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殷玉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级杨桃新闻日志专区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5-12-30 23:10:08 | 只看该作者
《穿透历史》有感
    每每谈起“历史”总觉得太过沉重,总也脱不开严肃二字。但是我确实也是喜欢历史的,不是因为其蕴藏的历史文化多么的丰厚,而是时纯粹的喜欢看故事,这或许会被说为不尊重历史,或者说我对历史了解不够,只停留于表面。但我想的是,历史于我而言只是兴趣,无关学术。这也是我读这本书的原因。
     翻开目录时,门阀制度、明清遗民秦汉之制------纷纷跃动在我眼前,翻开第一章的时候,就看到了让我感兴趣的东西,“江左”相信看过琅琊榜的人都知道江左在哪儿。虽然这种想方设法找乐趣做法并不理智,但是有时又并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全书采用问答式的写作方法,将人物的回答基本完全的呈现给读者。其文中记者的提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感受颇多!联想到自己以往自己的提问实在是拿不出来,哎!而且在记者提问时要根据被采访人物的回答来构思新的问题,并且也得对被提问人的又着较深的了解,这就不得不有着敏锐的观察力,而且事先得做好万全的准备,同时也得对被提问人的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忽然不羡慕工科的学生了,以前总是觉得工科的学生不仅能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学好对于文科一样很拿手。所以基本就是工科好的学生,学起文科来也一样强悍。不过作为一位记者,哪里还分什么工科、文科。要想生存,又怎么不顺应时势,记者要学的是没有界限的。
     在书中“王家范长时期看历史”这一章节,里面说到“宋代是实物征收向货币征收的过渡”。但是我所知道的是,在晚唐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货币征收。当然我也不能说书中所说是错的,也可能说法不一,再说书中所说的是过渡,这个说法本身也是一个较模糊的概念。但是总也是有点纠结的!
42#
发表于 2015-12-30 23:56:22 | 只看该作者
美食节再袭西科
     临近年尾,美食节再一次开办了。我还记得上次美食节之后我说的一句话是:“再也不来美食节了”。可是我现在又一次站在了各色吃食的摊位前,对着那些实物垂涎欲滴。不过有一样,我是真的再也不想吃了!
     上次美食节时,我看见很多人排着长长的对买“叫花鸡”,于是我就禁不住好奇心也去买了一份儿。想着连校外都来排着队买了,再怎么样也不会差到那里去吧!事实往往却不是这样滴,至少对我就不是。兴高采烈的去买一只叫花鸡。还没到寝室,就急着想尝尝什么味道,于是在路上就把包装纸拆了,看看里面的叫花鸡金黄金黄的,让我忍不住口水直流!可是当我吃第三口之后,就全吐了出来,反正说不上什么味道,吃了三口,就全是那种味道,油腻油腻的。弄得我很久都不敢吃肉,现在能吃肉,但是却对鸡肉不敢-----
     今天再一次看见叫花鸡,不得不说这个价钱长得真快。上次30,这次就要卖50了。而且这次也没有看见上次那样的盛况了,摊位前比较萧条。心里还是有点小开心,虽然有点不道德,但也证明的确不好吃,不过也有一种可能,是价钱太贵了。不管怎么样,反正结果就是没有那么多人买了,他的生意看起来也没有那么好,这怎么都让我有了点平衡!
