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写作案例库

[复制链接]
411#
发表于 2022-3-31 21:33: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不要当通稿的“搬运工”!这些方式能助你从新闻发布会上抓回“活鱼”!
来源 | 传媒评论
作者 | 吴盈秋
在重大公共事件中,政府新闻发布会工作是做好新闻宣传及舆论引导工作的关键环节,担负着信息发布、科普知识、动员社会等重要使命,而新闻通稿的发布也已成惯例。在新闻通稿被广泛运用的今天,编辑不仅需要“用好”通稿,而且还要“用活”通稿。尊重通稿的新闻价值,善用通稿提供的线索,以此为挖掘新闻的定位或起点,确定深度发掘、内涵阐发、个性表达的路径,从而进行“媒体再造”,为读者呈现“色香味俱全”的报道。在全媒体时代,作为党报的新媒体编辑该如何正确处理此类新闻通稿?是直接将通稿变成新闻稿发布出去吗?答案当然是“不”!
事实上,一个称职的负责任的编辑,对于新闻通稿的处理绝非简单的“搬运”。倘若编辑只会照搬照抄,非但不能形成较好的传播效果,甚至还可能造成新闻同质化的不良影响。那么,编辑该如何发掘通稿提供的线索,从中找准角度提炼要点,从而扩大新闻影响力呢?


增强把关意识
找准新闻要点
处理新闻通稿的第一步,就是要核实新闻通稿的真实性,这也是对编辑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真实是新闻的本质,编辑作为新闻发布的“把关人”,必须严格审核通稿,避免出现差错。作为一名新闻编辑,万万不能觉得是来自政府部门的通稿就盲目迷信权威,简单处理。新闻通稿内容是否与事实相符,措辞是否恰当,发布出去将产生怎样的社会反响,能否起到预期效果,这些都是编辑需要考虑的重点。
第二步,就是从新闻通稿中找准报道角度,深度挖掘要点和亮点。在同源信息的前提下,透过独到的眼光,从通稿的一字一句中发现不曾被他人注意到的新闻要素,根据媒体自身定位以及传播特性,打造契合其传播规律的产品,从而探索出一片与众不同的新闻天地。这就要求编辑具备敏锐的新闻探知能力和强烈的新闻敏感性,对于新闻价值的判断力以及思维的发散和逻辑能力。
“疫情就是大考”。截至2022年3月6日18时,浙江已经举行了104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值班编辑在拿到新闻通稿后,首先要核实通稿中涉及的人名、职务、数字、时间、地点等重要信息。倘若对不上,便立刻联系前方参会记者,再次询问确定,直到核实无误后才能发布。这也是还原真相、维护公信力的表现之一。在编发疫情新闻发布会通稿时,编辑一般采取滚动播发的方式,实时更新发布会现场最新消息。每一次更新,编辑都会把要点提炼出来,放在文章最开头,方便读者阅读,对重点要点一目了然。同时,新闻发布会标题也会及时更新,选取读者最关心的点,以此吸引读者目光,增强传播效应。当发布会宣布重磅消息时,编辑需要迅速反应、组织语言,拟好标题和资讯摘要,在浙江新闻客户端实时推送。这需要编辑有冷静的头脑、灵活的判断力、娴熟掌握采编后台的操作技巧以及扎实的文字功底。
3月6日浙江召开的第一百零四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编辑提炼出“收国际快递需要注意什么?”“如何做好个人防护?”两大要点,整合成滚动稿件《收国际快递需要注意什么?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发布会问答实录来了》。这两个看点和读者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读者最关心的问题。稿子一经发布,短时间内就被数十家媒体转载,获得了超过34万次的点击量。严肃的通稿经过整合提炼,变得“接地气”“有温度”,贴近了读者生活,对做好疫情防控的新闻宣传及舆论引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提高发稿时效
协调各方合作
时效性是新闻的重要特征,如果错失了最佳发布时间,新闻也就失去了一大半的吸引力。在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新闻发布的速度尤其重要,只有在新闻发生后,快速完成新闻稿并将其发布出去,才会有更多人关注,新闻的价值才会更高。以最快的速度把新闻推送给读者,是媒体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一招。
近年来,随着5G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步入全媒体时代后,新闻通稿的呈现形式不再仅仅局限于文字和图片,还有现场视频和音频。这对编辑来说是一项新的挑战,不仅需要有编辑功底,还需要具备卓越的协调组织能力。面对程序复杂、内容繁多的新闻发布会,编辑应当提前与前方记者沟通,掌握更多相关消息,做好充分准备,利于之后的发稿统筹安排。另外,编辑还要协调好团队分工。举个例子,有专人对接前方记者的文字消息,有专人紧盯发布会直播的进程,有专人处理前方传来的图片和视频……多条线路同时作业,做到井井有条、稳中有序,平稳推进稿件的滚动发布。
2022年1月14日上午10时,浙江省两会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举行。在发布会开始之前,发布会现场直播视频已经建在浙江新闻客户端头条频道待审平台。等到上午10时,发布会视频画面出现,确认视频信号正常后,客户端准点发布直播稿件并推送。即时推送的效果较好,本次直播获得了超过30万的点击量,由此可窥见速度的重要性。同时,在新闻发布会开始之前,客户端编辑已经建好本次发布会的微信工作群,群内有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摄像记者等。发布会开始后,前方记者在群内共享发布会重要消息,编辑即时对接,整理前方记者传来的材料。建立微信工作群,一方面能够解决沟通不畅的问题,也打破了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让联系更加紧密,实现采编双向互动。该滚动稿件《2022浙江省“两会”来了!今年有这些安排》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实时更新发布会现场内容,获得了不错的反响,统计显示该稿件的点击量远超30万次。
以圆形扩散式打破距离,浙江新闻客户端以其向心力凝聚力专注力,发挥了最佳团队效应。协调各方力量,创造良好的团队氛围,其核心内涵就是互助共赢、协作创新。媒体融合时代,让采编队伍的每一个个体都充分沟通交流,让编辑与记者更加灵活及时地进行指导与工作部署,这样的合作方式跑赢了速度,保证了质量,也让浙江新闻客户端在同行中遥遥领先,保持着先进性和独特性。
创新报道形式
贴近读者生活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新闻采编和报道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对新闻工作者在采编和报道模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新闻报道,叙事形式较为单一,一般就是文字搭配新闻图片。然而,在全媒体时代,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催生的报道叙事方法更为丰富,在表现形式上更加丰富多彩。除了文字和图片,现场视频、音频、海报可以更加真实立体地还原新闻现场,形成多元叙事结构。利用新兴媒体补充、调和传统媒体的短板,深入受众内心,提升新闻的传播效果,增强受众的视觉、听觉体验。
浙江新闻客户端的新闻报道对象是所有受众,因此在内容上要尽可能“亲民”,秉持贴近读者的原则,在新闻报道上注入更多的温暖,增强读者的情感共鸣,并积极带动大家去思考,传递正能量。编辑可以充分利用全媒体高速传播的特点,传播最新资讯,抓住读者关注的焦点,体现新闻价值。杭州亚运脚步将近,从亚运会场馆建设进程,到亚运会筹备情况,以及亚运会衍生的周边产品,都是关注度非常高的话题。浙江新闻客户端依托全媒体平台有效地将新闻资源优化整合,提高新闻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内容重整和报道创新,推出了一系列策划报道,向大家发出杭州亚运之约。今年2月21日,杭州亚运会迎来倒计时200天。在此之际,浙江新闻客户端编辑通过深度发掘,重新整合,推出杭州亚运会倒计时200天特别策划——《回顾“浙”些激动人心的亚运记忆》《“江南忆”接棒!杭州亚运会,看我们的了!》。两个策划的形式都是视频,风格清新贴近读者,一经发布就在朋友圈“刷屏”了,收获了大批读者的喜爱和点赞,为杭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积极造势。此类二次深度加工的创新之作,充分展示了编辑的功底。
“全媒体+”背景下,新闻采编与报道形式发生了巨大转变,作为新媒体编辑应该用不同的表现手段将事件真相有效还原,把握舆论的正确导向,打破信息传播的局限性。近期,浙江新闻客户端推出了“Hello,Sports浙江”短视频栏目,从生活在浙江的外籍友人视角出发,展现浙江各地群众对杭州亚运会的热切期盼,展示出立体、全面的“浙运”图景,呈现中外体育精神的融合迸发。该系列策划缩短了新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时空距离,时效性更强,为读者提供了优质的“新闻套餐”。


