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介素养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9-9-29 21:17:4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说到底,还是媒介素养差
早晨上网,发现很多人转一条“胖女士舞蹈”的视频片段,评语大多是嘲笑戏谑,好奇打开看了看,看后不禁哭笑不得。掩卷沉思,难怪众网友讽刺。
想想看,胖女士的体重绝对超出了平均水平,有网友推测有200斤,应该是那些卖减肥药的好目标。按照常识,这个体重的人基本上都与舞蹈告别了。但她不,她想挑战自我。
视频里,一个年纪偏大的胖女士在一群身材姣好的俊男靓女簇拥下,都穿着红军军服,认真地表演起了“吴琼花”,而她的搭档,一个年轻的帅小伙,无比吃力地把她举来举去,在高潮处,这位胖女士还做了几个高难度的动作,骑上了小伙的脖子,看得出来,小伙被压得几乎喘不来气。
file:///C:/Users/le/AppData/Local/Temp/ksohtml1828/wps48.png
很快,有网友扒出,这位“胖天鹅”是沈阳某公司董事长。咖叔也赞其勇气可嘉,老当益壮,胖而不馁,但在当时当下,表演这个,引发网友戏谑,感觉有点不伦不类。显然,是媒介素养比较差的表现。
首先,当前是举国上下迎新中国70周年国庆,处处洋溢着庄严欢乐的气氛,她来这一出,而且还发了视频,所引发的嘲笑气氛与当前国庆氛围不协调。
其次,是对红军革命形象的不尊重。红军革命时,吃不好,穿不暖,受欺负,受压迫,才起来闹革命,才取得胜利,所以才有了今天。而她这个“土豪”形象,恰恰是红军当年革命的对象,难怪网友感觉不爽。人贵有自知之明。搞舞蹈除了天赋之外,还是需要一些基本条件的,体重应该是最基本的。
再次,是她的身份。如果是普通人,公园健身的大爷大妈,也就无所谓了,但她的身份,是沈阳某大型企业的董事长,如果真是这样,就有点权力任性粗暴的嫌疑了。这么多俊男靓女配合她,包括她身下气喘吁吁的帅小伙,不就是因为她有权有钱吗?
有人拿马云表演京剧、演电影功守道的例子,来论证马云能演,为什么她不能演?可是仔细想想,这两者能一样吗?马云那叫热爱生活,热爱艺术,与政治无涉。
在某些领域取得成功的人,尤其是在经济政治社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获得了一定的权力和地位,在周边人献媚和媒体吹捧下,往往以为自己无所不能,经常不顾自身形象,做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举动,为世人所笑。
当然,咖叔无意给她扣任何帽子,人人都有爱美的权利。如果她没有穿红军服,而是普通的演出服,不是在当前欢庆70周年的背景下,而是在公园,在舞厅,当然没有任何问题,相反,还应该值得鼓励。
说到底,她和她的公司,还是“媒介素养”差,才引发骚动和嘲笑。如果事先对舆情能够正确研判,这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文章来源:融媒天下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VAwdfZNhT3Y0e2olMmAgQ
编辑:高杰

42#
发表于 2020-2-2 20:18: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像这种危险一线采访,会派出媒体最好最专业的记者,即是对记者本人地位的肯定。派出记者会考虑以下几点:1.首先是稳定的心理状态,不会在重大压力下心理崩溃,谁也不想找个遇到死人或挫折就嗷嗷大哭的;2.重大事件相关知识有积累的,很多优秀的报道,记者本人多半是此类事件的行家,比如空难、火灾、瘟疫等,没专业技能的只好靠煽点情过日子;3.优秀的新闻专业技能,包括采访、写作基本功,核心记者一定是最好的记者,也可以靠重大事件培养有前途的新人,丹也就是打打杂;4.个人觉得还有个必备的素质:别添乱,保住自己的命。汶川地震期间,有个摄影记者忘乎所以拍摄,没注意到直升机的尾桨,一个军人为了保护这个傻X牺牲了自己。在泥石流、地震、瘟疫等场合,不冒死采访,是成熟记者的标志,不要当塔利班或者IS那样的炮灰,如果新闻理想不能保护生命(包括自己的),那拿来何用?
编辑:陈茗

43#
发表于 2020-2-20 17:56:0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冯梦玉

44#
发表于 2020-4-8 17:20: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微信高级使用技巧(微信素养)三十六条

国民通讯及信息获取工具微信,是有一些隐含技巧的。最著名的就是朋友圈纯文字发布。没有任何一个官方说明会事先告诉你,长按右上摄像头,可以在朋友圈发布纯文字。

不过,即便是看着这个似乎人人都该知道的技巧,我老实告诉你,去年我在我们学院本科班上课时提及,现场就有学生表示从来不晓得的。

这篇文章,我和各位聊聊微信里的一些更为高级的技巧。借用“媒介素养”一词,我称之为“微信素养”。有些可能你们也知道,但未必人人知道。

以下技巧不分先后(除最后一条),纯属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且场景均为苹果生态,安卓大同小异。

技巧一

有些链接,在微信平台上是无法打开的,但这不意味着它就是无法打开。复制这个链接,放入浏览器即可打开。这些链接包括远远不限于阿里系、头条系链接。

技巧二

出于一些技术原因,你和张三(或者张三及李四)在微信里发送的信息,对方没有收到。如果你使用pc和手机同步,是很容易秒知对方没有收到的:手机里显示已发出,pc上毫无踪迹。

在群里看到别人发送一个图片或文档,说一句”谢谢,有看到“可以算是一种礼仪。

技巧三

朋友圈是可以部分屏蔽广告的,做法是:我-设置-关于微信-《隐私保护指引》-4.我们如何使用信息-关于广告-管理。右上角进行登录后,可进行一系列个性化服务设置来关闭一些广告。

但请注意,并不能达到完全杜绝的目的,只能部分屏蔽。

技巧四

微信号(个人)分为境内号和境外号。你的有些朋友圈,如果你有境外朋友,有可能依然能看到。境内号和境外号的主要区分方法是注册用的手机号。

顺便我建议你自备一个小号,可秒知你的朋友圈发布状况。

技巧五

如果你有一个微信公号,并设有原创和赞赏,当你自行删除文章后,已获得的赞赏最终是可以落袋的。

技巧六

在隐私设置里,将“加我为朋友时需要验证”的开关关闭——也就是无需验证即可和我通讯交流,你将不再受五千人上限限制。

但这不意味着你可以有超过五千人的通讯录。在未验证即link的情况下,你可以和他们通讯交流,但互相不能查看对方的朋友圈。你和对方的通讯界面右上,始终有一个等待你通过的按钮。按下才能算可互看朋友圈的所谓朋友。

技巧七

当你主动或被动不想使用这个微信个人号时,请记住,解绑手机号是最后一步。请牢牢记住这一点。

所以,我通常建议想弄个小号的朋友,再备一台手机。

技巧八

微信是可以拒绝向你提供服务的。这种拒绝分为永久性拒绝和短期拒绝。后者短则一日,长可以有十五天之多。当微信短期拒绝你服务后,你必须等到期限结束,才可登录。但永久性拒绝,你其实是可以登录的。你甚至可以在某些群里看到别人骂你,只不过你无法还嘴罢了。

道理在于,你钱包里可能有钱。永久拒绝为你服务,不意味着微信可以没收你的财产。

微信一旦拒绝向你提供服务,并不影响你相应的企业微信号。

技巧九

微信的聊天记录是可以导出的,并可以导入到同一个微信号下。与QQ不同,微信的聊天记录至少官方说法是不存储云端的,这就意味着,你如果要换一个设备且依然想要查看过去聊天记录,你需要做一下导出加导入的工作。(有些手机,比如苹果、华为等自行备份+还原,也可以做到聊天记录迁移)

