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失实新闻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420#
发表于 2022-8-1 12:50: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二舅视频涉内容虚构已被撤销推荐,视频拍摄者并非其外甥

7月31日,据凤凰周刊报道,近日爆火的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涉及内容虚构,视频拍摄者并非其外甥,爆火后还选择将二舅藏起来,目前已被B站撤销推荐。有关“二舅短片涉及内容虚构已被撤销推荐”的话题在微博上也引发了热议。

“二舅视频”火爆全网之后,曾有网友质疑“二舅”的真实性。对此,视频作者“衣戈猜想”回应称,视频的每一个字都是真实的。但据红星新闻报道, “二舅”镇上干部表示:“视频跟掌握的情况有出入,正在掌握他的真实情况。残疾证当年已经办下来了,我们这系统显示1990年就已经有证了。镇干部表示“我们现在正在掌握真实情况,拍视频多少有点别的元素掺和进去。他发出去的所有东西,有些句子之类和我们掌握情况不一样。”

来源:财视传媒(百度)

编辑:马源

419#
发表于 2022-6-26 18:09:0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法兰西不屈服党2锋面议员夫妇遭观点杂志曝盘剥无证件家佣轰动政坛 确认报道失实要求开除记者
法兰西不屈服党领袖梅郎雄 资料照片 © Olivier Chassignole / AFP

左翼联盟以及法兰西不屈服党Nupes-LFI议员Raquel Garrido和Alexis Corbière周四要求解雇观点杂志Le Point的一名记者,该记者前一天在一篇文章中指责他们二人剥削了一名无证家佣清洁工。据观点杂志编辑说,这篇文章最后因 "错误和失误 "已被撤回。但Raquel Garrido和Alexis Corbière要求惩罚。昨天当天,两名议员就宣告聘请了律师追究该事件。

法兰西不屈服党议员加里多和科比埃Raquel Garrido和Alexis Corbière在《观点》中被错误指控后要求解雇撰文记者。

据《观点》杂志主编艾蒂安-格内尔(Etienne Gernelle)说,这篇文章被撤回是因为 "错误和违反了谨慎原则",他在周四的推特上向这两人道歉。

根据这篇文章,这对夫妇被指控虐待一名无证件的阿尔及利亚家佣,而这篇文章是根据清洁女工和拉奎尔-加里多Raquel Garrido和Alexis Corbière之间的所谓短信内容撰写的,结果称是虚假的。

Raquel Garrido和Alexis Corbière坚决否认文章中的所有指控,他们立即在Twitter上对编辑的道歉做出了反应:"我要求立即解雇 "写这篇文章的记者。据拉奎尔-加里多(Raquel Garrido)写道"我不会就此罢休,(......)我的家人已经因此遭受了太多的痛苦。拉奎尔-加里多(Raquel Garrido)刚刚当选为塞纳-圣但尼地区的议员,她与UDI主席让-克里斯托夫-拉加德(Jean-Christophe Lagarde)竞争胜选。同样在塞纳-圣丹尼省当选的Alexis Corbière则表态:“编辑向我们道歉并撤回了文章。那就这样吧。但这不能就此结束。"他说,"这关系到这个新闻行业的荣誉和公民对新闻界的信任。必须对此实施制裁。”

据法新社说,自这篇文章刊出后,社交网络,特别是极右翼的社交网络,已经对这对夫妇发动了种种批评。

这对夫妇的律师Xavier Sauvignet告诉法新社,他正在准备两份投诉,一份是指控公开诽谤罪,另一份是针对X的伪造和身份盗窃。

法兰西不屈服党的领导人让-吕克-梅朗雄周四对此事件发声说:“诽谤科比埃和加里多Raquel Garrido和Alexis Corbière的人正在承认他们的伪造行为。他们最好质疑自己所采取的立场以及使用这种线人的原因"。

而巴黎的法兰西不屈服党议员达尼埃尔-奥博诺强调,"这个臭名昭著的谎言已经比真相更大规模地传播。损害已经造成了,正如背后教唆者以及马克龙派追随者所打算的那样。"


