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数据新闻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4-4-23 09:53:06 | 只看该作者
【数据】@陈永东
【媒体把我们的时间弄哪去了?】据eMarketer数据,2013年美国成年人在媒体上所花时间排名:1、数字媒体(43.4%);2、电视媒体(37.5%);3、广播电台媒体(11.9%);4、印刷媒体(4.4%);5、其他占2.8%。2013年美国成年人每天花在媒体上的时间人均12小时03分。显然我们花在数字媒体的时间不断增加。






| 轉發(2) | 評論
9分鐘前來自微博 weibo.com


42#
 楼主| 发表于 2014-5-9 13:03: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转载]女人与大数据 (2014-05-07 13:18:05)

把一些习以为常的事情做出了经典的解释!我就属于那种通过各种蛛丝马迹来判断一个人的人!原来我已经使用大数据这么多年了,继续发扬这种风格!

作者: 屠龙的一口胭脂井

我刚刚拔了智齿,从全身麻醉出来,脑袋不清醒又睡不着。决定写个博客说点胡话,这样醒来可以不负责。这胡话就是这两天脑子里一直盘旋的想法: 大数据时代,就是女性的时代,女性在基因里就会计算大数据。

很多男性和孩子,其实一直奇怪女性这种特殊的能力。比如小时候你刚进家门,妈妈就以狐疑的语气马上说:“刘志军,你今天是不是没考好?”。比如你刚看一眼手机,老婆就笑:“是不是又是隔壁二狗约你打游戏?”。再比如你刚刚关起门打电话,女朋友一会儿就哭了:“你是不是又背我出去找小三?”。

她们有的时候猜对了,有的时候猜错了。但是总体,正确率高于chance level。她们错的时候,男人就撇撇嘴,你们女人就爱胡思乱想;她们对的时候,男人就说,女人就是一种敏感的动物,可能感觉器官就敏锐一些。

不管怎么说,这些瞎猜,总体正确率高于chance level这点,也让男人非常害怕。为了适应这点,男性也形成了相当强的反侦察技能。这部分超出了本文的scope,就在此不再细表。

有一些research,比如Hanna Holmes的paper指出,女性大脑的白质(用于连接各种区域的解剖组织)高于男性所以把事物连接在一起想象的能力强。也有最近研究表明,女性对“日期”记忆能力强于男性,所以能记住所有生日,纪念日,甚至不重要朋友的一些重大日子。

不管这些结果的真实性,我觉得,这都不是女性最卓越的能力。女人最卓越的能力是长期追踪一些看似不重要的数据,形成自己的baseline和pattern。一旦这些数据点的pattern,显著不同于她所熟悉的baseline,她就知道反常。女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考虑什么causality和correlation的区别,俺们信奉的原理就是:“事出反常必有妖”。

讲大数据的人经常讲林彪的例子。林彪打完一张战役,就认真记录一些非常细节不重要的数据,比如缴获枪支,长枪和短枪的比例,战俘的年龄层次,缴获的粮食是高粱还是小米等等。都事无巨细记在本子上面。别人都笑他。但是后来,他就用这些数据来判断哪个地方是敌军指挥部。

女人的干的事情,基本雷同。一个女孩A暗恋男孩B,但通常不直接联系,过了两天我问她要不要叫他一起吃饭,她说,他正在打球。我说你怎么知道?

她说,男孩B平时是早上8点在gmail邮箱上线,8点半呈现away状态,这是他出去买咖啡早饭了。9点再次上线后busy,这是在工作,12点半再次away就是午餐,晚上一直在线,可能是读paper或打游戏。其哥们C,早上十点上线,全天在线,然后夜里2点还在线上,这是一个晚睡晚起的男生。其另一个哥们D,全天Busy,但是大多数时间都在。但是重要的pattern是,每星期有2-3天,他们一起离线或者away 3-4个小时。结论:他们在一起打球。

我听了以后跪服。我说,你真太棒了,这就是大数据。有人说,真是闲的无聊,难道不能直接问?生活里的小事,随便问问当然无所谓,但是在社交场合不合适问的事情,用大数据能得到答案,难道不是一种卓越能力吗?

