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写作案例库

[复制链接]
461#
发表于 2024-3-30 20:49:0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中国记协领导赴上报集团调研!“如何培养新时代文章高手”交流座谈会今举行
今天(3月29日)下午,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刘思扬一行赴上海报业集团调研,并就“如何培养新时代文章高手”在集团43楼融媒创新空间主持召开交流座谈会。上报集团和三大报领导李芸、陈颂清、季颖、缪克构和50多位媒体骨干出席会议。
一个下午的交流充实热烈。来自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澎湃新闻、新闻晨报、上海法治报的10位骨干采编人员,围绕“如何培养新时代文章高手”作汇报发言。发言者的年龄跨度涵盖70后、80后、90后,大家结合工作实际,以亲身经历分享在融媒脉动中探索实践、传承创新、打磨淬炼,努力成长为“新时代文章高手”的心得、经验,并提出了帮助媒体人成长的相关建议。
刘思扬书记在座谈会上作讲话。他说,从上报集团10位采编人员的精彩发言中,感受到上报集团媒体人对新闻工作的热爱,新闻理想的旗帜猎猎飘扬。在新闻宣传战线,培养新时代文章高手,就是培养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新闻敏感、人民情怀、担当精神的高水平的新闻人才,主流媒体要用有血有肉的精品力作,不断做强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引领时代。希望大家全力对标“四向四做”人才,全力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中国记协将不断根据中央要求,对接媒体需求,发挥记协优势,有信心、有能力,打造更温暖、更有活力、更有影响力的“记者之家”
市记协主席、上报集团党委书记李芸表示,非常高兴刘思扬书记来上海报业集团调研,给予大家一个宝贵的机会畅谈如何锻造文章高手,交流创新探索新闻实践,大家对新闻工作的挚爱、对新闻理想的珍视让我感动。希望能在全国记协指导帮助下,创造更多条件、搭建更多平台,开展更多样化的交流,倾听需求解疑释困,全力支持采编人员的宣传报道工作。
10位发言者中,有的长期活跃在重大时政、民生互动、重大突发、法治报道等一线,他们以酣畅笔墨描绘时代气象。解放日报原点栏目主编王潇从“小氛围”和“大氛围”两个方面切入,分享报社编辑部好的小氛围,鼓励着记者冲往现场采访观察;集团融媒转型的大氛围,引导着栏目拓展新媒体新赛道。文汇报政法部首席记者苏展以“花花采访团”的视频策划实践为例,分享融媒轻骑兵如何让好视频与好文章兼得的经验。新民晚报民生新闻中心主编(群工部)王军表示,“新民帮侬忙”努力成长为 “新时代文章高手”,要以强劲笔力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澎湃新闻副总编辑黄芳谈到,主流媒体记者要守好写文章讲故事这门手艺,用有力笔触传达真实世界,唱出日常深处的真善美,也点燃年轻人心中的“新闻理想”火苗。澎湃新闻时事新闻中心政治新闻部资深记者吴怡则亲身感受在日益碎片化的信息传播中,好文章经得起打磨、经得起检验,就会成为非常稀缺的价值传播,让正确的声音、主流的价值传播得更远更具穿透力。上海法治报新闻采访部主任陈颖婷则以报纸《鉴真相》栏目为例,讲述如何创新开展法律的宣传普及,向老百姓讲述有血有肉的故事,做出可读可用的文章。
其他发言者,则长期深耕于评论特刊、文化副刊等领域,以淋漓文字传递思想力量。解放日报“狮子坐”编辑顾杰结合报社的“烽火写作训练营”项目及其日常实践,分享报社全力发扬“老带新”优良传统,全力培养互联舆论场上的优秀写作力量,全力唱响舆论表达。文汇报社特刊部副主任黄启哲通过“眼界、藏锋、文学性”三个关键词,讲述主流媒体如何善于发现,以日常细节丰润宏大主题;如何目标导向,以建设性监督引领舆论风向;如何匠心独运,用文学性增强报道感染力。新民晚报文体新闻中心副总监(副刊部主任)刘芳介绍了《新民晚报》具有78年悠久历史的综合性副刊夜光杯,如何以深厚的历史积淀,迎风而上的锐意创新,常办常新的未来意识,为读者送上有品格有品相的文化阅读体验。新闻晨报《上海市民生活指南工作室》负责人顾筝则分享如何以独特文笔书写既硬核又柔软的上海市民故事。
调研期间,刘思扬书记一行还参观了上报集团融媒IP创作室、融媒虚拟创作室、融媒声音创作室、集团融媒创新空间,以及新民晚报报史馆、澎湃新闻等,并听取了集团和相关媒体融媒发展的情况汇报。中国记协相关内设机构、专委会、直属事业单位等负责人出席会议。澎湃新闻、新闻晨报、上海法治报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来源:上海报业集团
编辑:程正元

462#
发表于 2024-4-8 17:39: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周好稿 | 完美主义者做不了新闻,但也不能破罐子破摔
新闻报道都是遗憾的艺术。就像我们每周的点评,点评老师列出的稿件优点,其实都是我们日常的基本操作,而稿件中出现的遗憾或问题,也是看起来很平常却求而不得的东西。
比如“重庆小贩正当防卫”稿中点评老师提到的遗憾,再比如“规培生自杀”报道中蓝婧老师提到的“深度报道拼速度和角度”的问题。这些,几乎是每个新闻人、每篇深度报道都会面对的问题。
已故的前财新传媒副主编张进曾经说,“完美主义者做不了新闻”,只能说,在新闻的这条路上,我们只能去尽可能的追求完美,并在接纳遗憾的同时,不断反思。

标题:重庆小贩正当防卫伤人事件始末
作者:刘向南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时间:2024-04-07
重庆小贩正当防卫伤人事件始末
现实版的“第二十条”案例。报道定位为正当防卫伤人事件始末,即是对整个案例走向进程的全盘回顾。
从调查报道的角度上看,信息量、报道维度是无法解渴的,叙述视角是重庆小贩一方的亲历,案例中的另一方当事人、公检法等司法部门在采访中是缺席的。这是现在的调查报道普遍面临的现实难题,某种程度上是无解的,但也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每一起正当防卫被认定的背后,突破的难关到底是什么?“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现实中真正唤醒“第二十条”的案例还不算多,毕竟装睡的人那么多。
    (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执行副总编、新黄河济南时报总编辑赵治国)

标题:为了卖掉房子,她做了半年中介
作者:田国宝
来源:经济观察报
时间:2024-04-04
为了卖掉房子,她做了半年中介
经观的这篇稿子,选取了时代大潮下,以京城“房地产”涨跌这样一个宏大而又与个体利益攸关的选题。京城房价涨跌,对于生存于其中的普通人而言,可谓是“涨,百姓苦;跌,百姓苦”。衣食住行,住房是刚需,君不见,无数白领耗尽一生努力,也仅得京城蜗居而已,因此房价涨跌牵动千万人心。涨,要付出更多金钱;跌,意味着辛苦到手后还要承担损失。近期,京城部分地区房价阴跌,让手中有房的白领愁容满面,平添许多恐慌和焦虑。
经观这篇文章,没有直面房价涨跌,而是选取了一位女白领为了卖房而选择当中介这个距离房市最近的职业,通过她细致入微的观察,娓娓道来,不仅为我们揭示了房地产涨跌对普通人命运的影响,还为我们展示了房产中介这一我们身边熟悉而又陌生的群体,他们日常工作的苦与乐,规则与潜规则,付出与收获,以及与普通房客的关系。
总之,这篇报道既有大主题,又有具体的切入点,还有深刻的分析,冷峻的揭示和展示,兼具故事性与可读性,虽不动声色,而恐慌与焦虑尽现,是一篇难得的佳作。(媒体人张永恒)

