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体经营案例

[复制链接]
451#
发表于 2014-10-4 16:50: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传统媒体应该向一个荷兰众筹新闻网站学习的三件事
A-A+

GigaOm.com2014-10-03 19:49:003新媒体

[url=]稍后阅读[/url]

本文来自Gigaom.com,作者为Mathew Ingram。由虎嗅编译:

不过在一年前,一个叫De Correspondent的荷兰新闻网站惊艳亮相,一起步就从大概2万个用户那里募集到了170万美元,这大概是全球最为成功的新闻众筹的尝试。那么这家网站现在怎么样了?目前来看,它的财务状况不仅良好,而且它为其他媒体——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数字媒体都贡献出了一些值得学习的亮点。

De Correspondent的联合创始人Ernst-Jan Pfauth,前荷兰媒体公司NRC的一个数字记者,最近在博客平台Medium上披露了De Correspondent的一些近况,据他说,它已把当初支持者的一半,转化为常规订户。也就是说,它现在有差不多3万名的付费用户,每年每人自掏订费76美元,合起来有200万美元收入。

考虑到De Correspondent不过是一个新创的公司,特别是想到整个荷兰不过1700万人口,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数字,这意味着De Correspondent吸引了这个国家对数字新闻感兴趣的相当一部分受众。

除了向公众募资,De Correspondent还在努力地重新思考新闻与媒体产业的运作,重新思考一家媒体公司与它的读者之间的关系需要做出何等改变——正如Pfauth所写,这是De Correspondent与众不同的重点。以下是这些不同:

1、告诉读者们这些钱去哪儿了——这是那些成功的众筹项目通常会做的,但是放在媒体公司身上殊为罕见。De Correspondent不会只是感谢你投来的钱,他们会向读者写明细报告告之钱用哪儿了、为什么要这么用。这是一个帮助你与受众建立信任纽带的聪明方法,会让后者感觉到自己真的在贡献。

2、讨论自己的错误——这家网站会开放地讨论它做得不好、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说,Pfauth会撰写这样的文章:哪怕线上新闻网站纯数字化、试图打破传统报纸模式,但是它仍然在以可预测规划来发布文章的窠臼之中,是服从于传统的出版流程,而不是去估算读者需要什么、从而及时地为他们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新闻。

Pfauth与该网站的编辑及作者们承诺以更多元化的类型来报道新闻,并且让更多元的参与者来做这些报道——通过这些努力,来拓宽他们做报道的手段,而不是回到传统正确的新闻报道模式中去。

如此尝试在传统媒体中自然并不常见。它压根不会出现在《纽约时报》这样的媒体里——该报纸刚关闭了它的一款移动应用:观点APP,并裁了约100个编辑;甚至在这份报纸的内部创新报告中,这样的想法也会无足轻重。

3、待你的读者如合伙人。除了保持财务的透明开放性、以及勇于承认错误,De Correspondent做的另一件最有力的举措,就是保持读者与网站作者的直接联系,这也是它为什么要致力于去做好前两件事的原因。这正是我认为纽约时报在移动应用上的悲哀所在。正如Pfauth所写:

在De Correspondent,我们相信编辑们应该与读者们协同工作,因为每个读者都是某方面的专家。3000名老师懂得的一定比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编辑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把新闻记者看作对话开启者、把我们的“会员”看到有贡献作用的专家。

注意这语言:De Correspondent没有用“读者”或“用户”这样的字眼,它拥有的是“会员”。它上面没有所谓的评论,它上面是“对话”——其新闻记者应该或参与或引导的对话。它也没有所谓的“评论者”,它有的是起到贡献作用的专家。凡此种种用语,有力地说明了De Correspondent如何看待其新闻工作与其服务人群之间的关系,后者在从前被称作“受众”。这可真是生存的忠告啊。

http://www.huxiu.com/article/43772.html#rd


452#
发表于 2014-10-29 18:22:0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密苏里孙志刚

未来的媒体从业人员需要在知道如何做好新闻的同时知道媒体经营。在互联网之前,媒体经营对你并不那么生死攸关,因为广告主依赖于你。现在,在你有了好的内容的同时,还需要尽快地获得别人对它的注意力。 //@宪阁微观:


