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评论写作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411#
发表于 2024-5-25 10:02:5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红网“青椒计划”2024年4月简报
[color=rgba(0, 0, 0, 0.9)]近日,红网“青椒计划”已完成2024年4月份统计分析工作。红网理论评论中心按程序初选作品,特邀西南财经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的孙宁丰副院长,评出4月优胜佳作。现综合4月优胜作品、评委点评、高校参与情况、投稿量等信息,发布简报如下:

来源:红辣椒评论(公众号)
编辑:李佳




412#
发表于 2024-6-20 15:29:5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共赴一场思想的盛会——川渝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首场宣讲在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成功举办

第三届“渝论·青年说”川渝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川渝两地的200余所高校积极参与其中,一批有思想、有深度、有新意的网评作品,脱颖而出。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供图

根据大赛安排,并受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邀请,6月18日下午,川渝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首场宣讲活动在合川区重庆人科文新学院举办。重庆日报党委委员、编委兼理论评论部主任单士兵作为主讲嘉宾,围绕“青春”这一话题,聚焦网络评论的选题、创意与创新表达,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与评论写作课。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供图

讲座中,单士兵以“青春”为话题,以中专生姜萍荣获全球数学竞赛第12名、“胖猫”等网络热点事件为例,既讲青春与成长,也讲职业规划与评论创作。他详细阐述了评论如何立意、如何表达,如何让好的观点与目标用户共情,并鼓励同学们抓住大赛难得机会,深入思考,勇敢表达,来赴这场思想的盛会、青春的约会。单士兵认为,“评论是一个看世界的窗口”,“最有实效在网络,最有深度是故事,最有力量在场景,最能共情是真诚”,通过对历届获奖作品的梳理与例证,他提醒同学们:既要把握好文章的表达尺度,不让情绪化影响新闻的严肃性,也要心怀大爱、关注细节,突出作品的速度、温度与锐度,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保持互联网思维和AI思维。如此综合提升自我,就能抓住网络热点,用作品抒发观点、弥合裂痕、凝聚共识,创作出与时代共鸣、与青春共振的优秀网评作品。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供图

结束主讲嘉宾与同学们的互动提问环节后,大赛工作人员聚焦大赛,就如何选题、投稿、沟通等问题,与同学们展开了沟通交流,并就大赛选手遇到的普遍性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宣讲活动共持续两个小时,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党委宣传部、网络工作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负责人、各二级学院的师生代表300余人参加宣讲。

(图片来自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徐瑞鞠、王子嵩同学)