标题:“亿万富姐”吴英父亲的17年
作者:武丽娟
来源:野马财经
时间:2024-04-06
“亿万富姐”吴英父亲的17年
2007年的浙江亿万富姐吴英案,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早已尘埃落定,可从死刑到死缓,再到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每一次变化都让人们重新审视法治社会的步伐。那些努力推动社会进步的记者们,一次又一次地记录着历史,以至于17年后的今天,再次倔强地让这个案件回归人们的视野。
对重大事件或案件的报道,特别是对那些具有时代印记案件的关注,是衡量一个媒体有无担当和社会责任的重要砝码。相比于那些有头无尾有始无终的断头新闻,持续跟踪报道更是凸显了媒体和记者的情怀与坚守。
在媒体普遍陷入困境时,执着地关注,巧妙地揭露,平和的语态,准确的表达,或许是媒体(包括自媒体)坚守品格的重要能力。以社会视角报道法治新闻,从经济现象洞悉政治发展,成为这个时代媒体人记述历史的重要方法。
一位老人17年的命运,既是17年的法治史,也是17年的社会史。透过个人命运,让读者看到了时代的底色,有什么的底色,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一个富有温情而又理性执著的记者,以这样的方式向一位父亲交代,向这个时代案件交代,也向未来的历史交代。(经济参考报高级记者程子龙)

标题:南昌大风的飞窗之谜
作者:杜佳冰、李铃澜
来源:冰点周刊-中国青年报
时间:2024-04-07
南昌大风的飞窗之谜
以往的词汇经验已经无法形容这场疯狂的风,他们不得不更新表达:“不是冬天那样呜~呜~呜~而是哐哐哐!哐哐哐!”“像铁皮一样响。”有人忽略了声音,而直接感受到一种力量:“房子在震,我是被晃醒的。”
——非常好的一篇特稿,所有的文字才华都服务于节制的叙事。可以提名中国的普利策奖。(前知名媒体人韩福东)

标题:医学规培生难以承受之痛
作者:颜星悦 实习记者乔雨萌、李思涵
来源:深一度-北京青年报
时间:2024年04月07日
因多起规培医生自杀事件,规培制度这个题材今年介入的媒体较多,本文记者在3月14日进行过湖南曹丽萍个案的深度报道,是较早介入规培自杀事件的媒体记者之一,写作质量也不错。
在这一轮对于规培制度的报道中,媒体基本都从个案的深度延伸到了现象的深度,试图对制度体系进行探讨,这是非常好的。深度和调查经常并列同时来说,两者很多时候相辅相成,但也有所不同。个人看来,调查更侧重于寻找一个复杂事件的真相,而深度之深更加取决于作者认知的高度和思想的深度。
本文的故事采访较为细腻,写作也不错,最后落脚到“医生本来就是魔鬼训练出来的,无法通过磨练就当不了医生”这一观点,难能可贵。不过在现象的深度方面,垂类媒体“健闻咨询”发表于3月20日的报道《医学生规培,为何总被抱怨》更早,主要角度已覆盖,从这个维度来说,本文则略有滞后。
新媒体时代,对深度报道的发稿时间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如何能在一拥而上的题材中抢得先机,只有两条路:拼速度,或者拼角度。这对于如今的媒体都是一个并不容易的课题。(红星深度国内新闻主编蓝婧)
来源:磨稿子(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463#
发表于 2024-4-20 21:21: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副总编:一切为了流量不要脸皮的标题党,都是耍流氓
4月19日,有条新闻广为传播:去年广州天河发生的一起车祸,“开车泄愤撞死6人”的罪犯被执行死刑。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通稿标题为《罪犯温庆运被执行死刑》,原文如下:
2024年4月19日,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达的执行死刑命令,对罪犯温庆运执行死刑。广州市人民检察院依法派员临场监督。  
2023年1月11日17时许,温庆运为发泄个人情绪,在广州市天河区故意驾车连续冲撞行人和道路设施,造成多人伤亡及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  
2023年4月18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温庆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温庆运上诉后,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经依法开庭审理,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期间,依法讯问了温庆运,认真听取并审查了辩护律师所提意见,经复核认为,第一审判决、第二审裁定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依法核准温庆运死刑。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执行死刑前,安排温庆运会见了其近亲属,充分保障被执行罪犯的合法权利。
从通稿可以看出,这篇新闻的核心关键词有4个:广州,故意驾车连续冲撞行人,多人伤亡,执行死刑。其中“执行死刑”为这一新闻事件的最新进展。
那么,当地法院通报“执行死刑”后,从央媒到地方党媒,多家新媒体推送的标题是怎么拟的呢?
笔者随机摘取了10个:
《广州天河宝马撞人案罪犯,被执行死刑!》
《广州“宝马车撞人致6死20余伤案”罪犯温庆运被执行死刑》
《广州男子开宝马车撞人致6死20余人受伤,被执行死刑》
《广州天河“1.11”驾车撞人案罪犯温庆运被执行死刑》
《广州天河撞人案罪犯温庆运被执行死刑》
《为泄愤驾车撞人致6死,温庆运被执行死刑!》
《广州街头泄愤撞人,温庆运被执行死刑》
《死刑!》
《温庆运,死刑!》
《温庆运,被执行死刑》
综上可见,多家媒体基于这一事实,在先前报道的基础上标题各自进行了发挥,其中多家媒体把“宝马”这一信息做进标题里。
那么,“宝马”这个信息重要吗?我觉得不但不重要,而且有“贴标签”嫌疑,会引起其他众宝马车主不悦。
诚然,多年前,宝马、奔驰作为豪华品牌,街头还算稀罕物,一定程度上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一旦出车祸,媒体总爱贴上“宝马”“奔驰”标签,一定程度上煽动仇富心理,把受众情绪值拉满。为了传播效应,从技术层面说这一做法尚可理解。可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豪华车满街都是,已“飞入寻常百姓家”,而且,随着汽车降价,10多万的宝马不也有吗?所以,且不说“新闻标签”是职业操守问题,再把“宝马”“奔驰”当作新闻的噱头,明显不合时宜了。
再看标题《死刑!》《温庆运,死刑!》,明显没有抓住“点儿”,死刑,这是去年判决的结果啊,这次的最新进展是“执行死刑”!小编明显没有整明白。
再看把“1.11”“温庆运”要素做进标题的。试问,有几人记得“1.11”案是什么案?又有几人记得“温庆运”是何许人?标题寸土寸金,哪些字眼提出来一定要三思啊!
所以,做标题还是要抓住核心事实,要把真正的“点儿”提出来。
这篇新闻的“点儿”是:广州泄愤撞人导致多人伤亡的罪犯被执行死刑。
最后我想说,做标题,可以发挥,但千万不要“离题万里”。一切为了流量不要脸皮的标题党,都是骗子,都是耍流氓。