微信的社交关系存于云端,所以你换一个设备依然可以做到通讯录同步(但未保存的群例外。这种群需要一位群友说话你才能继续在这个群里说话),有第三方工具可以导出这个社交关系形成一个xml文件,但没有任何一个工具可以将社交关系导入到另外一个微信号下——导入到同一个微信号下纯属脱裤子放屁。

技巧十

利用pc端的微信进行聊天记录导入导出,导入到手机里比从手机导出耗时巨多倍。建议导出时可以醒着,导入时可以关灯睡觉。哦,对,记得给手机插上充电线。

技巧十一

你不能在太短的时间里发出过多好友申请(具体啥叫太短啥叫过多,我不知道这个值)。如果你做了,你可能会面临一次很短期的封禁,这个时候你需要找到一个微信好友为你做个验证来解封。解封时,你的好友并不会收到任何系统下发的信息,所以你要关照ta记得查看”微信团队“里的”自助工具“里的”解封/申诉辅助验证“,而不是在那里傻呵呵地等着什么申请辅助解封信息。

当然,你也有可能只是接到一个警告。

经本人试验的做法是,发送十个请求,然后等待对方接受。如果这十个请求均未返回接受,你最好去拉个屎洗完手回来再继续。

技巧十二

你可以把别人在你朋友圈下的留言删除,但这只是看上去删除罢了,类似你在微信聊天里“删除”而不是“撤回”消息。

技巧十三

老板今天喜得贵子,发朋友圈晒娃,你点赞应景。但接下来任何一个人赞评你都会收到一个通知。如果你嫌烦的话,可以“不再通知”从而既应了景又不受打扰——不过,通常这种朋友圈会赞评如潮,你不赞你老板未必知道。若ta这种事也能记得,要么就是你在ta眼里分量不轻,要么,这家伙未免太小鸡肚肠。

点赞留评后不想再被打扰,亦可用于朋友圈广告。比如爱马仕广告,你去留言称果然精准。

技巧十四

你刚刚打开携程查了一通酒店,然后打开一篇微信公号文章,赫然发现底下广点通广告是携程的,不用惊慌微信把你数据给卖了。这涉及到dsp广告的运作机制,我懒得再解释了。

技巧十五

微信公号文章并不属于微信产品的一部分,因为它完全可以脱离微信而存在。公号里各种抄袭侵权,苹果不予干涉。但微信小程序属于微信产品的一部分,它无法脱离微信独立存在。理论上,某个第三方小程序的抄袭侵权,存在让微信从苹果商店下架的可能。

技巧十六

如果你实在担心有人会截取你的对话信息,语音也是不靠谱的。因为可以“录屏”。最好的做法是撤回。

但撤回并不保证一切。

所以,最好做法是,你懂的。

技巧十七

“朋友在看”这个模块,如果有篇文章只有张三在看,通过点击一个看上去很不明显的“叉”,你可以做到再也不看张三的在看。但如果已经有超过两个人的在看,这个叉点击后再无“不看张三的推荐”的选项。

技巧十八

你可以在看一看页面里点击右上人头,再点击最右按钮,去设置不看ta和不让ta看。另外,看一看仅保存你七天的看一看,所以这个不能当收藏用。

技巧十九

在朋友圈里发视频,是有时长限制的(我记得是十秒),你现在有一个超过限制的视频很想和朋友们共享,应该用这样的路径:

-收藏-右上加号-点击图片按钮唤起相册-选择好一个视频后右上角三个点-分享到朋友圈

同样的路径也可以分享一个pdf之类的文档。

技巧二十

发朋友圈屏蔽人的时候,是可以选择屏蔽群的。比如说,你想发条朋友圈,不想让亲戚们看到,你可以直接选择屏蔽亲戚群即可。

同样的道理,你只想让同事们看到,可以用部分可见里的”从通讯录选择“挑出同事群。

顺便说一句,你可以创建一个群,但不要说任何话,这些被创建的是不知道的。当然,这种方法能容纳的群员数量非常有限——这个方法也可以用于探测对方只是不给你看ta的票圈呢,还是彻底把你拉黑。

技巧二十一

拉黑和删除是不一样的。删除只是互封朋友圈,而拉黑是阻挡通讯。

技巧二十二

微信里有缓存这个行为,所以有时候对方明明换了头像你这里没看出来,或者你看过的文章被删除但你依然还能打开看到,是很正常的事。

技巧二十三

有些表情包,是付费才能下载的。张三买了一套表情包,向你发送一个,你如果没有购买,无法转给李四。

有些表情包会下架,张三有一套已经下架的表情包,向你发送一个,你若未安装,无法保存这个表情,但可以转发。

技巧二十四

朋友圈有些文字长按会出现”翻译“,有些则不会。期间规律我还没发现(和长短、有无标点无关)。但翻译都是翻译成中文。所以中文长按翻译,就是复制一段给你看罢了。

技巧二十五

如果你在朋友圈写完一段话后,空格回车,空格回车,空格回车,若干次,再写一段,就会有”展开/收起“的效果,适合用于写转折类段子。

技巧二十六

复制长篇文字发朋友圈会被折叠,这是很久以来的微信惯例,并非去年新出。但复制长篇发朋友圈评论会被折叠,倒是新出的。

用搜狗输入法进行复制黏贴,有可能可以解决被折叠。但并非百分百靠谱。

对那种未被折叠的朋友圈,希望你多多点赞,就算你看不懂。好歹手机里一个一个敲的可能性很大,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技巧二十七

公号文章删除后的尸体体征是不同的,请注意观察。被删和自删显著不同。被删也有细微不同。具体不展开。

技巧二十八

微博有批量自动删除微博的第三方工具,微信朋友圈绝无,不要费这个神了。

技巧二十九

在聊天界面里发送的地理位置,是可以伪造的,但无法伪造不是地球上的位置。但朋友圈的地理位置,至少我到现在没找到伪造方法。

朋友圈地理位置可以创建个名字:比如魏武挥二世登基遗址。创建新位置时,会让你填写地区街道之类。你可以胡乱填写一通,但请勿高兴得太早,这些都是浮云。他人一点你位置,地图显示依然是你发出这条票圈的位置。

技巧三十

每个人注册微信时,都会被分配到一个wxid开头的字符,这是初始微信号。初始微信号是不可搜的——也就是即便你完整地正确地输入这一串字符,你依然无法搜到这个人。

你有一次机会设置自己的微信号,一旦设置成功,即不可逆。且微信号也不能修改,所以设置时请慎重。

微信号和昵称是两码子事。

技巧三十一

在微信下方”发现“两个字上,默认会有个红点——当有新朋友圈出现时。红点恐惧症的人可以去消除这个提示。但我到现在也没想通,为啥这个设置是在”隐私“模块里,而不是”新消息通知“这个模块里。

技巧三十二

”文件传输助手“设为星标朋友的好处是很多的,比如现在很多游戏希望你分享并给予一些钻石啦水晶啦之类的好处,你可以飞快地分享给这位姓文的好朋友。

技巧三十三

与一个公号交互的方式是消息、留言、想法。给公号发消息,只有你和公号运营者可见,且公号运营者24小时没回复就无法回复你了。留言相当于文章评论,公号运营者精选出后可以为任何一个人所见。而想法,是当你点击“在看”后写下的文字,公号运营者无法干预,且这段文字只有你的朋友可以在“看一看”里看到。