来源:RFI
链接:
https://www.rfi.fr/cn/%E6%B3%95%E5%9B%BD/20220623-%E6%B3%95%E5%85%B0%E8%A5%BF%E4%B8%8D%E5%B1%88%E6%9C%8D%E5%85%9A2%E9%94%8B%E9%9D%A2%E8%AE%AE%E5%91%98%E5%A4%AB%E5%A6%87%E9%81%AD%E8%A7%82%E7%82%B9%E6%9D%82%E5%BF%97%E6%9B%9D%E7%9B%98%E5%89%A5%E6%97%A0%E8%AF%81%E4%BB%B6%E5%AE%B6%E4%BD%A3%E8%BD%B0%E5%8A%A8%E6%94%BF%E5%9D%9B-%E7%A1%AE%E8%AE%A4%E6%8A%A5%E9%81%93%E5%A4%B1%E5%AE%9E%E8%A6%81%E6%B1%82%E5%BC%80%E9%99%A4%E8%AE%B0%E8%80%85

编辑:马源

418#
发表于 2022-6-23 12:43:3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马源

417#
发表于 2022-5-29 23:14:1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清华女博士考协警,这种“假”新闻媒体责任有几分?

昨天,一条“清华女博士报考长沙岳麓区协警”的新闻惹得网上议论纷纷。今天一早,该新闻被证伪,网友将板子打在媒体身上:都不核实吗?

然而,参与报道的媒体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明明用的是政务公告信息,还向招聘单位核实了,竟还出了问题。

在这起争议报道中,媒体需要承担多少责任?采用政务公告信息还需要再甄别吗?

524日,传媒茶话会对话新京报教育事业部主任、教育新闻主编巫慧,封面新闻相关负责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海明,四川日报记者张庭铭,以及一位央媒记者,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清华女博士考协警被证伪,
媒体应担几分责?

“发报道前都不核实吗?”
“特长填清华大学,这也信?”
“媒体人的核实精神去哪儿了!”
“怎么老发反转新闻,我都快不信任媒体了”
“不核实就发布新闻,赚足眼球和流量又说是假新闻,媒体都在干嘛?”……

今天,“清华女博士考协警”的新闻翻了车。一时间,不少网友纷纷指责媒体。
在网友激烈的声讨之下,我们需要冷静下来思考一个问题:

这则引发争议的新闻真的是媒体的责任吗?如果有责任,媒体应该担哪些责任?

新京报教育事业部主任、教育新闻主编巫慧认为,机构媒体最基本的操守是信源的交叉印证与反复核实,以确保新闻信息的真实、客观,新闻失实是不能容忍的。媒体捏造或传播失实新闻,肯定要承担责任。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海明认为,“清华女博士考协警”的失实报道,主要责任在于招聘单位把关不严,加上媒体没有履行核实的义务,导致报道失实。面对舆论的批评,相关媒体确实要承担接受监督、批评和道歉的责任。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央媒记者表示,这条新闻引发争议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采访更多的信息加以交叉佐证。因此,媒体要承担部分责任。

事实也印证了上述央媒记者的观点,根据公开的信息,有报道媒体也采访过长沙市公安局岳麓区分局的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称单位确有一位报考人员是清华大学的在读博士生,但是没有采访多方进行交叉佐证。

政务信息也有待再甄别
有人认为:政务公开信息作为公示、公告是政府履行职责的表现,有权威性和公信力,媒体可以完全采信。

也有人认为:既然是公开信息,公示就是要让大家核实、提意见,所以媒体使用时应该再核实。

对于媒体来说,采用政务公开信息需要再次核实、甄别吗?

“作为媒体,从该名单中发现新闻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有争议或者值得讨论的一点是,是否应该相信政府机构公示名单。”四川日报记者张庭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从新闻实践中来看,鉴于政府机构特殊性,在涉及相关新闻报道时,媒体一般会直接采用政府的信息。但是,媒体报道的信源应该是多方面。在不涉及权威发布或者敏感信息的情况下,确实应该进行多个信息源核实,以保障新闻的真实性。

张庭铭认为,对于政府发布的信息,还是要进行甄别,只是说在操作层面对不同类型的新闻甄别的程度大小。政府发布的信息一般会分为不同的情况:涉及疫情、灾情等重大灾难信息的权威发布;针对某种事件或者情况的说明或者相关部门来源的说法。