最近出了几篇paper,通过data mining人在社交网络上点赞的规律,来预测人的智商,兴趣,等等。其实这种事情,女性经常干。哪个女生敢说,自己没在party之前把所有宾客都google了个底朝天?在刚开始谈恋爱的时候,把对方的博客,微薄,facebook,亲朋好友的博客,微薄,facebook翻了个底掉?

反正我干过:)。信息时代嘛,我干这种事情毫无羞耻心并且认为丝毫不是浪费时间。交朋友,谈恋爱,是比买车买房更重要的事情,产生更深远的影响,所以做背景调查相当重要,对于陌生人尤其重要。

话扯远了,最后扯回到,妈妈当初是怎么看出你考试没考好的,老婆是怎么看出你要出去打游戏,女友怎么怀疑你找了小三的。她们每天都用眼睛观察你眼睛的gaze,看了什么,盯了几秒,你洗脸刷牙需要多长时间,多长时间刮一次胡子,你把拖鞋放在哪里,在饭桌上说多少话。

如果你哪天,盯着手机的时间比以往长,牙膏突然挤到水池边,没到重大节日突然刮胡子,拖鞋突然放得很整齐,在饭桌上一句话没有,饭后很快很轻很轻地进了另一间屋子,又很轻很轻把门关上。

这些pattern集合在一起,就是“事出反常必有妖”。小时候当你有鬼心思,你妈妈总是第一次猜到,她总是得意的说:“你是我生的,你怎么想我还不知道?”。实际真正的trick并不是她生了你。

是因为她爱着你,她一直细致入微地观察着你,mentally记录着你的bio-signal,才能达到如此神乎其神的程度。

没有任何sensor和algorithm能达到母亲的程度,但希望未来能有sensor和algorithm近似于母亲的贴心,达到数据时代为人带来的真正便利。

我脑子真的不行了,马上要去睡觉。说两句总结,

第一,女性要相信自己入微的观察和大数据能力,并且把这种能力用在更high level的地方,一定能在这个时代有更强大竞争力。

第二,妈妈,我爱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a28b4270101qp50.html
43#
 楼主| 发表于 2014-5-9 20:21:0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联合国

[道路安全]在高收入国家,行人碰撞往往发生在城市街道,而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碰撞则更常见于连接城市和郊区的干道上。绝大多数行人碰撞发生在行人横穿马路时,而非沿道路行走或驻足街道时。全世界行人死亡和伤害中的大部分发生在清晨、黄昏和夜间等照明条件不足的情况下。
[url=]
收起[/url]
|[url=]
查看大圖[/url]
|[url=]
向左轉[/url]
|[url=]
向右轉[/url]




[url=]
(5)[/url]
| [url=]轉發(16)[/url]| [url=]收藏[/url]| [url=]評論(3)[/url]

9分鐘前 來自联合国


44#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09:44: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包蓓蓓
赞,有趣!#DataJournalist# 在学校的时候也选修过数据新闻课程,这确实是一种趋势。而且对记者没有语言限制,只要创意够好、可视化够吸引人就好。国内这方面的内容还很缺乏。大有可为。 //@老杜找乐儿:这个实在是太牛逼了。PO主是NYU的同学。

@周宗珉
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是的,《纽约时报》发表了我的期末作业。 http://t.cn/RvvPDyT









45#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20:39:2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数据是如何”说谎“的
2014-05-14 [url=]全媒派[/url]




「数据会说谎」的真实例子有哪些?究竟是数据在说谎,还是逻辑在说谎?

想象你明天要跟你的经理作报告,手里有一堆结果,但是显然这些结果对于之前的方法只有边际的增长——但人类永远是聪明的,他们会找到各式各样的方法在数据变化不大的时候给人造成视觉冲击。所以媒体人,在分析使用数据的时候,一定要睁大你们的双眼哟!