公号运营者精选你文章留言后,你会得到一个下发通知。但ta可以撤回这个精选,这时候你不会得到通知。

技巧三十四

今天再去开公号,一般情况下,没有留言区功能。

技巧三十五

你的朋友张三开公号,你谀词如潮但其实从未关注。假定你某日忽然心血来潮予以留言或打赏,张三后台其实能显示你是否关注ta的公号,也能看到你何时起关注。

为避免尴尬,你最好不要画蛇添足漏了陷,但还有一种方法:关注后,通过右上角三个点,再点击设置,将“接收文章推送”关闭,以起到既关注又不关注之效。

写到这里,我真是对微信产品设计者那点对人性之洞察,叹服。

one more thing

腾讯是香港上市公司,不是美国上市公司。腾讯的创始人是马化腾,不是马云。


来源:微信公众号 扯氮集

编辑:贾梦琪

45#
发表于 2020-9-18 22:04:4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沉迷与轻信、网络暴力低龄化,媒体聚焦青少年媒介素养如何提升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草场街小学的学生在观看网络安全知识展板。新华社发
暑期生活中,很多孩子“手不离机”。牛国梁摄/光明图片
截至2020年3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8.97亿。黄杰显摄/光明图片
张海波(左)正在教学生合理使用手机。资料图片
媒介素养相关教材。资料图片
9月15日,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初级中学学生正在阅读网络安全宣传资料。兰自涛摄/光明图片

【编者按】
9月14日至20日是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随着我国青少年的触网年龄不断降低,他们能否健康、安全、文明上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5月13日联合发布的《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32.9%的小学生网民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在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即使用、解读、评价各种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尤为重要。当下青少年的媒介使用面临哪些困扰?背后有哪些深层次问题值得关注?又该如何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素养?针对上述问题,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一名初中生的家长曾焦急地给我打电话求助,说孩子因为沉迷追星,与家长产生冲突,绝食抗议,还拒绝沟通。”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特级教师丘小云在教学中发现,因过度沉浸社交媒体使用,手机依赖、饭圈追星、亲子关系紧张、宅家、厌学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出现在青少年中。
学习、娱乐、社交,当下青少年的生活场景,几乎都要与新媒体发生联系。随着新媒体在青少年生活中的渗透力越来越强,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青少年的网络身份早已发生变化。当前正处于学校“复学”阶段,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及“信息生存”能力变得更加紧迫。

1.身陷社交媒体包围,青少年面临哪些风险
沉迷与轻信
“两战”高三的小吴,已经是第三次卸载某社交应用了。“一玩起来,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每天沉迷在粉丝互动、明星打榜里,荒废了一年,高考也失利了,今年复读期间一定要管住自己。”山东济南一所高中的学生小吴袒露心声。“一用就沉迷,不用又跟不上潮流”“要想不看,只能卸载”,不少青少年的社交媒体使用在极端中游走。
同时,更多的短视频、小游戏等社交应用在抢夺青少年受众的注意力。山西长治学院副教授郭旭魁和兰州大学讲师马萍对山西省晋中、长治和运城3个城市9所中小学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城市中小学生90%以上都会手机上网、会使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应用,其中62.1%的甚至会制作短视频。“好玩、搞笑”“同学都知道这个梗,我也想了解”“酷炫的片段、奇特的效果”……问到为什么喜欢短视频等社交媒体时,很多中小学生这样回答。
被社交媒体包围的青少年,他们对媒介信息的认知怎么样?“微信朋友圈的消息是真的,可以相信”“短视频里的内容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点击率越高的网站,内容质量也一定越好”,这些问题,有35.9%、59.2%、55.4%的中小学生分别选择了认可的选项。中小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和认知能力,很多把社交媒介的信息、内容认为是真实发生的,随意转发和分享。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当代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显示,有接近六成的青少年没有掌握使用网络工具来甄别网络信息真伪的技能。
“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利巴韦林能预防病毒”“北京、广州、深圳、杭州、成都将封城”“武汉红十字会售卖山东寿光捐赠的蔬菜”……对于已经步入社会、价值观处于形成关键期的大学生来说,分辨谣言的能力怎么样?西南大学团委副书记于涛带领的课题组今年2月针对全国45所高校19850名大学生的调研显示,这些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谣言,12.8%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或身边的同学转发过,还有8.3%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或身边的同学发布过不当疫情言论。
网络暴力低龄化
“连哭都这么恶心”“现实生活中肯定也是小三”。热播剧《三十而已》中“林有有”角色的扮演者被观众骂哭,“一切来得太快,完全超乎我的预想”。同样在几个月前,诗人北岛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首自己的诗歌,没想到却引来了围攻,有的网友甚至用网络缩写对其进行辱骂。北岛在评论区回复:“这是讨论诗的平台,但不应使用语言的暴力。我从此关闭诗和诗的评论区。”
北岛和林有有的扮演者,他们遭遇的正是在部分青少年网民中流行的“祖安文化”。
以随意“问候”亲人生死、无意义对骂狂欢的“祖安文化”,正在青少年中“流行”起来。“祖安”一词源于某网游同名服务区,该区游戏玩家以爱说脏话、擅长骂人著称,“祖安”逐渐演变成讲脏话骂人的代名词,后又依托B站等亚文化网络平台“出圈”。不少未成年人以“祖安男孩”“祖安女孩”自居,他们在社交媒体的娱乐、游戏、直播栏目,进行对骂、互撕,还寻求“创新、犀利、朗朗上口”。
这种网络对骂还从虚拟社区倒灌进青少年的现实交往中,甚至被病态追捧和模仿。江苏南京某初中的一名学生说:“班里很多同学平时交流时都互相用脏话,在班级微信群里有的人也会一连发送几十条污言秽语。”有的学生不以为然:“我们同学都觉得没什么,如果不会说,显得我很不合群,说脏话说得有新意也是一种‘酷’。而且我是在网上发的,又没有在现实中真的骂人。”
青少年正陷入遭遇网络暴力和参与网络暴力的双重身份中。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组织编写的《社会蓝皮书:201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的数据显示,28.89%的青少年在上网过程中遇到过暴力辱骂,其中,暴力辱骂以“网络嘲笑和讽刺”及“辱骂或者用带有侮辱性的词语”居多。68.48%的青少年遭遇暴力辱骂信息的场景是社交软件,其次是网络社区,比例为55.3%;而在短视频和新闻留言上遇到暴力辱骂信息的比例分别为30.66%和30.16%。
“新媒体对青少年日常生活的渗透性和嵌入性非常强,他们很难区分社交媒体中公共空间和私人生活的界限,对于秩序、场景、规范的认识不清,易引发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等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王斌说。
遭遇网络侵害
除了网络暴力,青少年还在遭遇其他网络安全风险。一名初中教师反映,有学生曾因为在社交软件上发布个人隐私被勒索,不敢告诉家长,只能找老师和同学帮忙解决。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沈阳团队联合发布的《青少年互联网平台参与风险研究报告》显示,青少年参与社交平台遭遇的网络违法侵害风险中,网络诈骗占比高达46.67%。
青少年对于新鲜事物的学习能力极强,而及时便捷的社交媒体恰好为其提供了自我表达、情绪宣泄的空间,他们对社交媒体的使用如鱼得水,随时随地与人交流和分享个人生活,却容易忽视其中潜藏的安全问题。中国社科院的调查显示,青少年应对网络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45%的青少年在注册账号时不太关注用户协议,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不太了解。
“新媒介赋权青少年自主学习、表达、交往的能力,但是与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带来的影响相比,青少年对媒介及信息的认识和辨别能力还存在很多不足,整体来看,我国青少年的媒介素养亟待提升。”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传媒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开说。