@米粉zr

今天参加济源报社的会议,会上学习了纸媒现状以及报业选择等问题,发言人讲到:现在的报业真正办报的没几个,都在搞经营,以会展业务为途径,走向“新闻+服务”的盈利道路。想听听老师们对于这样做有什么见解@西溪斜阳 @传播学微记

今天 15:25 来自 360安全浏览器



3分鐘前 来自 微博 weibo.com

453#
发表于 2014-10-31 00:11:0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密苏里孙志刚

在2014年第三季度,《纽约时报》公司的总收入上升了0.8%。纸媒广告收入下降了5.3%,数字广告收入上升了将近17%! 发行总收入上升了1.3%,其它收入上升了2.7%。数字付费用户从第二季度末的831,000上升到875,000。数字广告收入的增长与他们在数字产品和音频等方面的拓展和探索有关。http://t.cn/R7CD1QT

10月30日23 : 19 来自 微博 weibo.com


454#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2 10:32: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CNN将在俄罗斯停播称希望适时重新进入俄市场
2014年11月12日02:53 人民网

  原标题:CNN将在俄停播 希望在适当时间重新进入俄市场

  【环球时报报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0日发表声明称,鉴于近期俄罗斯媒体管制法调整,将在俄罗斯停播。有消息称,具体停播时间在12月31日。

  据俄塔社11日报道,CNN的声明称:“我们将中止目前的在俄播送合约,希望在适当时间重新进入俄市场。但负责俄罗斯新闻的CNN莫斯科记者站业务不受影响。”此前,俄罗斯对境内独立媒体监管力度加强,规定媒体外资不得高于20%。另据报道,英国电信局 11日警告“今日俄罗斯”电视台,可能在英国境内禁播该电视台节目。英方称,国内该电视台报道乌克兰事件时,只报道俄方立场,忽视其他国家立场,如再出现类似情况,可能取消其播出许可。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http://news.sina.com.cn/w/2014-11-12/025331129609.shtml
455#
发表于 2014-11-21 18:31: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文摘类报纸转型思考  2014-11-21  中国报业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各种新兴通信和传播工具为基础的新媒体崭露头角,媒体格局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广告收入、发行量下滑明显,传统媒体转型,走媒体融合发展的道路,俨然成为众多媒体人的选择。作为传统媒体的文摘类报纸,转型发展、媒体融合的路该怎么走,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客观认识自身,筹划未来转型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文摘类报纸的转型迫在眉睫。文摘类报纸有着先天的弱势和自身的短板:


报纸性质制约。文摘类报纸按规定只能以转载公开出版的报刊、书籍、权威门户网站的内容,不可以刊登自采和原创稿件,只能转发其他媒体对社会热点、舆论焦点的报道,最大程度地追求新闻的“第二落点”和“首摘”。


新闻源制约。新闻来源的选择空间较小,有些新媒体发布的优质内容不能直接使用,造成报道的缺位和不到位,错失争取读者、为读者服务、扩大影响力的机会。


资源制约。文摘类报纸编辑力量较强,采访队伍薄弱,甚至根本没有采访队伍,要在新媒体的发展上有所作为,相比拥有完整采编队伍的党报、都市类报纸,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


时效制约。新媒体的新闻发布以秒计算,晚一秒就是旧闻,更不用说文摘类报纸的内容来源已是“慢一拍”的纸媒,且还要经过一整套出版流程,再送达到传播终端读者手里,往往已是两三天之后,内容要单纯从时效方面来“保鲜”几乎不可能。


借力社会发展,促进媒体融合


文摘类报纸现状虽不理想,但其发展前景依然被业界人士看好。其主要原因在于:


读者构成。文摘类报纸读者一般以中老年人为主,他们对新技术、新媒介敏感度较低,阅读习惯较为传统,倾向于选择纸质阅读。文摘类报纸读者大多来自中小城镇,囿于交通、通信设施等原因,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较窄,文摘类报纸是他们相对重要的信息来源渠道。从消费模式来说,中老年人收入较为固定,消费意愿和能力较弱,很少以不确定性较大的流量消费来获取信息,文摘类报纸则因此获得更多读者受众。目前,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超过2亿,他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模式,决定着这是一个有着巨大开发潜力、值得充分重视的读者市场。