来源:长江朱建华(公众号)
编辑:李佳
464#
发表于 2024-5-6 19:50: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周好稿 | 你以为的,你看到的……

这个“五一”,有两条新闻广受关注,一是5月1日凌晨发生的梅大高速路坍塌事故,已致48死30伤;一是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大礼堂火灾事故。向遇难者表示哀悼,为大火吞噬的大礼堂感到惋惜。

从新闻报道的专业性角度讲,一些问题依然存在。关于前者,有人说,“你以为的报道:遇难者名单、失事车辆类型、电车是否加大伤亡,如何避免再发生……你看到的报道:下跪救人,配乐、全网感动”。应该说,丧事当喜事办,深挖正能量,是安全的,但也是偷懒的。[color=var(--weui-LINK)]前媒体人褚朝新今天的文章说:“媒体对事故的报道,一方面要弘扬人性善与美好的一面,另一方面也要追问事故的原因责任发掘暴露人性恶的一面,两者兼顾更符合基本的新闻伦理。”(点击查看原文)

这一论述也适用后者,大家可以酌情兼顾一下。

本期推荐稿件的点评老师们,也特别的勤奋,每个稿件都写了很长的评语,光看这些评语,就知道老师们对在“五一劳动节”还辛勤劳动的新闻工作者们由衷的赞赏。

今天是周一,我们已经收到了好几篇非常棒的报道,下周一会呈现给大家。



作者:翟星理 实习生方锌妮

来源:南方周末

时间:2024-04-29


一篇深度调查报道,“打虎调查”无疑是最难完成的,这十分考验记者的深入突破能力以及抽丝剥茧的调查功底。

南方周末这篇《连续三任书记落马:一个皖北小县的十年官场往事》,在公开信息之外挖掘出了不为人知的细节,更难得的是,严肃思考了一方主政官员对于城市发展十年的影响,是一篇极为优质且发人深思的优秀报道。(红星新闻深度报道中心副主任赵倩)




作者:陈绪厚 何沛芸 朱轩 仇依楠 王鑫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2024-05-03


这篇报道出色地展现了突发新闻报道的多个关键要素,包括及时、客观、全面和准确性,也注重保护了新闻当事人的隐私。

报道标题中“塌方”、“陷落”、“余生”和“救援”等词汇,都强烈地传达了事件的紧急性和严重性。

报道内容详实,既有对事故现场的描述,也有对参与救援人员的采访,还有对遇难者和幸存者的情感关怀。同时,对事故发生的原因也进行了客观分析。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报道,让读者能够全面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感受到事件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报道中充满了对遇难者、幸存者及其家属的深切关怀。通过采访和叙述,读者能够感受到他们的痛苦、挣扎和希望。这种人文关怀让报道更具温度和感染力。

报道从多个角度呈现了事件的全貌,包括事故发生的原因、救援过程、后续处理以及人们的反思等。这种全面性的报道有助于读者对事件有更加深入了解。(资深媒体人张有义)




作者:刘海明(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新京报

时间:2024-05-04


河南大学标志性建筑大礼堂惨遭火灾损毁。最初,多数人只是唏嘘于建筑之殇,而后,随着熟悉大礼堂历史的人们释放出更多伤痛之情,这座建筑的历史人文价值逐渐广为人知。本文直指人们胸中块垒——所痛惜者不止恢弘建筑、记忆之所,更是百年河大的精神家园、文脉所寄,立意可谓深刻。

“大学非大楼之谓,乃大师之谓也。”梅贻琦的著名论断一直塑造着国人对大学的评价标准:有大师在,即有“无形学院”在,有大学精神在;至于有形的大楼,反而不那么紧要。作者借用这句看似与自己观点冲突的名言开启论证,很巧妙。陪伴一所高校历经近百年风霜的标志性建筑,早已超越单纯的物理空间概念,它承载、包容、记忆、流传这所大学的精神,成为“无言的大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理解了这一点,即便是刚刚获知大礼堂的历史,也很容易与痛惜者共情。大学精神,非独属一校一地。我们的大学,尽管各项指标看上去都挺好,但却似乎已经令人失望很久了。论起锥心之痛,首推大学精神的失落。文章虽略温婉,终究还是道出了这份挥之不去的痛。(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新闻系主任姜昕)


标题:追鳗鱼的人

作者:周泰来 包云红 实习生韩宇昂
来源:财新周刊
时间:2024-05-06




一个合格的新闻人必须是一个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超强的人。能够在接触一个全新领域时,以最快的速度弄清楚该领域的相关知识点,理解该领域的行业规模、现状、规矩,乃至与之相关的行业术语,最终几乎成为这个领域的百事通甚至是专家。

一个合格的新闻人同时还要有着深厚的写作功底。能够把涉及到的领域内很多高深莫测的知识或理论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写成稿子,让哪怕是胡同大妈都能轻松读懂。并且写出来的稿子还不能干涩枯燥,要有着吸引公众好奇心和注意力的能力,让已经习惯于标题阅读的公众能够点开你的标题,进而通篇阅读。

最为关键的是,一个合格的新闻人还必须要能够准确判断出每一个新闻的价值所在,不仅能够在热点事件种找寻出冰点在何处,还能从一个冷锅冷灶里,找到可以再次熊熊燃烧的新闻火种。

上述这三点,财新周刊的稿件《追鳗鱼的人》全部都做到了。

首先,水产养殖对几乎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就是一个熟悉但又极度陌生的产业。熟悉是因为顿顿饭都离不开鱼鳖虾蟹,陌生是因为我们只管吃,你们怎么养殖的又关我何事。

财新的记者在做这个选题的时候,通过采访和背景资料的搜集整理,迅速成为了水产养殖特别是鳗鱼养殖的行家里手,对该行业内的所有知识、理论、实验乃至民间技巧都摸了个门清,因此从行文来看,记者已经几乎成为了该行业的业内人士,这样的采访为下一步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记者在写作这篇稿件的时候,能够把关于鳗鱼养殖的历史背景、行业现状、中日差距、面临困境、发展前景等几乎等于史诗体量的内容,全部用最浅显的文字表述出来,让任何一个门外汉都能看明白鳗鱼养殖这个行业的过往、如今和未来,更能通过文字理解为什么要对鳗鱼这个话题进行采访和报道。这样的写作风格,相信就是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霍金的时间简史交给他们来写作,都会写成《走近科学》那样的轻松易读,方便受众的理解和稿件的传播。