截图说话——美国 Fox news 经常用的一些招数。这些招数更多的是从视觉上给人一种“错觉”。比如说,本来不大的差异,截掉 Y 轴的一部分,瞬间差异就会让看的人觉得——差得这么多!


例子:

1、在趋势图中,为了说明增长趋势多明显,把 Y 调成不从 0 开始。这样差距会看起来很大,增长很大,但是如果把 Y 轴从 0 开始看的话,会显得基本没有差距。



差距够大吧!巨量增长啊!我们公司的财务情况这样的话,公司明年就得 IPO 啊!可惜 Y 从 0 开始的话,这图应该看起来的样子是:



p.s.刚发现在用 Excel 画这图的时候,excel 都自动把 Y 轴的起始值调成比最小值多一点!这样看起来差距真是巨明显有没有!看来微软真是很懂画图的真正需求啊。


2、作两两比较的时候把 Y 的值从高位开始,造成俩差距巨大的错觉。



看啊,右边比左边高了 4 倍不止!!!咦,等等,不是就 39.6%跟 35%的差别吗....这...


3、分数加起来不等于一,放大差距。



图上的数据 normalize 一下的话那么佩林是 36.2%,32.6%,31.0%,直观差距不大。但是在这个饼型图里瞬间变成了 10%的差距!这个比较明显的话那看下面,一扫的话没发现这里百分数加起来不等于 1 了吧。


4、 挑取 x 轴的数据以捏造趋势



假设数据的波动性很大,比如说如下:10, 1, 20, 3, 30, 4, 50,看起来应该是



公司的财务状况这么不稳定!怎么办?没关系——如果我只抽取奇数项的话(挑取 x 轴,虽然挑得好像是很有系统地——奇数,但是你总能想到一个看着挑得系统的方法),
就会看着像



这样明年又可以上市了...

部分图片来源于simplystatistics.org


文章来源:知乎日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zQ1MzQzNA==&mid=201051754&idx=4&sn=7f8922fb86fddeed6e5d151d67715ba9#rd




46#
 楼主| 发表于 2014-5-19 13:05:2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数据堂

【在大数据时代,相亲也要采取新思维!】近日,一篇关于“剩女脱光新技能”的经验分享帖引发网友热议。帖子里讲述了一位剩女如何用互联网思维搞定男神的经历,一语中的地告诉大家:“剩斗士”们之所以年复一年地奔忙在相亲路上,很可能是因为方法不正确哦。http://t.cn/RvZXBkf

[url=]
收起[/url]
|[url=]
查看大圖[/url]
|[url=]
向左轉[/url]
|[url=]
向右轉[/url]




[url=]
(2)[/url]
| 轉發(6) | 評論(4)

今天 10:27來自微博 weibo.com


47#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08:53: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恐怖的大数据!

    某比萨店的电话铃响了,客服人员拿起电话。

    客服:XXX比萨店。您好,请问有什么需要我为您服务?

    顾客:你好,我想要一份……

    客服:先生,烦请先把您的会员卡号告诉我。

    顾客:16846146***。

    客服:陈先生,您好!您是住在泉州路一号12楼1205室,您家电话是2646****,您公司电话是4666****,您的手机是1391234****。请问您想用哪一个电话付费?

    顾客:你为什么知道我所有的电话号码?

    客服:陈先生,因为我们联机到CRM系统。

    顾客:我想要一个海鲜比萨……

    客服:陈先生,海鲜比萨不适合您。

    顾客:为什么?

    客服:根据您的医疗记录,你的血压和胆固醇都偏高。

    顾客:那你们有什么可以推荐的?

    客服:您可以试试我们的低脂健康比萨。

    顾客:你怎么知道我会喜欢吃这种的?

    客服:您上星期一在中央图书馆借了一本《低脂健康食谱》。

    顾客:好。那我要一个家庭特大号比萨,要付多少钱?

    客服:99元,这个足够您一家六口吃了。但您母亲应该少吃,她上个月刚刚做了心脏搭桥手术,还处在恢复期。

    顾客:那可以刷卡吗?

