媒体发展的经营融合。
  电视频道渠道化改造项目,是将频道由单一的播出平台转化为运营渠道,通过频道与多种媒体的融合,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平台。
  此外,互联网广播建设项目依托广播频率资源,向用户提供APP收听(看)直播、点播广播以及相关互动服务,使用户从听广播到看广播、用广播,并开辟媒体电商功能模块,打造媒体购物平台生态圈。
  第五,积极探索实践版权价值利用。

                                                       整合媒体资源 搭建技术平台
                                              江西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 杨玲玲

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931937134\QQ\WinTemp\RichOle\{IU6V$6KZO}}B)PWGX8HW_X.png

近两年,江西广播电视台通过整合媒体资源、搭建技术平台、打造全媒体队伍,逐步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首先,全媒体思维做节目。在重大报道、重要会议和重要事件报道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同发力。
  例如,全国、全省两会期间,开辟全新的视频、图说、V话等节目形式,推出《国辉看两会》《大V报道团》《两会封面》等原创新闻栏目,网台访问量达2000万,专题访问量近1000万。其中《国辉看两会》收获近百万点击量。
  今年5月18日,南昌跨赣江朝阳大桥正式通车,我台都市频道、交通广播、网台3家联合,利用卫星转播、4G直播、航拍、网络直播等技术,对朝阳大桥的通车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全媒体直播,传统媒体记者加入网络报道,网台记者也在传统媒体上出镜。
  同时,利用微博、微信和手机客户端进行推送,收获10万多点击量。
  其次,移动终端推送节目。每天准时推出《新闻早读》和《新闻晚读》栏目,及时推送突发事件新闻和民生社会新闻,让用户第一时间获知热点事件最新进展。仅今年上半年就已发布新闻1.5万多件,推送重点新闻提要800多条。
  新综艺节目《带着爸妈去旅行》《超级歌单》《挑战文化名人》等通过互联网互动,大大提高点击量。利用网络进行独播剧、大剧、自制新剧及大型活动宣传推广,仅今年上半年完成节目推介1693期,进行网络大型直播活动29起,通过移动端推送直播15起,利用微博、微信节目推送实现了节目竞猜、跟帖等个性化互动,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
  最后,加强平台建设。江西广播电台投入5000多万元建设了一个全媒体演播室,以打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制作平台,实现电视节目多平台一键分发、多屏共享、跨屏互动,打造全新媒体生态。
  接下来,将抓紧建设全新媒资系统——“云媒资库”,把我台广播电视全部内容生产汇聚于互联网平台,在“云”组织的实时调度下,实现所有节目资源共享。

                                                       创新新闻宣传 优化内容生产
                                                      湖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 张建红

[img]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931937134\QQ\WinTemp\RichOle\6DHD2[GU0K`8V~@@(XKJ4PA.png[/img]


近两年,湖北广播电视台围绕“立足湖北、中部窗口、全国一流、世界影响”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一流标准”和“企业主体”建设,积极创新新闻宣传,强化频道频率改版、优化内容生产、媒体融合和“五柱支撑”产业体系建设,事业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将原有湖北长江广电新媒体、网络广播电视台、手机电视合并成立湖北广电长江新媒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原台所控所持广州微摇、城市电视、数字移动电视、中广传播等公司股份转移给新媒体集团并由其负责相关管理工作。
  获唯一授权的新媒体集团运营全台所有节目的新媒体版权运营权,统筹对外新媒体合作事宜,统一运营新媒体业务。
  从组织架构上保证媒体融合的领导、规划、管理一体化,成立了以台长为主任、班子成员为副主任的媒体融合发展委员会,作为媒体融合领导机构;成立以总工为组长的新媒体技术专家组,成立了媒体融合专家顾问组,广泛吸纳台内外内容、技术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
  同时,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理念,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重点项目为抓手积极推进工作。
  2014年举办“长江杯”媒体融合产品创新大赛,还设立了长江新媒体创投基金,建设新媒体孵化基地,积极探索具有湖北广电特色的媒体融合发展之路。
  2014年6月湖北卫视《如果爱》实现了全国广电行业的“微信第一摇”。此次跨屏互动是广电媒体与移动社交媒体融合的新尝试,具有里程碑意义。
  接下来,湖北广电长江新媒体集团与知名互联网公司联合研发的新一代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全球领先新媒体融合云平台——湖北新媒体云平台(简称“长江云”)即将正式上线,将为省内主流媒体、新闻网站等新媒体产品提供高品质、安全、低成本的技术支撑,并在内容和运营上与共建各方联动、共赢,助力区域媒体融合发展。
三大转变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上海东方明珠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凌钢










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931937134\QQ\WinTemp\RichOle\@X%X7U6LTATS]A4~MIEHU]R.png


上海广播电视台在传统主流媒体市场化、产业化、证券化以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上,进行了多年探索。这两年在资源整合、业务转型、体制重组方面又有新动作。
  6月19日,东方明珠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鸣锣开市,标志其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从三方面的重大转变推动传统主流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
  第一,产业格局的转变。SMG(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2亿元、同比增长33%,上市公司营业收入110亿元、同比增长53.4%。SMG上半年利润总额40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17亿为此次重组注入资产的增值获益。
  上市公司利润总额近23亿,同比增长17.91%,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已占SMG营业收入总额78%,利润总额已占SMG利润总额中除重组增值收益外的全部。
  这说明SMG整个业务结构、盈利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已从传统媒体依赖广告发布收益和传统广播电视播出业务,向新媒体互联网产业流量变现和全产业链运营的一体化商业模式转变。
  第二,受众格局的转变。SMG通过此次重组,在新媒体传播渠道和用户规模上达到了新的制高点。从本地受众为主向全国拓展;从大众化、不特定受众向特定、细分用户转变;从传统媒体受众减量向新媒体用户增量改变。
  目前,东方明珠服务的各类新媒体用户,都以千万级规模在发展,各类用户协同的规模已上亿级。
  第三,内容格局的转变。从发展趋势看,内容的综合竞争力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不但要有自身的内容创意、生产制作能力,还要有聚合各类有价值内容的能力;
  不但要为自身频道频率播出内容进行制作和采购,更要为互联网新媒体生产、制作提供所需内容;不但要有内容数量的规模,还必须有自身独有内容的规模;不但做视频音频,还应有应用内容、线上线下互动内容的生产运作。SMG,特别是东方明珠为此已做了许多努力。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ODQ2OTAyNw==&mid=208063263&idx=4&sn=90b898e7aa4c9578dc1111a02dc538f0&scene=5&srcid=caWRWsKkEbtiiHRtfTdQ#rd
507#
发表于 2015-8-28 12:00: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上海青年报拖欠印刷费百万 公司进入破产程序