第三,之所以选择鳗鱼这个话题进行采访和报道,恰恰体现了财新一直以来所坚守的“新闻专业主义”。用最专业的新闻采编方法去报道一个高度专业的行业或领域,通过踏踏实实的采访和写作,最终把一篇合格的稿件呈现在公众面前。不去盲目的追逐一些以小时计算存在周期的热点新闻事件,而是下大功夫和力气去为一个几乎从来不会为公众所知的行业做一篇类似于“行业史”一样的新闻,这样的新闻报道虽然短时期内不会引起太大的效果或反应,但是起码,这样的报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流传下去,最终走进那个行业的历史,也走进中国的新闻史。(资深媒体人王洪禹)


来源:磨稿子(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QAkLYWPKgvmXud-DvFpNw
编辑:李梦瑶




465#
发表于 2024-5-13 18:05:4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周好稿|梅大高速悲剧的“三无”新闻竞争
梅大高速路面塌方灾害已过去两周,悲剧带来的追问在多种力量作用下的舆论场渐渐下沉。《三联生活周刊》《财新》两家杂志在不同阶段提供了同业中最为清晰完整的叙事。
“上观新闻”关于南通小学生大巴车事故的报道,发掘出了事故背后所隐藏的城市化管理中所存在的诸多不足和缺位,将此类悲剧放在了一个更大的层面。
上周的几篇报道,让人难免追问:本该好好的路,为什么走着走着就塌了?本该追问的事,为什么说着说着,就只剩下了感动?


标题:梅大高速塌方:没有抵达家乡的打工者
作者:彭丽 覃思 夏杰艺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时间:2024-05-06
梅大高速塌方:没有抵达家乡的打工者
标题:梅大高速悲剧
作者:向凯 覃建行
来源:财新
时间:2024-05-10
5月1日凌晨广东梅大高速茶阳段的特大事故发生后,多家媒体派记者赶到现场,前方与后方密切合作,社交媒体动态和论文数据库提供的采访线索被及时整合进现场报道,直播、短消息、深度报道和特稿轮番上线——这些都曾是典型和平常的新闻操作,但在过去几年中已经非常罕见,也因此,和许多只存在于通稿上的重大伤亡不同,梅大高速事故看上去是一出层层递进的悲剧。
在难得一见的新闻竞争中,两家杂志在不同阶段提供了同业中最为清晰完整的叙事。5月6日《三联生活周刊》发布《梅大高速塌方:未能抵达故乡的打工者》,以对幸存者、亲历者和死者亲朋的密实采访重构了核心现场和事发经过,初步但清晰地提出了地质、气候和工程质量方面的疑问。他们尝试将受害者行为特征放在经济地理和基建模式的背景下加以解释,也体现了杂志把握新闻的独特视角。
事发10天之后,悲剧带来的追问在多种力量作用下的舆论场渐渐下沉。财新此时发布《梅大高速悲剧》,在连日多篇不同角度的动态报道基础上,这篇长文讲述的故事,从事故现场下方的养鸭人开始,回溯至事发前20分钟通过事发路段的道路养护工,以及4月下旬广东的超强降雨,再追溯至持续多年的边坡塌方,不断转手的运营主体,以及2010年代初粤北高速公路建设热潮中的能吏与贪腐往事,以全景式报道为事件第一阶段传播画上了句号。
上述两篇报道风格有异,出发点却并无不同。2000年代前后成形的一种新闻观念,相信自由而负责任的媒体竞争,能带来较多有效信息和增量信息。但梅大高速悲剧的新闻竞争中,并无任何政府机构、涉事企业或专业人士以职务身份实名接受采访。许多稿件见刊后很快无法访问(三联生活周刊和财新的报道也不例外)。可以想见,事件第二阶段的传播退回通稿状态,将是大概率事件。(作家夏佑至)


标题:开鲁“阻耕”再调查:农业大县耕地倍增后的“烦恼”
作者:韩谦 程嘉欣 杨笑
来源:南方周末
时间:2024-05-06
开鲁“阻耕”再调查:农业大县耕地倍增后的“烦恼”
通读全文,感觉就像看了一部精彩的悬疑电影,层层揭秘“阻耕”背后的底层逻辑。这是一篇很有技术含量的深度调查,尤其是材料整合梳理水平,堪称超一流。写过同类题材的同行,非常值得对照学习。(资深媒体人谢宏钰)


标题:法学教授们的最小单位堡垒
作者:张月
来源:谷雨实验室
时间:2024-05-09
法学教授们的最小单位堡垒
四位法学大咖,尤其是罗翔,在互联网上可谓“神一般的存在”,人们过往只是从他们的文章或者视频中接触到他们的学识,但终隔了一层,感谢这篇文章,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细节,带领读者了解到罗翔们思想火花背后的碰撞,尤其他们内心的坚守与挣扎,这让人们对几位大咖的了解更为深入、立体,也让人们对坚守法治精神的意义更为理解。环境越是艰难,坚守越是可贵,一如文末那句“圆桌不散,骑士永存”,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旨在通过法治来推动进步的罗翔们,也适用于本作者以及那些期望通过文字来改变社会的人。(新民晚报时政中心主编、新民周刊副主编杨江)


标题:生死之间:吴谢宇案的最后三个月
作者:柴会群 梁栋
来源:南方周末
时间:2024-05-07
生死之间:吴谢宇案的最后三个月
本文作者对重大案件的角度选取,可以追溯到3年前的阿里女员工的口红印。在全国媒体追逐的重大热点案件中,在几乎所有案情都被各路记者吃干打尽的情况下,深度报道怎样才能后发制人?
这篇报道在吴谢宇已执行死刑三个多月后另辟蹊径,从吴谢宇的第一位代理律师开始,几乎采访了其每一任律师或团队。我冒昧猜测,报道希望通过每一位接触过吴谢宇的律师,试图接近吴谢宇的内心,甚至有可能还原真实动机。
角度很巧妙,工程量和难度亦不小。且在当下的舆论语境下,如此大篇幅呈现“凶手”一方的辩护团队如何竭尽全力为其“免死”,媒体和记者都需要不小的勇气。只是遗憾,即便如此多律师深入的研究过吴谢宇案,但似乎还是没有人真正走进他,直到他死去。
态度鲜明、情绪饱满的报道是最容易得到网友共鸣的,但就我个人看来,这样的报道可能离真相更远。社会和人性,很难用非黑即白的观点概括,因此我更希望记者去体现人物和事件的复杂面,即便文字硬一点。偏杂志风格的深度报道,很容易打着深度的旗号而走向了偏颇甚至臆断,特别是案件新闻,尤忌春秋笔法。
正如这篇报道,即便通过这么多律师的还原,我们仍不懂吴谢宇,而在他死后,也许永远也没有真相。又如何?就像一位读者留言:“读完还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一声叹息。”就够了。(红星深度国内新闻主编蓝婧)