     这次有一个新的食物,那就是“叶儿粑”,今天怎么说呢,就是冲着它去的。一从教研室里出来,就直奔五食堂了,结果我雪梅比我更快,我都还没说呢,她就已经买在受伤拿着了,趁着这个空档,我就看了一下旁边的价格单。我发现老板刚刚说的是五块钱三个,还有一个是4元一个。我就跟老板我要“叶儿粑”然后老板告诉我“叶儿粑”早就卖完了!啊!那雪梅买的是什么,我就转过身去仔细看了看,那不是“叶儿粑”如果我不说一声,我肯定也买了这个饭团子了。幸好,问了一下,虽然雪梅有点沮丧。哈哈哈,让她那天骂我傻,嘻嘻。
43#
发表于 2016-1-1 22:31:01 | 只看该作者
就这样过去了
      已经是2015年的最后一天,各学院也准备了各种精彩的活动。原本打算与室友们下午一起去游园、晚上一起去参加音乐会,可是真的到了这一天我们却全都坐在剪辑室录字幕、做片头与片尾。此时再想想前几天我们寝室一起的计划是多么美好,可是现在我们只等来了班长找人拆场地的通知,本来还说加紧弄完了就去游园,毕竟以前也没参加过这些活动,总也是有点好奇。
     可是现实总是很骨感,哎!我们只能坐在剪辑室干活,好想哭。回到寝室时还比较早,于是就想看看电视吧,可是刚刚打开电脑,眼睛就开始抗议了,因为最近几天都在连续熬夜,实在是身心疲惫。本来还只是想稍微眯一会儿就去音乐会的,结果一睡就是22:45,还是在室友和手机铃声的呼唤声中醒过来的。2015年的最后一天就在上课、弄视频、睡觉中度过了!
     本来这样的事儿放在以前是很正常的,毕竟以前也没太注意过这些什么最后一天啊,或者是什么新年第一天啊。反正也没什么区别,一样枯燥的日子。可是今年嘛,一开始就有了期待,然后又没达成,又看着其他的同学高高兴兴的去玩儿是,心里的确很不舒服,小失望难免!只是希望新的一年别就这样过去了。
44#
发表于 2016-1-1 23:22:21 | 只看该作者
首次聚会
      来到西南科技大学已经一个学期了,同时也与室友们同寝了一个学期。这么多的时间按理说,我们应该一起做过了很多事儿。可是事实是:“没有”。已经将近一个学期,走在外面时,别人老是说我们寝室好团结之类的,其实她们不知道我们连一次餐都没聚过。当然这不是说我们寝室关系不好之类。而是几乎每次我们寝室的人都聚不齐!每个人都加入不同的部门,几乎每天的安排都不能在一起。再加上这一段时间我们寝室的妹子们好像每个人都比以前忙了,每天晚上寝室总是很安静,可能一颗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到。所以似乎室友们的感情也变淡了,总也感觉怪怪的。所以大家就决定在元旦放假之前,大家好好聚一聚。毕竟总是感觉我们寝室已经冷清好久了。     
     “杨桃、杨桃”快起来了。嗯----好像有人叫我,迷迷糊糊的,一睁开眼睛才知道,原来是茜茜啊! “干嘛,茜茜,啥事儿?”“华丽叫我们出去唱歌,叫我们赶快下楼去,她们在楼下等我们”!“现在啊?”我一看时间,啊!我怎么睡了那么久?!赶快从床上下来,这次可是好不容易我们可以一起聚啊!再困也得去!
     和茜茜匆匆忙忙跑到楼下,跟她们一起出去,在路上一说,才知道我们还没有找地方呢!好吧,我们一寝室的,都那样,神经有点大条,嘻嘻!要是被他们知道我说她们神经大条 肯定要追着我打了!没办法了,一群妹子就只能站在校门口,有的打电话的打电话,有的就去店子里面问。虽然吹着冷风,但是大家已经好久没有这样了,所以还是值得滴。经过大家的努力终于找到一个栖息地儿了!
出发!!!
     来到ktv后,大家就像脱缰的野马,以往环绕着寝室的那种沉闷、尴尬都好像在大家的歌声中消散了!雪梅的歌声还是那样动听、俊玲的歌声还是那样独特。
     大家都很棒棒哒!新年快乐!