编者按:上海《青年报》拖欠上海长鹰印刷厂(以下简称长鹰厂)印刷费用、纸张费用共计约605万,长鹰厂两次上诉法院要求青年报社赔偿所欠费用及利息,均被驳回,并花去诉讼费用合计近10万。而经营《青年报》批发、零售、广告等业务的青年传媒公司现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传媒大观察消息 上海长鹰印刷厂诉青年报社等承揽合同纠纷案,要求青年报社赔偿印刷费用与纸张费用共计6051269元,近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驳回起诉,维持原判,驳回长鹰厂的全部诉讼请求。
  截至2014年9月30日,青年传媒公司共拖欠长鹰厂印刷费5,575,165.47元、新闻纸125.178吨。之后,长鹰厂多次催款未果,遂诉至徐汇区人民法院,请求判令:1、青年报社支付长鹰厂印刷费5,575,165.47元及该款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逾期付款利息594,366.20元;2、青年报社支付长鹰厂纸张费476,104.36元。共计索赔166多万。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认为,从青年报社和青年传媒公司的业务范围来看,青年报社系《青年报》的出版单位,青年传媒公司系经营《青年报》批发、零售、广告等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虽然青年报社是青年传媒公司的股东之一,但两者是独立经营的法人实体。青年传媒公司作为从事《青年报》所有经营性业务的公司,在获得报纸经营收入的同时,理应承担印刷费用等相应的经营成本,故青年传媒公司以自己的名义与长鹰厂签订《代印合同》并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自行承担合同的付款义务亦与其经营范围相符。青年报社虽为《青年报》的出版单位,但并不从《青年报》的发行等经营性业务中获利,故长鹰厂要求其承担相应的印刷费用不符合公平原则。
  另外,从2003年11月长鹰厂与青年传媒公司签订《代印合同》至今,印刷费用的结算一直都在长鹰厂与青年传媒公司之间进行,青年报社从未承担过付款义务。即使在2007年青年报社与青年传媒公司向长鹰厂发送《公函》确认青年传媒公司系受到青年报社委托承印《青年报》之后,长鹰厂的《应收账款询证函》仍向青年传媒公司发出,实际亦由青年传媒公司进行付款,青年报社在发送给长鹰厂的相关函件中亦从未承诺由其承担付款义务。因此,从《代印合同》的实际履行情况来看,该合同约束的也只是长鹰厂和青年传媒公司,长鹰厂要求青年报社承担合同义务缺乏依据。
  故,徐汇区人民法院驳回长鹰厂的全部诉讼请求。
  上海长鹰印刷厂不服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二审中,青年报社答辩称:其与青年传媒公司均系独立法人,双方并不存在代理关系,且《代印合同》的签订及印刷费的履行均发生在长鹰厂与青年传媒公司之间,故青年报社在本案中不应承担责任。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虽然长鹰厂在订立《代印合同》时知道青年传媒公司系受青年报社的委托与其订立合同,但有事实和证据表明该合同只约束长鹰厂与青年传媒公司。该合同并不能直接约束长鹰厂和青年报社,长鹰厂应向其合同的相对方青年传媒公司主张印刷费用。鉴于青年传媒公司现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长鹰厂宜依照法定程序及时申报权利。原审判决结果正确,可予维持。长鹰厂的上诉请求,因于法无据,难以支持。
  据判决书,青年报社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所载宗旨和业务范围为:团市委机关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围绕青年特点,开展文化思想教育等。青年传媒公司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所载经营范围为:《青年报》批发、零售,承接各类广告设计、制作,承办《青年报》国内报纸广告业务,企业形象策划、商务咨询等。
  观察君尚未获悉上海《青年报》社是否成立新的运营公司。2014年1月1日,上海《新闻晚报》宣布停刊。

http://news.sina.com.cn/m/pm/2015-08-28/doc-ifxhkpcu4802477.shtml?qq-pf-to=pcqq.temporaryc2c
508#
发表于 2015-8-28 12:37: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秦朔:新时期中国财经媒体回顾与启示   