标题:“我脱下衣服,给躺在路边的女孩盖上”,南通小学生大巴车事故现场救援者亲述
作者:原点
来源:上观新闻
时间:2024-05-12
“我脱下衣服,给躺在路边的女孩盖上”,南通小学生大巴车事故现场救援者亲述
如果抛开这篇报道的文本价值不谈,仅从突发事件新闻介入的公共性来说,这是一篇有价值的报道。
最近清华大学劳东燕教授的担忧发人深省,她说,公共事件的事实越来越无从得知,重大事故频出,是否涉及刑事责任或其他法律责任的追究之类的话题,完全从公共领域中消隐了,似乎这样的事故仅仅是一场不幸或是天灾。相反,私人事务越来越多地被拉入公共领域,在显微镜下细细加以察看,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被上纲上线,想想也是挺荒谬的。
所以,具体到这篇报道,在追踪突发热点事故、还原现场的同时,它发掘出了事故背后所隐藏的城市化管理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和缺位,比如红绿灯故障得不到及时维修,比如渣土车在限行路段招摇过市被监管所忽略,这一切像埋下的定时炸弹,在某一刻会被引爆,造成难以挽回的悲剧。而此类悲剧,放在一个更大的层面,绝非个案。(资深媒体人王强)

来源:磨稿子(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466#
发表于 2024-5-29 16:43: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国外新闻标题模糊国别惹争议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新闻:一看标题,爆点十足;点击进去,发现是国外发生的社会新闻,与自身生活相距较远;悻悻退出页面。




近日,小牛就被一则标题为《根本打不倒幕后大老虎》的文章吸引,误以为是反腐相关新闻,点进去才发现讲的是几十年前美国产业发展的故事。



2023年8月多个新闻网端、商业平台出现《18岁女孩被割400刀法院判轻伤》等相似标题,却未标注事件发生地“保加利亚”。


这样的情况并非偶然,《男子猥亵未成年不足10秒被判无罪》未标明“意大利”,《丈夫逼妻子回家遭拒当街引爆手榴弹》未标明“也门”,《怕孩子长大压力大父亲掐死双胞胎儿子》未标明“新加坡”......



《突发!首都枪声大作》标题更为出格,用“首都”一词大做文章,省去了国家名。该文实际报道的是,2021年9月5日,在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行政和商业区以及总统府所在地卡卢姆区枪声大作,枪声持续约1个小时。

你知道这些新闻发生在哪里吗?

一般而言,国外发生的新闻对国内受众来说,在接近性方面相对欠缺,普通国际新闻往往难以获得广泛关注的大流量。

然而,对于读者来讲,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下,新闻标题如未标明国别或城市,通常会默认事件发生在本国,以为与自身具有强关联,从而产生阅读欲望。

近年来,一些媒体为了博眼球,在报道国外新闻时刻意抹去标题中的国别信息,标题耸人听闻,误导受众将该标题内容与国内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联想,有些新闻甚至刻意制造张冠李戴效果,误导读者,产生不良社会影响。


1.损害新闻伦理和公信力:这类新闻为了吸引眼球,在模糊国别的同时将耸人听闻的内容摘放到标题中,往往会夸大、歪曲甚至捏造事实,严重破坏新闻行业的专业性和公信力。

2.误导公众认知:这类新闻在标题中模糊国内国外的界限,让受众误以为是国内发生的事情,误导公众对事实的判断,导致信息失真,影响人们对周围环境的正确理解。如果读者仅凭标题判断事实,并未阅读内文,思想和行为可能会受到误导,对社会秩序产生负面影响。

3.引发恶性竞争:此类标题的出现加剧了网络媒体之间的竞争,一些媒体为了追求点击率和关注度,纷纷效仿。

4.影响用户体验:对于一些依赖标题点击进行内容阅读的平台,这种新型标题党行为会导致用户对内容的真实性和质量产生怀疑,从而影响用户体验和平台的长期运营。


报道国外新闻时应注意什么?
1选择可信的新闻来源

媒体在转载国际新闻时,应尽量选择国际权威媒体机构作为信息来源。

同时,应明确注明信息来源,这不仅是尊重原始新闻来源和版权的表现,也是给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和参考来源的一种方式,同时还可以避免版权纠纷。

2标题应明确注明国别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建议媒体在报道国外信息时标题至少应注明国别。

《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节选

2023年7月10日,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通知指出,“自媒体”在发布涉及国内外时事、公共政策、社会事件等相关信息时,网站平台应当要求其准确标注信息来源,发布时在显著位置展示。

此外,使用自行拍摄的图片、视频的,需逐一标注拍摄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使用技术生成的图片、视频的,需明确标注系技术生成。引用旧闻旧事的,必须明确说明当时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

3遵守国际法律和道德规范

在引用外媒新闻时应该尽量保持原始新闻的原意和内容,如果确实需要进行删减或概括,应该在引文中使用省略号或者使用引号准确引述原文的关键信息。这样可以保持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避免错误传播或误导读者。

同时,还应注意不得侵犯他人的版权和隐私,不得传播具有误导性、虚假或歧视性的新闻。此外,也要尊重新闻报道中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避免以不当方式引用新闻,以宣传个人或组织的目的。


参考文章:
《翻译、引用外国媒体对华报道须实事求是》人民网
《海外网站如何引用国外新闻?》百度


来源:庖丁解news(公众号)
原作者:尹珮瑶 魏园
编辑:徐思凡

467#
发表于 2024-5-29 16:54:0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跳桥传闻是否需要官方通报?|舆论手札

现在,有一道题摆在体制内外舆论业者的面前:对于南宁、太原多起跳桥传闻,当地政府是否需要发布官方通报?这是一个极现实的问题,搞传播的教授学生会据原理观察,党政宣传部门会有时宜性的权衡,媒体记者也或者有他们的见机行事。


现有的跳桥传闻源于视频平台的自发记录,然后在微博步入唯一的、正式的舆论场,再经由同样的社会媒体、朋友圈等反馈激荡,逐渐强化出近期最有优势的舆论焦点。至今,跳桥传闻在总体上未被证伪,但事实核查欠奉,自杀者的个人故事尚未显示。


在初步的媒体报道中,太原一些部门、蓝天救援队作过零星的回复,强调跳桥的“个人原因”。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传出太原在部分大桥上加建加高护栏障碍——这些应对措施的存在,佐证某种急迫性,让公众更加好奇发生的事情。

对政府来说,回应或沉默,各有利弊。


假如作出正式的通报,有利于切断公众不适当的联想——因为在推测坠桥者的动机上,已经将其与太原、南宁的经济面与社会面联系到一起,认为城市中的年轻打工族饱受低薪折磨,甚至受失业的威胁,普遍不振的年景令少数人爬上桥头。

不言自明的是,跳桥的人已经被虚拟一个共同的故事框架,在这个框架中,他们是某种衰退的牺牲品,而不仅仅是其个人的失败。如果发布官方通报,就可以在自杀背景上有一些澄清,削弱个案选择与普遍情况的因果联系。


但,发布官方通报的弊端也并非全无。官方通报的麻烦在于,只要有一例跳桥者因经济受挫而自杀,就很难完全撇清治理与救济的责任。自杀是哲学上的终极命题,却也是社会治理上最容易附带控诉的命题,毕竟人道主义被认为是行政的底线之一。


当然,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推断。如若官方通报坚持实事求是,认定在系列跳桥事件上诚实比掩饰更重要,哪怕所有跳桥者并非都与大局相关,仍愿意给予人道的关注、关怀,比如为意图自杀者提供热线帮助等,那通报不啻为勇敢。

相应地,假如不作出统一的官方通报,好处是可以隐身在系列事件之后,以虚泛的而不是具体的存在避过锋芒。实际上,哪怕系列跳桥者事件具备一个整体上的批评指向,它依旧是含糊的,没有定位到具体官员,不出头就不会被针对。


另外一个好处则是,假如有通报,哪怕最大程度地简化自杀者的个人资讯,难保媒体会趁势追踪,揭露出更多情况,动摇通报文本,而不通报则可以杜绝这一幕的发生。实际上,这仍是控制信息流的好处——尽管这是民众无法忍受的惯常角度。


到底是发布通报来撇清责任,还是保持沉默以消极等待舆情消散,有没有类似的案例可循,这对那些能决定这件事的人也很重要。自然,还有另外一个层面的考虑也很关键,亦即:官方通报到底是为应付短期舆论成本,还是为了消除长期的城市差评?