城镇化发展目标。不久前,国家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将有1亿左右农业人口进入城镇落户。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会不断丰富,报刊也会有相应的增长空间。


新媒体发展特点。随着新技术的发展,门户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媒介形式不一而足,读者不断地更换和选择不同的媒介。相比而言,报纸读者群较为稳固,长久以来,纸质阅读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报纸和新媒体并非绝对的“零和博弈”关系,找准合作契机,建立合作机制,互惠互利,共谋发展。


转变办报理念,突破传统思维


当然,这并不是说文摘类报纸就可以不思进取,不求改变,而应正视自身的优势和薄弱点,在新的竞争环境下积极应对,谋求发展。


保持自身优势基因。文摘类报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为读者提供符合其需求的优质内容服务。文摘类报纸的每一个专版、专栏都有着准确的读者定位,其“优质内容服务”在于对新闻信息的筛选、整合,从海量信息精选出优质的信息,深度整合加工后,精准地传递给读者,为读者解决“信息过载”的难题。文摘类报纸仍应坚守自身优势,坚守提供有效的优质的信息服务宗旨,在此基础上,思考文摘类报纸的转型以及与新媒体的融合。


注重原创资源整合。信息多样化的时代,浅阅读、快阅读已呈普遍现象,深度内容渐渐成了稀缺品,这也成了文摘类报纸转型发展的一个有力抓手。文摘类报纸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在做好浅阅读服务的同时,须精耕深阅读服务。加大原创力度,一是要打破现有稿件的处理模式与流程,重构出版环节和要求,根据社会热点、舆论焦点来设置议题,聚合资料,拟定角度,重组稿件,让原有的材料经过重新编辑,出新出彩;二是可以将原创稿件部分或全部嵌入新媒体,结合新媒体信息来源更广更宽的优势,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整合的作用,实现有深度、有特色的内容服务。


培养新媒体思维。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用户至上,从为读者服务转变为用户至上,对传统媒体来说,这是一个较为艰难的转变,并非有了微博、微信、客户端就实现了观念的转变。必须从思想上充分认识互联网思维的本质特征,重新审视自身媒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改变“我编你看”的旧思维模式。要以新思维来追问运营机制、组织架构、内容生产的适应度,对组织架构、运营机制和工作流程进行调整,要把用户价值放在优先位置,加大读者的参与度,做到互动、分享,进而形成读者社区,为精细化的读者群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样才能更贴近用户、服务用户,形成共同的价值链条,在变革中得到发展。


构建全媒体平台。新媒体传播具有时效性强、信息来源广泛、互动性强、内容短长深浅结合灵活等特点和优势,决定了传统媒体不可缺席。文摘类报纸针对自身弱点和短板,应花大力气投入出版资源,布局网络、微博、微信、客户端新媒体平台,将其纳入自身发展的总体规划。要借助融合发展,突破新闻信息来源的制约,拓展和丰富内容来源,推出“原创”内容,充分发挥文摘类报纸的优势,与新媒体相融共生,形成新的传播模式、经营模式,在未来的传播格局中抢占一席之地。


构建读者圈。一般而言,文摘类报纸有相对固定的读者群。例如,《中国剪报》2014年期发行量为44万份,每份报纸平均阅读人数有3人,每期有近百万人阅读,旗下的《特别文摘》杂志期发行量140万份。《中国剪报》以中老年读者为主,《特别文摘》杂志以中青年读者为主。这两个读者圈既有独立部分也有交叉部分,并且可以相互转化。新媒体项目是以更新、更精、更深、更时尚的内容,吸引青年读者,构建青年读者圈。通过纸媒与新媒体的分工运营,让这三个读者圈各自发展,扩大独立部分,做大总量;交叉部分充实发展,强化影响力和凝聚力,固化读者群、用户群。这三个读者圈既相对独立又互为补充,最终可从整体上做大品牌效应,拓展新的生长空间。


作为一份文摘类报纸,我们一边用高质量的内容和线下活动来巩固老读者,一边用新体平台来拓展线上的影响范围和服务对象,力求探索出一条适合文摘类报纸的转型、融合发展之路。


作者:陈金伟(中国剪报社)