        伴随改革开放孕育而生的中国财经媒体,已经走过了36年的道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发挥了重要的媒体作用,历史永远不会忘记。
  上世纪80年代:与经济改革同行
  新时期财经媒体的先声是1979年10月1日创刊、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市场报》,其创始人、《人民日报》副总编安岗是值得仰视的高山。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安岗看到经济建设将成为新的时代旋律,申请创办《市场报》,宗旨是“维护市场秩序,提供商情商机”。这份一周出版三期的彩色胶印报纸风行一时。安岗还排除困难,让它成为新时期最早刊登广告的报纸之一。
  1982年,64岁的安岗在《中国财贸报》基础上筹办《经济日报》。1983年1月1日,《经济日报》面世。当时安岗构想了一个包括系列报刊、电台电视台、出版社、培训教育、政策咨询在内的媒体格局,雄心勃勃。1984年9月的全国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即影响深远的“莫干山会议”,《经济日报》是重要的主办方。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大量的经济工作指导类报刊特别是系统和行业报刊纷纷问世。印象颇深的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消费时报》,周二报,1985年初问世。在这些中国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里,涌现出很多优质的行业报纸。
  1987年,中国还诞生了新时期第一份以股份制形式创办的媒体——《金融时报》,8家金融机构出资,中国人民银行主管。
  在地方,各地的经济类报纸也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1985年的广东,先行一步进行商品经济改革。1月1日,《粤港信息日报》创刊。4月,在许士杰、叶选平的关心下,“改革开放的窗口,沟通理解的桥梁”——《南风窗》杂志诞生。广州《信息时报》也在这一年问世。
  在上海,市经委主办的《上海工业经济报》1985年1月3日创刊,这份后来更名为《上海经济报》的报纸,2004年又更名为《第一财经日报》——这是后话。
  上世纪80年代,经济报道也是中央各大媒体的主阵地。范敬宜,后来的《经济日报》、《人民日报》总编辑,1979年在《辽宁日报》工作时,写出了《莫把开头当过头》的名作,很快被《人民日报》加编者按转载。该文针对三中全会后落实生产队自主权,却被一些人看成“强调自主权过头”、“下面‘不听指挥’,‘乱了套’”等现象,鲜明提出,尊重和保护生产队自主权的工作,现在只能说刚刚开头,各级领导干部解放思想,是保证生产队自主权正确行使的关键。艾丰,《人民日报》的经济部主任,1986年采访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的朱镕基,这是朱镕基第一次在中央机关报亮相,而且提出了要重视“宏观调控”的思想。孙玉胜,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重要拓荒者,1984年从吉林大学经济系毕业进入中央电视台,他的第一条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报道也是经济新闻。1987年,孙玉胜和辽宁电视台记者合作了《一条马路隔断了两个企业的产需联系》的新闻,反映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两个国有大企业沈阳冶炼厂和沈阳电缆厂,虽然只有一路之隔,产需关系却衔接不上的窘境。
  上世纪90年代:市场化的探索
  谈到上世纪90年代,在前半期,财经媒体圈有一句口头禅,“北有《中华工商时报》,南有《粤港信息日报》”。
  创刊于1989年10月6日的《中华工商时报》,全国工商联主管主办,创始人为丁望。他在63岁创办的这张报纸,靠着“不做机关报,要办综合性经济大报”、“把计划经济让别的报纸去做吧,我们来搞市场经济”、“商味、民味、海味”等理念团聚了一大批业内精英,比如胡舒立、彭波(后来担任过《中国青年》杂志社社长)、何力(《经济观察报》创刊总编辑)、刘坚(《经济观察报》社长)、王长田(光线传媒创始人)、吕平波(《华夏时报》总编辑)、杨大明(担任过《财经时报》总编辑)、杜民(担任过北青传媒总经理)等等。
  1991年元旦,《中华工商时报》头版用一个整版刊登邓小平的照片以示敬意,鼓动改革开放的新浪潮。那是在邓小平视察南方13个月之前。
  南方的《粤港信息日报》有着更多一些“粤味”,以及“百万移民下珠江”、洗脚上田办工厂的奋斗气息。上世纪90年代初,在时任副总编的林力博的领导下,这份报纸进入影响力的快车道。1991年10月,新华社广东分社记者王志纲和田炳信的对话录《珠江三角洲启示录》在该报发表,因为太受欢迎,十天后又重印了一次。从《粤港信息日报》走出了很多媒体人,《第一财经日报》创办时的三位重要成员翁宝、王长春、周健工都是“粤港人”。
  那时的广东,“粤港”之外,《中国金报》、《粤港企业家报》、《亚太经济时报》、《华商时报》、《医药经济报》、《广东商报》、《周末画报》不胜枚举,都和经济紧密相关。特别值得一提的,一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广州《现代人报》,以观念鲜活著称,后来由香港企业家于品海投资介入,1994年停刊;二是1995年由深圳《投资导报》开办的《财源》周刊(CASH),以“为中产阶级服务”为口号。因为有瑞士荣格出版集团的参与,《财源》无论是版式还是风格,都给国内报纸媒体带来新冲击,它全是横排版式,不吝版面使用大照片,对热点财经故事进行细致挖掘,堪称一份充满现代和国际气息的财经周报。两年多后,《投资导报》的主办单位从深圳工业区变为深圳特区报,荣格集团退出。《投资导报》社长兼总编辑于绍文转去创办了《经理人》杂志。
  上世纪90年代前半期另一个大类的财经媒体,是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诞生而创建的证券类媒体。1990年前后,上海《新闻报》开股市报道之先河,贺宛男于1990年7月开出了中国媒体第一个证券专栏。1991年7月1日,《上海证券报》创刊,最早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创办,后来转为新华社下属报刊。1992年6月,《中国证券报》创刊,由新华社主办。1993年,人民日报社主办的《证券时报》在深圳问世。“三大报”就此形成,它们在证券市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舆论地位。同时,因为拥有信息披露权,这类媒体(后来扩展为“七报一刊”)特别是三大报在经营方面,可以说高枕无忧。但“三大报”对中国财经报道的意义远不止于信息披露,它们在公司治理、金融市场、上市公司报道乃至宏观经济报道和经济评论方面,都开辟了广阔空间。90年代初北京的《证券市场周刊》、深圳的《股市动态分析》等杂志红火时发行几十万份,对散户影响很大。