    客服:陈先生,对不起。请您付现款,因为您的信用卡已经刷爆了,您现在还欠银行4807元,而且还不包括房贷利息。

    顾客:那我先去附近的提款机提款。

    客服:陈先生,根据您的记录,您已经超过今日提款限额。

    顾客:算了,你们直接把比萨送我家吧,家里有现金。你们多久会送到?

    客服:大约30分钟。如果您不想等,可以自己骑车来。

    顾客:为什么?

    客服:根据我们CRM全球定位系统的车辆行驶自动跟踪系统记录。您登记有一辆车号为SB-748的摩托车,而目前您正在解放路东段华联商场右侧骑着这辆摩托车。

    顾客当即晕倒。

    来源: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xilei&id=90429
48#
 楼主| 发表于 2014-6-14 09:42: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4-6-14 09:43 编辑

【案例】
外媒:过去一年中国至少180人在暴恐案中身亡



2014-06-14 07:06:00 来源:
环球时报-环球网(北京) 


  新疆乌鲁木齐中院13日公开审理“北京10·28严重暴力恐怖案”相关涉案犯罪嫌疑人。此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官方网站发布了该案信息:2013年10月28日12时许,北京天安门广场前发生严重暴力恐怖案件,3人驾乘吉普车闯入长安街便道,致2人死亡,40人受伤。嫌疑人点燃汽油致车辆起火。案件发生后,公安机关先后抓获8名犯罪嫌疑人。今年5月30日,乌鲁木齐市人民检察院以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对上述8名嫌犯提起公诉。
   英国广播公司(BBC)13日报道称,这起袭击事件是“多年来北京发生的第一起类似事件”。报道称,在过去一年里,有至少180人在中国各地发生的类似攻击行动中死亡。中国政府将这些极端攻击事件归咎于新疆地区的伊斯兰激进主义和分离主义运动。
  《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新疆公检法部门近来加大了重拳严打暴恐分子的力度:6月13日公审当天,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近期查处的10起党员干部散布违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损害民族团结言论案件,其中2起案件涉及传播邪教。所涉人员当中包括伊犁州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巴图尔·杜瓦买提、察布查尔县水利局退休干部王荣芳等。记者注意到,10名涉及人员在不同行业和部门工作,既有少数民族干部,也有汉族干部。
   本月4日,乌鲁木齐市人民检察院发布消息称,根据自治区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工作部署,市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迅速组织专案小组,做到案件“当日受理当日审结、最迟不超过48小时”。6月5日,新疆塔城、乌鲁木齐、阿克苏、克州、喀什、和田等人民法院对23案81名被告人公开宣判,分别以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故意杀人罪、放火罪等判处各被告人死刑、无期徒刑及有期徒刑。其中9人被判处死刑,3人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新疆快速重拳严惩暴恐分子引发国际媒体的高度关注。法新社12日报道称,流亡在外的“穆斯林维吾尔人”组织宣称,新疆的不稳定与不安全是因为“中国政府的文化压制”和“强硬的安全措施”所致,汉族的移民导致“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不公平”。不过,法新社也表示,中国政府宣称,新疆的不安全是因为恐怖组织所致,中国政府正在努力提高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法新社还声称,新疆的新闻管控“很严厉”,许多消息“无法证实”。对此,《环球时报》记者却有不同的体会,事实上,新疆近年来发生影响比较大的暴恐事件时,外国驻华记者总是能“第一时间”出现在新疆,不知法新社记者对“新闻管控很严厉”的体验从何而来。自治区分管媒体的官员也证实:“这些记者来得比中国记者都快,而且会迅速出现在事发地。”
  路透社12日在报道近几周新疆警方集中逮捕和审判暴恐分子的消息时,援引香港科技大学学者戴维·扎维格的话说:“建设更加公平的系统是防止极端思想扩散的真正良药。中国现在处于非常困难中,急需长远和短期的解决办法。”
  然而,新疆当地民众的看法似乎与西方媒体有极大不同。新疆西域律师事务所律师吴建民13日对《环球时报》说:“对这批暴恐分子的判决,体现出从中央到地方,对暴恐分子都采取了严格的司法手段,这种打击力度符合新疆当前的形势需要。”
  病中的新疆社科院退休干部塔伊尔江·穆罕默德表示,当他看到“新疆集中宣判一批涉暴恐案件”的消息后,“精神好了许多”。他说,既然暴恐分子非要破坏新疆的社会稳定、阻碍新疆的经济发展、抹黑新疆的形象,那么国家的法律就要顺应民意,打击他们的恐怖气焰。
  美籍华人、新疆大江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庆云表示,公审暴恐分子让他有畅快淋漓的感觉:“这是一件大事,对新疆各族人民太重要了,不只新疆人民,全世界所有善良的人都很赞成这件大好事。”他希望严打战役要一直打下去。南航新疆分公司工作人员张继表示,只要新疆各族群众团结起来,保持对暴恐分子予以严惩的高压态势,就能确保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原标题:新疆公审驾车撞金水桥暴恐分子 引发外媒关注)