本文原载于:201411月上《中国报业》杂志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zUxMzYwMw==&mid=202682380&idx=1&sn=30d29abe5b8f4cfff09f20b269f5ad5b&key=bb9f5738b7857a0867ba7b45801a5462336227ff9a9c786861910f9d92eb0c2e13fc808295f28913b82384e1a70c0d3a&ascene=7&uin=Mjk2NDAyMjQyMw%3D%3D&devicetype=android-15&version=26000036&pass_ticket=50ad%2F8gqnfzS%2BAh2Aq4pjzkHHUiBe4ZmWjcbTBYMIViEg7szYpuHmr2RLTlgy5WT
456#
发表于 2014-11-22 15:29:2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地产大佬为何投传媒业? 2014-11-21 粤传媒研究院 [url=]粤传媒研究[/url]
地产是高利润的暴利行业,而传统媒体尤其是平面媒体近年来发展形势严峻,业绩下滑成大势。国内几大地产商携雄厚资本纷纷趁低杀入传媒业,时机颇另人回味。


文/粤传媒研究院
  
1114日晚间,恒大地产宣布,将通以现金形式买入新传媒集团约6.48亿股股份,占新传媒已发行股份总数的74.99%,成为新传媒的新当家。新传媒成立于1999年,是香港知名的周刊出版商,每周出版5本刊物,包括《东方新地》、《新假期》、《NM+Monday》、《流行新姿》及《经济一周》等。英皇集团主席杨受成是其主要持股人。继万达、利海、泛海之后,又一家大房地商进军传媒业。


看好文化产业?
我国的房地产开发事业已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最初房产商们一味的投资盖楼,从中赚取利益,随着时间的推移,地产大佬们将目光从纯粹的做地产开发转向兼顾做文化产业,整合资金,投资在众多的文化领域里。十八大会议明确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特别是发展新型的文化业态。如今,新的“政策春风”也助推了众多文化产业集团的成立,各大集团也在争相恐后的迈入文化领域。
201011月,恒大集团在北京成立了恒大文化产业集团,作为其文化娱乐板块运营和管理实体,涵盖恒大电影公司、恒大经纪公司、恒大发行公司、恒大音乐公司、恒大院线公司以及恒大动漫公司等六大产业板块。此次控股香港新传媒之后,不仅将产业链延伸至传媒、出版领域,还将拥有首个文化产业的上市平台。
2012121日,北京万达文化产业集团举行了成立仪式,据了解,该集团注册资本高达50亿元。除报刊杂志等传媒外,旗下还拥有万达院线、影视公司、剧场、电影科技娱乐园、文化主题公园等多种形式的文化业态。
说它们是文化航母一点也不为过。


文化配合地产?
很多地产公司逐渐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因此传媒自然成为其版图扩张的一环。同时,因为其它业务的需要,投资媒体能够打通上下游,为业务的开展提供诸多便利。
一是拿地。伴随着全国各地文化产业园的兴起,文化圈地愈演愈烈。从电影公司、动漫公司,到地产商以及与文化毫不搭边的各色企业,都成为这场文化圈地运动中的一员。由于房地产调控,近年来住宅与商业用地获批难度越来越大,而有了文化的背书,企业从政府圈地确实变得更为便利。过去,工业、制造业是圈地主角,现在文化则成为最时髦的项目。
百胜年代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兵直言,万达实际上是打着文化的旗号在做地产,它旗下所谓的文化企业不是为文化服务的,而是为地产服务的,它投资文化产业集团,并不是靠文化本身形成投入产出比,而是通过文化来吸引人群、吸引消费,从而从地产投资中获益。比如建文化旅游城、万达广场里建万达影院,其收益不是来自于文化内容本身,而是地产的收入。

二是作为经营地产的链条。房企进军传媒业除了能增加自身知名度以外,还能借媒体为我所用,在宣传等方面更好地控制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在多轮房产调控下,房企进军传媒业借机规避风险,同时,再通过投入、置换、分解等多途径实现效益最大化。


