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学教育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441#
发表于 2024-12-3 15:11:18 | 只看该作者
《现代传播》主编隋岩教授当选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   

近日,中国新闻史学会2024年度理事大会在江苏南京召开。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学院院长、《现代传播》主编隋岩教授当选为学会新一任会长。

隋岩,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学院院长、《现代传播》主编,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

学术成果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两次(《符号中国》和《互联网群聚传播》),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两次(《互联网群聚传播》和《网络语言与社会表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两次(《群体传播时代:信息生产方式变革与影响》和《网络叙事的生成机制及其群体传播的互文性》)、二等奖一次,以及吴玉章奖、金鹰奖一等奖、星光奖一等奖等政府奖项。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和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2项。目前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主持第一批新时代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新媒介与社会发展》。代表性论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顶级、权威期刊,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11篇。
     学术专著《符号传播模式》和《符号里的中国》被翻译为英语、俄语、韩语等语言在世界多个国家出版。这两部专著的英文版分别重印10次和9次,俄文版重印2次,英文版被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瑞典、比利时、以色列、阿联酋等国家的109个和124个图书馆收藏,包括牛津、剑桥、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哥伦比亚、普林斯顿、杜克、布朗等大学图书馆,以及美国国会、苏格兰国立、威尔士国立、纽约公共、新加坡国家等国立图书馆。这两部专著在世界范围的广泛传播践行了“讲好中国故事”中的“讲好中国学术故事”,以及“中华学术走出去”、中华学术国际传播的时代使命。

     中国新闻史学会是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唯一的国家一级学会。学会自成立以来,以新闻史研究为根基,致力于推动我国新闻传播学学术发展,努力为学界提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


来源:现代传播(公众号)


编辑:李梦瑶




442#
发表于 2024-12-3 21:43:15 | 只看该作者
央视主持人肖东坡受聘为河北美术学院影视艺术学院名誉院长



12月1日,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肖东坡教授,受聘为河北美术学院影视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河北美术学院举办者、校长甄忠义教授出席活动并为肖东坡颁发聘书。影视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峰,播音与录音学科建设负责人、播音与主持艺术教研室主任路雯皓,播音与主持艺术教研室副主任杨凯杰参加活动。活动由影视艺术学院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朱元杰主持。



朱元杰介绍了肖东坡的工作经历、学术成就,特别是与河北美术学院的交流、交往与合作,并对其加盟影视艺术学院表达了诚挚的欢迎。

甄忠义对肖东坡受聘为河北美术学院影视艺术学院名誉院长表示欢迎,希望肖东坡对影视艺术学院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及社会服务等提出宝贵意见建议,助推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建设。

肖东坡对受聘影视艺术学院表达了诚挚感谢,并表示今后将继续努力,多出成果,为学校的工作做出新贡献。聘任仪式后,肖东坡作题为《未来,有很多想不到》的讲座。他详细阐述了作为一名媒体人应该具备的素养和能力,还分享了自己与团队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过程中的尝试、开拓与创新。他指出,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而作为未来的媒体从业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还要具备创新思维和人文关怀,更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他鼓励学生要勇于尝试新事物,多去挑战一些新鲜事,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王峰表示,此次讲座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行业经验和人生智慧,更为他们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他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认真消化讲座内容,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肖东坡简介


肖东坡,男,1969年4月出生,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其主持的《喜上加喜》《乡约》等节目深受观众喜爱。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央和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曾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中国播音与主持作品奖电视主持一等奖、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金奖、中国十佳电视主持人、中国传媒百强栏目创新贡献奖、中国传媒经理人奖、中国电视“60年60人”、第16届上海电视节电视节目主持人30年年度风云人物、全国电视民生栏目影响力制片人、“影响中国传媒”领军人物、两岸四地年度广播电视影响力人物、农业农村部年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妇女之友。



来源:软科(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CRhaGwQ_VHjT_HkEv6X0g
编辑:李梦瑶






443#
发表于 2024-12-4 15:05: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李梦瑶

444#
发表于 2024-12-11 21:18: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马少华:人大新闻系初办那些年
我在前几天写完了《我读人大新闻学院的“编年纪事”》之后,早晚继续翻阅《木铎日新——人大新闻学院纪事(1955-2010)》——主要关注人大新闻系创办初年那些事。
人大新闻系创办于1955年。
中国人民大学则创办于1950年,早于前者5年。
《中国人民大学大事记(1937年7月-1992年2月)》是作为校庆55周年的献礼而在原《中国人民大学大事年表》的基础上“补充、修订和改写”的。(本文以下简称为《人民大学大事记》)
(这一本我是多年前在旧书店买到的。)
而《木铎日新——人大新闻学院纪事(1955-2010》则是为纪念新闻学院(原新闻系)创办55周年而编写的。(本文以下简称为《新闻学院纪事》)
我手里只有这两本编年体例的非正式出版物,信息并不丰富。但从中大致可以看出人大新闻系最初那些年的一些办学特点。
我取两书时间和记事重合的部分,相互参照,也对它们的编写水平略作评价。
虽然人大新闻系创办于1955年,但《人民大学大事记》在1955年并无一语写到新闻系的创建。首次提到“新闻系”,是在1958年10月12日:“新闻系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合办《汉语拼音报》创刊。”
——这个信息也见于《新闻学院纪事》,内容更详。在“大跃进”的高潮中,那一年新闻系创办了好几份报纸。
但《人民大学大事记》总体上构成理解人大新闻系最初那些年的背景。
《人民大学大事记》并没有对创办之初的学科体系做专门的介绍。人大最早设立的系仅从1950年的一些动态信息可以看到:计划经济系、财政信用系、工厂管理系、合作系、贸易系,等等。
“合作系”是学什么的?从1954年5月18日全国高等院系调整一则通知中可以看到:

中国人民大学增设农业经济。合作系取消,其供销与消费合作社专业设在贸易经济系内。

显然,“供销与消费合作社专业”及原来所属的“合作系”都是划分得很细,差不多与一线机构“直接对口”的。
1953年10月4日,在建校3周年庆祝大会条下写道:
当时,我校本科有经济计划、财政、贸易、合作社、统计、外交、法律、俄文、工业经济9个系。(121页)