来源:传媒见闻

编辑:马源

412#
发表于 2022-4-17 20:33:5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来源:新华社
编辑:陶鹏辉
413#
发表于 2022-7-14 11:55: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屈妍君

414#
发表于 2022-8-10 21:26:0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评论人“所写”与“所行”的差距

  有一位刚入行做评论员的青年,最近给我来信谈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自己是以向人民宣传优良品德为己任的,但在一些具体行为上,我们自己却不能做到。他称其为“困扰着评论员个人生活”的“道德悖论”。
    他问我:“您是如何看待评论员的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呢,如何进行心理调节方能适应这种道德上的逻辑悖论 呢?”。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直率和真诚。但我有些不好回答,主要是担心自己因为不在其位,容易形成道德说教,有负于他的真诚。
    但是,如果回避这个问题,反而可能造 成一种伤害。因为他看到一名自己做过党报评论员,现在在做评论教员的人都不敢直面这个问题,这个很好的问题就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禁忌。
    所以我做了如下的回答:
    你意识到评论员的“道德悖论”,反映了你的真诚,也反映了媒体评论员“所写”与“所行”在客观上往往存在的差距。这种差距的确会影响人内心的稳定感和 统一感,也会影响社会对媒体评论员的评价,比如:“马列主义手电筒照别人”、“言不由衷”,等等。这当然也会影响到人们对媒体言论的信任。、
    一般说来,我们的媒体虽然往往报道优秀人物和倡导优良品德,但不会倡导每个人都要做到,这正如梁启超在一篇文章(《国民筹还公债问题》)中所说的——
    “凡道非一切人所能共由者,君子不准之以率天下也。固虽教孝,而决不教人以割股;虽教忠,而决不教人以纳肝。其于畸节,固共钦之,然绝不以责望于常人。”
    ——这个界线,对于我们评论员来说,应该是清楚的。我们自己也是常人。我们报道和宣传优秀人物,这不意味着我们承诺或能够做这样的优秀人物。因此,我们在媒体上 实际倡导的是做一个好公民;我们自己要勉力做的,也只是一个好公民。
    只是由于我们自己天天在写,倡导别人这样做,因此我们会比别人有更多的自觉,以避免我们内心对自己的责难。如此而已。
    当然,还会有一些做不到的,比如,我自己抽烟,却要写劝人戒烟的评论;我自己买盗版盘,却要写劝别人别买盗版盘的评论。这一般来说,会造成自己内心的压迫 (如果已感受不到压迫,而就是已经习惯言不由衷了);传播开去(这是极少的情况),也会造成媒体言论公信力的损伤。
    对于这种问题,我的一本评论教程(中南大学版《新闻评论案例教程》)中有一个案例:是关于《大公报》主笔张季鸾写戒烟社评的案例,可供你参考。我博客中还有一篇曾发表过的时评《时评写作与个人生活》也谈到这个案例。我还有一篇教学日志《以“言行不一”反驳别人为什么是一种谬误》也触及了这个案例
    一个人应当尽可能言其所信,行其所言。这是我们这个评论员行当所面临的伦理问题。如果做不到,还有“不写”一途可供选择。