   本文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邱永峥
http://news.163.com/14/0614/07/9UMCJ2BE00014JB6.html
49#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2:57:0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大数据偷了你隐私你知道吗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董希淼

    大数据是座金矿,背后隐藏着大量的经济与政治利益。而通过数据挖掘,人类所表现出的数据整合与控制力量远超以往。但大数据是把“双刃剑”,国家和企业因大数据获益的同时,个人隐私的保护却从此变得更加艰难。

   

    大数据是把“双刃剑”

    最近,关于数据与信息安全的新闻一条接着一条:

    4月2日,马云[微博]旗下的公司拟收购恒生电子(29.84, -0.12, -0.40%),据说收购方看重的不仅是恒生的金融电子平台,更有恒生的后台数据资料,因为据此分析金融客户的交易行为,成就阿里金融大数据梦想。

    5月28日,媒体报道称,我国政府正在推动国内银行放弃使用IBM[微博]高端服务器,此前已经将Windows 8系统列入政府采购黑名单,并要求国有企业切断与美国咨询公司的业务往来。

    6月6日,中信证券(11.46, 0.13, 1.15%)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张明芳在其微信群发布了丽珠集团(47.90, -1.05, -2.15%)即将公布股权激励方案的消息。消息一出,众多基金经理纷纷退群并截屏转发,一些投资者甚至不惜追高买入。

    而在个人隐私方面,日前网上流传了一个关于买比萨的段子: 一个客户打电话订购比萨,客服人员马上报出了他的所有电话和家庭住址,推荐了他适合的口味,报出他最近去图书馆借过什么书,信用卡已经被刷爆,了解他房贷还款金额,知道他丈母娘刚动过心脏搭桥手术,甚至还准确定位出他正在离比萨店20分钟路程的地方骑着一辆摩托车……

    段子虽然有点夸张,但在这个时代,信息安全却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尤其是个人隐私的问题,正越来越困扰我们身边的很多人。

    每当我们上网、使用手机或者信用卡,我们的浏览偏好、采购和行为都会被记录和追踪。或者,在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的时候,智能设备便处于联网之中,相关数据被悄然发送到第三方。

    于是,我们的邮箱里塞满了各种推销邮件,我们的手机里充斥着各类垃圾短信,我们的电话中夹杂着各色推销广告……甚至,我们一些基于私人爱好的搜索行为,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出现在令人难堪的大幅广告。更有甚的是,犯罪团伙通过关注和分析父母的微博、微信,组织了绑架孩子等恶性事件。在去年的3•15晚会上,央视用Cookies提出了互联网上隐私泄漏和侵犯的问题。

    2012年底,《纽约时报》刊文宣称,“大数据时代”(Age of Big Data)已经来临。巴拉巴西在《爆发:大数据时代预见未来的新思维》中提出,93%的人类行为能够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而进行预测。在物联网、云计算、社交网络的催生下,互联网时时刻刻释放出海量数据。大数据是座金矿,背后隐藏着大量的经济与政治利益。而通过数据挖掘,人类所表现出的数据整合与控制力量远超以往。但大数据是把“双刃剑”,国家和企业因大数据获益的同时,个人隐私的保护却从此变得更加艰难。