2.风险背后,这些深层原因亟待重视
青少年焦虑与数字代沟
看到青少年毫无顾忌地在网上发出一堆带着脏话的弹幕、评论、跟帖,很多人不禁问,这些青少年到底怎么了?
“很多青少年处于叛逆期,寻求猎奇、新鲜,为排解社交焦虑,他们积极地在社交媒体平台参与群体交往,容易形成小圈子的意见、情绪极化,引发群体谩骂、煽动对立等。”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助理教授滕乐说。沉迷虚拟社交,现实社交的缺失,也让当下的青少年们,更容易被误导,不自知地陷入群体意见极化。
而很多家长对此无所适从。“疫情期间,孩子一直在上网课,花在手机和电脑上的时间变多了,但我不知道她在网上除了学习还干些什么。”北京朝阳区的刘女士说。
“数字代沟”已经在不少青少年和家长之间显现出来。广州市少年宫广州青少年网络安全及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基地负责人张海波调研发现,10~14岁的学生与父母在社交媒体平台中互为好友并互动的比例只有3.7%,有53.1%的孩子曾因为上网问题与家长争论过。不少家长对于新媒介的敏感度、熟悉度都不如孩子,很难了解和引导孩子的网络行为,有的甚至想通过一禁了之来解决。
不良信息充斥社交平台
家长们的担心不无道理,进入社交平台的青少年,成为各种不良信息争夺的对象。调查中发现,目前社交媒体平台的内容推送包含大量低俗、色情、猎奇的信息。比如,在手机QQ的“看点”栏目中,既有打着色情擦边球、语言的视频、段子,也有一些迷信、恐怖、低俗网络小说推荐。在B站等视频网站中,有很多国外电影片段,以“伦理电影”“未删减”“大呼过瘾”等为题,内容很多包含性暗示的镜头。这些都增加了青少年接触不良信息的概率。
不少社交平台通过设置“青少年模式”来防止低龄用户过度沉迷和接触低俗信息。效果怎么样?新浪微博的青少年模式这样介绍:“精选了教育类、益智类的内容进行推荐,并对不适宜青少年的内容进行了过滤。”然而打开手机微博,开启青少年模式,虽然可看内容少了许多,但是在“你可能感兴趣”的推荐中,最显眼的依然是“某某明星粉丝群”。
调查发现,青少年模式尚未覆盖所有社交平台,而已有的青少年模式也沦为虚设。如有的社交平台,青少年模式下用户“无法进行充值打赏、购买兑换、弹幕评论、视频直播等操作”,但一些可通过其他账号,如微信、QQ等直接登录,部分游戏还可直接充值消费。打开搜索软件,“短视频平台青少年模式如何破解”的帖子随处可见。
不仅如此,青少年还成为社交平台资本的“猎物”。以“八组、兔区、爆料、吃瓜”等为名称的各种账号,为追逐流量,对公众人物嘲讽、隐私爆料、编纂假消息等,诱导青少年关注低俗内容,煽动青少年对骂。在这些账号发布的消息下,青少年粉丝之间使用“没见过你这样的垃圾”等极端用语,随处可见。这些账号都分属不同的网红经纪公司,通过发布各种来源不清、价值观低俗的娱乐内容,来吸引青少年受众流量,诱导青少年参与网络炒作,实现营销变现。
加强社交平台监管还需加大力度。2016年10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关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但此条例目前尚未通过实施。关于未成年人网络使用引导和保护的法律法规,散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等中。
媒介素养教育缺失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目前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实践面临师资严重短缺、课程不可持续、社会认知度不足三大问题。比如北京黑芝麻胡同小学从2008年—2011年与中国传媒大学合作开展了三年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因为合作结束、负责人更换等原因无法继续。很多中小学媒介素养课程挂靠在课题项目之下,一旦课题结项,将无法继续开展课程实践。很多中小学教师缺少基本的媒介素养知识,无法开设基本的课程。
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还处于小范围探索的阶段。尽管一些有新闻传播专业的高校,如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开设了可供全校学生选修的媒介素养课程,而更多的高校并未开设相关课程。调查显示,只有9.8%的大学生表示学校开设过相关课程,有67.8%的表示没有接受过媒介素养相关课程教育。山东财经大学毕业的牟同学说:“在校期间没有上过媒介素养相关课程,对于虚假信息和谣言的分辨主要依靠个人常识。”还有的高校在“信息技能”“数字技术”等课程中捎带涉及媒介使用等内容,但存在不充分、不全面的问题。目前高校关于媒介素养的教学尚未形成专门性、系统性和持续性的培养机制。

3.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需各方发挥合力
“就像道路上行驶的汽车一样,不能把交通事故的责任都归在驾驶者身上,还要依靠交规、交警等多方管理的合力。”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教授张艳秋认为,青少年媒介素养的提升,需要监管部门、社交平台、学校教育、家庭等共同努力。
加强对网络侵权行为的立法和监管。专家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对“人肉搜索”及网络暴露未成年人隐私等行为的惩处力度,增设网络暴力应负刑事责任的相关规定。对网络行为进行严格的年龄限制,社交平台、游戏产品中的内容,是否涉及暴力、血腥,是否含有粗俗对话等,应进行严格审核。同时,应加强自媒体监管,出台更多细化的政策法规来规范无序竞争,培育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网络观、社交理念。主流媒体应坚守“把关人”作用,更多地发挥环境守望等社会功能。针对突发事件,媒体要加强对“网络爆料”等信源的核实、求证,把握报道内容的准确、客观,注重报道的专业性、科学性、平衡性,避免碎片化、无序化的报道,为青少年媒介素养提供有力引导。
社交平台管理部门应要求“网红”、娱乐明星做好良性示范。针对不良追星、互相攻击谩骂的饭圈行为,加强监管和引导,如定期筛查粉丝聚集的论坛平台,针对一些经常散布网络暴力言论的网络群体,要进行封号、溯源,将网络暴力遏止在萌芽状态。
切实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媒体学院执行院长漆亚林认为,应在国家教育政策设计层面就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予以保障,以提升国民素质高度来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调查中发现,目前各地有一些中小学和高校已经进行了媒介素养教育探索。如广州市少年宫探索出媒介素养融入式发展的模式,将媒介素养教育与学校的各学科、校园社团活动、少先队活动、家校互动相融合等。2013年,推出了面向学生、家长、教师的《媒介素养》小学生用书、亲子读本、教师用书系列教材。2017年,《媒介素养》(小学生用书)教材被列入广东省地方课程教材目录,成为国内首套进入省级地方课程体系的媒介素养教材。
也有不少高校积极开展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探索。浙江传媒学院副院长姚争介绍,该校先后在浙江、四川、甘肃等地区的15所中小学建立了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基地,有近千人次大学生参与支教,接受课程教育的中小学生达万余人次。西南大学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学校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开设媒介素养相关必修课、选修课,还通过媒介素养竞赛、网络文化节、青媒论坛等形式,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提高媒介素养。同时,联动政府部门、新闻媒体、互联网企业等开展访问交流、实习实训等,拓展大学生媒介素养实践锻炼平台。而上述的媒介素养教育探索中面临的师资不足、可持续性堪忧等问题,亟待通过教育长期规划来解决。
把家庭、社会力量纳入青少年媒介素养发展之中。张开认为,应通过社区教育、家校联动等方式提高家长对于媒介素养的认知。父母、老师应倾听青少年在媒介使用中的困惑和面临的问题,以更平等、理性、创新的方式,成为青少年科学、健康使用媒介的助力者。
(原题为《面对网络风险,青少年媒介素养如何提升》)