要知道,系列跳桥的传闻为两座城市带去了规模以上的流量,这些流量与文旅部门刻意的流量营销完全相反,它们是批评的不是赞美的,是敬而远之而不是鼓动前往的,是形成长期负面而不是快速攫取美誉度的,忽视这些情况似乎也不明智。


从单纯的功利角度看,系列跳桥传闻将太原和南宁笼罩在愁云惨淡之中(至少是网络上),假若主政者在舆论处理中畏怯,会留下两个层面的坏印象:一是从市民的幸福角度所丈量的,经营城市的成就不高;二是从人的关怀角度所证明的,精神卫生的兜底机制匮乏。


有人可能提到重庆官方对胖猫跳桥自杀事件的通报,它详细、客观,以事实说话,有法度也讲人情,似乎可以作为一个范本。不过,胖猫事与系列跳桥传言不同的是,前者纯属个人际遇,而行政在后者当中似乎难以全然地中立超脱。


在文旅挂帅的流量营销中,一座城市想方设法以最美的一面示人,招引外地游客,以壮大文化消费,推销城市形象。在这种大形势下,系列跳桥的传闻所带来的疑惑与聚焦,是反营销的、反美化的,抗拒敷衍的,是否采取官僚式应对法,令主政者费思量。


在长期主义的视野下,发布一个整体的、详细的官方通报,最费脑筋的部分只是措辞的斟酌推敲,却能为城市脱离系列跳桥事件的负面影响预备台阶;而坚持沉默,拒绝公告,零星回应只能被狐疑的舆论风暴吞噬,跳桥的人将结成无名之辈的诅咒结界,永远将城置于暗黑的评价体系。

来源:NEWS全媒体采访与写作(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468#
发表于 2024-6-5 17:58: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周榜追访 | 记者孙丽朝:笨办法是最好用的办法

标题:26座高铁站闲置背后
作者:孙丽朝
来源:中国经营报
时间:2024-05-20




要想稿子深,行业就得扎得深。没有对高铁行业的深入经营,没有在高铁行业的人脉互信,几乎是没办法把这个故事“摊开来讲”。当然,也近乎直白地表达了信任方的一个观点,“责任不在铁路方,这个铁锅我不背。”
要说是遗憾的话,那就是,26座高铁站闲置背后的另外一方,地方政府在这篇稿子中躲起来了,背后的责任呢?不过也能理解,这对采访团队来说,过于苛刻和理想化了。也许可以作为未来的某个选题,也许某个闲置的高铁站,在某一天突然就莫名其妙成个网红打卡点了。(资深媒体人谢宏钰)

作者简介

孙丽朝(爆料微信号:1010509450),女,1989年出生,《中国经营报》编辑部记者,曾就职于财新周刊产业组、北京商报要闻部。长期负责交通,尤其是铁路、城轨等轨道交通领域新闻报道工作,擅长交通领域调查报道。代表作《中欧班列“挤”泡沫》《民资高铁起跑》《千亿项目叫停信号》(获财新年度调查报道奖)等,多篇报道获中央领导批示。2023年8月独家报道《总投资310亿元 广东两城际铁路完工两年仍未投运 症在何处?》,报道刊发后,国家发改委立刻召开协调会,铁路部门和地方政府多次协商解决矛盾,最终两条城际铁路于近期顺利开通。

有关海头高铁站的报道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高铁站刚刚建成的时候,当时的报道称“总投资逾4159万元的环岛高铁儋州海头站位于海头镇东侧地区,包括出口路及站前广场,出口路线长953.14米,站前广场面积约370亩,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城市广场、排水工程、电气工程及其他附属工程等。”
因为海头站位于儋州境内,距离昌江和白沙较近,兴建之初,大家对海头站抱有乐观的预期:不仅便利周边三市县群众的出行,还有助观光农业项目落地,解决当地居民的就业问题。
不过,在2015年年底海南环岛高铁中的西线正式开通运营后,儋州的银滩、白马井高铁站随之投入使用,独独剩下了海头站一直未开通运营。
直到2023年7月,海头高铁站建成多年却一直未启用的报道引发了关注。
2024年5月20日,《中国经营报》发布了报道《26座高铁站闲置背后》,海头站也在其中,文中数据显示,全国至少有26个高铁站建成后,因位置偏远等缘故,处于未启用或关停状态。
报道发出后,再次引起外界的惋惜或错愕,原来还有这么多类似海头站的存在。
记者是如何确定闲置高铁站数量的,这些高铁站又为何闲置?“磨稿子”对话《中国经营报》记者孙丽朝,探究报道背后的故事。
  
闲置高铁站的线索是怎样获得的?

孙丽朝:海南海头高铁站去年有一小波舆情,最初是有网友在官方平台提问,大概去年7月,海南发改委对网友提问做了回复,海头站开通以后日均客流可能不足百人,造成了亏损,所以铁路部门不愿意开通。
这则消息我也关注到了,当时就很好奇,因为我长期跑铁路,知道每个高铁站项目投入前期都是要做客流预测、线路设计等工作,在项目确定之前,需要经过好几轮的研究讨论,那么,像海头站这样一个因客流不足被闲置的高铁站,是怎么一步一步从立项走到建成的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然后,我就去找行内人聊这件事,涉及的几方都试过,包括地方政府、高铁运营方、国铁集团,还有作为设计方的设计院。
这个选题线索报给主编郝成老师后,郝成老师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写作过程中,也给予了专业的指导。同跑交通的路炳阳老师也在选题采写过程中给予我很多指点。文章成稿后,主管编辑孟庆伟老师给予了细致的修改,完善了文章结构和细节,才有了现在大家看到的版本。
报道刊发后,获得编辑部负责人张荣旺老师高度重视,并叮嘱后续继续跟进观察,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交流。

采访的过程困难吗?