第一种情况,在权威发布(如新闻发布会,疫情通报、灾情通报等)的时候,政府发布的信息是权威的。这种情况下,媒体可以直接进行采用。

第二种情况,针对某种事件或者情况的说明。在这种情况中,如果信息的发布部门是该事件的当事人,那媒体就要仔细地进行甄别,可以尽量地掌握多方面的信源对该事件进行印证。如果作为第三方(如:法院)等,在核实了相关信息后,也可以进行采用。

第三种情况,就是和本次事件中类似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中,就需要对发布的信息中涉及的单位和人物进行核实,尽量做到多个信源。

上述央媒记者表示,对待政府发布的信息,媒体肯定需要再甄别。特别是除了消息报道以外的其他报道类型,必须予以甄别。因为政府仅仅是消息的来源之一。如果记者认为受访对象的话有水分时,可以再采访新闻事件中的另一方核心人员进行佐证,或者找到与事件相关的第三方进行交叉印证。

刘海明提醒,长期以来,媒体过于相信职能部门,简单地把职能部门的信息当作教科书,这是犯了经验主义从错误。甄别政府发布的信息,需要媒体作为独立调查者进行核对,这样的第三方核对,可以减少媒体报道的失误。

也就是,业界和学界对于媒体采用政府公告、公示信息是否需要再核实、再甄别的观点是一致的——上述第一种情况外的一些政务信息有待再甄别。

甄别信息这3点要注意
面对政务公开信息,有哪些甄别方法?媒体在采用公开信息时,有哪些需注意?

1.向官方平台或官方负责人求证

巫慧谈道:“我们遇到很多线索,如果发现只是网传官方信息或是网传截屏显示为官方信息,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记者会去官方平台核实,包括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信等。如果上述平台查不到网传信息,我们会第一时间联系相关政府部门人工核实,得到确认才会正式发稿,这是我们对记者基本的要求。”

2.善于发现矛盾

针对清华女博士报考协警这一消息,新京报第一时间向清华大学进行求证,再跟进报道时,及时证伪纠偏。

据巫慧透露,因为此前有北京大学博士报考北京朝阳区城管的新闻。所以,清华女博士报考协警的新闻,刚开始并未引起新京报的注意。

“但后来,当这件事持续走热,截屏表格中的当事人信息都比较模糊,而一直没有看到权威消息回应,尤其是后来看到有媒体报道称‘该张姓博士是在校生,不符合招聘条件,因此未被录取’的时候,我们觉得问题非常明显了——如果此人不符合最基本的报名条件,有关部门应该在报名第一阶段就审核未通过,也就不会出现在‘审核通过名单’上,这显然是前后矛盾的。”

为了弄清楚真相,523日,新京报安排记者联系清华大学进行核实,并证实该女子并非清华大学的学生。

3.围绕事实本身多方核实

“具体甄别方法也可以围绕事件本身多方核实,相互佐证,特别是要采访新闻当事人进行核实。必要时,也可以采访第三方信源进行交叉印证。”受访的央媒记者说道。

封面新闻相关负责人认为,在甄别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与政府部门公布信息不符合的情况,如本案例,新闻媒体应及时采访核心当事人和相关政府部门,并及时报道与事实吻合的新闻,让公众及时知道真相。这是新媒体时代衡量一家媒体公信力的核心指标之一,也充分表明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体更加需要培养优秀的调查新闻记者。