  证券类媒体对于整个财经媒体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培养了一批专业化的人才,后来很多财经商业报纸的骨干成员都有证券类媒体的从业经验。比如《第一财经日报》目前的执行总编辑杨宇东就是早期《上海证券报》的成员。
  除了证券类媒体,IT类媒体在上世纪90年代异军突起,发展迅猛。虽然早在1980年《计算机世界》周报已经创办(该报也是美国IDG公司与中方合资的首份报刊),《中国计算机报》的前身《信息快报》1985年也已创办,但IT媒体影响力的爆发是在90年代。PC的普及、外资企业的大举进入以及中外厂商的竞争,还有。com时代的来临,使得IT领域的公司站在商业最前沿,其管理和谋略都带有浓厚的财经色彩。刘九如、刘韧、胡泳、胡延平、方兴东、姜奇平这些名字深深刻在那个时代的IT报道与评论上。IT和管理、财经的融合,在1998年3月创刊的《IT经理世界》杂志那里更为明显,该刊的定位就是“专门讨论信息时代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新闻杂志”。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企业家》杂志和《中国经营报》的改版,标志着商业方向报刊的自觉。刘东华提出“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他和牛文文等把1985年创刊,但缺乏影响力的《中国企业家》进行了“二次创业”,改版之初,方向明撰写的“研究失败”的系列封面报道一炮而红。《中国企业家》与其后来开启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2002年开始)的影响于今不绝。
  而《中国经营报》在1996年从一个对开8版的周二刊黑白报改为对开16版彩色周报,加大商战新闻、管理实务和企业家报道,并迅速赢得市场的实践,为后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的诞生,提供了借鉴。在1998年,深圳《证券时报/财经周刊》面世,模仿香港《南华早报》版式风格,借鉴《投资导报/财源》栏目设计,同样引起市场关注。从《财源》到《财经周刊》,中国大型财经周报的时代越来越近了。
  上世纪90年代,在邓小平视察南方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得到确立,“管理兴国”也成为一个潮流。在此背景下,本土商业杂志纷纷冒出,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同在1994年创刊的《商界》和《销售与市场》。《商界》至今仍是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商业杂志,当年它和《销售与市场》、《中国经营报》占据了招商广告市场的相当大部分。
  境外的财经商业媒体(俗称“外媒”)也开始进入内地市场。最早是《商业周刊中文版》,创刊于1986年,由中国商务出版社与美国麦格劳-希尔公司合作,刊期为月刊。但外媒中真正形成影响力的,则是B2B媒体公司“环球资源”在1992年创办的《世界经理人文摘》,而外媒影响力的高峰是1999年在上海举办的《财富》全球论坛。中国香港《信报》、《经济日报》,中国台湾《经济日报》、《工商时报》、《天下》、《商业周刊》,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等等,通过进口方式成为一部分专业读者的食粮。
  也是在1999年,安达信公司雇员胡润业余时间排出了中国第一份和国际接轨的财富排行榜(50人),后来以《福布斯》富豪榜的名义发布。外媒的品牌化运作和经营手法让中国媒体人开了眼界,也促生了中国财经媒体在运营上的不断革新和飞跃。如果要推选9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财经领域的活动品牌,1992年起步的“中国质量万里行”应该当然不让。
  财经商业媒体的活跃激起了一些主力报业集团的关注。在南方报业集团,《南方周末》成立了经济部,刘洲伟是首任主任,1999年《南方周末》创立“新经济”板块,李戎、李甬(后曾任《环球企业家》和网易总编辑)、杨福(曾任《环球企业家》总编辑)都是早期的团队成员。他们在未来都开创了更重要的事业。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财经媒体历史上的重要标志物——《财经》杂志问世。这座丰碑式的媒体于1998年4月创办,主办方是对中国证券市场有深远影响的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简称“联办”),杂志的名字最初为《证券市场周刊Money》,后更名为《证券市场周刊月末财经版》,直到2000年10月正式以《财经》刊名出版。《财经》凭借“独立、独家、独到”的办刊方针,大量有分量的监督报道,以及高度的专业性,奠定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不能忘记,在上世纪90年代很多企业所办的内部报刊中,有一些水准颇高,且不乏社会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万科周刊》。这份1992年创刊的杂志被称为国内第一本企业内刊。大开本不定期的《华为文摘》也曾风靡一时。
  和上世纪80年代相比,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财经媒体开始向着更加专业化、更注重微观企业和企业家的方向发展,虽然经济改革和经济政策仍旧是重要的命题。但从未来来看,上世纪90年代末出现的门户网站以及其所代表的互联网趋势,是更具长远性的影响因素。从1997年到1998年,网易、搜狐、新浪、腾讯诞生了,《电脑报》这样的IT媒体的网站成立了,虽然新闻门户特征明显的只是新浪,但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以及它对传统媒体的深刻影响,从此变得不可逆了。
  2000到2010:市场化的深化
  如果要举出21世纪头十年,对中国财经媒体影响最大的唯一事件,那一定是2001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中国在1978年底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的又一里程碑,它掀起了要不要和全球市场及其规则接轨、如何接轨的持续性的大启蒙、大讨论。“以开放促改革”、“与狼共舞”,已经成为大众话语。
  中央电视台2000年7月推出的《对话》是“入世”背景下诞生的一个深度交流的电视节目。王利芬是《对话》的主要推手之一。电视巨大而独特的影响力使财经事件和商业明星家喻户晓,“财经”不再小众。从《对话》到2006年春的《赢在中国》,从《大国崛起》到《公司的力量》和《互联网时代》,从CCTV年度经济人物评选到“3·15”晚会,以及类似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央视经济频道长达3个多月的《直击华尔街风暴》的大型连续报道,走进21世纪之后,央视财经对于让财经内容大众化,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众多企业家、财经官员、经济学家正是通过央视变成公众人物。