孙丽朝:采访反倒不是最难的,对一个长期跑口的记者来说,采访资源是一种累积,反而是核实工作花费了较多的时间,这也是除了采访外,此篇稿件的另一个关键。
通过网络检索、查看各种行业贴吧等,我初步获得全国有哪些高铁站可能是闲置状态,然后再一个个核实,以求准确无误。大概有2到3天的时间,我全部用在了核实环节,分别到官网去查阅高铁站的信息,然后再通过12306去复核,看看这些高铁站是不是没有任何的运营痕迹,最终确定了这26个高铁站当前确实是闲置状态。

你是如何完成采访资源的累积的?

孙丽朝:就是笨办法,行业内所有的会议,只要能参加的我都会去,提前20分钟到场,跟在场的所有人交换名片。但对铁路这种垄断行业来说,我觉得笨办法反而是最好用的办法。
交换名片拿到联系方式是第一步,因为可能拿到联系方式的100个人里面只有10个人后续愿意回信息或者接电话,这10个人里可能又只有一两个人愿意长期交流保持交流,成为记者的采访资源。
当然,建立采访资源需要一个前提,记者对行业要有足够的了解,掌握一些采访对象想知道但不了解的信息,形成资源置换。

对于这篇报道,你有遗憾的地方吗?

孙丽朝:比较遗憾的是没有找到文中这些闲置高铁站项目的具体参与人,文章现在呈现的内容,从大体上能够了解到高铁站被闲置形成的逻辑,但缺故事。
按照我的预想,当时希望能采到一个特别具体的案例,一个参与了高铁站项目具体工作的人,了解更多的细节,比如地方政府是怎么积极争取的,后来为什么闲置了,当初的客流预测是多少,现在预测的是多少?预想中是希望能找到类似这样一个具体案例,但是,能够找到的人里没有一个回复我说自己参与过这样一个闲置高铁站的案例。
当时你为什么没有继续寻找下去?
孙丽朝:其实不为什么,选题已经报上了,我和同事们就想着先以这样的方式来发,采到什么程度就先发什么内容。报道在逻辑上能够自洽,也没有明显缺失,只是现在呈现出来的内容没有达到我的预期。
闲置高铁站报道发出后引起的关注和热议,符合你的预期吗?
孙丽朝:报道的反响这么好其实也是蛮意外的。从业这十余年来,我其实写过很多调查报道,包括《中欧班列“挤”泡沫》《铁路运营权垄断破局》《千亿项目叫停信号》《天水有轨电车启示录》等,多篇报道获中央领导人批示。这些报道偏宏观,或相对专业,与普通读者或老百姓的关注点略远。但这次高铁站闲置的报道,很接地气,与老百姓出行甚至居住生活息息相关。这篇报道也戳中了现在过度基建、地方债这些相对热门的话题,所以获得了很多关注。
这次报道的出圈也提示我们,今后要更多关注与老百姓切身利益联系紧密的大交通话题。


来源:磨稿子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VcVtIfTeFqxgxLxH7tOdw

编辑:刘诗扬



469#
发表于 2024-6-16 16:56:5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这件以父亲为切入点的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今天是父亲节。在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新华社以父亲为切入点的作品《父亲·我们·时代》,获评新媒体创意互动一等奖。
采编过程(作品简介):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前夕,新华社全媒报道平台打通线上线下,推出重磅微视频《父亲·我们·时代》。以37年前的油画《父亲》开篇,从父辈的眼神穿越,回望40年来一幕幕“点睛”时刻,致敬改革奋斗者。首尾“父亲”形象呼应,显示出人民注视“父亲”,父亲也在注视着人民,见证春苗破土、春风化雨,目送中国人迈向新的历程。
在角度上邀请第一代改革者的子女讲述父辈故事,包括严宏昌、胡福明、马胜利、姜维等。“聊父亲”的同时,勾勒出改革开放40年的奋斗图卷。结尾处,“老羚羊舍命为小羚羊打开一条生命通道”的故事点出共产党人的改革初心和历史担当。
6分30秒讲述觉醒、敢闯、巨变、初心四个篇章,相互印证,又彼此勾连。结尾通过总书记的原声,寄语未来:“虽然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
该片在多个场景细节上体现技术创新。如巨变篇章中,将特效与真实画面叠加合成,从破败的小渔村出发,将40年深圳沧桑巨变在半分钟内淋漓展现,场景冲破时空限制。该片没有解说,全部用影像和音乐、音效叙事。特别是在“初心”篇章中,融入《江山》一曲作为背景音乐,以其闪现真理光芒的内涵和高亢激越的曲调将全片氛围推向高潮。
社会效果:在庆祝大会召开前夕、各媒体集中播发重点产品之际,微视频《父亲·我们·时代》以历史纵深感、情感浓度取胜,视角独特,从众多的新媒体作品中脱颖而出,为改革开放纪念大会起到预热效果,引发观众向父辈的奋斗致敬!
据不完全统计,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微视频《父亲·我们·时代》总浏览量超过2.1亿人次。覆盖人群超过4.2亿人次,在新媒体端口被800余个头条号、微信公众号、微博转发。其中,在今日头条和西瓜视频的浏览量达到了9千万人次,在新华社现场云超过2千万人次,在腾讯视频超过2千万人次。
推荐理由: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前夕,新华社“第一工作室”推出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重磅微视频《父亲·我们·时代》系列创意互动报道。视频从父辈的眼神中“穿越”,回望40年来一幕幕“点睛”时刻,致敬改革奋斗者,鼓舞新一代开启新征程。
同步推出5集国家相册特别节目和“与时代同框”线上线下互动活动。打通线上线下,在北京、上海、深圳3地4个改革标志性地点,设置红色巨幅相框,推出“与时代同框”互动活动,这是新华社融媒体产品“一体化策划、共享资源渠道”模式的全新实践,最大程度强化独家创意的社会影响力,形成全媒体传播效果。
初评评语:该视频从父辈的眼神中“穿越”,很有创意,视角独特,制作精良,技术上有创新,体现的改革开放主题重大,社会影响大,是现象级融媒精品。该视频还打通线上线下,在4个改革标志性地点,推出“与时代同框”互动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影响。 (综合中国记协网)
来源:长江朱建华
编辑:程正元