来源:传媒茶话会(公众号)
编辑:陶鹏辉

416#
发表于 2022-4-27 18:27:2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乌克兰战争:TikTok的乌克兰假新闻博人眼球
乌克兰战争仍然在持续,目前TikTok已经成为有关战争虚假视频的主要传播平台,而这些假视频的受众则有数百万人。
这个社交媒体拥有超过10亿用户群,而一半以上的人年龄在30岁以下。TikTok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获得有关乌克兰战争最新消息的来源。但是平台目前在阻止误导性新闻方面需要做出更多努力。
要想在这个社交媒体上找到假新闻不是一件难事。监测在线误导性消息的网站Newsguard做的一个调查显示,新用户在Tiktok网站注册后的四十分钟之内,就可能被推荐一些关于乌克兰战争的假消息。
  • 普京脸书粉丝团的神秘世界
  • TikTok取代谷歌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网站
  •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4月26日最新局势
目前脸书,Instagram和推特已经对有关乌克兰战争的浏览率极高的虚假视频或者误导视频加标注,但是TikTok在这方面还需要做出更多。不过该公司表示,已经加强努力来应对虚假新闻。
以下是BBC在该平台上发现的一些误导用户的常见视频操作:
伪直播
自从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很多伪直播就在TikTok上吸引了很多用户的关注。
他们的做法很简单,那就是一名用户找到之前战争或者军事演习的视频,然后以剧烈的爆炸声或者激烈的枪战声进行配音,然后就开始直播。一旦有相当人数观看,他们就开始要求观看者为自己的TikTok频道捐钱。
其中一个此类账户到三月中旬已经获得了3000万的浏览量。但是到这个账户截止到那个时间点,除了三个直播节目以外,其它所有的直播用的都是从YouTube上的2017年乌克兰军事演习视频中截取的短片。
其中有一个枪击的音频居然出现在超过13000个视频当中。
TikTok用户可以通过账户积分的打赏方式对直播做出反应,而这些积分则可以转化成现金。
致力于调查假新闻造成的损害性的独立调查员理查兹女士(Abbie Richards)表示,看起来很多直播做视频的目的是通过TikTok赠送体系来挣钱。
如果键入 #Ukraine (乌克兰)或者#UkraineWar(乌克兰战争),很多伪直播就会被找到。
理查德表示,他们的目的是让这些虚假内容和其它的有关乌克兰战争的内容混在一起,鱼目混珠。
电子游戏
很多军事题材的游戏或者电脑合成图像中的戏剧性镜头被用来作为真正的战争视频的替代品。
电子游戏Arma 3和《使命召唤》(Call of Duty) 的场景在TikTok上频频出现。包括战斗机被击落在内的一些空战镜头浏览量尤其高。
有一些用户为了让视频更加逼真,使用战争片,电视节目或者游戏等多种剪辑。
(游戏场景常常出现在假视频中)
其中一个视频显示一名男子往坦克上投掷爆炸物,浏览量为2400万次。而这个视频是从Airsoft游戏中截取之后,一月份被上传到YouTube。
另外一个被观看了230万次的伪直播中的导弹攻击是电脑合成图像组成的。这个直播自从去年就在网上传播。
理查兹女士表示,她曾经看到有网友指出类似的假视频是从游戏中获取的,但是视频的主人可以在后台删除这些评论或者警告。

(这个视频主要用的是电脑合成图片)
旧视频
在虚假视频中也经常使用一些过期的视频。BBC注意到,有些人在视频报道目前战争的时候,使用了以前利比亚,叙利亚和车臣战争中的录像。
一个声称俄罗斯和乌克兰部队在一个公寓楼外进行激烈交火的视频有近770万次的浏览率。
但是这个视频实际上是2014年在车臣首都格罗兹尼遭受圣战组织攻击的时候拍摄的。虚假的突发新闻和字幕解释被放在原始的录像中来掩盖视频的真实来源。
(这个视频实际上是2014年在车臣首都格罗兹尼拍摄的,而不是如今的乌克兰战争)
还有人发的是2014年俄罗斯和乌克兰战争的一些录像,这很容易被误解为是目前发生的战争。另外有一些人用了两个国家的一些军事演习的录像。
有一个视频显示的是基辅中心的乌克兰坦克纵队,这让人感到他们正在保卫首都免受俄罗斯侵犯。这个视频的浏览量为900万。但实际情况则是多年之前乌克兰的庆祝独立日的阅兵视频。