  2001年9月,中信出版社引进的一本小书《谁动了我的奶酪?》(WhoMovedMyCheese?),因为呼应了中国“入世”求变的背景,尤其是生动阐述了“变是唯一的不变”的道理,成为现象级畅销书。“我们提供知识,以应对变化的世界”,中信出版社凭这一理念,极大地开拓了财经出版的空间。从那时起,包括中信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湛庐文化、梁晶工作室、蓝狮子等在内的以财经出版见长的出版机构,出版了大量和财经相关的书籍,构成了中国图书市场的一道风景线,各地航站楼书店的财经图书气息一直都非常浓厚。中信出版社的王斌、华章的周中华、湛庐的陈晓辉、人民大学的梁晶、蓝狮子的吴晓波,他们在中国财经出版的发展方面功不可没。
  和中国“入世”的背景同样密不可分的,是两份重要的财经商业周报在2000年、2001年的启航。“与加入WTO后的中国一起成长”,南方报业集团旗下的《21世纪经济报道》在2000年秋天开始试刊(随《南方周末》在零售摊点赠阅),2001年1月1日正式创刊,复星集团参与了投资。这张报纸每份零售价为2元,是零售报纸中最贵的。
  《21世纪经济报道》经过2003年的“周二报”、2006年的“周三报”,到2008年改为每周出版五期。这份报纸对于整个财经媒体的面貌都有深远影响,比如政经、财经、产经的类别划分,新闻创造价值的理念,对仗性强的长标题、注重区域记者布局的区域中心制、每年年终的大策划,等等。从“21世纪系”后来还孕育出《21世纪环球报道》、《理财周报》、《21世纪商业评论》、《商务旅行》、21世纪网、《快公司》等媒体。21世纪系还为财经媒体提供了大量人才。今天许多重要的财经阵地,比如吴晓鹏创立的新媒体“华尔街见闻”、王海明担任秘书长的中国金融40人论坛,都和21世纪系的人才息息相关。
  机会从来不会只给予单个媒体。在《21世纪经济报道》正式创立3个月后,由赵力、何力、刘坚、张忠、李清飞等发起的《经济观察报》于2001年4月创刊。这份报纸以橙色新闻纸和“理性、建设性”的口号,以及以许知远为代表的极具个人色彩的思辨性观察,形成了不同于《21世纪经济报道》的差异化风格。该报的投资人是山东三联集团,多年后将股权转给了泛海集团。
  2003到2004年,财经媒体的热点到了要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上海。先是2003年7月7日,原上海电视台财经频道和东方广播电台财经频率合并为第一财经,开始了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全媒体化的探索。第一财经电视作为国内最专业的财经电视,一直保持着高水准。2009年到2012年,第一财经借助宁夏卫视的上星探索,也是地方频道全国化的一次重要尝试。
  接着,到2004年11月和12月,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广州日报社、北京青年报社联合主办的《第一财经日报》,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成都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每日经济新闻》,这两份一周出版五期的日报相继问世。
  2004年11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的发刊词上有这样的段落,“成为一张和中国经济的未来相匹配,和《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世界级报纸相对应的百年大报,这是本报的愿景和‘第一推动力’……在21世纪,全球化背景下,一张权威主流的财经商业日报——中国需要它!”
  比《第一财经日报》晚20多天诞生的《每日经济新闻》,由于投入不足,且主要针对上海地区的中小企业,创办一段时间后休刊,总部迁回成都,改由成都日报报业集团单独主办。在《成都商报》副总编雷萍的领导下,这张报纸于2008年5月12日再生,并通过一系列硬朗的调查报道(如对胜景山河IPO涉嫌造假的报道),建立起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
  2005年6月初,上证综指跌至998点。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境地。在股权分置改革的带动下,资本市场在2006和2007年走出一波浩浩荡荡的牛市,上证综指至2007年10月16日创下6124点的高点。此轮大牛市不仅带动了市场化财经报纸的发展,也使《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等证券报纸收获满满。关文自2004年12月起任上海证券报社长后,采取了抢占机场赠阅点、建立“中央厨房”式的多媒体生产机制、推出“上证早知道”等收费资讯产品等许多新做法,使“上证”焕发了新活力。郑颂在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期间,依托强有力的背景,构建了以全景网、巨潮资讯网、《新财富》杂志、交易日系列电视节目为载体的传媒平台。承载其电视内容的财富天下数字财经频道2008年1月18日开播,通过机顶盒、清流频道等拥有千万级用户。
  这一轮牛市,加上楼市的火爆和反复的调控,还有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掀起了全民对投资理财的热忱追逐。除了新浪财经、搜狐财经、腾讯财经、网易财经、凤凰财经这样的门户财经,大量从事投资理财服务的专业网站(如和讯网、金融界、证券之星)、财经信息平台(如东方财富网)、金融数据终端(如万得、聚源)、移动财经资讯(如同花顺、大智慧)等纷纷出现。在某种意义上,财经媒体的互联网化从此进入了加速期,虽然传统财媒仍在增长——一直到2012年前后增长结束。
  上海的三家和财经相关的民营软件与互联网公司在这一轮牛市中脱颖而出。万得资讯作为1994年就开始提供金融财经电子信息的公司,到2005年发布Wind资讯信息终端和Wind资讯理财终端,终于找到了“做中国的彭博”的模式,从此牢牢占据了金融终端市场的最大份额;2004年3月上线的东方财富网从最初的财经证券门户网站,到通过“股吧”形成社区,几年后就跃居财经网站前列。东方财富网的下一个高点是在2015年的牛市中,此时它已经是创业板公司(2010年4月6日上市),业务也从互联网+资讯、基金代销拓展至证券相关业务,力争成为“一站式互联网金融大平台”。通过“互联网+金融服务”的稀缺概念以及收购香港券商宝华世纪证券和同信证券等举措,东方财富网的市值一度达到1500亿元;大智慧是2000年12月成立的证券信息平台,也是抓住牛市机遇,通过提供上证所Level-2行情,得到了迅速成长。2011年1月28日,大智慧在上证所上市。