原文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刘佳莹

46#
发表于 2021-4-22 22:39:4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特斯拉事件表明:媒体人转型公关应更有职业素养
  如今,很多媒体人转型做GR和PR,但公关素养是亟待升级的。真正遇到这种舆论风暴时,单纯的媒体人视角或者说资源视角是没办法解决问题的。
  例如,这几天,特斯拉维权事件持续引爆舆论。
  在紧锣密鼓的各大头条连番声讨之下,负责特斯拉大中华区政府事务、公共关系的副总裁陶某也聚焦了众人关注。
  4月20日晚,特斯拉道歉了。一番反转之下,让陶某才刚发声不久的“没有办法妥协”略显尴尬。
  此前,陶某出面接受采访时,一边指责维权车主“近期负面新闻都是她贡献的”,一边表示“不会花钱在自媒体做投放”,言辞间视公众与自媒体如无物。
  其后,她本人开始遭到新一轮热议。作为特斯拉副总裁兼公关,陶某的做法的确让许多人感到费解。因为她本人就是媒体出身的。
  资料显示,她曾在百度、人人网等企业做GR(政府关系),并在中央电视台和武汉电视台担任记者、制片人和导演。
  平心而论,这样的职业履历和专业素养,既是加持,也可能是负累。作为一个媒体人,她应该对国内舆论环境有基本认知,但掌管特斯拉这类公司的政府和公关事务,更重要的是从传统媒体视角到公关视角的转变,是时刻保持对国内舆论环境的洞察。而通过此次事件可以看出,她在转型之后,几乎没有任何公关素养方面的提升。
  特斯拉这次公关事件已经掀起舆论风暴,官媒下场直接批判。舆论发酵到如今的地步,细究起来是有许多启示的。
  一个值得关注的消息是,网上曝出特斯拉方面曾要求某采访团队撤稿。
  感叹一句,如果这就是特斯拉的公关手段,那么,陶某对国内公关环境的认知和理解太过狭隘了。
  事实上,如今许多企业都有此弊病。说得好听一点,太过传统;说得不好听,就是太过麻木落后,遇事只知道找人找渠道删帖,在策略这块儿几乎是完全失败的。
  笔者从业多年,看过太多企业在危机公关中无法及时反应、把控事态发展,最终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归根结底,是方向、原则错了。
  面对公关危机,最重要的原则是策略第一、资源第二。好策略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好策略才能高效调动资源。
  特斯拉有公关,但主要是资源主导。据朋友反馈,删帖能力很强,但为什么现在人人喊打?企业在今天的媒介环境里,一定要识别潜在的巨大舆论风险。要按照策略第一、资源第二的价值排序处理危机,很多大企业,尤其是私企,其实还不如特斯拉,可以说是“全面裸奔、等你来锤”的气象。
  这首先是因为缺乏对当前舆论场的基本理解。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删帖一定是最笨的办法。不仅把公众和媒体推到对立面,还会把自己逼到无路可退。一旦资源没使上劲,像特斯拉这次一样,反而会继续将事态扩大,最终四处树敌、不可收拾。
  “堵”是下策,“疏”才是上策。我讲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例子。
  某一年,一个上市公司股票跌入1元以下,面临退市风险。对方已弹尽粮绝,负责人找到笔者,他们希望某财经媒体出来力挺,但在那样的情形下,这个想法简直是痴人说梦。

  不过,笔者安排了一个高手,写了一篇非常深刻的关于企业未来的文章,并在周五下班后投放。结果,就在那个周末,3家以上主流媒体抄袭了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改变了惯性的叙事立场,让这家企业转危为安。
  当时很有一种草船借箭的感觉,放到今日来看,这件事也值得拿来比较思考。
  当下,许多企业的公关遇到紧急事件,只会一味找人找资源,却没好好审时度势,没根据具体情形考量:能否找到重要资源?重要资源能否配合?
  没有一个高屋建瓴的视角纵观全局,就不能把资源用得恰到好处,相反只会深陷迷雾之中。用尽力气却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找资源的本质,很多时候其实就是想公器私用。媒体是公器,怎么可能随便给你私用呢?没有深层的公关思维和视角作为支撑,再多的外部资源,都可能被浪费。
  就拿这次事件来说,随着陶某的强硬发声,不仅舆论转向、开始针对她个人,本来处于风暴之中的特斯拉更是被火上浇了一把油。
  往重了说,陶某的这次发言对特斯拉的发展可能是具有拐点性意义的——特斯拉神话破灭的拐点。
  当前,国内电动汽车行业群狼环伺,特斯拉此时深陷困局,则是更添几分艰难。或许,历来不重视公关的特斯拉经此一役也将有所改变。
  而对于像陶某一样,从媒体人转型而来的公关人,则更应时时以此为鉴、反躬自省。


来源:传媒茶话会
编辑:古凤

47#
发表于 2021-5-4 17:40:2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让调查新闻报道不再是奢侈品,而是永续的公众必需品
在荷兰,调查新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荷兰初中等教育及媒体大臣斯洛布(Arie Slob)在去年向众议院提交了一份修正2008年媒体法案的议案,其中法律明确增加了新闻和时事节目,特别是调查性新闻节目,以提升荷兰未来的公共广播服务的质量。

荷兰初中等教育及媒体大臣斯洛布,图/AnnePaul Roukema CC BY-SA 3.0协议
荷兰政府希望通过此举传达“深度(调查)新闻作为一种对抗力量,在我们的民主法治中是不可或缺的”态度。 作品获得荷比调查记者协会(Vereniging vanOnderzoeksjournalisten,简称VVOJ)2020年De Loep奖提名的记者Rosa van Gool也表示,调查新闻对民主十分重要,可以将调查新闻视作一个重要的控制机制——无论是一个企业、政府、甚至是个人的权力,都需要被监督,调查新闻可以提供强权或官方叙述之外的话语平衡,有知情权的民众就可以在获取更多信息后,做出自己的决定。 那么,调查新闻记者们是如何完成一篇信息量满满的调查新闻报道的呢?
一则调查报道是怎样诞生的?
Rosa说道,一般在搜寻选题的阶段,任何事情或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源,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事情也有可能“因小见大”,被记者们挖掘出来作为选题。荷兰《忠诚报》的驻华记者Eefje Rammeloo认为,某些社会事件会有自己的发展趋势,读者们未必知道发展趋势中的所有环节,但是身为记者需要尽可能地了解每个环节,这样有助于他们稍后挖掘出新的故事点。 国际记者网络(IJNet)就总结出了几个找到好选题的方法


由专家Brant Houston与IRE(InvestigativeReporters and Editors,Inc.)机构合作撰写的《调查记者手册》中写道,在确定调查方向后,记者需要建立一个研究假设,他们会就一篇报道收集各类相矛盾的证据,随后仔细还原事件的原貌。 Rosa也指出,记者们需核实采访对象提供的信息。哪怕这些信息来自于可靠或权威的来源。基于单一来源的报道不能被视为调查,调查性报道需要参考多个信源,进行相互佐证,避免信息失真。

-记者们需要对采访对象提供的信息进行核实,图/unsplash图库授权使用-
在从各个渠道获取大量信息的过程中,记者会根据情况整理信息并存档,这有助于他们定期评估自己获取的信息,并初步判断哪些信息更有价值。 同时,记者也需要保障数据信息安全,比如避免电子工具被入侵、安全发送信息与电子邮件等;否则如果重要信息泄露或被盗取,可能会遭受恐吓或暴力。据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平均每五天就有一名记者因向公众发布信息而被杀害,媒体记者俨然已成为了“弱势群体”,他们因自己的工作而面临包括谋杀、绑架、骚扰、恐吓、非法逮捕或任意拘留等攻击。 在经过充分准备与调查研究后,记者会开始撰写报道,通过文本、音频、视频、数据等形式,力图把最有影响力的调查成果展现给广大读者,唤起读者对于某一问题的思考以及各界对某一问题的重视。