45#
发表于 2016-1-3 16:47:42 | 只看该作者
我的语言是怎么了
     今天与几位小伙伴 一起准备去九皇山玩儿,可是由于找不到路,在半路就下车了。在车上的时候,车速比较快,就只看到了禹王楼那里有许多人,停着很多车。于是就下车了,一下车才发现------我们太早下车,离我们的目的的还很远。而我们刚好在一个十字路口下车,就更摸不着东南西北了。而手机导航更是把我们坑惨了,弄得我们过了马路又倒回来,完全在十字路口打转。高科技不可靠,就只能问问附近的阿姨了。请问“阿姨,这里的车站应该怎么走呢”?“你们往后边直走就可以了”这当然不是我问的,接下来才是:’请问阿姨,这儿到车站那边有多远呢?”额-----然后那两位阿姨交谈了一会儿,扭过头来茫然的看着我,听不懂!可是刚刚明明他们说话就听的懂啊,为什么到我就不行了呢?于是我也只能很无奈的扭过头看着室友们,可是她们却是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后来走了几步,是在稳不住了,就问了她们:“难道我刚刚说的是普通话”?“不是”!“那是方言吗”?“也不是,其实就是不伦不类”!“不是吧,我怎么没发觉呢”?“你在绵阳呆了一年,现在又在学普通话,所以说啊,你现在不说普通话之后,你的口音已经不知道是什么了,我们有时候都听不懂,还不说是羌族了”。
     这已经不是第一个人说听不懂我说话了,刚来西南科技大学的时候,一个学姐向我推销手机卡,我就跟她用“普通话”交流,可是她跟我:“学妹,你说的普通话我听不懂,你可不可以----”。现在我已经在学普通话了,说方言别人又听不懂了。悲剧!
46#
发表于 2016-1-3 21:51:29 | 只看该作者
《南方周末特写书稿》有感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特稿,猛然发现对其非常感兴趣,因为相对于硬新闻,特稿的软新闻,以其“人情味”吸引大量新近获得读写能力的新读者。特稿并不如硬新闻一般,选择“重大”或“厚重”的题材,而是多半选择普通人的事,其魅力也是无穷。列如:其中一篇普利策特稿写作获奖作品,许多女生反馈,她们是一边抹眼泪一边读完的。
其实在传统的中国新闻文体中是没有特稿这一品种的,1990年以后,由于市场的引进,严肃的读者和大众市场的报刊不得不进行改革,超越传统的价值认知,引进了域外的新闻写作价值理念。而从表面来看,特稿似乎与任务通讯相似:故事性和细节描写。但实际上二者大相径庭。其一特稿一般写凡夫俗子,而通讯稿可用于制造神话。其二,特稿是信息的取向,而通讯稿是消息和观点甚至是抒情的杂糅。其三,特稿是权利取向,面向公民。而通讯则是面向取悦即成体制 。其四,特稿属于新闻文体,秉持一切细节的客观性,而通讯则是宣传和文学杂糅的文体,往往伴随着整体和细节的客观失真和主观想象。
     而特稿文体所折射出的新闻价值理念获得认同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在于事件的叙述具有人的维度,有人情味;其次在于,文学化的新闻写作样式为读者喜闻乐见;最后在于,对时代的进步意义,经得起历史检验。而最触动人心的还是特稿中的事件具有人的高度,并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物,而是一些与我们生活更加贴近的普通人,甚至是初遇苦难中的人。通过对人的叙述,揭示了这些普通人的生存状态。
特稿关注普通人,让这些普通人进入了媒体的叙事视野,体现了媒体公共性的价值追求。地震灾民、少数民族、水灾村民等等成了叙事的主角。这些人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对于普通人生活状态的描写,更具有时代意义。
我想作为职业记者的南香红、李海鹏等人之所以报道他们,一方面是个人责任感和使命感,职业的记者比起一般人可能更能体会到他们的苦难和忧伤,在媒介叙事上,排斥他们就是话语表达的不公不义。
      话说特稿是以人物为主体,而书中对人的描写也是非常到位的,这一点正是我现在最为欠缺的。他们将人置于现实生活中,用灵动的文字揭示人物的心灵世界,不是无病呻吟,更不是胡编乱造。将真相放于第一位。我想看一遍这本书,我还不能真正掌握,也不能完全得到一些有用的技能,可能还得慢慢细度,方能领略其中的内涵。
47#
发表于 2016-1-5 23:13:04 | 只看该作者
原来唱歌也是那么难
    由于我们的视频接单,需要一些才艺,比如唱歌跳舞。而我属于要啥啥没有,所以处在了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毕竟谁都会想要一点附加值。对我这个光秃秃的视频,团长硬要我加上歌曲,这的确是一个卖点,加就加吧,反正我会唱,只是-----不好听而已啦!