  之所以要特别提到这三家公司,是因为它们开始用和传统媒体不同的方式生产与传播财经内容。万得通讯社以机器搜索加上人工干预的方式,每天可以为终端以及移动端生产数千条财经新闻,大智慧旗下的阿思达克通讯社基于移动端实时发布财经新闻,东方财富网则是专业财经资讯的大超市。基于网络,它们在探索一种新的财经内容生成与传播模式,包括万得聚合的研报和万得在线会议等等。这三家公司的创始人分别是陆风、沈军和张长虹。
  互联网为国外财经媒体进入中国也创造了新的通路,以往它们主要是通过中国国际图书进出口总公司在中国进行定点销售,发展的订户也不多。创办中文网站成为它们不约而同的选择。其中特别成功的是英国金融时报旗下的FT中文网,它于2005年创立,发展至今已经有超过230万的注册用户,移动产品也覆盖了安卓、iOS和Windows终端平台。FT中文网2012年推出的教育类付费产品FT中文网商学院iPad应用程序,入选了中国苹果应用商店年度精选。福布斯中文网、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日经中文网、路透中文网等等也都拥有鲜明的定位和受众群。同时,一些外媒凭借品牌和版权优势,以版权输出的方式继续寻找进入中国的路径。其中比较成功的,一是2009年美国福布斯与复星传媒合作,《福布斯中文版》改版,二是2012年《哈佛商业评论》和财讯集团(SEEC)合作后推出《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
  至此可以看到,基于互联网的财经内容供应已蔚然成势。不过,传统财经媒体依然在努力寻找新的表达方式,以超越自我。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2月25日创刊的《第一财经周刊》,它聚焦80、90后阅读群体和TMT等创新行业,不仅专业有内涵而且阅读轻松,文风清新,可视化程度高,迅速成为最受年轻人喜欢的商业杂志,创造了一个期刊界的奇迹。在2012年最高峰时,这本周刊的利润超过了5500万元。《第一财经周刊》的创始总编辑为何力,但最重要的推手是接任者伊险峰。
  在《第一财经周刊》之后,新华社在2009年12月28日推出《财经国家周刊》,人民日报社的《中国经济周刊》改版亮相。2011年11月,《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以半月刊形式改版面世。除了这些新闻性明显的杂志,还有一些财经杂志以服务见长,比如2004年创刊的《浙商杂志》在朱仁华的领导下,走出了一条深耕浙商圈子的办刊与服务相结合之路,宋立新领导的《英才》杂志则在央企报道上独树一帜。
  当很多人都认为传统财经类媒体的格局似乎已经不变的时候,某些戏剧性事件会带来改变。2009年11月9日,《财经》杂志创始人、主编胡舒立辞职,《财经》采编团队174人中有147人选择追随她而去,包括几乎全部的采编管理干部,如王烁、杨大明、张进、张继伟、凌华薇等等。胡舒立辞职的根本原因是和主办方、投资方“联办”间无法就长期利益安排达成一致,她离开后创办了财新传媒,通过财新网、《财新新世纪周刊》(后改名《财新周刊》)、《中国改革》杂志等建立起新的事业平台。
  胡舒立的辞职不是个案。大概从2008年开始,财经媒体人辞职创业不断。
  2008年,《中国企业家》杂志总编辑牛文文辞职,于8月创办了《创业家》杂志。今天创业家旗下有上万人深度参与的黑马社群,有杂志、网站、微信微博联盟,还有黑马学院、黑马大赛、黑马基金和牛投众筹等等。
  2010年,央视著名主持人王利芬辞职,于3月创办优米网,打造为创业者服务的在线视频学习平台。
  2010年12月,《中国企业家》社长刘东华辞职,创办正和岛,定位为中国商界第一高端人脉与价值分享平台。
  传统体制财经媒体人的“民营化创业”,改变着财经媒体的格局,虽然这将是一个漫长的演化期。
  更深入的市场化、更多元的探索方式,以及互联网化程度的加强,构成了21世纪头十年中国财经媒体的基本图谱。财经媒体不仅让国家的经济政策走向了千家万户,成为各行各业商业创新以及各种投资市场的信息传播者,而且也以“看门狗”的姿态维护着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它们还通过评选、论坛、会议等多种方式参与“议题设置”,与社会互动。无法想象,离开了财经媒体的参与,博鳌亚洲论坛、达沃斯会议、陆家嘴论坛、亚布力论坛等会是什么模样。
  2011之后:移动互联网化
  之所以将2011年前后作为财经媒体的一个分水岭,不是“逢十为重”的原因,而是2011年大致可以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元年。2011年前后,移动互联已经成为从电信运营商到终端厂商的最重要战略,苹果“iPhone+AppStore”模式的成功带动了手机应用商店的兴起,安卓系统加速了智能手机的普及,Facebook宣告了社交网络时代来临,2009年上线的微博风头仍劲,2011年上线的微信却在昭示一个新纪元的开始,小米手机也是在2011年上市。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2011年前后是决定性的时刻。如果说PC时代并没有动摇传统媒体根基、PC互联网媒体和传统媒体尚能并行发展的话,移动互联网对传统媒体行业的冲击是根本性和颠覆性的。2011年之后,传统媒体从报纸、杂志到电视,渐次进入收入和利润的拐点。
  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起步的财经媒体,有着许多鲜明特色。因为这些特色,财经媒体更多具有了互联网行业的属性,而不只是传统媒体的属性。
  一是移动化,即把移动端作为产品的第一载体,而不再是以传统介质为主要载体。其最典型的产品形式是APP、手机网和微信公号。手机成为最主要的财经内容消费入口。
  二是资本化,即凸显人力资本价值,将人力资源进行资本化,与VC和PE对接。
  三是高度重视技术,技术在实现用户体验和进行数据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机器、算法、数据挖掘、搜索聚合开始发挥更大的作用。机器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而人不行。
  四是社交化,整个内容生产充分互动和通过用户产生,而不只是依赖采编团队。同时,内容的分发越来越依靠社交网络(英国经济学人的报道目前也是先在Facebook上发布再在自己的网站发布,因为Facebook能带来更多流量)。
  五是个性化,通过个性化定制、推送以及让个体参与讨论,实现让每个人享有不同的内容服务的目标。
  六是服务化,通过信息服务、社交服务、线下服务、交易服务等新的商业模式,而不只是基于传统的广告模式。
  七是垂直化,不再是“大而全”的定位,而是要争取在某个领域、某个人群、某种服务上做到极致。
  八是产品化,产品不是某个内容或者策划,而是通过某种具体功能以满足用户需求的整个结构与表现方式。衡量产品的标准是,超过用户预期才有口碑。
  九是自媒体化,微信时代真正开启了自媒体时代。
  十是平台化,微信公号,微博,腾讯、优土和爱奇艺视频,喜马拉雅电台和蜻蜓,以及百度、搜狐、今日头条等平台,都成为财经自媒体的渠道。