而根据高教部颁发的《1954年院系调整后全国高等财经院系专业设置概况》,
中国人民大学设置:经济计划系,其专业为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计划;工业经济系,其专业为工业经济、工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经济系,其专业为农业经济;统计系,其专业为统计学;财政信用系,其专业为财政学、货币与信贷;贸易经济系,其专业为贸易经济、供销与消费合作社。(125页)
“农业经济系”在1960年改为“人民公社经济系”。
由此可见,创办之初的人民大学,在学科设置上直接服务生产和经济的倾向比较明显。这其实是当年计划经济体制在高校的投影。
这也许可以解释人大创办之初为什么没有新闻系。因为后者对于建国初年紧迫的建设需求来说似是“不急之务”。
另外,当时北京的北京大学,上海的复旦大学都已经有新闻专业和新闻系了。中央党校还有一个新闻班。胡乔木给那个班讲过社论写作。
1955年人大开设新闻系的时候,调动的师资力量,就有北大和复旦这两个来源。而1958年北京大学新闻专业并入人大新闻系和1970年(中国人民大学停办后)人大新闻系成建制转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也可以在上述背景中理解。
此外,“文学、汉语和外语三个教研室划归新闻系”——《新闻学院纪事》1955年综述中这一句话有点令人费解。这三个在一般综合大学往往单独成系或作为专业的学科只作为人大新闻系下的教研室,可能同样反映了人民大学创建初年倾向于经济建设实务的特点。因为文学、汉语和外语至少在人大设置的学科体系中是比“新闻”距离生产建设更远的学科。尽管人大在创办之初就有俄文系。
【少华按:《人民大学大事记》1950年1月记“1949年12月由华北大学转入的俄文专修班改成俄文系”。而在1953年10月又记“成立 直属俄文教研室”。两者似乎矛盾。或是考订之疏。】
据《新闻学院纪事》中的“院史概述”:
1960年,文学、汉语、外语教研室脱离新闻系,文学与汉语教研室组建成立了语言文学系,外语教研室成立了外语系。(4页)
【少华按:“俄文”是一种外语。“俄文系”或者“俄文教研室”竟在“外语教研室”之外,这一点也令人费解。】
再看新闻系创办之初的师资来源和培养目标。
1955年,在从中央党校、《人民日报》、辽宁省委宣传部、《河北日报》及人大外交系调入人大新闻系筹备外的师资之外,暑假里还有北大新闻专业的几位毕业生被分配到人大新闻系。
1956年的综述中写道:
本年,蓝鸿文、玛希、王肖山由新闻系学生抽调为教员;余致浚、华青禾从中央党校新闻班调入……胡文龙、徐国兴、汤世恩、王泰玄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本科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20页)
其中,蓝鸿文、胡文龙、王泰玄三位老师,是我有幸亲眼见到并且相识的最早的新闻系前辈。
关于蓝鸿文老师,我在前一篇《我读人大新闻学院的“编年纪事”》中讲过,他是在《新闻学院纪事》中被冠名为“新闻教育家”的。上文说他“由新闻系学生抽调为教员”,可能让人有点疑惑。其实,他早在建国前就曾读过重庆南泉新闻专科学校,并且留校任教。后来还做过《新华日报》和《西康日报》记者。他其实是以《西康日报》记者身份来人大新闻系带薪深造。所以刚当了一个月“学生”,就成了老师。戏剧性地反映了人大新闻系初创时的师资特点。
胡文龙老师是我入职试讲时在教室考察我的老师之一,也讲评论课,在我入职两年前的1999年退休。至于王泰玄老师,我还真和他在一个办公室休息过。二十多年前的新闻学院,每个教研室或者相近教研室的老师共用一个办公室。王泰玄老师虽已经退休,但仍然带一门课。中午休息时就拿一件衣物垫着头,躺在办公室桌上。
《新闻学院纪事》在1955年的本年综述中写道:
本年度,按照高教部和学校对教学的统一要求和规定,借鉴北京大学新闻专业、复旦大学新闻学系的教学计划和苏联的新闻教学模式,新闻系制定了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确立了“既懂马列主义和人类知识的精华,又有中国革命的实践,特别是掌握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既要学习大学所需要的各种课程,又要突出新闻的重点突出新闻的多面手”的新闻教育思想。(18页)

当年9月:
“人大新闻系招收100名四年制新闻专业调干生。他们均是各省级媒体以上的编辑记者和区级媒体组长级别的编辑记者,在新闻出版领域工作3年以上,经学校考试合格后录取。这批学生分四个班,毕业后回原单位。”

1956年:
上半年,中宣部决定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内开设出版专业,学制3年,学生由各社保送报考。报考条件是:从事出版工作3年以上的党团员,有高中毕业的文化水平,身体健康,年龄在35岁以下。报名后参加考试 (考语文、政治、历史、地理4不请自来)。学习期间带职带薪,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18~19页)

6月下旬,新闻系面向全国扩大招生,除继续招收200名三年制新闻单位调干生外,还面向社会招收了四年制非新闻单位在职干部本科生,共385人,三年制的均是在职干部,入校后分5个班,其中有一个广播班;四年制部分学生进入 国际新闻不请自来学习,是国家培养的对外宣传方面的人才。(19页)

这种在职培训性质的学生来源,也是当时人大在整个教育体系内的独特功能决定的。
就在人大新闻系创办前一年的1954年,《人民大学大事记》该年5月28日载:
高等教育部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国人民大学培养工农干部的作用,决定除俄文系、外交系参加全国统一招生招收一部分高中毕业生外,本科其他各他均完全招收在职干部及产业工人,并决定由学校自行办理招生事宜。(125页)
这实际上确定了中国人民大学在整体教育架构中的“培训”功能。这是因为当年的在职教育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尽管人大本身从1951年起就开始试办函授专修班。
而工农速成中学也在1952年移归人大管理。这个工农速成中学在1959年5月改为人大的预科,1960年改为人大附属中学。这就是现在北京市高考中名列前茅的人大附中的源头。
显然,人大此后几十年的发展,其实是逐渐脱离这种承担工农培训的国家定位。
此前的1953年4月5日记述:
  为开辟培养新型工农知识分子的道路,有效地贯彻彻底招待我校的方针与任务,经中国人民大学党组讨论,拟采取下列措施:适当缩小专修科,各专业班并入各有关系,在各系设立专修班;本科中青年知识分子的比例适当加大,但必须挑选高中毕业生中的优秀分子;产业工人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干部,在本科学生中要保持应有的比例;工人、干部中文化程度低者,先入预科补习文化,专修班轮训企业部门科长以上的在职干部。(119 页)

  从这一段记述来看,人大在保障中央确定的培训优秀工农和干部功能的同时,自身也有逐渐使教学体系贴近普通大学的倾向。
当年9月条下:
30日  中国人民大学建校之始,就遵照中央指示,尽量吸收产业工人入校学习。1950年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各业务部门的帮助下,招收了近300名产业工人入学。今年本科经济计划、统计、工业经济、贸易、合作等系的440名毕业生中,有50余人是工人,占全部毕业生人数的12%。(120页)

从写作的角度来说,这两本“大事记”都是比较干枯的文本,也就是简单事实的罗列。因为这毕竟比包含具体描写和审慎评价的“校史”“院史”更容易成书。而《人民大学大事记》好像比《新闻学院纪事》更干枯。
《人民大学大事记》优于《新闻学院纪事》的地方在于,它是系事于日的,至少时间信息更为具体,便于查阅一些文件发布的具体日期。也明显有档案文献作依据。后者是系事于月的。
我对于《人民大学大事记》所记具体信息最深的一条是1950年10月的一条:
31日 铁师子胡同一号校舍连接两楼之间的天桥倾塌,摔伤同学30余名。(105页)

囧事不隐,值得称赞。这一条其实反映了人大创办之初的“因陋就简”。尽管“铁狮子胡同一号其实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而新闻系创办之初那些年,则在东城海运仓胡同,与我工作过的中国青年报居然在同一个胡同。我也是在《新闻学院纪事》中才知道。
《新闻学院纪事》优于《人民大学大事记》的地方,在于有脚注——标明正文所引文献的来源。《人民大学大事记》全书无一脚注。
在简单罗列事实之间,两书也偶有少数综述性文字。这些综述性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不同时代编者的认识水平。
比如1957年“反右”,是上世纪中期中国对于知识界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在《人民大学大事记》中,除了5月份有传达北京市委“整风决定”,“召开党外教授座谈会,座谈校内矛盾”,以及校领导向全校作整风运动报告、动员报告和整风情况的报告的五条信息之外,在6月6日条下有这样一段综述:
“在整风过程中,我校极少数右派分子和社会上的右派分子相呼应,乘机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动进攻,妄图取代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日报》发表了《这是为什么》的社论后,我校广大群众对这种进攻进行了坚决的反击。”(140页)