附:

案例:张季鸾为什么不写戒烟评论
    张季鸾在1934年1月1日出版的《国闻周报》上发表《立刻收效的节约运动》,其中提到:
      ……节约运动中,关系最大的莫如戒烟,尤其是戒纸烟。我记不得数字,但是至少不下每年两万万两以上。换句话说,多少年来,每年有万万以上的金钱化成烟灰,他的剩余利益,归了外人。近几年,单看卷烟税的增收,就可以知道纸消费,年年膨涨。我们大家别的报国事业,能力做不到,这戒烟却是能力所及的,一不吸,就解决了,为什么不干呢?
    我多年常常感觉这个问题,但是在报纸上,从没有提倡过,就因为自己吸,不便劝人戒。假若主笔先生的写字台上,常常摆着三炮台,却劝人不要吸美人牌哈德门,这岂不等于腰缠万贯的高官,演讲清洁政治一样。所以我从来没有写过戒烟的文字。幸亏近年我戒了,现在愿意征求同志,希望全国有癖的人,尤其是吸用高级烟的人,从今年起,毅然废止!"

[案例分析]:

    张季鸾面对的是一个新闻评论写作者实际的伦理情境,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会会出现,那就是:当你提出的一个观点与你自己的行为相悖的时候,你是否应当公开的在评论中提倡这个观点?
    其实,我们相信但却自己不能实行的事情,还有很多,不止吸烟一事。做不到但却相信,这不是伦理问题,而是人性的一般弱点问题。我们说它不是伦理问题,是因为它不存在外在的负面影响。但是,一个写评论的人在评论中提倡一种自己做不到并且恰好相对的事情,则是可能有外在的负面影响的,这个影响就是伤害评论的信誉、导致社会的普遍怀疑。
    一个正确的观点,无论什么人写,都是正确的观点。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能因为写的人品行不端,就可以否定他的观点――不"因人废言"。这就是我们在前面提出的伦理原则。
    但是,一个正确的观点,由不能实行他的人来写作,则对正确观点的传播本身有害。一个人,宣传正确的观点,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如果由于自己不能实行,反而损害了这个观点的社会信誉,就是一件坏事了。利害相权,就是在自己不能实行的时候不要写。张季鸾先生做出的就是这样的伦理选择。而新闻伦理的具体情境,往往就是这样的利害相权。
    我们现在的新闻评论员和业余新闻评论写作者,在实际生活中不见得都处处是杰出的模范,样样做得好;我们认识到的道理、自己内心信服的观点,不见得自己都能实行,这是很正常的,不算“心口不一”。
但是,新闻评论写作则是另一回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在评论中提倡,那么评论可能给人造成的印象,可能就是“一派谎言”,社会信任也会受到伤害。

来源:少华读书

编辑:吴漫

415#
发表于 2022-8-21 21:44:0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在社交媒体上,记者们的自我呈现是怎样的?

“记者”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有记者在郑州街头询问人们对记者的看法,得到的答案是:记者就是一群体力超强,随时准备抢C位,抗风抗雪抗晒抗风沙,并且随时随地能搭讪,无时无刻都在想着写文案的一个物种。从“C位”“文案”等表述可见,这其实是一种很“互联网”的回答。相比来看,20年前的人们如果被问及这个问题,可能首要考虑的是自治权、即时性、新闻伦理、客观性和公共服务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转变?