  十一是圈地化,例如腾讯对益盟的投资和拿下BI(BusinessInsider)的中文版权,还有阿里对第一财经以及其他财经报刊的投资,这些巨型互联网公司都在财经领域圈地布局。
  在财经媒体的移动互联网革命中,雪球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个。成立于2010年3月的雪球,2011年获得红杉资本2000万元A轮融资,2013年5月雪球获得晨兴资本、红杉中国的1000万美元B轮融资,2014年9月完成4000万美元C轮融资,人人集团领投,晨兴资本跟投。雪球从最早偏重资讯生产的“i美股”网站,到后来作为一款解决“股票买什么好”问题的手机炒股应用和投资者社区,再到今天的组合交易平台,发展成迥异于传统媒体的移动互联网财经平台。这里的信息是个性化的(定制化公司新闻、公告,定制化的投资者讨论),用户在生产内容(UGC)而不是职业工作者生产(PPC),利用算法不断优化内容(比如通过“信息-人-股票”的链接,将有用的信息筛选留存在用户个人页和个股页上)。雪球的创始人方三文曾说,“简单来说雪球做了两件事:当用户访问别人的个人页时,他能迅速看到这名用户最擅长讨论哪些股票;当他浏览一只股票的个股页面时,他能迅速看到关于这家公司最热门、最精华的讨论是什么。”
  2010年11月,“华尔街见闻”作为金融资讯提供商首次现身互联网。创始人吴晓鹏作为《21世纪经济报道》驻纽约记者,工作中掌握了大量华尔街的有价值的信息,但很多无法见报,于是他以个人博客形式创立了“华尔街见闻”网站,并邀请几位朋友兼职帮助。2012年8月,吴晓鹏辞职从纽约回到上海,全职从事“华尔街见闻”的工作,并在2013年5月获得平安创新投资基金的天使投资。
  2010年12月8日,在中科院读研的刘成城和一些网友兼职筹备的36氪网站(36kr.com)上线。36氪的报道紧跟全球最前沿的科技产品,让创业者耳目一新。今天,36氪已经发展为包括创业媒体36氪、创业投资平台“氪加”及线下创业空间“氪空间”三大业务在内的互联网创业入口级服务商。
  传统的财经媒体人也成批涌进互联网创业者当中。《中国企业家》前执行总编李岷于2012年5月创立了个性化商业资讯网站虎嗅网,网站内容由编辑和用户共同筛选,然后再精要加工,走个性化与社会化结合的路线。在多家财经媒体工作过的赵何娟创办了钛媒体(TechMediaTelecom的谐音),于2012年12月上线,并逐步从偏重TMT行业转型为专为职场公司人打造的一站式服务平台。《IT经理世界》和《商业价值》杂志的张鹏2010年创办了创新者社区“极客公园”,并在2013年12月卸任《商业价值》主编后,专心打造“极客公园”的活动、视频、观察等板块,力图打造一个聚焦互联网产品的线下沙龙及线上社区。2014年,《第一财经周刊》总编辑伊险峰创办的“好奇心日报”上线。
  2012年后,微信公号作为一个最大的自媒体平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媒体、个人与机构进驻,并在第一时间直接发布信息。到2014年,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也创办了“吴晓波频道”的公号和视频节目。他说,吴晓波频道之所以端出来,只是因为,“我觉得‘天’变得比想象的快,纸质媒体及传统新闻门户正在迅速式微,我所依赖的传播平台在塌陷,而新的世界露出了它锋利的牙齿,要么被它吞噬,要么骑到它的背上”。
  当智能手机带来了随时随地的受众体验,传统媒体的用户根基就真的被动摇了。用户最终需要的是内容,但这种内容现在必须考虑到移动端的需要。向互联网转型,向新媒体转型、成为传统媒体必然的选择。
  然而,无论是全媒体转型,融合转型,向付费模式转型,向服务转型(如培训、终端业务),总体而言,传统媒体的转型效果还差强人意。虽然传统的财经媒体仍然是财经新闻最主要的供应者,但这种优势越来越被互联网财经媒体侵蚀。
  传统媒体的价值链有四个基本环节,即“特许的内容生产权——基于传统介质的分销与传播——一次销售——二次销售”,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生产权泛众化了(不仅人人都是生产者,而且还有像“知乎”这样的专业问答社区),传统介质被移动端蚕食,用户的时间变成争夺的焦点,广告主跟随用户而去。这是一种更快速、更便捷、更个性化的新传播模式对旧模式的冲击。以“今日头条”为例,表面看是资讯APP,实质是基于数据挖掘的推荐引擎产品,为用户推荐有价值的、个性化的信息。它于2012年8月发布第一个版本,截至2015年5月累计激活用户数达2.5亿,日活跃用户超过2000万。当用户使用微博、QQ等社交账号登录今日头条时,它能5秒钟内通过算法解读使用者的兴趣DNA,用户每次动作后,10秒更新用户模型,越用越懂用户,从而进行精准的阅读内容推荐。让每个人拥有专属自己的媒体,这已经不是想象。
  传统媒体仍然有独特的优势,比如集体生产、采访权利、品牌背书、公共信用、专业主义。但这些因素如果不能和用户触达、互动、牵动、吸引、转发,那么其价值会越来越低。而限于多种约束,传统媒体要实现自身再造,困难重重。
  传统媒体集团的一些有价值的尝试,比如上海报业集团联手弘毅投资、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小米科技、奇虎360、卓尔传媒等推出的“界面”,就完全跳出了传统介质,完全为互联网生产,陆续推出了界面新闻、摩尔金融、电商产品“尤物”等产品,并准备进军职场社交平台。
  全球财经媒体正在深刻的变革之中。日本经济新闻社收购《金融时报》时说,“和FT一起,我们可以做出独一无二的商业新闻报道,并成为全球商业不可或缺的力量”。的确,财经媒体和商业报道是全球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财经媒体在中国有着远大的未来。变而通,通则久。
  回顾新时期中国财经媒体历史,展望未来,我们有如下启示:
  1。传统财经媒体必须通过对人力资本、技术资本和制度资本的更好配置,才能在数字化移动时代的转型中实现突破。转型的最大障碍是昔日的成功和对过去的路径依赖。
  2。优质的内容永远都是竞争的关键。IP的价值会越来越显现。新闻专业主义的追求是优质内容的前提。
  3。形势比人强。智能化(如将人工智能与编辑智慧结合,生产出相关性更强的财经资讯与数据产品)、数据化、社交化、平台化的趋势不可动摇。
  4。人力资本的作用将更加明显。自媒体的人格化特征以及和可信赖人格(如意见领袖、主持人)相关联的社群经营方兴未艾。
  5。垂直细分市场有着大量服务空间,广告之外有大量新商业模式可以挖掘,比如交易、O2O、电商、智库,等等。但前提是要有精准的用户,得用户者得天下。
  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知识管理的能力、数字化的能力、产品化与商业化的能力、整合资源的能力,所有这些能力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财经媒体更新的天地和光明的前景。
  (作者系本报创刊总编辑,现从事商业文明研究与传播)
509#
发表于 2015-8-29 17:58: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重庆日报联合乐视投资成立体育公司