这一段话没有反映出“反右”中绝大多数右派均属错划,以及中央后来大范围平反的整体评价。
其实,对于“反右”运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1981年6月27日一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一个基本的、权威的依据。抄录如下:
这一年在全党开展整风运动,发动群众向党提出批评建议,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正常步骤。在整风过程中,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鼓吹所谓“大鸣大放”,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肆地发动进攻,妄图取代共产党的领导,对这种进攻进行坚决的反击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但是反右派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了,把一批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内干部错划为“右派分子”,造成了不幸的后果。

两相对比,可以看出,《人民大学大事记》中“在整风过程中,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鼓吹所谓“大鸣大放”,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肆地发动进攻,妄图取代共产党的领导”一句,是从中央决议中直接抄出来的。但却恰恰漏掉了《决议》中“但是反右派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了,把一批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内干部错划为“右派分子”,造成了不幸的后果”这一“但书”(意义重要的转折)。这种疏漏对于那些在这场运动中无辜蒙冤的师生显然是不公正的。
中国新闻网“影响中国之60大事件”曾对“反右运动”有比较完整的概述,前面基本照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结论,而后半段对错划和平反有更详的信息,更明确的评价:
它把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当作了敌我矛盾,把一些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内干部错划为“右派分子”,挫伤了一些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造成了不幸的后果。

从1959年到1964年,党先后给大约30余万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人摘掉了帽子。1978年,党中央决定对尚未摘帽的错划为“右派分子”的同志全部摘帽,彻底平反。1981年底,这项工作基本完成。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大事记》都付诸阙如。
而《新闻学院纪事》则在1957年条下最后的综述中写道:
本年度,受上半年的“整风鸣放”影响,在学校统一领导下,新闻系掀起了“整风运动”,批判资产阶级新闻学,大讨论、大字报泛滥,“鸣放”热烈,一些师生被错划为“右派”分子,正常的新闻教学秩序被打乱。下半年又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影响干涉了新闻系正常的教育秩序。(22页)
两相对比,编写叙事水平和政策水平高下立判。当然,两本书的编写相差18年。
而《新闻学院纪事》系于1960年4月条下关于当年4月18日到次年上半年新闻“学术批判运动”的近九百字综述,则明显凝结着一种历史反思的视角——即使不是编写者的反思,也是所引资料来源的反思,且编入后肯定得到了新闻学院官方认可。这也是《人民大学大事记》完全没有的。
我从中摘出一些句子:
在系党总支的组织下,学生被动员起来,逐个检查教师编写的课堂讲义……这项检查活动到8月结束,找出许多“资产阶级新闻观点”,作为批判相关教师的根据。

系党总支组织三年级、四年级学生编写《中共报刊史》《新闻学基本原理》教材,捍卫“报纸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和阶级斗争的工具”的基本观点,断章取义地摘取一些“错误观点”,内部编成《资产阶级新闻点》加以批判。

师生间的激烈辩论,后转为政治批判。在以后的运动中基本可分为两面,一面是以系党总支为中心的部分教员及学生,一面是甘惜分、张隆栋、方汉奇等教师。7月25日,新闻系召开“新闻学学术批判报告会”,会议为期三天,会议采用大鸣大放的群众运动方式。

可以看出,这些有评价倾向的叙述都是勇于面对历史的。也没有回避矛盾。
在这本书开头的“院史概述”中,从1957年“反右”扩大和化到1961年中央对“左”倾路线有所纠正的背景下,比较完整地概述“人大新闻系的“学术批判”运动”。
“概述”是弥补“编年体”不足的体例,也体现编者叙事功力。没有“校史概述”,是《中国人民大学大事记》结构上的缺陷。
而在《人民大学大事记》中,与此对应的记述是这样一句话,可以作为新闻系“新闻学学术批判”的背景:
从8月初至11月 我校检查和批判教学中的“修正主义”观点为中心的教学检查运动 ,对一些教师进行批判。(157)

《新闻学院纪事》面对历史问题的这种态度也反映在对相关人物命运的叙述上。
在1958年第一条就写到:
1月,新闻系按照学校部署,朝廷“整风反右”补课。新闻系500多师生中被错划为“右派”的43人,错划为“中右”的80多人。(22 页)

在1959年的综述中就写到:
依据中共中央庐山会议“反右倾”的精神,高等院校也在党内开展了“反右倾”运动。人大新闻系的罗列(新闻系副主任)、汪溪(采访与写作教研室主任)余致浚(报纸编辑教研室主任)、刘爱芝(报刊史教研室原主任,当时已调到红旗杂志社)被扣上“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撤去党政领导职务下放农村。另外数名业务骨干,虽未被点名却已备案。(27~28页)

在上面这几位新闻系早年的教师中,我恰好最早听说过的是刘爱芝。那是我大学本科毕业后在《甘肃日报》工作时听说的。他曾经担任过《甘肃日报》总编辑,我去之前早就调到北京担任《光明日报》总编辑了。对于刚刚走上新闻岗位的我来说,他只是一个传说。
那时我完全不知道他还曾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教师。也许现在新闻学院也只有方汉奇先生那一辈人记得他了。
近70年的新闻学院,人来人往,人聚人散,如川流不息。这也是我读《新闻学院纪事》常常生出的一种感慨。

除了1957年的政治运动,1957年的“下放劳动”和1958年的 “大跃进”也在人民大学和新闻系的教育史上留下了印记。
1957年5月10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各级领导人员参加体力劳动的指示》,要求——
“不仅县、区、乡的干部,而且县级以上的各级党委的主要领导人员、在政府和人民团体中工作的党的主要干部,包括党的中央委员在内,凡是能够参加体力劳动的,都应该每年抽出一部分时间参加一部分体力劳动”
于是,在《人民大学大事记》1957年10月写道:
9日 学校召开学工人员大会,胡锡奎副校长作“精简机构、干部下放参加劳动生产”的动员报告。
16日 公布第一批下放劳动锻炼的干部老师名单。
19、20日分别在西郊、城内举行欢迎第一批下放干部教师大会。会后,全校600多名干部教师分赴丰台、海淀4个乡劳动锻炼。(141页)
从校领导作下放报告到公布下放名单,在一周之内。从公布下放名单到欢送下放,在三四天之内。
《新闻学院纪事》1957年写道:
10月,人民大学把大批教师干部下放到丰台张郭庄乡农业社劳动锻炼一年。新闻系教师由总支部书记邓茂生带队,成员有:王肖山、杨维、王泰玄、侯君岚、张友谅、温永禄、刘瑞莲、洪有纾、胡允信、鲍慧、郑正南、谢章涛、宋兆春等,1958年10月大部分教师返校后回到原教研室。
而在《中国人民大学大事记》中,1959年9月还有一句:
8日,我校第三批下放干部教师122人走上劳动岗位。(152页)
1960年8月还有一句:
第三批下放干部和教师劳动期满,本月回校;第四批下放干部和教师本月走上劳动岗位。(157页)
可见,“下放劳动”在人大和新闻系延续多年。

《新闻学院纪事》1958年:
从5月到8月,新闻系掀起三个跃进高潮:
第一, 经过两个月的筹备,新闻系印刷厂建成……
第二, 大办工厂、农村街道党委的基层报……
第三, 大搞科研誓师大会。
  最后一条还有一句消极评价:“精神虽可嘉,但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科研活动。”(24页)
9月初,新闻系举办“红专跃进展览会”……
10月,全校掀起大炼钢铁热潮,新闻系师生亦投入其中。
而《人民大学大事记》则在1958年10月写到:
18日 全校为实现国家1070吨钢的指标掀起土法炼钢的群众运动,今日起在校内砌炉炼钢。(147页)