来源:新重庆
原作者;臧博
编辑:徐思凡

413#
发表于 2024-7-4 21:03:0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李佳


414#
发表于 2024-8-7 17:17:4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北大高材生走马上任第一枪火力全开批掼蛋
北京青年报火力不减,再出辣文批掼蛋。
87日,北京青年报再发文《亟须破除掼蛋编结的圈子文化》,文章指出,掼蛋圈的形成,与其游戏方式密切相连。容易入门、两两组队、默契配合、游戏感强,这些特点都让掼蛋成为人际交往的好工具,进而也成为一些人企图搞政治攀附、谋利益寻租的敲门砖。
圈子文化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当这一顽疾又与当下的掼蛋文化呼应融合、愈演愈烈,已经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具体言之,掼蛋圈以打牌消闲为幌子,看似是旨趣相投、轻松娱乐,实则在形式上更加隐蔽,联结上更加紧密,一旦成势,极其具有危害。
这已经是本月北京青年报连续第三天发文批评掼蛋之风,在媒体圈可谓罕见。
85日,《警惕掼蛋沉迷助长消颓之气》一文指出,对广大青年来说,当掼蛋成为佛系的新载体、躺平的代名词,奋斗的激情在游戏中消颓,拼搏的志气在娱乐中丧失。这对个人和社会,都不是一件好事。
86日,《全民掼蛋的躺平之风该管管了》一文指出,全民掼蛋风潮之下,实在是有人处皆言掼牌、不会者便是落伍……这样席卷大江南北、蔓延社会各处的风潮,确实值得审视和深思。
从掼蛋助长消颓之风,到躺平之风,再到圈子文化,如果是助长躺平和消颓是精神面貌,圈子文化则上升到ZZ高度、ZZ生态问题,对掼蛋之风进行全面炮击。
今年730日出版的《北京青年报》报载信息显示,该报总编辑变更为毛晓刚,这意味着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社务委员会委员毛晓刚已接棒田科武,出任《北京青年报》总编辑。
据公开资料,毛晓刚,男,汉族,198011月出生,山西昔阳人,20027月参加工作,20073月入党,北京大学国际经济专业大学毕业,工程硕士,主任记者。
毛晓刚曾历任北京日报社评论部副主任、主任,20176月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后任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社务委员会委员。
20179月,由毛晓刚主创的新闻名专栏《长安观察》被评为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20247月下旬,毛晓刚以北京日报社副总编辑身份在《前线》杂志发表署名文章《牢牢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中表示:主流媒体要积极运用信息科技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转型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巩固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在网络空间的主导地位。
他表示,要紧紧围绕进一步唱响自信自强、团结奋斗的时代主旋律,充分记录和讲述人民群众的故事、变化和精神,用理论评论、时政报道、主题宣传、舆论监督的精品力作来暖人心、强信心、聚民心、筑同心。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推动主力军全面进入主战场,提升采编体系的全媒体生产能力和传播能力。
文章认为,做好内容生产建设,做强自有平台建设,做优技术系统建设,做细规范管理建设,做实内部创新孵化建设,让主流媒体的内容生产力、信息聚合力、技术引领力强起来。不断提高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本领,使自有平台和新媒体矩阵成为营造良好网络生态、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的新空间。
此前,网上流传疑似某央企人员的微信通话截图,称公司已下令不得再掼蛋。
有北京的国企人员对媒体证实,近日某些央国企内部已下达了相关禁令,办公区域不准打掼蛋,领导干部不准带头玩或组织相关活动或赛事,说要煞一下掼蛋之风
北京青年报率先旗帜鲜明批掼蛋,足见北大高材生的政治魄力和政治能力,可谓一炮打响。
随着官媒下场痛批掼蛋之风,指出掼蛋沉迷已成为腐蚀干部作风的毒弹,释放出的信号,已经足够明确。
来源:金融街1号狙击手(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415#
发表于 2024-8-23 18:21: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10届红网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正式启动


红网时刻新闻8月22日讯(姜媚 摄影 张必闻 唐盈)今日上午,第10届红网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在星城长沙正式启动。国内知名评论员、高校学者、评委代表,以及红网评论作者代表等近100人出席启动式。作为一个创新亮点,为进一步强化赛事培育评论新人、打造学习生态的功能定位,结合广大参赛者的建议,本届“评论之星”全国范围内特别聘请了30余位“星导师”,现场进行了名单公布。

活动负责人介绍,今年的赛事提前了一个月启动,主要是为了重点做好前期的线下推介,也就是从9月份开始,将会安排一系列的全方位推介互动,让更多爱好评论写作的青年了解熟悉“青椒评论”“评论之星”。按照往届的模式,10月1日起编发“评论之星”稿件,相关规则流程即将于9月底公布; 今年1-9月的“青椒评论”月度优秀作品,将直接进入决赛。

数据显示,红网第9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举办期间,来自全国高校的青年大学生评论员共计投稿20007件。万千学子“网”聚一堂,同“屏”共论家国事,用热辣滚烫的笔触激荡舆论场,数百件作品被学习强国全国平台、人民日报APP以及省级以上主流媒体转载推荐。

来源:红网
编辑:徐思凡

416#
发表于 2024-8-23 18:26: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19届红辣椒时评研讨会在长沙举行


8月22日,第19届红辣椒时评研讨会暨第10届红网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启动仪式在长沙举行。

红网时刻新闻8月22日讯(记者 汪衡 摄影 张必闻 唐盈 8月22日,第19届红辣椒时评研讨会暨第10届红网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启动仪式在长沙举行。国内知名评论员、高校学者、评委代表,以及红网评论作者代表等近100人,共同开启一场思想的盛宴。

红网《红辣椒评论》频道开设于2001年,被评价为全国最有影响力、最受作者关注的原创评论基地之一。23年来,从佳作评选到评论研讨会,再到青椒评论育新人,《红辣椒评论》频道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为社会发展“鼓”与“呼”。