摘要: 乐视体育与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出资成立了重庆乐视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启了乐视体育区域化布局。从内容版权到智能硬件,再到现在的区域化布局,这些不同层面的布局,对它今后的估值会起到很大的加分作用,甚至在上市的时候也可以讲一个好故事。


继内容版权和智能硬件之后,乐视体育又开启了区域化布局。

8月26日,乐视体育与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宣布联合出资成立“重庆乐视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由乐视体育控股。双方的合作可以说是各取所需,一个正在加快媒体融合,实施战略转型,一个试图由线上向线下延伸。

从2010年由重庆晨报主导成立重庆腾搏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到2013年成立重报之窗文化体育传播有限公司,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其实很早就把体育产业作为集团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方向之一。今年年初, 乐视体育本打算与重报集团合作开设“力帆频道”和“重庆体育频道”,没想到在谈判的过程中,由于双方互相认可,最终从单一的制播内容项目合作,变成了体育产业全产业链的深度合作。

对于区域化布局的首站选择重庆,乐视体育CEO雷振剑告诉钛媒体,这是基于市场考虑,因为重庆体育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大,要把乐视体育重庆公司打造成一个样板性的公司,最终目标是覆盖整个西南区域。

据悉,10月25日开跑的重庆国际女子马拉松,将是乐视体育重庆公司承办的首个赛事。未来,乐视体育重庆还将举办国际冠军杯、南山越野赛、三峡100K越野赛、中国国际山地户外公开赛、业余网球俱乐部联赛等一系列赛事。同时,乐视体育将开设乐视体育重庆频道,成为乐视体育首个以地区为名称的垂直频道。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乐视体育重庆公司由乐视体育控股,但新公司的人员大部分来自于重报集团,新公司的总经理正是原重庆腾搏公司总经理陈欣,这也正是雷振剑希望看到的,打造出一支更了解当地属性的团队。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人脉”来开发赛事资源,同时与重报集团的合作,可以得到政府助力,政策支持,加速乐视体育生态战略的落地。

事实上,在此之前,乐视体育已经携手黑龙江体育局在北京奥展国际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未来将会在赛事筹办、户外运动旅游、智能场馆建设以及冰雪项目推广等诸多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乐视体育首席营销官强炜表示,目前乐视体育正在跟多个省市谈合作项目,包括黑龙江、河北、安徽等,而最有可能首先复制重庆模式的是深圳。

可以预见的是,乐视体育正开启一轮本地化布局,以此来实现体育O2O服务,打通下游。但地域性又决定了其“小众性”,跟“明星”赛事无法比拟,收益自然不会很高,这就意味着重庆模式不可能大规模普及。

而就在乐视体育“小打小闹”之际,8月27日,万达集团宣布将以6.5亿美元并购美国世界铁人公司100%股权,这是万达集团继10亿欧元并购瑞士盈方公司、4500万欧元收购马德里竞技俱乐部20%股份之后,在体育产业方面的又一重大举措。

在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看来,世界主要体育产业基本掌握在欧美国家手中,要想迅速做大,只能通过并购。“接下来万达还会在体育方面收购几个项目。”

收购铁人使中国首次拥有了一项国际顶级赛事产权,同时,完成并购的万达体育也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体育经营公司。至此,通过系列并购,万达体育已形成体育赛事举办、运动员经纪、赛事营销、赛事转播的全产业链。

这与乐视体育的布局几乎完全不同。

土豪万达是靠“硬实力”淌出来的,而从乐视网分离出来的乐视体育则完全相反,从内容版权到智能硬件,再到现在的区域化布局,走的是一个小公司的发展道路,需要不断融资,这些不同层面的布局,至少会对它今后的估值会起到很大的加分作用,甚至在上市的时候也可以讲一个好故事。



来源: 钛媒体
http://www.mediaob.com/internet/2015/0828/2844.html
510#
发表于 2015-8-29 19:31:3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上海青年报欠百万印刷费没钱给了 公司破产

上海《青年报》拖欠上海长鹰印刷厂(以下简称长鹰厂)印刷费用、纸张费用共计约605万,长鹰厂两次上诉法院要求青年报社赔偿所欠费用及利息,均被驳回,并花去诉讼费用合计近10万。而经营《青年报》批发、零售、广告等业务的青年传媒公司现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观察君获悉,上海长鹰印刷厂起诉青年报社,要求青年报社赔偿印刷费用与纸张费用共计6051269元,近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驳回起诉,维持原判,驳回长鹰厂的全部诉讼请求。

截至2014年9月30日,青年传媒公司共拖欠长鹰厂印刷费5,575,165.47元、新闻纸125.178吨。之后,长鹰厂多次催款未果,遂诉至徐汇区人民法院,请求判令:1、青年报社支付长鹰厂印刷费5,575,165.47元及该款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逾期付款利息594,366.20元;2、青年报社支付长鹰厂纸张费476,104.36元。共计索赔166多万。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认为,从青年报社和青年传媒公司的业务范围来看,青年报社系《青年报》的出版单位,青年传媒公司系经营《青年报》批发、零售、广告等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虽然青年报社是青年传媒公司的股东之一,但两者是独立经营的法人实体。青年传媒公司作为从事《青年报》所有经营性业务的公司,在获得报纸经营收入的同时,理应承担印刷费用等相应的经营成本,故青年传媒公司以自己的名义与长鹰厂签订《代印合同》并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自行承担合同的付款义务亦与其经营范围相符。青年报社虽为《青年报》的出版单位,但并不从《青年报》的发行等经营性业务中获利,故长鹰厂要求其承担相应的印刷费用不符合公平原则。

另外,从2003年11月长鹰厂与青年传媒公司签订《代印合同》至今,印刷费用的结算一直都在长鹰厂与青年传媒公司之间进行,青年报社从未承担过付款义务。即使在2007年青年报社与青年传媒公司向长鹰厂发送《公函》确认青年传媒公司系受到青年报社委托承印《青年报》之后,长鹰厂的《应收账款询证函》仍向青年传媒公司发出,实际亦由青年传媒公司进行付款,青年报社在发送给长鹰厂的相关函件中亦从未承诺由其承担付款义务。因此,从《代印合同》的实际履行情况来看,该合同约束的也只是长鹰厂和青年传媒公司,长鹰厂要求青年报社承担合同义务缺乏依据。

故,徐汇区人民法院驳回长鹰厂的全部诉讼请求。

上海长鹰印刷厂不服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二审中,青年报社答辩称:其与青年传媒公司均系独立法人,双方并不存在代理关系,且《代印合同》的签订及印刷费的履行均发生在长鹰厂与青年传媒公司之间,故青年报社在本案中不应承担责任。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虽然长鹰厂在订立《代印合同》时知道青年传媒公司系受青年报社的委托与其订立合同,但有事实和证据表明该合同只约束长鹰厂与青年传媒公司。该合同并不能直接约束长鹰厂和青年报社,长鹰厂应向其合同的相对方青年传媒公司主张印刷费用。鉴于青年传媒公司现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长鹰厂宜依照法定程序及时申报权利。原审判决结果正确,可予维持。长鹰厂的上诉请求,因于法无据,难以支持。

据判决书,青年报社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所载宗旨和业务范围为:团市委机关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围绕青年特点,开展文化思想教育等。青年传媒公司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所载经营范围为:《青年报》批发、零售,承接各类广告设计、制作,承办《青年报》国内报纸广告业务,企业形象策划、商务咨询等。

观察君尚未获悉上海《青年报》社是否成立新的运营公司。2014年1月1日,上海《新闻晚报》宣布停刊。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0aEbQUOw278z4jdqNCT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