对照同一个学校不同时期的两个历史文本,我感觉到:即使是这种最简单的“年谱”,即使是局限于一个学校、一个系,也并不好写。因为它必然反映出对历史的态度,也必然反映出对于人的态度。
这正是相关读者对其寄予的期待。

原标题:人大新闻系初办那些年
来源:少华读书(公众号)
编辑:李佳

445#
发表于 2024-12-12 13:16:0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传媒口述史 | 杨保军:板凳甘坐廿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7),教育部第二支持期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22),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突出贡献专家,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支持计划”特聘教授(吴玉章讲席教授)。曾获中国人民大学大华杰出教学贡献奖,中国人民大学师德标兵。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法政部学术委员会委员,新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曾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首席专家、《国际新闻界》杂志副主编。
出版学术专著“新闻十论”——《新闻事实论》《新闻价值论》《新闻观念论》《新闻规律论》等十余部。2024年出版“10+1”(“新闻十论”新修+当代中国新闻理论研究总论)。出版本科教材有《新闻理论教程》、研究生教材《新闻理论研究引论》。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首届优秀教材奖一等奖等。
10本书,超400万字,这是杨保军花费20多年完成的学术工作。自1999年撰写博士论文《新闻事实论》至今,杨保军始终将新闻学重大基础性理论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为建设当代中国新闻理论研究大厦培土奠基。
他曾在撰写博士论文后立志写下“新闻三部曲”,却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发现新闻理论世界更为广阔的天地。从“三论”到“十论”,不变的是对新闻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世界中获得久远”。
一、二十年著书立说新闻“十论”
2024年,“新闻十论”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新修版的“十论”被纳入“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工程”丛书,成为中国人民大学重大规划项目。这反映出它们对于当代中国新闻理论研究的贡献与价值。
“‘新闻十论’整整用了20年时间。回头望去,我由青年、中年开始步入老年,黑发变成了‘二毛’、再到近乎全白,但当年的愿望也由想象一步步变成了摆在面前的文本,思想变成了可触可摸的文字,说实话,自己是相当欣慰的。”当“新闻十论”正式出版时,杨保军如此感慨。
《新闻事实论》是杨保军的博士毕业论文,也是他“十论”的第一部。在书中,他围绕“新闻事实”这一核心概念,系统地对其进行剖析,并提出很多原创性的看法。例如,他在将新闻事实放置于新闻生产动态视野下考察时提出,新闻事实仿佛就是流水线上不断变化存在形态和样式的事物,最初具有客观形态的事实被传播者以观念化和符号化方式转变成信息形态,而当它被受众接收和解读时又形成新的形态。时至今日,尽管传播媒介不断更迭,但这些判断却依然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在杨保军正式攻读博士时,他就已将“新闻事实”作为研究的主要问题。谈及将此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他说,除了事实在新闻传播理论体系和新闻传播实践中的核心地位外,也囊括了他的学术“野心”,“我想通过选择这样一个基础性问题的办法,为自己今后的学习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样的想法在博士论文出版后得到了具象化的延续。2001年10月,在杨保军留校任教后不久,新华出版社出版了《新闻事实论》,他有了再写《新闻价值论》和《新闻自由论》两论的想法。他的导师童兵先生在《新闻事实论》出版序言中写道,“‘三部曲’搞成了,是对中国新闻传播学基础研究的一个贡献”。
备受激励的他在2001年年底开始着手《新闻价值论》。在写作过程中,他有了个大胆的想法:能否在全国范围内找一些年富力强的学者就新闻基础理论问题做系列研究:彼时资历尚浅的他将这个想法告诉了童兵先生,经过半年筹备组建,很多人“面露难色”,表示“此事不好做”。面对如此情况,童兵先生鼓励他,“你若情愿,就一个人慢慢做吧”。
2003年,《新闻价值论》正式出版,《新闻自由论》两三万字的写作大纲基本完成。“我想着再用两三年时间,写完《新闻自由论》,‘三部曲’就结束了,然后再做其他问题的研究。”但也在这时,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传来,改变了他的学术轨迹,也进一步推动“十论”的诞生。
2003年11月的一个夜里,接近11点时,一位老先生给杨保军家打来电话。“他不紧不慢、‘笑眯眯’地告知我:‘祝贺你,保军,你这个小老鼠掉到大米缸里啦,你的论文《新闻事实论》入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啦!’”这位老先生,正是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方汉奇。
“方先生电话里又鼓励了我几句,我表示了感谢,还表达了继续努力的决心”,杨保军回忆说,“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不仅名声听起来还不错,同时也是件比较实惠的事情,因为可以申报特别资助基金。我申报了‘新闻理论基础系列专论’研究的课题,承诺写三部专著——《新闻本体论》《新闻真实论》《新闻道德论》。这一下子等于把自己‘逼上梁山’,但也因此我正式规划起‘新闻十论’的写作”。
于是,20年间,一个个原创性极强的理论观点得到输出和阐释。他在《新闻精神论》中指出,新闻精神的核心是求实为本的科学精神、公正至上的人文精神、和谐为美的自由精神:他在《新闻道德论》中将新闻道德原理、新闻道德规范论、新闻道德品质论等综合起来,建立综合立体的新闻道德理论体系:他在《新闻主体论》中提出“三元传播主体类型结构”,将职业主体、民众个体和非职业新闻传播主体等共同纳入研究视野,从理论层面回应了媒介变革所带来的传播关系调整……
这些内容得到了新闻学界的普遍肯定——一些学者撰写了评价文章:有些专著被一些新闻传播学院列为研究生、博士生必读书目或参考书目。
此外,“十论”中的多半著作获得了不同类型、层级的奖项。除《新闻事实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外,《新闻价值论》《新闻活动论》《新闻道德论》《新闻观念论》《新闻规律论》分别获得了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八届、第九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一等奖、二等奖,《新闻观念论》还获得了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奖,《新闻规律论》获得了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新闻精神论》《新闻规律论》等也曾获得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这些著作到底分值几何,获奖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还是要交给未来的时间去说话。”在杨保军看来,总字数超400万字的专著集是对他过去20多年来新闻学研究的主要总结,他也在等待另外的机会总结并出版他对其他领域一些问题的思考与研究。
二、中学教师、记者、学者的独特成长之路
36岁入学的“大龄”博士,专科物理、硕士哲学、博士新闻学的跨专业背景,以及中学老师、报社编辑等过往多重身份都让杨保军的经历多了一层“传奇”色彩。或许,正是这样一条独特且难以复制的成长之路,造就了如今的他。“在这些不同地方、不同的岗位上,我能以不同的视野、不同的方式,并在不同层次上经历中国社会、了解中国社会、理解中国社会”。
杨保军形容自己从事新闻理论研究是“半路出家”。“曾做过5年多中学教师,7年多《陕西日报》记者、编辑。”这是在《新闻事实论》的作者简介上的一段话,短短一行字凝结了12年的光阴。
渭南师范学院物理专业毕业后,杨保军曾经在陕西省耀县柳林中学工作。这座背靠大山、面临小河的学校如今已经变成一座宾馆。到西安市第六十六中学工作后,他考进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专业,开始以学术的方式“思考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
硕士毕业后,他进入陕西日报社工作,在那里,每一通接听过的热线,每一篇撰写过的评论,每一盏照亮夜班版面的灯光,都在刺激着他、推动着他走上新闻研究的征程。