(这是2014年俄罗斯和乌克兰战争时的视频)
一个挂着乌克兰国旗的坦克在居民区的街道上疾驶的视频也可以追溯到2014年的俄罗斯乌克兰战争。这条视频也被观看了400万次。
理查兹表示,TikTok本可以通过很简单的方式来解决老视频的问题,比如让发表视频的时间更清晰。
透明度有限
和脸书及Instagram的母公司Meta一样,TikTok也和一些独立事实调查人员共同合作,不过合作规模却并不大。脸书和Instagram在自己的平台上会对虚假视频以及误导内容进行标注,但是这样的标注在TikTok上却不常见。
理查兹女士表示,TikTok没有向学者、研究人士以及记者提供透明度或者分析工具,这是很多像自己一样的调查误导信息的专家长期以来“迫切”要求的。
对于事实调查专家来说,这就意味着需要定期地对相当多的内容进行非常耗时的手动调查。
理查兹女指出,另一个问题是TikTok 平台上缺少一个愿意揭穿虚假新闻的用户社区。
“当TikTok无法确保那些拥有数百万浏览量的信息准确性的时候,那么责任就落到了独立调查人士和那些TikTok日常用户的身上。”
一名TikTok发言人对BBC表示,我们继续通过增加安全和安保资源来应对在乌克兰发生的毁灭性战争,以检测出新增的威胁并删除有害的不实信息。
发言人还指出,“我们努力帮助保持 TikTok 成为一个安全和具有真实性的地方,为了提供支持,我们为俄语和乌克兰语内容增加了更多资源来进行审核和事实查证,其中包括增加本地语言专家以及与独立事实检查组织达成合作伙伴关系。”
来源:BBC News
编辑:吴漫

415#
发表于 2021-12-31 17:24: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一场乌龙!英国女主播误报罗马教皇死讯引发热议
原标题:一场乌龙!英国一女主播误报罗马教皇死讯引发热议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   一场乌龙!因英国独立电视台(ITV)的工作失误,罗马教皇方济各25日被宣告去世,引发舆论热议。
事情发生在ITV女主播凯莉·潘特洛当天对方济各的圣诞演讲进行报道时。英国《每日镜报》26日称,当潘特洛说到方济各表示疫苗应该被送往世界上最需要的地区时,她突然冒出一句他已被宣告死亡……啊,实在抱歉。随后,一些外国网民在社交媒体上求证道:我没听错吧?还有好事者声称:如果他接下来几个小时真的发生不测,那么警察就该去敲ITV的大门了。
此事亦引发媒体界人士的关注。美国八卦娱乐网站TMZ认为,潘特洛失误与提词器有关。该媒体引述美国喜剧《王牌播音员》里的一段经典讽刺台词称:无论提词器上出现什么鬼东西,他都会照念不误。
ITV前工作人员透露,媒体通常会为一些重要人物事先准备好讣告——比如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并进行排练。ITV酿成的大错可能就是因为工作人员将讣告内容误加入到提词器当中。(刘皓然)
来源:环球网
编辑:马皖雪

414#
发表于 2021-12-23 16:56: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蒋可心

413#
发表于 2021-11-17 09:26:2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信使》| 最好的年纪:成长于假新闻时代
成长于假新闻时代
Growing up in the age of fake news
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年轻人在众多社交网络之间往来切换,他们如今通过 YouTubeInstagram Facebook 获取信息。为迎接信息洪流,区分可信的信息和虚假新闻,当下最迫切的需求是培养批判思维。