470#
发表于 2024-6-25 10:40: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京报“暗黑鸭肠”报道如何诞生?卧底记者睡垃圾堆、特意学抽烟
近日,新京报记者先后进入河南清丰县永官食品有限公司、山东雅士享肉类食品有限公司,在鸭肠、鹅肠生产车间暗访发现,鸭肠随意堆放在地上,清洗地面的脏水混在鸭肠中,工人直接用脚踩洗鹅肠,甚至还有工人将从污水中捞出的死鸭再次送回车间。稿件一经发布引起各大平台热议,相关媒体及政府部门迅速跟进。
截至6月18日,两地均已成立联合工作组,并已查封两家企业的涉事生产车间,后续根据调查情况进一步处理。
这篇报道揭露了餐桌上鸭肠、鹅肠此类常见食材存在的重要安全问题。新京报我们视频暗访组记者用专业素养,卧底多地工厂车间,曝光其中种种问题。
此篇报道操作困难、取证危险,恶劣的卧底环境和沉重的心理压力也贯穿调查报道的全过程。
新京报我们视频暗访组记者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深入挖掘出食品安全隐患?首都青年记协媒体短视频观察与稿件主创记者进行了对话。
Q你是怎么发现选题线索的?
暗访组记者:其实是“3·15”之前,大概在今年二月份,我想找食品安全类线索,搜到了屠宰类预制食品的工厂,逐步关注到了毛肚、鸭肠这些菜品。因为这类食品之前就因为存在安全隐患而被整改,那现在整改情况会是什么样呢?
通过一直在社交平台上检索,我发现了类似工厂。印象中第一个视频是车间的生产环境,他们毫不避讳在招临时工,池塘里的鸭肠堆得外溢出来,工人就踩在鸭肠上。当时我就觉得这个线索值得做。
Q所以你从2月份到6月份,你一直在操作这个选题?
暗访组记者:对,我一直在操作这个选题。最开始我发现完全没有卧底的可能性。我连续试了好几家类似的工厂全部失败,因为这种工厂通常都是熟人相互介绍,招工方非常警惕,微信上说完应聘他一个视频就打过来了,根本就不给陌生人机会。
Q后来又是怎样坚持做完这个选题?
暗访组记者:我有一个信念,只要我觉得它是个好选题,我就一定要把它做下来。我找了同行研判,他们也觉得这个选题值得做,同时存在较高难度。
入行后我做过很多突发报道,之前的经验让我始终坚信是没有采访不到的人,没有搞不定的选题。那天晚上我列了五种进厂办法去尝试,试到第三个方法我就成功了。
我逐步和厂里工人打成一片,那段时间每天和他们聊天,学习他们的“术语”,慢慢的也有人把我介绍到工厂。通过这种方式,我成功去了多家企业。
(记者伪装成流水线工人)
Q整个调查期间,一共去了多少个地方?
暗访组记者:我跑了有将近十个城市,涉及到四、五个省。
Q做这种暗访调查报道时,报社给了什么支持?
暗访组记者:一个人去采访的时候,我有一个很强大的后方,比如领导、后方记者、实习生,不光是帮我整理素材、遇到困难一起想办法,更重要的是给我精神上的帮助。在调查过程中,后方会与我24小时保持联系,获取我的定位,一旦我发出求助暗号后方会立刻报警保证我的安全。
我在操作选题的时候遇到过无数次困难,无数次觉得线索就是一条条在断,但是后方伙伴们一直鼓励我,他们很相信选题也很相信我,让我把选题给坚持下来。
Q这些城市和生产环境其实非常陌生,一个人去时你害怕吗?
暗访组记者:说实话非常害怕。因为这次暗访我的线人是不知道我身份的。在暗访的15天时间里,我用过3种身份去调查采访,而且我要保证每种身份都很像。尤其我的线人怀疑过我,那时候我也紧张极了。
Q到这种工厂流水线工作的过程很痛苦吗?
暗访组记者:非常痛苦,现场脏到超过我的极限了。刚到工厂时宿舍已经住满了,工厂安排我住到了一个垃圾堆。那些工人住的地方也很差,倾斜的床板下面会有排泄物,当时觉得工厂对待这些员工太过分了,更加激发我一定说尽快挖出他们的问题。
工厂是每天凌晨四、五点上班,我每天也睡不着,穿上工作服就去干活。鸭肠车间是不通风的,整个工厂奇臭无比,从凌晨到晚上大家都在这种环境下干活。
抽空我就在车间转悠,跟其他车间人打成一片。其实我不抽烟,但当时为了采访我专门学着抽烟,为了不让人怀疑甚至学老烟民如何递烟。从生产到销售到冷库甚至拔毛工人,我和车间每个人都抽过烟。那种环境下抽烟很容易打开“话匣子”,他们就愿意跟我讲很多这里的情况。那几天抽到我舌头有点麻。
(卧底记者的住宿环境)
Q调查报道最重要的就是取证扎实,你如何做到让整条监督报道形成闭环?
暗访组记者: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方在工厂卧底期间,我通过冷库发货环节了解他们的货物发往哪些城市;第二我会以进货商身份打包装上的电话,了解具体销往哪些批发市场找到下游;第三我进行海采,通过他们在社交平台上在哪些省份发布广告,找到购买过鸭肠的批发商。
最终我就确认到了四家批发商以及具体位置,通过购买产品以及走访调查确保没有漏洞,从鸭肠的生产到冷冻、包装、发货全流程我都有相关的证据,保证中间没有再次清洗或者再次检测的环境。
Q整个选题操作,你觉得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暗访组记者:取证,因为这种报道取证一定要扎实。车间管得很严,每个车间会有专人盯着,所以我每次取证都特别难。
Q这个选题发出后,在各个平台产生非常大的热度。你感受如何?
暗访组记者:首先会有担心,担心发布后我的证据够不够扎实,其次当热度特别大的时候,工厂会不会销毁证据。
最后我欣喜的看到大家的反馈,说明我们的坚持是对的,选题是有价值的、是关乎公众利益的。
Q会不会担心这类选题因为操作难度大,调查过程中就中断了?
暗访组记者:实话说我不怕断掉。实习的时候,老师曾说“你突破不了、采不到,可能是你努力不够、问的不够,你再试,一定会有线索。”。”
我始终相信当记者很想做一个选题时,所有人都会给你让路。这个选题最开始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被否过。当我真正决定这个选题我一定要出,我列出十几种操作方法的时候,我发现我再去沟通,我底气很足,我相信自己能搞定,采10个人不行,我就采20个人,慢慢就找到突破口。
Q在做这个稿件的时候,如何平衡公共利益与私人情感?
暗访组记者:做卧底调查后会有愧疚感。会感觉自己欺骗了一些工友,这些工人去这种工厂只是赚取一份微薄的工资,他们也是因为信任才和我聊天。
所以在操作选题时,我会内耗甚至会质疑自己的职业,然后不断说服自己。这个过程其实需要不断进行心理建设,积攒更多勇气去完成这样的选题。
Q完成这个稿件,有没有一些技巧或者经验分享?
暗访组记者:分享三个我这次调查中比较重要的技巧。第一点,首先学会伪装,在暗访前为了更贴合一个工友的形象,我提前增重20斤,留了很长的胡子,让自己邋遢一些。第二是有耐心,这些违法窝点环境很恶劣,生理上确实难以适应,但一定要给自己信念去坚持遵守。第三个要“脸皮厚”,其实我生活里并不喜欢社交,但这次暗访里我就是在不断的社交,找到和所有人的社交方式。
Q这次整个卧底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像其他想分享的吗?
暗访组记者:片子里有一个细节,工厂里有很多童工,但可能这次报道中没有被很多人关注到。他们父母没有文化导致他们很小时候也被带来工作,变成一个个家庭走不出的轮回。这些需要我们未来更多媒体去关注,如果有机会我也会继续跟进。
Q你是如何看待记者这个行业的?
暗访组记者:我一直认可记者这个行业,记者第一要坚持去记录,第二要坚持思考有公共价值的选题。第三要去坚持找到值得被挖掘的、值得被记录的人。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尽力把这三件事做到我能力范围内最好,并且一直坚持下去。

来源:传媒见闻(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