“我看到的事实、我亲历的实践、我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促使我从一个新闻一线的工作者转变成了一个新闻理论研究者。”正因如此,尽管他所研究的都是理论问题,他的许多研究中没有大量的案例,但他所提出的命题、得出的结论却不是悬浮的,而是能正中新闻实践靶心的,是能回应中国新闻业困惑和问题的。正是那12年的时光为他后续的研究注入了丰富的实践阅历和生活经验,那是独属于他的学术田野。
“高校教师,除了教学是首位的事情,下来最重要的就是科研,何况这两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没有好的科研,本质上很难有好的教学。教学是前台,科研是幕后。”留校中国人民大学后,杨保军再一次开始教书育人,和此前的中学教育相比,他认为对大学教学科研是一体两面的事情。在他的课堂,没有插科打诨的段子。他只是朴素地,将自己缜密的思维和逻辑思考,将自己的最新成果原原本本地向学生传递。“科研就是为教学准备教案,但却是一件细水长流、老牛慢车的事情,需要观察实际、阅读文献、适当交流、独立思考、不断写作”。
在很多人看来,杨保军是一位高产的学者,而高产的背后,源于他的写作兴趣,也源于他独到的写作方法。“写作过程,要说不辛苦,那是假话,但要说多么辛苦,也不完全是那么回事。作为研究者,能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与更多的人分享,也是很美的事情。”
谈及他的写作方法,杨保军说:“很多人以为我写作速度快,其实不是,我写得比较慢,但有一个可能不错的习惯:一旦一本著作比较成熟的写作大纲形成,正式写作开始,我就进入比较‘死板的程序’或写作模式了。只要没有课,没有其他特殊的事情,每天写1500字,不多写,多写基本是灌水。这样一年只要写200余天,一本30多万字的著作就基本写成了,再拿出一年半载的修改,也就基本成形了。”
杨保军还有一种特殊的著书方式,他称之为“遍地开花”:“我自己感觉效果还不错。一本书,不管篇幅多大、章节多少,我采取的不是从前到后一章一节地写,而是哪一章、哪一节想好了、资料比较充实了,就先写,不管前后顺序。这种方法的一个好处是写作始终是整体推进,另一个更大的好处是,进入写作状态后,不管从哪个渠道获得的材料,只要有用,一下子就知道该用到哪里,不仅不浪费材料,也提高了写作效率。”
对于像杨保军这样的文科学者而言,写作和研究的道路注定是孤独的。一盏灯、一张桌、一台电脑、一摞书就能构筑起一方研究的天地,剩下的便是自己独自苦思冥想。他说,“做学问,不是搞比赛,看谁跑得快,而是看谁耐得住性子,耐得住寂寞”。所以,面对外界的纷扰与诱惑,尽管没有选择超然的生活态度,但他却尽可能让自己远离过多喧嚣,通过掌握生活节奏的方式保证自己的学术清醒与冷静。
或许,这样的处世方式和学术道路在外人看来,让本就枯燥的基础理论研究之路更显孤独。但他却表示从不孤单,因为他将人生路上经历的每一个难忘瞬间都默默铭记在心,对来自家人、导师、同学、同事、学生的关心、交往和帮助,都难以忘怀。
“读书、思考、研究、写作需要时间,需要安宁、清净,但自己有了时间,有了安宁、清净,有些人就得为你忙起来、跑起来。人们容易看到台前的人,很难看见幕后的人,但没有幕后人的辛劳,台前的人是表演不好的。”他说,“新闻十论”的出版,让我再次深切感受到一个学者的成长,一个研究者和思想者的学术成果的传播,绝不仅仅是一个学者、研究者、思想者自己可以单打独斗的事情,而是需要各种组织、机构的支持,需要个人的努力和别人的帮助。
他将每一份感激之情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不善言辞表达的他,却能在文字间流淌出最真挚的情谊。他会在“新闻十论”的每一篇后记中,将这些人一一记录。
而在每一次的后记中,爱人是每次都要着重感谢的。他在《新闻事实论》致谢中感谢她含辛茹苦,勤俭持家,默默关心他的学习,处处关心他的生活:他在《新闻规律论》的致谢中写道“她总是不允许我在各种文字中提及她”,但他认为他的背后“确实有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在“新闻十论”的总致谢里,他写到这份“感谢”已经难以表达,尽管她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人,却是所有的其他人都不能替代的,“因为所有的其他人,都不是她”。
每年九月,新生入学,他总会在第一次和研究生的见面时讲讲他的箴言,“爱学术,爱生活”。他也在如此践行着,“新闻十论”是他的学术,他与爱人在一起,便是生活。
三、当代中国新闻理论研究始终要关注中国现实
不断向上的成长经历、扎根大地的实践经验、苦心钻研的学术精神造就了今天的“新闻十论”,也成就了今天的杨保军。在这其中,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个因素是,他的研究问题,始终关注的是中国新闻学和中国新闻业。
他曾写下这样一段话:“这些年来,我一再宣称的、也是努力践行的基本学术态度是:以中国经验为根基,以世界眼光为境界,以原创精神为动力,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与水平。”
以此为目标,他认为,自己的研究通常是在观察事实、大量阅读、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相对独立的想法,然后运用既有概念,再创设一些必要的概念、塑造一条主线、建立一个结构,把自己的思考结果叙述出来。“新闻十论”是如此学术生产的结晶。而它们之所以能被列进“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工程”书系,恰好说明了这些成果的“中国特色”所在。
在“新闻十论”写作完成后,杨保军并没有停滞,依然有很多事情要做,很多内容要写。“我想做的研究很多,想写的东西也很多,实际上,已经有大量的思想随笔、读书眉批等着我整理,但时间精力有限,我得量力而行。第一位的还是教学,这对教师来说是职责,是天职”。从2019年以来,他还花了两三年时间和学生们一起完成“新闻十论”的整理和修订。
2023年起,杨保军承接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重大项目,开启“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研究”,致力于回答当代中国新闻学研究的诸多基础问题,思考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主体构成、概念体系等具体问题。此外,伴随媒介技术、人工智能等不断发展,新闻领域的新问题开始涌现,他也继续从新闻理论的角度针对新现象、新事物发出他的呼吁,提出他的见解与看法。
对于现在的他来讲,要做的事情或许还有很多。“但在我心中更加重要的事情,其实已经念叨很多年了,也写了好几篇文章表达了自己的心愿:就是要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给本科生写一本原理性的新闻理论教材,为我国的新闻理论教材建设做一点新贡献。”
杨保军一直记得方汉奇先生说过的话:“一般说来,新闻教育质量的高低,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两个因素:一个是师资,一个是教材。两者之间,教材的作用更大,因为师资的多少和良窳,往往受办学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教材一旦完成,就可以直接嘉惠于学子,风行四海,无远弗届。进一步说,一部好的教材,不仅可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培养出一大批人才,而且还可以同时拥有一定的学术含量,推动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发展。”
除了教材,培养更多具有中国立场、关注中国现实的学生也是他的重要任务。“要建构比较完整的新闻基础理论研究大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不是某一个人或几个人可以完成的任务。”于是,更多学生跟随他,走上探寻新闻理论基础研究和中国特色新闻学发展的道路。
他对待学生,就像他写论文、搞研究一样,做得多、说得少,总是把关心和担忧放在心里,把言传身教体现在修改论文的一字一句中。他将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学术训练看得格外重要,严格要求他们按照规划时间完成论文写作,然后他再一字一句,甚至连一个标点都不放过地做眉批、做修改。
在他的学术指导下,有的学生研究了现代中国新闻观念的起源,有的侧重研究了新闻与新兴技术的关系,有的关注新闻哲学、新闻媒介体制,有的关注了新闻实践……无论学生们具体的研究题目为何,他们很多沿袭着导师的步伐,从基础理论视角对中国新闻业、新闻实践、新闻理论的过去、当下和未来展开深入研究。学生们最终成为他研究道路上的同路人。
如今,一批批学生已经踏出或即将踏出校门,开启属于他们的人生新篇章。当看到学生们以各自的方式为社会服务,展开自己的生活、成就自己的人生时,是杨保军最感欣慰的时候。他说,他很期待常常与学生们联系、交谈,“这使我获得了另一种特别美好的感受”。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樊攀)
原文载于《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24》,武汉大学出版社,第322-329页。