©️图为联合国教科文《信使》杂志2021年第2期,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免费阅读本期数字版。
哈迪尔·阿布哈迈德  Hadil Abuhmaid
美国俄勒冈大学新闻和传播学院博士生,年度评论报告《2020年中东社交媒体使用情况》的合著者
前几天,我的小侄子问我最喜欢YouTube上的哪一个主播。我想也没想就回答他:“哪个都不喜欢。”我这么说,是因为我很少看YouTube。小侄子吃了一惊,问我:“那你整天用笔记本电脑做什么呀?”
  我毕竟是 34 岁的博士生,不是11岁的孩子了。不过从他的反应中可以看出 YouTube 这样的平台对于世界各地许多年轻人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其中也包括中东地区。中东是我的故乡,也是我一直在研究的主题。
  这里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地区之一,超过28%的人口年龄在1529岁之间。不出所料,2019年“阿拉伯青年调查”发现平均每10个年轻人当中就有9人使用至少一个社交媒体平台,用来聊天、获取信息和分享内容。
玩转多个平台
来自伊拉克巴士拉的28岁翻译塔巴雷克·拉德 (Tabarek Raad)说:“我每天都会查看自己的FacebookInstagram账户50次左右 ,我通过这两个社交媒体账户与朋友们保持联系,了解世界各地的新鲜事。”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了解新闻,观看朋友的动态,和朋友们互动,分享一些内容,或者仅仅是被动地浏览新闻推送,这是当今世界各地的年轻人都在做的事。不过,全球市场研究公司GWI 的数据显示,中东地区的网民平均每人拥有8.4个社交媒体账户,这让他们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28岁的穆罕默德·哈拉巴(Mohammed Haraba)在沙特阿拉伯阿赫萨的一家大型石油公司工作,他有9个社交媒体账户,包括WhatsAppSnapchatInstagramFacebook。“只要不是太忙,我每隔一个小时就会查看WhatsApp账户。这是唯一能够聚齐所有家人和朋友的平台。我认识的所有人都开通了WhatsApp账户。”
四年前,Facebook 曾是哈拉巴主要使用的社交平台,但现在没有其他平台用得勤了。据全球综合数据库 Statista 报告,有七成以上的阿拉伯人使用Facebook WhatsAppFacebook 平台在中东地区仍有很大的影响力,仅在埃及一地就有4500万用户。
社交媒体平台目前已经成为阿拉伯青年了解新闻的主要渠道。“阿拉伯青年调查”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有79%的阿拉伯青年通过社交媒体了解新闻,而2015年的这一比例仅为25%24岁的巴勒斯坦人帕梅拉·哈达瓦(Pamella Hadawar)说:“Facebook是我了解新闻、与朋友交流的主要渠道,我每天会查看十多次。对于不同来源的新闻,我还会通过其他新闻机构和消息来源进行核实,确保新闻准确无误。”
这种趋势导致报纸和电视新闻的消费量下降。例如,沙特阿拉伯青年报告,过去四年里电视新闻的消费减少了将近30%
信息流行病
社交媒体在中东地区的广泛应用既妙不可言,又令人提心吊胆——随着大量信息源源不断袭来,过滤信息内容变得越来越困难了。在疫情期间,虚假新闻和错误信息更是随处可见。虚假和错误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得更快,并引发了“信息流行病”。
信息洪流让一些人感到难以招架。约旦安曼的数字营销专家,31岁的塔拉·扎巴拉维(Tala Zabalawi)说:“我以前主要是在推特上看新闻,但疫情暴发之后,我关闭了推特账户。疫情消息实在是让人紧张,于是我决定只去找找乐子。”
媒体消费增长,民众对于新技术的负担能力提高,这些都表明中东和北非地区的社交媒体应用将进一步普及。大型科技公司已经迅速占据了这一新兴市场,同时也引发了一场关于媒体素养的重要讨论。
中东和北非地区的一些组织认识到媒体教育对于年轻人意义重大,于是开办了培训和讲习班来提高人们在这方面的认识。另外还有一些创新项目可供民众核查事实真相,例如约旦的阿拉伯语法塔巴亚诺平台。
这还只是开始。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并用来辨别真相和谎言,区分事实和观点,我们需要广泛开展媒体教育,尤其是在学校里。
相关链接
Z世代自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20214-6
https://unesco.exposure.co/z?source=share-UNESCO
《公共卫生危机,滋生虚假信息的沃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20207-9
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120152
《培养批判性思维,抵制虚假新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20177-9
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120765
Growing up in the age of fake news
Hopping from one social network to another, young people in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MENA) region now get their information from YouTube, Instagram and Facebook. To be abl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reliable information and fake news while navigating this flood of information, it is urgent to develop critical thinking.
Hadil Abuhmaid
A doctoral candidate at the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Oregon, United States, she is co-author of How The Middle East Used Social Media in 2020 an annual review.
Some days ago, my nephew asked me who my favourite YouTuber was. Without hesitation, I said no one, because I rarely watch YouTube. He gasped and asked, Then what do you do on your laptop all day?
Well, I am a 34-year-old Ph.D. student, not an 11-year-old. But his reaction reflects the power and influence that platforms like YouTube have on many young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including the Middle East, the region where I am from and which I continue to study.
In one of the most youthful regions in  the world where over twenty-eight per cent of the population is between 15 and 29 it should come as no surprise that nine out ten young adults use at least one social media platform to converse, access information, and share content,  according to the 2019 Arab Youth Survey.
Juggling between multiple platforms
I check my Facebook and Instagram about fifty times a day,Tabarek Raad, 28, a translator  from Basra, Iraq, said. I use these two social media accounts to connect with friends and keep myself in the loop of whats going on in the world,she added.