荷兰调查新闻记者的“法宝”
调查新闻记者Sacha Pfeiffer曾公开表示,“向公众传播重要的故事是值得的”,不过调查工作既费力又费时(有些调查报道往往需要花费记者数月甚至更久的时间),因此一篇详实的调查新闻报道背后不止是一个人的努力

团队合作
Rosa告诉荷兰在线,当记者需要揭露某事件或某人时,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专业地处理所有信息素材是非常重要的,这意味着巨大的工作量与事无巨细的处理,此时,拥有团队或者搭档便拥有多一份保证,团队的沟通与协调,对素材收集、采访调查、文章撰写与困难抉择的考量都十分有益,Rosa坦言,团队合作让深度调查更高效也更有趣。

调查新闻机构与社群
与此同时,一名优秀的调查新闻记者,也离不开调查新闻机构与社群的加持。在荷兰,调查新闻记者拥有坚实的后盾与紧密联系的社群,这些机构与社群在调查新闻记者的职业生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名优秀的调查新闻记者,也离不开调查新闻机构与社群的加持,图/unsplash图库授权使用-
前述的荷比调查记者协会VVOJ是一个非营利的协会,旨在推进荷兰和比利时Flanders荷语地区的调查新闻事业。每年VVOJ都会举办为期两天的年度会议,重点在于讨论调查新闻的新方法与新技术,届时会举办许多工作坊、培训课程会议,通常由知名记者主持以交流其具体研究项目的经验,为从业者提供了许多学习与交流的机会。 于2016年成立的Investico则是一个十分独特的非营利调查新闻组织,该组织旨在道出事实,并在政治辩论不断侵蚀法治和民主体制时提供一种平衡,其运作方式是由多名调查新闻记者组成的独立编辑团队,与成熟的媒体合作制作内容。媒体记者在参加深度调查项目的同时,也能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

调查报道何以永续发展?
随着时代发展,新闻行业无疑面临了新的挑战,据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媒体公司/机构从广告商获得的收入减少;在虚假信息泛滥、海量信息环境中,民众容易成为个性推荐算法的目标等。

-荷兰媒体针对新冠疫情的报道,图/pixabay图库授权使用-
尽管如此,Rosa指出,就像空气、水、食物这些必需品一样,人们会发现自己同样也需要信息;荷兰《共同日报》的主编Hans Nijenhuis也曾把正确的信息称为“民主的氧气”。 这也与2021年世界新闻自由日的主题——“将信息视为公共产品”相呼应。新闻信息作为公共产品,服务于公众,需要得到公共的支持。因此,提高媒体生存能力、培养媒介与信息素养也成为了今年世界新闻自由日的关键。

-将信息视为公共产品,图/The-movement-2000CC BY-SA4.0协议-

提高媒体生存能力
Rosa的报道“Wij zijn het nieuwe nieuws”中就提到,“疫情期间,准确的信息尤为重要。于是部分荷兰人选择从传统媒体获取信息,报纸的订阅量急剧增加。”
除了会员制、订阅支持与广告收入之外,Rosa还提出,幸运的荷兰深度调查记者还可以获得公共/政府基金或独立基金的资助。 比如特别新闻项目基金(Fonds BijzondereJournalistieke Projecten,简称Fonds BJP)是一个独立的基金会,旨在支持从事耗时且深入的新闻调查的记者,有需要的记者可通过新闻项目资助计划(包括新闻调查计划和特别新闻计划)进行申请;由于受到支持深度新闻的慈善组织提供资金(如Adessium Foundation, de Stichting Democratie en Media, ASNFoundation 以及Stimuleringsfonds voor de Journalistiek等),前文提及的Investico得以投入长时间深度调查一个话题,如2020年震惊全国的阿姆斯特丹纪念品店洗钱事件等。


培养媒介与信息素养
除了提供物质支持外,培养媒介素养也显得尤为关键。特别是现在的互联网推动了新闻的“民主化”,即人手一部手机、电脑的民众也可以发布信息,但缺乏媒介素养将为传播假消息提供温床。

                        -新闻的“民主化”,图/unsplash图库授权使用-

事实上,媒体素养需要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Rosa表示,越来越多孩子习惯于浏览社交媒体,因此带领他们区分可靠信源有重要意义——这样有助于他们今后自主寻找更准确的信息,也有望减少他们转发传播假信息的几率。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年轻人可以成为一代具有批判性的思考者,其中有些人也许有机会成为调查记者,化身为社会中监督权力并发出问责声音的中坚力量。 并且,媒介素养干预的效果早在2012年就得到了一些学术研究的佐证——美国普渡大学、韩国高丽大学、明知大学学者就过去开展的51项媒体素养计划展开了回顾研究,结果显示,一系列干预措施有助于提升参与者的媒介素养水平。 当然,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对于那些热爱调查新闻的人,Rosa鼓励说:“永葆好奇心,哪怕做一个小小的调查对受众都有意义。”只有当大家都对调查新闻给予关注,那么终有一天,调查新闻会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实现其对公众利益的价值。
(荷兰在线中文网文|麦德林琳达)
来源:荷兰驻华使馆
编辑:何晓琴

48#
发表于 2021-5-30 22:09: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微信朋友圈要停运了?官方解答!
今天除了大家关注的疫情情况,不少人传出了微信朋友圈要停运的传言。
然而要停运的并不是朋友圈!而是微信圈子!
两者并不是同一个产品!
微信圈子的前身是“好物圈”,于2019年初上线。最初,这是一个基于社交关系的商品推荐功能,也是微信在电商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2019年12月,好物圈更名为微信圈子,产品功能开始偏向内容社区发展。
简单来说,微信圈子就像微信版的“小红书”,用户可以基于兴趣创建或加入圈子,并在圈子内发布图文,用户在首页可看到后台推荐内容以及自己加入的圈子内容。
微信圈子年底停运的消息,一夜间冲上了微博热搜,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示,“没听说过这功能,才知道,他就停了。”
还有网友发问,是否能把朋友圈的功能关了。
你有用过微信圈子吗?还有哪些功能你觉得鸡肋?或者迫切需要改进、上线的?欢迎分享!

来源:腾讯网
编辑:古凤

49#
发表于 2021-7-18 13:02: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从媒介素养到算法素养:年轻人究竟做得怎么样?
算法对我们生活的渗透越来越强,一方面确实带来了许多便利,另一方面也对用户的信息交流、数据安全等提出了挑战。全媒派往期文章便探讨过算法偏见隐私安全等话题,彭兰老师甚至从个体角度反思,提醒我们有关算法社会的“囚徒”风险。
事实上,我们对算法的存在和风险意识也越来越强了,尤其是互联网使用的高频用户——年轻人。那年轻人是如何看待、学习和处理社交媒体上的新闻算法的呢?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转载新传研读社的文章,研读udnay今年发表于Social Media+Society(《社交媒体+社会》)上的一篇文章,试图探究年轻人的算法素养。


本文从以用户为中心的角度考虑算法和用户之间的互动,研究发现:用户生成的算法意义策略受制于具体情境。不过,即便年轻人对个性化新闻有着直观感受和经验,他们也未必能用语言将之清晰地表达出来。即便他们对算法有所了解,他们也不一定会介入到与算法相关的决策中去。
我们摘译了这篇随笔的核心观点,希望可以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帮助读者思考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


什么是“算法素养”?