研究表明,记者这样的专业性职业受情境、历史的约束,并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改变。在传统媒体的背景下,新闻记者的自我呈现由特定新闻编辑室决策、新闻报道风格、所处的媒体体制,及人们对记者专业性认知等因素共同决定,因而相关研究也主要聚焦于记者在新闻机构范围内的行动之上。而在社交媒体空间中,新闻记者不再完全从属于某一特定机构。记者的个人兴趣被赋予了更高的优先级,其社交媒体形象可能与在传统媒体中扮演的形象有所冲突。换言之,在新的技术背景下,新闻实践的结构和逻辑发生了较大变化,记者们也在无形之中改换上了新的面孔。

举个例子,在传统媒体中,报道“国家颁布三胎政策”事件的记者应该扮演一名公正的观察者角色,给予不偏不倚的事实性报道。但在社交媒体上,他们可以表达观点,甚至可以通过连珠妙语把自身打造成一个热门话题。

根据戈夫曼的自我呈现理论,人们无时不刻不在前台、后台穿梭,致力于把“最好的表演”传达给“最对的人”。在传统媒体时代,记者可以轻易地区隔刻板的前台表演和后台情境;但在社交媒体时代,记者的自我呈现呈现出更复杂的层次。记者们一面策划要与观众分享的内容,一面通过前台和后台的表演来为自己搏取地位、资历、声誉和文化资本。

那么,我们该如何分析社交媒体上的记者形象?这篇文章做得就是这样一个概念化的工作,通过整合相关研究、分析量化数据,作者提出了组成“社交媒体新闻自我(ego)”的三个职业角色维度:推广者、名人和小丑(见下图)。同时,作者还提供了具体的衡量指标,以便后来的研究者能够在此基础上做更具可比性的跨文化研究。

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这三个角色和相关指标:

1推广者

研究表明,由于数字世界的开放,任何人都有可能获得知名度,大批自我品牌涌现出来。从直播平台上崛起的薇娅、李佳琦,甚至近些年颇受追捧的化妆大师毛戈平都是自我品牌的典型案例。许多学者认为,推广文化和自我商品化话语是数字媒体文化发展的重要产品。

在数字新闻领域,学者们发现,社交媒体上的树立品牌行为亦不可避免。推广行为能够提高记者工作、新闻机构及其个人的知名度和声誉,并最终转化为市场价值。

五项指标可以被用于评估记者和其所属的新闻机构的关系。首先是树立专业品牌(professional branding),即记者宣传自己的新闻工作。记者可以通过在博客、个人网站、其它社交媒体账户上转发自己或别人的链接、标记新闻片段来支持所属机构的工作,此时他们作为专业的第三方出场。第二个指标是个人品牌(personal branding),即记者通过展示自己在传统新闻领域之外所参与的活动来宣传自己。例如,他们可能会强调自己是企业家、父亲、志愿者或运动员。记者通常会使用诸如转发他人的正面评论等策略来强化自己的形象。第三个指标是媒体推广(media promotion),即记者可以从事专业的推广活动,以吸引人们关注其所属媒体机构。第四个指标是产品/服务植入(product/service placement),这是一种隐性的推广形式,即记者以隐晦的方式向受众展示某产品或服务。例如,当记者谈论某话题时,他们可能会把产品放在离他们很近的地方,或者穿着特定的时装品牌。与之相对应的是第五个指标,即显性的推广/背书(promotion/endorsement)。例如,有名望的记者可能会将通过赞扬某保温杯的质量,以吸引粉丝购买同款商品。

2名人

“名人”可以被概念化为一种将名誉和文化资本依附于人的话语活动。在过去,名声是获得成就的结果;而在现代社会,Gamson认为,炒作、购买声望和操纵风向等元素是名人话语的核心元素,它反映出等级制度与平等民主之间的张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变得“出名”成为更关键的问题。

在新闻业中,记者可以因为在社交媒体上的某些行为获得社会和经济资本而成为名人,也可以在无名气的状态下,表现出名人的话语特征,以获得象征权力。我们通过如下指标来衡量记者如何“做名人”:

首先是映射知名度(reflected fame),通俗的说就是“通过证明我认识周杰伦(或者周杰伦在采访时提到我)来证明我也有名气”,记者们一般通过转发、分享相关的物料来完成“自证”。第二个指标是关联知名度(fame by association)。至少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关联知名度:记者可以在帖子中提及或标记名人,也可以发布一张与名人互动的照片(如摆拍或集体自拍)来暗示他们之间的关系。第三个指标是不对称沟通(asymmetrical communication)。为了凸显地位,记者们不会回复普通观众的评论,而只会与其中一些人互动。第四个指标是活动曝光(event exposure)。比如,记者可能作为一个晚宴的客人在高档酒吧享受饮料。通过让观众一窥他们精心策划的私人生活,记者们营造出一种“名人感”。第五个指标是名望标志(trappings of fame)。例如,他们可能会分享自己穿着最新的设计师服装、在高级餐厅吃饭、开昂贵汽车、去异国他乡旅行的照片。第六个指标是日常生活场景(everyday life settings)。记者可以发布自己去超市或健身房、穿着休闲运动服、通勤、送孩子上学的照片,以此拉近和粉丝之间的距离,不至于让后者觉得他们难以企及。第七个指标是个人品牌标签(personal branded hashtag)。记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名字、昵称或其他特征创建自己的标签,这有助于打造个性,强化粉丝和名人之间的互惠关系和共同利益,虽然这只是一种错觉。