Using social media platforms to check the latest news, watch and interact with friendsstories, share something, or just passively browse through the newsfeed, is universal among youth everywhere today. But what is interesting about internet users in the Middle East is that they have an average of 8.4 social media accounts, according to GlobalWebIndex (GWI), the market research firm.
Mohammed Haraba, 28, who works for a large oil company in Al-Ahsa, Saudi Arabia, has nine social media accounts including WhatsApp, Snapchat, Instagram, and Facebook. I check WhatsApp every hour, unless I am too busy. It is the only platform on which family and friends gather. I dont know anyone who doesnt have an account,he said.
Facebook, which used to be Harabas main platform for socializing four years ago, now ranks low on his list. With over seven out of ten Arabs using Facebook and WhatsApp, the platform still has a big presence in the region, with 45 million Facebook users only in Egypt, Statista reports.
Social media platforms are now the dominant source of news for young Arabs. Statistics from the Arab Youth Survey show that in 2020, seventy-nine per cent of young Arabs receive their news from social media, compared to only twenty-five per cent in 2015. Facebook is one of my main sources of news and communication with friends. I check it more than ten times a day,Pamella Hadawar, 24, from Palestine said. And depending where the news comes from, I check with other news agencies and sources to make sure it is accurate.
This trend has resulted in a decline in news consumption through newspapers and television. Saudi Arabian youth, for example, reported an almost thirty per cent decline in TV news watching in the past four years.
An infodemic
The widespread use of social media in the region is both fascinating and scary with information bombarding us constantly, it has become harder to filter the content. Fake news and misinformation have become especially prevalent during the pandemic. False and inaccurate news has spread even more rapidly on social media, resulting in an infodemic.
The deluge of information has been overwhelming for some. I used to get most of my news from Twitter, but I deactivated my account when the pandemic started,says Tala Zabalawi, 31, a digital marketing specialist in Amman, Jordan. It was so stressful to read about the pandemic, that I decided to focus on happy thoughts instead.
The growth of media consumption and the increasing affordability of new technologies point to an even further expansion in the use of social media in the MENA region. Big tech companies have been quick to take advantage of this emerging market. This has initiated an important discussion around media literacy.
Realizing the value of media education for young adults, several organizations in the region have been offering training and workshops to increase awareness. Other initiatives like Jordans Fatabayyano platform in Arabic offer fact-checking services.
This is a start. In order to develop critical thinking that allows us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ruth and lies, between facts and opinions, we need the widespread introduction of media education, particularly in schools.
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编辑:马皖雪




412#
发表于 2021-11-15 19:33: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浪财经7x24小时快讯
【造谣王健林去世,今日头条一用户被永久封禁】1115日,今日头条管理员发布公告称,微头条用户@身拥大海2 因捏造某知名商业人士去世消息,平台已对@身拥大海2 予以永久封禁处理。头条号管理员表示,11142121分,微头条用户@身拥大海2 捏造某知名商业人士去世消息。2202分,头条内容质量团队发现并下架了该谣言。经核实,截至删除时,相关内容被展现56次,阅读13次。
来源:新浪财经客户端
编辑:马皖雪

411#
发表于 2021-3-14 09:49: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这两天,江苏女辅警勒索多名公职人员370万一事引发关注,紧随其后网上曝出“女辅警”的照片,这给洛阳90后女孩小汪带来很大困扰,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生日时发的朋友圈照片,竟被网友当成“女辅警”,随着新闻内容疯狂转发。小汪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希望转发她照片的网友们能够删除并消除影响,下一步她也将视情况报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大参考》栏目)

编辑:贾梦琪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