随着互联网和媒介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对“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这个表达相对熟悉,它是指媒介使用者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

以此类推,算法素养(algorithmicliteracy)便是指媒介使用者在面对算法时的认知、知识、想象和可能采取的策略。对于年轻的新闻传播从业者或学子(以下简称“新传人”)而言,我们的算法素养绝对处于“金字塔上层”:我们不仅能够敏锐的察觉到某些购物、外卖软件在向我们推送各种与我们喜好类同的产品,而且还能通过一波波操作限制算法对我们生活的入侵。
不过,年轻一代“新传人”的算法素养能代表大多数人的算法素养水平吗?再退一步,它能够代表大多数年轻人的算法素养水平吗?本文的研究数据告诉我们,很可能不行。换言之,大多数年轻人的算法素养处于较低水平。
尽管算法对年轻人的信息接触行为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但令人惊讶的是,许多媒体素养项目尚未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传统上,媒体教育的重点是教学生如何批判性地评估信息,而不是思考平台和技术如何影响被发布的内容。此外,由于大多数社交媒体平台的商业性质,算法的选择机制仍然不透明。

这些现象引发的结果是,有研究表明,只有37%的用户能够察觉到Facebook的新闻推送页面背后有一套算法逻辑。而且,大多数大学生并不知道如何在谷歌新闻和Facebook上修改新闻推送设置。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认为,算法意识与用户的教育水平、性别、年龄等其他人口学数据之间存在关联,的确有研究支持这些观点。然而,实际上,影响某人的算法知识的最重要指标是其与算法打交道的经验,比如使用频率、使用范围等等。
这一点很重要,想一想网店店主、大V、甚至是作为“新传人”的我们,都是这样一群和算法打更多交道的人群。
那么,更进一步的问题便是,哪些算法体验能够激发人们对于算法的思考?这些体验如何以及何时有助于提升用户的算法素养?的确,在研究算法素养时学者们常常遇见三重挑战:
其一,在评估某人的数字媒介素养时,人们常使用演绎的方法。即,先定义了一系列处理数字媒体的必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再比对被试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这些需求。然而,就算法素养的研究而言,这种自上而下的方法存在问题,因为算法的黑箱性质使得研究者无法对用户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基准测试;
其二,算法的不透明性使之主要在“幕后”发挥作用。这意味着用户在日常使用中不太可能注意到算法,除非它们产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的结果;
其三,许多关于算法素养的现有研究明确地使用“算法”等术语来评估人们的意识、知识和技能。但之前的研究表明,并不是人人都知晓这些术语,而反过来,不知道这些术语也并不一定意味着用户缺乏算法意识。因此,忽视基于经验的知识形式可能会低估人们对算法的理解。
年轻人的算法经验怎么样?
认知维度
算法经验的认知维度包括用户如何理解算法,以及他们每天与算法的接触如何帮助他们形成这些理解的过程。
通过对22名荷兰籍的年轻人进行研究,作者发现,年轻人的算法意识存在显著差异。有些人根本没听说过“算法”这个词,有些人却能够详细描述算法分类,并剖析新闻算法个性化的过程。此外,当算法制造出令人困惑的结果时,人们会自然地开始反思,比如下面这段对话:
汤姆:“我总是觉得很奇怪。当我的表弟或朋友发帖时,我有时会看不到。”


访谈者:“你觉得你为什么看不见?”


汤姆:“我完全不知道……他们只是偶尔发帖,在社交媒体上并不活跃。但是我想我关注了大约800个人。即使他们中只有一半人发布了点什么,我也会错过很多。”
年轻人对算法的理解过程主要围绕着三个要素。
首先,平台在年轻人理解算法审核(algorithmiccuration)方面发挥了作用。样本中的受访者使用了3-7个不同的社交网站。因此,他们可以比较不同的平台如何工作,并评估算法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策略是,从应用软件或网站提供的功能入手,来比较算法。例如,我们在反思微信算法的时候也可能对它进行分区:朋友圈设置、聊天功能、公众号、生活方式页面设置,等等。
最后,不同的内容类型(即推荐、广告和“常规”内容)也会影响年轻人对算法的感知。
算法素养的另一个来源是媒体的报道。这一点很有趣,比如,有些媒体上会引用一些“经验理论”,比如“麦克风窃听理论”:张三和他的朋友上午讨论了一下新疆大盘鸡,结果晚饭时间就在外卖/购物软件上收到了新疆大盘鸡的推送。尽管暂时没有研究支撑这一理论,年轻人们却多少听说过这件事。


情感维度
算法体验的情感维度涉及由算法催生的情绪、影响和感觉,这也可能引起人们对算法的反思。
本文把对算法的感觉分为三类:
第一类受访者认为算法是中立的“公式”“配方”或“计算过程”,需要输入数据来产生特定的输出。这种感知将算法框定为一种数学的、理性的过程。因此,他们对算法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反应。
第二类人认为算法是有用的指南或“流量控制器”。这些年轻人主要强调推荐系统的好处,比如节省时间和发现自己可能没有发现的新闻。尽管它的建议并不总是恰当。
最后,对于第三类受访者来说,算法引发了强烈的负面情绪。他们把算法与社交媒体公司的商业性质联系起来,认为它们刺激了购买行为。
相应地,用户也就算法提出了三重期望:
首先,社交媒体的监控行为导致了人们对推荐系统的怀疑,他们担心这些系统会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收集用户数据。因此年轻人建议增加算法的透明度。
其次,年轻人希望算法能够推送一些多元化的、令他们意想不到的内容。
第三,算法审核代表了一种控制的丧失,因此受访者至少希望有机会查看所有可接触的内容,并能够自行调整用户配置。
行为维度
行为维度与年轻人围绕算法所做的事情有关。受访者知道各种个性化策略,这些策略可能会干预他们获取的新闻源,如取消关注帐号和标签、使用平台的“隐藏”“静音”或“报告”功能、或者为特定账户设置通知。但在实践中,被采访者很少采用这些策略,原因有四:

首先,年轻人认为自己在设置算法方面的作用有限,比如我们常常发现,关闭某弹出广告后,它还会再次弹出至少3、4次。
第二,算法的反馈循环将用户定义为有意了解新闻的理性人。但多数情况下,年轻人宁可“习惯性”忽略某内容也不愿更改设置。比如我们在微博遇到“垃圾”内容时,更可能将它划走,而不是对相关内容进行设置或举报。
第三,挑战算法需要付出精力。
第四,总体而言,年轻人对算法给他们推荐的内容相当满意。
更有趣的是,即便作为拥有较高算法素养的“新传人”,我们时常讨论算法、指责算法,但这些看法并没有阻止我们使用社交媒体。这难道不是一种奇妙的景观吗?

来源:全媒派

编辑:何晓琴

50#
发表于 2021-12-23 17:04: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印度知名女主播高调辞职:我要去哈佛教书啦!哈佛:不,我们没请你,你被骗了。

近日,印度媒体报道了一件匪夷所思,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诈骗案,案件的开端和结束都充满着各种未解之谜。

一切还得从印度一位知名女主播说起。

Nidhi Razdan是新德里电视台的一位前新闻女主播和执行编辑,现年44岁的她在印度也是非常有名的一位电视记者,

她的推特账号上也坐拥着96万名粉丝。

然而她在电视台主播事业如日中天的情况下,居然决定辞职不干了。

之后人们才知道,原来她是另有高就:我要去哈佛教书啦!