    事实证明不好的东西千万别往外发,要不然会自食恶果!今天终于迎来了第一个信息,我的第一单向我砸来了。这本应高兴的事儿,可是那位策划人居然让我发语音:“唱一首歌”.当时就风中凌乱了!我不会唱歌啊!也只能硬着头皮先学学了。我在寝室学的时候,我们寝室的妹子都说:以后她们结婚肯定不要这首歌!呜呜---太伤心了。听好对篇,连歌词的第一句都不会,跑掉。我就只能跟着电脑里的旋律唱。结果唱到高潮部分哑了,我想删除都来不及,抓都抓不住,就那样发出去了。心里想着肯定惨了,这下不知道怎么团长交代了,只能装作鸵鸟一样把手机QQ下线,可是一会儿又上线,看看消息。我觉得如果持续这样,肯定得心脏病。好不容易等来了消息,看着内容就-----瞬间觉得一首真值钱。因为唱歌不好听,直接就是不唱歌减200出场费。
     吓死我了,一首歌就被吃的死死的,还没办法理直气壮的跟她讲价。以前还真没体会到,现在是什么都得会一点,要不然会被踩死!
48#
发表于 2016-1-6 12:48:50 | 只看该作者
机会就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
    今天是时隔几乎一个月,又一次录视频,原本怀着非常激动的心情去的,可是啊--有些事儿总也是不那么如意,刚走到会场时,一看场地就知道没法录视频,就只有一个礼台,对于女生而言根本就不行,可是来都来了,空手而归总也是不甘心。但是负责人却说这个场地录了也是白录,犹豫许久,还是决定走一遍,不能白来,总的带点回来东西啊。谁曾想机会就在犹豫中流失了,刚刚把礼服换好,新人就已经到了。好吧,这其实也没什么,反正录来也没什么用。
     坝坝宴唯一一点好处就是比较自由,农村的人不会计较那么多。因此我们可以趁这个机会好好唱一首歌。录一个唱歌的视频是完全可以的!而且老师也跟我说了几次,让我唱一首歌然后录下来,他说:“不用担心好不好听,但会儿把音乐和原音一起放出来,就没什么问题”。但是我这人就是死倔,没有完全有把握的事儿绝对不做可是我忘了机会不等人这句话,没有谁会等着你准备,然后把机会留给你。
由于不想唱歌,婚礼结束后我就独自一个人走到了 车站,因为待在那里实在尴尬,总觉得对不起老师!匆匆忙忙回到了学校,上了一节英语听力课,刚刚下课回到寝室,就接到了团长的电话,他说:“恭喜你啦!桃子,接到第一单!不过她说要听听你唱歌”。听到“她要让我唱歌”这句话时,我整个人都处于非常蒙的状态,再想想中午的时候老师叫我录一个唱歌的视频,而现在那边就要唱歌的视频,肠子都快要悔青。让我跟着原音唱,还有点胜算,但是现在让我清唱实在是不忍心听。
    每人都有一个好运降临的时候,只看他能不能领受;但他若不及时注意,或竟顽强地抛开机遇,那就并非机缘或命运在作弄他,其实惟有归咎于他自己的疏懒和荒唐;我想这样的人只好抱怨自己。
49#
发表于 2016-1-8 00:02:01 | 只看该作者
默默走过大一上学期
    一晃眼,大一的第一个学期已经临近尾声,再回想刚来的时候,其实自己也是怀着雄心壮志来的,但现在一对比起刚来的时候实在是------
    由于我的情况比较特殊,刚来学校没几天就回家了,因此错过了很多机会。但是很庆幸的是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就交到了比较知心的朋友,在我回家的一段时间里面,学校里有什么事基本都是她在帮我弄,同时还有班长,一有通知都是给我打电话,害怕我不知道,也真的很谢谢她们!离开了那么久,总也有些不如意的事儿,在寝室里的妹子们都出去参加活动的时候,我心里总是感觉酸酸的,有时开玩笑说:“你看,你一个牌子也没有(部门的证件)”。虽然是玩笑话,但听着这句话心里总还是不舒服的,也有不甘心。心里总想着如果我没有回去,我“可能”比她们更优秀,呵呵,其实也是宽慰宽慰自己。