来源:传媒观察杂志(公众号)
编辑:李佳



446#
发表于 2024-12-15 21:32: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重庆市中传校友会第一届第二次会员大会暨2024年年会圆满举行

12月14日,重庆市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会第一届第二次会员大会暨2024年年会在重庆两江宴会中心举行。重庆广电集团(总台)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李鹏,共青团重庆市委副书记、重庆市青联主席张珂,重庆市社科联秘书长、二级巡视员李友康等领导受邀出席。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懿,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张芊,校友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周君专程从北京到会送上祝贺。
校友会顾问代表,85级新闻系采编专业校友、重庆市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协会常务副会长尹长征,97级有线专业校友、全国人大代表、民进重庆市委会副主委钟代笛,95级播音主持专业校友、重庆市政协常委、重庆大学美视电视学院副院长马欣,校友会理事、会员代表等一百余人参加。
会议第一阶段为第一届第二次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增补理事,会议由副秘书长游洋主持,并表决通过了《重庆市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会增补理事选举办法》。根据选举办法,经会长办公会提名推荐,并报重庆市社科联审核通过,中国传媒大学校友办备案,最终现场举手表决选举增补理事成员。周子飞、杨慧卿、梁璐璐、秦轩、黄川洋、翁弋然、彭友宗、肖啸然等8名会员新当选为理事会成员。同时,经第一届第五次理事会表决选举,刘海明、陈小康、黄蜜增补为副会长。

校友会会长陈力在会上作了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陈力指出,2024年是重庆校友会在学术与科研领域取得突破的一年。通过举办座谈会、返校活动、接待寻访团等多种形式,重庆校友会定期与母校保持联系,推动了校友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在学术交流方面,校友会受邀参加了重庆社科界第九届学术年会,并获得社科联资助,举办了“中国传媒大学重庆校友大讲堂”,邀请学术专家分享课题申报经验。此外,会员郑笑眉还获得了2024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社会组织项目立项。
根据学校要求,重庆校友会定期组织召开理事会,参加市民政局主办的市级社会组织专职工作人员专题培训班,组织校友回校参加70周年校庆返校活动,举办重庆籍校友送新迎新联谊沙龙,组织70周年校庆校友系列专访,与北京林业大学联合组队参加中国高校重庆校友第十一届足球联赛,参与重庆市社科界文艺汇演并获得优秀组织奖,举办“青少年语言能力发展”主题沙龙等活动,吸引广大校友及社会各界参与关注,引发良好社会反响。
陈力强调,服务母校与校友,加强与母校沟通联系是校友会成立初衷。重庆校友会将继续做好服务联系工作,使在渝校友工作生活更加充实,以实际行动提升母校美誉度;继续积极参与重庆乃至全国性学术活动,为重庆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继续履行社会责任,利用传媒大学学科优势,推动主流声音国内外传播,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贡献力量。
新当选理事代表,2001级电视编导专业校友,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讲师梁璐璐说:校友之间这种团结互助友爱是传媒大学“立德、敬业、博学、竞先”校训精神最鲜活的体现,也是我最珍视的中传记忆。从学校到社会,传媒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而是一群人的共同努力;传媒人的责任也不仅是记录时代更是创造未来。我们重庆校友应该在合作中传承中传精神,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传力量。
会议第二阶段为校友会2024年年会。会议由副会长张世轩,理事薛焱丹主持。会上,陈力宣布重庆校友会第一届理事会名单,并由李友康秘书长、杨懿副校长为第一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颁发聘书,市社科联学会学术部部长陈颖、中传校友办领导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副秘书长、监事颁发聘书。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懿热烈祝贺大会圆满召开,并向参会校友致以诚挚问候。他高度评价重庆校友会在凝聚校友力量、促进校友与母校联络互动方面取得的成就,鼓励校友们继续发挥专业特长,为地方经济与文化建设贡献力量。杨懿深情回顾了学校70周年校庆的难忘时刻,并分享了学校“三个跨越”的建设目标及在人工智能、国际化等领域的前瞻规划。最后,他深情寄语广大校友,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的鼓舞下,继续关心和支持母校发展,携手共促学校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校友会顾问、重庆市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协会常务副会长尹长征致辞表示:建议重庆校友会通过与母校中国传媒大学以及广电机构的紧密合作,举办业务讲座、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以提升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他期望母校加快新兴传媒人才的培养,为推动影视传媒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会员代表、2019级广播电视编剧专业硕士、电影制片人池清波分享自己在母校的求学时光。“中传是我心中的瓦尔登湖”,他衷心感谢母校为自己提供的广阔成长平台与丰富资源,并表示在未来的电影道路上,尽管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但将继续以敬畏与长期主义的态度前行。同时,他强调与中国传媒大学同行的幸运,并希望校友们能够携手共进,共同推动电影行业的发展。
年会最后,几代校友深情朗诵了由97级新闻专业校友周磊创作的现代诗《不需要回忆》,激昂的朗诵声将年会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引发校友们强烈的情感共鸣与母校情怀。
会议在全体校友合唱校歌《校园里有一排年轻的白杨》中圆满落下帷幕。歌声悠扬,传递着中传校友们对母校的深厚情谊与美好祝福,也彰显着中传人团结奋进、砥砺前行的精神风貌

来源:重庆市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会(公众号)
编辑:李佳



447#
发表于 2024-12-15 21:36:4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融媒体学生交叉创新中心揭牌成立
12月13日上午,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融媒体学生交叉创新中心揭牌暨业界指导教师聘任仪式在虎溪校区顺利举行,新闻学院成为重庆大学第一个加入交叉创新中心的文科学院。