3小丑

幽默有许多功能。除了娱乐功能之外,它还可能促进对话、增加好感、抵御潜在伤害、促进信息披露。幽默还可以作为一种挑战权力的工具和触碰禁忌话题的方式。学者们认为,现代的“小丑”扮演的角色与中世纪传统宫廷弄臣扮演的角色相似。虽然有些人认为小丑愚蠢,但他们是作为专业表演者在游戏。小丑们取笑权威、模仿他人、陈述真相、挑战社会道德,而却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研究表明,记者们也使用社交媒体空间来表演幽默。作者提出了四个指标来衡量记者在社交媒体上小丑角色:其一,努力搞笑(trying to be funny),这是指记者通过发布一些不严肃的内容表现幽默感,比如使用表情包、动图,或通过面部表情、手势、夸张的姿势或声音元素来搞笑。其二,故意开玩笑(deliberate joke)。研究表明,大约五分之一的由记者发出的推特将笑话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关键不在于笑话好笑到什么程度,而在于有意开个玩笑。第三,嘲讽(rhetoric of ridicule)。嘲讽是深夜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常见做法,他们讽刺别人、时不时冒出俏皮话,以此获得笑声。第四,自嘲(self-deprecation)。自嘲可以被用来表达优越感和嘲笑他人或自己(laugh at),也可以被用来表达积极和友好的态度(laugh with)。谁能够在合适的情境开出合适的玩笑,谁就是赢家。

综上可见,社交媒体上新闻记者的自我与传统新闻记者扮演的角色存在显著差异,破坏了传统新闻的职业规范和实践。然而,正如Tucker等人所指出的,社交媒体既不是天生的民主,也不是天生的不民主。在这一有争议的媒体空间之中,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记者乃至更多职业。

来源:传媒见闻(公众号)

编辑:陶鹏辉

416#
发表于 2022-8-26 16:29:4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已贴网站
如何找到最有新闻价值的“那句话”?
“新闻就是‘他说’。”新闻工作要求记者报道他人说的话,即要使用引语。引语分成三种——直接引语、间接引语和部分引语。
其中,直接引语可以使稿件具有现场感,让新闻报道具备信息权威性,让新闻故事更具冲突性、戏剧性和人情味,令读者意识到所报道的事件涉及有血有肉的人,放大信源的声音、想法和观点,揭示信源的内心世界,调节报道节奏。
直接引语的种种优势,使得记者在写作中乐于使用。但目前许多稿件中直接引语的使用不够精当,出现“过剩”乃至滥用的现象。笔者不揣浅陋,列举数例同各位同仁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有价值的直接引语包含哪些特质?
1.采访对象说的能够构成妙语、警句的话,能让人们牢记的话,能生动、清晰传达说话人强烈情感或反应的话。这类话语往往体现新闻人物的性格特点。
如:
“你的牛皮也太大了吧!”朱镕基终于忍不住插话了。
“发现就要撤你的职了!”朱镕基提高了声调。
——《朱镕基:“你的牛皮也太大了吧!”》
2.采访对象说的具有揭示作用,关系新闻本质的话。
如:
鹿钟麟笑着问溥仪:“你还记得吗?当时我把你押出王宫送到‘醇亲王府’,临下车时我问你,你愿意做老百姓呢,还是做皇帝?”
溥仪说:“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说要做老百姓,可是,老实说,那时心里想的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说得大家都笑了。
——《溥仪和鹿钟麟等在北京会见》
3.采访对象以不同寻常的方式说的话,如方言或口语化的表达、精彩的比喻、偏激的话语等。
如:
不少年轻人在认购现场详细询问了股票、有价证券等等的含义后,一面购、一面戏言说:“阿拉也要尝尝做老板的味道。”
——《上海重新发行股票》
4.重要人物说的话。这类语句往往极具新闻价值,由于他们所处地位特殊,他们说的话同人民利益密切相关。
如:
邓小平还说:“中国人站起来、面上有光彩是什么时候?是新中国成立后。只有一个统一的中国,所有中华民族子孙不仅是站起来,而且是飞起来了。”
——《邓小平会见李远哲和李政道教授》
5.重要新闻现场相关人物说的话。
如:
十三日下午,一声声的“妈妈”穿透废墟,直达地面。任老师听到了,赶紧上去,告诉孩子们,“保持体力,不要再发出声音,老师在这里,跟你们妈妈在一样。”
——《“妈妈”声穿透废墟》
陈勇说,他的耳边一直萦绕着学生呼喊“救命”的声音。“我总感觉,废墟下还有生命”,他和战友们,“一定要把他们都救出来”。
——《“我总感觉废墟下还有生命”》
6.争论中各方说的话。美国新闻学者特别强调用直接引语反映矛盾双方的真实立场、观点和主张。
如:
两岸商签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最近成为台湾舆论热议的话题。对于这项互惠双赢且大陆愿意“让利”的安排,台湾有个别媒体泛政治化,如“绿:ECFA 冲垮321万白领”、“签ECFA冲击就业人数590万”、“签ECFA香港化月薪剩1万”等标题,十分耸听。
马英九说,在这段时间,“各位都听到很多很恐怖的话,说签了(指ECFA)的话,我们劳工就会有300多万人失业”。他特别用闽南语说,“我向各位保证,这拢是黑白讲啦(意指乱说)!”
——《签ECFA令三百万台湾劳工失业?马英九严词驳斥》
无价值的直接引语有哪些特点?
1.采访对象并没有透露有用的信息或事实本身明白无误,这类直接引语多为套话空话、观点立场不鲜明的话。
如:
某市市长说:“我们已经启动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船员对保障国际、国内物流供应链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将通过海事劳工条件检查,强化船员权益保障,为畅通水上物流循环提供高质量的人力支持。”某海事劳工条件检查工作站站长向记者介绍,“海事劳工条件检查工作站还将承担海事劳工公约履约研究、船员权益保障研究、船员公益服务等工作任务,为XX自贸区和XX国际航运枢纽建设营造良好航运环境。”
2.平铺直叙、长篇大论、毫无选择地引用采访对象的话,会让直接引语失去意义。《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里提到:“年轻记者会在文章中引用许多原话,但等成熟以后做真正意义上的报道的时候,你会发现只有真正的精彩的引语才有用。”
如:
“XX特色商品汇聚中心由XX国际物流园联合XX博览会共同打造,项目计划总投资约31亿元,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091亩,项目一期计划在今年9月建成并试运营,力争成为以RCEP区域国家为主的外国商家进入中国市场的首站。”XX公司副总经理XX介绍说。
XX公司总裁XX说:“我们明年的目标是产量增长20%,市场占有率扩大10%,多招收300名员工,股票价格维持现有水平。”
如何使用直接引语?
使用直接引语的方法通常包括:
1.如果合上采访本也对新闻人物的某句话印象深刻,那么它可能就是一条好引语。
2.直接引语的使用应以准确作为最高原则,并要防止断章取义。
3.合理修正直接引语中的语法错误。为了让受众更加准确地理解说话者的本意,在不篡改原意的前提下,可以合理修正直接引语中的语法错误。当然,如果这种语法错误本身构成了说话者的特色(如“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中,“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但这构成了鲁迅的语言风格),那么将这种“错误”予以保留也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4.用新的段落开始一段新的引语,不同人说的话要用不同的段落分别表示,特别是在报道争议、矛盾、冲突时,用不同的段落表示一方的原话,有助于读者快速辨识矛盾和冲突所在。
5.恰当的直接引语要由身份恰当的人说出来,才能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美国新闻界有云:“记者应该把直接引语当做报道的调味品,而不是牛肉土豆。”新闻报道中没有直接引语会令稿件失色,通篇都是直接引语也会让叙事失去焦点,让读者倦怠。在直接引语的使用上,我们应该努力寻找最有新闻价值和最有代表性的“那句话”。
参考文献:
[1]李希光、孙静惟、王晶.新闻采访写作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高钢.新闻写作精要:新闻报道的原则与方法[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20.
[3][]卡里尔·里奇著,钟新、王春枝主译.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来源:传媒见闻(微信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2FnuqGz6gJujgGUsPwpXNw
编辑:屈妍君