不过幸运的是我遇到了那样的一群人,让我在这样的比较低迷的情绪中走出来,也让我发现了以前都没有发现的一些才能,也让我从一定程度上重新审视了自己。由于刚刚开学的时候,空余时间的比较多,而我也没有参加任何的社团,所以就更加的闲!刚好这个时候就听见别人说有学主持的,不过我一听那个价就不想去,虽然还是优惠了的,可是还是很贵。后来在跟我老妈打电话时无意间说起这个事儿,我也只是题了,当做摆龙门阵,可是----想不到我老妈居然那么积极的让我去学,而对于学费这个问题更是,居然说她先把学费借我,一年之后再还给她。其实刚开始我之所以没考虑,主要是学费贵了,自己承受不起,也没想过我老妈会支持我。但是现在这个情况完全转机了!我就屁颠屁颠的跑去学了。去了之后才知道,闲着的时候是多么的幸福啊!由于自己一点也没有基础,刚开始的时候特别吃力,还被老师说过无数次啊,最后我都成了厚脸皮了,百毒不侵!想着自己交了那么多钱,什么困难都咬咬牙就过了。
还好,大半学期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前几天成功接到第一单,并且是长期合作,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都快跳出来了,第一件事儿就是打电话给我老妈,学费终于有着落了!!!
     不仅仅是主持,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我也学会了许多,以前上台说句话都结巴,但是现在我会主动站上去,即使心里紧张,呈现给别人的依然是自信的一面。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认识许多伙伴,他们也帮助了很多,很多时候在我状态不好的时候,总是帮助我打开状态。我想这些是我用多少钱都没法买到的。这些人脉关系,在这之后没有多久就帮到了我许多。记得第一次做电视的,我的选题比较幸运的选上了,但是里面的采访任务却不好找。学姐一定要让我找到一些创业成功的学生代表。正好主持团里就有几个符合采访要求的人,并且有一个还被作为了SYB里的创业人物。当我把这个情况告诉他们之后,一句推辞的话都没说,就答应了。而我们的采访在校园里是放不出来的,所以相当于是无偿帮助!!!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依然可以一起走得更远。
50#
发表于 2016-1-8 00:04:38 | 只看该作者
读《逃避的自由》有感
   弗洛姆将“如果人性不能适应自由所固有的危险与责任,它就很有可能转向极权主义”作为探讨的主题。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当代社会做出了强烈的批判。很少有像弗洛姆这样热烈的谈论自由的价值、社会的塑造、民主政治的真义以及发自内心的爱。他努力教导如何才能自由而不孤独、自爱而不自私、理智判断而不找合理化借口、拥有信仰而不迷信于神学。
   他以人为中心,虽然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考察当前形式的重要性,但是他却并没有过高的依赖于心理学,而是把一个人放在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考察。书名里的逃避,其作者也做了详细的解释与分析。权威主义、破坏欲、机械趋同。而机械趋同里提到了一个“自由联想”,意为表达自己的原始感觉与思想,讲事实,但该事实并非指某人所想之事实,而是指原始思想,并非采纳了别人期望的思想。弗洛姆强调的是压抑“坏”念头,他似乎没能真正认识到“好”念头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压抑。
   自由在不同的立场就会有不同的名词解释,但是就现在的社会现状而言,我想自由是属于公众!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