公关成本的高比例节约?
现代商业社会,公关、广告已经成为企业生存不可或缺的版图,然而,高昂的维护成本与难以预期的效果之间存在巨大落差。因此,大型企业纷纷自建媒体帝国,成为企业公关高效的自主渠道。而良好的公关运作和企业形象背后,则是品牌的高溢价以及股市的稳健态势。
相比于其他行业的高收益,传媒行业带给大佬们更多的不是投资产生的商业利润,而是对话语权的掌握,随之而来的则是难以计算的政策和舆论红利。(文/粤传媒研究院)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zA5MDA0NQ==&mid=201432346&idx=1&sn=011ebb4f074cd1ac75f7730d9e1aa85c&scene=1&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key=3b05b9857a786e1059d9bc6d8d4144f792709b17df345eec45ecdf38173cba8fdeea690f293e4aca1caadfa3444d3b2b&ascene=1&uin=Mjk2NDAyMjQyMw%3D%3D&devicetype=android-15&version=26000036&pass_ticket=Wiga%2BNJOSvkEkzbMJCu7JeL2Bxh0wUrTpLmUARRAVHmdcQxtqh7juzTY6x%2F6fwDD




457#
发表于 2014-11-23 15:48:1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浙报集团高海浩为何赌新闻客户端(完整版)

2014-11-23   伟哥日报

伟哥注:这是几天前的一个谈话记录,上周五,浙报集团的同仁打电话告诉我,浙江新闻客户端已经到了200万,现整理重发这个记录,供各位领导和同仁参考。


今天和某报业集团领导讨论浙报集团的“浙江新闻”客户端,他问我,高海浩搞这个是不是晚了?商业互联网的APP已经那么强大了,报业搞这个靠什么赚钱?


伟哥当时讲了这么几点:
  第一:对商业互联网和国有传媒集团,新闻客户端的价值差异很大,新闻业务现在只是商业互联网巨头的防御工具,并非战略目标,而对于大型国有传媒集团来说,这是弯道超车,借力实现平台战略的机会,当然这取决于政府不对称管制的力度和期限。


第二:机会还有,但窗口期非常短,速度慢了,前功尽弃。2009年前,在PC端存在一个四五年的短暂的流量红利机会,可惜各大报业集团沉迷窝里斗,几乎全部没抓住。目前平台和移动端这两个战略方向,高海浩还是把握的很准的,但是最佳方式并不是自己做,而是并购,比如Zaker、今日头条,都是不错的并购对象,你现在不买,以后会越来越贵,且有价值的收购标的会越来越少,收购比自己做更快,但高并没有像此前收购边锋浩方游戏业务那样,以资本方式快速解决问题(大型媒体集团转型所必须的流量平台)。浙江新闻客户端现在在用体制优势狂推,这是对的,体制优势不用是傻子。当然,新闻本身非重度应用,要构建入口和平台价值,光靠新闻是不行的,就像郭全中教授指出的那样,必须取得浙江各级政府支持,把各种数据应用拿过来,向目标用户赋能,以快速抢占地盘。


  第三:战略价值。只有实现对浙江本省互联网流量、入口的上游区域截留,才可能构建高门槛、排他性的独特商业模式。这也是在赌,现在中央监管部门的取向存在不确定性,如果意识形态收紧,趋向保守,如果浙报集团在此之前抢跑部署到位,就必然会取得战略卡位价值。从目前态势观察,监管部门在政治考量和经济考量的多重压力下,极有可能把新闻传播权重新定义,乃至修改游戏规则,商业互联网可能被迫出局,届时浙江模式就可能成为样板,尽享我所常说的国有媒体的隐形权力的红利,我推测,高在赌这个。


  第四:商业模式,不用多虑。完成本地流量归集和入口垄断,就CPS/CPA/CPM已经是相当大的收入了。现在就看他们能不能做到1000万的本地用户量和1个亿的UV,达到了这个阈值,商业上就没问题了,整个集团的CP业务也找到了自行变现的平台。这种平台的价值,边锋浩方无法提供,社交媒体无法提供。


伟哥本人预测:浙报集团和高海浩可能已经在寻找下一个战略性收购目标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U2ODU1NA==&mid=202161817&idx=1&sn=cf8520f44a10e8307fd94cb49d119ee9&scene=1&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key=4fbdd87c65beefb35c64ffdf7f8d4bac46d3fc4863d9db60a6fece2ec6d5e6ad767730cf3c241384ac67b29e505951b5&ascene=1&uin=Mjk2NDAyMjQyMw%3D%3D&devicetype=android-15&version=26000036&pass_ticket=uzDOWzL5wnw19r9FNnRh2LbZbx%2BX5lLHhR814FMTMVgIxLlz83gQlSt0jCb7PEK4