融媒体学生交叉创新中心揭牌
“中心未来将秉持开放、交叉、融合的理念,以六个工作室为抓手,深化项目制课程实践,实现从课堂作业到精品成品的高效转化。”活动现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兼融媒体学生交叉创新中心主任郭小安表示,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深刻变革,学院将以“守正创新”为导向,着力推动专业优化、课程重组与人才培养模式革新,积极探索新文科建设的新路径。
郭小安称:“中心的建设不仅是一次教学改革,更是一次理念的迭代,为学生搭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平台。”
重庆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执行院长兼交叉创新中心主任罗远新也表示,人工智能加速了产业变革,当前的知识和技能需要通过新的思维方式进行整合与重构。融入文科视角能够为交叉创新注入更多人文洞察力,助力发现并解决学科发展中的“真问题”。
仪式上,新华社原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马胜荣称,交叉创新是新闻传播教育的核心命题,而融媒体学生交叉创新中心则是推动这一命题落地的重要平台。他希望中心能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汇聚学界与业界力量,共同打造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新闻产品。
仪式现场,融媒体学生交叉创新中心聘任了多名教授、副教授,还聘请了媒体业内人士为业界指导教师。在自由交流环节中,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融媒体学生交叉创新中心建设”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两大主题展开讨论。
该融媒体学生交叉创新中心下设融合新闻实践工作室(学生通讯社)、新闻评论工作室、品牌传播工作室、卓越新闻传播实践工作室、口述史工作室与视听创意传播六个工作室。未来,新闻学院将以此为依托,持续优化课程体系,深化多方合作机制,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上游新闻记者徐勤 通讯员 范虹 洪瑞
编辑:夏洪玲
责编:廖异林祺
终审:冯飞

来源:上游新闻
编辑:李佳


448#
发表于 2024-12-26 21:03: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南开大学拟撤销新闻传播学学位点



12月19日,南开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发布《关于自主审核拟增设的学位授权点公示》,拟撤销2个学位点、自主审核增设2个学位点



具体内容如下:
根据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需要,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十届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拟对如下学位授权点进行调整:
一、拟撤销如下学位授权点:新闻传播学0503)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二、拟自主审核增设如下学位授权点:区域国别学1407)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数智社会与新闻传播9901)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录外交叉学科)。


来源:新传学苑(公众号)

449#
发表于 2025-1-5 21:13: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新闻图片征集启事
尊敬的      教授, 新年好!
为了完整地记录当代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留下2024年新闻传播教育领域重要、精彩的历史瞬间,《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编辑部现向您征集贵单位2024年间的重要新闻图片。举凡新闻传播学术会议、新闻教育改革研讨、中外新闻传播学术交流、学院或专业创立周年纪念、各学术机构或学会的学术活动、著名教授诞辰庆典等,都是我们需要的珍贵资料。《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25》将劈20个专版刊载(约60张图片)。恳请鼎力支持。所有图片均须原图,JPG格式,并请配上80字以内的文字说明,并以文字说明作为文件名。各单位推荐新闻图片一般不超过3幅。
图片请于2月11日前发到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谢谢你的支持!
此致
敬礼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编撰委员会主任    张昆鞠躬
2025年1月4日
来源:镜鉴工作室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iMoxlta7i1hYD0DbszFjg
编辑:刘诗扬