《回望历史,坚信网络喧嚣中专业时评的价值》《评论的智库化转型》《国际时事评论的写作常识》《传统媒体评论员的新媒体转型之路》……研讨会上,与会嘉宾们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见解与经验,会场内洋溢着热烈而积极的气氛。每一次深入的探讨,都是对知识边界的一次拓展;每一次真诚的交流,都是对思想深度的一次挖掘。

下午,与会嘉宾还围绕“全媒体时代,评论核心价值的回归与拓展”“从GPT到Sora:生成式AI如何赋能新闻评论”“我的评论之路—兼谈网络评论方法论”等议题,进行座谈交流。

现场,还举行了第10届红网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启动仪式。

来源:红网
编辑:徐思凡

417#
发表于 2024-9-4 18:06:2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郑根岭:一篇好的时评,也是“社会生产力”



8月21日-23日,第19届红辣椒时评研讨会在湖南长沙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国内知名评论员、高校学者、评委代表,以及红网评论作者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新时代时评发展展开讨论。


以下为第9届红网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评委代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新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编辑郑根岭在会上的发言:


虽然时评言论不直接参与工农业生产,不能生产粮食,不能制造工业产品,但其存在的价值照样不可低估。时评言论也是生产力,这种对社会发展、对国家繁荣昌盛的作用的发挥不是有形的,而是作用在无形之中,并会产生无法估量的效应。

一个好建议,一番及时中肯的批评,有可能促成一项利国利民的优良政策的出台,有可能揭露出一个或多个危害人民利益的贪官污吏。新闻评论主要是为社会批评而存在,通过批评错误、匡正谬误,起到补偏救弊的社会作用,从而推动社会良性发展。

从对医疗教育、房地产等领域的质疑和批评,到诸多对具体事件的议论分析,时评言论已经对当今党和政府决策和方针政策的调整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并且今后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时评言论的补偏救弊作用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今后的方向除了木已成舟后的补偏救弊之外,时评言论还会进一步介入决策过程之中,起到提前献计献策、集思广益的更好作用,最大可能地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来源:时刻新闻

链接:https://moment.rednet.cn/content/646843/94/14230580.html

编辑:程正元


418#
发表于 2024-9-4 18:13:5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刘海明:评论写作,需要在赛事中磨练


【编者按】8月21日-23日,第19届红辣椒时评研讨会在湖南长沙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国内知名评论员、高校学者、评委代表,以及红网评论作者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新时代时评发展展开讨论。

以下为第9届红网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优秀组织单位代表、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明在会上的发言:

作为上课的老师,我们应该怎样组织学生参与评论大赛?

第一点,我们要组织学生认识评论界的“黄埔军校”。每个专业、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黄埔军校”。评论课的“黄埔军校”,一定是红辣椒评论。它为全国培养了一大批评论人才。很多媒体的编辑,几乎都是从红辣椒大赛里边走出来的。进入课程学习,首先就要知道我们的“学校”在什么地方。进入红辣椒评论网站,就能在下边链接里看到全国能够发表评论的一些平台,这是第一步。

第二点,马少华老师把评论课程比喻成建模知识,是难以教授的。那么这个课应该怎么上?课堂上讲的知识,关键要让学生转化为能力,他需要来写作,而模仿是最好的学习。所以每次上课我都让学生来模仿红辣椒评论的写作,我告诉学生看红辣椒评论,只看它的头条。头条评论的视觉冲击力,它如何选题,如何呈现观点,如何提炼语言,这才是最关键的。大学评论课程的教材案例没有办法更新,但是我们评论课教学里的模仿作品每天都是新的。

第三点,我们组织红网的编辑老师来当评阅老师。我的课程基本上是不考试的,以前是发表两篇作品视为及格,再多就是另外加分。评论老师是最公正的,评论编辑是要判断你的作品能不能发表,能不能传播的。

第四点,每一个学生要认识自己的地位,在班级或者校园里,你觉得你很优秀。但是只有参加大赛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真实的水平。评论课程的学习,发表不是目的,而是让你认知到在同龄人中自己的真实水平。学生要有能力在全国评论大赛这样的海洋里学会“游泳”,不但要“游泳”,还要能得到一个奖牌。也许得不到冠军,但是能得到一个奖牌,我觉得就足够了。