458#
发表于 2014-11-30 14:50:33 | 只看该作者
俄加强打击网络盗版
http://news.mtrend.cn/19069.html
459#
发表于 2014-12-6 09:10: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杂文报》停刊
2014-12-05 22:25:00 来源:
澎湃新闻网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杂文报》宣布停刊。

12月5日,燕赵晚报前副总编韩联社通过其个人认证微博发布了一则消息: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杂文报》宣布停刊。

此后,该条消息经多名网络大V转发。澎湃新闻致电河北新闻网新闻热线,对方也确认了《杂文报》即将停刊的事实,但没有透露具体停刊原因。

《杂文报》的停刊启事上写到,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集中精力、集中力量使杂文采编再上新水平,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决定,《杂文报》自2015年1月1日起停刊,整合有限报刊资源,聚集精干优势力量,下大力办好《杂文月刊》。

《杂文报》创刊于1983年,由时任河北省委书记高扬主持创办。《杂文报》曾在2011年改版,改版后的报纸每周发2期,分别在周二、周五发刊,版面为8版4开。《杂文报》的报头辑选鲁迅手书,该报曾先后获得河北省十佳报纸、全国文化艺术类十佳报纸和“我们最喜欢的中国文化艺术报纸评比”一等奖等。

《杂文报》以其可读性强、针砭时弊的风格,在杂文爱好者中颇具影响力,该报曾在20世纪末红极一时。停刊消息传出,不少人表示惋惜。

一位《杂文报》曾经的作者对澎湃新闻回忆,《杂文报》曾是20世纪末那一代青年人的集体回忆,“当时我还在上高中,经常去报亭买这份报纸,上了大学后经常给他们投稿,也发了一些。”

“他们的文风很对那个时候年轻人的口味。”这位曾经的作者回忆,“不过到了2005年之后,它的影响就越来越小,我已经有快10年没看过这份报纸了,不过听说它停刊了还是不免有些伤感。


著名评论人韩浩月也在其个人微博上表达了惋惜之情,他说,曾经发行量巨大的《杂文报》,聚集过大量优秀杂文家,文章尺度一度很大,在报纸时评版要么撤销、要么“跪着批评”的今天,这份报纸的停刊说明杂文真的没了生存空间。

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詹国枢则在其微博表示,此类报纸,面对网络冲突,停刊是必然的。纸媒尤其是报纸,肯定会停刊一批,这是无可阻挡的。但报纸最终还会作为奢侈读物而存在,当然数量会大大减少。

(原标题: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杂文报》停刊,“是一代人集体回忆”)

http://news.163.com/14/1205/22/ACO22GGK00014SEH.html

460#
发表于 2014-12-14 22:14:50 | 只看该作者
http://tech.ifeng.com/a/20141212/40902750_0.shtml
《今晚报·法文版》巴黎创刊

2014年12月12日 10:18

来源:新华网
作者:尚栩








0人参与
0评论



新华网巴黎12月10日电(记者尚栩)《法国侨报》与《今晚报》10日在巴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今晚报·法文版》正式创刊,将通过《法国侨报》进行出版发行,以期成为宣传中国和天津的一扇新窗口。
《法国侨报》社社长钱海芬说,此次与《今晚报》开展合作,旨在向法国及其周边地区宣传天津,传播天津的声音和形象,促进天津同法国间交流与合作。她确信,双方通过共同努力,将可向世界讲述中国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推广中华好文化。
《今晚报》社副社长刘晓津介绍说,《今晚报》将拓展海外版发展作为2014年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相继在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与当地华文媒体展开合作。她相信,此次同《法国侨报》的合作将会成为宣传中国和天津的一扇新窗口。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新闻参赞吴小俊见证了两家媒体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他说,此次签约代表着媒体合作的新步伐。相信双方合作不仅可为两家媒体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会为中法间更好地相互了解、认知和欣赏作出积极贡献。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