    对马云的收购行为,据说商务部正在进行反垄断调查;银行能否放弃IBM服务器可以商榷,但信息安全警钟已经敲响;中信证券的分析师因泄露内幕信息,目前正被停职调查。而我们,也到了不得不认真地思考个人隐私保护问题的时候了。

    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首先,明确立法。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但立法的缺失仍是我们目前存在的严重问题。要做好顶层设计,积极推动立法,建立个人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基本规则。尤其是,要通过立法,大幅度提高隐私泄露和侵犯的违法成本。

    其次,加强监管。应建立大数据产品在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方面的国家标准,明确个人信息和隐私具有财产属性,严格限制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对个人隐私等信息进行商业化利用。通过加强政府监管,加大对侵害个人隐私行为的打击力度,。

    再次,行业自律。大数据时代的个人隐私,构成现代商业服务和网络社会运行管理的基础。应积极提倡互联网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相关企业自重、自律,并制定行业标准或公约。特别是行业的龙头企业,要带头做“业界良心”。

    最后,客户授权。客户是隐私信息的主人,对个人隐私拥有最终的决定权。在部署数据采集和分析行为时,应充分告知客户,让客户了解后果并做出选择。只有客户发起个性化需求时,才可以对客户信息进行调用,否则就视作侵犯隐私。

    大数据带来了很多便利,影响决策,也改变了生活。但大数据分析和应用,有时候往往偏离了其精神实质。当下,世界杯足球赛正在巴西进行得如火如荼。如果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精确地分析出各场赛事的进球时间、比赛得分的话,那么竞猜结果、熬夜观看的乐趣还会有吗?人类不是机器,生活有时候并不需要十分精确,未知也是一种美好。

    那么,什么是大数据精神?

    很多人认为,“开放、分享”是大数据时代的主要精神。我以为,这是大数据本身所具有的特点,而不是大数据时代的精神。大数据并不只是指数据的采集与贩卖,更重要的是指通过对于客户信息和行为数据的分析、整理,帮助企业加深对于客户需求的认识和理解,从而通过精准营销、个性服务,挖掘和满足客户真实需求,改善和提升客户体验。只有尊重客户隐私并因此获得客户信任,大数据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才能走得更远。从这个意义上讲,“尊重客户,改善体验”,才是大数据的精神实质。

    所以,当马云津津乐道于分享他们所占有的海量信息时,当平安银行(10.12, 0.41, 4.22%)信誓旦旦要转化平安保险7000万客户时,当百度[微博]联手兴业银行(10.11, 0.23, 2.33%)虎视眈眈开发大数据时,我想应该问他们一句:你这么聪明,你的客户知道吗?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10135730
50#
 楼主| 发表于 2014-6-18 06:57:3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去年全国350万对夫妻离婚 离婚率连续10年递增

2014-06-18 03:17:14 来源: 京华时报(北京) 有9人参与

京华时报(微博)讯 昨天,民政部发布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3年全国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350.0万对,比上年增长12.8%,这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离婚率连续10年递增。


公报数据显示,去年各级民政部门和婚姻登记机构共依法办理结婚登记1346.9万对,比上年增长1.8%。其中25-29岁办理结婚登记占结婚总人口比重最多,占35.2%,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同时,2013年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350.0万对,比上年增长12.8%,粗离婚率为2.6‰,比上年增加0.3个千分点,其中民政部门登记离婚281.5万对,法院办理离婚68.5万对。

据了解,自2004年开始,我国离婚率便出现逐年递增的情况。2004年,我国的粗离婚率仅为1.28‰,2010年突破2‰。到2013年,已经高达2.6‰。

本文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陈荞

http://news.163.com/14/0618/04/9V0DGS5E0001124J.htm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