来源:时刻新闻

链接:https://moment.rednet.cn/content/646843/95/14233755.html

编辑:程正元


419#
发表于 2024-9-6 18:27: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赵振宇:怎样认识和做好新闻评论人才培养






2024年8月21日-23日,第19届红辣椒时评研讨会在湖南长沙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国内知名评论员、高校学者、评委代表,以及红网评论作者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新时代时评发展展开讨论。

面对数字技术革命的深度推进、全球媒介环境的深刻变化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重大变化,新闻传播教育尤其是新闻评论人才培育迎来了新的转型升级和战略机遇期。

那新闻学院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2005年11 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首届国际新闻学院院长论坛上,来自中国和世界近60家新闻院系共同签署的国际新闻教育界第一个共识性文件——《北京共识》中这样描述了新闻教育的目标:“新闻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具有神圣的社会责任感,宽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文化素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的新闻工作者。”这一目标,体现了当今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认识,也为新闻教育的改进创新提供了借鉴。

赵振宇教授是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二级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新闻评论》首席专家,自1982年进入长江日报评论部,后调入华中科技大学,40余年一直从事新闻评论实践、教学、研究。其间,在高校率先开办新闻评论方向班、成立评论研究中心,先后荣获华中科技大学教学名师、华中学者、“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等。撰写《新闻报道策划》和《现代新闻评论》两书被列入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作为研讨会特邀主题演讲嘉宾,他进行了线上视频分享演讲。


来源:红网时刻

链接:https://moment.rednet.cn/content/646843/97/14242236.html

编辑:程正元





420#
发表于 2024-9-8 22:35:2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我与红辣椒评论”征文启事

历经20余年,红辣椒评论一直坚持关注与呵护草根言论,发挥网络媒体优势,广泛反映民众声音,解读新闻现象本质,传递理性的声音,得到了广大新老作者的鼎力支持。迄今为止,红辣椒评论已斩获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奖、十四届湖南新闻奖名牌栏目奖等荣誉,且是全国唯一一个被四次推荐为年度“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的栏目,被中央网信办评为优秀网评栏目(阵地)。自2005年起,红辣椒评论举办“年度佳作”评选暨红辣椒时评研讨会,共议网络评论发展,促进学界业界交流互动。

近年来,红辣椒评论转型升级,着力推出“青年+”战略,打造了“评论之星”“青椒评论”双子星座,让更多热爱时评写作的青年拥有展示自我的舞台,已覆盖全国510余所高校,形成学界与业界联动融合的全新模式。“青椒评论”被称为培养评论人才的“种子计划”,入选2023年湖南省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案例,获中宣部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及全国思政工作会议推荐,被评为“湖南新闻奖名专栏”。

2025年下半年,第20届红辣椒时评研讨会将循例举办。为使本届研讨会办得更有特色,增强互动性,我们决定在研讨会举办前推出特色专栏“我与红辣椒评论-网络评论方法论”,面向红辣椒评论新老作者征稿,主旨是挖掘评论创作上的感人故事,讲述那些难忘的细节、深切的感悟,影响更多有志于评论写作的新人,引导他们走上评论写作之路或萌发对评论的热爱。

吾道不孤,前辈们披荆斩棘,已将评论之路铺陈,同道中人需穿越迷雾而继起奋斗。尤其是,当前时代急速转型发展,数字时空双维叠加,评论人、表达话语、传播渠道更为多元,其间存在诸多挑战,却也蕴藏更多机遇。无论如何,广大作者对评论的理解、写作的体会,都是值得珍视的经验。我们期待,一直以来与红辣椒评论有缘的各位作者、朋友,能一起分享,令批判思考、理性表达的路上多一丝光亮、多一些底气、多一份担当。

一、征文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2月

二、征文要求:字数不限,建议不低于1500字;投稿时,附一两张近期生活照;文末留下电话联系方式。

三、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投稿时,标题请注明“我与红辣椒评论”征文)

四、发布时间:2025年3-6月

五、其他事项:每位作者颁发纪念证书,优秀文章入选《跟着红辣椒写评论》一书。


欢迎各位新老作者赐稿!

[size=20.976px]红网红辣椒评论
2024年9月6日


来源:时刻新闻

链接:https://moment.rednet.cn/content/646843/98/14245306.html

编辑:程正元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