417#
发表于 2022-8-29 11:25:4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屈妍君
418#
发表于 2022-9-12 22:19: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我只拍下了那位父亲的背影|“9·5”泸定地震记者手记
封面新闻记者 李庆
9月7日下午4点,“9·5”泸定地震发生后第51小时,救援人员在泸定县得妥镇联合村大桥附近的一处塌方体,发现有疑似生命迹象。
消息传来,我和同事立即赶往现场。晚上7点,我站在联合村大桥上,看着一台挖掘机正在山体垮塌处作业,一群救援人员站在桥头等待。一名救援人员告诉我,这样的垮塌下,还有生命迹象,有可能是下面两辆车重在一起,下方存在空间。如果能救出人来,真是奇迹。
晚上7点半,挖掘深度已经接近被困车辆,我看见一块黄色的车辆残片被挖了出来。“是辆皮卡车!”我自言自语。
旁边,一位50多岁的大叔闻言,说了一句:“是一辆清障车。”
我问他,你怎么知道?他回复说:“那是我儿子的车。”
我愣了好半天。原来,地震时,大叔儿子失联了,他四处打听,终于知道儿子可能被困在联合村大桥。“路封完了,我们绕了很久,又坐船,又爬山才到这儿。”
我很惊讶,救援队进来都很困难的地方,大叔居然进来了。我告诉他,还有生命迹象,希望可以有奇迹。他点点头,说,谢谢。
车辆残片挖出后,开始陆续有救援人员进入搜救,但又陆续因为滑坡落石响起的哨声而撤出。
晚上8点,天空下起了雨,天色越来越暗,灯光却越来越多。公安、消防、医生……来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充满期待,有一种随时准备奋不顾身冲锋的感觉。
凉山救援队的警犬“十五”感冒了,但在大桥上,它坐得端端正正,随时等待召唤。
大叔则安静地靠在桥一侧,默默注视着儿子车辆的方向。他突然走过来,问我情况咋样?我说我也不清楚,可能还要等一会儿。他说好,转过头,又开始凝望挖掘处。我也没再问他什么,只是拍了一张他的背影。
大叔看向儿子所在的方向,等待一个奇迹。
临近晚上9点,救援前方大声召唤撬棍!一名救援人员拿着撬棍奔跑而去。
晚上9点10分,大家的心都紧了。远远看着十几个救援人员,用担架抬了一个人出来。还没来得及问情况,救援人员列队两排,肃立默哀……
一刹那,现场好安静,只有石头落下声、大渡河水声。我看见大家低着头,默默往回走。
灯一盏一盏地灭了,车一辆一辆开走了,我环顾四周,没看到大叔。我眼睛有点发烫,大脑一片空白,收拾好设备,和同事准备返回。
走到桥中央,我突然又看到了大叔,他一个人站着,他的儿子在脚边躺着。大叔没有哭,他摸出电话,打给妻子:“人找到了,死了。”
他语气平静,但是声音比之前和我聊天时小了很多。我转过头,不住地抹眼泪。
图为封面新闻记者李庆在震中采访“锅铲”老师。
编辑:黄麟云