去年她高兴地对外宣布了这个好消息:我要转换赛道了,我将在哈佛大学的文理学院担任教授,指导新闻学课程。

对于Nidhi来说,这简直就是她梦寐以求的工作。

在哈佛教书是她的梦想,她也认为这是她能够暂时远离印度媒体恶劣环境的机会。

于是她迫不及待地告诉所有人,她要离开印度的新闻业,去哈佛教书,开展她全新的事业和生活了。

虽然她最高学历是印度理工学院新闻学研究生,而不是博士学位,但她自从1999年就开始在新德里电视台工作,在长达21年的新闻生涯里,她负责报道了各种新闻事件,并主持了一系列的节目。

如此优秀的媒体人,被聘请到哈佛担任教授,似乎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所以所有人都替她感到非常高兴,并为她送上祝福。

紧接着,她把辞职信递交了,工作也交接好了,身边所有亲友都知道她将前往美国也为她一一饯行。

她也向新雇主发去了个人的重要信息,比如她护照的所有资料,医疗记录和银行账号等等,万事俱备,就差飞去美国了。

然而,一封邮件却把她从美梦中一下子惊醒过来。

在今年一月的一天晚上,半夜起来的她收到了一封来自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的邮件。

“我们并没有查到任何关于您的记录,或有您名字的预约。”,邮件最后还写着,“我们祝福您的未来一切顺利。”

直到这一刻,Nidhi终于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到哈佛教书的这份工作根本就不存在。

她当时差点就晕厥了,她放弃了自己在新闻界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成绩,最终才发现自己栽倒在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骗局里。
“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假的。”

然而她並不是唯一的受害者,她后来才得知至少有另外4名女性,也遭到了类似的诈骗。

而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印度新闻界里的高知女性,比如知名女主播和独立记者等等。

目前已知的第一位受害者是印度知名的独立记者Rohini Singh,她经常为印度媒体《The Wire》供稿,也在推特上有将近79万名粉丝。

Rohini是在2019年8月中旬收到一个叫Tauseef Ahmad的男人发来的私信,他自称自己是在哈佛就读的研究生。两人因为是老乡还聊得特别投契。

接着他就表示想邀请她参加一个高规格的媒体研讨会,并称哈佛大学会承担所有费用。

在Rohini表达有兴趣之后,Tauseef就将她介绍给一名叫Alex Hirschman的同事,但从这里她就开始感到很不对劲。

因为这位Alex给她发送邮件的邮箱地址并非是一个哈佛官方的电子邮箱,电话也不是美国的号码,觉得非常可疑的她决定不再和他们联系了。

但是骗子并没有因此放弃,他们继续寻觅下一个目标对象。

另一位女记者Zainab Sikander也在2019年8月22日收到了Tauseef发来的推特消息,邀请她参加在哈佛举行的一场权威媒体会议。

话术套路都是一模一样的,Zainab也很聪明,她要求对方提供哈佛邀请的正式文件,结果那头就再也没有回应。

于是Zainab便认定这一切都只是骗局。

之后还有好几位女记者也被骗了,其中有的人还向哈佛大学通报了有人利用哈佛的名声招摇撞骗,然而哈佛并没有采取行动来阻止骗局。

在这段期间,诈骗团伙不断从失败中学习,他们的诈骗技术和设备也都不断在精进。

在冒充哈佛上,他们变得更大胆更深思熟虑了。他们购买了一个叫HarvardCareer.com的域名,并建立了一个电子邮件服务器,这样他们就可以发送带有哈佛名字后缀的电子邮件。

因此在骗子盯上Nidhi之前,他们已经训练有素,诈骗手法也已经炉火纯青。

2019年11月14日,骗子联系上了Nidhi,她收到的第一封电子邮件是来自一名叫Melisha的哈佛女学生,同样也是邀请她参加哈佛举办的媒体研讨会。

然后她通过电子邮件又被介绍给另一名学生Tauseef Ahmad。Tauseef首先向她无意间透露,哈佛文理学院在招老师的消息。

他们鼓励她到HarvardCareer.com网上申请这份工作,然后还让她的老板作为推荐人到这个官网上写推荐信。

随后她就被告知,自己得到了面试的机会,哈佛副教务长Bharat Anand会亲自面试她。

不过奇怪的是面试当天他们并没有视频,而是通过打电话进行的。

Nidhi事后表示,“这就是我觉得我搞砸了的地方,我当时应该坚持视频通话的。”

于是在所谓的面试之后,2020年2月,Nidhi被告知自己拿到了哈佛的这份工作offer。
她还收到了一份以假乱真的合同,其中包括仲裁条款、保险细节等所有内容。

这一切实在太真实了,一度让她以为自己2020年6月真的会去哈佛教书了。所以她全程几乎是照足骗子的指示去做。

他们要求她安装一个叫Team Viewer的能够共享屏幕的电脑软件,但实际上骗子可疑通过这个软件访问她电脑上的所有文件,但当时她并不知道这一点。

课程原本应该在9月份开始,但就在课程开始之前,她收到了一封电子邮件,说由于 疫情导致课程延迟。之后骗子多次利用疫情作为借口拖延时间。

Nidhi也提出过想和哈佛那边的教职工先联系上。骗子就多次邀请她与哈佛文理学院院长进行视频通话,然而每次通话都是在约定时间到来的最后一刻被取消。

到2020年12月,Nidhi实在忍不了了,她决定主动联系哈佛大学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他们一直没有回信。

然后她直接给院长Emma Dench的办公室发了电子邮件,询问那几次取消的视频通话。

于是她就收到了文章开头的那封一语惊醒梦中人的邮件。

得知自己上当之后,她马上就对自己的电脑进行取证分析,结果发现自己的电子账户很可能已被黑客入侵,她的电脑上也被安装了病毒软件。

原本她还以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只是一件孤立的诈骗事件。后来才发现其他人也曾经差点上当。

然而至今,整个诈骗案背后的动机与目的都依旧是个迷。

与典型诈骗案不同,骗子花了好几个月时间来行骗,但却没有利用他们骗取到的个人信息来勒索敲诈受害者,取得任何金钱利益。

而这系列骗局最大的受害者就是Nidhi,她感觉自己的智商被羞辱了,还丢了自己的饭碗。

可调查了快一年时间,到现在仍没有明确的证据指出,这场精心策划的诈骗案背后的主谋到底是谁,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多伦多大学的公民实验室资深研究员Bill Marczak也表示,“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事情,这桩诈骗案的主谋肯定是付出了很大心血的,但是我们看不出他最终想要获得什么。“

在被骗了1年后,Nidhi才终于有勇气说出自己所经历的这场骗局细节。不过有的网友们却表示,她被骗真的是因为她太天真了,这毕竟是哈佛啊!

“首先亮起红灯,以及第一个你应该问自己的问题就是我到底有什么资格成为一个大学教授,而且还是哈佛的教授!!!人应该要有自知之明,不要活在自己幻想出来的美好泡沫里。”

“女士,你怎么会相信没有博士学位的你会收到来自哈佛大学的大学教授职位呢?”

不过也有网友为Nidhi发声,认为这时候怪责受害者太愚蠢,其实就是传播受害者有罪论。

“不!不!请不要这样做!有时候人很轻易上当,但社会工程学的全部意义在于,有人即使不愚蠢或狂妄自大也有可能被骗。你们是在羞辱受害者,将来某天这可能也会发生在你们自己身上,所以请严肃认真对待这件事。”

如今Nidhi在一所印度大学找到了一份讲师的工作,同时也在为《海湾新闻》撰稿,

这也算是换个方式来圆自己的教书梦吧...

来源:Ins优选
编辑:蒋可心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