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报道宣传味浓?那是你功夫不到家! 时政新闻,是主流媒体的重要内容和独家资源,是公信力、权威性、影响力的体现,是任何媒体的刚需。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做好时政新闻是媒体不变的追求。更是各级党委机关报、广播电视台的核心职责所在。 国家网信办颁布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新闻采编发布、转载服务的网站,通过应用程序、论坛、博客、微博、即时通信工具、搜索引擎等提供新闻相关服务的,必须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互联网新闻信息”,颁布机关回答,就是指时政类新闻信息。 此规定是2005年9月发布,2016年修订。它表明在管理层而言,时政新闻是有门槛的。不是谁都能随意而为。这也回答了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下,商业媒体和自媒体为何使出浑身解数也要跻身做时政新闻行列。 做时政报道记者,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有人干了一辈子未必写过一条时政新闻。对一家正规媒体,一般要经过记者岗位多年历练,政治素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业务能力过硬,经编委会反复斟酌才能选定时政记者。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曾做过5年时政记者。主要跑机关,跟领导,追踪影响全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项目、会展、活动等公共事务,以及突发事件。真切感受到了什么叫春江水暖鸭先知。 在此期间,涪陵经历了两任地委书记,四大班子的会议和活动更是日常报道功课,且大多在离报社旁边200米远的中山宾馆举行,记者们熟悉它的每个角落。 时政记者岗位,磨练意志,苦其心智,饿其体肤,不能按时吃饭是家常便饭。会议或活动结束,参与者任务完成,如释重负,进餐厅觥筹交错。而记者只是完成了前期采访,抓紧写稿发稿才是核心要义。 时政新闻是关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领导活动、决策部署、举措、成效等内容的报道,以及各行各业参与政治生活的景象,有极鲜明的政治色彩。 “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对时政记者而言,尤其切中要害! 时政新闻比其它新闻更讲时、度、效,更讲宣传艺术。时、度、效,是新闻宣传的基本原则,是时政报道必须把握的关键。 “时”,指时效,除传统意义上的速度外,更核心的是把握好什么时候发?尤其对敏感事件、突发事件的反应,既不失语又不缺位,还要赢得主动权和话语权。 “度”,指尺度,客观真实,不能“低级红”“高级黑”,以团结、稳定、鼓劲为价值取向,不能过度渲染,夸大歪曲。 “效”,指效果,本只能预判,但对办报水平和编采能力提出了要求,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甚至新闻敲诈、勒索,道听途说,博人眼球,散布谣言是大忌,是不能突破的底线。 记者身在其中,不得有丝毫闪失。 曾记得,刚进入新世纪,重庆市首届农民运动会在涪陵新落成的体育场举行,万人空巷,气势非凡。开幕式由本报一名体育报道高手采写,谁知第二天稿子见报,重大差错发生。将“市委副书记、市长”写成了“市委书记、市长”,确实让人莫名惊诧,典型的张冠李戴,低级错误。 更正、谈话、检讨、经济处罚,一样不少,惊悚的是上级指示此君不能再在记者岗位干活,名字不能见报! 事后复盘,记者刚使用电脑写稿不久,纯粹手误才酿成此祸。苦了老总们,反复研究,总算让绝无主观故意的记者有了合适岗位。但让一个职业记者惯用的名字,真正多年未见报,个中滋味谁能体会? 如此重责,对错不论。但它警示,做时政报道不能有“差不多”“大概”意识。事实要准确不出错,话语体系更要全面、规范、严谨。领导职务、头衔必须准确无误,调研?视察?考察?参加?陪同?一同?出席?上午?下午?“五个W”要一清二楚,容不得含糊其辞。 总原则是,不求出彩,绝不能出错,尤其不能犯低级错误。这是时政新闻的原则和底线! “会议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接见没有不亲自的,进展没有不顺利的,完成没有不圆满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 对时政新闻话语体系的戏谑和调侃,从另一角度说明,熟悉采写套路和报道定势,应是起码的基本功。 来源丨微信公共图片库(Pexels提供) 只按套路干活,不追求出新出彩?回答是否定的。 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业界资深记者贡献秘方,指出努力方向——写给谁看?想清楚,树立读者意识,换位思考,写受众欲知而未知的内容,就能找准报道切入点。 文件袋中装些啥? 陈杨(新闻出版界别委员) 想到今天(1月13日)是一年一度的政协全委会报到日。作为媒体人,不顾痛并快乐着的夜班后还没完全清醒,振作精神来到政协机关大厅报到。照例签名,领参会文件袋。文件袋与往年一样,蓝色、帆布,简易。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文件袋要重得多,装的啥呢? 细翻,嗬,真是丰富多彩。从会议指南、参会人员名单到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报告,会议议程(草案),一应俱全。大会发言材料有16个,要参加旁听的人代会材料5个。开会需用的笔记本、笔、出席证、签到卡,均收入袋中。上次全委会以来的“提案综录”上,你可以很容易地找到自己的提案办理结果。 尤其让人感概的是,“会场座位示意图”和“分组讨论地点示意图”,可以让任何一个委员一目了然地找到自己的位置。会议筹备细致周到得让人动容。最别有洞天的是,袋内居然有一本大十六开厚达388页的《2008涪陵年鉴》,重量的秘密就在这里! 发一本年鉴,我理解为是让以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已任的政协委员,了解涪陵基情,更好地履行使命。 (原载《巴渝都市报》2009年1月14日2版) 这是我参加一年一度政协全委会,报到后写的一篇手记,就是从读者角度力求出新思考的结果。 宣传政策、指导工作,是时政新闻主要功能,但千万不能忽视新闻规律,牢记不是写简报,是写面向大众的报道。要从领导讲话和材料中提炼让人感兴趣有价值的事。 采访思路上既要重“人”,更要重“事”,找寻事情的关联性,从系统和全局观点看问题,很多有价值的新闻就会被发现。 1990年4月,重庆经济协作区第三届市长专员联席会在涪召开,仿佛有现成渝联动打造双城经济圈的影子。地委书记在会上介绍了涪陵有水能、矿藏、经济作物、畜禽渔业、林业、旅游六大资源优势,但内容不详细,会后我马上深入采访,写出《涪陵地区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在头版头条刊发。一条会上获取的线索,用新闻报道系统地推介了本地的资源优势。价值不言而喻。 法无定法。看文先看题,同样适用时政报道。 让标题“动”起来,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让导语“活”起来,少用传统的“综述式”,用“描写式”、“问答式”、“悬念式”,从读者视角写导语,把最关注的内容提炼到导语中;让语言“俗”起来,说人话,“表达通俗方传远。” 这些都是写好时政新闻的秘笈。 2009年游学复旦新闻学院时,教授传道授业—— 将时政报道“内容平民化、叙述故事化、语言通俗化”;让“新闻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细节化”;对专业、高深、学术化的时政新闻,“翻译”成老百姓看得懂的语言,避免“阅读伤害”。 这是高境界。 但牢固树立受众意识,始终站在普通人角度找问题、看问题、分析问题,坚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把宣传报道做成新闻,远离“远、浅、硬”不无道理。 真正的勤勉,从来不是盲目地忙,而是时时有所思考,事事做到极致,处处有所精进。 会议报道,是时政记者的日常作业。如何从会议中找寻有价值的新闻,考验“眼力”和“脑力”,是有新闻理想的记者始终想解答的难题。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披露 政治局7名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出行未清道封路》,是武汉市委机关报的一条时政新闻,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是地方媒体从会议中挖掘重大时政新闻的典范。 我得到的启示是,做时政报道只有精湛的业务能力和强烈的新闻敏感是不够的,此条新闻背后透视了长江日报的胆识和魄力,这恰恰是相当部分地方媒体“把关人”最缺失的品格。也难怪《长江日报》出产了大批名篇名编名记。 最是寻常确奇巧,如何让几乎天天泡在会议中的时政记者,众里寻他千百度,发现灯火阑珊处的新闻呢? 寻找采访技巧前,要先搞清楚会议是什么?记者与会议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会议其实是新闻提供商,线索来源地,报道点子库。 记者参会,程序性地围绕会议主题发一条消息,算及格。不坐等布置作业,深研细读材料,调动过往积累,一定会有新发现,多发稿子自然水到渠成。 我参加“2001年肥胖问题论坛”采访,中华医学会主办。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会议,没抱多出新闻的期望。但减肥是一个社会关注度高的话题,会议材料视角多样,与会者解读明白晓畅,发稿一条会议消息外,接连发出《太极“航母”加速驶向海外》《为药企减肥药说句公道话》等文图稿4篇。 “会里有千秋,功夫在诗外。不是没有发生,而是没有发现。心里有,眼睛才有发现。” 90年代初,跟一位老师楚晓平参加四川省在南川县召开的安全生产现场会。一位中年男人,后知是南川县长魏长述,在会议开始前,笑容可掬地拿着一瓶当地企业的饮料新产品向大家作介绍,我当是小插曲,完全无感。待“现场目击记”《他是谁》刊发后,才见识了一位资深记者“心里有,眼睛才有发现”的真功。 确实有不少会议参加者感到与己关系不紧,百无聊赖,但记者一定不要马上离开。虽复制粘贴材料可以完成稿子,甚至通稿已为你准备妥当。但大新闻可能就在你走后上演。 一个菜农培训会,会场设在一个村,规模小,走马观花后准备打道回府。但培训了一周的菜农居然要接受考试,新鲜!《老菜农应考背后 涪陵榨菜“求变”》,重庆日报农村版在“农事”版头条刊发。 如今的许多会议,不只是坐着开,现场会、展览会、通气会、发布会……形式多样,信息丰富。各个环节、流程一定要坚持走完看完,遇年度“两会”或涉及全局的重大会议,会前要提前介入准备。 《地委书记做“红娘”》是春交会开幕前随领导看望外地客商现场采写;《谁持彩练当空舞》是庙会期间,行走在大街上被高楼大厦上迎风招展的广告条幅吸引所写;参加年度政协大会,报道前写就《参训,受益匪浅》《文件袋中装些啥》。 这都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之作。 90年代末的一次年初经济工作会上,确定年度经济增速14%。抽象的指标,普通人不知何物。我采访街头擦鞋的、小摊贩、下岗工人,写出《14%与我们有何关系?》,解释GDP,说明经济增速与老百姓的利害关系,结论“发展才是硬道理”。 此稿提醒,采写会议新闻有一个容易忽视的环节——“翻译”。记者一定要想方设法先搞懂数据、专业名词、术语等,下笔时切忌故作高深,要通俗易懂,甚至打比喻,如看后疑问丛丛,感觉与已无关,那是失败的报道。 “倾听的耐心和发现的慧眼”,是采访会议新闻必备素养,非一日之功,但若心已至,目标达成只是时间早迟而已! 时政报道,是新闻从业者的“规定动作”和“必答题”,之所以容易出现“宣传味浓”“看题不看文”,甚而沦为“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尴尬境地,首先是媒体和媒体人需要自我反思——是否真正用心用情用力探索了创新路径? 来源:采访编辑圈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urxwJ6_2xr6YUM87l5Qkw 编辑:程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