450#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南方精神举旗者范以锦荣休
范以锦 暨南大学新传学院名誉院长、南方日报社原社长
范以锦,广东省大埔县茶阳镇西湖村人,1946年出生于马来西亚,1949年随父母回国。1969年,毕业于暨南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1970年进入南方日报社,先后任记者、记者站站长、政科文部主任,南方日报社编委、副总编辑、总编辑、社长,高级记者,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公司董事长;第六届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第八届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等。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领头人之一,提出将品牌理念引入报业,被人称为中国报业品牌第一人
2006年年底,从南方报业领导岗位退下来后,受聘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从报界到学界数十年来哺育了几代传媒人。2008年,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等颁发的中国改革开放3060名社会人物奖。2009年,获中国新闻史学会和中国传媒大会专家评审委员会授予共和国60年传媒影响力人物荣誉。2012年获广东首届新闻终身荣誉奖,2017年获第五届范敬宜新闻教育良师奖。2020年,改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名誉院长。
据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消息,2025110日下午,学院在石牌校区第二文科楼郁文报告厅举行了2024年度总结大会暨荣休仪式。
会议的第三项内容显示,学院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院长范以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院原院长杨兴锋举行了正式荣休仪式。
范以锦院长在荣休仪式上,回顾了自2006年底来到暨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十八年历程。
他坦言,这十八年里,见证了学院的飞速发展和取得的诸多成就,能够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与学院同行,抓住机遇、与学院共同成长,感到非常幸运。他表示,若将进入新闻行业看作是自己人生中新闻事业的春天,那么进入学界的历程则成为了他作为一位老报人的第二个春天。这个新起点让他在教学和科研的领域,重新燃起了对新闻事业的热情与执着。
除了向学校和学院的领导、同事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外,范老还表示,虽然即将退休,但自己依然会持续关注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并在未来力所能及地继续为学院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兴锋 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院名誉院长、南方日报社原社长
杨兴锋,19524月生,海南海口人。196811月参加工作,1982年暨南大学新闻系新闻专业毕业后进入南方日报社工作,历任记者、部副主任、记者站站长、部主任、编委、副总编辑、总编辑、南方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高级编辑,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管委会主任;全国新闻工作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等。其专著《高度决定影响力》被称为报业改革必读书,成为多家高校新闻学院的教学用书。
杨兴锋院长在荣休仪式上,分享了自己三次走进暨大的故事。他深情回忆,26岁那年从海南考入暨南大学,是暨大圆了他的大学梦,也让他真正成为了一名新闻人2006年值暨大百年校庆之际,他怀着感恩之情,带领当时报社的同事们为学校推出了暨南百年特刊,这份特刊成为了中国高校校庆报道的典范。2013年又如愿以偿,加入了暨大工作。多年来,暨大带给他无数难忘的回忆。他引用了一句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了自己对学院深深的热爱和祝福。他表示,尽管自己即将退休,但依然会继续关注暨大,祝愿学院蓬勃发展,也希望每一位在这里求学的新闻学子,都能在这里收获属于自己的春天。
在此,作为曾经的老南孩,献上祝福!
广州大道中289号 南方报业大院
南方报人的南方精神
对于中国传媒业来说,优质新闻人才聚集的广州大道中289号南方报业大院——就像硅谷之于科技产业一样,很多年以来是个传奇。
这里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部,《南方日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这些声名远扬的媒体都诞生自此。
一代代南方报人坚守南方精神我们南方,是一个精神概念,是一个文化概念。被业界誉为 报业品牌第一人媒体多品牌战略” “媒体跨区域经营战略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南方报业前掌舵人范以锦曾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他提出南方报系的理念,以南方报业为基地先后创建了南周报系” “南都报系”  “21世纪报系三大报系组织运营结构,探索出了 龙生龙、凤生凤的系列报刊滚动发展路径。
业内有个公认的评价,南方报业是中国传媒的黄埔军校。他回应说,中国传媒的黄埔军校称不上,但是 南方报人最看重的回报,是尊重他们的存在和承认他们存在的价值。
这里,举例说三件往事——
第一件事,南方周末曾经最艰难的时候,他亲自下场给员工们打气讲话,就开宗明义地说:我当老总,是把乌纱帽放在桌子上的,随时准备被摘掉。我不在乎自己的乌纱帽,我在乎南方周末的安全,不改革发展会死亡,不考虑国情,盲目往前冲也有危险。
第二件事,在对待年轻人犯错误这件事上,他可谓用了极大的勇气和智慧,尽了最大的可能保护充满理想和才华却常常失之莽撞的年轻人。 我知道有一种人,上面要求处理谁就处理谁,要求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甚至还要加一码,这我做不到。该向上反映的要反映,让上头更全面了解情况。事实上我的不少意见得到了采纳。他对年轻人,也是一如既往的勉励:年轻人还得有上进心、有事业心……辉煌与痛苦是联系在一起的,要想辉煌一些,就得痛苦一些。
第三件事,2006年岁末短短的离任感言8次为自发的掌声打断。有人当场流下了泪水。报社领导岗位是光荣神圣的岗位,而在这个岗位上又会碰到陷阱,如履薄冰。我自1983年进入报社领导班子的23年间,从不敢懈怠,尤其是担任总编辑、社长之后,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把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到报社的事业中。我企望进入花甲之年之后能给我留点自己能支配自己的空间。我依时从集团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于公于私都有利。从今天开始,我那根绷紧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所以,今天我要说——不做新闻官的感觉真好!
可以说,他一直做着承担痛苦的表率
南方精神,培育了一大批具有责任、担当、勇气和创新理念的南方报人。媒体盛赞:范社长,是这一精神的举旗者。后为范院长,言传身教影响着新一代学子,一批批优秀的应用型新闻人才,让南方报人之魂薪火相传。
跨区域创办《新京报》
20031111日,光明日报和南方日报两家报业集团联合创办都市类报纸《新京报》,开创了我国跨地域办报的先河,开创了中央级媒体与地方媒体联合创立新报纸的先例。
时任南方日报社社长范以锦与时任光明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袁志发签订了共同创办《新京报》的战略合作协议。范以锦社长出席成立大会时表示,希望《新京报》弘扬老一代报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办报传统,依托光明、南方两大报业集团的资源优势,不断创新,为做大做强党报集团探索出一条新路。
往事并不如烟……
19年后,2022722日,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名誉院长范以锦在 《中国报业》发表的《传统强势媒体南方报业生存发展新路径:新闻+政务服务商务》一文中写道——
创办都市类报纸,组建报业集团,实施媒体多品牌战略。与企业一样,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到来,报业竞争也变得异常激烈。当时,南方日报社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大都市的市场竞争,面对有强劲实力的羊城晚报社和广州日报社,《南方日报》在广州乃至珠三角的报摊市场不断萎缩,在大都市影响力下降。
面对这一困境,南方日报社一方面继续推动机关报改革创新,并实施珠三角战略,力保《南方日报》在广州乃至整个珠三角的地位。另一方面,创办市场化程度较强的《南方都市报》。1995年先创办了每周出一期的内刊版《南方都市报》。1997年拿到刊号后,《南方都市报》创刊,并迅速占领市场。几年之后,《南方都市报》发行量突破百万,大面积覆盖报摊市场,年广告实收额突破10亿元。
2003年,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与光明日报报业集团签约,在北京共同创办都市类报纸《新京报》。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派出的团队就来自《南方都市报》,从领导层、编辑部、发行部、广告部等共抽调了200多人赴京。
新京报社长由光明日报委派,总编辑、总经理由南方都市报委派,既发挥光明日报权威性和导向管理方面的优势,又引入南方都市报办报理念和经营创新的能力。报纸很快在北京市场形成影响力,并取得了良好效益。资金方面,按光明日报和南方日报报业集团“51∶49”的比例投入,南方日报社投入900万元,光明日报投入1100万元,后来资金不够又由南方日报社借出1000万元,光明日报以物业投入,新京报在创建3年后实现盈利,最高年利润达到7000万元。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打破市场壁垒,跨区域办报所取得的良好成果。
报格与人格是紧密相关的
2014年,范院长在南方周末发表文章《我是报人,报格不可丢》,文中写道——
我是什么,我便拥有什么样的时代。
……
  现在都在讲转型突围转、突中,不是以牺牲报纸的格调、牺牲良好的报业文化为代价。无论怎么转,报还在,纸媒不可能都消失,即便转型后的电子报,也依然需要良好的媒介素养去支撑。一份报要打造成品牌,并在转型中往延伸出去的平台上继续收获品牌价值,首先是要打造好报格。有什么样的报格,就有什么样的报纸品质和品牌价值。
  报格与人格是紧密相关的。
我手头上保留了一份朱光196438日写给杨奇的信。信中的第一句就是别后甚念!”然后对杨奇仍操旧业,长期专攻一行表示赞赏。从信中可以看出他们好像有深交,但很难想到杨奇曾以极大勇气在报上批评朱光主导的一个重大项目。那是19516月,时任南方日报社副社长兼《人民日报》特约记者的杨奇,从通讯员那里了解到广州有机肥料厂建厂工作发生许多错误,经调查核实写成了两千多字的批评稿发往《人民日报》。他原本就认识拍板上这个肥料厂项目的广州副市长朱光,于是明确告知:朱市长,我要在报上批评你。朱光未求情,事后也未找人疏通。果然,816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头条位置刊出了这篇批评报道。后来,朱光写了一篇检讨刊发在《南方日报》上。一个有批评的勇气,一个有坦诚面对批评的胸怀,他们还成为一辈子的好朋友。朱光调离广东北上后常念及杨奇,因此就有了前面说到的充满深情厚谊的通信。朱光已仙逝,杨奇过了九十仍健在。他常和我谈起文人办报、报人风骨、舆论监督等问题。他在给我的信中说:但愿广东新闻传媒共同努力,贯彻执行党中央有关指示的精神,坚持弘扬舆论监督的优良传统,国家甚幸!人民甚幸!”
我这一辈子,就是为新闻而生
范老有句公开的口头禅,我生是新闻人,死是新闻鬼,这辈子都离不开新闻了。
据说,每天晚上的9点到11点,是范老思考、写作的时候,看看报纸、看看书,把自己的思考写下来。他教诲后辈们,干媒体这一行,都要参与到各类媒体的交流和分享中。
再看看范老的时髦程度,直播我也会去看,还会和一些网红打打交道。” “得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怎么玩新媒体、他们在想什么,才能更好地洞悉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范老还出版过专著《老范看传媒》三部曲。以一位老媒体人的视角,聚焦中国传媒转型与发展,对主流媒体转型发展、全媒体体系建设等议题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老范不是书斋里的学究学霸学阀,老范看传媒更多地可看成是与传媒业界同呼吸、共命运,能够成为对策式的参考和辅助。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文本实验室主任曹轲(《南方都市报》原总编辑、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原副总编辑 )在序言中写道。
延伸阅读《曹轲|文本的无穷力量》
范老说,不管我走到哪里,当不当院长,当不当教授,当不当博导,我始终关注新闻传媒事业,这是我一辈子的事业。
深度报道仍然是媒体的重要品质
现在的年轻人很聪明,因为信息获取更容易了。但也不能否认现在年轻人也分为几种,有的比较浮躁,不像以前老媒体人那样去深度采访。以前的老记者反复调查、反复打磨,现在是网上能拿到就网上拿,要不就是打个电话,一切都以最快拿到信息为主。
但也有一批年轻人很厉害,他们擅长做深度和调查报道,甚至非虚构写作他们也在尝试,这个群体据我所知,也大有人在。
范老说,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如何用好互联网上的信息是一种生存方式。比如什么新闻要抢时效,什么新闻值得花时间慢慢琢磨,必须到第一线去深入调查,就需要好好衡量。
精心经营好优质内容,始终是新闻人应该坚持的硬道理。今日之内容,除了新闻内容,还包括服务性内容,也就是泛内容,很多媒体投身智库建设,提供新闻内容的同时,也给社会各界提供创意强的内容产品。
范老同时强调,媒体不能放弃做新闻内容的主业,主流媒体的重要职能,就是做新闻,这是国家赋予我们的神圣的使命。在内容碎片化的信息洪流中,他认为主流媒体需要下功夫做好政策解读性新闻,坚持做好调查性、解析性的深度报道,强化舆论引导功能。
来源:静録书院(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