来源:封面新闻(公众号)

编辑:马源

419#
发表于 2022-10-6 14:05: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任仲平是谁?玉渊谭天、陶然笔记、补壹刀是谁办的?
每一篇由人民日报特殊署名的文章,都是集体创作的结晶,在人民日报社内,还有不少和“任仲平”一样金光闪闪的笔名。
9月29日,人民日报发文《人民日报任仲平:掌握历史主动 凝聚奋进伟力》,“人民日报任仲平”随即冲上热搜。肯定有人会问,任仲平是何方神圣?




公开资料显示,任仲平,是“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缩写。1993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发表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全文4600字。这是人民日报第一次以“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任仲平”为名刊发评论。
每一篇由人民日报特殊署名的文章,都是集体创作的结晶,在人民日报社内,还有不少和“任仲平”一样金光闪闪的笔名。
比如:
任平,其谐音为“人民日报评论”的缩写。
何振华,是“如何振兴中华”的谐音。
柯教平,指“科技教育评论”,主要撰写科教方面的文章。
国纪平,是2005年人民日报国际部推出的一个新的评论品种,从名字上来看,它实际上是用的谐音,就是“有关国际的重要评论”。
钟声,是“中国之声”的简称,把“中”字改成“钟”,取“警世钟声”的寓意,所发表的评论主题主要围绕重要的国际问题。
任理轩,是人民日报理论宣传部的署名,“轩”意为“宣(传)”的谐音。
金社平,是指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评论。2016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首次发表署名“金社平”文章《全面深化改革三年了》。
郑青原,取义“正本清源”谐音,意在对全党进行思想的澄清和意志统一。
同样,中央单位发表文章时也常常使用笔名。
比如:
仲祖文,是中共中央组织部的笔名,自2001年9月在《人民日报》亮相以来,仲祖文被誉为“干部管理和任用工作的风向标”。
钟轩理,是"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的谐音,一般是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发布文章时的署名。
国平,是“国评”的谐音,所属网信办下属机构。
钟纪轩,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的“笔名”,曾在《人民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求是》等刊物上发表多篇有关中央纪委的新闻。
还有钟政轩代表着中央政法委,秋石代表着中央委员会(主要在中央委员会主管的《求是》杂志发文)等等。
另外,不少官媒也拥有自己的马甲号。
玉渊谭天:央视新闻
陶然笔记:经济日报
朝阳少侠:外交部
侠客岛:人民日报社/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部
补壹刀:人民日报社/环球网
枢密院十号:人民日报社/环球网
长安街知事:北京日报
政知见:北京青年报
团结湖参考:北京青年报
钧正平:军政评,谐音,解放军政治部官媒
青蜂侠:中国青年网
市说新语: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来源:新京报传媒研究(公众号)
编辑:屈妍君




420#
发表于 2022-10-6 15:21: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媒体人,如何写出电影开场般的导语?这四招必学……
两会期间,陈陆军社长给中新社报道组讲了一个他年轻时从前辈那里习来的写作技巧。假如我们开完一场发布会,拿到海量资料,记了很多笔记,却不知从何下笔。
这时不如把笔记扣住,回想整场发布会最有印象的一句话、一个新闻点,那就是最值得写的。
此方法也可用于导语写作。一篇消息或通讯若一部电影,导语就是引人入胜的开场镜头。以下列举一些具有画面感的导语佳作:
01
“现场特写式”导语
案例一:《台湾阅读推广人张大光贵阳说故事:用故事丰富童年》
导语:中新社贵阳7月3日电(记者:石小杰)欢笑像贵州的爆浆豆腐一样在活动现场的各个角落炸裂,每个人的心情都吸饱了维C。在半是温暖半是动感的时光里,张大光从《企鹅和猴子》的故事入手,风趣幽默的语言、丰富生动的肢体动作,俘获了孩子和大人的心。
记者巧用意象“贵州的爆浆豆腐”“吸饱了维C”来体现主人公的工作场景,富有当地特色。三言两语之间,主人公的身份与性格描摹完成。
案例二:《北京市春夏服装展销会开幕》
导语:中新社北京1983年3月1日电(记者:凌宏俊)数不清的目光投向一位斜戴着法兰西帽子、披着时髦的砖红色春季女大衣的风姿绰约的女郎。当北京市春夏季时装展销会今天在北京展览馆开幕时,这个放在进门大厅的模特儿成了最引人注目的人物。
在特殊的时空背景下,艳丽张扬的注目就是最好的开头。如此导语不仅是勾人兴趣,更是时代的影像。
案例三:《直击四川泸县6.0级地震震中:村民合煮“百家面”  雨中救援不停》
导语:(记者:贺劭清、岳依桐)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福集镇满是碎砖块的路面上,一口大锅安放在临时搭建的简易灶台上,白生生的面条翻滚在沸腾的水中,热气腾腾向上,仿佛要穿透阴暗低沉的天空。村民们围在一旁,手捧一碗面或站或坐,用红油辣子抚慰因地震惊魂未定的内心。这是16日13时,中新社记者在泸县6.0级地震震中所见的一幕。
现场即是胜利。关键是,选什么现场镜头?在这个例子中,记者巧用同煮面的特写,不仅体现地震给当地百姓带来的影响,还交代了震后百姓安置进展,而“热气穿透阴暗低沉的天空”,即借景抒情的修辞,暗含记者的视角与态度,这种力量感十分宝贵。
不过,记者使用现场应有针对性,过于煽情、未经雕琢的生活化(尤其是受众难以理解的)、与同题材同质化严重等的现场描写要摒弃。
02
“直接引语式”导语
案例一:《拜登再谈控枪:美国面临的道德选择》
导语:中新社华盛顿7月11日电(记者:陈孟统)“美国面临着一项道德选择,一项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道德选择。”美国总统拜登11日在白宫谈到控枪问题时如是说。
此例直接引语的使用,不仅提升了关键事件的“动态感”,更是借主要人物之口隐晦表达记者态度。但也正因导语位置之重,使用直接引语更要确保其准确性、权威性。比如引用古诗词、名人名言尽量避免技术性差错,不要“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综合引用政坛、商界等重要人物的引语,尽量保留整句话或一小段落。
案例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风暴下的48房客:生了!回家!》
导语及第二段:(记者:林春茵)“生了!那个16楼大肚子的园长,得了一个男孩,7斤,非常健康。”
24日晚间的这则弄璋之喜,令暂住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一处隔离点16层楼的48位“房客”沸腾了。
直接引语作为导语,十分适合用在通讯中。或直接表达主人公的性格、经历、理念,或从小切口出发为大图景拉开序幕,或体现文中诸方关系(在消息里也适用)。但若此直接引语是空话套话,是不是主人公说的都一样;与后文表达内容有明显割裂感等,不建议使用。
03
“互动式”导语
案例:《(中国这十年·见微)西北小城“种数”变“沙漠中的硅谷”》
导语及第二段:(记者:于翔、于晶、杨迪)你可能很难想到,当你在北京上海点下一单外卖,处理这个订单信息的数据中心,在千里之外的沙漠小城。
宁夏中卫,一个曾经“天上不见鸟,风吹石头跑”的地方,如今引得亚马逊、腾讯、美团等企业相继落户“种数”,成为中国“东数西算”工程的发展典范。
笔者将记者原稿中一句直接引语改成了“互动式”导语。科技医疗或部分主题报道题材,“不可及性”阻碍海外读者阅读。合理使用“互动式”导语,让读者身临其境,对陌生、宏大的概念、产业等展开想象。
04
“悬疑式”导语
案例:《重庆一中学开“奢侈品经济学”课劝学生勿攀比盲从》
导语:中新社重庆2012年3月6日电(记者:连肖)重庆市巴蜀中学推出“奢侈品经济学”课程引来中学生踊跃报名,也引发社会热议。该课程于6日正式开课,记者在课堂上并未见到奢侈品,只是听到唏嘘声。
第一句话讲明事件由头,第二句话直击现场。如此悬疑感的写法可以用来揭示一类社会现象,或需要先抑后扬等写作意图中。
有时,当导语难以承受过多字数,可以在第二段继续展开,形成“双导语”的效果。
案例:《LV进驻中国国家博物馆引来争议:“商”得起“伤”不起?》
导语及第二段:中新社北京5月31日电(记者:应妮)以“艺术时空之旅”为主题的路易威登展31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甫一开幕,即引来争议无数。
这一长达3个月的展览,占据了国家博物馆4个展厅。有提前参观过的观众描述观后感直言,“只觉一种令人目眩的珠光宝气扑面而来”。记者今日在现场看到,展厅大量使用镜子和灯光进行装饰,颇有迷幻效果。工作日观众虽然并不太多,但场内工作人员经常阻止民众更近距离的接触,安保程度堪比文物。
将展览的内容与观众反馈放在首段是一种常见的“影像”处理方式,但“路易威登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这样的新闻噱头已足够撑起导语,所以不必强求“信息装满”。
贴士:并不是所有稿件都适合“镜头特写”式导语。比如就某地中欧班列开行半年阶段性成果发稿,不如直接把最适合外宣的数据、政策等放在导语,如若还使用“一辆列车缓缓驶出xx口岸,车上装满xx货物”等描写,再加上数据政策铺陈,导语就不堪重负了。
记者面对一些尚未到达现场,且较为突发、严肃的新闻题材,也更适合将新闻由头及最新进展放在导语,这类信息比“杜撰”的画面感重要。
以上通过对中新社好消息、好通讯的归纳,简单总结了“画面感”导语的表现形式或适用范围。但导语总归为全文服务,过于强调导语写作导致“头重脚轻”、在严肃题材中“硬凹”画面感、正文内容无法支撑导语要尽量避免。只要精练、准确、客观,适合的就是好导语。
来源:传媒见闻(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epUFFvuQG-r4DEu4258Vg
编辑:屈妍君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